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颜色混合规律】 印刷色彩学课件

合集下载

色彩混合 ppt课件

色彩混合 ppt课件
色彩的深浅变化
利用颜色的深浅变化,形成空 间感。
色彩的分布
合理分布不同颜色,使画面更 加感。
04
色彩混合的应用
平面设计中的色彩混合
平面设计是色彩混合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通过巧妙的色彩 搭配和混合,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吸引人的视觉效果,传达特 定的信息和情感。
应用
了解原色与间色的关系有助于艺术家和设计师更好地掌握色彩的运 用,创造出和谐、有层次的视觉效果。
03
色彩混合技巧
色彩对比
明暗对比
通过调整颜色的亮度, 形成明暗差异,增强视
觉冲击力。
冷暖对比
利用冷色和暖色的反差 ,营造出不同的情感氛
围。
饱和度对比
通过调整颜色的饱和度 ,使画面更加生动。
色相对比
利用不同颜色的色相差 异,创造出丰富的视觉
室内设计师会根据房间的功能、大小、采光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色彩进行混合搭 配。例如,在客厅中,可能会采用暖色调来营造温馨的氛围;在餐厅中,可能会 采用鲜艳的色彩来增强食欲。
绘画中的色彩混合
在绘画中,色彩混合是实现丰富视觉效果的关键技巧之一 。通过不同颜色之间的混合,画家可以创造出新的颜色和 质感,以表达特定的情感和主题。
在平面设计中,色彩混合用于标志设计、海报设计、包装设 计等各个方面。通过不同色彩的组合和搭配,可以突出主题 、引导视线、增强视觉冲击力,提升设计作品的吸引力和影 响力。
室内设计中的色彩混合
室内设计中的色彩混合同样重要。色彩可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心理感受,因此在 室内设计中,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和混合,可以营造出舒适、愉悦或充满活力的 空间氛围。
特性
间色具有较高的明度和纯 度,给人以鲜明、活泼的 感觉。
应用

色彩构成——色彩混合课件

色彩构成——色彩混合课件

04
色彩混合的例分析
色彩混合在广告中的应用
色彩混合在广告中能够吸引观众 的注意力,提高广告的视觉冲击
力。
通过色彩的对比和搭配,可以突 出广告的主题和信息,增强广告
的传达效果。
色彩混合还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氛 围和情感,以符合广告的宣传需
求。
色彩混合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在包装设计中,色彩混合能够 增强产品的视觉效果,提高产 品的辨识度和吸引力。
网页设计中的色彩混合
网页设计是另一个应用色彩混合的重要领域。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和混合,可以创 造出具有吸引力和易于导航的网站。
在网页设计中,色彩混合可以用于背景色、文字颜色、按钮颜色等方面,以营造出 特定的氛围或风格。
例如,在电商网站中,可以使用暖色调来营造温馨、舒适的购物环境,而在科技类 网站中则可以使用冷色调来营造专业、冷静的氛围。
02
色彩混合的技巧
对比度混合
总结词
通过调整色彩的明暗对比,使画面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
详细描述
对比度混合是指通过调整色彩的明暗对比度,使画面中的色彩更加鲜明、突出,从而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在色彩混合中,对比度混合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它可以通过调整色彩的明暗对比度来创造出更加丰富、立体的画 面效果。
饱和度混合
总结词
通过改变色彩的鲜艳程度,使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详细描述
饱和度混合是指通过调整色彩的鲜艳程度,使画面中的色彩更加鲜艳、生动,从 而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在色彩混合中,饱和度混合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它可 以通过调整色彩的饱和度来创造出更加鲜明、生动的画面效果。
透明度混合
总结词
通过调整色彩的透明度,使画面更加自然、柔和。
牌形象和风格。

