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小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护理41例

小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护理41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的内障手术护理方法及措施。
方法:对41例小儿先天性白内障全麻下手术前后护理,术后监护和观察。
手术方法全部采用超声乳化吸除白内障;手术前对患儿进行充分呼吸道准备,消化道准备,心理护理,眼部护理,术后麻醉苏醒前的监护、观察。
结果经应用综合全面护理措施,无一例有术中呕吐、术后严重躁动不安,术中麻醉不稳引起头部摆动,而致术眼稳定性改变所引发术中并发症发生。
提高麻醉安全性及保证手术效果。
结论:小儿先天性白内障,在手术期间运用护理程序对患儿进行全面的护理,对减少麻醉并发症和手术并发症,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关键词】小儿全麻;先天性白内障;超声乳化【中图分类号】r5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091-01先天性白内障是严重影响患儿视觉发育的疾病,是胎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晶状体混浊,多数出生前即已存在,或出对后逐渐形成和加重,早期进行白内障手术治疗,是改善视力、预防弱视和促进眼球视功能发育的重要治疗手段。
而小儿,特别是年龄1岁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并行后囊膜撕开及前段玻璃体切割术联合一期人晶体手术。
2 护理方法2.1 术前护理:2.1.2 术前准备患儿在手术前三天予抗生菌眼水点眼,每天3次,为术眼做好准备,预防术后感染发生。
术前一天测体重,并认真记录。
测体重要注意体重计的准确性,特别是较小年龄幼儿尤为重视,体重是幼儿麻醉和治疗用药量的计算指标。
术前6小时禁食,禁饮水,术前3小时建立静脉通路。
本组病例均应用24g/22g留置针进行静脉穿刺,留置针可防止小儿肢体过多活动而引起穿刺部位渗液而需重复穿刺,可保证随时用药。
使用微型输液泵控制滴速,一般每小时3ml/kg体重[1]。
2.1.1 术前护理评估:术前详细评估患儿全身发育和营养状况,是否患有严重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体质弱不适合接受手术。
详细询问病史,两周是否患呼吸道感染,有呼吸道感染,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引发的麻醉意外,也不宜近期内手术。
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 年2 月~2012 年2 月间我院收治的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患者80例(142 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施行手术时的年龄对80 例患儿进行分组,将年龄<3 个月的患儿22 例(39 眼)分为A 组,年龄4~6 个月的患儿31 例(57 眼)为B 组,年龄7~12 个月的患儿16 例(28 眼)为C 组,年龄13~30 个月的患儿11 例(18 眼)分为D 组。
所有患者均施行白内障皮质吸除+AV+PCCC 方案进行治疗。
术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6~30 个月的随访,观察和记录各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本组80 例(142 眼)患儿的术后近期并发症包括:前方内纤维渗出14 眼(9.86%),轻度角膜水肿51 例(35.92%),无晶状体青光眼13 例(9.15%),前房出血4(2.82%)和切口漏3(2.11%);远期并发症包括:虹膜后粘连38(26.76%),后发性白内障19(13.38%),虹膜前粘连6(4.22%),视网膜出血3(2.11%),视网膜脱离1(0.70%)等。
A 组患儿角膜水肿、无晶状体青光眼、虹膜后粘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C、D 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方式及患儿的年龄有关,并且患儿的年龄越小其发生角膜水肿、无晶状体青光眼、虹膜后粘连等并发症的概率越高。
