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导游词
京杭大运河作文(4篇)

京杭大运河作文(4篇)京杭大运河作文(4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京杭大运河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京杭大运河作文1“杭州历史悠久,钱塘自古繁华。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杭州之繁华,世上无人不知晓,西湖之美丽天下谁不赞叹,游人如织,风景如画。
而今日,我们则荡漾在京杭大运河之上,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欣赏,近距离接触这个美丽的杭州。
脚下的京杭大运河全长约二千四百公里左右,途经四省二市,是一条于一七二四年开凿的人工运河,于二零一四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和故宫、长城一样历史长远,一样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它见证了日本的侵略,见证了杭州的发展,见证了临安府的繁华……踏上宛如平地的游船,一声低沉的笛鸣就响起了。
船头泼开水流,缓缓前行,水流推开落叶,轻轻拍岸。
岸边长满垂柳,青青的柳枝在风中飘然落下,轻拂着波澜起伏的河面。
古朴的凉亭和房子挺立于柳树的空隙中,在飘荡的柳条中若隐若现,房前栽着各式的花儿,十分鲜艳。
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南宋繁华的景像:街旁的小摊的到处吆喝,商人们挑着担子想乘个“顺风船”,形形色色的货船在运河上来来往往,岳飞率领着他那精干的“岳家军”整齐的走着,一个小男孩正从一艘渔船上望着年轻的运河,那目光仿佛能越过千年,与我的目光相撞。
我回过神来,突然发现一只白色的鸟儿在空中飞翔,呀,那是一只白鹭!它将双爪伸直身后,双翅张开,每一片羽毛在风的梳理下显得格外匀称。
那儿还有一对白色的不知名的水鸟,它们在天空中嬉戏,时而滑翔,时而俯冲,时而不停拍着翅膀直上青天,它们一身洁白的衣裳在金色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瞧,在柳阴下一个凸出水面的石头上,一只不宜发现、叫不上名来的灰色小鸟立在那儿,它弓着背,单脚而立,目不转晴地望着水面,好像下一秒就会向水里的小鱼发起进攻一样。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
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 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 运河之一。 运河之一。 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 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五大水系,终点入钱塘江 终点入钱塘江。 五大水系 终点入钱塘江。
京杭大运河的形成
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 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 发展于唐宋, 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 沟通五大水系、 沟通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 通要道。 通要道。
京杭大运河的地位
京杭大运河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 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用。 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用。 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 工程,闻名于全世界。 工程,闻名于全世界。 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而南流经 2市4省。 贯通中国五大水系;从 华北平原直达长江三角 洲。 沿线各地工业先后兴起, 城镇密集,是中国精华 荟萃之地。
京杭大运河流经地区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 京杭大运河流经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 河北省4市 山东省5市 江苏省8市 浙江省2 河北省 市,山东省 市,江苏省 市,浙江省 市共18个市区 个市区。 市共 个市区。
京杭运河的作用
(1)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2)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 (3)中原文化南方文化相融合。 (4)方便南粮北运。 古老的京杭运河将来还要成为南水北调的输 水通道。
杭州
杭州是浙江省省会 浙江省政治、经济、 文化、科教中心 曾被马可·波罗赞为 “世界上最美丽华 世界上最美丽华 贵之城”。 贵之城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
