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数字印刷中的色彩管理

合集下载

第八章数字印刷中的色彩管理

第八章数字印刷中的色彩管理

ICC定义了四种基本不同的再现意图 (Rendering Intent,亦即色彩对应的方 法)。,为得最佳的色域映射,可根据复 制要求,对不同性质的图像会采用不同 的再现意图。
(一)知觉色匹配法 (Perceptual Matching)
知觉色匹配法是将“输入”设备的色域等 比例地对应到“输出”设备的色域,保持 两设备间的色彩对应(映射)关系的一种 方法。由于该方法是对色相、明度、饱和 度进行均等压缩,在Lab均匀颜色空间上保 持色差最小的方法,故又称比例压缩法。
彩色图像图形处理过程中使用的各类设备和材料色彩 描述能力相差很大,色彩信息在它们之间传递会造成 很大损失,为了避免这些损失,必须①将具有不同色 彩特性的媒体上所表达的彩色图像图形都转换到标准 色空间进行处理,使得色彩信号的传递不受各种媒体 本身所具有的色彩特性和色域的影响,最大限度地保 留彩色图像图形的色彩信息,从而达到不失真地传递 和复制色彩信息。*
ICC试图开发一种 跨平台颜色管理系统
我认为ICC的主要贡献有两点:
其IC一C:色规彩定管了理一个的标关准键的是色彩空间, 这就开是放CIE性标,准不色彩是空一间对。一的
其转二换:,规而定了是标利准用的标色彩准特色性文件格 式。空只间要认作可为该中色间彩管色理空方间法。的都可以
使用这两个标准进行色彩管理。

三、再现意图
不同的输入输出设备,如扫描仪、显示器、打
印机等,什都有么各是自的再色现彩表意现图范?围,即不同的
色域,色域的大小体现了设备的表色性能。 在色彩传输过程中,只有输出设备的色域大于
或等于输入、显示设备的色域时才有可能将输 出图像的所有色彩信息完全记录下来。
但实际上,印刷领域的输出设备的色域一般都 小于输入、显示设备的色域,通常扫描仪、显 示器的颜色空间要比印刷油墨的呈色色域大, 但又不完全覆盖油墨的色域。所以,在进行颜 色空间的转换时,必然存在着色域不匹配问题 。 为了将屏幕图像的色彩信息尽可能多的记录下 来,必须采取色域压缩(Gamut Compress)的方法进 行处理。 不同的色域压缩方法在印刷中被称为 不同的再现意图选择。

数字印刷中的色彩管理技术研究

数字印刷中的色彩管理技术研究

数字印刷中的色彩管理技术研究数字印刷是当今印刷业的主流,而色彩管理是数字印刷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数字印刷采用的是数码印刷机,其输出的质量受到色彩管理的严格控制。

其中,正确的颜色选择和精确的色彩校准是数字印刷过程中的两个关键因素。

本文将从色彩管理的基本原理、常用的色彩管理技术及其优劣势以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色彩管理技术三个方面探讨数字印刷中的色彩管理技术。

一、色彩管理的基本原理数字印刷所使用的是RGB(红、绿、蓝)三原色,不同的颜色通过不同的RGB值组合而成。

但是,RGB的色彩空间与人眼所能识别的色彩非常不一致。

因此,RGB的颜色并不能完全准确地表达图像的色彩。

在此基础上,CMYK四色(青、品红、黄、黑)模式被引入印刷领域中,目的是更加符合画面颜色变化的需求。

色彩管理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使用各种工具(如色彩测量仪、ICC文件、调色板等)控制或调整数码印刷机的颜色输出,以达到在不同设备、媒体和环境下呈现出相似或一致的画面颜色的目的。

