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七年级语文练习卷 22.寓言四则

2018年七年级语文练习卷   22.寓言四则
2018年七年级语文练习卷   22.寓言四则

2019年七年级语文练习卷

班级姓名

22.寓言四则

《伊索寓言》两则

伊索(约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寓言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他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他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对后世影响很大。

寓言,是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的一种文学体裁,常带有劝诫、教育的性质。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故事情节具有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

《伊索寓言》实际上是古代希腊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集体创作,是古寓言的汇编,经后人整理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而成,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本寓言集。这部寓言集包括广泛的社会内容,反映了当时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反映了穷人和奴隶的处境,表现了当时的阶级对立情况,同时也谴责了社会上人压迫人的不平等现象。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蚊子和狮子》用弱小的蚊子战胜强大的狮子后又被小小的蜘蛛消灭的故事,说明:做事要戒骄戒躁,要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阅读时,应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

A.较量.(liàng)粘.住(zhān)爱幕

B.喇.叭(lǎ) 凯.歌(kǎi) 印象

C.赫.拉(hè) 雕.像(diāo) 遵重

D.伊.索(yī) 庇.护(pì) 消灭

【解析】A项,爱慕;C项,尊重;D项,庇.护(b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

A.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

..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袒护;保护。)

B.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

..,白送。(另外添置的东西。)

C.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

..较量吧!(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

D.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

..飞走。(打了胜仗所唱的歌) 【解析】B项,添头:指买东西时商家为促销而额外赠送给顾客的东西。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D)

A.如今,共享单车越来越多,二维码和车牌被破坏的现象也愈发日益严重。

B.火钳烫发不是刑罚,但是20世纪80年代很流行的一种烫发的方式——“打火夹”。

C.当传统技艺受到时代发展的冲击时,对于我们应该用理性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

D.一部《西游记》,给一代又一代人带去了欢乐,最终沉淀为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解析】A项,语意重复,应删去“愈发”或“日益”;B项,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但是”应改为“而是”;C项,介词掩盖主语,应删去“对于”。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B)

①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之中。

②小说离不开虚构和想象。

③当然,想象也不要太离谱,要尽可能遵循原作的思路。

④其实,这种想象的快乐不是小说家的专利,也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尝试来获得。

⑤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

A.①②⑤④③B.②①⑤④③

C.⑤②④③①D.②⑤④①③

5.下列有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

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很浓的讽刺意味,希望和结果的矛盾,是本文讽刺性之所在。

B.《蚊子和狮子》这篇寓言讽刺了蚊子在战胜狮子之后的得意忘形之态,告诫人们要戒骄戒躁,时刻保持清醒。

C.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一种文学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D.《伊索寓言》内容十分丰富,书中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的,如《郑人买履》讽刺了死守教条,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一类人。

【解析】D项,《郑人买履》不是《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6.参照例句,仿写句子。

[例句]竹子:气节和谦虚的完美结合,使你生机勃勃。既有内心空虚的不足,又有节外生枝的恶习。

【答案】__(示例)气球:你的信念是不断追求圆满。被吹得越大,越接近毁灭的边缘。

阅读《蚊子和狮子》,回答问题。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若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7.与蚊子说的“你并不比我强”相照应的下文的一句话是__我比你强得多__,它反复强调这句话的作用是__突出蚊子的胸有成竹及骄傲自大__。

8.小小的蚊子战胜了狮子,你认为蚊子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__蚊子取胜的原因在于它善于用自己的长处攻击狮子的短处。

9.想象一下蚊子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时的心理活动。

【答案】__得意,高兴,认为自己天下无敌。

10.“打败过大人物”能够作为判断一个人能力高低的标准吗?我们应当如何看待那些像蚊子一样“打败过大人物”的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__不能。对于像蚊子那样的人,我们应当认识其本质,分析他打败大人物的真

正原因,看他是否是侥幸的成功。同时,对待他们,我们也要学会抓住他们的短处去攻击他们。

11.赫耳墨斯听了雕像者的话后,会有怎样的表现?请在原文的基础上,续写一个片段。要求: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不超过200字。

【答案】(示例)赫耳墨斯一听雕像者要把自己的雕像当作添头送,非常不高兴,一气之下回到了天上。

在天上,赫耳墨斯见到了宙斯,宙斯正在与其他天神谈天,虽是职位最高的神,但宙斯却为人谦逊,不摆架子。相比之下,赫耳墨斯为自己爱慕虚荣、骄傲自大而深感后悔。他决心要做一位被人敬重的神,再也不骄傲自大、目中无人了。

几年过去了。一天,赫耳墨斯因事来到人间,当他再次路过那个雕像者的店时,他看见自己的雕像被摆在了柜台上,上面标着可观的价格。来买其雕像的顾客络绎不绝。看到这个情况,赫耳墨斯感到非常的高兴。

从此以后,赫耳墨斯真正成为一位被众人尊敬的神。

12.综合性学习。

班级要组织一次以“小寓言大智慧”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需要你参与其中。请你根据所学寓言的体会及积累的课外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揭示特征】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中宝贵的财富,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常以散文和韵诗的形式出现。它的内容主要是带有讽刺和劝诫意味的充满智慧的故事。

请你从上面的文字中选择四个词语(每个词语限两字)来揭示寓言的特征,你觉得最合适的四个词语是:__讽刺__、__劝诫__、__智慧__、__故事__。

(2)【解读寓意】在书面表达和口语交际中,成语极富表现力,许多成语都源于寓言故

(3)【续写寓言】请发挥你的想象,续写下面这个寓言故事。要求:不增加人物或动物形象,不少于15字。

狐狸看见藤上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弄不到嘴里,只好放弃。__(示例)狐狸安慰自己说:“这葡萄一定是酸的,不吃也罢。”__

