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营养学课程大纲

临床营养学课程大纲
临床营养学课程大纲

《临床营养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临床营养学是关于食物中营养素的性质,分布,代谢作用以及对疾病发生、发展和康复的影响的一门科学,是在掌握基础营养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营养治疗和护理的基础理论知识,营养治疗与疾病的关系,以及营养素在预防和治疗疾病中的作用。掌握医院的基本饮食,常用的治疗饮食和试验饮食,应用范围,饮食治疗原则,以便更好地进行临床治疗和护理,以达到促进健康、加快疾病康复的目的。《临床营养学》课程主要介绍机体能量需要,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来源和需要量,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合理膳食的构成,人体在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营养需求,医院营养膳食和饮食治疗等内容。本课程的总任务是使四年制护理专业学生不仅能应用临床营养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配合医嘱和病人病情提供切实可行的营养实施指南,配制简单的膳食,以利于病人恢复健康,而且能面向社区所有的服务对象,为增强他们对疾病的免疫能力和延年益寿,实施有效的整体护理。

《临床营养学》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新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在培养临床护理人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直接影响着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达到基本知识教学目标包括:

掌握人体所需各种营养素及其代谢的基本理论;理解合理营养的卫生要求与膳食要求;掌握不同生理与病理情况的营养需求。达到能力培养目标:包括能够从事社区营养咨询、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能够胜任医院营养科的一般工作;具有继续学习自我提高的能力。达到思想教育目标:包括充分认识和理解我国制定的有关营养政策;热爱本职工作,对本专业有较深层次的理解;具有吃苦耐劳、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临床营养学》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性特点,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它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保护和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

1.培养学生深入理解营养学基本知识、食品中个营养素组成、食品与人体健康、疾病的关系,常见疾病的营养学护理

2.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营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3.使学生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及在预防医学中的重要地位,并能结合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需求,从理论上加以提高,为改善人民营养水平,促进患者康复,增进人民体质做出贡献。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营养学发展史,理解营养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掌握营养学的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营养学的基本概念,难点营养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

一、营养学基本概念

(一)营养

(二)营养素

(三)营养学

(四)临床营养学

二、营养学研究内容

(一)营养学基础知识

(二)不同生理条件人群和特殊作业人去的营养与膳食

(三)临床营养学

三、营养学发展简史

四、学习临床营养学的要求

【教学建议】课堂讲授

第二章基础营养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各营养素的分类和组成,理解各营养素的缺乏症和供给量,掌握各营养素的功能和食物来源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各营养素的功能和食物来源,难点各营养素的缺乏症和供给量。

【教学内容】

第一节糖类

一、分类和组成

二、生理功能(营养学意义)

三、食物来源和供给量

第二节蛋白质

一、分类和组成

二、生理功能(营养学意义)

三、食物中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一)氮平衡

(二)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

四、食物来源和供给量

第三节脂类

一、分类和组成

二、生理功能(营养学意义)

三、食物来源和供给量

第四节能量

一、概述

(一)能量单位

(二)能量来源和能量系数

二、人体的热能消耗

(一)基础代谢

(二)体力活动

(三)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三、能量的来源和供给量

第五节维生素一、脂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A及维生素A原

(二)维生素D

(三)维生素E

(四)维生素K

二、水溶性维生素

(一)维生素B1

(二)维生素B2

(三)叶酸

(四)维生素B6

(五)尼克酸

(六)维生素B12

(七)维生素C

三、食物来源和供给量

第六节膳食纤维一、概念与分类

(一)概念

(二)分类

二、生理功能(营养学意义)

三、食物来源和供给量

第七节矿物质一、宏量元素

钙、磷、镁

二、微量元素

铁、碘、锌、硒、铜

第八节水

一、水的种类

饮用水、蒸馏水、矿泉水、纯净水、软硬水、去离子水、活性水和氟化水

二、生理功能

三、需求量

水平衡,摄入水和排出水

【教学建议】课堂讲授

第三章食物相关理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影响饮食行为的因素,理解常见的烹饪方法,掌握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难点是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教学内容】

