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知识考点课后答案

第1章公共管理导论

一、公共管理的意义

1.公共管理的含义

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的过程。

2.公共管理的性质

(1)公共管理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

(2)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

(3)公共管理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

(4)公共管理强调多元价值。

(5)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

(6)公共管理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

(7)公共管理以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8)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

二、公共管理的发展与研究途径

1.公共管理的发展

(1)公共管理发展的学科背景

公共行政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的典范变迁:

①第一阶段:政治与行政二分法(1900—1926)

以行政学者古德诺、怀特为代表,主张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观点,主张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政治不要干扰行政,行政应维持价值中立,以追求经济与效率为目标。

②第二阶段:行政原则(1927—1937)

在这一阶段,许多行政学者关注建构“行政原则”。魏劳毕于1929年出版的《公共行政的原则》,特别强调有一些科学的行政原则存在,并且这些原则能被认识,PDSDCORB就是行政原则的最佳体现。

③第三阶段:公共行政即政治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公共行政具有强烈的规范取向,这个时期的公共行政以建立规范理论为目的,为知识而追求知识,对改进公共行政实务助益不多。

④第四阶段:公共行政即管理学(从I960年一20世纪70年代初期)

这一时期行政的部分学者不满政治取向的公共行政研究,从而转向管理领域寻求发展。这一时期公共行政的基本假设基础包括:

a.公共行政与私部门的行政没有本质的区别;

b.强调一般管理或类同管理:

c.企业绩效优于政府绩效,而主张师法企业,提高政府绩效。

公共行政即管理学的发展,形成了有管理无公共的窘境,完全忽略了公共管理所处的政治环境和公私管理之差异,由于大环境之差异,私部门管理的知识、技能、概念与工具,在引入政府部门运用后,产生格格不入甚至失灵的情形。

(2)公共管理发展的时代背景

①政府规模的扩大和政府角色的膨胀以及社会对政府之不满

二战后,在福利国家观念的推动下,政府的权力不断扩张,政府的职能范围扩大,政府的角色日益多样化,这导致政府必须投入大量的资源以提供公共服务。

同时,为支付大量公共开支所采取的重税政策也导致经济竞争力的下降和民众的不满。

②经济因素与财政压力

a工业化国家朝着福利国家的方向发展,造成政府每年必须负担庞大的转移性财政支出,拖垮了政府的预算和经济,造成经济衰退、失业率的上升,形成了政治、经济的不稳定。

b.国际经济的自由化趋势所造成的竞争压力逐渐加剧,对各国政府均造成巨大的改革压力。促进国内经济发展、节省政府施政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成为各国执政者面临的核心课题。

③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

a随着工业化和科技发展,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如人口膨张问题、都市化问题等。政府所面临的公共问题的复杂性、动荡性和多元性环

境,导致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

b.传统的政府功能已不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加之官僚体系本身的缺陷引发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使政府的存在充满了合法性危机。让公共服务回归社会、市场的呼声日渐高涨,缩小政府职能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

④新右派学说与保守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

从20世纪70~80年代起,具有保守主义政治倾向的政党在西方执政,新右派学说抨击60年代盛行的社会福利国家和政治的缺点,并认为政府失灵比市场失灵更为严重,应将私部门管理引进公部门之中,使政治控制得以强化、预算削减、专业自主性降低、公务员的工会弱化,同时,半竞争性的架构将克服官僚体制天生无效率的弊端。

2.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以及特质

(1)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

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是指以公共政策为研究途径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该理论研究认为,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相关。P途径研究的公共管理一般将公共管理者界定为高层次的政策管理职位,而非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者,同时特别强调具有政策制定权的高级行政主管的管理策略,并相当重视公共管理的政治面向。以研究取向而言,P途径十分重视非理论性的、非量化的,以实务为基础的规范取向;在研究方法上,大多是采用个案研究法。

公共政策取向的公共管理有三个基本特点:

①视公共管理为政策分析的互补之物,成为这些学院教学课程的方向;

②在教学研究上十分重视个案研究,以从事实务工作者的经验为素材:

③以高层管理者,特别是政治性任命官员为教学研究对象,致力于促进此类人员与学界之间的沟通对话。

(2)B途径的公共管理

B途径的公共管理是指以企业管理为研究途径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B途径的公共管理与P途径的公共管理的区别在于:

①P途径的公共管理试图摆脱传统公共行政,形成独立的管理领域;B途径的公共管理则试图与公共行政合流。

②P途径的公共管理认为公私部门管理有别;B途径的公共管理者则认为公私部门的管理没有质的差异,应以较严谨的态度发展实证理论来描述与解释公私部门的异同。在此前提下,B途径的公共管理者偏好、认同并接受企业管理的概念与工具,并将之引入运用于公共部门的管理。

③P途径的公共管理几乎完全依赖案例研究为获取知识的工具;B途径的公共管理兼采案例研究与量化研究作为教学研究的方法。

④P途径的公共管理长于个案的处理与分析;B途径的公共管理比较重视学术的研究与理论的建构,长于从不同的学术领域中吸取有用的理论、技术与方法。

⑤P途径的公共管理以高层管理者,特别是政治性任命人员为主要教学研究对象;B途径的公共管理以具备文官资格的公共管理者为主要教学研究对象。

3.公共管理学的特质

(1)公共管理基本上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基本上是一种介于企业管理与公共行政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2)公共管理是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但并未改变公共部门的主体性。公共管理并不否定公共部门的特性。

(3)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焦点。任何公共事务的管理必须解决两大问题,即内部技术问题和外部整合问题。当代公共管理非常重视外部整合问题。

(4)公共管理不完全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它强调治理,即由众多行动者组成的一个关系网络和众多行动者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公共管理强调价值的调和,不仅重视“三E”,即经济、效率、效能,同时也重视公平、正义和民主。

(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政府改革与再造。政府部门的改革、变革、再造、创新一直是公共管理研究的主体。这反映了公共管理理论与实务之间结合的特性。

(7)公共管理是一个科际整合的研究领域。随着社会事务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公共问题的解决日益依赖于多学科的共同努力。

三、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

(1)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

①公共管理在本质上是国家的活动,不可避免地包括政治权威的作用。

②私部门或组织的管理是非公权力的行使,即市场的权威或经济的权威的行使。这种权威非制度与法律所授予,往往不能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是来自经济性的市场力量。

(2)多元制衡与自主性

①公共管理是在国家民主宪政的框架下进行的,在民主宪政国家,公共管理的权威是割裂的。政治越民主的国家越注意政治权威的分立与制衡。

②私部门的管理固然也受外在各种权威的影响,受政治环境的影响,但仍具有相

对充分的管理自主权。

(3)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

①政府具有促进和实现公共利益的义务和责任。公共管理应当将公共利益作为自

己行动的出发点。

②私人企业和组织往往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经济利润不仅仅是其管理的

底线,而且往往被视为积极的经济和社会的善。

(4)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

①为实现政府任务,达成政府的目的,政府部门可依不同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

的行政作用,但是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受到法的支配。

②私领域的管理更多的遵循的是契约自由和意思自治,拥有高度的管理裁量权,其内部管理和外部的交易活动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5)政府与市场

①垄断与市场。私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通常都有竞争者:公部门所提供的服

务往往只能有一个行使治权的治理部门,公共部门缺乏竞争的压力。

②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政府部门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这些产品和