扬州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 部,长江下游北岸, 江淮平原南端 . 京杭运河以东和沿江 地貌为长江三角洲漫 滩冲积平原
简析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外, 这一时期的杭州运河水文化 的一大特点就是各 式各样的桥梁建筑 , 这些都是我 国水文化 的宝贵遗 产 。时 至今 日, 部 分 的桥 梁 建 筑 都在 历 史 的岁 月 大 中消失不 见 , 别 桥 梁甚 至 是 在 近几 十年 间被 拆 除 个
或 改建 , 而仅 存 的少量 桥梁 的保存 现状 也不 容乐 观 。 元 代 是 中 国运 河 发 展 史 上 的一 次 重 要 变 革 时 期, 京杭大运河的走向和规模在这一历史 区间 内基 本 定 型 。元朝 开 济 州河 、 通 河 、 惠河 等 , 弯 取 会 通 去
与 西湖及 杭州 城 市 的关 系 , 一 步 推 动和 促 进 了杭 进
直, 至元三十年( 公元 1 3 从元大都抵达杭州的 2 年) 9
京杭 运河 全线 贯通 , 南北 运 河 的运输 航 程 也 缩 短 很
多, 各大经济区之间的联系 日益紧密。明清时期 , 中 央政权均视京杭大运河为其 生命线 , 十分重视运河 的管理 , 对浙江漕运也加强了管理 , 并多次整治。但
京杭 大运 河 ( 杭州 段 ) 称 “ 州 运河 ” 始 自隋 或 杭 肇
朝的江南河 。隋大业六年 ( 公元 60 ) 隋炀帝重 1年 , 新拓宽、 疏浚江南河。江南河的拓宽 、 疏浚 、 顺直 、 开
通使得 杭州 成 为京 杭 大 运 河 的 终点 , 大提 高 了杭 大
州的地位 , 促进 了城市的发展 。唐朝大运河基本沿 袭隋朝运河走向, 只是在局部做 了疏浚、 整修 、 补缀 和扩充。最著名 的有两次 : 一次是唐景龙 四年宋臻 开沙河 ; 一次 是 咸 通 二 年崔 彦 开 沙 河 。通 过 这 两 另 项相辅相成的大工程 , 引西湖水入运河 , 沟通了运河
讲述大运河今天的故事

讲述大运河今天的故事发表时间: 2008-07-01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5版杭州因西湖而闻名天下,因运河而繁荣兴盛。
京杭大运河成就了这个古老城市的经济,也沉淀了杭州悠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
然而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杭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运河杭州段变成了城市“大阴沟”。
为了让运河水变清,杭州采取了截污治水、关停企业、引入活水等一系列举措,并将保护环境放在了“运河申遗”工程的首位。
作为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距离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被公认是与万里长城相媲美的伟大工程。
自开凿至今的2400余年以来,它一直是沟通南北物流和人流的水上重要通道。
处在大运河的最南端的杭州,因湖(西湖)而名,也因河(运河)而兴。
入夏时节,当记者来到古运河杭州段的两岸、沿着运河前行时,眼前的小桥、流水、人家都恢复了曾经的生机,柔长的柳枝依旧轻拂运河两岸,它们见证了古老运河变迁的沧桑,见证了运河水由黑变清、鱼虾重现的历史。
运河杭州段曾变“大阴沟”运河杭州段也曾经有过水清鱼肥的历史。
“解放初期,运河的河堤坍塌虽然比较多,但水质仍然不错,有人淘米,还有人洗菜,随便拿个竹簸箕就能在运河里捞到鱼虾,河里还有一尺多长的大鱼呢。
”杭州朝晖小区年近7旬的陶根和大爷是在运河中滚打摸爬长大的,对运河有着深厚的感情。
“上世纪60年代还能下河游泳、洗衣,再后来运河边就冒出了很多工厂,水质就不行了。
”陶大爷指着运河沉重地说,那时有好多1米多宽的大口子不停地往运河里排各种各样的污水,有黄的、有黑的、有白的,还飘着泡沫。
没几年,整条河都臭了,成了一条又黑又臭的城市“大阴沟”。
正如陶大爷所说,大约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一批造纸、印染、制药等化工、轻工企业在杭州城北重点发展,其中运河边占了一部分。
再加上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运河开始遭受污染。
而运河在杭州河网里水位是最低的,一些未经处理的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各个河道,转而进入运河。
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运河污染愈演愈烈,河水开始发黑发臭,鱼虾绝迹。
浙江印象(10)夜游京杭大运河

夜游京杭大运河杭州市武林桥京杭大运河微也足道a/手机摄影2020年8月16日,与同乡友人夜游了千年古运河——京杭大运河南运河一小段。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全长39千米,他从杭州市钱塘江上的彭埠大桥与庆春隧道之间开始(距G15沈海高速杭州湾跨海大桥约115千米),起始段称“江南运河”。
我们乘坐画舫夜游从市中心的武林桥码头开始(距钱塘江口约8千米,对面为西湖文化广场,此处有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自然博物馆等),此段运河宽度约80米,夜晚灯光璀璨,光彩夺目。