最新第四章【颜色混合规律】 印刷色彩学课件课件ppt

最新第四章【颜色混合规律】   印刷色彩学课件课件ppt
这种混合方式不依赖于视觉器官去进行混合,而是在 达到视觉感受器官之前已经完成了色光混合方式。比如, 舞台上的灯光,要得到一个黄色的背景,可以用一个红 色光源和一个绿色光源同时打在背景上,这时观众看到 的只是一个混合后的黄色的背景,而不需要人眼去将红 色和绿色混合在一起。
2、色光间接混合 色光间接混合又称为色光反射混合。它是在人的视觉器官
Gelasiman 格拉斯曼,H.G.
Hermann G nther Grassmann (1809~1877)
50年代开始研究梵语等多种语言,后来在比较语言学上取 得重要成就。他提出的关于送气音的一个规律(1863),被 称为格拉斯曼律。他的《吠陀经词典》(1873~1875)代 表了他在语言学研究中的高度成就,多年来成为梵语研究 的典籍。逝世前一年成为“美国东方学会”会员,获得杜
掌握色光混合的基础规律对视频色彩的设计及处理非常 重要,可以熟练地分析判断成分复杂的色光由那些原色光 并以何种比例混合形成,或者一定比例的三原色光将混合 成何种色光。例如:浅黄色光有白光成分(W=R+G+B) 和黄光成分(Y=R+G),所以色彩的三原色光R、G、B 组合比例为2:2:1。反过来,已知三原色光R、G、B的 比例为2:1:2,可先把其中的白色成分( W=R+G+B ) 分出,剩下等比例的R+B组成品红色,由此确定R、G、 B三原色光以2:1:2的比例混合时形成浅红色。
内进行的,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色光的静态混合,又称 为并列混合或空间混合;另一种为色光的动态混合,又称 为时间混合。
在一平面上有不同的色块,当这些色块的面积很小或距离 观察者很远时,它们的反射光就投射到人眼视网膜的同一 部分,从而产生新色调。这种现象称为色光的静态混合 (空间混合)。例如:印刷品的网点呈色现象。

印刷色彩PPT课件

印刷色彩PPT课件
14
布置作业
▪ 复习思考题:6、8、9
15
个人观点供参考,欢迎讨论!
4
5
色彩三属性
▪ 明度--V 色彩的明暗程度,即亮度. 非彩色(消色):黑 灰 白 彩色:蓝 红 青 绿 橙 黄
6
7
色彩三属性
▪ 饱和度--C 色彩的鲜艳程度;饱和度只对彩色
而言.
8
9
三属性之间的关系及应用
关系:相互制约 相互影响 应用:图像在处理过程中可以运用色相、
明度、饱和度来对其进行校色。
印刷色彩(一)
色彩基础知识版块
1
主要内容
▪ 色彩三属性 ▪ 色光三原色及其混合 ▪ 色料三原色及其混合 ▪ 配色图片欣赏 ▪ 小结作业
2
印刷色彩主要部分
▪ 色彩基础知识 色光、色料混合 ▪ 印刷流程中的色彩 网点 分色 色彩评价 ▪ 色彩测量方法
3
色彩三属性
▪ 色相--H 色彩的名称;色彩最重要的特征.
10
色光三原色及其混合
▪ 色光三原色 红光、绿光其混合规律
▪ 油墨三原色: 青色墨、品红墨、黄色墨
▪ 油墨基本混合规律
12
13
小结
▪ 深刻理解并学会运用色彩三属性 ▪ 熟练掌握色光混合并深入到油墨混合 ▪ 学会运用油墨混合从而初步了解油墨
调配 ▪ 认识色彩了解配色提高自身美意识。

印刷色彩学课件

印刷色彩学课件
概述
❖ 印刷工艺流程:
原稿印前处理及制版印刷印后加工
❖ 印前技术:
从处理图文原稿到制成印版这一系列工序所 采用的技术。
印前技术是印刷必不可少的前导阶段,包括 扫描输入、图像处理、组版输出、分色制版 等工序。
印前技术中颜色的分解与传递是加色混合与 减色混合规律在印刷中的具体应用。
第一节 彩色原稿
3. 数字印前系统/CDTP扫描分色:彩色桌面出版 系统是一种开放性的图文综合处理系统,通过 扫描仪将原稿的分色信息输入计算机中,利用 激光照排机输出分色胶片。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二、印刷分色原理
彩色印刷的复制过程颜色分解+颜色合成 1. 颜色分解:是根据减色法的补色原理,利用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绿、蓝三种滤色片,将彩色原稿的图像分解成 青、品红、黄三色影像的过程,又简称“分 色”。 2. 颜色合成:是指在印刷机上将三种原色印版 (CMY)上的油墨套印在同一承印物上再现原 稿颜色的过程。
一、原稿类型
❖ 印刷复制过程的五大要素: 原稿、印版、纸张、油墨、印刷机
❖ 原稿: 原稿是印前处理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 文信息,分为文字原稿与图像原稿。 原稿是印刷复制的基础和依据,原稿质量的 优劣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
第一节 彩色原稿
文字原稿
黑白照片