古代寓言两则

《吕氏春秋》亦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为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兵、农及阴阳家等先秦各派学说,分十二纪、八览、六论三部分,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穿井得一人》是《吕氏春秋》第二十二卷《慎行论·察传》中的一段。

《列子》又名《冲虚经》《冲虚真经》,是道家重要典籍。旧题为列御寇所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今本有八篇,按章节分为《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朱》《说符》,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杞人忧天》选自《列

子·天瑞》。

《穿井得一人》,通过讲述一句容易产生歧义的话在未得到证实的情况下广为传播,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才得以弄清真相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盲从,以讹传讹;凡事要动脑筋想一想,多加分析,以辨真伪;说话措辞要准确,表达要清楚,别让人产生误解。《杞人忧天》,通过刻画一个因担心天地崩塌而寝食难安的“杞人”形象,告诉人们:不要因不必要的烦恼扰乱情绪,要学会敞开心怀,豁达开朗地生活。阅读时,应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来概括寓言的寓意,了解文中核心文言现象,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等。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溉汲

..(gài jí)杞.国(qǐ)崩坠.(zhuì)

星宿.(xiù) 躇步(chú) 跐.蹈(cǐ)

舍.然(shì)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

A.家无井而出溉.汲(浇灌、灌溉)

B.闻.之于宋君(听见)

C.因往晓.之(告知,开导)

D.只使

..坠(纵使,即使)

【解析】B项,闻:使知道。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

A.求闻之若.此若.屈伸呼吸

B.杞人忧.天奈何忧.其坏

C.日.月星宿吾日.三省吾身

D.其人舍.然大笑太丘舍.去

【解析】B项,忧:担忧;A项,若:如,像/你;C项,日:太阳/每天;D项,舍:同“释”,解除、消除/舍弃。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B) [例句]国人道之.

A.宋之.丁氏

B.有闻而传之.者

C.求闻之.若此

D.因往晓之.

【解析】B项与例句,之:代词,代它(丁氏穿井得到一个人的事);A项,之:助词,的;C项,之: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D项,之:代词,代“杞人”。

5.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家无井/而出溉汲

B.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C.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D.亦不能/有所中伤

【解析】B项,正确的朗读停顿应为: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穿井得一人》出自__《吕氏春秋》__一书,该书是__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__而成的。内容以__儒道思想__为主,汇合先秦各派学说。

(2)《杞人忧天》出自__《列子》__,该书是__道家__重要典籍,相传为__列御寇__所著。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__待,等到。__

(2)国人道.之__讲述。__

(3)丁氏对.曰__应答,回答。__

(4)得.一人之使__得到。__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答案】__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它(丁氏穿井得到一个人的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答案】__得到一个人的劳力,而不是从井中得到一个人。

9.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当事者询问这件事?

【答案】__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传闻。

10.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闻,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弄错。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身亡.所寄__无,没有。__

(2)因往晓.之__告知,开导。__

(3)亦不能有所中伤

..__伤害。__

(4)其人舍.然大喜__同“释”,解除、消除。__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答案】__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因而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13.这则故事揭示的道理是:__不要为不必要或缺乏根据的事情而忧虑和担心__。

14.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申出“__杞人忧天__”这个成语。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马无故亡.而入胡__逃跑。__

(2)其马将.胡骏马而归__带领。__

(3)人皆吊.之__慰问。__

(4)死者十九

..__十分之九,指绝大部分。__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C)

A.居.数月

常一人居.外(《穿井得一人》)

B.丁壮者引.弦而战

友人惭,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

C.其子好.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十二章》)

D.家富.良马

不义而富.且贵(《〈论语〉十二章》)

【解析】C项,好:喜欢,喜好;A项,居:经过/居住;B项,引:拉开/拉,牵拉;D项,富:多,很多/富有,富裕。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而”不相同的一项是(A) [例句]马无故亡而.入胡

A.人不知而.不愠

B.堕而.折其髀

C.丁壮者引弦而.战

D.有闻而.传之者

【解析】A项,而:连词,表转折;B、C、D三项与例句,而:连词,表顺承。

1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此何遽不为福乎?

【答案】__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2)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答案】__这个人单单因为瘸腿的原因,父子都保全了性命。

19.联系生活,说说这则寓言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答案】__事情的好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不要孤立、静止地看待得失,要辩证地看待得失祸福,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而不要过分为一时一事之得失而计较。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

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乙】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先自度.其足__量。__

(2)而置之其坐.__同“座”,座位。__

(3)遽.契其舟__急忙。__

(4)是吾剑之所从坠.__掉落。__

2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答案】__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关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答案】__像这样子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22.《郑人买履》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

【答案】__启发人们要正确认识现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一言以蔽之: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3.这两则寓言中的“郑人”和“楚人”有什么共同点?

