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瓷产品的设计美学特征详解

合集下载

浅谈日用陶瓷中设计美学的运用

浅谈日用陶瓷中设计美学的运用

浅谈日用陶瓷中设计美学的运用日用陶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如碗、盘、杯子等。

设计美学在日用陶瓷中的运用对于提升产品的美感和使用体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色彩、形状和纹理三个方面来谈谈设计美学在日用陶瓷中的运用。

色彩是设计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日用陶瓷的色彩设计应当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也要与产品的使用场景相协调。

对于早餐碗,可以选择明亮活泼的色彩,如橙色、黄色等,来提升早晨的活力和愉悦感;而对于晚餐碗,则可以选择冷静典雅的色彩,如蓝色、绿色等,来营造宁静和放松的用餐氛围。

色彩的搭配和过渡也需要注意,可以利用冷暖色彩的对比来增加视觉层次感,或者采用渐变色彩的设计来营造柔和的过渡效果。

形状也是日用陶瓷中设计美学的重要方面。

产品的形状设计应该符合使用功能和人体工程学原理,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审美感。

对于杯子的设计,应该考虑到手握的舒适度,杯口的大小是否合适等因素;对于碗的设计,则需要考虑到容量的大小、盖子的尺寸和开能力等因素。

形状的设计不仅可以带来使用的便利性,还可以通过线条的流畅和比例的协调来营造美感。

现代设计还注重简约和个性化,可以通过简洁、流线型的形状来表达现代感和时尚感。

纹理是日用陶瓷中设计美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纹理可以增加产品的触感和质感,同时也可以起到装饰和美化的作用。

常见的纹理设计包括斑驳的仿古纹理、细腻的花纹和图案、凹凸有致的雕刻等。

纹理的选择应该与产品的风格和用途相匹配,如仿古纹理适合经典风格的产品,花纹和图案则适合用于装饰作用,雕刻则适合用于高档产品的制作。

纹理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加产品的艺术魅力,还可以提升观赏的价值。

设计美学在日用陶瓷中的运用对于提升产品的美感和使用体验非常重要。

通过色彩、形状和纹理等方面的设计,可以提升产品的观赏性和舒适度,使得日常使用的陶瓷成为一种艺术品,为人们的生活增添美感。

设计师应该注重人们的需求和审美,结合产品的功能和场景来进行设计,使得日用陶瓷的设计美学真正体现在产品中。

陶瓷装饰品设计理念及特点

陶瓷装饰品设计理念及特点

陶瓷装饰品设计理念及特点
作为一种古老而又经典的装饰材料,陶瓷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古至今,陶瓷装饰品一直是人们喜爱的艺术品和家居装饰品。

那么,陶瓷装饰品的设计理念及特点是什么呢?
首先,陶瓷装饰品的设计理念是追求自然与艺术的结合。

陶瓷作为一种自然材料,其本身就具有天然的美感和纹理。

设计师们常常以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动物等元素为灵感,将这些元素融入到陶瓷装饰品的设计中,使得作品更加具有生机和韵味。

同时,陶瓷装饰品的设计也注重艺术性,设计师们会通过雕刻、绘画等手法赋予作品更加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力。

其次,陶瓷装饰品的特点是精美细腻、色彩丰富。

陶瓷制作工艺的精湛和细腻是陶瓷装饰品的一大特点,无论是陶瓷花瓶、陶瓷摆件还是陶瓷雕塑,都能够展现出陶瓷制作工艺的高超水平。

同时,陶瓷装饰品的色彩也是其独特之处,设计师们常常通过釉料的配比和烧制工艺,使得陶瓷装饰品的色彩鲜艳丰富,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此外,陶瓷装饰品还具有耐用、易清洁等特点。