非彩色原稿 黑白胶片
稿
黑白线条稿
图像原稿
第七章 色彩在印前技术
中的应用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一、印刷分色技术的发展阶段:
照相分色
电子分色机 扫描分色
CDTP 扫描分色
第二节 颜色的分解与合成
1. 照相分色:彩用照相的方法,通过红、绿、蓝 三张滤色片将彩色原稿分解成青、品红、黄三 张分色片的过程。

色彩学-第4章

色彩学-第4章

色料混合相当于扩大了对光谱的吸收范围,混 合色中用的原色越多,混合得到颜色的亮度越 低。
§4.3.3 减色法的实质
减色法与加色法相反,是通过色料对光的选择 吸收,减去一部分入射光,使其反射或透射的 光能量降低。
减色混合的实质,是对色光能量的削弱。由于 色光能量下降,使混合色明亮程度降低。
§4.3.4 色料混合的类型
根据色料呈现的状态不相同,将色料的混合分 为:
透明色彩层的叠合 色料的混合
§4.3.4.1 透明色彩层的叠合
白光
黄 滤
红光
色 片
绿光
白光
红光 品黄红来自滤滤色

片 绿光 片
红光
白光
红光 黄 滤 色 片
绿光
品 红 红光 滤 色 片
青 滤 色 片
减B
Y墨层
减G
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内容包括:
1、人的视觉只能分辨出颜色的三种变化, 明度、色相、饱和度。
2、亮度加和律:混合色的总亮度等于组成 混合色的各种色光亮度的总和。
3、在由两个成分组成的混合色中,如果一 个成分连续地变化,那么混合色的外貌也连 续地变化。
补色律: 互补色相混合
中间色律:非互补色相混合
反射率

1.0




0.5

反射率
1.0


0.5

400 500 600 700nm 400 500 600 700nm 400 500 600 700nm
C
M
Y
色料三原色的理想光谱曲线
实际的三原色色料
反射率(%) 100
50 B G R

最新《印刷色彩学》课件(4)课件ppt

最新《印刷色彩学》课件(4)课件ppt

参照光源:等能白Se
第三节 CIE 1931 XYZ标准色度学系统
1.0 Y 540
520
0.8 510
560
1931 CIE-XYZ系统 色品图光谱轨迹
0.6 500 y
600 620
0.4
490
700
W
0.2
480
Z 400
X
2010.10
0
0.2 0.4 0.6 0.8
1.0
x
第三节 CIE 1931 XYZ标准色度学系统
x() x()/(x()y()z()) y() y()/(x()y()z()) z() z()/(x()y()z())
而且 x ( ) y ( ) z( ) 1
2010.10
2010.10
CIE 1931 标准色度图
第三节 CIE 1931 XYZ标准色度学系统
4. 1931CIE-XYZ色度图的内涵
3. CIE-RGB系统与CIE-XYZ系统的转换关系
①三刺激值X、Y、Z在1931 CIE-RGB系统中的色 度坐标如下表所示。其中Y既代表色品,又表 示亮度,称为亮度因数。
X Y Z
2010.10
r 1.275 -1.739 -0.743
g -0.278 2.767 0.141
b 0.003 -0.028 1.602
第三节 CIE 1931 XYZ
标准色度学系统
第三节 CIE 1931 XYZ标准色度学系统
一、 1931 CIE-XYZ色度系统的建立
1. 转换的原因
为了避免1931 CIE-RGB系统中的光谱三刺激值 r()、 g()、 b()和色度坐标 r、g、b出现负值;