【答案】__两人都思想僵化,不懂得实事求是的道理。因此,他们都没有做成事情:郑人买不到鞋,楚人找不到剑。

古代天文知识

(1)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ànɡ)、氐(dī)、房、心、尾、箕(jī)];北方玄武七宿[斗(dǒu)、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kuí)、娄(lóu)、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

(2)四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方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方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方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方朱雀。

(3)云气: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云气,占卜测望的人能够看出。

24.[17儒墨教研原创题]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杞人忧天》这篇寓言故事中提到的“日月星宿”之“星宿”,指“四象”和“二十八宿”,是古代汉族民间信仰和道教崇奉的星神。

B.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即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统称“四象”。

C.所谓“二十八宿”是古代人为了便于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

D.《杞人忧天》中的“天果积气”之“气”,指的是云气,是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

【解析】D项,“天果积气”之“气”,指的是气体,不同于迷信说法中的“云气”。

2018期末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2017—2018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吉良郈 一、成绩分析 为了在新的学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教学工作中,能做到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特将本次期末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本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已经结束,本次考试试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参加考试的学生,最高分为90分,只有一人,最低分为 20分,平均分63.19分,及格38人,及格率为71.7%。所以今后要多抓促优秀率,及格率,以促更多的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突出,也要多帮助那极少数掉队的同学,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指导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以跟上同学的步伐。 二、试卷及试题分析 本次试卷是一份难易适中、从课向课外有机延伸的试卷。试卷主客观题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体味生活,滋养人文思想。本试卷共四大块,即积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口语交际.文言文阅读理解、现代文阅读理解、写作,卷面分值为120分,试题以新课标思想为指导,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力求指导教学,培养语文素养。从考查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并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积累、理解、运用能力为主。重点关注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注重语文学科的生活性、思想性,让课本、生活、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 1、注重基础能力和运用能力的考查。在积累与运用板块中,围涉及字词的识记、古诗词的背诵及赏析、名著阅读、语言实际运用题等,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扩展阅读量,增加视野。同时注重积累知识、语言文字能力的运用考查。 2、着眼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包含对记叙文和散文的文本理解。容丰富,形式灵活,有深度。分值分布合理。突出了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测试,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积淀。考查学生主观判断能力,并要求学生对一些相关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灵活性、思维性较强。如综合性能力考查。这些都是学生日常广读博览,有所积

2018年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 、 按顺序填写声母。(10分) b ( ) m ( ) d ( ) n ( ) g ( ) h j ( ) x z ( ) s zh ( ) sh ( ) y ( ) 二、看拼音写词语。(16分) 三、读句子,给“数”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①shù②shǔ 1.我喜欢玩数()字游戏。 2.天上的星星数()不清。 3.数()学课上,我们学数()数()。 四、比一比,再组词。(10分) 干( ) 们( ) 和( ) 飞( ) 鸟( ) 千( ) 门( ) 禾( ) 风( ) 马( ) 五、我会填。(12分) 1.“几”共有几画(),第二画是(),组词()。 2.“午”共有几画(),第二画是(),组词()。 3.“冬”共有几画(),第五画是(),组词()。六、拼字游戏。(先连一连,再写到下面的方框里)(6分) 七、连一连。(8分) 八、对号入座。(选一选,填一填)(12分) 1. 头块把条位双 一()牛一()小鱼 一()扇子 一()西瓜一()鞋一()朋友 2. 他 她它 ()是我爸爸。 ()是一只蚂蚁。 3. 以已 我()后要认真听老师讲课。 我()经是个男子汉了。 4. 什么 怎么 这道题()这样难做! 你昨天干()去了? 九、课文留声机。(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我们是祖国的()( ),祖国就是我们的()。dōng xi ( ) zuǒyòu ( ) lǎo shī ( ) zìjǐ ( ) yǐhòu ( ) gāo xìng ( ) chéng zhǎng ( ) yǎn lèi ( ) 小鸟 小虫 小母鸡 我 在田里 在天上 在家里 在地上 飞 爬 种稻子 看书

2018-2019学年度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综合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秋期末综合检测 四年级语文试卷 第一题(2分) 要求:①蓝黑墨水钢笔书写。②卷面整洁。③字迹端正。④大小适当。 第二题(18分) 一、看拼音,规范地书写汉字。(8分) càn làn nínɡ jié fènɡ xì jūn yún bǎo lěi xìnɡɡé zhì huìo huì 二、比一比,组词。(3分) 贯()豪()震() 惯()毫 ( ) 振() 三、写出与下列词语的意思相近的词语。(4分) 凶猛——()逐渐——()牢固——() 空隙——() 四、查字典填空。(3分) “捷”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去掉部首的第四画

是;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再查音节。在字典里它有三种解释:①战胜;②近便;方便;③快;迅速。“捷足先登”的“捷”应取第种解释。 第三题(21分) 一、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要求完成练习。(6分) ()平浪静()遇而安()树成荫()如其来 金碧()煌()肉同胞()喜若狂()根到底 请从上面词语中任选一个写景的词语写一句话: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4分) 严肃严峻严格 1、警察叔叔的表情很()。 2、大家要经受住这()的考验。 或者……或者……既……又……如果……就…… 1、假期没人照顾我,爸爸说:“你()和妈妈去三亚,()回乡下的奶奶家”。 2、星期天,我()要弹琴,()要画画。 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 1、《送元二使安西》中“使”的意思是:() A.让;令 B.出使 C.用;使用 2、和“枝折花落。”中“折”的读音相同的是:() A.转折 B. 折纸 C、折本 3、“紧走搭石慢过桥”是家乡的一句()。 A. 俗语 B.歇后语 C.谚语

(完整)2018年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2018年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这次语文期末检测题目难易适中,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孩子都尝到了成功的快乐,也给教师教学指明了方向。 对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结构,准确把握识字写字说句的教学重点,明确了今后教学需努力的方向。 一出题情况。 最新的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本次检测共有十三道题,卷面实际分分,卷面书写分分。 试卷内容涵盖丰富,字词句段都有涉及,试卷出题注重识字词句的积累,很好地体现了学段特点,试卷题型多样,题量和难度较为适中。 从考察学生识字识词说句的各方面能力来看,第二三四大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识字能力,占分。 第五六七八大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词语的积累理解与运用,占分。 第九十十一题主要考察句子的运用理解和积累,占分。 第十二十三题重要考察句子的运用理解句段的组成等,占分。 第一大题考察大小写字母的字形识记辨认情况,占分。 二答卷情况。 考试总体成绩及分析。 分以上有人,占%;及格人数人,占%;人平分分,%最低分人均分为

