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课件)
提示: 图画需要体现“一国”、“两制”的地区、 制度以及“一国”与“两制”的关系。
一个中国
大陆社会主义制度
港澳台 资本主义
制度
3 港澳回归雪国耻——香港问题的谈判
“有关香港的三个条约 仍然有效,这是国际条 约,你们不能推翻。”
“主权问题是不能够谈判的, 是说中国一九九七年收回 (香港)的问题,是不能谈 判,不管用什么方式。”
1 百年分离话沧桑——敢问路在何方
思考:如何解决港澳台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武力 统一
和平 统一
2 一国两制明方向——“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一国两制”首先针对台湾问题提出。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
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 港澳回归雪国耻——“七子”归六
《七子之歌》是近代爱国主义诗 人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 间创作的组诗作品。
“七子”指的中国的澳门、香港、 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岛、旅 顺和大连等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 就像祖国母亲被夺走的七个孩子。
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变 (5)北京除了派军队外,不向香港
特区政府派干部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 港澳回归雪国耻——澳门回归的历程
3 港澳回归雪国耻——中葡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
3 港澳回归雪国耻——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1999年12月20日0时0分0秒,澳门也正式回归祖国
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 百年分离话沧桑——香港问题的由来
1898年《中英 展拓香港界址专 条》强行租借新 界,租期99年。
1860年《北京 条约》割占九龙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件(3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件(33张ppt)
结合《开国大典》《建国伟业》等 影片,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让“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1、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建国60周年庆典上, 天安门广场以复兴之路为主题,举行了盛大的 阅兵式和群众游行。下面是一组庆典上的游行 方阵,其中喻指新中国诞生的是( )
A.开天辟地方阵 B.艰苦创业方阵
(4)世界广大人民欢呼中国革命的胜利说明了什么?
②会议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 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府主席
③会议确定了国旗、国歌、 国 都和纪年方式 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 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 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政权属于人民。”
54——代表当时已知的我国 54个民族
28——中共成立于1921,到 1949年革命胜利,历时28年
28响代表了中国共产党 成立以来带领中国人民 奋斗了28年。
三、西藏和平解放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时,西南、东南沿海、 海南岛、新疆等地仍盘踞着大量 的国民党军队,为了解放全国领 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 在开国大典上命令人民解放军继 续进军。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C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 商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标志祖国大陆实现统
一的历史事件是( A )
A. 西藏和平解放 B.人民解放军占
领南京
C.三大战役的结束 D.新中国的成立
9.阅读分析材料: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 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件1)(共14张PPT)

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件1)(共14张PPT)
新课导入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今年是建国的第68年了。 每当星期一举行升旗仪式的那一瞬间,同学们 想必也是心潮澎湃。对于个人来说,68年已经 步入暮年,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新的征程 才刚刚开始。下面就让我们学习第一课中国人 民站起来了,一起回到祖国母亲诞生的那激动 人心的时刻。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性质 职权 决议
作用
开国大典
毛泽东、刘少奇、刘伯承、陈毅等在天安门城楼上
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阅兵式
开国大典时聚会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群众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国内意义: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 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3.新政协会议的主要内容 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举行 2.开国大典的隆重举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开国大典
4.历史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Jva8TLnOtD7!324^&*Jva8TLnOtD7!324^&山顶的海风 胥得意
•当罗布在电视上第一次看到无边无际的大海后,他便知道了高原上那些叫海子的地方不是大海,而是湖泊。藏区的人们世代在高原上生活,他们把雪山脚下或是草地上面的湖泊叫成海,是因为他们觉得眼前的这片水域太大了,像是他们心中的海。
决 内容之一 定 内容之二 会议参加者的广泛性 制定《共同纲领》 建 国民党反动政权被推翻 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人 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 立 内 首 人 容 都 民 决 之 、 英 定 内 四 国 雄 公 容 旗 纪 元 之 、 念 纪 三 代 碑 年 国 1949 年 9 月 21 日 北平中南海怀仁堂 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歌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课堂笔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课堂笔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课堂笔记
本课讲述了1978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一、背景
1978年,中国国内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问题,经济增长缓慢,物资短缺,生产效率低下,农村集体生产制度存在很大问题,人民生活状况较差,加上外部环境的变化,需要改革。

二、内容
1. 食品问题:1985年,实行集体企业自负盈亏制度,集体企
业可以自主经营,尝试在市场上销售食品,使社会分配更加灵活。

2. 私有经济:引入外资和技术,建立了各种各样的企业,比如外商独资企业和合资企业,让私有经济参与到国民经济发展中。

3. 完善计划经济:通过控制供给和需求,调整价格,实现计划经济的市场化改革,增加商品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4. 农村改革:引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承包土地以后,可以自由选择工作和生活方式,增加了农民的积极性和生产效率。