由于陶瓷材料的特性,陶瓷装饰品通常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够保持长久的美观。

而且,陶瓷装饰品表面光滑,易于清洁,能够保持长时间的清洁亮丽。

总的来说,陶瓷装饰品的设计理念是追求自然与艺术的结合,而其特点则是精美细腻、色彩丰富、耐用易清洁。

因此,陶瓷装饰品不仅是一种美丽的艺术品,更是一种实用的家居装饰品,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的美学特征

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的美学特征

浅析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的美学特征摘要:陶瓷装饰艺术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它和其它艺术门类一样,都是在传统、创新、继承、发展中过来的。

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传统,而且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体现出了自身的独特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美学特征中国的陶瓷艺术经历了数千年劳动人民的创造和提高,在物质生产、精神文明的各个方面都呈现举世无双,被世界人民叹为观止的辉煌成就,不论古今中外的人士,每论及中国的陶瓷装饰艺术无不钦佩。

当今,中国陶瓷艺术更有了飞速的发展和辉煌的成就,无论是在制作工艺还是装饰水平方面都令世人赞叹不已。

中国陶瓷之所以成为中国文明的像征,是由其造型、材质和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决定的。

陶瓷装饰有釉上绘画,釉下雕刻,利用各种颜色釉装饰,也有多种技法相结合的综合装饰。

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紧密相联的,同时也受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影响。

陶瓷装饰艺术就是讲究美的表现形式,科学、合理地装饰布局,通过艺术装饰来衬托材质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中国陶瓷装饰的渊源与发展中国陶瓷是沿着简单到复杂的道路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的装饰各具特点,都经历了其发生、成熟、发展的过程:(1)东汉到三国,是我国陶瓷完成从无釉到有釉,釉层由薄增厚,实行通体施釉、釉层光润似玉的重要阶段,装饰特色为“古拙质朴、厚重的装饰味、简淡空疏”;(2)唐代,北方的白瓷与南方青瓷相呼应,形成了唐代的“南青北白”的陶瓷布局,“唐三彩”广泛流行。

唐代陶瓷以其博大清新、华丽丰满的艺术风格著称;(3)宋代是中国瓷艺蓬勃发展的时代,有著名的“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产品有单色刻划花纹片釉与堆雕影青及釉上加彩等技法的运用,大大丰富了瓷器的装饰效果。

宋瓷装饰的特色为“素淡、恬静、幽雅”;(4)元明清时期,彩绘广泛流行,创青花、釉里红、斗彩、古彩、珐琅彩、粉彩、色釉等各式陶瓷装饰手法,中国陶瓷装饰文化正是中国特有的民族特色与智慧的结晶。

美学视角探析陶瓷艺术的特点

美学视角探析陶瓷艺术的特点

美学视角探析陶瓷艺术的特点1 陶瓷艺术陶瓷艺术不仅是物质上的产物,而且是精神上的产物,更是一种文化艺术产品。

现代陶瓷艺术不仅仅只是一种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工艺美术而存在,更不仅仅是"实用";、"美观";、"经济";、"大方";的观念便能涵盖得了。

从而已经是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形式广泛的参与到现代艺术运动之中,成为艺术家们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而存在,进行文化批判的器物。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是"中国";的意思。

大约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出现了早期的瓷器。

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的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原始瓷";."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渐趋成熟;宋代瓷业为发展时期,定、汝、官、哥、均等窑。

名重千古;元代青花与釉里红新品迭出;明代而继承发展了传统的宋瓷,宣德。

成化窑制品,尤为突出;清代风格古雅浑朴,比前时稍逊,胜在精巧华丽、美妙绝伦,康熙、雍正、乾隆时所制器物,更是出类拔萃,令人叫绝。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

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材料、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得以广阔。

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得到了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为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

陶瓷装饰品设计理念及特点

陶瓷装饰品设计理念及特点

陶瓷装饰品设计理念及特点
陶瓷装饰品作为室内装饰的一种重要元素,具有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特点。

在当
今的家居装饰中,陶瓷装饰品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成为了人们喜爱的选择。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陶瓷装饰品的设计理念及特点。

