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力的分解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新教材2023年高中物理 第3章 第2课时 力的效果分解法和力的正交分解法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的是
(A)
A.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
桥面向下的分力
B.减小过桥车辆对引桥面的压力
C.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 D.减小过桥车辆受到的摩擦力
解析:如图所示,将引桥简化为斜面模型,上桥时,车辆所受重力 的分力G1与运动方向相反,阻碍车辆前进;下桥时分力G1与运动方向相 同,使车辆运动加快。为了便于行车,需要造很长的引桥,从而减小斜 面的倾角,进而减小G1,故A正确。
2.适用情况:适用于计算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合成。 3.步骤: (1)建立坐标系:以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直角坐标系x轴和y 轴的选择应使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
(2)正交 分解各力:将每一个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分解到x轴和y轴上,并在图 标出力与x轴或力与y轴的夹角,然后列出Fx、Fy的数学表 达式,与两轴重合的力不需要分解。
知识点 2 力的正交分解 (1)定义: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__互__相__垂__直____的分力,以便于对问题
的分析讨论,这种方法称为正交分解法。如图所示。
(2)公式:F1=Fcos θ,F2=___F_s_in__θ__。 说明:正交分解适用于各种矢量的分解。
思考辨析
『判一判』
(1)某个分力的大小不可能大于合力。
B.一个分力与力F相同
C.一个分力垂直于F
D.两个分力与F都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它的一条边与对角线相等或垂直都 是可能的,所以选项A、C都有可能;当一个分力与F相同时,另一个分 力为零,选项B不可能分解为两个分力;合力与分力在一条直线时F= |F1±F2|,选项D是可能的。
『想一想』 如图所示,一个力F,如果没有限制条件,能分解为多 少对分力? 解析: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从理论上讲有无数组解。因为同一条 对角线可以构成的平行四边形有无穷多个(如图所示)。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力的分解——正交分解法(20张)-PPT优秀课件

例题7: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在 平行斜面的推力的作用下,物体沿斜面匀速 运动。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
1)若向上运动,求:推力的大小______ 斜面对物体支持力的大小______
2)若向下运动,求:推力的大小________ 斜面对物体支持力的大小________
F
θ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 3.5 力 的 分解 ——正 交分解 法(共2 0张PPT )【PPT 优秀课 件】-精 美版
正交分解法
学会正交分解法求合力 解决复杂平衡问题
问题:将F力向如图所示方向分解, 求分力大小容易么?
60°
F
45°
问题:求F1、F2的合力容易么?
F2=25N
30°
F1=40N
问题:将F力向如图所示方向分解, 求分力大小容易么?
已知F=100N,两分力的方向互相垂直,如图 求出:两个分力的大小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 3.5 力 的 分解 ——正 交分解 法(共2 0张PPT )【PPT 优秀课 件】-精 美版
例四 质量为m的物体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 斜面倾角为α, 求: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f
N
物体匀速运动,合力为零 X轴方向:f=mgsin α---1)
( 5 0 2 0 0 .5 )N 0 4N 00
补充问题: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 3.5 力 的 分解 ——正 交分解 法(共2 0张PPT )【PPT 优秀课 件】-精 美版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 3.5 力 的 分解 ——正 交分解 法(共2 0张PPT )【PPT 优秀课 件】-精 美版
1)若向上运动,求:推力的大小______ 斜面对物体支持力的大小______
2)若向下运动,求:推力的大小________ 斜面对物体支持力的大小________
F
θ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 3.5 力 的 分解 ——正 交分解 法(共2 0张PPT )【PPT 优秀课 件】-精 美版
正交分解法
学会正交分解法求合力 解决复杂平衡问题
问题:将F力向如图所示方向分解, 求分力大小容易么?
60°
F
45°
问题:求F1、F2的合力容易么?
F2=25N
30°
F1=40N
问题:将F力向如图所示方向分解, 求分力大小容易么?