服务具有不可分割性、非排他性;而私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私人产品,是可以分

割的、排他的,价格也是可以衡量的。

③自由与依赖。消费者在购买私人产品时,可以自由选择;而公共部门所提供的

产品或服务,公民没有自主决定的权利。

④利润与支持。私部门大都以利润为导向,而利润的多少取决于顾客的满意度,顾客导向很容易成为其经营的目标;而政府往往缺乏服务的动机。

(6)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①公共部门处在社会各种力量作用的中心,政府治理中的理性也往往是多元理

性,政府往往需要在多元的甚至是冲突的利益和价值之间作出平衡和抉择。

②私部门的管理,因其组织属性所定,加之职能有限,其管理大多为工具的经济理性的考虑,而往往不顾及或少顾及其他理性的考虑。

四、新公共管理内涵

1.新公共管理的含义

新公共管理是指以自利人为假设,基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其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共管理范式。其核心点在于:

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

2.新公共管理运动

(1)西方各国改革的共同趋势

①企业管理技术的应用;

②服务及顾客导向的强化;

③公共行政体系内市场机制及竞争功能的引介。

(2)共同特征

主要表现在引进公共管理的理念、技术及模型。

五、公共管理在现时代面临的挑战

(1)关于回应维持宪政秩序和政府稳定问题

作为公共管理者,如何防止政府的崩溃,建立和发展宪政秩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良好的政府治理至为关键。

(2)关于如何在公共管理领域维系并发展民主法治社会的基本价值问题

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使命在于要扮演执行与捍卫民主宪政的角色,公共管理对民主宪政基本价值的回应和落实,关系到政府治理的合法性问题,关系到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的问题,也关系到公共管理作为一门科学的合法性问题。

(3)关于平衡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以促进政府治理的有效性问题

政府与市场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二者有机地配合和协调的问题。必须辩证地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抛弃意识形态上的偏见,发展公域与私域的对话与沟通,平衡二者的作用,才能达到提高国家竞争力和人民生活质量的目标。

(4)关于回应全球化的挑战问题

对于政府治理而言,全球化是机会,也是挑战。在全球化的时代,一个政府如何维护自己的国家的主权与独立;如何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护经济的安全;如何在学习多元文化的同时,维护自己的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等,都是21世纪公共管理需要面临的新议题。

(5)关于如何平衡目前及最近未来与较长远未来的需要问题

可持续发展要求:

①政府治理要更具前弹性、更具战略规划;

②公共政策的制定、评估标准应更符合和体现以人为中心,人口、资源、环境、经

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

③政府治理应突破传统的工具理性,发展更具人文色彩的价值取向;

④在政府的引导下,发展建立新的伦理标准。

(6)关于如何应对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问题

科技革命正在改变着政府自身的组织结构、运行方式、工作行为,如何回应科技发展、利用科技创新政府正成为世界性的潮流。新的技术革命也要求每一个公共管理者发展适应技术发展和各自管理岗位需求的技术能力。

(7)如何应付越来越多的官僚腐败,重振公民对政府的信任问题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限制政府权力,使政府能够控制其自身是一个永恒的挑战。政府治理者必须采取各种战略和有效措施,如政治的、立法的、司法的策略和方法等,加大对腐败的治理力度,重振公民对政府的信任。

(8)关于重振政府的治理能力问题

重振政府的治理能力,取决于政治环境的改善、重塑政府体制、公民与社会的参与、政府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创新、公共管理者的知识和技能。

(9)关于如何发展有效的组织体制问题

如何建构适应新时代发展的组织,并使之适应新环境的需要,是21世纪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

(10)如何构建国家与社会的共同治理模式问题

政府部门已经无法成为惟一的政府治理者,必须依靠与民众、企业、非营利部门共同治理与共同管理。问题在于政府是否能够给社会提供这样的机会以及政府是否能够改变自己传统的优势感、自我中心意识。

(H)公共管理如何应付复杂、不确定与变革的管理问题

未来需要的是新的集体行为模型。管理的复杂性,需要改变传统的机械的管理思维方式,发展一种有机的、整体的、生态的管理方式。

(12)重建公共管理的道德秩序问题

公共管理不仅关乎专业技术,也重视公共服务的道德追求。新时代的公共管理面临着道德秩序重建的挑战。

1章答案

一、概念题

3.公共管理

答:见考点部分。

4.公共管理学

答:公共管理学是指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体系。它是一个科际整合的交叉学科群,是以解决公共问题为导向的应用科学。这一学科的目的在于帮助公共管理者获取解决公共问题,处理公共事务所需的知识、技能与策略。

公共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或研究途径,其特征包括:

(1)公共管理学是整合性概念,是介于公共行政和企业管理之间的研究领域。

(2)强调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但并未改变公共部门的主体性。

(3)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焦点。

(4)公共管理不完全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即由众多行动者组成的一个关系网络,和众多行动者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

(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政府改革与再造。

<7)公共管理是一个科际整合的研究领域,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借用了许多理论与方法。

5.新公共管理

答:新公共管理是指以自利人为假设,基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其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共管理范式。新公共管理的前提假设是:通过引入自由市场的竞争运行机制,政府能像私人组织一样合理利用资源,注重投入产出,提高效率。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通过行政改革进行自我解构,全面引进私营部门的管理模式,塑造企业型政府。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

新公共管理的特点主要有:①即时的专业管理;②标准明确与绩效衡量;③强调产出控制;④转向部门分权;⑤转向竞争机制;⑥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实践;⑦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

6.P途径的公共管理

答:P途径的公共管理是指以公共政策为途径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P途径即公共政策途径,P途径的公共管理的基本观点是: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联系,认为只有从管理的观点探讨公共政策,才能落实政策目标,实现理想境界。

P途径的公共管理的特征在于:

(1)着眼于高层管理者以及他们所进行的政策研究;

(2)重视非量化和实务取向,推崇通过个案研究来发展相关知识;

(3)强调与政策分析结合,进行具有前瞻性的规范性的理论研究。

5.B途径的公共管理

答:B途径的公共管理是指以企业管理为研究途径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B途径即企业管理途径,B途径不强调公共与私人组织的差异性,重视策略与组织间的管理,主张采用量化分析,如集群资料分析、实验设计。B途径受管理主义的影响,主张效法企业,以企业管理的方法来提升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

B途径的公共管理的特征主要包括:

(1)偏爱企业管理的原则;

(2)对公、私部门的差异不作严格区分;

(3)除了重视策略管理及组织间的管理外,还强调对公共管理的过程进行管理;

(4)在研究方法上偏爱量化方法。

二、思考题

I.何谓公共管理?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有何异同?

答:(1)公共管理的含义

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的过程。

(2)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异同

公共管理是在公共行政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而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传统公共行政相当程度是规范取向的。指关切民主与行政之间的关系且重视公平、正义、代表性等价值观念的实现;公共管理则企图结合规范取向与一般管理。除重视公平、正义、代表性等价值观念实现的问题之外,也重视政府机关内部管理层面的问题。

②公共管理的研究重点包括一般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职能;而公共行政的研究重点是讨论社会价值以及官僚与民主的冲突。

③公共管理以研究问题为主,举凡政府机关如何有效执行公共政策,公经理人如何运用规划、组织、控制、评估等方法来提升政府服务质量等管理层面的问题,都是公共管理研究的主要课题;公共行政之研究范围包括所有足以影响政府运作之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层面的问题。

④公共管理着重政府机关内部的运作情形,即着重于公经理人在执行公共政策上的表现;公共行政着重行政、立法、私法体系间之互动关系,即着重于行政人员在政策方案设计、执行及改变过程中的角色与功能。

⑤公共管理倾向于视管理为同类管理,或者至少使公共和私营部门的管理差异极小化;而公共行政更多地是夸大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差异。

®公共管理更多地是对中层管理者的实用关注:而公共行政是政治或政策精英统治的观点。

7.公共管理兴起的时代背景和学科背景为何?

