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过程及并发症XIAO

合集下载

(完整版)白内障术中并发症

(完整版)白内障术中并发症

第二章白内障手术并发症第一节术中并发症一、与切口有关的并发症目前白内障手术的切口大多邻近角巩膜缘之前或之后。

按位置不同,可分为透明角膜切口、角巩膜缘切口和巩膜切口;按切口截面的形态不同,可分为双平面切口(先垂直后斜行)、三平面阶梯切口(浅1/2层垂直,深1/2层与角膜面呈120°)和四平面的巩膜瓣切口;按大小不同,可分为大切口(用于囊外摘除或囊内摘除)和小切口(用于超声乳化摘除、晶状体吸除或手法切核囊外摘除)。

(一)切口位置不当切口位置不当所引起的并发症多与内切口位置也就是切口进入前房的位置有关。

内切口的理想位置应在小梁网与角膜前弹力层之间。

1.内切口太靠后原因有做板层垂直切口时太深,再穿刺入前房就会过早进入前房;做穿刺动作时角度过于垂直;做超声乳化切口时,隧道过短。

内切口太靠后,可导致术中虹膜脱出,器械和人工晶状体等进入前房困难;器械进入前房时,容易损伤虹膜,造成术中出血、瞳孔缩小、虹膜色素脱落甚至虹膜根部离断以及术后炎症反应加剧;在超声乳化术中,还可导致切口的阀门自闭功能消失引起术后切口漏水;另外,切口过于靠后,还会造成小粱网组织损伤和术后发生房角粘连。

2.内切口太靠前原因有板层垂直切口太浅;选择位置过于靠近角膜中心;超声乳化切口的隧道过长等。

内切口太靠前,器械或人工晶状体进入前房时,易碰伤角膜内皮或撕脱角膜后弹力层。

(二)切口大小不当1.切口过大术中容易引起漏水,造成浅前房。

2.切口过小不利于娩出晶状体核和植入人工晶状体;在超声乳化手术中,过小的切口还会使器械操作受到限制,引起角膜牵拉性皱褶,影响手术能见性}切口过紧还会压迫超声乳化手柄的硅胶套管,妨碍灌注液的流出,引起切口的灼伤。

(三)切口深浅不当1.切口太浅过薄的外板层在器械进出前房时容易撕裂或失去张力而漏水。

2.切口过深容易损伤睫状体和深层血管。

切口过深,内板层过薄,也会因器械进出而失去张力导致漏水。

(四)超声乳化隧道切口长短不当1.隧道过短会使自闭切口的阀门功能减弱而影响术后切口的自闭。

白内障手术的几个步骤 白内障手术怎么做

白内障手术的几个步骤 白内障手术怎么做

白内障手术的几个步骤白内障手术怎么做白内障手术的几个根本步骤白内障手术治疗第一步:吸出白内障由于晶状体内容物出现硬化,导致光线无法射入眼底,从而导致患者视力下降。

因此,手术治疗白内障的第一步便是摘除晶状体内变硬的内容物。

最初,传统上用于临床的白内障手术为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其方式是将晶状体包括囊膜一并摘除;术后并不植入人工晶状体;随着科技的开展,白内障手术方式和设备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目前,超声乳化术以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先进可靠的白内障治疗方法。

在眼睛上做一个2.8毫米左右的小切口,通过这个小切口,医生插入一个超声针头,将混浊、变硬的晶状体分成小块,使之变成乳糜状液体,再通过负压吸引的方式将这些小块吸出,这个过程那么被称为超声乳化或Phaco,还有人称之为“激光治疗白内障〞。

白内障手术治疗第二步:注入人工晶体在整个白内障手术过程当中,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画龙点睛〞之笔。