第一节饮食行为与健康

一、日常饮食行为

(一)正餐

(二)零食

(三)在外就餐和饮酒

二、影响饮食行为的因素

(一)食物喜恶

(二)食物营养观念

(三)食物可获得性

(四)经济收入

(五)家庭和伙伴

(六)传媒和地域

第二节食物的合理加工和烹调

一、常用烹调方法

炒、爆、熘、炸、煎、煮、焖、炖、蒸、烤和卷

二、菜肴制作过程中的合理烹调

选料、初加工、切配、焯水、上浆、挂糊、加醋和盐

第三节四季饮食搭配

一、春季饮食搭配

二、夏季饮食搭配

三、秋季饮食搭配

四、冬季饮食搭配

第四节食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一、食物对药物的影响

(一)减少刺激

(二)促进吸收

(三)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和减低药效

二、药物对食物的影响

(一)影响食欲

(二)营养素吸收

(三)营养素代谢

(四)营养素排泄

(五)营养素合理利用

【教学建议】课堂讲授

第四章平衡膳食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食物分类,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特点和膳食模式,掌握平衡膳食的概念及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平衡膳食的概念及基本要求,难点是各种食物的营养特点和膳食模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食物的分类及营养特点

一、食物分类

(一)谷类薯类

(二)动物性食物、

(三)豆类坚果类

(四)蔬菜水果类

(五)纯能量食物

二、食物的营养特点

(一)谷类薯类

(二)动物性食物、

(三)豆类坚果类

(四)蔬菜水果类

(五)奶和奶制品

第二节膳食模式与平衡膳食

一、膳食模式

(一)两低一高

(二)三高一低

(三)合理膳食和地中海膳食

二、平衡膳食

三、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指南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

【教学建议】课堂讲授

第五章健康人群营养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健康人群的生理特点,理解健康人群常见营养问题,掌握健康人群营养需求及合理营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健康人群营养需求及合理营养,难点是健康人群常见营养问题。

【教学内容】

第一节婴幼儿营养

一、生理特点

二、营养需要

(一)能量

(二)蛋白质

(三)脂肪

(四)糖类

(五)维生素和矿物质

三、常见的营养问题及合理喂养

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维生素A缺乏、缺锌

第二节儿童营养

一、生理特点

二、营养需要

(一)能量

(二)蛋白质

(三)脂肪

(四)糖类

(五)维生素和矿物质

三、常见的营养问题及合理喂养

营业不良、儿童肥胖症

第三节青少年营养

一、生理特点

二、营养需要

(一)能量

(二)蛋白质

(三)脂肪

(四)糖类

(五)维生素和矿物质

三、常见的营养问题及合理喂养

青春发育期、重视早餐、增加餐次

第四节成年人营养

一、生理特点

二、营养需要

(一)能量

(二)蛋白质

(三)脂肪

(四)糖类

(五)维生素和矿物质

三、常见的营养问题及合理喂养

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维生素缺乏

第五节老年人营养

一、生理特点

二、营养需要

(一)能量

(二)蛋白质

(三)脂肪

(四)糖类

(五)维生素和矿物质

三、常见的营养问题及合理喂养

能量失衡、维生素缺乏、营养性疾病

第六节孕妇和乳母营养

一、孕妇的营养

(一)生理特点

(二)营养需要

(三)常见的营养问题及合理喂养

二、乳母的营养

(一)生理特点

(二)营养需要

(三)常见的营养问题及合理喂养

【教学建议】课堂讲授

第六章营养调查与营养评价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营养调查的目的,理解营养调查的内容,掌握膳食调查方法及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膳食调查方法及评价,难点是营养调查的内容和营养调查的目的。

【教学内容】

第一节营养调查

一、膳食调查

二、人体测量

(一)身高体重

(二)人体测量

三、临床体征症状调查

(一)自觉症状

(二)客观体征

(三)部分营养缺乏症

四、营养水平的生化检测

第二节营养状况评价

一、膳食调查结果评价

二、人体测量结果评价

【教学建议】课堂讲授

第七章医院膳食与营养支持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医院膳食及营养支持的基本概念,理解营养支持并发症及处理,掌握各种医院膳食与营养支持的适应症、禁忌证。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各种医院膳食与营养支持的适应症、禁忌证,难点是营养支持并发症及处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医院膳食