已知F=100N,两分力的方向互相垂直,如图 求出:两个分力的大小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 3.5 力 的 分解 ——正 交分解 法(共2 0张PPT )【PPT 优秀课 件】-精 美版
例四 质量为m的物体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 斜面倾角为α, 求: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f
N
物体匀速运动,合力为零 X轴方向:f=mgsin α---1)
( 5 0 2 0 0 .5 )N 0 4N 00
补充问题: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多大?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 3.5 力 的 分解 ——正 交分解 法(共2 0张PPT )【PPT 优秀课 件】-精 美版
人 教 版 高 一 物理必 修一: 3.5 力 的 分解 ——正 交分解 法(共2 0张PPT )【PPT 优秀课 件】-精 美版
高中物理第三章相互作用--力4力的合成和分解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甲
(2)计算法. 先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如图乙所示.
乙 由于 OC=OD,所以得到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连接 CD、 OE,两对角线垂直且平分,∠COO'=30°,在△OCO'中,OO'=
OC·cos 30°.在力的平行四边形中,各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 小,OC 表示 300 N,则有 =F1cos 30°,所以合力 F=2F1cos 30° =2×300× N=520 N,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520 N,方向竖直向下
2.在图乙中,两个人共同用力将一个牌匾拉上墙头.第三 个人也可以单独将该牌匾拉上墙头.第三个人的力与两个人 共同作用的力有什么关系?该牌匾是不是同时受这三个人的 力的作用?
答案:第三个人的力与前面两个人共同作用的力的效果 相同;两个人共同作用的力可以看成第三个人的力的分力, 第三个人的力等于前面两个人共同作用的力的合力.不是.
3.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 × ) 4.平行四边形定则也适用于多个共点力求合力. ( √ ) 5.一个力只能分解为两个分力. ( × )
探究一 合力和分力 问题情境 观察三个图中的作用力.
甲
乙
丙
1.找出它们的区别并总结什么是共点力. 答案:甲图中,三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同一点上;乙图中, 三个力虽然不作用在同一点上,但它们的作用线交于一点;丙图 中的力既没有作用在同一点上,它们的作用线也不交于一点.几 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 点,这几个力叫作共点力.
知识点一 合力和分力 1.一个大人能够提起一桶水,两个小孩一起用力也可以提 起这桶水,那么大人与小孩施加的力所达到的效果是否相同? 可以用一个大人的力替换两个小孩的作用力吗? 答案:作用效果相同,可以等效替代. 2.阅读教材第 68 页,请区分这个大人的力和那两个小孩的 力谁是合力?谁是分力? 答案:大人的力叫合力,两个小孩的力叫分力.
(2)计算法. 先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如图乙所示.
乙 由于 OC=OD,所以得到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连接 CD、 OE,两对角线垂直且平分,∠COO'=30°,在△OCO'中,OO'=
OC·cos 30°.在力的平行四边形中,各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 小,OC 表示 300 N,则有 =F1cos 30°,所以合力 F=2F1cos 30° =2×300× N=520 N,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520 N,方向竖直向下
2.在图乙中,两个人共同用力将一个牌匾拉上墙头.第三 个人也可以单独将该牌匾拉上墙头.第三个人的力与两个人 共同作用的力有什么关系?该牌匾是不是同时受这三个人的 力的作用?
答案:第三个人的力与前面两个人共同作用的力的效果 相同;两个人共同作用的力可以看成第三个人的力的分力, 第三个人的力等于前面两个人共同作用的力的合力.不是.
3.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 × ) 4.平行四边形定则也适用于多个共点力求合力. ( √ ) 5.一个力只能分解为两个分力. ( × )
探究一 合力和分力 问题情境 观察三个图中的作用力.
甲
乙
丙
1.找出它们的区别并总结什么是共点力. 答案:甲图中,三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同一点上;乙图中, 三个力虽然不作用在同一点上,但它们的作用线交于一点;丙图 中的力既没有作用在同一点上,它们的作用线也不交于一点.几 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一 点,这几个力叫作共点力.