术后视力好与不好,除与手术本身有关外,还与人工晶体的种类和质量有关。

目前,随着人工晶体技术和生物材料的不断提高,同以前的人工晶体相比,现代人工晶体具有更多的临床优势。

人工晶体的开展从非折叠到折叠,使得超声乳化手术切口从植入硬晶体所需的6mm减小到3mm,甚至更小。

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更快,散光更小。

将白内障吸出后即可进行人工晶体植入术了。

植入前,首先将可折叠人工晶体放入注射器内折叠好,然后将注射器的顶端轻轻插入切口,将整个人工晶体缓慢注入晶体囊袋内,折叠的人工晶体自行慢慢展开,再将人工晶体的位置调正,植入手术即算成功了。

白内障手术让很多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且手术效果甚好。

对于无其他眼病的白内障患者,术后95%的人恢复视力等于或高于0.5,甚至到达1.5。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白内障患者通过手术获得了令人满意的视力。

怎样鉴别白内障一般来讲,白内障患者主要是老年人,因为伴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的晶体功能也出现了衰退。

白内障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白内障手术并发症及处理

白内障手术并发症及处理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手术,它可以有效地恢复视力并改善生活质量。

然而,在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对视力造成进一步的影响,甚至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及时识别并处理这些并发症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白内障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术后炎症白内障手术后可能会出现术后炎症,炎症的严重程度不同。

轻度炎症可能只需要使用眼药水就可以控制,但是重度炎症需要及时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和类固醇药物等。

如果炎症得不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导致眼内感染,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失明。

眼压升高在扩张瞳孔的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可能会导致眼压升高。

如果眼压持续升高不退,可能会导致青光眼。

处理眼压升高取决于其严重程度。

通常情况下,使用眼药水降低眼压即可,但是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视网膜剥离手术后,视网膜可能会脱落,这种现象称为视网膜剥离。

视网膜剥离需要紧急治疗,通常需要使用激光治疗或手术干预来固定视网膜。

晶状体脱位手术后,晶状体可能会脱离其正常位置。

通常情况下,晶状体可以随着头部位置的改变而重新定位。

如果晶状体无法重新定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干预。

后囊膜浑浊术后,后囊膜可能会变得浑浊,这可能会影响视力。

在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进行激光治疗或手术干预。

其他并发症此外,白内障手术还可能导致其他并发症,包括视网膜水肿、视神经损伤、黑色素细胞萎缩症等。

处理这些并发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白内障手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近视的方法,然而,如上所述,手术还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

因此,在手术前,患者应该了解这些并发症,并且在手术后密切关注自己的症状,及时进行治疗。

如果您在手术后出现任何不适,请及时与医生联系,以便得到帮助。

白内障手术的并发症分析与预防

白内障手术的并发症分析与预防

白内障手术的并发症分析与预防引言白内障是眼睛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下降的常见眼病,手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法之一。

然而,白内障手术虽然安全有效,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

本文将对白内障手术的常见并发症进行详细分析,并提供预防措施,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并避免可能的风险。

1. 白内障手术的常见并发症1.1 活动性出血白内障手术后活动性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损伤眼睛的血管,导致出血。

出血严重时可能会影响视力恢复。

1.2 感染术后感染是白内障手术的潜在风险之一。

手术过程中,由于手术刀具和手术区域的接触,细菌可能进入眼内导致感染。

感染症状包括眼部红肿、疼痛、分泌物增多等。

1.3 视网膜脱离白内障手术后,术后数周内视网膜脱离可能发生。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视力下降或视野缺失。

1.4 前房积血白内障手术过程中,若手术刀具损伤前房区域的血管,可能会导致前房积血。

积血会增加眼内压力,严重时可能引起视力模糊、眼压升高等症状。

1.5 后囊囊膜混浊白内障手术后,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后囊囊膜混浊。

这是由于术后囊膜残留导致的,并且会导致视力下降。

2. 预防白内障手术并发症的措施2.1 检查眼部健康在决定是否进行白内障手术前,应先检查眼部健康情况。

如果有其他眼部疾病存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治疗。

2.2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眼底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不同的手术方法对并发症的风险是不同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权衡和推荐。

2.3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做出相应的术前准备,包括清洁眼部、使用抗生素眼药水等。

