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化肥使用现状、问题与对策
云南高原化肥使用现状及减量措施

云南高原化肥使用现状及减量措施一、引言云南高原是一个农业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化肥的使用量逐年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因此,了解云南高原化肥使用现状,采取有效的减量措施,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云南高原化肥使用现状1. 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云南高原的化肥使用量逐年增加。
根据相关数据,近年来云南高原的化肥使用量呈上升趋势,尤其是氮肥和磷肥的使用量增长较快。
2. 施肥结构不合理目前,云南高原的施肥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
一方面,氮肥和磷肥的使用比例较高,而钾肥的使用比例较低;另一方面,有机肥的使用量较少,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
3. 施肥方式粗放在云南高原,一些农民仍然采用传统的施肥方式,如撒施、浅施等。
这些方式不仅施肥效率低,而且容易导致化肥流失,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减量措施1. 推广科学施肥技术为了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应该推广科学施肥技术。
例如,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合理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比例。
此外,还可以推广有机肥和生物肥料的使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2. 改进施肥方式针对粗放的施肥方式,应该改进施肥方式。
例如,采用深施、穴施等施肥方式,提高施肥效率,减少化肥流失。
此外,还可以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将肥料与灌溉水相结合,实现精准施肥。
3. 加强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为了提高农民的科学施肥意识和技术水平,应该加强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
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农民普及科学施肥知识和技术,提高他们的施肥水平和环保意识。
四、结论云南高原化肥使用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如使用量逐年增加、施肥结构不合理、施肥方式粗放等。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有效的减量措施,如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改进施肥方式、加强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逐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生态环境质量。
随州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

随州地区主要环境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环境生态与可持续发展》课程论文作者:朱雄伟内容摘要:随州一个历史古城,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
非常遗憾的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随州地区的生态环境现状令人担忧,加强对其的保护迫在眉睫。
本文在剖析随州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成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保护地区生态环境的若干对策。
促使随州地区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关键词: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现状成因对策随州市地处湖北省的的西北部,自然环境独特,地形地貌复杂,地表地下资源丰富,有着自身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人文景观。
20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市代管广水市,08年设随县。
人口为258万人,面积9636平方公里。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进一步推进,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在郊区和开发区,生态系统脆弱,环境现状日趋恶化。
因此,加强随州地区生态保护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随州地区生态环境现状目前,随州市环境污染严重,河流、湖泊水量减少,水质不断下降,江河湖库污染造成的水质性缺水日益突出;城乡生活污水治理效率低下,城镇生活废弃物及工业污染物排放持续增加,城市垃圾、废水污染向农村转移势头加剧,对环境和人民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