二、常用的色彩管理技术及其优劣势1、ICC色彩管理ICC(International Color Consortium)色彩管理是最常见的一种色彩管理技术。

ICC色彩管理将每个设备的RGB或CMYK值转化成一种标准的颜色空间,并根据相应的ICC文件将其转化为其他设备所需的颜色,实现各种设备颜色的统一,从而实现在不同设备、媒体和环境下呈现出相似或一致的画面颜色的目的。

当前主要的数字印刷机基本都内置了ICC色彩管理系统。

优点:ICC色彩管理技术开放且标准化,使用广泛,可在不同的设备之间精确地控制色彩;缺点:由于ICC文件只是近似地描述设备的颜色,所以ICC无法保证不同设备颜色之间的百分之百精度,同时也会出现少部分设备的色彩与ICC文件不兼容的情况。

2、色彩空间色彩空间是RGB、CMYK等颜色值的一种描述,一般可以通过ICC文件描述。

比较常见的有sRGB、Adobe RGB、ProPhoto RGB和DCI-P3等。

印刷色彩管理

印刷色彩管理

印刷色彩管理印刷颜色管理是现代印刷行业中的重要领域。

尤其在数字和网络印刷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细致认真地处理印刷色彩,利用色彩管理技术,确保图像和文字的准确再现。

以下是一个关于印刷色彩管理的简要介绍。

1.什么是印刷颜色管理?印刷颜色管理是通过软件和硬件设备,管理和控制印刷过程中印刷颜色的技术过程。

这意味着印刷品的色彩应该被管理并在印刷过程中得到控制,确保它们能够在不同的印刷设备和媒体中保持一致的颜色质量。

2.印刷颜色管理的原则印刷颜色管理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仔细选择设备:为了控制颜色,我们需要使用最新的数码印刷设备;(2)准确描述:了解颜色的特点,如颜色空间、亮度、饱和度和色差等,是了解如何将颜色正确描述的关键;(3)监测和校准:通过使用硬件, 如校准器等,来对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在颜色再现方面的准确性;(4)一致性管理:确保在不同设备和媒介中,颜色的表现始终如一,使得印刷品的色彩质量保持稳定。

3.印刷颜色管理的优点印刷颜色管理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1)提高质量和标准:通过印刷颜色管理可以保证一致性和准确性,提高印品的质量;(2)节约成本:使用印刷颜色管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印刷(重新印制低质量的印刷品等),从而节省成本;(3)增加创意:通过印刷颜色管理技术,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更精确的印刷过程,实现更高的颜色表现。

4.印刷颜色管理的实施以下是实施印刷颜色管理的步骤:(1)评估环境:评估印刷设备和流程,以获取准确的图像和色彩质量;(2)采集和校准:通过使用校准和标准硬件,获取准确的色彩数据;(3)建立ICC(国际色彩联盟) 配置文件:为特定设备和工作流程建立ICC配置文件;(4)管理和检验:监控和管理过程并评估颜色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5.总结印刷颜色管理通过尽可能地控制颜色,以及监督整个印刷流程,确保印刷品的颜色保持一致和准确。

印刷颜色管理可以提高印品的质量,并节省成本。

为了实现印刷颜色管理,我们需要实施正确的流程,并具备先进的技术和硬件设备。

印刷行业印刷品色彩管理规范

印刷行业印刷品色彩管理规范

印刷行业印刷品色彩管理规范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印刷行业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色彩是印刷品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直接影响着印刷品的质量和美观度。

为了使印刷品色彩更加准确、稳定和一致,印刷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色彩管理规范。

本文将就印刷行业印刷品色彩管理规范进行论述和分析。

一、色彩的定义和特性色彩是人类视觉感知的一种特性,由色相、亮度和饱和度三个要素构成。

在印刷品中,色彩的准确再现是评价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印刷品色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规范,确保印刷品色彩的准确再现和一致性。

二、印刷品色彩管理的重要性1. 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色彩管理规范,可以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一致性,提升客户的满意度。

2. 节省生产成本:通过实施色彩管理规范,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试验和调整过程,降低生产成本。