分。 总体来说,优秀率人平分相对于平时,成绩不够理想,部分同学成绩有失水准,还有上升的空间。 各大题答题情况及错误举例原因分析。 ⑴第一大题,是让大小写字母连成一家人。 有人未得满分,人得分在分以下。 说明此题掌握基本上还行。 但是部分同学粗心导致失分,如阮鹏刘想陶硕都丢了两分。 ⑴第二大题,看拼音写词语,有个词语分。 其中诗词变化语言这三个词错误较多,有人得分在分以下,有人得分只有几分,这是导致这几人不及格的重要原因。 刚才错误较多的三个词,都是平时复习忽略的原因,尤其是变化语言两个词复习少,诗词的词字未作会写的要求。 ⑴第三大题,有个字组词,共分。 其中未得满分的有人,说明此题大部分同学掌握较牢固。 其中部分同学错误纯属粗心,如陶硕把坐座两个字中土写掉了一横。 喻鹏将找到的找左边写成了两横。 王鑫将说话写成话说。 其余几个做错的同学属未能真正认识字的读音意义而写错了。 ⑴第四大题,有个小题共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寓言四则》知识讲解

《寓言四则》知识讲解 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伊索寓言》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伊索寓言》。 伊索(约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寓言作家。相传他原是古希腊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因才智出众,善于讲述寓言故事,受到主人赏识,获得了自由,以后他游历希腊各地,出入吕底亚国王克洛伊索斯的宫廷。公元前五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为希腊人所熟知,希腊寓言开始都归在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公元前4世纪至3世纪,雅典人得墨特里俄斯编了《伊索故事集成》,这是最早的希腊寓言集。我们现在看到的《伊索寓言》是经过多次增删编辑而成的,有些寓言产生于不同的年代,不可能都是伊索的作品。所以,就整体而言,《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寓言的汇编,是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的集体创作。流传很广的寓言有《狼和小羊》《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狐狸和葡萄》等。  《韩非子》 《智子疑邻》节选自《韩非子·说难》。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韩非出身韩国的贵族家庭,曾屡次上书进谏,要求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政策,都未被采纳。后来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卿,不久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后被逼自杀。韩非的法学思想主张“术”(君主驾驭百姓的手段)和“势”(君主的权力),反对儒家的“礼治”,主张“法治”。 韩非所著的《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富有说明力。 《淮南子》 《塞翁失马》节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淮南子》,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等编著的。刘安是汉高祖刘邦之孙,他善为辞赋,爱好屈原的作品,著有赋82篇,遗憾的是今已失传。《淮南子》是一部哲学著作,其中的许多作品哲理性很强。《淮南子》思想上接近道家,同时又吸取了儒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成为一部杂家著作。这部书在阐明哲理时,涉及很多奇物异类、鬼神灵怪,所以保存了一些神话材料,曲折地反映了远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如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都通过这部书的保存而流传至今。 知识积累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1.凡人:这里指世间的人。 2.庇(bì)护:包庇;袒护。庇,遮蔽、掩护。 3.饶头:商人为吸引顾客往往在顾客所买的货品之外,加送一点不值钱的东西,这种加送的东西叫做“饶头”。 4.爱慕虚荣:喜欢表面上的光彩。 5.赫(hè)拉 6.宙(zhòu)斯 《蚊子和狮子》 1.较(jiào)量: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 2.凯歌:打了胜仗所唱的歌。 3.喇(lǎ)叭 《智子疑邻》 1.智:聪明,这里的意思是“以……为聪明”。

2017-2018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模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 试题卷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小题,其中1-6小题每题2分,第7小题10分共2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蹒.跚(p án ) 歼.灭(jiān) 浩瀚(hào) 罄.竹难书(qìng ) B.嶙峋.(x ún ) 河堤(tí ) 诘责(jié) 油光可鉴(jiàn) C.荒谬.(mi ù) 驿.站(yì) 阻遏.(y è) 毛骨悚. 然(s ǒn ɡ) D.辟邪..(pì xié) 潮汐.(x ī) 娴.熟xián 锐不可当. (d ?ng ) 2.下列选项中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屈曲 斟酌 应衬 不拆不挠 B.磷峋 镂空 轩榭 坦荡如舐 C.提跋 星晨 凋谢 自出心裁 D.婆娑 主宰 秀颀 恹恹欲睡 3.下列语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这篇小说,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抑扬顿挫....,语言幽默诙谐,让人只想先睹为快。 B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惟妙惟肖.... 。 C .进入考场后,大家屏气敛声....,听监考老师讲考场规则和注意事项。 D .小张个子高高,仪表堂堂,在全班可以说是鹤立鸡群.... 。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 早春天气, , ; ,水天一色, , 卧龙一般, ,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 ①湖水苍茫 ②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 ③它有生命 ④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 ⑤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 A .①②③⑤④ B .⑤④①②③ C .⑤①④②③ D .②③①④⑤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 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反思,及时解决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B. 经过学习,大家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C. 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D. 浙江卫视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综艺类节目都办得有声有色。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B.“唐宋八大家”指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白居易、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C. 《背影》作者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D.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著名诗人。杜诗反映了唐由盛转衰的 过程,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7.古诗词积累(10分) (1)角声满天秋色里, 。 (2)感时花溅泪, 。 (3). , 。小园香径独徘徊。 (4)王绩在《野望》一诗中写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的诗句是: , 。 (5)《黄鹤楼》中以写景出名的颈联诗句是: , 。 (6)《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 叹之情的诗句是“ , ”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应用(本大题含8-9小题,共8分) 8、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A 、B 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 要求:①不变更原意;②人物、人称表达准确;③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合理。(4分) 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老师一声。再请帮我问问,后天晚上去她家找她行不行。” A .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珊珊说到这件事。 小王: B .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本人。 小王: 9、根据所给情境按要求表达。(4分) 学生上课按身高排座位,这似乎已成了班主任的惯例。但是,广州一所中学打破常规,让学生自行找同桌。此举在中学校园引起强烈反响,对于“学校排座位,学生说了算”这种做法,师生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请你参加这场讨论,发表你的意见。 三、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1-2题。(5分)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年级: 班级: 姓名: 考号: 座位号: 装. 订. 线. 答 题 不 超 过 此 线