答:见考点部分。

8.公共管理研究的途径为何?你认为公共管理的研究还有哪些途径可以开

拓?

答:(1)公共管理研究的途径

新公共管理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种研究途径,即公共政策的途径(简称P途径)以及企业管理(简称B途径)。具体分析如下:

①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

P途径下的公共理论研究认为,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相关。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源于20世纪70年代。在70年代,由于对传统公共行政学发展不满,有许多公共政策学院或课程产生。公共政策学院,特别是政策分析课程,强调计量分析与经济学的应用,然而公共部门对此取向与分析的需求却不高,而对管理问题较有兴趣。于是这些学院提出了公共管理。

P途径研究的公共管理一般将公共管理者界定为高层次的政策管理职位,而非日常

行政事务的管理者,同时特别强调具有政策制定权的高级行政主管的管理策略。

②B途径的公共管理

在20世纪70年代,企业行政管理学院受管理思潮的影响,开始重视工商政策与管理战略,不再着重于内部行政管理的机制与过程,一些公共管理学者发展起B途径的公共管理。B途径受管理主义的影响,主张效法企业,以企业管理的方法来提升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B途径的公共管理的特征主要包括:a.偏爱企业管理的原则;b.对公、私部门的差异不作严格区分;c.除了重视策略管理及组织间的管理外,还强调对公共管理的过程进行管理:d.在研究方法上偏爱量化方法。

(2)公共管理研究的其他途径

除了公共政策的途径(P途径)和企业管理(B途径)外,公共管理的研究还可以开拓经济学研究途径、伦理学研究途径等。公共管理研究的经济学途径主要是采用经济学的理论假定、概念框架、分析方法及技术来分析和看待公共问题。当代的公共管理学科中,最有影响的经济学途径是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学派。公共管理研究的伦理学途径则主要研究公共管理中的伦理关系,公共管理伦理中的伦理规定,公共管理者的道德存在、责任义务以及对责任义务的论述,公共管理者的德性、道德行为选择等。

9.何谓新公共管理?如何评价新公共管理?有学者认为新公共管理是新瓶装旧酒,你同意这一看法吗?

答:(1)新公共管理的含义

新公共管理是指以泰罗古典主义管理原则为基础,强调在公共管理中应用商业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及模式的一种理论和相关的政策、实践活动。新公共管理的前提假设是:通过引入自由市场的竞争运行机制,政府能像私人组织一样合理利用资源,注重投入产出,提高效率。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通过行政改革进行自我解构,全面引进私营部门的管理模式,塑造企业型政府。这一理论的核心在于,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

(2)新公共管理的特点

①新公共管理既是西方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产物,又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②新公共管理调整政府与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如实行“政府业务合同出租”、“竞争性招标”,鼓励私人投资和经营公共服务行业,打破政府的垄断,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缓解了政府财政困难。

③新公共管理由注重遵守既定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向注重实际工作绩效,特别是顾客

(社会公众)的满意程度方向发展。

④新公共管理把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

(3)新公共管理在西方各国日趋流行的同时,也遭受到许多批评和指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新公共管理无视公营部门与私营部门的根本差别,盲目采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但两者在根本目标上并不相同,前者是提供公共服务,后者则以利润为最终目的。

②新公共管理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公共服务的供给,是不适当的,把政府与公众的关系完全等同于供方与顾客的市场关系,实际上是把前者简单化。

③新公共管理强调对产出或绩效目标进行精确的界定、测量和评估,但政府的许多服务项目,其产出、成本以及绩效都是难以量化的,因而也就难以准确测量和评估。

④新公共管理主张公营部门私有化,实际上是放弃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逃避提供社会福利的责任。

⑤新公共管理强调目标管理、绩效管理,实际上是一种“新泰勒主义

@新公共管理主张对高级文官实行政治任命,以加强对他们的政治控制,这种做法破坏了传统的文官政治中立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政治上的腐败和滥用职权。

⑦新公共管理强调的所谓“顾客导向”、长期计划和预算总量控制很难付诸实施。

(4)同意“新公共管理是新瓶装旧酒”这一看法。原因在于:

首先应明确官僚制与政治行政二分原则的关系。一般来说,西方理论界所讨论的理性官僚制的基本原则(即科层化、专业化、非人格化、等级化)的理论基石来自威尔逊与古德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把它与韦伯的理性官僚制理论联系起来,在政治与行政二分的前提下来思考韦伯的工具理性化的官僚制,才有可能对行政进行技术性的设计。由此,也可以看出此二者之间极其重要的联系。

新公共管理学派强调了对顾客授予权能并把官僚服务变成个人授权,它主张创新和企业家行为,主张企业型政府,主张效率与效果的公共服务,并且认为理性的官僚制已经瓦解,而后工业时代及其影响的后官僚制时代已经来临。可见,新公共管理强调的是工具理性,主张的也是政治与行政的分离,未来的发展方向仍是更大的生产力。新公共管理是新瓶装旧酒,这是由于其内部核心的部分并没有得到改变。

10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有何异同?你认为私部门的管理可以应用到公共部门的管理吗?为什么?

答:(1)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异同

①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相同之处

a.都需要政策管理,包括制定目标规划、实施方案、执行与评估问题;

b.都要涉及内部资源的整合与管理问题,如人力资源、财政资源、信息资源、组织资源等,都要处理和管理外部关系等。

②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差异

a.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

公共管理在本质上是国家的活动,不可避免地包括政治权威的作用:私部门或组织的管理是非公权力的行使,即市场的权威或经济的权威的行使。这种权威非制度与法律所授予,往往不能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后盾,是来自经济性的市场力量。

多元制衡与自主性

公共管理是在国家民主宪政的框架下进行的,在民主宪政国家,公共管理的权威是割裂的。政治越民主的国家越注意政治权威的分立与制衡:私部门的管理固然也受外在各种权威的影响,受政治环境的影响,但仍具有相对充分的管理自主权。

b.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

政府具有促进和实现公共利益的义务和责任。公共管理应当将公共利益作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私人企业和组织往往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经济利润不仅仅是其管理的底线,而且往往被视为积极的经济和社会的善。

c.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

为实现政府任务,达成政府的目的,政府部门可依不同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行政方式,但是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受到法的支配;私领域的管理更多的遵循的是契约自由和意思自治,拥有高度的管理裁量权,其内部管理和外部的交易活动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d.政府与市场

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的管理的一个最重要的差异之处在于政府与市场的区别与差异。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

第一,垄断与市场。私部门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多有竞争者:而公部门所提供的服务,往往是只有一家,公共部门往往缺乏竞争的压力。

第二,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政府部门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这些产品和服务具有不可分割性、非排他性;而私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为私人产品,是可以分割的、排他的,价格也是可以衡量的。

第三,自由与依赖。消费者在购买私人产品时,可以自由选择;而公共部门所提供

的产品或服务,公民没有自主决定的权利。

第四,利润与支持。私部门大都以利润为导向,利润的多少取决于顾客的满意,顾客导向很容易成为其经营的目标;而政府往往缺乏服务的动机。

e.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公共部门处在社会各种力量作用的中心,政府治理中的理性也往往是多元理性,政府往往需要在多元的甚至是冲突的利益和价值之间作出平衡和抉择;私部门的管理,因其组织属性所定,加之职能有限,其管理大多为工具的经济理性的考虑,而往往不顾及或少顾及其他理性的考虑。

(2)对借鉴私部门管理方法的看法

我认为公共部门管理可以借鉴私部门的一些管理方法,如民营化、顾客导向、引入竞争机制、引入市场机制等,从而提高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具体分析如下:

①提高政府绩效。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导致公共服务的效率低下和高额成本,因此,以市场化的方式来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就成为优先选择,通过竞争机制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进而改进政府绩效。

②私部门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优于公共部门,并可用于公共部门,公共部门与私部门管理之间没有实质性差别,移植私部门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可以使公共部门更加贴近市场。

所以,在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中,可以借鉴和利用私部门的管理方法。

11有学者认为“一切组织都是公共组织“,因此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的管理没有本质的差异,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答: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并不是一切组织都是公共组织,还存在着私人组织。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的管理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具体见考点部分。

12以中国为例,分析中国公共管理现在面临的主要挑战。

答:当前,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非政府组织越来越多的介入到公共管理中。政府对公共事务的决策仍起着主导的作用,但非政府组织在其间的角色作用也逐渐增强,虽然这种增强还不够。同时,政府对第三部门(NGO)的管理,既存在着管理过死的制度剩余现象,又存在着管理不足的制度隈乏现象,亟需尽快转变这种管理模式。

(2)透明化管理

行政化管理的模式应该是服务化的,只是提供服务的一种模式。这要求充分的透明化,减短中间过程中由于官僚体制而造成的资源占有,同时减少由于信息流转过多造成的信息损耗。如何缩短管理中间环节,缩短管理者和管理对象接触的距离,已成为现在政府部门改革的方向。

(I)公共管理者的行动研究能力

简单的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模式对于现代的公共管理已经不适用了。一个公共管理者,除了应有擅长行动的能力外,还要培养行动研究能力。

(2)专业化路线

目前,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的一个新挑战就是对于政府部门、公共部门和其他的公共管理组织的专业化要求。这就要求管理人员首先要有突出的专业化技能,要有不同于其他人员、其他部门的独特之处。

(3)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的互动

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二者虽有不同的着眼点,但也存在着一些共性。公共管理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上面,可以更多地向工商管理企业学习,从而使公共管理有更好地发展。

&你是如何理解公共利益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的?

答:(1)一般来讲,公共利益是具有社会分享性的、为人们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的资源和条件。在公共利益的体系中,既存在着不同层次和不同领域的公共利益,也存在着完全自愿性分享,以及自愿性分享与强制性分享并存等多种形式的公共利益。

而公共管理从本质上讲是国家目的之一的国家作用和活动。国家目的,具体而言是指公共利益,政府具有促进和实现公共利益的义务和责任,这是公共管理区别于私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

(2)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中的核心目标。具体而言,公共利益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①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行动的出发点。当代公共管理的一个核心议题便在于保证政府及其管理者能够代表并回应公共利益,这也是民主政治存在的价值。

②确保公共利益的增进和分配是公共管理的根本目的。在公平正义理念指引下的公共性,就是要有效地增进和公平地分配社会公共利益。

③公共利益是公共部门存在的合法性基础。社会公共需要决定了现代政府应当是责任政府。政府有责任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社会公共需要决定了政府的责任范围,也决定了政府的职能、活动范围与活动方式。

④公共利益的边界是约束政府利益扩张的保障。可将公共利益的内涵定义在

(完整版)公共管理学概论曹现强课后题以及答案

③官僚制对规则和程序的过分追求,导致对人的自 由,创造性和个性的压抑。 ④强烈的专业技术崇拜和固定的专业化分工,使拥有专 业知识的文官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利益群体,容易形成文官专 政,给民主政治带来危机。 ⑤责任保障机制日渐丧失。 ⑥由于政府组织膨胀功能增加,导致公共开支规模日 趋庞大。 3.简述组织变革与发展的目标。 ?①维护组织的动态平衡。使其灵活、稳定、持续、适 应、革新。 ②完善组织的静态结构。确立和健全各种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条例,建立合理系统的组织结构。 4.公共组织再造的价值导向。 顾客竞争结果 〔5.结合实际,分析公共组织变革与发展的动力与阻力。 动力: 动力来源于各个多个方面,包括技术进步的压力,知识爆 炸的压力,产品更新的压力,价值观改变的压力,政府法令政 策的改变,劳动力素质的变化,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新的管 理原理和方法的出现等,大致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组织外部环境变化,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 境,技术环境等的变化 组织内部条件变化,包括目标与价值观,结构,管理, 社 会心理,专家和专家群体。 阻力: 来自于个体的阻力,包括知觉,教条主义,依赖性,习 惯,对未知的恐惧,守旧和安全感,求全,经济原因。 来自于组织和群体的阻力,对权力和影响的威胁,组织 结构资源限制,组织文化,组织间协议。 6.公共组织再造的途径有哪些? ①组织创新层面,政府内部组织设计应更加具备弹性和适应性,努力把机械式官僚组织变为有机式适应性组 织,如参与型与对话型国家学习型组织。 ②公共组织典范变革层面,政府治理理念变革,从效率 行政到民主行政,从控制导向的管理到服务导向,如建设服务 型政府,从强势国家的单独治理到国家社会共同治理,从政企 不分、政府管制到政企分开、放松管制,从权力集中到适度的 放权,从人治到法治。 ③公共组织的工作流程 再造层面,政务流程再造,实 现由传统政务到电子政务的转变。 第八章公共部门的领导 1?领导影响力的作用模式有哪些? 制度化服从(合法化认同) 模仿(塑造榜样) 建议(提供主意计划)

张成福公共管理学考研笔记课后题习题答案

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 一.公共管理的含义: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二.公共管理的性质:(育明教育注:历年真题考察过) (1)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 (2)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 (3)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4)强调多元价值; (5)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 (6)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 (7)以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8)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把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 三. 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育明教育注:历年真题考察过)依管理学家波兹曼(Bozeman)的观点,尽管研究公共管理的途径及理念有差异,但就概念的演进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种研究途径,即公共政策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简称P 途径)以及企业管理途径(BusinessApproach,简称B 途径)。 (一)P 途径下的公共管理: 1.背景:P 途径下的公共管理研究源于20 世纪70 年代,在70 年代,由于对传统公共行政学发展不满,产生了许多公共政策学院或课程。 2.含义:即以公共政策为研究途径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认为,公共管理必须与公共政策的形成与制定密切相关。 3.性质: 1)P 途径研究的公共管理一般将公共管理者界定为高层次的政策管理职位,而非日常行政事务的管理者,同时他们特别强调具有政策制订权的高级行政主管的管理策略,因此相当重视公共管理的政治面向。 2)以研究取向而言,P 途径十分重视非理论性、非量化的,以实务为基础的规范取向;3)研究方法上,大多采用个案研究法。 4.公共管理学家波兹曼(Bozeman)认为,公共政策取向的公共管理有三个基本共识: 1) 视公共管理为政策分析互补之物; 2)在教学研究上十分重视个案研究,以从事实务工作者的经验为素材; 3)以高层管理者为教学研究对象,致力于促进此类人员与学界之间的沟通对话。 (二)B 途径下的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学知识考点课后答案

第1章公共管理导论 一、公共管理的意义 1.公共管理的含义 公共管理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的过程。 2.公共管理的性质 (1)公共管理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 (2)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 (3)公共管理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 (4)公共管理强调多元价值。 (5)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 (6)公共管理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 (7)公共管理以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 (8)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 二、公共管理的发展与研究途径 1.公共管理的发展 (1)公共管理发展的学科背景 公共行政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的典范变迁: ①第一阶段:政治与行政二分法(1900—1926) 以行政学者古德诺、怀特为代表,主张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观点,主张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政治不要干扰行政,行政应维持价值中立,以追求经济与效率为目标。 ②第二阶段:行政原则(1927—1937)