这些准备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的感染风险。

2.4 术中操作规范白内障手术需要在手术室进行,手术室应具备洁净条件。

医生和护士在手术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避免手术过程中的损伤和感染。

2.5 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生素眼药水,避免剧烈活动和用力擦眼睛等。

白内障手术操作规范及质量控制标准

白内障手术操作规范及质量控制标准

白内障手术操作规范及质量控制标准一、白内障手术操作规范(一)术前检查。

1.视功能检查:光感、光定位、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

2.测量眼压:手术眼的眼压应当在正常范围。

如果同时合并青光眼,应当作为复杂病例考虑。

3.外眼检查:应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进行检查,除外眼部和毗邻部位感染性病灶和活动性炎症。

4.毛角膜检查:应用裂隙灯显微镜进行检查。

应用角膜曲率计检查角膜曲率。

对于曾做过内眼手术、患有角膜变性、青光眼、葡萄膜炎等眼病或年龄过大者,应尽量进行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

5.晶状体检查:应用裂隙灯显微镜进行检查,了解晶状体混浊程度和混浊位置,判断是否与视力损害程度相符。

必要时散瞳后再行检查。

6.尽可能了解眼后节情况,以便除外影响术后视功能恢复的眼病。

如怀疑有黄斑部病变或视神经病变,则白内障手术预后差,应当在手术前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并按规定记录在病历上。

如条件允许应进行相干光断层扫描((OTC)检查并给予后节疾病治疗建议O7.应用眼科A型超声扫描仪测量眼轴长度。

应用B型超声扫描仪了解眼内情况。

8.测算拟植入的可折叠人工晶状体屈光度。

9.冲洗双眼泪道,了解双眼泪道是否通畅,有无黏液脓性分双'物溢出。

如果患者任何一眼合并慢性泪囊炎,则须治愈后方可行白内障手术。

10.了解全身情况,进行血压检查、胸透或胸片、心电图检查,除外影响手术的一些严重疾病。

高血压患者应当使用药物控制血压后再行手术。

糖尿病患者在术前应当将空腹血糖控制在8mom1.∕1.以下后进行手术。

11.检测血常规、尿常规、感染性疾病筛查(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

(二)手术患者选择标准。

1.种类型的白内障患者,其最好矫正远视力应当低于0.3。

对于最好矫正远视力≤0.1的白内障患者应当优先作为手术对象。

2.对于成熟期或接近成熟期的白内障患者,应当具有5米光感,光定位准确,红绿色觉正常。

3.伴有下列情况的患者称为复杂病例,应当在条件较好的眼科专科医院或三级综合医院眼科实施手术:(1)晶状体半脱位或全脱位者。

白内障手术后的并发症

白内障手术后的并发症

白内障手术后的并发症文章目录*一、白内障手术后的并发症*二、白内障手术的风险大吗*三、白内障对眼睛有哪些危害白内障手术后的并发症1、白内障手术后的并发症:前房积血白内障手术后会出现少量前房积血,一般数天内自然吸收,积血充满前房伴高眼压则应立即进行前房冲洗。

玻璃体积血少量时多能吸收,大量时应进行后段玻璃体切除术。

上皮植入前房的治疗效果不好,预后较差,一经诊断,应立即切除病变区切口附近的深层巩膜,并冷冻受累区角膜后面的增生上皮组织,切除受累的虹膜,冷冻或切除受累的睫状体,为确保玻璃体不与角膜粘连还应进行前段玻璃体切除。

术后的葡萄膜炎一般应用皮质类固醇、前列腺素抑制剂及散瞳剂等药物多能控制,但需要同时寻找病因,进行病因治疗。

2、白内障手术后的并发症:眼内炎白内障术后一旦怀疑眼内炎,应立即抽吸房水及玻璃体进行细菌或真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用玻璃体切割器切除受累的玻璃体,并向玻璃体腔、静脉和球结膜下注射抗生素。

术后青光眼的治疗应局部和全身进行降压处理的同时进行病因治疗。

3、白内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糖、表面抗原、心电图、胸透,血压应控制在150/90mmHg以下,需空腹血糖正常,全身无感染病灶,无上呼吸道急性炎症,因常有咳嗽容易引起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对外伤性白内障先行角膜穿通伤显微缝合术,应控制炎症,必要时全身抗感染,局部雾化治疗,待情况好转后才能施行手术。

