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对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诊断价值

合集下载

胆管囊状扩张症患者14例超声诊断分析论文

胆管囊状扩张症患者14例超声诊断分析论文

胆管囊状扩张症患者14例超声诊断分析【摘要】胆管囊状扩张症患者表现腹痛、畏寒、发热及黄疸;胆道感染严重者可发展成胆源性肝脓肿和败血症,缓解期可无任何症状,部分患者也可因反复胆道感染而出现肝脏肿大及压痛,最终导致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超声对诊断具有安全、简便、经济、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超声表现为肝门部边界清楚的无回声区,可以显示囊肿的形态大小和分布。

【关键词】超声检查;胆管囊状扩张症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间来我院接受检查并确诊为先天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患者14例病历资料,男6例,女8例,年龄24-53岁,常见症状表现:腹痛、腹部肿块、黄疸。

腹痛一般多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上腹、右上腹部或脐周围阵发性钝痛胀痛或绞痛,发作时患儿非常痛苦,过后又如正常儿;腹部肿块多于右上腹部或腹部右侧有一囊性肿块,上界多为肝边缘所覆盖,大小不一;合并囊肿内感染时可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8-39℃亦可因炎症而引起恶心、呕吐的消化道症状。

2 仪器使用德国西门子0mnia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5mhz,探测深度10-24cm。

3 检查方法患者采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部分患者左侧卧位配合深吸气动作使肝脏和胆囊向左下移动,扩大肝脏及胆囊作为超声窗的作用,提高肝外胆管显示率,仔细观察囊肿与肝外胆管是否相通,以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部分患者肠道气体较多时可饮水500-700ml以便更清晰显示胰头部的胆总管囊肿。

4 结果声像图表现可以显示囊肿的形态大小和分布,超声特异表现患者管腔内有球状突出,肝内胆管扩张,部分患者门静脉的小分支被扩张的肝内胆管包绕,扩张的胆管内有桥自胆管壁伸入管腔内。

所有14例病例在胆总管部位出现椭圆形、呈球形、或纺锤形囊肿;延及肝门或胰头,显示囊肿与胆总管相通。

典型病例1:患者女性,67岁,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病史20余年,复查肝门部胆总管显著扩张,呈囊状,最宽处内径约2.8cm,远端逐渐变细,其近端与肝内胆管相连,肝内胆管亦显著扩张,最宽处内径约1.2cm,肝内外扩张的胆管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的科普知识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的科普知识
通过媒体和社区活动进行宣传和教育。
如何进行预防与健康管理? 心理支持
为患者及其家庭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与辅导。
心理健康同样对疾病的管理和治疗结果至关重要 。
谢谢观看
患者应注意饮食与生活方式的调整。
如何进行治疗? 预后
若及时治疗,预后通常较好,但需定期复查 。
这可以防止潜在的并发症及疾病复发。
何进行预防与健康管理?
如何进行预防与健康管理? 健康监测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特别是有家族病史的人群。
早期发现有助于改善预后。
如何进行预防与健康管理? 健康教育
增强对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的认识,提高公众的 健康意识。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的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会出现症状? 4. 如何进行治疗? 5. 如何进行预防与健康管理?
什么是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
什么是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
定义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是一种先天性疾病,表现为 胆管扩张形成囊状结构。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受影响的人群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主要影响儿童,尤其是 婴儿和幼儿。
在男孩中发病率略高于女孩。
谁会受到影响? 遗传倾向
有家族病史的人群可能更易患上此病。
这一点提示我们在进行遗传咨询时要考虑到 家族的健康史。
谁会受到影响?
年龄和性别
尽管任何年龄段均可能发病,但大多数病例 在儿童期被诊断。
何时会出现症状? 监测与诊断
定期的医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早期识别 症状。
超声波和MRI是常用的诊断工具。
如何进行治疗?
如何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
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定期监测,具 体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