在这一阶段,许多行政学者关注建构“行政原则”。魏劳毕于1929年出版的《公共行政的原则》,特别强调有一些科学的行政原则存在,并且这些原则能被认识,PDSDCORB就是行政原则的最佳体现。 ③第三阶段:公共行政即政治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公共行政具有强烈的规范取向,这个时期的公共行政以建立规范理论为目的,为知识而追求知识,对改进公共行政实务助益不多。 ④第四阶段:公共行政即管理学(从I960年一20世纪70年代初期) 这一时期行政的部分学者不满政治取向的公共行政研究,从而转向管理领域寻求发展。这一时期公共行政的基本假设基础包括: a.公共行政与私部门的行政没有本质的区别; b.强调一般管理或类同管理: c.企业绩效优于政府绩效,而主张师法企业,提高政府绩效。 公共行政即管理学的发展,形成了有管理无公共的窘境,完全忽略了公共管理所处的政治环境和公私管理之差异,由于大环境之差异,私部门管理的知识、技能、概念与工具,在引入政府部门运用后,产生格格不入甚至失灵的情形。 (2)公共管理发展的时代背景 ①政府规模的扩大和政府角色的膨胀以及社会对政府之不满 二战后,在福利国家观念的推动下,政府的权力不断扩张,政府的职能范围扩大,政府的角色日益多样化,这导致政府必须投入大量的资源以提供公共服务。 同时,为支付大量公共开支所采取的重税政策也导致经济竞争力的下降和民众的不满。 ②经济因素与财政压力 a工业化国家朝着福利国家的方向发展,造成政府每年必须负担庞大的转移性财政支出,拖垮了政府的预算和经济,造成经济衰退、失业率的上升,形成了政治、经济的不稳定。 b.国际经济的自由化趋势所造成的竞争压力逐渐加剧,对各国政府均造成巨大的改革压力。促进国内经济发展、节省政府施政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成为各国执政者面临的核心课题。 ③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 a随着工业化和科技发展,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如人口膨张问题、都市化问题等。政府所面临的公共问题的复杂性、动荡性和多元性环

公共管理学题库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治理:治理就是对合作网络的管理,又可称为网络管理或网络治理,指的是为了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或公民个人)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 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公共物品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为准公共物品和纯公共物品、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和地方性公共物品。 3.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或其他权威人士所制定的计划、规划或所采取的行动;公共政策不只是一种孤立的决定,而且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所构成的过程;公共政策具有明确的目的、目标或方向,并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基础;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有价值之物所作的权威性分配,即涉及人们的利益关系。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是指为充分、科学、合理和有效发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发挥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而进行的资源配置、素质提高、能量利用、开发规划及效益优先等一系列活动相结合的有机整体。 5.管理幅度:指一名上级管理者或一个组织有效管理的下级 人员或单位、部门的数目,它是衡量管理工作复杂性的重要标志。 6.组织:指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人们通过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心理意识,并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按一定的方式联合起来的有机整体。

7.绩效管理:是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统一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 8.第三部门:指介于政府部门和营利部门之间,依靠会员缴纳的会费、民间捐款或政府财政拨款等非营利性收入从事前两者无力、无法或无意作为的社会公益事业,从而实现服务社会公众、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宗旨的社会公共部门。 二、填空题 1................. 2.(有差异或不同) 3.(公共组织) 4............... 5........................ 6.................... 7................... 8............ 9............... 三、简答题 1.简述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模式:综观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在处理政府与市场、企业和社会的关系的实践,可以将政府的行为模式概括为以下五种角色:公共物品的提供者;宏观经济的调控者;外在效应的消除者;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 2.试述网络治理的特征:(1)多中心的公共行动体系;(2 )反思理性的“复杂人”;(3)合作互惠的行动策略;(4)共同学习的政策过程。 3.试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面临的困境:(1)公共部门的产出难以量化;(2)公共部门目标缺乏准确性;(3)公共部门绩

公共管理学试题与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与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与答案 公共管理学是70年代末期以后因为受到公共政策学科范式和工商管理学科范式的影响而在原新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公共管理学的试题与答案,欢迎大家的阅读。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答案参考: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纵向划分的等级数,一般而言,公共组织具有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基层。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上级管理者或一个组织有效管理的下级人员或单位、部门的数目。管理幅度是衡量管理工作复杂性的重要标志,一项工作越复杂,管理幅度一般也越宽。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在一定规模的组织内成反比关系。参见书P49. 2、POSDCORB 答案参考:POSDCORB是美国学者古立克创立的管理七职能说。计划(Planning),即为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总体计划并采取措施以实现组织的目标;组织(Organizing)即通过为特定目标而进行的对次级结构的安排、确立和协调来建立权威的正式结构;人事(staffing),即为雇佣、培训员工及维持工作的适宜条件而具有的整体的人事功能;指挥(directing)是由以下各项组成的一种连续工作:做出决策,并以特殊的和一般的指令使决策具体化,同时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发挥对下属的督导和关怀作用。协调(coordinating)即为使工作的不同部分相互联系而承担的所有重要职责;报告(reporting)即使对执行负有责任的人能够随时得到进展情况的信息,包括使其本人和其下属通过记录、研究和检查随时获得信息;预算(budgeting)即与所有以财务计划、账目和监控的形式表现的与预算相关的活动、职能等的统称。 3、第三部门 答案参考:第三部门就是指介于政府部门与营利性部门之间,依