3. 保护环境:减少废品的产生和印刷过程中的排放物,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4. 提高生产效率:有效的色彩管理规范可以提高印刷过程的可控性和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

三、印刷品色彩管理的基本原则1. 标准化:制定并遵循一套统一的标准,包括色彩标准、色彩测量标准、色彩管理流程等。

2. 控制过程:通过对印前、印刷和印后各个环节的控制和监测,保证色彩的准确再现和一致性。

3. 数据管理:建立完善的色彩数据库和管理系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 培训和教育: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色彩管理水平和意识。

四、印刷品色彩管理的主要环节1.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要考虑到印刷品的色彩特性和限制,并与印刷厂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

2. 色彩标准制定:在印刷过程中,制定准确的色彩标准是确保色彩一致性的关键。

可以使用国际通用的色彩标准,如Pantone、CMYK等。

3. 色彩测量与调整:使用专业的色彩测量仪器对印刷品进行实时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色彩调整,确保色彩的准确再现和一致性。

4. 工艺控制与监测:在印刷过程中,通过工艺控制和在线监测,实时掌握印刷品的色彩变化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印刷色彩管理技术课件

印刷色彩管理技术课件
18
“色彩管理”在管理什么?
19
色彩管理系统(CMS)的目的,就是通过对所有设备的管理、补偿 和控制这些设备间的差别,以得到精确的可预测的色彩。
一个色彩管理系统应该包括: 1. 一个色彩匹配处理程序。即色彩管理模块(CMM)。 2. 一个与设备无关的色彩空间。通常叫做参考色彩空间或特性文 件连接空间,在转换过程中起着连接的作用。 3. 设备特性文件。设备特性化是用以界定输入设备可辨识的色域 范围与输出设备可复制的色域范围的工作,并将不同设备之间RGB或 CMYK的色彩与CIE所制定的设备色彩建立设备色彩与设备独立色彩间 的色彩转换对应文件,该文件被称为设备特性文件。
24
项目开始前明确目的:
1. 参照国标,确立公司的印刷标准; 2.找准CTP制版的线性,确立出版的要求; 3. 确立印刷机的各类参数,以书面形式做记录; 4.得到公司自己的标样,围绕此标样进行数码打 样的线性校正与参数设置,并得到印刷机的ICC; 5. 正确设置工作流中的色彩参数匹配,尽可能实 现“所见即所得”; 6.CIP3数据的建立生成与正确的调用; 7.发掘可能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
20
满足三大特性
高度可预见性 高度可还原性 高度一致性性
21
核心工作
a. 实现屏幕打样的印刷色彩模拟。 b. 实现数码打样的高度色彩还原。
c.实现印刷机的可重复操作性 。
稳定压倒一切
22
色彩管理之印刷篇
印刷机特性文件的提取 生产过程中的色彩控制
23
印刷机特性文件的提取
印制标样前的准备工作 印制标样过程中的控制 如何判断标样是否标准
印刷色彩管理技术介绍
1
前言
一、色彩管理基础知识 二、色彩管理印刷篇

色彩管理在数字印刷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色彩管理在数字印刷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色彩管理在数字印刷设计中的应用分析摘要:众所周知,印刷技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印刷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发展,数字印刷技术得到了快速的推广与应用。

数字印刷技术具有很多优点,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并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与浪费。

色彩管理是数字印刷技术应用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常常运用Photo Shop软件,因此本文首先对该技术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对其在色彩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对其促进数字印刷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进行介绍。

关键词:Photo Shop;色彩管理;模块;印刷技术;数字时代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更新对印刷产品的需求也在迅猛增大,印刷技术步入了新的阶段。

自从1990年Photo Shop软件被开发出来之后,经过近30年的不断努力和革新,到目前为止,Photo Shop软件已经是一款集图像创作、图像编辑、颜色管理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软件,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1]。

