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色彩学完整版
最新第四章【颜色混合规律】 印刷色彩学课件课件ppt

2、色光间接混合 色光间接混合又称为色光反射混合。它是在人的视觉器官
Gelasiman 格拉斯曼,H.G.
Hermann G nther Grassmann (1809~1877)
50年代开始研究梵语等多种语言,后来在比较语言学上取 得重要成就。他提出的关于送气音的一个规律(1863),被 称为格拉斯曼律。他的《吠陀经词典》(1873~1875)代 表了他在语言学研究中的高度成就,多年来成为梵语研究 的典籍。逝世前一年成为“美国东方学会”会员,获得杜
掌握色光混合的基础规律对视频色彩的设计及处理非常 重要,可以熟练地分析判断成分复杂的色光由那些原色光 并以何种比例混合形成,或者一定比例的三原色光将混合 成何种色光。例如:浅黄色光有白光成分(W=R+G+B) 和黄光成分(Y=R+G),所以色彩的三原色光R、G、B 组合比例为2:2:1。反过来,已知三原色光R、G、B的 比例为2:1:2,可先把其中的白色成分( W=R+G+B ) 分出,剩下等比例的R+B组成品红色,由此确定R、G、 B三原色光以2:1:2的比例混合时形成浅红色。
内进行的,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色光的静态混合,又称 为并列混合或空间混合;另一种为色光的动态混合,又称 为时间混合。
在一平面上有不同的色块,当这些色块的面积很小或距离 观察者很远时,它们的反射光就投射到人眼视网膜的同一 部分,从而产生新色调。这种现象称为色光的静态混合 (空间混合)。例如:印刷品的网点呈色现象。
印刷色彩学课程讲义

服装结构设计一上机练习指导书服装设计工程专业史慧一、内容安排二、时间安排一“女装原型制图及转省练习”上机练习指导书一目的通过上机练习,使学生在计算机和富怡服装CAD软件的操作技术中,掌握女装原型制图和省转移理论及操作技术,将服装CAD技术与服装结构设计理论结合。
二上机内容使用富怡服装CAD的结构设计与放码系统,采用公式法和自由法均可,绘制女装第三代衣身、袖片、裙原型,在此原型的基础上,运用省转移原理,对给定款式进行结构设计。
三方法及步骤1.女装原型绘制步骤如下:(1)号型设置:可以采用M号女装号型,也可自行设置。
(2)基础线绘制:公式、尺寸标注。
(3)完成线绘制:曲线圆顺,用粗实线表示,准确尺寸标注。
(4)1:5比例输出结构,A4纸。
参考课本“第四章女装基本纸样”要求2.省转移步骤如下:(1)绘制生产图:准确反映结构线的性质。
(2)根据基本型选择新结构的位置,选择旋转方向。
(3)利用省转移工具进行转省。
(4)1:5比例输出生产图及转省图,A4纸。
四主要仪器设备1.计算机2. 富怡服装CAD软件3. 打印机五结果分析1.分析女装原型各自的原理及特点2. 分析女装原型中松量加放的方法六注意事项1.结构制图过程中要注意及时保存,以免丢失。
2.保持计算机、计算机桌面及周围的洁净。
3.遵守实验室和机房的规章制度。
二“结构综合设计练习”上机练习指导书一目的通过上机练习,使学生在计算机和富怡服装CAD软件的操作技术中,掌握女装结构制图原理理论及操作技术,将服装CAD技术与服装结构设计理论结合。
二上机内容使用富怡服装CAD的结构设计与放码系统,采用公式法和自由法均可,自行设计一款女装款式,部件要求有领、袖,绘制其正视、背视生产图,采用原型法绘制其结构图。
三方法及步骤1.正视、背视生产图绘制:准确反映结构线的性质及零部件的形态。
2. 号型规格设置:在基本型的基础上设置成衣的规格3.用原型结构设计法绘制此款服装的结构图,要求结构图与生产图匹配,基础线与完成线分明,制图符号、尺寸应准确标注。
印刷色彩学(3)概述共53页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印刷色彩学(3)概述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最新《印刷色彩学》课件(4)课件ppt

参照光源:等能白Se
第三节 CIE 1931 XYZ标准色度学系统
1.0 Y 540
520
0.8 510
560
1931 CIE-XYZ系统 色品图光谱轨迹
0.6 500 y
600 620
0.4
490
700
W
0.2
480
Z 400
X
2010.10
0
0.2 0.4 0.6 0.8
1.0
x
第三节 CIE 1931 XYZ标准色度学系统
x() x()/(x()y()z()) y() y()/(x()y()z()) z() z()/(x()y()z())
而且 x ( ) y ( ) z( ) 1
2010.10
2010.10
CIE 1931 标准色度图
第三节 CIE 1931 XYZ标准色度学系统
4. 1931CIE-XYZ色度图的内涵
3. CIE-RGB系统与CIE-XYZ系统的转换关系
①三刺激值X、Y、Z在1931 CIE-RGB系统中的色 度坐标如下表所示。其中Y既代表色品,又表 示亮度,称为亮度因数。
X Y Z
2010.10
r 1.275 -1.739 -0.743
g -0.278 2.767 0.141
b 0.003 -0.028 1.602
第三节 CIE 1931 XYZ
标准色度学系统
第三节 CIE 1931 XYZ标准色度学系统
一、 1931 CIE-XYZ色度系统的建立
1. 转换的原因
为了避免1931 CIE-RGB系统中的光谱三刺激值 r()、 g()、 b()和色度坐标 r、g、b出现负值;
第四章【颜色混合规律】 印刷色彩学课件