1、空气污染严重。
由于居民大量燃烧蜂窝煤,农村里大量焚烧秸秆杂草等,城市里交通工具的增多,排放了大量尾气。
郊区和经济开发区的大量工厂非法偷排和将未经处理过的没有达标的工业废气排入空气中,造成城市空气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了居民们的生活环境。
2、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
近年来由于随州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旧城区的改造力度近一步加大,而随之而来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随处堆放造成环境污染而居民每天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由于经济力量有限没有全部经过处理直接进行堆放使得填埋场周边环境质量急剧下降,附近居民的生活严重受其影响。
农村居民由于环保意识的低下随处倒垃圾使得农村的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3、水污染严重。
中国化肥行业产量、价格走势、化肥企业市场竞争现状分析

中国化肥行业产量、价格走势、化肥企业市场竞争现状分析一、化肥定义及分类化肥指利用化学和(或)物理方法制成的含有一种或多种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肥料,又称无机肥料。
依据所含营养元素的数量不同,常见的化肥可分为单元肥料和复合肥料两类:二、中国化肥产量及生产区域分布《2021-2027年中国化肥行业发展动态分析及市场前景规划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农业部发布《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简称“零增长政策”),化肥行业发展回归理性,行业经营主体开始升级转型。
由于产能过剩、优惠政策退出、煤炭等原材料价格上行等不利因素影响,化肥行业产量下降。
2020年,中国化肥产量5496万吨,下降4.1%。
中国化肥产地主要分布在青海省、湖北省、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山东省、四川省、贵州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安徽省等省市,2020年上述十省区化肥产量合计全国占比达到72.69%。
从区域分布看,除东北、华南外,其他地区化肥产量较为平均。
2020年,华北、华东、华中、西南、西北地区化肥产量分别为1115.99万、1054.15、1094.74、1140.24、1142.04吨,全国占比依次19.31%、18.25%、18.94%、19.73%、19.76%。
三、中国化肥施用情况长期以来,农民为了追求农业生产高产、增产,不断加大化肥的投入量,我国化肥不合理使用现象仍较为突出亩均化肥使用量仍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重氮肥、轻磷钾肥;重大量元素肥料、轻中微量元素肥料;重化肥、轻有机肥的“三重三轻”问题突出。
农业部于2015年提出《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截止2017年,我国化肥已实现使用量负增长,提前三年完成目标。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5403.59万吨。
其中农用氮肥施用折纯量1930.21万吨,占35.7%;农用磷肥施用折纯量681.58万吨,占12.6%;农用钾肥施用折纯量561.13万吨,占10.4%;农用复合肥施用折纯量2230.67万吨,占41.3%。
武汉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

02
武汉环境现状
空气质量情况
1 2
空气质量指数
武汉市近年来积极控制大气污染,空气质量整 体有所改善,但仍需努力。
污染源分布
工业燃烧、机动车尾气、垃圾焚烧等是武汉市 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绿色出行
鼓励市民绿色出行,如使用公共交通、骑行、步行等方式,减少 汽车尾气排放。
环保科技创新
加大环保科技创新投入,引进和推广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设 备,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针对不同环境保护区的建议
生态保护区
加强对生态保护区的监管,实行严格的保护措施,严禁在保护区内开展破坏生态环境的行 为。
水源保护区
对未来环境保护工作的展望
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监管,推动企业升级和技术改造 ,减少污染物排放。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城 市生态环境。
推广清洁能源和低碳交通,降低城市环境负荷。
建立更加完善的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回收体系,实现资 源循环利用。
THANKS
感谢观看
产业结构不合理
武汉的产业结构偏重,重工业占比较高,部分企业环保意识淡薄,环保设施投入不足,导致工业污染问题突出 。
生活垃圾污染源分析
城市人口众多