公共管理学答案含案例分析及小抄已排版

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福祉与公共利益。 2,政府失灵:指由于政府机制存在的本质上的缺失,而无法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的情形。3,标杆管理:即追求卓越的管理模式,并将之学习转化,以提高组织绩效的管理工具。 4,企业型政府:系指有一群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共管理者组成,他们能够运用各种创新的策略,使原本僵化的官僚体制恢复活力,并有效运用资源提高政府的效率。 5,电子化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其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他服务,从而构建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 6,公共部门:是指这样一种提供服务和产品的部门,其所提供服务和产品的范围与种类不是由消费者的直接愿望决定,而是由政府机构决定的,在民主社会,是由公民的代表来决定的。7,战略管理:是管理者有意识的政策选择、发展能力、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的行为,或者说,战略管理是制定、实施和评价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艺术或技术。 8,政府再造:是指政府改革将涉及改变国家与 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市民、政府与企业诸 多关系的调整,设计政府治理的观念、结构、方 式和方法的变革;及涉及政府内部组织、运作程 序的调整,更涉及外部关系的调整。 9.公共管理伦理:是公共管理主体作为特定的社 会化角色在进行公共管理活动中的道德行为规 范和准则。公共管理伦理在相当程度上源于政府 组织伦理和非政府组织伦理,并具有特定的内容 构成。 10,市场失灵:简单来讲,便是因市场缺陷而引 起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市 场机制无法将社会资源予以有效配置,二是市场 经济无法解决效率以外的非经济目标。 11,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威当局,为解决某项公 共问题或满足某项公众需要,所选择的行动方案 或不行动。 12,电子化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 通讯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如电话、 网络、公用电脑站等),对政府机关、企业、社 会组织和公民,在其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 下,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他服务,从而建构一 个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 的政府。 13,新公共管理:以自利人为假设,基于公共选 择代理人理论及其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 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 点在于: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制、 强调大规模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强调顾 客导向的行政风格。 14,绩效管理:是利用绩效信息协助设定同意的 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 告知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且报告 成功符合目标的管理过程。 15,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全员参与的,以各种 科学方法改进组织的管理与服务,通过高素质和 不断改进的产品和服务,获取顾客满意的管理理 念、制度和方法。 16,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17,公共组织:从广义上看,是不以营利为目的, 而是服务社会大众,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组 织,从狭义角度回答。 18,顾客导向:是指组织及其组织成员站在顾客 的立场上,仔细评估组织的管理绩效,以追求顾 客满意为基本目标。 问答题: 1,试述公共部门重视战略管理的原因。公 共部门重视战略管理的原因有:更加复 杂和不确定的环境,公共部门角色的变 化,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挑战,公共 利益的挑战。 2,公共政策评估的标准有那些公共政策评 估的标准是:效能、效率、充分、公正、 回应性与适当性。 3,一个组织如何才能真正成为学习型组 织。建立学习型组织应该做到:每一个 人都使学习者,彼此相互学习,学习促 进变革,学习是持续的,学习是一项投 资而非消费。 4,转换型领导者应该具备哪些特质。转换 型领导应具备的特质是:创造前瞻远景, 启发自觉意识,了解人性需求,鼓舞学 习动机,树立个人价值及乐于工作。 5,你认为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有效的公共管 理者。有效地公共管理者必须做到(必 须展开论述):A必须是一个良好的自我 评估者。B必须是不令人讨厌的。C必须 追求美好的意志与周全的政治感觉。D 必须具有耐心.E必须具有多样化的工 作经验。 F必须以民众为导向。G必须善于分析与思 考 6,公共管理推行顾客导向有那些深刻的涵 义。A实行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思考。关 心的是顾客而非组织。B将顾客是为主 要。资产组织的主要资产不在于盈利而 在于顾客。C顾客满意即组织目标。工 作的重点在于达成顾客的合理期待与愿 望。D建立与顾客之间的长期互动关系。 加强与顾客的直接互动,针对顾客的需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公共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赖以运行的基础,一个国家要想得到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公共基础设施。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公共管理基础知识题库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认为决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思想来源于( )。 A、理查德·施奈德 B、伊斯顿和拉斯韦尔 C、西蒙 D、林德布罗姆 2、渐进主义决策模型由( )提出。 A、西蒙 B、林德布罗姆 C、阿利森 D、伊斯顿和拉斯韦尔 3、下列关于决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决策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对客观存在的多种可能性进行选择 B、决策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一项活动 C决策选择是高级的认识选择 D、决策选择主要是依据事实判断来进行的 4、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人们习惯上把只有一个方案可供选择,没有其他选择余地的选择称为“霍布森选择” B、“霍布森选择”也有可能带来好的结果 C、韩信的“背水一战”说明,“霍布森选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有好结果 D、“当看上去只有一条路可走时,这条路往往是错误的” 5、霍布森选择是( )。 A、多个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 B、多个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C、只有一个方案,没有其他选择余地 D、二者选其一 6、下列对于决策目标确定要求的说法有误的是( )。A、目标的确定要具体,不能含混不清B、目标的确定要力求恰当,防止目标偏高或偏低D、目

标的确定应该具有可检验性 7、创造性思维适合于( )。 A、程序性政策B、非程序性政策 C、追踪决策 D、开关式决策 C、越是近期的目标,越要求明确具体,远期目标也不能带有模糊性 8、根据决策条件(或称自然状态)的可控程度,决策可以分为( )。 A、程序性决策与非程序性决策 B、原始决策与追踪决策 C、个人决策与群体决策 D、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非确定型决策 9、某省政府根据汛情作出炸坝泄洪的决策,这种决策类型属于( )。 A、风险型 B、不确定型 C、确定型 D、应用型 10、下列不属于行政决策的特征的是( )。 A、决策主体的特定性 B、决策内容的广泛性 C、决策的程序性 D、决策的权威性 11、下列不属于行政决策构成要件的是( )。 A、基于决策问题的需求而产生一定的目标 B、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提出的多项行动方案 C、不同的行动方案及其具体实施所达到的不同结果 D、上级领导的批示 12、从政府组织体制上说,横向上任何一级政权机关可大致分为三个分系统,下列不属于此系统的是( )。 A、国家权力机关决策分系统 B、立法机关决策子系统 C、政府(狭义)决策分系统 D、政党决策分系统13、我国政府纵向决策子系统的最低层次是( )。 A、县级政府 B、乡镇政府 C、居民委员会 D、村民委员会 14、下列不属于行政决策系统的子系统的是( )。 A、信息子系统 B、参谋子系统 C、监控子系统 D、调试子系统 15、在决策系统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信息子系统 B、参谋子系统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答案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历史分析法 答案:对研究对象各方面的历史事实作详尽的调查,并对其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作全面的分析,从而在了解研究对象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2、主观责任 答案:公共管理者自己本身对责任的感受和认同,它强调的是公共管理者之所以去做某事或不做某事,乃是源于一种内在驱力,又称道德责任。 3、PEST分析法 答案:一个宏观分析模型,即在宏观上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的角度收集和分析环境变化对组织的影响。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 答案:公共组织根据一定时期发展战略的要求,运用科学方法与技术,对公共组织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分析和规划,对可能的人力资源进出途径进行系统安排的过程。 5、社会保障 答案: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的一项重大社会政策。 6、政策评估 答案:特定的政策评估主体,按照一定的评估程序和评估标准,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政策方案、政策实施的过程以及政策的效果和影响进行评价,以判断政策结果是否与政策目标相符的一种专项研究。 7、比较分析法 答案:通过对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共同点、本质的或者规律性的东西的研究方法。 8、客观责任 答案:指职责和应尽的义务,它源于法律、组织机构、社会对公共管理人员的角色期待,它要求公共部门及公务人员必须要做什么。 9、公共物品的市场化供给 答案:根据市场机制,按照自由交换原则供给公共物品。 10、公共信息资源 答案:即一定社区的人们共同拥有和可能享用的各种精神产品,包括文化产品、科技产品、经济信息等。 11、公共支出 答案:也称财政支出或政府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支出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12、政策监控 答案:是政策监督和政策控制的合称,是为了实现政策的合法化与保证政策的贯彻实施而对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和终结等活动进行监督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保证政策系统的顺利运行,提高政策执行与执行的质量,促进既定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提高政策效率。 13、公共利益 答案:公共利益是符合社会全体或大多数成员的需要,体现他们的共同意愿,让他们共享那类利益。 14、公共责任 答案:公共责任是公共管理主体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应该履行的职责、应尽的义务及所承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附答案)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 一、关键术语 1、公共管理学6 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2、新公共服务理论76 “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管理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 3、公共组织85 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以协调公共利益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为基本职能的组织,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责公共责任。 4、事业单位108 事业单位是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出现的、我国特有的、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实际承担者. 5、人力资源216 人力资源(human resouce,HR)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或者是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能力人们的总和。 6、公共预算255 公共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以及政府的资金筹集、使用计划及相关的一系列制度等。 7、政务信息存储308 政务信息存储是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中继加工之后的重要内容或环节,是指将加工处理后政务信息资源(包括文件、图像、数据、报表、档案等)按照一定的规定记录在相应的信息载体上,并按照一定的特征和内容性质将其组织成系统化的检索体系的过程. 8、公共危机管理340 公共危机管理是指公共管理主体为避免或减少公共危机所造成的损害而实施的危机预防、事件识别、紧急反应、应急决策、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行为的总称,目的是为了提高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以及事后的恢复能力. 9、经济手段382 经济手段是公共管理主体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价格、信贷、利率、税收、工资、奖惩等经济杠杆和方式,通过调整经济利益关系而实施管理的方法. 10、公共管理监督433 公共管理监督就是指种类主体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是否合法、合理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11、效绩标准473 绩效标准指的是在各个指标上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解决的是要求补评估做得怎样、完成多少的问题,也就是在各个指标上所应达到的具体的绩效要求。绩效标准不仅要包括基本标准,还要有卓越标准,这样才能发挥绩效管理的激励作用. 12、公共部门改革497 公共部门改革是对利益关系、权力格局、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和建立的一种政治行为,它涉及公共部门自身的改革和公共部门在整个社会的职能定位方面的改革两个方面,其目的是为了优化公共组织结构及其职能,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 13、政府职能530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 D )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 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 C )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 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 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 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 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 A )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 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推动 C.公共部门的改革 D.私人部门的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 为( D ) A.会计学 B.政治学