知识点一 合力和分力 1.一个大人能够提起一桶水,两个小孩一起用力也可以提 起这桶水,那么大人与小孩施加的力所达到的效果是否相同? 可以用一个大人的力替换两个小孩的作用力吗? 答案:作用效果相同,可以等效替代. 2.阅读教材第 68 页,请区分这个大人的力和那两个小孩的 力谁是合力?谁是分力? 答案:大人的力叫合力,两个小孩的力叫分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课件必修一力的分解PPT

1、等效替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 拱桥。距今1400多年。
G
F
风向
F 帆
F2
F
风向
F1 帆
作业
F2
F
F1 帆
风向 end
对于帆船,“逆风好行船”,你能 悟出其中的道理吗?
一根线挂物体与两根线 挂物体,哪种情况线易断?
制定实验方案:怎样估测出棉线 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器材:米尺, 质量为200克的钩码一组, 棉线)
的
课前活动
(分力)F1
E
O
F2 (分力)
F (合力)
分力 力的合成 合力 力的分解
如果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力单独作用
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几个力就叫那一个力的分力,这 一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
力的分解是否遵守平行四边行定则?
F1 4G
E
O
F2 3G
G
F1 4G
F2 = 3G
F 5G
动手感受一下
θ F1
如何确定一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
例2 作用在三角支架上的F力 产生怎样的
作用效果?如何分解?
⊙ F2
30o
F1 = F sin 30o = 10N
F2 = F cot 30o = 5 3N = 8.66N
F 5N
30o
F1
如何确定一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
例3 女生的拉力产生怎样的作用效果,如何分解?
男
男
女
F
F
1
2
F
合力一定,两等大分力随它们之间 的夹角变化而如何变化?
分力随夹角增大而增大
120o
F1
F2
F
小结
(学习方略)2013-2014高中物理 3.5 力的分解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三角形定则 的物理量。 ___________
算术法则 相加的物理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_________ 量。
首尾相接 从第一个矢量的_____ 始端 指 3.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_________, 末端 的有向线段就表示合矢量的大小和方 向第二个矢量的_____
一样 的。 向。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实质上是_____
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
直方向的夹角为θ 。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
力的大小。
水平 方向和_____ 竖直 方 【解题探究】(1)推拖把的力可分解到_____ 向。 (2)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时,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可以用 Ff=μ FN 求解。 公式_______ 【标准解答】设该同学沿拖杆方向用大小为F的力推拖把。将
【解析】选C。以圆规上的O点为研究对象,O点所挂重物的两个 作用效果是沿OA方向向左拉OA和沿OB方向斜向下压OB,通过圆
规两针脚作用在手上的力如选项C所示。
三
力的正交分解法
1.定义 把力沿着两个选定的相互垂直的方向分解的方法。 2.坐标轴的选取 原则上,坐标轴的选取是任意的,为使问题简化,坐标轴的选取
【标准解答】选A、B。已知两分力的方向,或已知一个分力的
大小和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只有唯一解,故A、B正确;已
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可能有一个解,可能两
个解,也可能无解,C错误;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时,若两分力大 小之和小于合力则无解,若两分力大小之和大于合力,则有两个 解如图所示,所以D错误。
2.有条件限制的力的分解
(1)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时,有唯一解。
(2)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时,有唯一解。
高中物理 第三章 第5节 力的分解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F4
F2
F
F1 F3
F5
引入新课 概念讲解
典例探究
例1、拖拉机斜向上拉耙的力F产生了
课堂总结 什么效果?
使耙克服泥土阻力前进
作用效果
作业布置
将耙向上提
引入新课 概念讲解 典例探究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的人 力手 产斜 生向 了上 什拉 么旅 效行 果包 ?
引入新课
例2:把一个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
为什么比较大? 要建立很长的引桥来
作业布置
减小桥面的倾角呢?
引入新课
概念讲解
典例探究
课堂总结
盘山公路为什 房屋的房脊为 作业布置 么“盘山”? 什么倾斜?
引入新课 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重力
概念讲解 典例探究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F1 F2
G
动手做一做:
引入新课 实际体验钩码重力的作用效果 B
概念讲解 典例探究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但它并不能
竖直下落。从力的作用效果看,应该怎
概念讲解 样将重力分解?两个分力的大小与斜面
的倾角有什么关系?