2018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8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_____ 、拼音写字我最棒。(6分) tm b u k O n g x i d O n g tri g 二、 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 擦伤(ch a c a ) 仰卧(y a ng r a ng ) 波澜(I d lu 1) 柔嫩(n 白l B ) 2.炎夏,花园里花团锦簇.,分外娇艳。 ( ) 息凝神,车里顿时安静了。那屏 障似 的山峰在车窗外,有的近在 身边,似 乎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 四、加偏旁组字再组 词。 (7 分)w W w .X k b 1.c O m (暇( ) (T ( ) (闲暇)( ) ( )( ) ( 尸音一() ( )7-( ) ( )( ) ( )( ) 五、恰当解释我会选。 (6分) 三、 给加点的多音字注音。(3分) 公路盘曲. __________ ■而上。刚才还高兴得唱 曲 _______ L 的几个年轻人,此时也屏 簇:①聚集。②聚集成的团或堆。③量词,用于聚集成团成堆的东西。 1 ?孩子们簇拥着乐队老师走进少年宫。( ) p 01 d eig w an y d n ( )( )( )( )( )( )

3.一进院,一簇.菊花引起我的注意。( ) 六、我能写出带点词的近义词。(2 分) 1.我想起刚才做的梦,心头依然..突突地跳。( ) 2.他迈着矫.健.的步伐走上讲台。( ) 补充词语。(8 分) 七 、 突()森( )()地而( ) X k B 1 . c o m )雄伟连()不() ()( 奇()罗( )色彩()() )似() ()()万千 ()( 八、我能把句子填完整。(5 分) 1.桂林山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舟行_____________ ,人在_______________ 。 3.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浮天水送无穷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上明月共潮生。 九、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5 分)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 彩明丽,倒映水中。( ) 2.微风吹来,荷花如少女一般翩翩起舞。( ) 3.这样的天山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呢?( ) 4.蝴蝶在花间飞舞,时而高飞,时而低舞,时而落在花瓣上。( ) 5.怎样粗的树呢?要四五个人合抱才围得过来。( ) 十、关联词语我会用。(4 分) 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 )花朵还是叶子,( )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2.( )风雨再大,池塘里的小青蛙( )不害怕。 3.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 )稍一伸手( )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4.( )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 )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比得过春天的花园。w W w .x K b 1 . c o M 十一、病句确诊再医治。(8 分) A .成分残缺 B ?词语重复 C ?词序颠倒 D ?自相矛盾 1.内洞大概肯定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 改正 2.春光明媚,阳光灿烂,我们一起去春游。( ) 改正

2018年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有策略 所谓考后试卷分析,是指考试后订正试卷中出现的错误,分析考试的收获以及考试暴露出的问题,然后归类,逐一进行对照并制订出自我提高的措施与方法。所以,试卷分析要讲究以下四个策略: 1.从逐题分析到整体分析 从每一道错题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 分析思路是: ①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 ②知识点的内容是什么? ③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 ④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 ⑤这道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 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进行整体分析,拿出一个总体结论了。 通常情况下,学生考试丢分的原因大体有三种,即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 所谓“知识不清”,就是在考试之前没有把知识学清楚,丢分发生在考试之前,与考试发挥没有关系。 所谓“问题情景不清”,就是审题不清,没有把问题看明白,或是不能把问题看明白。这是一个审题能力、审题习惯问题。 所谓“表述不清”,指的是虽然知识具备、审题清楚,问题能够解决,但表述凌乱、词不达意。 上述问题逐步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研究这三者所造成的丢分比例,用数字说话,也就能够得到整体结论,找到整体方向了。 2.从数字分析到性质分析 要点有三: ①统计各科因各种原因的丢分数值。如计算失误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公式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 ②找出最不该丢的5~10分。这些分数是最有希望获得的,找出来很有必要。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可望可即。如果真正做到这些,那么不同学科累计在一起,总分提高也就很可观了。 ③任何一处失分,有可能是偶然性失分,也有可能是必然性失分,学生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失分的真正原因。 3.从口头分析到书面分析

