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石壕吏》学案

内容《杜甫诗三首》时间 2010-10-23

主备: 李锋审阅:初二语文组班级姓名

教师寄语: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才有效)

1.朗读并背诵诗歌。

2.积累主要实词,抓住关键字词品味诗歌的意境。

3.结合历史背景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熟读背诵默写诗歌。

学习难点: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热身(做一做,记一记,你一定能过关)

1.、作者及作品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又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后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他的诗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2、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著名组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中的一首。公元757年安禄山在洛阳被其子安庆绪所杀,长安、洛阳等地被唐将郭子仪收复,安庆绪退守邺城。公元758年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率六十万大军围攻邺城。唐肃宗害怕九节度使“难相统属”,因而不置元帅,只用宦官鱼朝恩充当“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这样,围攻邺城的六十万大军便陷于“进退无所禀”的无政府状态,以致“城久不下,上下解体”。第二年3月,反被史思明援军击败,全军溃退,郭子仪退守洛阳,洛阳一带告急。唐王朝为了挽回危局,便在洛阳至潼关,特别在临近前线的石壕、新安一带,不择手段地大量拉夫,不管老少男女,都被抓去充服兵役。这时候,杜甫正在回华州任所途中,亲眼看见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忧愤交加,于是创造了“三吏”、“三别”这两组优秀的现实主义诗歌。

3、学法指导

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联想和想象

是品赏意境的好办法。

第一课时

一:自主先学:(用心研读教材,你一定能行)

自学指导一

1. 请同学们试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及不会读的句子。

2、查工具书解决字词并积累在下面。

3 听录音,标出朗读节奏。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正音正字。

4、小组合作互读课文,比一比谁读的好。学生互相评议,从节奏、语调、情感等

方面加以点评。

5、再自读课文,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尝试疏通文意。将译文中遇到的疑难用

红笔勾画,先在小组中解决,不能解决的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集体解决。

自学检测

1.给加粗字注音。

(1)老翁逾墙走逾()(2)三男邺城戍邺()戍()

(3)如闻泣幽咽咽()(4)老妪力虽衰妪()

2.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1)吏呼一何怒一何:

(2)老翁逾墙走逾:走:

(3)急应河阳役应:

(4)独与老翁别别:

3.翻译下列诗句。

(1)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困惑(自学中遇到哪些困惑或疑难,请记在下面)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自主先学(用心灵去呼唤知识)

自学指导、

诗歌学习方法指导:想像形象、把握物境;体验情感、把握情境;品味意蕴,把握意境。

请同学们再次研读课文把握主旨、写作方法及语言特点。

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糟遇。

2、为什么要特地点明差役捉人是在夜里?第一部分中哪一句对下文叙事最有预示作用?

3、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把握诗歌的结构。

开端:(1)致词的由来:

发展、高潮:(2—3)致词的内容:

结局:(4)致词的结果:

4、了解故事的内容,倾注自己的感情再一次朗读课文。(悲愤沉郁)

小组内一名同学口述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发动其他同学补充,共同丰富画面、情节,并思考:老妇的含泪“致词”,从哪些方面对“安史之乱”给人民遭受的苦难作侧面的揭露?找出有关语句并作分析。

5、请同学用词语形容石壕吏。

6.有人认为,《石壕吏》中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步逼问出来的,试据此想像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

二、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小组讨论交流。)

再读课文思考本文选材组材特点,学习写作技巧技法。

1、诗歌羞于直白言情,常寓情于形象之中,形象不仅是诗人情感的触发,又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也是体验诗人情感的途径。《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2、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石壕吏》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可以联系写作背景,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

三、展示点评:(重点展示疑难问题)

1、针对本组展示问题,先独立思考,再进行组内合作交流,达成共识。

2、组长定本组参加展示的学生。本组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做好替补回答的准备。

3、非展示学生要认真倾听,在倾听的基础上,进行纠错、质疑、补充、点评。

四、总结提升:(请将你探究过程中的感悟或收获,简单扼要地写在下面。)

五、检测拓展(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做得好又快!)

必做题:(相信你一定能轻松过关!)

(1)这是一首诗(体裁),以为顺序,事件是:

(2)解释句中加粗词语。

老翁逾墙走。

三男邺城戍。

老妪力虽衰。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3)翻译下列句子。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5)找出最能体现诗人强烈感情的一句()

A.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B.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C.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D.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6)背诵全诗,回答问题。

①统领全诗的句子是:

②揭示战争灾难深重的句子是:

③道出老妇家境贫寒的句子是:

④“听妇前致词”中“听”者是:,“妇”致词的对象是:

。“致词”包括三方面内容:、

、。

选做题:(试一试,你是最棒的。)

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将《石壕吏》——诗用四幅画描绘出来,在班上开—个小画展大家评议一下,看谁对课文理解最准确。

思考题:(恭喜你!已经完成当堂任务!你是最棒的!加油!)

石壕吏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孤的命运将会怎样?

作业:(1)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通过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合

理想象,有一定的环境描写,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

(2)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