首先,陶瓷装饰品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上。

陶瓷
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设计陶瓷装饰品时,设计师们常常会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国的花鸟图案、山水意境等,以此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同时,也会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结合现代审美和生活方式,设计出更具时代感的陶瓷装饰品,使其更好地融入当代家居装饰。

其次,陶瓷装饰品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材质上。

陶瓷制作
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而且,陶瓷装饰品的材质决定了它的独特性,不同种类的陶瓷材质具有不同的特点,如青花瓷的素雅清丽、景德镇瓷的精致典雅等,这些特点使得陶瓷装饰品在家居装饰中独具魅力。

最后,陶瓷装饰品的设计理念及特点还体现在其功能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上。


瓷装饰品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可以发挥一定的功能性,如花瓶、茶具等。

同时,陶瓷装饰品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品,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使其成为了家居装饰中的艺术品,不仅美化了家居环境,也增添了一份文化气息。

综上所述,陶瓷装饰品的设计理念及特点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材质、功能性和艺术性的结合上。

这些特点使得陶瓷装饰品成为了家居装饰中备受青睐的装饰元素,也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浅谈日用陶瓷中设计美学的运用

浅谈日用陶瓷中设计美学的运用

浅谈日用陶瓷中设计美学的运用日用陶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能满足我们的日常使用需求,又能为生活增添一丝美感。

除了功能性之外,日用陶瓷中的设计美学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体现在陶瓷的外观设计上,还体现在其制作工艺、材质选择、色彩搭配等方面。

本文将围绕日用陶瓷中设计美学的运用进行深入探讨。

日用陶瓷中设计美学的运用还体现在其制作工艺上。

陶瓷的制作工艺包括胎体制作、釉面处理、烧制工艺等环节,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考虑到设计美学的运用。

在胎体制作上,可以通过对造型的调整和修饰,来实现设计美学的要求。

在釉面处理上,可以选择不同的釉料,使用不同的施釉方法,使陶瓷表面呈现出不同的光泽和质感。

在烧制工艺上,可以通过控制烧制温度、时间和气氛,来达到所需的色彩效果和质地效果。

日用陶瓷中设计美学的运用还体现在其材质选择上。

陶瓷的主要原料是粘土,不同种类的粘土具有不同的特性,通过选择不同的粘土,可以制作出不同质地、颜色和光泽的陶瓷制品。

在现代的陶瓷制作中,还可以添加一些特殊的材料,比如玻璃料、釉料等,来实现更多样化的设计效果。

材质的选择不仅关系到陶瓷制品的质感和颜色,还关系到其使用性能和保养方面,因此在设计美学的运用上需要兼顾到这些因素。

日用陶瓷中设计美学的运用还体现在其色彩搭配上。

色彩是设计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不同的色彩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和情绪。

在陶瓷制品的色彩搭配上,需要考虑到整体的协调统一性以及对使用场景的适应性。

一些日常使用的陶瓷制品,比如茶杯、餐具等,通常采用比较清新明亮的色彩,以增强人们的食欲和愉悦感;而一些装饰性的陶瓷制品,比如花瓶、摆件等,通常会采用更加丰富多彩的色彩,以提升其装饰效果。

日用陶瓷中设计美学的运用涉及到外观设计、制作工艺、材质选择、色彩搭配等方方面面,需要综合考虑陶瓷制品的使用性能、审美效果和文化内涵。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和多样化,陶瓷制品的设计美学也将不断拓展和创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美的享受。

浅谈日用陶瓷中设计美学的运用

浅谈日用陶瓷中设计美学的运用

浅谈日用陶瓷中设计美学的运用日用陶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它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装饰美学价值。