关键词: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并发症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防治问题一直是临床医师重点关注的问题[1],为了分析患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的影响因素,本次研究选取2010 年2 月~2012 年2 月间我院收治的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患者80 例(142 眼)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选取2010 年2 月~2012 年2 月间我院收治的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患者80 例(142 眼)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先天性白内障的相关诊断标准[2];②年龄 1.5~30 个月;③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手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26例临床分析

乳化 吸除 白内障 ,囊袋 内植入后房型人 工晶状 体,卡米 可林缩 瞳,灌吸置换 出卡米可林和黏弹剂 。现代 白内障
囊外摘 除并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常规球后神经 阻
滞麻醉 ,橡 皮球加 压软化眼球 。角膜缘后界作层 间切 口
11 对象 我 院对 2 例先天性 白内障患者行手术治疗。 . 6 男 1 例 ,女 l 5 l例,年龄 3 8岁 。术前视力光感 <0 ~7 . 1 2 者 3例 ( 8 ,01 ~0 8 %) . 2 . 5例 ( 2 。手 术眼除 2者 1%) 患白内障外还合并其他 眼科疾病 1 例 , 6 青光 眼术后 3 例, 高度近视眼 2例 ,慢性葡 萄膜 炎 2例 ,糖尿病眼底病变 1 ,视 网膜脱离术后 1 ,视 网膜色素变性 1 。患 例 例 例 者主要表现 为白瞳症 、畏光 、眼球震颤 、斜视 、仅有追 光现象而无视物 目标等 。有些合 并有小眼球、瞳孔残膜 等 。术后进行 随访 、处理 并发症及 弱视训练治疗 。 1 手术方法 采 用较先进 、合理 的方法 ,在基础麻醉 . 2 加局部浸润麻醉下 ,作穹 隆部 为基底 结膜瓣,上方角巩 膜缘行 32 mm 的巩膜 隧道切 口入前 房,注射黏弹剂后 . 行 5 mm连 续环 形撕囊 ,因晶体核小而软 ,水分离后一 般采用超声乳化 I 吸出晶体 皮质 、软核 ,皮质吸 出干 / A 净 ,运用注吸器头或黏弹剂钝针头打 磨后囊膜 ,例行于 视轴 区进行后囊膜环形撕囊 , 直径 3 ~4 mm 为宜 , 选用 4号半 自制截 囊针在 中央作一小三角形切开 ,通过开 口 向后注入黏弹剂推后玻璃体 。当后囊膜机 化、纤维化、 增厚无法撕囊时 ,可用撕囊针钩剥 、撕 拉,甚至用 囊膜 剪剪除视轴区 3 mm 的后 囊膜。如有玻璃体漏脱并行前 段玻璃体切割术 ,可使植入后 的人工 晶体与玻璃 体问形 成一个液区 。 3岁者一期植入人工 晶体 。切 口用 1. 00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的比较

・
3 8・
临床 眼科杂志 2 0 1 4年第 2 2卷第 1期
J o u r n a l o f C l i n i c a l O p h t h a l mo l o g y 。 2 0 1 4, V o 1 . 2 2 , N o . 1
・
临床研究 ・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婴 幼儿先天性 白内障的 比较
We i n v e s i t g a t e d t h e s t a b i l i t y o f nt a e io r r c h a mb e r - t h e r a t e o f i i r s p r o l a p s e-u v e i t i s , p o s t e i r o r c a p s u l e o p a e i i f c a t i o n a n d o he t r
I n g r o u p B-r o u i t n e p b a e o e m u l s i i f c a i t o n f o r c a t a r a c t w a s p e f r o r m e d j d n l f y w i h t a n t e i r o r v l t r e c t o m y i n 2 1 e y e s o f 1 5 c a s s. e
(完整版)白内障术中并发症

第二章白内障手术并发症第一节术中并发症一、与切口有关的并发症目前白内障手术的切口大多邻近角巩膜缘之前或之后。
按位置不同,可分为透明角膜切口、角巩膜缘切口和巩膜切口;按切口截面的形态不同,可分为双平面切口(先垂直后斜行)、三平面阶梯切口(浅1/2层垂直,深1/2层与角膜面呈120°)和四平面的巩膜瓣切口;按大小不同,可分为大切口(用于囊外摘除或囊内摘除)和小切口(用于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吸除或手法切核囊外摘除)。
(一)切口位置不当切口位置不当所引起的并发症多与内切口位置也就是切口进入前房的位置有关。
内切口的理想位置应在小梁网与角膜前弹力层之间。
1.内切口太靠后原因有做板层垂直切口时太深,再穿刺入前房就会过早进入前房;做穿刺动作时角度过于垂直;做超声乳化切口时,隧道过短。
内切口太靠后,可导致术中虹膜脱出,器械和人工晶状体等进入前房困难;器械进入前房时,容易损伤虹膜,造成术中出血、瞳孔缩小、虹膜色素脱落甚至虹膜根部离断以及术后炎症反应加剧;在超声乳化术中,还可导致切口的阀门自闭功能消失引起术后切口漏水;另外,切口过于靠后,还会造成小粱网组织损伤和术后发生房角粘连。