超声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1例

超声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性扩张1例

钻人 胆管 ,则机 械地刺 激胆 管壁 ,引起 胆管 反射 陛强 力收缩 , 产生剧 烈 的胆绞痛 。 B超能 实 时 、 观地 观察 直 胆管扩 张发 胆管 内蛔虫 的活 动情 况 , 结台 临床 表现 , 能 明确 作 出 诊 断
图 3 肝 内 胆 管 耒 见 虫 体 结 构 .胆 管 正 常
物 .质 韧 .囊 壁 坚 硬 .f 部 分 钙 化 . Ⅱ 囊 壁 完 整 病 『 【 理 诊断 : 道 中段鳞 状细胞 癌 Ⅱ ; 炎性 肉芽肿 . 食 级 脾 片 内 未 见 亚 肿 瘤 依 据
散在 细小光点 .光 点沉 积于肿 块 的后平 部 .呈 分 层
征 ”( 1 。 声提示 : 图 )超 左上 腹部肿 块混 合 一 除外
大 .质硬及较 脆 。腹部 探查 发现 胃下 垂至脐水 平 .涨
囊 肿 .此类囊 肿 的特 点 :囊 壁仅 由纤 维组织 构成 .无
被 覆 细 胞 , 其 致 病 因 素 可 为损 伤 性 、 血 管 ( 塞) 梗 、 炎 症 性 .坏 死 性 和 结 核 眭 等 .继 发 性 脾 囊 肿 较 原 发 性 多 见 . 此 侧 即 属 于 继 发 l ( 性 )脾 囊 肿 .其 声 像 图 牛 假 与 其 它 畸 胎 瘤 的 声 像 图 表 现 常 相 似 . 具 彳 “ _ 分 征 ” 的 表 现 .所 以 超 声 误 诊 为 脾 脏 的 囊 性 畸 胎 擅 但 通 过 对 文 献 的 复 习 .我 们 认 识 到 皮 样 囊 肿 的 肿 块 .囊 壁 应 具 有 细 胞 成 分 . 见 钙 化 . 献 报 道 仪 为 1 . 少 文 0 {
!I lI

超声 误 诊 脾脏 炎 性 肉芽 肿 1例
王 ・ 燕 1 、

先天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科普讲座PPT

先天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科普讲座PPT
先天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科普 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先天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及怎样诊断? 4. 如何治疗? 5. 为什么关注先天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 ?
什么是先天性肝内胆管囊状扩 张症?
什么是先天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
定义
先天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 疾病,主要表现为肝内胆管的囊状扩张。
如何治疗? 长期随访
患者需进行定期随访,以监测肝功能和可能 的并发症。
早期发现并发症有助于改善预后。
为什么关注先天性肝内胆管囊 状扩张症?
为什么关注先天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 重要性
该病可能导致严重的肝功能损害,影响生活质量 。
早期诊断和干预对改善预后极为重要。
为什么关注先天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 公众教育
该病通常在儿童时期被诊断,可能导致胆汁淤积 和肝功能损害。
什么是先天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
发病机制
该病的发生与胆管发育不良有关,可能与胚胎期 胆管形成的异常有关。
具体病因尚不明确,遗传因素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
什么是先天性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
流行病学
该病较为罕见,发病率约为每10万新生儿中1-2例 。
何时及怎样诊断? 实验室检查
肝功能检查和胆红素水平可辅助诊断。
异常的肝功能指标可能提示胆管阻塞或损伤。
如何治疗?
如何治疗? 治疗原则
治疗以症状管理为主,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 术。
个体化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
如何治疗?
手术方案
手术可能包括胆管引流、胆管切除或肝移植 等。
手术适应症需经过专业评估,风险与收益需 权衡。
在某些地区,发病率可能稍高,女性发病率略高 于男性。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超声诊断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超声诊断