船游京杭大运河约往返共1小时,白天基本收费60元/人;夜晚基本收费90元/人。
我们坐的船返程时有人弹了十多分钟的古筝(形式还是有的,前半小时不弹,只返程弹10多分钟,估计是仿到白居易《琵琶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境。
),于是每人又多收了30元,相当于船票为120元/人。
其实,有没有人弹琴无所谓,反正船上电视里的背景音乐与轮机的马达声就够嘈杂的了!夜游京杭大运河,听起来很浪漫,但游船只是完成任务式的来回穿梭一回,光怪陆离的灯光搅得缓缓的河流哗哗作响,加上环境噪音“呕哑嘲哳难为听”,又让游客没有半点时间来了解、观察运河两岸的景观,穿越融入历史的长河中与先人对话,很难有“流淌的千年文化,休闲的天堂画卷”的认同感!此外,据说为了尽量减少光污染,运河两岸的景观灯都是采用较暗的灯光布局,晚上游船航速又很快,几乎看不清两岸的标志性景观,也很难拍几张较清晰的夜景!于是,一个小时的夜游千年古运河,就在几声哇噻的叫喊声中收场了!当然,如果你从文艺青年的角度来描述这种体会,感觉也许会大相径庭,可能会有这样描述:看运河历史沧桑,阅当今蓬勃景象。
京杭大运河两岸如梦似幻的灯光,坐画舫夜游悠悠荡荡的感觉特别令人沉醉。
夜晚的京杭大运河,波光艳影,流光溢彩。
岸上七彩的灯光,把绿柳染成八色,两岸舞榭歌台,街市袅娜雾霭,美轮美奂。
一条大运河,映照着多少情怀,几千年岁月长河川流不息,这两岸夜色阑珊的美景,真让人对这条“黄金水道”难以释怀!。
“宸宸”、“琮琮”、“莲莲”旅游导游词

“宸宸”、“琮琮”、“莲莲”旅游导游词大家好!我们是机器人“江南忆”组合,也是杭州20XX年第XX届XX会的吉祥物。
我是“莲莲”代表世界遗产西湖,我是“宸宸”代表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我是“琮琮”代表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
你们来过杭州吗?如果没有,跟上我们的步伐一起去看看吧。
杭州,是一个风景优美、生活富足、科技发达的好地方。
说到杭州美景,大家第一个想到的一定是西湖吧!那第一个景点就由我小导游“莲莲”为大家介绍。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美丽的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璀璨明珠。
西湖又名西子湖,湖中有岛,岛中有湖,一年四季风景各异,正如宋代杨万里所写: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就是杭州世界遗产之一西湖。
我的名字就是源于西湖中无穷碧色的接天莲叶,我全身覆盖着清新自然的绿色,莲叶头饰以三潭印月为顶,以互联网为径,特色鲜明,更好的体现了科技XX、智能XX。
我是第二位小导游“宸宸”,杭州不但因西湖而得名,而且还有一条运河。
运河远远的看去,河面清澈的好像一条绸带,又好像仙女身上掉下的青纱。
这就是杭州世界遗产之二京杭大运河,我的名字就是源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的标准性建筑拱宸桥,有着400多年历史的拱宸桥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美好记忆。
我全身以科技蓝为主色调,头顶举世罕见的钱塘潮,额头嵌以拱宸桥的图案,给人以无穷的想象。
嗨!大家好,我是敦厚善良、体魄强健、热情奔放的“琮琮”,也是今天向大家介绍“杭州的第三个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的导游。
杭州良渚古城是一座承载中华五干年文明史的城池,遗址中特别介绍的藏之宝玉琮,之所以被称为藏之宝,一是因为玉琮内圆外方,寓意天圆地方,玉琮中间有一个小孔,代表天地之间的通道,二是因为玉琮上刻画着的神人兽面图腾非常精致。
第X届XX会乒乓球场馆就是以它为基础雏形建造而成,我的名字也源于它,我全身以源自大地、象征丰收的黄色为主色调,头部装饰的纹样取自良渚文化的标志性符号“饕餮纹”,寓意“不畏艰险、超越自我”的精神。
杭州英文的导游词

杭州英文的导游词title:Hangzhou: A Journey through Natural Beautyand Cultural HeritageDear tourists,Welcome to the beautiful city of Hangzhou, renowned since ancient times as the "Paradise on Earth." I am your tour guide, and I will be leading you on an exploration of Hangzhou's natural scenery and rich cultural history.West Lake: A UNESCO World Cultural LandscapeOur first stop is West Lake, a UNESCO World Cultural Landscape. Famous for its stunning lake and mountain views and profou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it is hailed as "the most beautiful village near heaven." West Lake is known for its Ten Scenes, including Su Causeway in Spring, Breeze-ruffled Lotus at Quyuan Garden, Autumn Moon