三、意义
1. 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实现现代化:1980年代以来,中
国经济开始迅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一部分。

2. 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改革后,国家经济水平提高,社会生产力也得到提升,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

3. 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次改革不仅在经济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且在制度建设方面建立了先进的市场经济体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件(共3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件(共34张PPT)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概况表
会议进程 具 体 内 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 制定 国名:_______________ 《共同纲领》 __________ 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 ______________ 起了临时宪 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选 举 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定 国旗、国歌、首都、公元纪年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月1日下午3时: 1北京军民齐集天安门,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2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3 举行阅兵仪式
材料一: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经历过无数次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将永远记得 这个珍贵的时刻:它宣布了旧中国完全死亡,宣布了人民的新中国 诞生。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殖民地与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 要永远的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重了。中国人民从此 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能保护自已,代表自 已的政府。 -----《人民日报》(1949年10月2日)
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碑碑文
解放战争时期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
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起点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
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近代史时期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 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 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布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4)

人教版(部编)八年级下册历史: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4)

教学方法
• 2、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 • 第一、本课的时间范围是从1976年到1986年。这
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时期,是拨乱反正的时期,是 改革开放的时期。学生可以结合本课的主要知识 点,利用可以查找到的资料,如文字、图片、影 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加深对本课的感性认识, 并培养惧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 • 第二、学唱歌曲《走进新时代》,感受改革开放 的伟大气息,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 • 第三、访问一些经历“文革”的人,如家里的爷 爷奶奶、爸爸妈妈等,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把本 课所涉及的知识点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培 养辩证地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 教学难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 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 1、教法(运用有效教育要素组合方式) • (1)以知识结构为基础,充分运用要素梯度、内容梯度、时
间梯度、问题梯度的调控,让学生逐步理解本课的内容,深 刻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历史转折”的意义。 • (2)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线,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提问 、讨论等方法,并利用小组、团队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 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学生的智 力因素。 • (3)以思维训练为中心,组合运用“看、听、讲、想、做、 动、静”这几个要素引导学习,使学生运用多种协调合作, 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 (4)以“读、写、说”相结合进行强化训练。构筑读的平台 ,让学生把本课内容熟读到能记忆,让学生设疑、质疑、解 疑;另外设计写的训练,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把心中所 想的写下来,并让学生把想法说出来。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内容)
1、时间:1978年底 2、内容: (1)思想上: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人教部编版课后练习第七十

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人教部编版课后练习第七十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实行四个现代化,大幅度地提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人民日报》1979年元旦社论
材料三:“在边远地区、落后地区和贫困地区,群众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在一般地区,已经实行包产到户的,如果群众不要求改变,就应当允许继续实行。”
【答案】:
【解析】:
依据材料一,分析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状况
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中,1978年﹣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猛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籼型杂交水稻
B、一国两制、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D、设立经济特区、籼型杂交水稻
【答案】:
【解析】:
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道:“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得出该认识的依据是中国( )
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第5 课三大改造 课件(32张PPT)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5 课三大改造 课件(32张PPT)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一、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农业合作化: (2)原因 ①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贫下中农生产困难,农民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相关史事 1953年春,河南安阳县有一个村,18户贫下中农组织起来,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些中农 说:“你们先走,我们看看再说。”一些富裕户讽刺地说:“一伙穷光蛋还想办社哩,没有见过鸡毛能上天!” 这个社刚成立时,的确有很多困难。社里仅有的7头耕牛,因为没有草料喂,瘦得跌倒后站不起来。大车、土犁 等农具也都破破烂烂,残缺不全。
四马分肥
赎买政策
第二阶段:1955年冬至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即按行业,不分企业 大小同时实行公私合营。资本家将生产资料交给国家,国家通过清产核 资定股给资本家支付定息,统一规定年息五厘。资本家除定息外,不再 以资本家身份行使职权,并在劳动中逐步改造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到 1966年,定息年限期满,公私合营企业最后转变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荣毅仁(1916-2005)1954年,荣毅仁率先将自己的企业实行公私 合营,1956年,无偿将整个商业帝国交给国家。自己更是四处奔走, 宣传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政策。1957年,他被国务院总理 陈毅誉为“红色资本家”。1993年当选国家副主席。
鸦片战争:
由封建社会转变 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外资在华企业: 直接接管
官僚资本企业: 一并没收
民族资本企业:

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 财产被没收,但民族资产阶 级在革命的过程中作出了很 大的贡献,财产没收显然有 失公允,怎么办?
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
★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一度遭受严重困难 ,在人民政府的帮助下,取得一定发展。 ★私营工商业中也存在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 利,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了经济秩序。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营经济力量的增强,公私合营经济出现并有所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