2.内切口太靠前原因有板层垂直切口太浅;选择位置过于靠近角膜中心;超声乳化切口的隧道过长等。
内切口太靠前,器械或人工晶状体进入前房时,易碰伤角膜内皮或撕脱角膜后弹力层。
(二)切口大小不当1.切口过大术中容易引起漏水,造成浅前房。
2.切口过小不利于娩出晶状体核和植入人工晶状体;在超声乳化手术中,过小的切口还会使器械操作受到限制,引起角膜牵拉性皱褶,影响手术能见性}切口过紧还会压迫超声乳化手柄的硅胶套管,妨碍灌注液的流出,引起切口的灼伤。
(三)切口深浅不当1.切口太浅过薄的外板层在器械进出前房时容易撕裂或失去张力而漏水。
2.切口过深容易损伤睫状体和深层血管。
切口过深,内板层过薄,也会因器械进出而失去张力导致漏水。
(四)超声乳化隧道切口长短不当1.隧道过短会使自闭切口的阀门功能减弱而影响术后切口的自闭。
白内障手术有什么风险吗

白内障手术有什么风险吗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白内障的方法,通常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
然而,就像任何手术一样,白内障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在决定是否进行白内障手术之前,了解可能的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主要风险1.感染风险:白内障手术可能会引发眼部感染,尤其是在手术后期。
感染可能会导致视力受损或其他并发症。
2.视力问题:手术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或双重视觉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或是永久性的。
3.眼压升高:有些患者在手术后可能会出现眼压升高的情况,这可能需要额外的治疗来控制眼压。
4.视网膜剥离:极少数患者在手术后可能会出现视网膜剥离的情况,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及时治疗。
5.后遗症:手术后可能会留下一些不良后果,例如角膜水肿、视觉异常等。
风险因素1.年龄:年龄越大,患者可能面临的手术风险就越高。
2.眼部健康:患有其他眼部疾病的患者可能面临更高的手术风险。
3.手术技术: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手术设备的先进程度也会影响手术的风险程度。
4.个体差异:不同的个体对手术的反应会有所不同,因此风险也会存在差异。
减少风险的方法1.选择合适的手术医生:选择经验丰富且资质合格的医生进行手术可以降低风险。
2.术前检查:在手术前接受全面的眼部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眼部状况,从而减少手术风险。
3.遵医嘱:手术后的恢复期非常重要,患者需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和注意事项,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白内障手术虽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患者在做出手术决定之前,应该充分了解可能的风险,并与医生进行充分沟通,共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只有在充分准备和审慎考虑的情况下,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健康。
1例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术后并发阿托品中毒的急救护理

24 抽 搐 烦 躁 护 理 .
阿 托 品 中 毒 时 。 儿 躁 动 不 安 , 专 人 护 患 应
Hu inF rtHo ptl f nig M e i l iest aa i s i j dc v ri s a o Na n a Un y
Ja g u 2 3 0 i a in s 2 3 0Ch n )
先 天 性 白 内 障 是 儿 童 常 见 病 , 尽 早 手 术 。小 儿 舌 大 、 应 颈 短 , 吸道 管 径 较 小 , 体 分 泌 旺 盛 , 吸 储 备 差 。 故 术 前 常 规 呼 腺 呼 用 抗 胆 碱 能 药 阿 托 品 , 抑 制 腺 体 分 泌 。扩 瞳 是 保 证 白 内 障 手 可 术 顺 利 进 行 的 必 要 条 件 。阿 托 品 能 阻 断 M 胆 碱 受 体 , 瞳 孔 扩 使
故 及 时 导 尿 , 察 2 观 4 h尿量 、 色 并 记 录 。每 日会 阴 擦 洗 2次 , 颜 膀 胱 冲 洗 2次 , 防止 尿 路 感 染 的发 生 。
3 讨 论
诊 拟 “ 天 性 白 内 障” 治入 院 。入 院 时 患 儿 意 识 清 楚 , 神 好 , 先 收 精
W a g Di Ya g Yig Ya g Ho g i e l( f itd n , n n 。 n n me, ta Afi a e l
测量 呼 吸 1次 并 记 录 , 要 时 给予 气 管 插 管 或 气 管 切 开 , 吸机 必 呼
辅助呼吸 。
23 心 率 监 护 .