over the Calm Lake, Broken Bridge in the Snow, Orioles Singing in the Willows, Viewing Fish at Flower Harbor, Leifeng Pagoda in the Sunset, Two Peaks Piercing the Clouds, Evening Bell Ringing at Nanping Hill, and Three Pools Mirroring the Moon. Each scene has its own unique charm and story. Notably, Three Pools Mirroring the Moon, featured on the back of the one-yuan note, is especially captivating during the Mid-Autumn Festival when the stonepagodas reflect 33 moons, leaving visitors spellbound.Hefang Street: 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Next, we’ll visit Hefang Street, a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area brimming with local snacks, antiques,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s. Home to over a hundred shops, including time-honored brands and specialty stores, this street offers a chance to taste authentic Hangzhou delicacies and purchase unique handcrafted items.Grand Canal: A Marvel of Ancient EngineeringWe will also tour the Grand Canal, the longest and largest ancient canal in the world, and one of the oldest. Stretching from Hangzhou in the south to Beijing in the north, it stands as a testament to the wisdom and hard work of ancient Chinese laborers.Southern Song Dynasty's Deshou Palace: Echoes of History In addition to its breathtaking natural beauty, Hangzhou boasts a wealth of cultural landmarks. For example, the Deshou Palace, a key site from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features red palace walls and gray-tiled eaves, transporting visitors back in time. The Southern Song Deshou Palace Museum, located on the original site of the palace, showcases the dynasty’s history and culture, making it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historicalrelics of that era in Hangzhou.Modern Charm of HangzhouIn Hangzhou, you can also experience the modern vibrancy of the city. With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ngzhou owes much to local entrepreneurs and businesses, such as Wahaha, Wanxiang Group, and Juneyao Group. The city's nightlife is lively and diverse, with numerous bars, dance halls, and clubs, many of which are open 24 hours a day.Hangzhou Specialties: Traditional Crafts and DelicaciesFinally, Hangzhou is famous for its specialties, including Hangzhou silk, Longjing tea, Zhang Xiaoquan scissors, and Wang Xingji fans. Hangzhou silk, known for its smooth texture and comfort, is an excellent material for making cheongsams, dresses, scarves, and handkerchiefs.We hope this journey leaves you with fond memories. Thank you, everyone!标题:杭州:人间天堂的自然与人文之旅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杭州,这座自古以来就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城市。