设计美学是指通过艺术手法和审美理念,使产品在形式、色彩、材质等方面达到一定的审美效果。

在日用陶瓷中,设计美学的运用可以使陶瓷产品更具吸引力和艺术价值。

下面我们浅谈一下日用陶瓷中设计美学的运用。

陶瓷产品的形式设计是设计美学的重要方面。

形式设计是指根据产品的功能和使用场景,对产品的外形进行规划和设计。

在日用陶瓷中,形式设计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产品的实用性和美观度。

杯子的设计可以采用简洁流畅的线条,使得整个杯子显得典雅、美观;碗的设计可以采用曲线和圆形组合,使得碗的容量更大,且具有更好的装饰效果。

而在花瓶、酒具等陶瓷制品上,则更加注重形式的创新,通过变异和变形,打破传统的形式,创造出更具个性和艺术感的产品。

色彩设计是设计美学中不可忽视的方面。

色彩是陶瓷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和感受。

在日用陶瓷中,色彩设计有多种方式,可以通过单色、多色或者染色的方式来表现。

一些现代陶瓷制品采用单色设计,通过颜色的变化和渐变来表现艺术效果,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愉悦;而一些古风陶瓷制品则更注重色彩的柔和和谐,通过暖色调或者自然色彩来表现古朴的氛围和文化特点。

色彩设计的合理运用可以使陶瓷产品更加丰富多样,增添更多的审美情趣。

纹饰设计是日用陶瓷中常见的设计元素。

纹饰是指在陶瓷制品上使用的各种装饰图案,它可以是自然景物、人物形象、抽象图案等。

纹饰设计在日用陶瓷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赋予产品以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内涵,提升产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一些传统的花纹和图案,如花卉、鸟兽、山水等,常常被运用到陶瓷制品中,使得产品更具有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历史的厚重感。

而现代纹饰设计则更加注重创新和个性,通过简化和变形的方式,创造出独特、时尚的纹饰效果。

材质的选择和运用是设计美学的关键。

陶瓷是一种特殊的材质,它具有质地细腻、质感高雅等特点。

浅谈日用陶瓷中设计美学的运用

浅谈日用陶瓷中设计美学的运用

浅谈日用陶瓷中设计美学的运用
首先,陶瓷材料对于美术设计有着很大的影响。

陶瓷材料原料纯净,加工方法多样,
因此具有可创新性和可塑性。

在设计上,可以通过陶瓷材料的纹理、质感、色泽等特点来
表现不同的艺术效果。

比如,富有纹理、颗粒感的陶瓷材料可以增加作品的造型感;而光滑、温润的质地则能够体现出一种蕴含藏在体内的善意。

因此,在日用陶瓷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陶瓷材料本身的特点,以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

其次,色彩在日用陶瓷中起到了重要的表现作用。

在设计过程中,色彩通常是设计师
放在首位的元素。

在陶瓷设计中,色彩的运用十分丰富,可以采用极端的黑白、单色、双色、三色以及多彩色等搭配方式。

不同的色彩搭配会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而且可以适应
不同人的口味,切合贺岁、献礼、收藏等不同消费需求,同时也能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色,达到一个最佳的艺术成就。

因此,在涉及到具体色彩搭配的设计中,设计师也应该遵循原则,以达到最佳视觉效果。

综上所述,日用陶瓷设计中运用了丰富多彩的设计美学,其中陶瓷材料、色彩和形状
等元素的运用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必备因素。

以日用陶瓷设计为例,通过学习将能够更加
深入地认识和领略设计美学,同时发现设计带给我们的乐趣和收获,更好地感受人类文化
的深厚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论陶瓷产品的设计美学特征 余建荣 (景德镇陶瓷学院) 摘要:陶瓷设计美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整齐、对称、均衡等形式感的应用,奠定了陶瓷设计美的发展基础。手工业时代,陶瓷设计美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实用与审美的统一,更增加了丰富的精神内容。工业时代,陶瓷产品的标准化和商品化发展,促进了功能主义美学观的诞生。陶瓷设计美学具有应用性很强的特点。陶瓷设计美学内容包括作为构成陶瓷产品存在状态的功能美、形式美;作为陶瓷产品形成的生产过程美;作为陶瓷产品综合实现的艺术美和社会美。 关键词:陶瓷产品;设计;美学