・
46・ 6
CHI NES E NURS NG I RES EARCH Fe r a y, 0 9 Vo . 3 No 2 bu r 2 0 1 2 . B
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诊治观察

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诊治观察
秦旭峰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17(024)001
【摘要】先天性白内障是常见的一种儿童眼病,也是导致儿童失明的一个主要原因。
我国儿童患病率约为0.05%,在新生儿盲中约为30.0%。
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
比较复杂,与遗传因素有关[1]。
另外,母亲怀孕时放射线照射、营养不良以及妊娠早期感染风疹病毒等,都可能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导致晶状体浑浊。
【总页数】2页(P96-97)
【作者】秦旭峰
【作者单位】030001 太原市人民医院眼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23G经角巩膜缘双入路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J], 胡恩海;殷志立
2.压贴球镜矫正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状体眼的疗效观察 [J], 陈利;刘波
3.婴幼儿脓胸患者的临床诊治观察 [J], 韩志勇
4.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J], 肖伟;赵岱新;濮伟;张劲松
5.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视力和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J], 张妍;贾超;张方顺;祁锦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发表时间:2015-11-13T14:37:42.70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作者:曾亚薇盛湘云成洋阳石晶
[导读]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长沙术后每天对术眼前节状况进行检查,定期更换敷料,术后4d 开放点眼,术后1 个月进行屈光矫正,且教导弱视训练法。
曾亚薇盛湘云成洋阳石晶湖南省妇幼保健院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 年2 月~2012 年2 月间我院收治的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患者80 例(142 眼)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施行手术时的年龄对80 例患儿进行分组,将年龄<3 个月的患儿22 例(39眼)分为A 组,年龄4~6 个月的患儿31 例(57 眼)为B 组,年龄7~12 个月的患儿16 例(28 眼)为C 组,年龄13~30 个月的患儿11 例(18 眼)分为D 组。
所有患者均施行白内障皮质吸除+AV+PCCC 方案进行治疗。
术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6~30 个月的随访,观察和记录各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本组80 例(142 眼)患儿的术后近期并发症包括:前方内纤维渗出14 眼(9.86%),轻度角膜水肿51 例(35.92%),无晶状体青光眼13 例(9.15%),前房出血4(2.82%)和切口漏3(2.11%);远期并发症包括:虹膜后粘连38(26.76%),后发性白内障19(13.38%),虹膜前粘连6(4.22%),视网膜出血3(2.11%),视网膜脱离1(0.70%)等。
A 组患儿角膜水肿、无晶状体青光眼、虹膜后粘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C、D 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方式及患儿的年龄有关,并且患儿的年龄越小其发生角膜水肿、无晶状体青光眼、虹膜后粘连等并发症的概率越高。
关键词: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并发症
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并发症的防治问题一直是临床医师重点关注的问题[1],为了分析患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的影响因素,本次研究选取2010 年2 月~2012 年2 月间我院收治的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患者80 例(142 眼)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选取2010 年2 月~2012 年2 月间我院收治的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患者80 例(142 眼)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先天性白内障的相关诊断标准[2];②年龄 1.5~30 个月;③患者及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具有玻璃体和视网膜疾病的患儿;②具有全身疾病的患儿;本组80 例患儿中,男性患儿35例(61 眼),女性患儿45 例(81 眼);其中单眼18 例,双眼64 例;年龄为1.5~30 个月,平均年龄。
根据患者施行手术时的年龄对本组80 例患儿进行分组,将年龄<3 个月的患儿22 例(39 眼)分为A 组,年龄4~6 个月的患儿31 例(57 眼)为B 组,年龄7~12 个月的患儿16 例(28 眼)为C 组,年龄13~30 个月的患儿11 例(18 眼)分为D 组。
1.2 方法本组80 例患者术前均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生产厂商:江苏汉晨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148)点眼,每天4 次;给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生产厂商: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453),于手术当天清晨点眼3~4 次进行充分的散瞳。
给予患儿全身麻醉,做一长约
2.0mm 的颞上方透明角膜切口,向其中给予粘弹性物质注入后进行连续环形撕囊,直径约为 5.0mm~6.0mm,分离水后使用超声乳化注吸方法将患眼中的晶状体皮质和软核吸出。
然后在囊袋和前房中第2 次注入粘弹性物质,于后囊中央进行连续环形撕囊,直径约为3.0mm。
通过前段玻璃体切割方法经患者的角膜切口施行AV[3],彻底清除后囊下 2.0mm~3.0mm 区域与前方中的玻璃体,并且将残余的粘弹剂清除掉。