京杭运河

基本情况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
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
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
大运河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与演变大致分为3期:①第1期运河。
运河的萌芽时期。
春秋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在扬州开凿邗沟,以通江淮。
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从今河南省原阳县北引黄河南下,注入今郑州市以东的圃田泽)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
②第2期运河。
主要指隋代的运河系统。
以东都洛阳为中心,于大业元年(605)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
并改造邗沟和江南运河。
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
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
到隋炀帝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南粮北运,开凿京淮段至长江以南的运河,全长2700多公里。
到元朝时,元定都大都(今北京),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
为此先后开凿了三段河道,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按地理位置分为七段:北京到通州区称通惠河,自昌平县白浮村神山泉经瓮山泊(今昆明湖)至积水潭、中南海,自文明门(今崇文门)外向东,在今天的朝阳区杨闸村向东南折,至通州高丽庄(今张家湾村)入潞河(今北运河故道),长82公里;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长186公里;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长400公里;临清到台儿庄称鲁运河,长约500公里;台儿庄到淮阴称中运河,长186公里;淮阴到瓜洲称里运河,长约180公里;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长约330公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沿岸景观)解说词 各位游客,这边是运河广场。提起我国古代工程史上的两大壮举,人们一定会联想到“一城一河”,城是万里长城,河是京杭大运河。距今已有2480多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河流。这条河流不仅仅是单一的交通枢纽,更是影响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的“时空大动脉”,它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交流,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说起这条绵延千里的运河,大家或许更多的是敬佩。确实,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一条古运河,它的历史地位足以与万里长城相提并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各国就已经以军事目的开凿运河。隋朝,天下统一,中央为了加强对南北的管理,打通各段运河,隋之后的历朝历代,运河不断地修道改造,至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明清两代大运河成为南北水运的干线,并沿用至今。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往的京杭大运河已破败不堪,多处河段淤塞,不能通航。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沟通了运河航道,建设了通航船闸。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加快建设运河的步伐迈得更大,公元2006年10月1日,总投资20亿元的运河一期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胜利峻工,至此,饱经风雨、历尽沧桑的古运河重放昔日的光彩。如今,京杭大运河杭州段运河景观,无论是沿岸风光,还是乘漕舫船从水中观赏运河两岸的景色,都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美不胜收。“杭州不光有西湖,运河风光更诱人”,运河杭州段,已经成为杭州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新景。