当前有诸多行业都在运用Photo Shop软件技术,在印刷行业的色彩管理中Photo Shop同样被高频率的使用着,并取得好的效果。

1 Photo Shop中色彩管理的重要性数字印刷技术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印刷模式的新型印刷模式,能有效地解决传统印刷模式下存在的各种问题。

比如数字印刷技术省略了制版环节,需要进行印刷的图文信息只要经过印刷系统的有效处理后就可开始印刷并能快速从数字印刷机中传输出来,对大批量的印刷需求也可以及时完成,非常高效便捷,节能环保,并能够实现异地印刷需求。

随着数字印刷行业的发展及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印刷色彩的准确性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们迫切需要灵活运用色彩管理的知识,以便能够更快和更准确地获得彩色图像。

加之图像已经被广泛运用于诸如电视和网络媒体中,图像在各类媒介之间的相互搭配显得尤为重要。

Photo Shop作为一个调节颜色和进行颜色搭配的重要工具,在印前图像调节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数字印刷中的半色调技术及色彩管理技术

数字印刷中的半色调技术及色彩管理技术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稳定发展,数字化、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数字印刷技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数字印刷以极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取代了传统印刷。

数字印刷与传统印刷最大的不同就是,数字印刷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图像,减少了手工制图的时间,通过计算机系统能够实现精准制作,提升印刷的效率和质量。

数字印刷最大的亮点也是色彩管理,通过色彩处理突出形象,是印刷产业的一大里程碑。

而色彩印刷需要通过半色调技术及色彩管理技术进行实现,文章就对以上两种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印刷;白色调技术;色彩管理技术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3092(2020)02-0220-01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数字印刷产业已经逐渐占领市场,以其高效、节能、环保、智能、灵活等特征完全取代了传统印刷产业,并对我国其他工业产业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色彩印刷成为巨大缺口,通过半色调技术及色彩管理技术,能够实现高质量的色彩印刷,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促进数字印刷的发展。

1 相关概念介绍1.1 半色调技术半色调技术又称“灰度级”,主要是用来反映黑白变化及图像的亮度层次,从而反映出图像的真实感、清晰度。

当半色调的级别越高时,生成图片的画面就越清晰,体现的内容就越丰富。

半色调的色调值是通过网点的大小和疏密程度体现的,因此又称“网目调”成像,其中主要技术是抖动法、误差扩散法、迭代法。

1.2 色彩管理技术色彩管理技术是通过色彩调节设备实现的,对印刷产品的颜色进行管控的技术,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准确处理,并选择合适的输入设备,实现与复制品一致颜色的印刷技术。

其中包括光学、色彩学、计算机等多方面知识,需要相关人员具备专业的能力,从而提高色彩管理的质量,提升印刷的效果。

2 数字印刷中的半色调技术及色彩管理技术原理及应用2.1 数字印刷中半色调技术应用原理数字印刷中板色掉技术主要是用于图像打印。

印刷行业彩色印刷的色彩管理与调整方法

印刷行业彩色印刷的色彩管理与调整方法

印刷行业彩色印刷的色彩管理与调整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于印刷品质的不断要求提升,彩色印刷成为了印刷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不同设备、软件和材料的使用,以及人为因素的干扰,彩色印刷中的色彩管理和调整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印刷行业彩色印刷的色彩管理与调整方法。

**I. 色彩管理的概念与必要性**色彩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控制和管理印刷过程中的色彩,使其能够准确地还原原始图像或设计师的意图。

它是一种保证色彩一致性、提高印刷品质的关键工具。

1.1 色彩管理的概念色彩管理是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案,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工具和流程,它涉及到设备校准、色彩空间转换、色彩配置文件的创建以及色彩准确性的验证等方面。

1.2 色彩管理的必要性在印刷行业中,不同设备和材料的使用会导致色彩差异,从而影响印刷品的质量和一致性。

而色彩管理可以通过标准化的色彩配置文件和校准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印刷品的色彩准确性和一致性。