2018年语文期末试卷

合江县2018年秋期学生学业水平检测第三次月考试卷29. 写一句你课外收集到的描写动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地方升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海面上, 霎时间洒满了银光。”这两个句子应该读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基础盘点(39分)。 (一)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在答题卡上涂“V',错的在答题卡上涂“ X”°(4分) 1. 《月光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 2. 《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扬了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谊。 3. 达?芬奇用他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成为了永恒的美丽的象征。 4.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句中的“扑”可以换成“飞”,不影响表达效果。 5. “响遏行云”这个成语故事中薛谭那高亢的歌声令秦青入迷。 6. 课文以“金色的脚印”为题,是因为它既是对全文的概括,也是对美好、崇高感情的赞美。 7. “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这段话表现了这头战象的善良 与忠诚。 8.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的遗像前后战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 守灵的白翼天使。”这两句话写出了海鸥对老人的尊敬与爱戴。 (二)读文段,在拼音后面的括号里写出字、词(7分)。 9. 动物世界有情有意,与老人相y K)相su 1()的海鸥,千方百计ch 0()备冬粮的松鼠,英wt() h do()迈的嘎唆,久别chmg()f印g()的正太郎一家,经历pi cn()j 0)的军犬黑子,它们有智慧, 有C()z eng(),它们与人类共生共c tn(),让我们携起手来,保护动物,与动物h e()xi <)相处吧。(三)写出画线字的正确读音,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4分)。 10. 横遭不幸(h aig h eng)11. 曲高和寡(h e h e ) 12.排山倒海(d co d co)13. 应声而来(y mg y ing) (四)给“故”选择正确的义项填在括号里,并用剩下的两个义项组词。(3分)。 故:A.原因B. 故意C.事故D.原来的E.朋友F.(人)死亡 14.故作镇静()15.病故()16. 缘故()17.沾亲带故() 18. 组词:, (五)补充词语,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7分)。 19. 余音绕()()笔生花引人()胜美不胜() 雅()共赏独具()心巧()天工脍()人口 20. 音乐会上,既有()的流行音乐,也有()的世界名曲,一曲终了,(), 令人回味无穷。 21. 小作者真是(),写出的文章构思(),内容()。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22. “碰翻了你的文具盒又怎么样?反正我不是故意的。”(改为礼貌用语) 23. 兄妹俩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兄妹俩家里太穷了。(用关联词把两个句子连起来) 24. 贝多芬弹得很纯熟,感情很深。(改为感叹句)25. 独脚海鸥只有一只脚,停落时得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为双重否定句) (七)回顾、拓展(10分)。 26. _________________ “,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时候才能戴着黄金笼 、阅读茶座(31分) 莫扎特的造访(赵丽宏) 不是所有的音乐都可以把你引进天堂,音乐家也有烦燥不安的时候。但是,有一位音乐家列_______________ 外,那便是莫扎特。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家的音响中正播放着莫扎特的《F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妻子在读 一本画报,儿子在做功课,音乐对我们全家都没有妨碍,尤其是像莫扎特第一钢琴协奏曲这样的作品,我们三个人都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各自做自己的事情。 我曾经告诉儿子,莫扎特写这部作品的时候还不到10岁。儿子睁大了眼睛,惊奇地问:真 的?他是天才?”是的,是天才,他是上帝派到人间传播美妙音乐的天才。”我这样回答儿子。 10岁的莫扎特,心里没有任何阴霾,没有忧伤和恐惧,只有对未来的幻想和懂憬。一切都明丽而鲜亮。莫扎特把童年时代的梦幻都倾吐在他的音乐中了。我喜欢这样的音乐在我周围幽幽地回荡。从钢琴上蹦跳出的音符,轻盈而圆润,犹如一滴滴晶莹剔透的雨珠,从冥冥的天空中落下来,在宁静的空气中闪烁飘荡。你看不见它们,接不住它们,却真切而优美地感觉到它们的存在,感觉到它们在轻轻地拨动你的心弦。它们滴落在任何地方,都会反弹出清幽脆亮的回声。美妙的旋律无所不至,仿佛是春天的微风从草地上拂过,没有什么能躲过那柔情的手指的抚弄。闭上眼睛,你就可以看见那些在微风中颤动的野花,还有在花瓣上滚动的露珠;小小的蝴蝶扇动着它们的彩色翅膀,从这片草叶上,飞到那片草叶上,终于在一朵金黄色的小花上停下来,微微喘息着,让湿润的风吹拂那对美丽的翅膀…… 我问儿子,在莫扎特第一钢琴协奏曲的旋律中看到了什么。儿子说:我看见一个金头发的孩子 在弹琴。他坐在花园里,身边有很大的喷泉,喷出银色的水花,漫天飞舞。”妻子说:我看见一条小 溪在绿色的山坡上流淌,小溪里都是五彩的石头。”儿子笑着总结:有喷泉,也有小溪,还有春天 下雨时在树林里听到的声音。” 说完话,我们仍然自己做自己的事情。除了音乐,家里没有其他声音,然而世界上一切美丽的音响都在我们小小的家中回荡?…有莫扎特的音乐陪伴着,家里是多么安静多么美好,连阴郁的天气我们也能感受到阳光灿烂的情调。 我告诉儿子,莫扎特离开人世时,两袖清风,一无所有,他甚至没有为自己留下买一口棺材的钱。在风雪中,他被不认识的人埋葬在谁也不知道的地方。人们甚至无法在他的墓地上献上一朵小花。 他为什么那么穷?”儿子的目光里饱含着困惑和不平。 因为那时音乐不值钱。”我的回答无奈而黯然。 这时,我们的耳边充满了莫扎特的音乐,是他的最后一部交响乐《第四十一交响曲》。那是蓝色的海水,平静地冲洗着沙滩;那是人心和天籁的融和,是超越时空的预言,是不死的灵魂在呼吸。天地间回响着那永恒的潮汐,无穷无尽…… 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27.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这个成语是从___ 的故事流传而来的。28. 翻译句子“伯牙谓世再无知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钱算什么?”儿子突然喊道,钱会烂掉,音乐活在人的心里! 在音乐的流水声中,我们狭小的屋子变得无比宽阔,所有的墙壁都消失了,可以看到最遥远的风景。莫扎特像 六年级语文学科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六年级语文学科月考第1页共4页 1 六年级语文学科月考第2页共4页