色彩构成4色彩调和ppt课件

色彩构成4色彩调和ppt课件
单元学习目标
学习色调组合及色彩构图的基本原理;了解影响色调
与画面构图的色彩诸因素;探索色彩的视觉和心理特征在
色彩构成与设计应用中的作用及意义。
可编辑课件PPT
13
一,色调/色彩视觉与心理的沟通
一切以色彩作表现手段的创造活动, 其意义都在于通过某种色彩组合的视觉感 受使人产生一种心理的联系与共鸣。而研 究色调对比规律与色彩构图的关系,提高 设计实践中运用色彩的创意能力是色彩构 成学习的终极课题。
可编辑课件PPT
21
二,构图/为色彩表现而设置的结构
色彩构图通常由不同的色域组成,色域的用形和排列同构图的表现力直接相关。
(一)色彩区域与动势
一个色域的形状可能是一个完整 的独立形态,也可能是由一组聚集的 形的组合;一个色域内的色彩可能完 全一致,也可能包含着细微的色彩变 化;而各色域的色彩之间通过构图设 置适当的色彩穿插是形成各色域之间 联系的有效方法。
可编辑课件PPT
5
(二) 面积调和
调整各色彩在画面 中所占面积比例,使其 中一色的面积增大,以 绝对的优势压倒对方, 形成统治与被统治的关 系而取得调和.
可编辑课件PPT
6
(三)隔离调和
隔离调和是以“居间色”调和的方式,使用无彩色的黑、白、灰或其他中性色彩 区分不同色彩区域,以消除各色相之间的排斥感。通常,在色彩的各属性过于接近的 颜色之间插入一种隔离色,会使它们的关系变得清晰明了;而在色彩差别过大的一组 色中使用隔离色可以起到调和关系的作用 。
可编辑课件PPT
7
(四) 在对比各色中混入同色调和
在各纯色之中混入同一色相也可以起到调和的作用,如图红色与蓝色混入黄色便成为橙黄与 绿色的组合色调。
可编辑课件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颜色外貌相同的光,不管他们的光谱组成是否一样,在 颜色混合中具有相同的效果,即凡是在视觉相同上相同的颜 色都是等效的,由上述定律导出颜色代替律: 代替律:相似色混合后仍相似,若颜色A=颜色B;颜色 C=颜色D,那么:颜色A+颜色C=颜色B+颜色D
需要注意的是,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只适用于各色光的混 合和搭配,而不适合于色料的混合。所以在应用当中要对其 适用性有所掌握。
和黄光成分(Y=R+G),所以色彩的三原色光R、G、B组合
比例为2:2:1。反过来,已知三原色光R、G、B的比例为 2:1:2,可先把其中的白色成分( W=R+G+B )分出,剩 下等比例的R+B组成品红色,由此确定R、G、B三原色光以 2:1:2的比例混合时形成浅红色。
第四章
颜色混合规律
颜色是可以混合的,在日常生活及生产中,经常会有颜
色混合的情况发生。比如:画水彩水粉画,大型晚会舞台灯
Hale Waihona Puke 光,纺织印染、印刷复制等等。
不同颜色的光的混合称为色光混合。 颜料、染料、油漆、油墨、涂料的混合称为色料的混合。
第一节
颜色混合规律
1854年,德国数学家格拉斯曼对前人关于色光的颜色相 加混合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研究和整理,得出格拉斯曼颜色混
一、色光三原色 白色的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便形成一条由七种颜 色组成的光谱。可见光谱中占据面积最大的是蓝紫(B, 420-470nm)、绿(G,500-570nm)、红(R,630-700nm)
三种颜色的光。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如果选择红、绿、蓝三
种色光以不同比例混合,几乎可以得到自然界中的各种色彩 ,而这三种色光本身各自独立,即其中任何一种色光都不能 由其余两种色光混合产生,所以称红、绿、蓝为色光三原色 。(Primary color)
合定律。