三、色光混合的类型 色光的混合按色光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两类,色光直接混 合和色光间接混合。前者是由光源发出的光直接混合,后者是 指由物体反射出的色光的混合。
1、色光直接混合 日光是复合光。如果没有棱镜等色散元件把日光分 解成光谱,人眼是无法看到日光的各种单色光。光源在 发射光波的过程中直接混合呈色称为色光直接混合,又 称为视觉器官以外的色光混合。 这种混合方式不依赖于视觉器官去进行混合,而是 在达到视觉感受器官之前已经完成了色光混合方式。比 如,舞台上的灯光,要得到一个黄色的背景,可以用一 个红色光源和一个绿色光源同时打在背景上,这时观众
一、色光三原色 白色的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便形成一条由七种颜 色组成的光谱。可见光谱中占据面积最大的是蓝紫(B, 420-470nm)、绿(G,500-570nm)、红(R,630-700nm)
三种颜色的光。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如果选择红、绿、蓝三
种色光以不同比例混合,几乎可以得到自然界中的各种色彩 ,而这三种色光本身各自独立,即其中任何一种色光都不能 由其余两种色光混合产生,所以称红、绿、蓝为色光三原色 。(Primary color)
和黄光成分(Y=R+G),所以色彩的三原色光R、G、B组合
比例为2:2:1。反过来,已知三原色光R、G、B的比例为 2:1:2,可先把其中的白色成分( W=R+G+B )分出,剩 下等比例的R+B组成品红色,由此确定R、G、B三原色光以 2:1:2的比例混合时形成浅红色。
印刷色彩基础知识

颜色混合时饱和度地变化 如上图所示,黄色和红色混合得到橙色,而 黄色和青蓝色混合却得到绿色,黄色与蓝色混 合得到灰色,其饱和度依次减小。这是因为黄 色在色相环上和红色较近,而和蓝色最远。
⑷颜色外貌相同的光,不管它们的光谱组成是否 一样,在颜色混合中具有相同的效果,即凡是在 视觉中相同的颜色都是等效的。由以上规律可以 推导出代替律。
同一种色相正是由于明度的差别而具有不同的色彩, 也同样由于色彩的明暗不同,才显示出画面的层次感和 立体感。比如同样是红色,有明红、浅红和深红之分, 便我们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在各种颜料中,白颜料是 反射率极高的物质,黑颜料是反射率极低的物质,如果 在其他颜料中加入白色,可以提高混合色的明度;加入 黑色,可以降低混合色的明度。但是这种混合方式改变 的不仅仅是颜色的明度,而且还有颜色的饱和度。
色彩的饱和度与呈色物体的表面结构有关。如果呈色 物体表面光滑,表面反射光的主反射面上,光线耀眼。而 其他反射面上反射的光线较少,颜色饱和度就高。如果呈 色表面较粗糙,其表面的光呈漫反射,在任何方向上都有 白光的反射,所以降低了色彩的饱和度。 不同光谱色能分辨 出的饱和度的级数是不 等的,甚至相差很大。 其中红色的级数最多, 有25级,黄色级数最少, 有4级。右图为人眼能 分辨的光谱色的饱和度 级数。
在亮度极高或极低时,都不可能完全体现。 在极亮的条件下,人眼接受刺激的能力达 到了极限,便会产生耀眼的感觉,这时对颜色 的一切属性都难以辨认; 当在极暗的环境时,色彩难以体现,自然就 无法区别色彩的色相和饱和度了。 只有在亮度适中时,色相和饱和度才具有 真正的意义。 实验发现,在中等亮度下,人眼能分辨的色 彩总数10000种左右,彩色印刷品可以表现出 2000种不同的颜色。
补色律是指每一种颜色都有一个相应的补色,如果 某一颜色与其补色以适当比例混合,便可产生白色和灰 色,如果两者按一定比例混合,便得到近似比例较大的 颜色。 中间色律是指任何两个非补色混合时,可产生中间 色,混合色的色调取决于两个颜色的相对数量,其饱和 度取决于两者在色相顺序上的远近,近则饱和度大,远 则小。
《印刷色彩学》绪论 PPT课件

Pri绍
学科基础课,必修课 (考试课 120minutes for exam) 40学时(周学时 4);2.5学分 讲课36学时,实验4学时 教材:《印刷色彩学》化工出版社 《印刷色彩学》印工出版社 课程考核方式: 笔试闭卷考试成绩占70%,实验成绩占 10%,平时出勤与作业成绩占20% 。
绪 论
绪 论
问题:夏天戴眼镜时,戴哪种颜色的眼镜较好,
为什么?
(A) 蓝色 (C) 黄色 (B)红色 (D)紫色
绪 论
视觉提供的信息量大:80%,视神经对颜色的反应最快 颜色是光作用于人眼后引起的除形象以外的视觉特性。
生活与色彩:
服装的设计与选择 饮食的“色、香、味、形” 建筑设计 公交公司各路车的颜色不一样
绪 论
什么是印刷色彩学?
印刷色彩学是以色度学理论为基础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色度学是上世纪初形成的一门建立于物理光学、生理学、 心理学基础上的综合学科,他主要研究颜色基础理论和颜 色测量的原理及方法,注重色彩的科学性。 印刷色彩学的研究对象则是以颜色理论为主,兼顾色 彩在印刷中的应用,偏重于色彩科学性的同时,也涉及色 彩的艺术性。
印刷色彩学学什么?
理解颜色 描述颜色 复制颜色
培养学生具备色彩基 础理论知识,了解和掌握 印刷过程中的色彩现象和 用色原则,学会如何利用 色彩学的基本原理,进行 颜色的分解、传递、合成, 从而完成印刷复制。
目 录
绪论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方向漫反射的同时,在反射方向上反射光通量显著 偏大。
第一节 色觉形成的物理基础
2. 光的透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