使用10-0 尼龙线结节对切口进行缝合,给予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生产厂商: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2295)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生产厂商:齐鲁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496)进行涂眼,然后进行包扎,双眼手术间隔5~7d。
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每天对术眼前节状况进行检查,定期更换敷料,术后4d 开放点眼,术后1 个月进行屈光矫正,且教导弱视训练法。
术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6~30 个月的随访,观察和记录各组患儿的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1 个月内)和远期并发症(术后30 个月内)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纳入SPSS20.0 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采用x2 比较方法对其中的计数资料进行比较,当(P <0.05)时,代表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本组80 例(142 眼)患儿术中均没有发现晶状体脱位、皮质脱落、脉络膜出血、晶状体核脱落、虹膜及角膜损伤等并发症。
2.2 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本组80 例(142 眼)患儿术后1 个月内均出现程度不一的虹膜炎反应,但大多比较轻微。
其中前方内纤维渗出14 眼(9.86%),给予激素对症处理后吸收;轻度角膜水肿51 例(35.92%),均自行缓解消失;无晶状体青光眼13 例
(9.15%),给予手术治疗后痊愈。
其余还有前房出血和切口漏等少数并发症。
A 组患儿角膜水肿和无晶状体青光眼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C、D 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1 80 例患儿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n(%)]
注:与B、C、D 组对比,* P<0.05 3.讨论先天性白内障是儿科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其是指儿童出生后第1 年内出现晶体混浊一种眼科疾病,是导致儿童弱视及失明的高度危险因素,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4]。
相关研究表明,患儿出生后3 个月内是进行白内障摘除的最佳时机,而为了预防术后弱视的发生,临床上还会根据患儿的情况同时实行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PCCC)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AV)[5]。
本次研究中的A 组患者即为该年龄段患儿,但是其术后的近期和远期并发症也比较高,且在无晶状体青光眼、角膜水肿、虹膜后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均明显高于C 组和D 组患儿,(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本
组80 例(142 眼)患儿的术后近期并发症包括:前方内纤维渗出14 眼(9.86%),轻度角膜水肿51 例(35.92%),无晶状体青光眼13 例(9.15%),前房出血4(2.82%)和切口漏3(2.11%)等;远期并发症包括:虹膜后粘连38(26.76%),后发性白内障19(13.38%),虹膜前粘连6(4.22%),视网膜出血3(2.11%),视网膜脱离1(0.70%)等。
其中无晶状体青光眼是婴幼儿白内障患者术后早期一种非常常见的且会严重威胁视力功能的并发症,当患儿的眼压上升上主要表现为流泪、哭闹、畏光等症状。
患儿术后出现该并发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患儿的玻璃体组织和晶状体后囊尚未发育完善,切除玻璃体及撕开后囊后,机械刺激导致患儿的瞳孔收缩,出现瞳孔阻滞,并且和玻璃体粘连而引发该并发症。
同时,慢性青光眼也是患儿术后的一种较为多见的远期并发症,导致患儿前房角逐渐粘连形成,眼压逐渐上升。
因此,在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进行严密的随访对于青光眼的早期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关报道显示,因为婴幼儿在眼球发育和解剖结构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其在手术的时机选择、手术方式、术后管理和视功能重建等方面均与成人白内障手术间具有着非常大的区别,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较高[6]。
综上所述,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手术方式及患儿的年龄有关,并且患儿的年龄越小,其发生角膜水肿、无晶状体青光眼、虹膜后粘连等并发症的概率越高。
参考文献: [1]姚克.关注先天性白内障的疾病相关基因研究[J].中华实验眼科杂志,2014,32 (6):481-484. [2]任美侠,周健.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3): 231-235. [3]蔡锦红,李海波,黄艳明等.二种不同术式治疗儿童先天性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0,28(8):891-893. [4]Khan AO,Al Dahmesh S.Age at the time of cataract surgery and relative risk for aphakic glaucoma in nontraumatic infantile cataract.[J].Journal of AAPOS:The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Pediatric Ophthalmology and Strabismus, 2009,13(2):166-169. [5]Ricci B,Volpe M,Coppola G et al.Nationwide trends in hospitalization and surgical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and infantile cataract among italian children 4 years and younger.[J].Journal of pediatric ophthalmology and strabismus,2009,46(4):210-214. [6]郁佳,秦梅,王剑锋等.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的比较[J]. 临床眼科杂志,2014,22(1):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