先 天 性 肝 内 胆 管 囊 状 扩 张 性 疾 病 , 早 是 由 最
V c e 、t e s Mc ot ah l Se n 及 l v Wh r r分 别 于 10 e 9 6年 和 1 3 99
天性胆管扩张症 I 8例 , 型 超声表现为肝门区肝胆管 呈囊状扩张 , 先天性胆管扩张症 Ⅱ 1 , 型 例 见胆总管旁
鉴别诊断 : 1 肝内胆管囊性扩张症与多囊肝鉴 () 别: 前者声 像 图上 表 现 出囊 肿 沿 肝 管 分 布 , 腔 与 肝 囊 管 , 腔 与囊腔 相通 ; 者 是 弥散 于 肝 实质 内 , 腔 与 囊 后 囊
肝管 , 腔与 囊 腔 之 间 不 相通 。 ( ) 总 管 囊 性 扩 张 囊 2胆
超 声检 查 诊 断本 病 简易 、 速 、 迅 无损 伤 , 可作 为首 选 方法 。它可 显示 肝 内 扩张 胆 管 的部 位 与 形态 , 可见 肝 内胆管呈囊 样或 串珠 样扩 张 , 切面 图像可见 囊状 、 肝 葡萄状 或 串珠 状 无 回声 暗 区 , 界 清 晰 , 壁 回声 增 境 后 强 。囊 肿沿肝 内胆 管走 向分 布 , 与之 相 通 。囊 肿之 并
[] 2 余建群 , 杨志 刚. 血型播 散型肺 结核 的螺旋 C T表 现特征 [ ] 四川 J.
大 学 学 报 ( 学 版 )2 0 ,0 4 3 335 医 ,0 2 3 ( ):6 —6 .
[] 3杨
静, 詹浩辉. 急性 粟粒 型肺结 核 与粟粒性 肺转移 瘤的 C T特征
[ ] 中国医学影像技 术 ,0 9 2 ( ):2 7 J. 2 0 ,5 7 10 . [] 4 潘纪戌. T与高分辨 C C T在胸部结节病 中的应用 [ ] 中华放射学杂 J.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13例的观察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症13例的观察
DO I: 1 0. 3877 /c ma . j. i s sn . 1 6740785 . 2 01 1 . 1 0. 05 5 作者单位 : 2 2 4600 C T 室 ( 单征珊 ) 江苏省 , 响水县人民医院超声诊z ml _333@ 1 63 . c om 通讯作者 : 赵美兰 ,
三� 讨论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在先天性胆系疾病中并非罕见�其中以先天性胆总管囊 状扩张比较 多见[1] � 先天性 胆管囊状扩 张症可发生在肝内� 外胆管的不同部位, 超声诊断按发生部位不同分: 发生在肝外胆管 者称为胆总 管先天性 囊状扩张症 ; 发生 在肝内胆管者为肝胆管先天性囊状扩张症; 肝 内� 外胆管同时合并有囊状扩张症为 复合型[2 ], 本组总结的 1 3 例均 为胆总管囊 状扩张症�胆总管囊状扩张, 其远端容易有狭窄, 阻碍胆 汁排出, 临床 表现有 黄疸� 可触及 右上腹 肿块等, 患 者往往因 右上腹 痛� 恶心呕吐或伴有黄疸入院就诊�超声检查时发现先天性胆 总管囊状扩张症的声 像图有一特 征性, 无年龄差 异性特点, 即: C DF I 示 血流束 变细; PW 示频 谱随呼 吸呈相 位改变 不显著, 胆总管呈囊状扩张而导致门静脉主干受挤压变细的显著性 , 有血 流峰值流速稍偏高的区别性特点�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 症一般 结合临床 能作出 较为准 确的诊 断, 在超声 检查时尤 其注意 与肿瘤或结石引起的胆总管梗阻性扩张的鉴别, 同时要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1 . 梗阻性胆总管扩张: 此类胆总管扩张是因梗阻, 检查时可见肿瘤或结石征象, 常常表现梗 阻部位以上胆管扩张, 一般管 壁增厚, 管腔内径基本均等, 非球形� 梭形或葫芦形囊状 改变, 重者 伴有肝 内胆管扩 张, 甚至可 见肝门 部扩张的 胆管呈 树枝状 回声�胆总 管肿瘤的特征性表现是: 肿瘤部位以上管壁回声呈 "V" 字形, 同时肿瘤部位胆管壁连续性回声中断( 图 3 ) , 临床上 抗感染治疗黄疸呈进行性加重或无明显好转�胆总管内结 石所致 胆总管扩 张, 可见梗 阻以上 部位胆 总管内明 显的团 状强回 声伴声影( 图 4 ) , 少数因 伴发感染导致炎性胆汁回声 如团状� 片 状� 絮 状� 条状等, 同时 表现非 节段性 增宽的胆 总管壁 回声增 厚� 不光整, 临床上抗感染治疗有一定效果�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超声诊断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超声诊断