On the Aesthetic Features of Ceramic Products Designing Yu jianrong (Jing dezhen Ceramics Institute) Abstract: The aesthetics of Ceramic Products Designing has is uniqu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application of fomalization like uniformness, symmetry and balance lays foundation for the aesthetic. in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era, the significance of ceramic designing aesthetics not only exhibited the unification of utility and aesthetics, but also expanded its abundant connotation. While in the Industry era, the development of its standardization and commercial utilization has given birth to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m aesthetics. The aesthetics of Ceramic Products is much applicable. The aesthetics of Ceramic Products includes functional and formal aesthetics which constitute the existence of ceramic products,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esthetics of the making of ceramic products and the artistic and social aesthetics presented synthetically by the products. Key words: Ceramic products Design Aesthetics

人类作为自然界中高智能生物,在漫长的进化和发展过程中逐步认识和改造着自然,完成了人类外在的“人化”过程,创造了人为世界的美;同时实现了内在的“人化”,造就了人类自身的心理构造、审美感官和能力。所以人类对美的创造和追求首先存在于造物的起始,而“设计美”正是来源于造物的过程之中。 在人类早期的造物活动中,对自然材料和工具的选择是从无目到有目的,从改造材料和工具再到创造材料和工具。在历经数十万年漫长的累积后,人类社会发展出源于实用又超越实用的美,并为以后的各历史阶段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人类早期的石器工具的进步历经了由打制到磨制、由简单到复杂、由不规则到规则、由粗陋到精细等演变过程,体现了人类根 2

据生存需要的实用性和由此产生的美从事设计活动的发展历程。是以整齐一律、对称平衡、和谐统一等美的形式规律和符合实用性需要形成的审美观念融入造物活动中。 陶器是人类首次使自然材料产生根本变化的创造物,与石制工具相比,它的创造较为全面地体现了人类自觉的设计意识和对形式美的追求。陶器作为人类早期主要的生活器具,先民们首先追求的是陶器的实用性,其形态的改变取决于不同的用途——三足陶器受热面积大,利于煮熟食物,稳定的形体便于放置;尖底陶瓶上重下轻,接触水面时利于倾斜进水,插入泥沙地易于立置;陶器口沿、提耳、流等结构的出现,也主要是达到实用的目的。但人们并不仅仅满足于器物的使用功能,而是出于不同的观念在这些陶器上追求结构、造型与美观的统一。如马家窑文化中的敞口大耳杯收束的颈部与鼓起的腹部,构成了两条反向"S"形曲线,显得流畅自然、均衡和谐;在耳杯的表面饰以直线和折线的单复曲线,整个器形在流动中显得稳定,有一种井然的秩序感;腹部突出一鋬,又打破了整体流动的线性秩序,行顿自如,滞畅相谐。其实用的功能已经明显弱化,审美因素得到了不断的强调。原始陶器造型的变迁在材料特性和实用功能的制约范围内体现了无限的艺术创造,对后世陶瓷造型艺术的审美法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力求实用与审美的统一方面对陶瓷产品设计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奠定了陶瓷设计美的发展基础。 陶瓷产品设计美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实用与审美的统一方面,而且被融入了统治者和贵族阶层的审美观念和思想意识。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为了满足统治者与贵族阶层体现社会地位和权力象征的需要,陶瓷手工艺者们创造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的陶瓷器具,其造型和装饰形式为我们提供了对于陶瓷器具在那个时代特殊的象征含义和规范等级秩序的社会作用的认识。这种观念始终贯穿于整个手工业时代的陶瓷设计发展的过程中,成为影响陶瓷手工艺产品设计美形成和存在的重要因素。手工业时代陶瓷设计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其组成因素和基本内容。合目的性所体现的功能美,装饰艺术风格传达的形式美,以及多种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的影响,使陶瓷设计美具有有别于艺术美、现实美、自然美的相对独立的内容,并以追求物质的实用功能与精神的审美功能高度统一的状态存在于陶瓷产品设计对象的创造过程中。 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生和发展,打破了手工业时代业已完善的统一格局。当时人们还没有找到一种适合于陶瓷工业生产的设计美学观念,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出现了背离的脱节现象。而改变这种现象的途径是立足于肯定机器,追求符合工业设计规律的审美创造;艺术与技术在服从于机械生产的前提下实现新的统一;通过废弃传统样式和不必要的外加装饰,以强调几何造型的简洁明快,尊重结构自身的逻辑,从而促进了陶瓷产品的标准化和商品化发展,也促成了功能主义美学观的诞生,它的基本点在于从工业生产过程的合理性中找到了产品审美形态的决定性基础。现代主义运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广泛的实践和探索。钢筋混凝土的简洁的现代主义建筑纷纷落成,钢架玻璃结构的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几何形的产品更是充斥了日常生活,陶瓷设计美也从中找到了新的存在形式。 3