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人口众多,生活垃圾产生量大, 且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不及时,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市民环保意识不强
部分市民环保意识相对薄弱,对环保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 对垃圾分类、回收和处理的认识和行动不够到位。
农业污染源分析
农业化肥和农药使用不当
部分农民使用化肥和农药时存在过量或不规范使用的情况,导致土壤和水体 受到污染,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化肥、农药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

化肥、农药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摘要]:改革开放后,中国奇迹般的用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
同时,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粮食产量也实现了连续增产。
然而,这背后付出太大的代价与上述成就相伴的是农用化学品的过量使用,包括化肥、化学农药等。
1996年至2006年间,中国氮肥和磷肥的施用量同比增幅分别为40%和60%,农药的使用量则同比上涨了80%【1】。
化肥、农药的使用在提高农产品产量的同时,对全球环境变异和食品安全产生了不利影响,日益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成为关乎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一大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农村环境;化肥;农药;污染;原因分析;处理对策[引言]:药、化肥是近百年来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类“神奇”物的大量使用,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大量增加了食物产品,给人们提供了充足的食品,解决了长期以来人类食品短缺问题,全世界为此欢欣鼓舞,用“人类已经战胜了千百年来阴魂不散的饥馑”来赞誉这类神奇之物的功效。
然而,近几年来人们发现,石油时代大量使用这类农用化学品的结果是,加剧了全球环境的恶化,生产了许多不安全的食品,并日益严重地威胁到人们的健康,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大问题。
下面对化肥、农药情况作出分析:一、我国农用化学品使用状况,农村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征分析1.化肥的使用情况我国从1935年起就开始生产化肥,但到1949 年化肥的年产量才达0.6万吨。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化肥工业飞速发展,1997 年年产量达2911万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氮肥年产量2074.9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表一我国化肥施用量的变化【2】应该指出的是,进入90年代以来,虽然我国化肥施用中氮磷钾三者的比例有所缩小,但与作物生长的需要相比,磷、钾肥的施用仍然不足,化肥施用中的结构性短缺仍然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急需解决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化肥施用量,特别是氮肥施用量偏高,这可能也是近年来引发我国许多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江汉平原部分县域耕地土壤肥力状况及对策

6县 市 取 样 区 土壤 有 机 质 含 量 2 6 4 . 1 ・ g 1 算 术 平 均 . ~ 9 g k一 , 5 9 值 为 2 . g k — , 轻 度 缺 乏 , 术平 均值 标 准 偏 差 为 8 3 为 37 ・ g l 为 9 算 . , 4
对 6县 市 取 样 区 2 0 1 土 样 碱 解 氮 测 试 值 统 计 分 析 结 17 个 果 表 明 , 壤 碱 解 氮平 均 值 为 1 5 g k 一 为 轻 度 缺 乏 , 术 平 土 1 m ・g , 算
均 值 标 准 偏 差 为 3 ., 异 较 大 。 82 变 6县 市取 样 区 土 壤 碱 解 氮 含 量 水 平 总 体 主 要 集 中在 5 ~1 0之 间 ,即 主 要 表 现 为 中度 缺 乏 或 0 5
集 中在 6 1 ~ 8之 间 . 主 要 表 现 为 中度 缺 乏 或 轻 度 缺 乏 , 两 级 即 该 别 的样 点 数 占总 样 点 数 的 7 . , 积 占总 面 积 的 7 . , 数 46 面 % 31 点 % 比例 与 面 积 比例 基 本 相 当 。 各 县 市 间 则 差 异 较 大 , 利 湖 区严 监 重 缺 磷 面 积 较 大 。 阳 、 城 、 昌潜 在 缺 乏 和 丰 富 的 面 积 均 占 当 应 孝
2 %以上 。具 体 详 见 表 2。 O
表2 江汉平原部 分县市各县市取样 区土壤有效磷测试值统计 结果 单位 :有效磷 :m k- g g,面积 :h ’