光感、光定位、红、绿色检查、眼压测定、裂隙灯显微检查角膜情况,除外虹膜炎症,充分散瞳后裂隙灯检查晶体混浊情况,特别注意晶状体核的颜色。

白内障手术的风险大吗白内障手术很安全,患者可以放心做白内障手术。

白内障手术的成功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没有视网膜疾病的白内障患者,做白内障手术甚至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成功率。

采用现在的白内障冰超声乳化技术,患者疼痛手术伤口更好,术后恢复非常更快,可以说,白内障手术非常安全。

白内障手术风险大吗?白内障手术禁忌症务必要注意,因为白内障手术危险与否与其相关,如果避免白内障手术的禁忌症才是保证白内障手术安全进行。

白内障手术经验分享

白内障手术经验分享

白内障手术经验分享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手术,用于治疗白内障患者。

作为一个曾经进行过白内障手术的人,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在手术前的准备阶段,我首先进行了全面的眼科检查。

医生详细地了解了我的病情,并解答了我关于手术的一系列问题。

在手术当天,我按照医生的指示禁食,并且不得佩戴隐形眼镜。

手术进行时,医生首先给我点了麻药眼药水,使我的眼睛麻木。

然后,医生使用显微镜和特殊的手术器械,将患眼表面的角膜切开。

接下来,医生使用超声波震碎了白内障晶状体,并将碎片吸出。

最后,医生植入了一枚人工晶状体,来替代被摘除的白内障晶状体。

整个手术过程非常迅速,只持续了几十分钟。

手术期间,我感觉到一些轻微的眼压和眼部震动,但并没有感到疼痛。

医生和护士一直在与我交流,让我感到很放心。

手术结束后,医生为我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并给了我一些术后护理指导。

我需要注意保持眼部清洁,并按时使用消炎药眼药水。

在术后的几天里,我会感到眼部不适和轻微的模糊视觉,但这是正常的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消失。

术后几周,我需要定期复诊,以确保手术的效果和康复进程。

医生会检查我的视力和眼部状况,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我会逐渐适应新的人工晶状体,我的视力也会逐渐恢复到最佳状态。

总的来说,白内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极大地改善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然而,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所以在决定是否进行手术之前,一定要与专业的眼科医生进行详细的咨询和评估。

手术后的护理和复诊也非常重要,要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并及时报告任何异常情况。

希望我分享的这些经验能够对正在考虑白内障手术的人们有所帮助。

无论是手术前的准备还是术后的康复,都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和耐心,相信自己会度过这个阶段,并重获清晰的视力。

白内障手术记录[1](干货分享)

白内障手术记录[1](干货分享)

白内障手术记录
姓名:床号: 病室:住院号:
姓名: 性别年龄手术日期:
诊断:眼白内障(老年性糖尿病性外伤性并发性)
手术名称: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囊外摘除吸出囊内摘除
联合后房型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
术中发现: 植入人工晶状体类型及屈光度:
手术过程:
1、麻醉:A.局部麻醉:a。