当功能主义发展到极至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形成背离功能目的的单纯形式化倾向,这种新的不平衡很快便引发了后现代主义美学思想的诞生,针对过于追求“简单”、“纯粹”、“干净”、“明快”的审美观念,提出了“复杂”、“折衷”、“丰富”、“含蓄”的风格主张,并影响了陶瓷设计领域的实践活动。作为对现代主义的修正和有机补充,后现代主义以注重装饰、文脉、传统、文化的面貌,再一次取得了设计美学中各组成因素的平衡,成为影响当代陶瓷产品设计美的重要因素。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陶瓷设计美一方面按照自身的成长历程,由被动的不自觉的创造,到有意识,有目的的运用,直到完善成为美学中的重要部分,具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内容;另一方面,受到社会发展和时代审美观念的影响和制约,经历着动态循环的发展过程。 陶瓷设计美学具有应用性很强的特点。由于人类的设计活动是以物化状态实现的。所以陶瓷设计美学的研究范畴以物质生产和物质文化领域中的美学问题为中心,包括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果两个方面。同时,陶瓷设计中所包含的精神文化和观念文化的内容,又使得陶瓷设计美学拥有了艺术美和社会美的某些特征,体现在陶瓷文化价值和时代特征方面,构成新的美学研究主题。 陶瓷设计美学的组成内容决定了它特殊的研究范畴:即作为构成陶瓷产品存在状态的功能美、形式美;作为陶瓷产品形成的生产过程美;作为陶瓷产品综合实现的艺术美和社会美,以及相对应的设计审美内容。 1.陶瓷产品的功能美 功能美是物的结构、材料、技术所表现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功能的统一。陶瓷产品的美既来自外在形式的艺术创造,亦来自构成并影响这种形式存在的内在因素,那就是陶瓷产品的功能因素。 “一切产品都是人们为一定目的,按照自己掌握的客观规律对自然物质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当产品实现它的预定功能时,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达到统一,人就取得一种自由;而能够充分体现这种统一的产品的典型形式,或者说是它的自由的形式,就表现出一种美,这就是功能美。” 在陶瓷产品功能美形成过程中,“合目的性”体现了陶瓷产品的实用功能所传达的内在尺度要求,即构成陶瓷产品的结构、材料和技术等因素所发挥的恰到好处的功利效用,从这一点说,功能美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特征。“合规律性”则表现了功能美形成的典型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着积淀、选择、抽象、概括、同化、调节和建构,是体现一般规律的个别。以往的陶瓷产品如果具有良好的功能,这些功能所表现的特殊造型就会逐步演化成一种类的形式,由个别的状态积淀抽象为一般的规律,构成典型化特征以影响其他陶瓷产品功能美的形成。 然而,人们对于功能美的审美体验却具有直接性和超功利性特征。作为主体的人的审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