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资源·环境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29卷第14期(总第442期)为保证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本文依托实际情况,并结合具体工作经验与参考,首先提出了当前土地资源利用现状,随后对其利用策略进行总结,希望分析能够提高认识,并助力土地资源利用实现其有效价值。
1 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1.1 城镇建设占地严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迎来明显的提升,群众的温饱问题得以较好解决,因此人民群众对衣食住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首当其冲的即为住房需求进一步提升。
在我国民生水平和人口的增长下,我国城市建设越发完善,群众的住房热情也因此提升。
开展住房建设势必会将农村的耕作用地量减小,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农村居民频繁进驻城市周边进行居住,进一步刺激了我国城市建筑产业的发展。
然而原本在农村的建筑用地不加使用,导致其占有了原有的耕作用地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1.2 农村土地闲置浪费现象严重在我国各项产业不断发展的形势之下,城市工作往往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同时在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农业生产作业所需要的人口数量也急剧下降,驱动我国农村人口纷纷进驻城市进行生产劳动。
甚至部分农村人口产生了宁愿荒废用地,也不愿意投身到农业生产中的思想。
目前我国农业区域出现大量的土地闲置情况已经不是个案,都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
1.3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由于农村的人民群众普遍存在知识水平不足的现象,在其农产品的选择上往往盲目跟风,没有切实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了其经济效益较低,产业结构不完善的情况发生。
同时,部分农户滥用化肥、农药,也引发了土地资源不同程度上的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被破坏,使得进一步开发土地资源的难度上升。
2 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对策2.1 加大建设用地控制力度政府需要将保护耕作用地作为农村土地规划工作中的首要任务,通过确立专项的法律规定,约束好当地政府和社会企业,任何的工作开展都要以保护耕地而展开,需要切实找寻耕作用地与开发用地之间的平衡,将区域范围内的耕作保护用地划分。
08 关于化肥施用的相关法规及惩处办法

相关案例:
标称“××省名牌产品”、“优等品”的钙镁磷肥有 效磷含量为零,实际是用石灰和泥巴混合而成;贵州、 云南、四川、广西等地的“福泉”、“贵磷”、 “云 南”、“喜丰”等近10个知名品牌化肥产品,竟然来自 同一个人生产……2010年5月,河池市质监局联合公安 机关重拳出击,查获一起恶意制假售假化肥案,涉案假 化肥2000多吨,货值近100万元,假冒区内外化肥品牌 近10个,目前制假嫌疑人钟某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广西河池特大假化肥案》
晋宁县质监局查获50余吨“套牌”化肥
根据群众电话举报,晋宁县晋城镇一化肥厂,利用 他人厂名、厂址生产假冒过磷酸钙肥料。举报当晚九 点,晋宁县质监局执法人员找到该厂,发现厂方正在 生产大量的过磷酸钙,包装物标识为“兴鸣”牌、生 产厂家为“云南安宁兴鸣化工厂”。经执法人员现场 调查,该厂既未取得过磷酸钙的工业生产许可证,也 没有“云南安宁兴鸣化工厂”的任何委托加工协议, 这批化肥纯属假冒他人厂名的违法产品。 目前,该批涉嫌质量问题的化肥已被查封,此案正 在进一步调查中。 ——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发布
行业协会自律监管
肥料相关法律法规:
广告法
商标法
标准化法
产品质量法
肥料登记管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一)行业监管体制 (1)行政监管 :国家质检总局、农业部、工商总 局等部门分别负责肥料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管,具体 分工如下:
监管部门
国家质检总局 农业部
部门主要职能
2016年3月29日农业部制定了《2016年全国农资打假 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在八个重点查处目标当中 提到了对于化肥的查处。 肥料:严厉查处登记产品中有效成分不足、一证多用、 假冒伪造登记证、肥料产品标称具有农药功能等违法 行为。加强配方肥生产企业及其产品的监管。 同年4月11日,国家农业部官方网站公布了2015年假 劣农资典型案例名单19起,其中生产销售劣质化肥案 3起,已报送相关部门惩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pe
cul6Vars
t0
bor0Il
d幽Pi刷上cv whieh had been scI℃朗ed msults showed
fhere
clJl“va塔in d幽cj曲t and noⅡnal boron c伽d主non.The
in
existed
sorne
collsiderable diftbrenc8