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北起余杭塘栖,南至钱塘江,全长约39公里,贯穿杭州市余杭、拱墅、下城、江干四个城区。2002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对运河水质、景观、桥梁、道路、古街、古建筑等进行全面提升改造。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两岸已形成了一条以自然生态景观为核心主轴,以历史街区、文化园区、博物馆群、寺庙庵堂、遗产遗迹为重要节点的文化休闲体验长廊和水上旅游黄金线。 现在运河广场上人山人海,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便在运河广场上。运河广场是建在运河的东面,离开博物馆,穿过人群,便走到运河边,连接西岸是一座古桥——洪宸桥,周末时桥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有协警在维护秩序,桥上是不给 2
停留,走过桥,对面就是桥西直街,进入桥西直街,就好像是进入了古镇,听说是一条安静的小巷,可是来的人很多,处处青砖白墙,不乏各种江南氛围的店铺,行走其中却不乏惬意。
【小河直街】 游客们:这条小道就是运河畔有名的小河直街了。所谓“小河”,清时叫宦塘河,由于航运的发达,带动了各行各业,形成了百业百态的繁街闹市。明末清初这一现象达到高潮,小河直街也就应“运”而生了。 运河有运河的活力,小河有小河的生命。让我们来还原一下明清时期小河直街的繁华景象吧。当时,这里的各行各业、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齐头并进。水运首先拉动的是造船业、运输业、商贸业,而后服务业、百货业等迅速发展,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熙熙攘攘、热热闹闹。这里汇集了木行、铁行、脚行、勤行、粮行、酱航、油盐行等三十六行,促成了小河直街的空前兴旺,形成了“小河贯万家,街区竟物华”的局面。 其实小河直街满算总长不过百丈,宽也只有丈许,可两旁店铺林立,绝无插针之地。店面也十分狭小,大多是“前店后厂上住家”,这应算是最讲究的了,也有“外店里厂后住家”的平房,和“下店上宅”的小楼结构,这些绝大多数都是携家带子的小型作坊,本小利薄,全靠克勤克俭维持生计。一般的小手工业者、草头百姓是经不住风吹浪打的,到了民国后期,动荡的社会环境威胁了他们的生存,几经战乱,小河直街逐渐地走向了萧条,小河直街的商贸慢慢的开始败落,店面变得残破不堪,弄堂成了穷街陋巷,但今天如能找到当初的老住户,他们仍会带着十分惋惜的心情向你描绘这里曾经的辉煌。这种历史的变迁,就是运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好在又逢盛世,当地政府正全力以赴,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这里进行翻新改造,初步恢复了当初的街景。 前方的小河码头,当年的繁忙依稀可见,驳船、拖轮还在运河上来回穿梭。这里很多的运输船多为夫妻船,船是他们生活全部依靠,孩子、家具、宠物、花草集于一船,是他们安居乐业的家,因此叫他们船家。船队回到小河码头,拖轮要进港休整、保养、加油加水,驳船要进港装卸货物,以迎接新的航程。 3
小河码头不大,显得忙碌拥挤还有些破旧,但俗话说得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巡逻船、救生艇、吊装船、运输车、指挥中心、水上派出所应有尽有。这种生命还要延续下去,因为它传承的是大运河的灵魂。 【中国伞博物馆】 这是中国伞博物馆,这是综合展示以中国为代表的伞文化、伞历史、伞故事、制伞工艺技术以及伞艺术的博物馆,是世界首创的伞主题博物馆。 中国伞博物馆展厅建筑面积2411平方米,临时展厅建筑面积527平方米。 伞因雨而媚,中国伞博物馆和雨密不可分,馆内有多媒体演绎的虚拟雨景、小水雾等作为渲染,整个场馆以白墙灰瓦色调为主。伞能激起人们许多联想,既有古代白娘子与许仙的相识帆布伞;又有近代戴望舒笔下悠长寂寥的“雨巷”里,那独自彷徨的姑娘撑着的油纸伞。 博物馆还设有互动区,可为伞组装零件,画伞面,修伞。 【中国扇博物馆】 现在参观的是中国扇博物馆,它西临小河路,东至桥西直街,南至通源里,北接同和里。 中国扇博物馆主要为宣传和弘扬我国悠久的扇的技艺,发掘和保护传统的手工艺,同时兼顾展示和收藏。把博物馆打造成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娱乐、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专业特色、杭州特色、运河特色的平民化国家级博物馆,并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国家级专题性博物馆。 馆内有个明清扇街,设立了玻璃视觉解说系统,站在展示折扇的陈列橱窗前,玻璃面受到感应,会投影出相对应的解说词;同时,博物馆还用上机器人解说,有人路过,传感器就能检测到,打扮像扇店工作人员的机器人就会来招呼。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游客们:四大博物馆中,刀剪剑博物馆的内容比较丰富。下面让我们来参观一下。先来参观刀剑,共分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从工具到武器 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时期。当时人们制造刀主要用作工具。形制多样的刀,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多方面的作用。进入文明社会,虽然作为工具的刀显示出广泛的功能,但同时出现在战争中,扮演着杀人利器的角色。在古代中国,刀 4