2018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四年级 语文期末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得分: 基础知识 1、看音节,工整书写词语。 pēn shè róng xǔ tuō zhù xīn kǔ qū hán qǔ nuǎn ( ) ( ) ( ) ( ) ( ) shùnjiān chén jìn shāo huǐ lǚ yóu dǎn dà wàng wéi ( )( ) ( ) ( ) ( )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柔嫩(yóu róu)浙江(zhézhè)悄然(qiǎo qiāo) 双膝(qī xī)卓越(zhuō zhuó)筑巢(cháo cáo) 3、把错字用“__ ”画出来并改正。 气极败坏()清彻见底()莫明其妙() 谜惑不解()绝胜千里()随心所遇() 4、根据音节,写出同音字。 biàn 争()分()()子方() shāo ( )微树()()给()火 huī 厂()()手()色()复

5、比一比,再组词 疑()拨()祥()绑()()()凝()拔()详()帮()()()袖()径()饶() 神()经()绕() 6、按要求填空 “手不释卷”的“释”字,音序是__ ,部首应查__ 部,去掉部首再查__ _画,第五笔是__ _。该字在本词中的意思是______(填上序号):①说明,解说;②消除;③放开,放下。再选择第一种意思组词_______ __ 7、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要求填空。 ()吞()咽()惫不()精()所()()()吁吁兵()神()扁鹊()()持之()()围()救()雄心()() ①写出画“__”的词语的近义词:__________ ②请找出有关寓言故事的成语:________ __,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这方面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以上词语选出与下列意思相符合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疲劳得不能忍受。() 8、按要求完成句子。 ⑴普罗米修斯忍受着痛苦。(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⑵几场春雨过后,常常会看见笋长出来。(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⑶北京申奥成功,全国人民都很高兴。(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⑸修改病句。 ①同学们必须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垣曲初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评价 1、试卷的基本情况: 历史考试时间为70分钟,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解析题、问题探究四类题。 2、试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2)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试题适中。但是考试内容期中前的占的多,期中后学的知识考的太少。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 二、试卷成绩情况

本次考试,我校七年级十个班,总体考试成绩来看,十个班优生率和及格率差距都较大,306班和309班退步了,需要进一步抓紧。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优点 (1)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4)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材料解析题的得分率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问题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工整、不规范。字很难认,

字的大小不一。 (2)概念混淆不清。学生对同类知识不同概念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如:把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混淆。 (3)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能力的题目比例很小,但此类题目的得分率较低,反映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 (4)复习不到位。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拿出的时间太少,没有方方面面的集中精力去记忆。 四、改进措施 1、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2、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4、根据目前命题的趋势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后主观性题目还会适当增加,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出问题、解决问

2018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2018年一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真阅读下面每组拼音,相信你一定能写出词语来。(8分)pén g yǒu rèqín g mǎyǐzhǔyì 二、比一比,再组词。(20分) 关()远()亮()活()办()送()玩()高()话()为()象()过()量()吧()队()像()时()童()把()认() 三、写出反义词。(10分) 晚()无()前()黑()慢()是()旧()冷()开()老() 四、快乐加减。(8分)

走+干=赶日+月=立+=童 叶-口=十会-人=香-=日 五、选适当的词填在括号里。(8分) 片个方包位把面口 一()鱼塘一()老师一()松果一()井一()叶子一()旗子一()菜子一()尺 六、我会填。(你能把古诗补充完整吗?)(6分) 春晓 ()眠()觉晓,()()闻啼()。 夜()()()(),()落()()()。 八、请把括号里不合适的字或拼音划去。(7分) 1、我(和合)妈妈去(工公)园看书。 2、儿(同童)散学归来(早草)。 3、(他她)是我的奶奶,(他她)是你的爷爷。 4、小白兔向老山羊要白菜的种(zhǒn g zhòn g)子。 九、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1)我和妈妈一边散步,一边欣赏美丽的风景。 一边。 (2)李老师正忙着改作业呢! 正。(3)天气渐渐热起来。 渐渐。 十、你能用线将下例的词语正确地连接起来吗?(12分) 轻轻的贝壳机灵的头发 雪白的步子碧绿的小鸟 青青的小草乌黑的叶子 懒洋洋地说美丽的松果 慢吞吞地走进来可口的问题 兴冲冲地晒太阳透明的翅膀 十、阅读文段,按要求作答。(7分) 春天来了,小草慢慢地染(rǎn)绿了大地,树木开始长出了嫩嫩的绿叶。蓝蓝的天空飘着淡淡的白云,红红的太阳撒下温暖的阳光。远远一片片野花都开了,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春天真美丽呀!我爱春天。 1、这段共有()句。(1分) 2、在短文中选合适的词填空。(4分)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新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 考试时间: 50+60=110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考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45分) 1、 我是小小书法家,我能拼准,我会填。(8分) b ēn t én ɡ s ōu su ǒ y án ɡ y ì zh èn ɡ zh òn ɡ àn t ín ɡ q īn ɡ y ín ɡ tu ī ji ..à.n . 2、 我会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上画“√”。(3分) 勾当(d ān ɡ d àn ɡ) 圆圈(ju àn qu ān ) 喝彩(h è h ē) 厌恶(è w ù) 盘旋(xu án xu àn ) 灾难(n án n àn ) 3、 找出并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4分) 和目相处( ) 受益非浅( ) 血麦亲情( ) 晃然大悟( ) 山洪爆发( ) 出呼意料( ) 画龙点精( ) 神泰各异( ) 应接不( ) ( )费心机 屏息( )视 ( )所当然 耀武扬( ) 欣喜若( ) 随( )而安 神清气( ) 隐隐约约(AABB ) 思考思考(ABAB .... )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如 含有人体器官名称的成语........... ,如 5.、我会词语巧搭配....... 。(4分) ( )的太空 灿烂的( ) ( )地发展 ( )地发现 打得( ) 说得( ) 发扬( ) 发挥( ) 6、按要求写句子。(6分) ① 星星在夜空中眨着亮晶晶的眼睛。(缩句) ②颐和园是个大公园。(扩句) ③刘翔冲向终点。(改为比喻句) ④小猫满月的时候不是更可爱吗?(改为陈述句) ⑤我和指导员去印刷厂取回了教科书。(改为把字句) ⑥这本书是你的?这本书是他的?(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7、我会在原句上修改病句。(3分)