德国数学家、语言学家和社会活动家。1809年 4月15日 生于普鲁士波美拉尼亚省的海港城市斯德丁。1830年开 始研究数学和物理学。1832年提出一种新的几何理论。 1845年发表了 《电动力学的新理论》,1846~1856年 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把他的理论用来研究代数曲线和代数 曲面的生成,1847年他的《几何分析》 一书获得莱比锡 科学会的大奖, 1862年出版了《扩张理论(全面严格修 订本)》,1871年被选为格丁根科学院通讯院士。 由于在数学上的成就长期得不到世人的承认,他在19世纪 50年代开始研究梵语等多种语言,后来在比较语言学上取 Gelasiman 得重要成就。他提出的关于送气音的一个规律(1863),被 格拉斯曼,H.G. Hermann G nther Grassmann 称为格拉斯曼律。他的《吠陀经词典》(1873~1875)代 表了他在语言学研究中的高度成就,多年来成为梵语研究 (1809~1877) 的典籍。逝世前一年成为“美国东方学会”会员,获得杜 宾根大学名誉博士。 格拉斯曼也是一位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参加过引起1848 年欧洲革命的许多政治事件,创办《德意志国家、教会与 民生周报》,不久改为《北德意志日报》,鼓吹在普鲁士 领导下统一德国,建立君主立宪制。1849年大革命遭镇 压后,他对复辟活动不满,而销声论坛。
第二节
色光混合
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光混合在一起而形成另一种色光 的过程称为色光的混合。
色光的混合可以是由光源发出的可见色光的混合,也可
以是色料反射出的光之间的混合。 从视觉的角度看,色光的混合是由于不同颜色的色光或 色料的反射光在短时间内刺激人的视网膜而产生的一种新的 混合色效果。对人眼来说,要产生颜色视觉,最终都是色光 混合的结果。因为对颜色物体来说,其颜色是由物体进行选 择性吸收后,反射出光源的光得到的。
同饱和度的浅红色或浅青色。由两种三原色混合得到的颜
色为二次色,它们还都是饱和度高的纯净颜色。而由三原 色合成得到的二次色再与其他色光混合就不如一次色混合 的颜色纯净、艳丽。
掌握色光混合的基础规律对视频色彩的设计及处理非 常重要,可以熟练地分析判断成分复杂的色光由那些原色 光并以何种比例混合形成,或者一定比例的三原色光将混 合成何种色光。例如:浅黄色光有白光成分(W=R+G+B)
R+G=Y
B+R=M B+G=C R+G+B=W
R
M
B
W
Y G C
色光三原色混合示意图
由上图可知:R+C=W;G+M=W;B+Y=W,这种物理现象 称为补色现象。将通过颜色相加可混合成特定的白光的两 个光束称为互补色。即:C与R,G与M,B与Y互为补色。 如果将互补色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得到一种新的混 合色。如将红色光和青色光以不同比例混合则可以得到不
从生理上讲,人的视觉中枢之所以感觉到颜色,是由于 外界光的辐射作用于眼睛以及人眼的视觉特性(锥体和杆体细 胞),锥体细胞有感红、感绿、感蓝三种视素,因此选择“适 当”的红、绿、蓝光便可以匹配出自然界的各种颜色。因此,
从生理角度上讲,红、绿、蓝色光为色光三原色。
光谱中的红、绿、蓝紫光范围很大,但作为原色光应该是
1、人的视觉只能分辨颜色的三种变化:明度、色相和饱和度。 2、混合色的总亮度等于组成混合色的各种色光亮度总和。这一定律叫做亮度相加定 律。 3、由两个成分组成的混合色中,如果一个成分连续地变化,混合色的外貌也连续地
变化。由这一定律又导出两个定律:
补色律:每一种颜色都有一个相应的补色,如果某一颜色与其补色以适当的比例 混合,便产生白色或灰色,如果两者按其他比例混合,便得到近似比重大的颜色。 中间色律:任何两种非补色相混合,便产生中间色,其色调取决于两种颜色的相 对数量,其饱和度取决于两者在色相顺序上的远近,近则饱和度大,远则小。
严格的单色光。经过科学家的反复实践,国际照明委员会(
CIE)1931年制定出色光三原色的波长是红光(R)700nm、绿 光(G)546.1nm、蓝紫光(B)435.8nm,这样正式将三原色光 给确定下来。
二、色光加色法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色光混合在一起而呈现另一种色光 的效果称为色光加色法。 分别把红、绿、蓝三色光用R、G、B来表示,黄、品 红、青三色光用Y、M、C来表示。当等量R、G、B三色光相 混合(相加)时,可以得到如下的的混合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