a[Ⅱ£MICAL FERT几IzER APPIJCATl0N IN
H嘞I PRoⅥ叭CE
Yo画 (舢ei 4c伽h可矿Ag斑“c帆sc|!en船,耽kn
Yu
430()64)
关键词湖北省;化学肥料;施肥方法
Ⅺ灌woRDs
Hl】bei Pr叫ince,che商caI
f矗ilizer,印plyi“g“1e山0d
了6 860000t,增幅37
J|a翊习1Il,1●{
域8省化肥单位面积用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北省化肥用量居于长江流域8省市中第三
位,而粮食单产居第五位。湖北省施用化肥比浙江省多42吲时,粮食产量还低120 l【g,hm2。
全世界粮食产量每公顷超过4 t的国家中,化肥用量有成倍差异。中国化肥施用量高于欧洲
中图法分类号s147.2
湖北省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粮食年收购量曾达8 120000 t.年净调出14 94()0∞t。皮棉产 量1990年前曾有22午位于全国第一或第二位。油料总产位于全国第三或第四。农业中种植 业年产值(按80年不变价计算)1950年30.52亿元,1994年增至134.8亿元,增加了4.4倍,年 递增3.44%。粮食总产1950年6 363 0【)O t,1997年达26 3“000 t,增长了4.2倍,年递增
52.5吲耐,而粮食产量还低232.5 k∥}蚰2。化肥用量比法国低37,5
】203
kg,hm2,粮食产量低2054 k∥}lm2。全世界粮食产
k鲫m,。与美国更无法可比。湖北省化肥用量与英国和日本相近,丽粮食公顷产量分别低 k和1104 k.比韩国化肥用量高43.5
k∥心,粮食产量却低143l
量每公顷超过5吨国家,产量与施化肥量比值为14至19,I之间,一般在15—16之间,而我省 仅为12.8,比值低14.7%~20%。1994年以来,这些国家产量和化肥用量变化不大,而湖北全 省化肥平均用量和农户调查用量均增加了30%以上,粮食产量增加了750 k∥IlIf,粮食与化肥 比值又下降到ll 5,比产量相当国家比值低23,3%~28.1%,这些相对比值虽只反映一个侧 面,但仍值得我们深思。 以上这些材料确有几径不同,情况各异,但我省施用化肥增产潜力有待充分发挥,应是可 以认同的,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果改善了化肥施用技术,施用相同数量化肥,增加 产值5%,就可使我省农民增加30余亿元收入。如保持现在产值,节约10%化肥,也可使我省 农民少开支7亿余元,这是我省农业增收的巨大潜力所在,从上述材料看,实现这一目标只是 缩小了我省与发达国家现有差距的四分之一和二分之一,相信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J|1“制H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增刊
THEⅧCl】强NIsM OF RAPE GENOTYI,ES
DⅡTERENILY T0 BoRoN
uu WudiIlg
Pi Meimei cao
RESPONS曰瓤;
D礤1CIENCY
Qingzhi
Geng
(7’删Ek”记胁k幻删。叮,日f船舶昭A融Ⅱh耐㈨毋,辟m帆430070)
3
l%,粮食产量由l
’、久增f
395吲}lIrf增至5 325 kg,拼,增加了3.8倍,年递增2.8%,其它作物也有
湖北省肥料组成和施肥状况,可分为兰个阶段:第一阶段1950一1965年阔以农家肥为主,
只种有少量绿肥(约200000 hm2),而且产量很不平衡。化肥数量很少,每年使用仅几万吨。粮 食产量在10000(】00t左右,每公顷产量最高2130 kg。第二阶段在1966。1986年间,以绿肥为 主,农肥、化肥为辅。绿肥面积迅速扩大,20年中有10年超过l
业部门在武汉市东西湖区、黄梅、随卅l、应城、潜江等5 7卜市县汁15个乡镇对1503户问卷弼
查,粮棉油化肥平均用量(387±51)吲埘,其中水稻(361.5±5)kg,}耐,小麦(289.5±46.5、kg/ 幡,油菜(346.5±54)k∥hn2,棉花较高为(582±87)kg,hm2。区市县间均值变异系数开于
550000
t,均厝
世界第一,K20使用量l 530000l,已跃居世界第三,近4年我国化肥使用量又增加了6 628 000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t,增幅20%。
增刊
据FA0化肥年鉴1984—1994年10年中全世界化肥用量减少了4.5%,P2Q+如O与N之 比例也下降。欧洲减少了37.9%,PK与N之比也迅速下降。北美增N减PK,比例也有下降。 而亚洲增加了鹕.7%,PK与N之比保持了稳定。亚洲主要国家除日本减少13.4%外,其他国 家均有增加。R0,+K20与N之比减多增少。中国增量、增幅均居前列。FAO材料计算增加 7%,而中国农业年鉴材料增加了14900 000t,增幅89.8%。同期我省 10年中化肥使用量由800000t增到l 830000 t,增长了12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江流
为了了解我省部分农户化肥使用具体情况,1991年我们在试验点抽样调查了146户农民 用肥情况,平均每公顷施用化肥316.5虹,其中粮食作物施用化肥225 kg.油料作物180 kg,棉 花390奴,茶、果、菜615 kg。据1991年省统计报表,按播种面积与果茶等园地面积之和平均每 公顷施用化肥205.5妇,介于粮油之间,i酊低于棉花和茶果菜用肥。调查户中主要作物化肥施 用倚轻倚重严重。1998年湖北化肥农药发展中心暨湖北楚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有关农
14.2%~16.2%之问,可以认为差异不大。P:氓+K:o与N的比值为o.43~o.53之间。蔬菜 化肥用量平均每公顷为1468.5 k,而且差异极大。武汉市东西湖区城郊蔬菜集中产区化肥用