**II. 彩色印刷的色彩管理和调整方法**2.1 色彩标准设置首先,彩色印刷的色彩管理离不开色彩标准的设置。

常用的色彩标准包括CIE Lab、CMYK和RGB等。

通过在印刷过程中使用这些标准色彩空间,可以确保色彩的准确性和可预测性。

2.2 设备校准和配置文件创建设备校准是色彩管理中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对印刷设备进行校准,可以使其输出的色彩更加准确和一致。

同时,根据设备的特性和输出要求,创建一套适合的色彩配置文件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配置文件可以确保设备在输出时能够准确地映射出标准色彩。

2.3 软件工具和流程优化在彩色印刷中,使用合适的软件工具和优化流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Color Management System (CMS) 可以帮助印刷厂精确控制色彩的输入和输出,确保色彩的一致性。

此外,使用色彩校正工具和色彩配置文件管理软件也可以提高印刷效率和色彩准确性。

2.4 色彩调整与验证在印刷过程中,有时候需要对色彩进行微调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色彩管理技术
(一)色彩管理的基本概念 (二)ICC色彩管理的基本原理和设
计思路 (三)ICC色彩管理实现方法
(一)色彩管理的基本概念
由于网络的出现和信息交流的需要,设计好的 彩色图像或彩色图像文件不再限于在本地出版 印刷;经常需要在异地观看或复制。彩色图像 的色彩信息不仅要在相同的设备,例如计算机 的显示器(即便是相同的设备,不同厂家生产 的设备显示色彩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而且 还需要在不同的媒体之间传递。
ICC定义了四种基本不同的再现意图 (Rendering Intent,亦即色彩对应的方 法)。,为得最佳的色域映射,可根据复 制要求,对不同性质的图像会采用不同 的再现意图。
(一)知觉色匹配法 (Perceptual Matching)
知觉色匹配法是将“输入”设备的色域等 比例地对应到“输出”设备的色域,保持 两设备间的色彩对应(映射)关系的一种 方法。由于该方法是对色相、明度、饱和 度进行均等压缩,在Lab均匀颜色空间上保 持色差最小的方法,故又称比例压缩法。
知觉色匹配法的特点是重视颜色的相对位 置关系,保持图像颜色的整体自然印象, 适用于照片类的对阶调层次要求高的连续 调图像。也常常是系统缺省的映射方法。 但是也牺牲了一些色域内原本可以完全准 确再现的颜色。
(二)绝对色度匹配法 (Absolute Colorimetric Matching)
绝对色度匹配法是指对输入输出设备都能够表 现的色彩照原样再现,而对不能再现的颜色在 颜色空间内以最接近的颜色进行代替的方法。 基本原理是:用公共色域边界上距离色域外颜 色最近的颜色代替此颜色,即在色域的边界上 取一点,使此点与已知的色域外的点之间的色 差最小。
这就要求有这样一种系统,它的功能是使得色 彩能够在所有的媒体之间的传递结果都基本一 致,不走样。即通常所说的“所见即所得”,
这种系统色被称彩为管彩理色管是理针系统对。它是一种应用 系统,包色括计彩算再机不硬件同、的计算设机软件和测色设 备,其目备标是和形媒成体一个之环间境,传使支持这个环境 的 配各 ,种 实设 现输备 不和失和材真再料传现在递色。提彩出信息的传递方面相互匹
间中传输,其实质是进行彩色图像的颜色空间 转换。在印前系统为了印刷输出需要将RGB色 彩模式转换至CMYK色彩模式。