先 天性 胆 管 囊状 扩张 症 的超 声诊 断
周 侃 ,杨 梦玲
(山 西 医科 大 学 第二 医 院 。山 西 太 原 030001)
2004年 3月一2006年 6月共收冶了先天性胆管囊状扩
肝内胆管囊性扩张者 2例(10 ̄ // o),肝外胆管扩张占胆总
张症患者 2O例,经均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报告如下:
为男性 ,和本地 区女性不喜饮酒有关 。
预后较其他类型肝硬化要好 ,因样本较少,尚需进一步观察。
本观察组 46例肝区疼痛、肝大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可能 与酒精 引起肝细胞脂 肪变性 、脂肪 在肝脏 内大量沉 积有关 。 乏力 、纳差 、腹 腔积液的 出现率高 于肝炎后肝硬化组 ,而脾 脏 轻度 以上增大 者酒精性 肝硬化 组明显低 于肝炎后 肝硬化 组 (P<o.O1);酒精性肝硬化组的GGT、AI P明显高于肝炎后 肝硬化组 。而白蛋 白明显降低 ,但 与肝炎后肝硬化组相 比差 异无显著性 。作者在采集 病史中发现 ,本地区患者大多好客 、 豪 爽 ,进餐 时多 以饮 酒为 主而较少食 用蔬菜 及主食 ,长期 习 惯很容易并发营养不 良,从而加重白蛋白的减低,作者认为 这 是一部分患 者因大量腹 腔积液 (或合 并胸腔 积液 )就诊 的 主要原因 ,也是山西地区酒精性肝硬化 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特
维普资讯
临 床 医药 实 践 杂 志 2006年 10月 第 15卷 第 10期
声像图特征及分型:本组 2O例患者其胆管囊肿发生的 部位不仅在胆总管 而且 发生 于上至肝脏 ,下 至十二指肠的任 何胆管分支 。传统 的分型有三大类 :第一 ,肝内胆管囊肿(car— oIi氏病)。超声显 示囊肿沿 左右肝管分布 并与肝管相通 ,囊 壁 回声清晰 ,囊 腔是园型成湖泊样透声 暗区,可单发或 多发, 多发囊肿多见常常合并有结石,本组 2例肝胆管囊肿患者均 为多发囊肿伴结石 。第二 ,胆总管囊肿在胆总管部位 出现 囊 肿 ,多呈 园型或 梭型可延及肝 门或膜头 ,囊壁清晰 ,囊液 无回 声并后方有增强效应 。囊肿 的大小和张力常可改变 ,囊内可 伴有结石 ,沿着 囊肿 向上探查可 见与近端 肝管相连 ,是重 要 的特征。依据囊肿所 占胆管的部位可分为节段性胆总管扩张 和弥漫性胆总管扩张。本组有 1例为胆总管末端囊肿,其近 端的胆总管不扩张 。17例均为弥漫性胆 总管囊性扩张 ,即胆

超声诊断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价值

超声诊断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价值
1 材 料 和 方 法
般被认为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 疾病 , 可能与胆 管先 天
性 结 构 薄 弱 或 神 经 缺 如 有 关 。本 病 好 发 于 胆 管 上 部 和 中 部 ,
发生于肝 内胆管或 同时 累及肝 内外胆 管者较 为 少见。胆 总管 本组病例 为门诊或住院患者 , 中男 5例 , 其 女 囊状扩张症多见于儿 童或 年轻成 人 , 女性 多于男 性 , 内胆 管 肝 囊状扩张症多见于男 性儿 童或青 年 , 常合 并结石 , 并癌 的发 合 生率较高… 。据文献报道 , 天性胆 管囊 状张 症多见 于女 性 , 先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又称先天性 胆管囊肿 , 是一种胆 道 先天发育异常所致 的胆道 系统疾 病 , 因症状 无特 异性 , 临床 诊 断较 困难 。本研究 回顾性分析 两家医 院 19 9 6~20 06年经 逆行 胆管造影 ( R P 证实 的 l E C) 8例先 天性胆 管囊状 扩 张症 的超声 声像 图特点 , 讨超声诊断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 的价值 。 以探
重庆维普
中 国 医学 影 像 学 杂 志 2 0 0 8年 5月 第 1 6卷第 3期
C ieeJMe m gn ,M y 0 8 o 1 ,N .3 hns dI aig a 0 ,V l 6 o 2
超 声 诊 断先 天 性 胆 管 囊 状 扩 张 症 的 价 值
王琼 李 园 易珊林 曹庆艳 余 晴
【 摘要 】 目的 : 讨超声诊 断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 的价值 。材料 和方 法 :回顾 性分析 l 探 8例先 天性胆 管囊状 扩张症 患者的超声图像 , 并与 C T进行对 比。结果 : 超声诊断胆管囊扩张症 l , 内胆管囊状扩张症 ( ao i ) , 2例 肝 C rl 病 2例 复合 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对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对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2005年2月~2011年2月于本院诊治的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患者23例,使用东软SUNNY-280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频率范围3.5~5.0 MHz。