智慧树答案公共管理学方法论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 1.西瓦之争中,西蒙主张在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中,要做到( )答案:价值中立 2.公共管理学的诞生,实现了管理主义的行政管理学和()的行政管理学的 有机统一。答案:宪政主义 3.价值工程理论告诉我们,价值作为凝聚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直接的 表现就是劳动者的工资。当价值V>1时,表明组织管理中()答案:组织机 构臃肿,必须精简裁员; 4.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深刻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十四大优势,其中 最大的优势是()答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5.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基层治理中,确定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 民参与法治保障的治理新格局,其中,政府负责的具体表现形式有()答 案:属地原则 ;行政吸纳社会;兜底治理 第二章 1.主张通过专制主义的“利维坦”来建立代表普遍正义至上的政治合理性的思想 家是()答案:尼采 2.卢梭提出: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其中枷锁的含义()答 案:人总是处于原则与事实的矛盾之中 3.当代中国国家公务员规模的基本状况是()答案:总量性不足,结构性过剩; 4.传统政治学的价值判断和价值中立并不存在着矛盾——它们既是独立于主观 价值之外的客观事实,又存在于人类思维的“形式世界”之中。可以通过() 答案:演绎逻辑加以证明 5.世界范围内,衡量公务员规模的一般性指标,包括()答案:公共财政支 出;;GDP增长总量;;城市化速度;;NGO发展水平; ;官民比100:1; 第三章 1.美国思想家艾耶尔在著作《语言、真理、逻辑》中认为,行政学要使自己成 为一门科学,就必须把自己的研究范围限制在()之中。答案:经验事实 2.伊斯顿的系统实证分析方法认为,公共政策的本质是对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 分配,其系统过程是利益表达-利益综合-利益分配-利益落实。其中利益综合 的含义是()答案:权衡各类群体利益,构建恰当的平衡机制; 3.阿尔蒙德认为,政治角色指的是一种规则化的政治行为模式,它是根据自己 和他人的期望和行动而建立起来的()答案:重复性行为规律; 4.西蒙认为,管理的本质是()答案:决策; 5.经典行政学将所有的知识分为()答案:分析性知识;规范性知识;经验性知 识

公共管理学许克祥课后答案

公共管理学许克祥课后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答案参考: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内部纵向划分的等级数,一般而言,公共组织具有三个层次,即高层、中层、基层。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上级管理者或一个组织有效管理的下级人员或单位、部门的数目。管理幅度是衡量管理工作复杂性的重要标志,一项工作越复杂,管理幅度一般也越宽。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在一定规模的组织内成反比关系。参见书P49. 2、POSDCORB 答案参考:POSDCORB是美国学者古立克创立的管理七职能说。计划(Planning),即为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总体计划并采取措施以实现组织的目标;组织(Organizing)即通过为特定目标而进行的对次级结构的安排、确立和协调来建立权威的正式结构;人事(staffing),即为雇佣、培训员工及维持工作的适宜条件而具有的整体的人事功能;指挥(directing)是由以下各项组成的一种连续工作:做出决策,并以特殊的和一般的指令使决策具体化,同时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发挥对下属的督导和关怀作用。协调(coordinating)即为使工作的不同部分相互联系而承担的所有重要职责;报告(reporting)即使对执行负有责任的人能够随

时得到进展情况的信息,包括使其本人和其下属通过记录、研究和检查随时获得信息;预算(budgeting)即与所有以财务计划、账目和监控的形式表现的与预算相关的活动、职能等的统称。 3、第三部门 答案参考:第三部门就是指介于政府部门与营利性部门之间,依靠会员缴纳的会费、民间捐款或政府财政拨款等非营利性收入从是前两者无力、无法或无意作为的社会公益事业,从而实现服务社会公众、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宗旨的社会公共部门,其组织特征是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 4、拉焦耳模式 答案参考:拉焦耳根据分权的程度将政府间关系的类型分为三种:一是政治性分权,其特征是财政上高度自主,权限基础是宪法而非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首长通过选举产生,二是行政性分权,地方政府的法律基础在中央政府。三是行政权转让,地方在法律上根据中央授予的权限从事行政管理活动。 5、公共财政管理 答案参考:公共财政管理是公共部门为保证公共财政职能的履行,而对财政收支所进行的决策、管理、监督等活动的总和。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公共预算管理、公共收入管理和公共支出管理。P357

公共管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作业1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客体是公共事务;目的是实现公共利 益;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 2、公共物品或服务是指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 受益的非排他性等特性的产品.. 3、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行政 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4、一般来讲;政府的职能应分为两部分:政治职能和管理职能.. 5、政府职能的演变大致经历了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和对政 府职能的重新思考三个阶段.. 6、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是: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专 门性和志愿性.. 7、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构成主要包括: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8、目前我国非政府公共组织的主要活动领域有:环境保护、扶贫救困、社会公益等方面..其具有双重性、广泛性、针对性、中介性的公益性特点.. 9、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政府官员、政府公职人员和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人员..其职业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执行公共权力、服务公共社会两个方面..

10、当代公共管理者必备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管理认知能力、管理诊断能力、管理决策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四个方面.. 二简答题 1、1、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有何区别 ⑴目的不同;公共管理是公益性的;企业管理的目的是盈利; ⑵限制因素不同;公共管理整个过程受到法律的限制;企业管理的根本原动力是追求高额利润;经济气候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法律在其活动中仅是一个外部制约因素; ⑶物质基础不同;公共管理所需要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自于税收和发行债券;其经费预算属于公共财政支出;必须公开化;接受纳税人的监督;企业所需的各种物质资源主要来自投资的回报即利润;其管理所需的物质资源是自主的;不需要公开化; ⑷管理人员选拔方式不同;公共管理人员是由专门的部门或机构相对独立地考核、评估;主要考虑其政治才干和倾向;公共管理人员有职业化、终身化的趋向;企业管理人员根据其处理特定事务的能力被聘用; ⑸绩效评估的指标不同;评估公共管理成效的主要指标是行为的合法性、公众舆论的好坏、各种冲突的减少程度、公共项目的实施与效果、公共产品的数量及消耗程度;偏重于社会效益;企业管理绩效的主要指标是销售额、净收益率、生产规模的扩大度、市场占有率等;偏重于经济效益..