一、基本膳食

(一)普通膳食

(二)半流质膳食

(三)软食

(四)流质膳食

二、治疗膳食

(一)高能量膳食

(二)低能量膳食

(三)高蛋白膳食

(四)低蛋白膳食

(五)限单胺膳食

(六)限糖类膳食

(七)限脂肪膳食

(八)低饱和脂肪低胆固醇膳食

(九)限钠膳食

(十)少渣膳食

(十一)低嘌呤膳食

三、试验膳食

(一)纤维结肠镜检查用膳食

(二)胆囊造影试验膳食

(三)潜血试验膳食

(四)口服糖耐量试验膳食

第二节营养支持

一、肠内营养支持

(一)肠内营养适应症

(二)肠内营养禁忌证

(三)肠内营养的分类

(四)肠内营养制剂

二、肠外营养支持

(一)肠外营养适应症

(二)肠外营养禁忌证

(三)肠外营养的并发症

(四)肠外营养的监测

【教学建议】课堂讲授

第八章疾病与营养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各种疾病与营养的相关性,理解各种疾病的营养代谢,掌握各种疾病的营养治疗措施。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各种疾病的营养治疗措施,难点是各种疾病的营养代谢。

【教学内容】

第一节心血管系统疾病与营养

一、高血压

(一)营养代谢特点

(二)营养治疗措施

二、高脂血症

(二)营养治疗措施

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一)营养代谢特点

(二)营养治疗措施

第二节内分泌和代谢系统疾病与营养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一)营养代谢特点

(二)营养治疗措施

二、碘缺乏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一)营养代谢特点

(二)营养治疗措施

三、糖尿病

(一)营养代谢特点

(二)营养治疗措施

四、肥胖症

(一)营养代谢特点

(二)营养治疗措施

五、痛风

(一)营养代谢特点

(二)营养治疗措施

第三节消化系统疾病与营养

一、胃炎

(一)营养代谢特点

(二)营养治疗措施

二、消化性溃疡

(一)营养代谢特点

三、腹泻

(一)营养代谢特点

(二)营养治疗措施

四、肝硬化

(一)营养代谢特点

(二)营养治疗措施

五、胆囊疾病

(一)营养代谢特点

(二)营养治疗措施

六、胰腺炎

(一)营养代谢特点

(二)营养治疗措施

第四节泌尿系统疾病与营养一、急性肾小球肾炎

(一)营养代谢特点

(二)营养治疗措施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

(一)营养代谢特点

(二)营养治疗措施

三、肾病综合征

(一)营养代谢特点

(二)营养治疗措施

四、急性肾功能衰竭

(一)营养代谢特点

(二)营养治疗措施

五、慢性肾功能衰竭

(一)营养代谢特点

六、泌尿系统结石

(一)营养代谢特点

(二)营养治疗措施

七、透析疗法

(一)营养代谢特点

(二)营养治疗措施

第五节恶性肿瘤与营养一、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分型

(一)消瘦型营养不良

(二)蛋白质营养不良

(三)混合型营养不良

二、肿瘤患者的日常营养支持

三、肿瘤患者的手术营养支持

四、化疗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

五、放疗患者的膳食营养

第六节手术、创伤患者的营养一、术前营养饮食原则

(一)高蛋白膳食

(二)高能、高糖类饮食

(三)补充足够维生素

二、术后营养饮食原则

(一)高能、高蛋白膳食

(二)补充足够糖类

(三)足量维生素和矿物质

第七节烧伤患者的营养一、营养代谢特点

(一)能量

(二)蛋白质

(三)脂肪

(四)糖类

(五)水和矿物质

(六)维生素

二、营养原则

(一)休克期

(二)感染期

(三)康复期

【教学建议】课堂讲授

四、学时分配

五、考核方式与成绩分配比例

本课程为医学检验专业的专业技能课,考查方式为闭卷考试。其中成绩分为两部分,平时成绩占30%,期末卷面成绩占70%。平时成绩主要从考勤、作业和

实验情况进行评价。

七、教材和参考资料

1、建议使用教材:

《临床营养学》(第1版)徐国莲、曾韬主编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

2、主要参考资料:

①《临床营养学》(第3版) 张爱珍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7月

②《临床营养学》(第1版)孙孟里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