观察肝内外胆管的管径、形态、边缘、回声及邻近结构的情况。

结果:23例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患者中,超声共诊断正确21例,诊断符合率为91.3%。

Ⅰ型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表现为单发的肝门部形态规则的液性回声,与胆总管相通。

Ⅳ型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表现为肝内、外胆管多发囊状扩张,大小不等,边界清晰,与胆管相沟通。

结论:超声检查操作简便,无创伤,诊断准确率高,对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标签:超声;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诊断;囊状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是一种较少见的胆系疾病,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治疗有很高的指导意义[1]。

本研究中,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治的23例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超声对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2月~2011年2月本院诊治的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患者23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17例,年龄1~67岁,平均38.7岁。

表现为右上腹及中腹部疼痛9例,轻度或中度黄疸5例,右侧中上腹局限性包块4例,发热3例,其他2例患者无明显症状,于健康查体时发现。

所有患者均于本院行超声检查,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或上级医院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证实。

1.2 仪器设备与检查方法
使用东软SUNNY-280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频率范围3.5~5.0 MHz。

患者禁饮食8 h后检查,取仰卧位,检查过程中根据需要调节体位,依次观察肝脏、胆囊、胆管及胰腺,从冠状面、矢状面、横轴面及斜面多方位观察,着重观察肝内外胆管的管径、形态、边缘、回声及邻近结构的情况。

1.3 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结果由2位中级以上B超专业医师进行诊断。

2 结果
2.1 诊断准确率
23例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患者中,超声共诊断正确21例,诊断符合率为91.3%。

其中对Ⅳ型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诊断符合率为100.0%,对Ⅰ型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诊断符合率为94.4%,1例因与胆总管关系不明确误诊为胰腺囊肿。

1例Caroli病误诊为多发性肝囊肿,详见表1。

2.2 超声学表现
Ⅰ型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表现为肝门部圆形、类圆形、类椭圆形或梭形病变,单发,呈液性回声,与胆总管相沟通,病变边缘清晰,邻近结构受压移位,最大者内径约43 mm×46 mm,有5例伴发胆管结石,表现为强回声伴声影,随体位变化而移动。

Ⅳ型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表现为肝内及肝外胆管多发囊状扩张,病变大小不等,边界清晰,与肝内外胆管相沟通,1例伴发胆总管结石。

3 讨论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胰胆管合流异常、胆总管管壁内神经节细胞缺乏、胆管发育异常及遗传因素相关[2]。

病变多较局限,也可以累及整个肝内外胆道系统,根据其发生部位的不同,分为Ⅰ~Ⅴ型,其中以Ⅰ型最常见,好发于青年及儿童,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

本研究中有Ⅰ型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18例,比例最高,所有患者中有女性17例,明显多于男性,与以往报道相似[3-4]。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的临床表现各异,常见的有右侧中上腹局限性肿块、右上腹疼痛、轻中度黄疸、发热等,部分患者可无症状,只在健康查体时发现。

其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超声、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及胆道造影等[5]。

其中超声学检查对人体无创伤、价格便宜、操作方便、可重复性强,可以显示病变内部及周边回声特点,而且还可以探测到病变的血液供应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是先天性胆管扩张首选的检查方法。

在超声图像上,它表现为肝外、肝内或肝内外胆管内单发或多发囊性病变,形态多较规则,边界清晰,内部呈液性无回声暗区,囊壁回声与胆管壁回声相同,最具特异性的是它与胆管相沟通,当合并结石或者继发肿瘤时会有相应的声像学改变。

另外,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能清晰显示胆道系统,显示胆道扩张的部位和程度,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操作简便,无创伤,诊断准确率高,对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肖卫东,李勇,李学明,等.先天性胆管扩张症33例的外科治疗[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10):1453-1454,1456.
[2]任召磊,谭志忠.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病因与外科治疗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70):547-549.
[3]李飞鹏,王加伟.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MRI检查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09,21(10):1107,1136.
[4]王琼,李园,易珊林.超声诊断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6(3):220-221.
[5]周侃,杨梦玲.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超声诊断[J].临床医药实践,2006,15(10):770-77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