典例探究
F1
向下 F2 F2=G·Cosθ 方向:垂直斜面向下
作业布置
引入新课 概念讲解
典例探究
课堂总结
公园的滑梯倾角 高大的立交桥为什么
引入新课 概念讲解 典例探究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第五节
力的分解
引入新课 概念讲解
典例探究
课堂总结 公园的滑梯倾角 高大的立交桥为什么
为什么比较大? 要建立很长的引桥来
作业布置
减小桥面的倾角呢?
引入新课 知识回顾:
概念讲解 典例探究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人教版高一物理课件-力的分解

如圖所示,物體靜止於傾斜放置的木板上,當傾角θ
由很小緩慢增大到900的過程中,木版對物體的支持
力FN和摩擦力f的變化情況是( A.FN、f都增大
D)
B.FN、f都減少
C.FN增大,f減小
D.FN減小,f先增大後減小
用兩根繩子吊起一重物,使重物保持靜止, 逐漸增大兩繩之間夾角,則兩繩對重物的
拉力的合力變化情況是( )每B 根繩子拉 力大小的變化情況是( ) C
F1x
Fx2 Fy2 102 102 10 2N
tanθ=Fy/Fx=1 所以θ=450
力的正交分解在平衡問題中的應用
例4、重量為40N的物體與豎直牆壁間的動摩擦因數μ= 0.4, 若用斜向上的推力F = 50N壓住物體,物體處於靜止狀態, 如圖所示,這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是 N,要使物體勻速下 滑,推力F大小應為 N.
2F1
F1
2F2
F2
F3 F3
F2
F1
F3 0
力的分解舉例
例3、放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受到一個斜向上的拉力F 的作用,該力與水準方向夾角為θ,怎樣把力F按其 作用效果分解?它的兩個分力的大小、方向如何?
F θ
F F2 θ
F1
F1=Fcos θ F2=Fsin θ
力的分解舉例
例3:把的物體掛在成角度的兩根細繩MO,NO上,已知物 體重G對。如圖所示,怎樣把G按其作用效果分解?它的兩個 分力的大小、方向如何?(sin370=0.6, cos370=0.8)
y
Fy
F
f
370
N
Fx x
G
f=G- Fsin370 =40N-50×0.6N=10N
力的正交分解
(2) 勻速下滑時,對物體受力分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第5课《力的分解》课件(共17页)

★为什么刀刃的夹角越小越锋利?
斧
力的分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结:
• 力的分解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 • 实际情况下要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
行力的分解 • 力的分解一般步骤
作业:
问题与练习2、3
水 滑 梯
谢谢大家!
F
O·
•
1.中国古代海洋小说的产生和发展, 从时间 的向度 来看, 有着悠 久的历 史;从 内容和 品质的 维度来 看,却 并不是 呈现为 鲜明的 向前发 展的进 步性, 而是出 现经常 性回复 或几种 形态并 存的倾 向。
力的分解
◆什么是力的分解 ◆力为什么要分解 ◆力应该怎样分解 ◆能解决什么问题
知识点回顾:
(分力) F 1
E
O
F 2 (分力)
分力
合力
方法:力的合成 思想:等效替代
F (合力)
如果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力单独作用
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几个力就叫那一个力的分力,这 一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
•
2.自从古代朝廷采用科举考试选拔人 才以来 ,“金榜 题名”与 “名落 孙山”始 终结伴 而行。 于是, 针对考 生开发 的“补 习班”便 应运而 生。
•
3.书院除了要求学生熟读“四书五经”, 还锻炼 学生们 写八股 文的能 力,熟 悉八股 文的格 律、步 骤等。 唐朝和 宋朝的 科举考 试,策 问一科 是学生 们的重 点复习 对象。
•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 向现代 ,从单 一走向 多元, 生产技 术装备 不断升 级,农 产品产 量快速 增长都 得益于 科技对 农业的 支撑。
•
7.小说结尾聚焦于父亲与林掌柜的三 举杯, 这一情 景极具 仪式感 ,既是 雪夜酒 叙情节 的收束 ,也是 全文的 升华, 带给读 者无限 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