公共管理学答案

公共管理学 1、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运用公共权力,为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公共管理学是在公共行政学的根底上,融合了现代经济学、政策科学、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而形成和开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3、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4、威尔逊在?行政之研究?一书中主张政治与行政别离,第一次明确提出应该把行政管理当作一门学科来研究。 5、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规律的学科,是在公共行政学的根底上开展起来的。 6、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指行使公共权力,进行公共管理活动的组织和个人。 7、〔不定项〕关于公共管理这一概念理解正确的有〔公共管理的对象是各种公共事务目标是实现公共福祉和公共利益依据是宪法和法律〕。 8、对官僚制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并促成公共行政学体系建立的是〔马克斯?韦伯〕。 9、公共管理学的根本特征有〔综合性和独立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统一实证性与标准性的统一公共性与管理性的统一〕。 10、导致公共管理学在西方兴起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公共财政的压力国际竞争的压力公共物品品质的压力社会管理的压力〕。 1、公共管理环境是指对公共部门及其管理过程、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效果产生直接或间接作用或影响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2、政治环境是公共管理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局部。 3、法律环境的优劣,是反映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公共管理水平上下的重要标志。 4、生产力落后、科技水平.教育水平落后是我国现阶段的根本国情.也是我们国家现阶段最根本的公共管理环境。 5、〔公共管理环境〕是公共部门及其管理者开展活动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 6、〔公共管理环境〕是公共管理的根本依据和出发点,是公共管理施加影响的对象。 7、公共管理环境的理论依据主要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开放式系统理论偶然性理论〕。 8、关于公共管理环境与公共管理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有〔公共管理环境对公共部门的职能起决定和制约作用公共部门职能对公共管理环境的反作用〕。 1、政府角色转换的目标是使政府活动具有〔效益型效率性公平性〕。 2、市场失灵的特性有〔内因性相对性变异性〕。 3、政府角色转换的社会价值主要表达在〔重新调整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构建政府与公民社会的新型关系保障政府组织内部运行机制的有效性〕。 1、第三部门包括〔志愿性社团行业协会〕。 2.以下关于非政府公共部门的表述正确有〔它与政府之间是一种伙伴关系〕。 1、公共政策是指一定的政治实体在特定的情境中,为到达预期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那么。 2、进行公共政策规划的主体有执政党、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其他机构等。 3、组织理论学派认为公共政策执行的本质是政策组织作用的结果。 4、〔行动学派〕认为公共政策执行的本质是政策实施行动的结果。 5、依据公共政策的附属关系,一般分为元政策、根本政策和具体政策。 6、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合法性〕 7.公共政策设计和制定的过程包括〔政策问题的产生和认定确定政策目标设计政策方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 1. 公共领导 2. 公共部门改革 3. 突发事件 4. 新公共管理 5. 公共管理伦理 6. 公共管理 7. 公共政策分析 8. 公共危机管理 9. 战略 10. 领导协调 11. 行政手段 12. 新公共服务理论 13.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14. 经济手段 15. 公共政策评估 16. 激励 17. 公共利益 18. 政务信息资源 19. 领导沟通 20. 领导 21. 领导能力 22. 公共政策工具 23. 法律手段 24. 绩效评估 25. 人力资源 二、简答题 1. 简述政府组织的基本特点: 2. 简述领导方法的特征 3. 简述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 4. 简述当代西方国家公共部门改革的特点。 5. 简述职务分析的程序 6. 完善我国公共管理外部监督体系的措施有哪些。 7. 简述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 8. 简述公共组织变革的趋势。 9. 简述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内容。 10. 简述政务信息公开的措施 11. 简述事业单位的基本特征 12. 简述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分类改革的内容 13. 简述领导体制的内容 14. 简述科层制组织的基本特征。 15. 简述公共利益的特征。 16. 简述省政府在预算管理中的权力。

17.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特征 18. 简述公共危机管理法制的特点。 19. 简述人员培训与开发的新趋势 20. 简述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 三、论述题 1. 论述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2. 论述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联系与区别。 3. 论述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涵义及其理论意义。 4. 论述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发展的基本取向。 5. 论述公共组织变革的目标与内容。 6. 论述西方领导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7. 论述领导能力的主要内容。 8. 论述公共政策制定的含义与制定过程。 9. 论述中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变革思路。 10. 论述公共预算的涵义与特点。 11. 论述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涵义、功能及框架体系。 12. 论述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的基本内容。 13. 论述我国公共行政的法治化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14. 试述中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科学推进中国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措施与途径。 公共管理学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是指公共组织的领导者在一定的环境下,为确定和实现公共目标,通过对各种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对组织成员和公众进行统御和指引的行为过程。 2. 是对利益关系、权力格局、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和建立的一种政治行为,它涉及公共部门自身的改革和公共部门在整个社会的职能定位方面的改革两个方面,其目的是为了优化公共部门的组织结构及其职能、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3.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紧急事件。 4. 也称为“管理主义”、“企业化政府”、“后官僚体制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共行政”等。因此,新公共管理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一样,都尊崇市场力量、市场作用、市场机制。 5. 是以“责、权、利”的统一为基础,以协调个人、公共部门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领域的基本伦理纬度、公共管理行为的基本道德规范和伦理精神。 6. 在我国,公共管理是包括政府在内的公共部门依法管理公共事务的各种活动的总称;根据管理的公共事务的不同,公共管理可区分为国家公共管理、政府公共管理、社会公共管理和国际公共管理。 7. 是通过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来进行的,旨在认识政策形成原因、理解政策内容和价值、深化对政策过程的认知、研判和评价现有政策得失、寻求改进决策效率和质量的

公共管理学概论课后答案

《公共管理学》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公共物品或服务是指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等特性的产品。(p4) 2、公共管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是在公共生产管理计划担当流程学的基本上发展起来的。(p20) 3、“新公共管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和美国应运而生,并迅速扩展到西方各国。(p17) 二、选择题 1、1887年美国学者(d)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行政之研究》一文,这成为公共行政学诞生的象征性标志。(p13) a。古德诺b。斯坦因c。泰勒d。威尔逊 2、德国学者(a)在20世纪一二十年代发表的著作中,对官僚制度的系统分析和论证促成了公共行政学理论体系的建立。(p14) a。马克斯·韦伯b。古德诺c。法约尔d。赫伯特·西蒙 三、简答题 1、公共管理的内涵:公共管理是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地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担当流程管理的社会活动。 2、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点: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活动未分选的学科,它具有交叉学科的特性,是一门学术性与应用性相统一、公共性与管理性相统一和正在发展中的学科。 3、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的区别表现在: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虽同属管理领域,都要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但二者在管理的目的、管理的限制因素、管理活动的物质基础、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以及绩效评估等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4、“新公共管理”运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1、重新调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职能,以求使政府“管得少一些,但要管得好一些”;2、尽可能地实现社会自治,鼓励社会自身的公共管理,也就是利用市场和社会力量来提供公共服务,以弥补政府自身的财力不足;3、改革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尽可能地在一些部门中引入竞争机制,以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为社会服务的质量,从而使政府彻底走出财政危机。 5、公共管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公共管理学基本研究方法有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比较研究法、计划担当流程分析法等。 四、论述题 1.公共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要点1、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重在公共利益上;2、政府组织与其他公共组织相统一,重在政府组织上;3、社会问题管理与资源管理相统一,重在问题解决上;4、担当流程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统一,重在结果管理上;5、管理所追求的公平与效率相统一,重在公平上;6、公共组织的外部管理与内部管理相统一,重在外部供应链及采购管理内容上;7、服务管理与管制管理相统一,重在服务上;8、管理制度与技术相统一,重在制度创新上。 2、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的公共管理实践启示:论述要点:第一,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社会化;第二,把员工食堂就餐制度机制引入到政府中来,实现政府与社会之间以及政府内部的公共管理(服务)竞争;第三,对政府的公共物品供给实行成本-效益核算,以防止过去那种政府公共管理(服务)垄断条件下的预算最大化和政府规模恶性膨胀的趋势出现,要求把政府预算与政府工作的绩效联系起来,对政府进行效能监督;第四,倡导在公共管理和服务中选择机械品质检验员知识导向的价值,即在公共行政中引入企业家精神。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