剑经历了青铜、钢铁和火器时代的发展历程,以不同的形态和作用活跃在社会舞台上,扮演着维系国运的重任,并发展出举世闻名的刀剑技艺。战国时代的青铜剑,两汉时期的环首刀,盛唐时期的陌刀和明代的腰刀,都在战争史上扮演了令人胆寒的角色。及至清末,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刀剑退出战场。 第二单元:刀与我们的生活 刀的作用远不至于战场上的厮杀,也不只是用于杀戮的凶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刀依然保持着工具的身份,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帮手。尤其是冷兵器时代结束后,作为战争主角的刀,重新回到以工具为主导的角色。刀不仅能帮助我们处理日常事务,而且还是我们抒发感情,健强体魄的帮手。很难设想,在一个没有刀的世界里,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第三单元: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刀剑
刀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不仅扮演了武器和工具的角色,事实上,在中国杭
州位于京杭大运河最南端,运河杭州段是运河历史古迹最丰富,文化底蕴最深厚的一段。
历史的漫长演进中,刀剑还逐渐衍生出承载风习、观念和精神文化的功能。这种功能使刀剑超越了单纯的物质性,成为荣耀、身份、威权,甚至超自然力的象征,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或许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关于名人与刀剑的故事,在我们的历史上不绝于耳。如: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杨志卖刀等。 第四单元:铸剑锻刀 剑是用于近战刺杀和劈砍的尖刃冷兵器。中国古代有六种冶铜工匠,其中有“桃”,即为铸剑匠。铸剑专列为一门工种,可见其重要性。战国时期,铜剑应用臻于极盛。在此背景下,铸剑术不断发展进步,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其中尤以越国的铸剑术最为突出。干将、莫邪和欧治子,是当时最著名的铸剑师,他们铸造的越王剑,代表了青铜剑铸造的最高水平。复合剑、暗格网纹和同心圆技术,反映了当时铸剑工艺最重要的成就。 第五单元:悍刀宝剑 刀剑既是生命的守护神,又是威权与身份的象征,这就注定使它超越单纯的实用性功能,上升为工匠们费尽巧思与辛勤精心打造的工艺极品。如果说在古代 5
世界,拥有一柄寒光逼人的名刀剑成为许多人的夙愿,同样,在今天,著名的刀剑成为收藏家求之不得的收藏对象。 看罢刀剑,再来看剪,其中也分为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剪刀起源与演变 有人把剪刀的发明追溯到公元前15世纪的古代埃及。在公元前1300~前600年间的巴比伦文献及《旧约全书》中也有用剪刀剪羊毛的记载。已知最早的剪刀实物,发现于公元前11世纪后半叶的古希腊。从中国的文献看,剪刀在春秋战国时期已进入人们的生活,但可以佐证的实物,目前只见于西汉。中国早期剪刀为交股式,与西方的U形剪不同,应属于独立的发明。古罗马帝国时期,出现了支轴剪。在中国,这一转变是在五代北宋之交。16世纪后,支轴剪在西方和中国都普遍使用。1761年,英国人欣许立夫在谢菲尔德市开始使用铸造方法大批生产铸铁剪。 第二单元:我们生活中的剪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剪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以下这几组展品我们可以看到,剪刀出现在各种作坊中,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正是由于它的独特功能,剪刀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便利。 第三单元:中国著名剪刀业 元明时期出土的剪刀很少,反映剪刀使用已十分普及,人们不再将其当做什么珍稀之物作为随葬器物。明清以来,中国剪刀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张小泉、王麻子等制造精良的名牌剪刀。此外,安徽芜湖的澛港剪刀、山东的青州剪刀、湖南长沙的“老捞河”剪刀、贵州的安顺剪刀、苏州的张小全剪刀等,也都是历史悠久、富有特色的老字号地方名牌产品。 第四单元:张小泉和他的剪刀 张小泉剪刀起源于明末清初年间的杭州。张氏父子改变用生铁锻打剪刀的常规,选用浙江龙泉、云和的好钢镶嵌在熟铁上,并采用镇江特产质地极细的泥砖磨削,使剪刀光亮照人。张小泉剪刀以选料讲究,镶钢均匀,磨工精细,锋利异常,式样精美,经久耐用而著称,并在乾隆年间被列为贡品。“张小泉近记”的民用剪曾获北洋政府农商部六八号褒奖、国货展览会二等奖、1910年南洋第一次劝业会二等奖、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四等奖,名扬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