k∥肼,P2 02+K20‘j N之比值也达到l 13,而另外4个县市蔬菜化肥用量平均为 (433.5±81)吲耐,4县市之同变异系数为18 6%,Bo,+K20与N比值差异很大,为o.10~ 1.06。1997年全省化肥平均用量325.5 kg,雠,比1991年2035 k∥h矗提高58%,全省情况与
湖北省1950年以来,人口净增3076 7万人,增加了I.19倍,而耕地净减少了93 200埘. 人均耕地到1997年减至o.056耐,现在是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大量施用化肥以充分利用 水、热资源,增加农作物产量。化肥是高耗能产品,生产涉及到水、能源和磷、钾矿等资源,化肥 的施用又与环境关系密切,因此当前世界曼大主题:人口、资源、环境,均与化肥有直接或间接 关系。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有效地利用化肥资源,增加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副产品数量和质 量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增加农民农经济效益,而叉减轻化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诸如水体富 营养化、地下水硝态量的增加等),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根据湖北省情况,我认为化肥应该稳定总量,大力调整结构,逐步达到化肥适量、适时、适 法的施用,以提高化肥利用率,节约化肥资源,增加化肥的投入效益,同时生产有益于健康的绿 色食品,并进一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农、№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为此,设想应 开展如下几项工作: 首先,坚持进行化肥施用情况调查。既要摸清化肥施用情况,更要总结群众施用化肥中所 创造的经验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利于有针对性地开展验证和研究工作,尽快解决生产上存 (下转第94页)
Beng
xi哪m
past
Min西讪
ABSllR谢四
tIle
ne p印er s唧m“zed血c
of rape
suscep曲il毋of山fee帅es
rD0t
cu‰・a晦(incIuding曲妣声,黜口,廓螂枷n5舻蛐翩d曲砌
sensidve
reseaI℃h瞄ults如m
1989
c0
1998,珊ich co呷ared
量达1834.5 两次凋查的粮、棉用肥增幅相当。但蔬菜化肥I【_fj量达到了超高水平,这并不利于三高农业的实 现。而且还会影响产品内在品质,并会对农业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调查表明区市县化肥用量 急骤增加,肥料NPK结构没有显著改变,大田作物产量没有相应增加。 据FAOl993~1994年化肥年鉴,我国是全世界化肥生产、进口和使用大国。全世界15% 化肥是我困生产,斟际市场12.3%化肥进口到我闷,20%化肥是我国使用的。当年度我国七 肥使用总量25080000c,居世界第一,N和P2q使用量分别为180【)oo()0 t和5
c,增长了76%。因此化肥在肥料组成中所占份额又有较多的增加。
湖北省化肥施用试验最早可追朔到1936年张乃风先生在荆州所做棉花试验。但真正大 规模试验还是在解放后才开始的。50年代只有氮肥才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增产效果。60年代,
总第28期
喻永熹:湖北省化肥使用现状、问题与对策
7
磷肥首先在绿肥和油菜上有显著的增产效果,继而在酸性土壤上对粮食作物开姑反鬲.70年 代,钾肥对防止棉花早衰试验效果良好,又随杂交稻推广而大面积应用,同时微7二蕾j元素 硼、锌和钼的研究与推广获得成功。80年代以来,在巩固与推广应用这些科技成果的同时,组 装配套,较大规模的研究与推广了配方施肥技术和专用复混肥料,获得可喜的成就。上述每个 时段化肥研究成果的推广与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化肥在我省农业生产上的广泛使用,也为我省 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上新的台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促进了我省化肥工业的发展。 湖北省1964年化肥使用量74100 e,至1994年,每lO年递增率分别是10.3%、16.1%和 8%,到1994年达200l 500£。1997年又增加到2 621 800t,比1994年又增加了3i%。历年化 肥用量与种植业总产值、粮食总产和单产,总体上有较好相关性。如1965~1985年20年中, 化肥用量与农业种植业中的产值以及粮食总产和年产的相关值分别达到o.9132、o.8939和 0.9370,均大大超过极显著水准。而1986~1994年化肥用量与粮食总产相关值还未达到10% 相关水准。但与种植业产值仍达到极显著水准。究其原因,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瓜、果、菜、茶、 桑产值大幅度增加,化肥中N、P、K结构有所凋整。复(混)肥在化肥中所占份额也由2%上升 到16.5%,而且省产复混肥逐年增加。到1994年,复混肥在化肥N1)K用量中所占比例足,N占 9.2%、P20,占19.6%、K0占47.9%,因此复混肥在推动施用P、K肥达到平衡施肥方面起, ~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