大项目开工报道编辑组总结(修改稿)

关于大项目开工仪式宣传报道

报社编辑组的总结

中委合资广东石化炼油项目等大项目开工仪式的宣传报道,目前已告一段落。从4月23日一版刊登《中委广东石化炼油项目月底动工》开始,至4月28日,编辑组共负责21个版面的编辑任务(其中:23日1个,24日1个,25日1个,26日1个,27日8个,29日9个),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困难重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报社黄熹社长、曾楚雄总编辑的指导下,编辑组全体同志以高昂的斗志,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困难,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编出了一个又一个好版面,圆满完成了任务。

一、领导重视

报社领导对这次大型宣传报道战役非常重视,及早制订报道方案,并带领有关人员到惠来县实地察看大项目所在地的周边环境和开工仪式的筹备情况,使大家有一个感性认识。黄熹社长亲自指导版面的编辑工作。曾楚雄总编辑对每一个版面的编辑情况,对有关敏感问题的把握,对稿件的安排,对标题的制作……等等,都给予具体指导。

二、落实责任,分工负责

根据报社的宣传报道方案,编辑组制订了详细的编辑计划,经讨

论并报报社领导审定后实施。同时,把每个版面落实到具体责任编辑,明确分工,确定由组长负责协调,解决具体困难,并负责向领导请示、汇报;编辑所需稿件由采访组提供;图片由美编提供;初样由美编提出修改意见;标题修改由值班编委负责……实践证明,此编辑程序切实可行,工作效率也较高。

三、几点体会

1、采编活动分别由编辑组和采访组负责,使工作有条不紊。

这次报社领导把整个采编活动分解,成立编辑组和采访组,分别负责编辑和采访工作。这样,工作职责明确,分工明晰,使整体工作比较有序。

2、摄影记者拍摄的照片及时归口管理,以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这次活动,报社领导一改以往的做法,决定在活动结束后,摄影记者必须把拍摄的照片及时归到美编那里归口管理。先由美编初选,挑选出质量较高的照片。然后再提交报社领导和编委挑选,以选出适合上版的最佳照片。这样做,工作效率比以往大大提高,编辑流程也比较顺畅。

3、一定要以科学的态度处理好有关表述。

中石油这个大项目,从2007年8月开始联系,历时近5年。这期间,市委、市政府有些领导也已调到其他地方工作。如何表述,成为编辑《大事记》的一大难题,这是需要靠智慧来处理的。在曾总的具体指导下,编辑组定出了表述原则,终于成功破解了这道难题。

4、对上级领导关心支持中石油项目图片的选择一定要科学。

编辑领导关怀图片专版,面临的问题是,关心、支持中石油项目的上级领导非常多,要选哪些领导的照片上版?编辑组通过详细研读《大事记》,理清了思路,认为宜大不宜小,只选主要领导就行。选择方案报曾总审定、修改后,确定中央领导选胡锦涛、习近平、回良玉、汪洋,省领导选新、老省长,中石油选蒋洁敏总经理,我市选现任书记、市长,共选出八张资料照片。

5、资料性版面一定要提前组版。

在这次宣传报道中,我们安排了一部分刊登资料性稿件的版面。这些版面的稿件可以提前定稿,必须提前安排编辑组版,以确保后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编好新闻版。这次我们提前一周开始编辑《大事记》、《领导关怀》图片专版、《海港经济区概览》专版、《祝贺大项目开工诗词选》专版、县(市、区)祝贺专版等,以及提前制作27日见报的封面版。提前编版,可以精编并有时间细心校对,还有充足时间送审、修改。实践证明,提前合理安排组版时间,对提高整体报道质量、减少差错,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6、副刊也有政治性。

这次我们安排了一个我市文学爱好者用诗词赞美大项目开工的专版,曾总特意安排郑主任审稿把关。实践证明,这是非常必要和正确的。郑主任在审稿中发现了很多提法有问题,并及时给予修改,从而避免了差错的发生。

7、对重大项目的新闻要配发位置示意图。

按照曾总的安排,美编提前制作了几个重大项目位置示意图和中石油项目位置示意图,分别随《中委广东石化炼油项目月底动工》、《中委广东石化炼油项目获核准建设》刊发,效果很好,读者一目了然,也使版面焕然一新。

8、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

编辑组获悉市规划局正在制作揭阳海港经济区的展板时,要求记者及时与该局沟通,取来效果图和文字。经请示曾总,决定出一个连版,图文并茂刊发。这个连版组得很漂亮,可读性强,对人们了解揭阳海港经济区、大南海工业园和中石油项目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9、编辑要从版面的要求来指导记者采访。

这次我们确立了“为读者办报”的理念,做到读者想知道什么、喜欢什么,我们就编什么。比如获悉中国石油广东石化公司总经理魏强将接受记者采访,编辑组就提前策划,计划用一个版的篇幅刊发,多次与记者沟通;采访组还准备了详细的采访提纲。由于准备充分,并派出充足的记者,稿件质量很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10、必须熟练运用各种编辑手法。

这次大型宣传报道活动,编辑组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在报社领导和编辑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些问题终于迎刃而解。25日晚在安排26日见报的版面时,因为1版临时换主稿,从2版抽调了几条稿件,致使2版头条稿难找。我们浏览了拟用的全部本地稿,发现《榕城全方位加快“三旧”改造步伐》一稿有新闻点,就叫值班主任改写,终于解决了问题。26日晚在安排27日见报的版面时,2版、

3版都碰到了很大的问题,都是因为稿件太短,版面还剩有空白位置,2版通过增加图片后还剩800多字的空位,3版则还剩200多字的空位。经过再三的考虑、斟酌,想了很多的办法,最终决定从稿件中分别提出内容提要,终于把这二个版的难题解决。今后遇到此类难题,一定要广开思路,熟练运用各种编辑手法解决问题。记者在采访有一定份量的新闻时,一定要写至少有五六百字的稿件,绝对不能写一百多字就交稿应付。照片资料库也一定要准备有充足的各类照片。

大项目开工仪式与汪洋书记莅揭调研等重大新闻交织在一起,每条新闻都重要,这对如何合理、准确安排好版面,是一个重大考验。27日晚,在黄熹社长、曾楚雄总编辑的具体指导下,决定在1~4连版重点刊登中石油项目开工和海港经济区开工的新闻及照片,把汪洋书记莅揭调研的稿件、照片安排在2版通栏大篇幅刊发。这为今后碰到此类新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还有,在2版下面剩下的位置,刊登中石油项目开工侧记,又与整体版面不协调。最后报社领导想出一个办法,叫美编重新制作一个“特别报道”栏目,安排在标题下左侧,圆满解决了难题。总之,这次遇到的困难很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均一一破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