转换方法可以归结为两类,①利用查询表的方法, 也被称之为黑箱的方法。通过对已知色样的RGB 值(或CMYK值)和XYZ值(或Lab值)测定,建 立RGB值(或CMYK值)与标准色空间XYZ值 (或Lab值)之间的对应关系查找表(Look Up Tables)。如果需要转换的色彩不在查询表中,可 以使用插值的方法解决。使用这种方法的ICC特征 描述文件的主体部分就是供转换用的查询表。② 建立数学转换模型的方法,即建立两个色空间之 间的数学转换算法。
E a * b ( L * )2 ( a * )2 ( b * )2
绝对色度匹配法的特点是在双方重叠的色域内 的所有色彩并未进行处理,颜色再现绝对准确, 而在对不重叠颜色用设备色域边缘的颜色来代 替。这样有可能造成色域外多个颜色能用色域 边界上的一个颜色来代替。
(三)相对色度匹配法 (Relative Colorimetric Matching)
二、标准颜色空间
由于RGB、CMYK色彩模式都是与设备有关的
色彩描述方在式色,彩即使再是现同一过组程颜色数据,在不 同的设备上中再为现什的颜么色要也是引不入同的,这样的结 果色是 空没 间有 是一 国标个际准准组颜确织地制色描定空述的颜描间色述?的颜标 色准 的。 标标 准准 颜颜 色
空间。目前ICC(国际色彩联盟组织)色彩管 理系统所采用的是CIE (国际照明学会)标准 颜色空间。
相对色域和绝对色域压缩法的压缩方法是一样 的,不同的是前者第一步进行了套准处理。
(四)饱和度匹配法 (Saturation Matching)
颜色的三属性为色相、明度和彩度。在色域
映射的过程中,色域映射算法常常可以分解为 色相映射、明度映射和彩度映射三个分量的压 缩进行。 饱和度匹配法是将落在目标色域外的 颜色改变亮度,甚至有时改变色相,尽量保证 颜色的饱和度还原。
饱和度匹配法适用于对颜色色相以及亮 度要求不严格的原图。该对应方式原本 针对商业图表而设计,色彩之间的对应 关系是否准确并不重要。对色彩准确性 要求不高的输出,这种方式很管用,如 手绘图像及商业图表等可采用这种对应 方式。
这四种再现意图的选择在PhotoShop中是 在[编辑/颜色设置/高级模式/转换选项] 中。
第八章 颜色空间与色彩管理
(1)印刷色彩管理
一、颜色空间的转换(色域映射)
不同的媒体描述色彩方法不同,显示器采用
RGB色光来在描色述彩色彩再,现而彩过色程激光照排机或喷 墨同打的印 色机 彩采 描中用 述为方CM式什Y称K么色为料颜要来色进表空行示间色,彩在。印这前种图不像 处理中称为颜色色彩模空式间。彩转色换图?像在不同的色空
第一步是以白点为基 准进行色域套合的方 法。首先将原色域中 最亮的白点压缩到目 标色域的最亮的白点 上,其他相关颜色随 之压缩。
经过第一步套准处理之后的中间色域,如果有 的颜色仍然位于目标色域之外,则通过直接裁 剪的方法,将其压缩到目标色域的边界上最接 近的颜色上。由此可见,中间色域中如果落在 目标色域部分的颜色可以准确再现,但是落到 目标色域之外的,就无法准确再现了。
三、再现意图
不同的输入输出设备,如扫描仪、显示器、打
印机等,什都有么各是自的再色现彩表意现图范?围,即不同的
色域,色域的大小体现了设备的表色性能。 在色彩传输过程中,只有输出设备的色域大于
或等于输入、显示设备的色域时才有可能将输 出图像的所有色彩信息完全域一般都 小于输入、显示设备的色域,通常扫描仪、显 示器的颜色空间要比印刷油墨的呈色色域大, 但又不完全覆盖油墨的色域。所以,在进行颜 色空间的转换时,必然存在着色域不匹配问题 。 为了将屏幕图像的色彩信息尽可能多的记录下 来,必须采取色域压缩(Gamut Compress)的方法进 行处理。 不同的色域压缩方法在印刷中被称为 不同的再现意图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