表面麻醉爱尔卡因倍诺喜
b.球后+眼轮匝肌麻醉2%利多卡因+0。

75%布比卡因2:1
c。

球周+眼轮匝肌麻醉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2:1
B。

全身麻醉:
2、结膜切开:以穹窿为基底,角膜缘~点钟位
3、角巩膜切开:a.透明角膜切口~点钟位
b。

巩膜隧道切口~点钟位
c.角巩膜缘半层切口~ 点钟位,点钟位处全层切开mm
d.分别以和钟位为中心做巩膜瓣
4、截囊方式: a.环形撕囊 b.开罐式截囊 c。

自前囊破裂口撕囊
5、晶状体核和皮质处理: a.超声粉碎及抽吸晶体核与皮质
b.全层切开半层切口,娩出晶体核,缝合切口,抽吸晶体皮质
c.扩大角巩膜缘切口~点
6、后囊膜:完整切开环形撕囊破裂
7、植入人工晶状体a.后房型囊袋内睫状沟支撑睫状沟固定
8、冷冻法娩出晶状体
9、睫状沟缝合固定人工晶状体
10、缝合角巩膜缘切口
11、前房注入卡米可林缩瞳整复虹膜,前房注入BSS重建前房
12、虹膜切除周边钟位
13、术毕用药:妥布霉素2万ú+地塞米松2mg ic
14、术中特殊情况及处理:
(注:在操作项目前画√)
主刀医师:助手:...文档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les Training Module
2021/3/10
18
人工晶状体的最终形状
Sales Training Module
2021/内障手术并发症
• 后囊膜破裂(严重并发症)
- 囊膜撕裂口边缘撕裂
- 器械或晶状体核动作过大
- 手术器械或超乳针头过度碰触后囊膜 • 后囊膜撕裂会导致
白内障手术过程及并发症XIAO
同轴超乳手术
灌注和抽吸 融合在同一操作手柄 常常需要一个直径1.0mm的辅助切口
Sales Training Module
2021/3/10
灌注 抽吸
2
双手超乳手术
灌注和抽吸 分别在两个无套管的手柄 2个微切口直径约 1.5 mm
Sales Training Module
- 多发生在术后的头几天 • 切口烧灼伤 • 一过性眼压升高 • 眼内感染(眼内炎)
- 很少发生但后果严重(~0.2%)
Sales Training Module
2021/3/10
21
晚期并发症
白内障手术并发症
影响光线通过引起的症状
- 眼内 / 眼外 / 边缘眩光
- IOL不能位于光轴的正中位置
Sales Training Module
2021/3/10
8
平衡盐溶液 (BSS)
水分离: 将晶状体与晶状体囊膜分开
水分层: 将晶状体核与皮质分开,使晶 状体或晶状体核能够旋转
Sales Training Module
2021/3/10
9
水分离
Sales Training Module
2021/3/10
10
晶状体核超声乳化
Sales Training Module
2021/3/10
11
将晶状体核乳化为小碎块
Sales Training Module
2021/3/10
12
移除晶状体碎核块
Sales Training Module
2021/3/10
13
移除晶状体外核层
Sales Training Module
灌注 抽吸
2021/3/10
3
现代白内障手术的步骤
切口-透明角膜或巩膜切口
Sales Training Module
2021/3/10
5
注入黏弹剂
Sales Training Module
2021/3/10
6
撕除晶状体前囊膜
Sales Training Module
2021/3/10
7
晶状体核水分层
- 玻璃体脱入后房/前房
- 晶状体碎片进入眼底后极部
- 缺乏支撑IOL的囊膜 • 损伤虹膜
- 术者经验不足
- 患者瞳孔过小
Sales Training Module
2021/3/10
20
白内障手术并发症
术后早期并发症 • 切口渗漏 – 缺乏手术技巧 • 角膜水肿 - 由于角膜内皮细胞过度丢失
- 通常丢失了5%的角膜内皮细胞
迁移并聚集在后囊膜导致“继发性混浊” 或称后囊膜混浊(PCO)
PCO
Sales Training Module
2021/3/10
23
谢谢
2021/3/10
14
轻柔地移除晶状体皮质
Sales Training Module
2021/3/10
15
黏弹剂注入囊袋内
Sales Training Module
2021/3/10
16
人工晶状体植入(硬型或可折叠型)
Sales Training Module
2021/3/10
17
清除黏弹剂
后囊膜混浊(PCO)
- 发生在20- 25% 术后两年的患者
- 晶状体上皮细胞(LEC)从前囊膜的后部迁移并聚 集在后囊膜导致“继发性混浊”或称后囊膜混浊 (PCO)
Sales Training Module
2021/3/10
22
白内障手术并发症
晚期并发症 后囊膜混浊(PCO)
- 发生在20- 25% 术后两年的患者 - 晶状体上皮细胞(LEC)从前囊膜的后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