2018年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精品范文】

2018年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8年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31.(1)试题分析 (一)试题评价 本题组是31题材料分析题的第(1)问,以初中生小奇一家致富为材料,设问为“结合材料,分析小奇家致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分值为2分。本题主要考查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发展的知识,答案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学生可以从国家政策、个人努力、家乡资源三个角度组织语言回答,学生只要答到两个不同角度即可满分,试题难度适中。材料里也透露了部分答案的信息,如“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小奇家乡有自然风景优美,人文历史浓厚,学生通过审查材料也能获得答案信息,所以本题的设计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审题能力,分析能力,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 (二)得分情况分析 本题总分2分,最高得分2分,最低得分0分,平均分1.5分,得分率75%,总体得分较好。

(三)学生答题常见错误 1、部分学生试卷留空白,或者书写差,字迹潦草看不清。 2、角度不全面,国家政策、个人努力、家乡资源三个角度只回答其中一个角度。 3、没有结合材料审题、答题,写的答案泛泛而谈,假大空,没有结合材料信息谈小奇家致富的主要原因。 (四)错误成因分析 1、考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不高,对材料不重视,只看设问不看背景材料,不会从材料中筛选关键词,利用材料透露的信息组织答案,所写答案没有针对性。 2、部分考生语言组织能力不强,表达不完整,只写几个字,马虎应对;或者表达不简洁,直接抄材料不归纳,答案指向性不明,导致写了很多分数也不高。 (五)教学意见和建议

1、提高学生针对材料中的关键词组织答题语言的能力,建议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审题能力和结合材料分析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多角度、多角度、有针对性答题的能力。 2、针对不同设问,规范答题格式,培养学生材料和考点相结合的答题习惯,避免空谈材料或者长篇大论堆积考点,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和答题规范。 31(2)小结 一、试题评价 本小题设问为:“如果你是小奇,用哪些理由说服父母选择这套方案?” 主要考查国情部分的核心知识点:“节能”“生态”“智能”,还有心理、道德、法律部分的“个性”“安全”“娱乐”,材料涉及网络、扶贫、乡村振兴、智能家居,范围涉及广泛,综合性强,要求紧扣材料,运用基础知识,具体化,材料化,知识化。

2018年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学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四年级语文(人教版)[90分钟内完卷满分100分] 出卷人:###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yú chǔn xī shēng líu chàng jiàn kāng wān yán zuìè xí guàn zhuāng shì 二、我会辨字组词。(6分) 瑕()恋()棉() 假()峦()绵() 稍()幼()弧() 峭()幻()孤() 三、我会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5分) “孤云独去闲”一句中的“闲”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__,再查 音节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_部首,再查_________画。“闲” 在诗句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花落谁家。(选词)(6分) 敏锐灵敏灵巧 1、刑侦队长用()的洞察力,发现了罪犯的蛛丝马迹。 2、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地避开。 3、猫的嗅觉(),只要你一切肉,他就会向你喵喵地叫。 虽然……但是……如果……就……只要……就…… 4、一个人()活的诚实,有信用,()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5、()生命短暂,()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 6、这件事()值得去做,()应该全神贯注。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总分统计人 得 分 得分阅卷人 得分阅卷人 得分阅卷人 得分阅卷人

五、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10分) 1.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是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的。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芦苇上盖了白雪。(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群结队的山羊在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上悠闲地吃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七月的天山很美。(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家长会那天,所有的家长差不多都到了。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一空一分) 1. 在诗人的眼里,春天是多么美好,白居易写下了“日出江花红 胜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春江图;苏轼写出了“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初春图;翁卷写的是“乡村四月闲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农作图。 2.在课文中游览山水:“桂林山水______________。”漓江的水的特点 是静、_______、_______,桂林的山_______、秀、_______; 3.虽然生命 _______,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________ 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________________,绝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的更加________________。 七.课内阅读。(10分)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们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雷达。雷达通过无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仿照()重复()阻碍() 2、读了这个片段,我知道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________、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________、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________。(3分) 3、用______把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画出来。(2分) 4、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发明了雷达,像这样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发明创造的事例还有很多,我能举两个例子:(2分)

最新2018至2019学年上学期四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2018至2019学年上学期四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四年级语文制卷:XXX小学 XX 学校班级学号姓名评分 第一部分基础积累与运用(48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fèi ténɡ lǒng zhào zhuài zhù jūn yún lěnɡ kù ( ) ( ) ( ) ( ) ( ) fènɡ xì yǐn bì hén jìshì hòu fù gài ( ) ( ) ( ) ( ) ( ) 二、比一比,组成词.(8分) 疑()豪()侍()脾() 凝()毫()待()牌() 侮()姹()惯()融() 悔()诧()贯()隔()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4 分) 枝折花落(shé zhé)风号浪吼(háo hào)河堤(tī dī)秘鲁(mì bì) 一模一样(mómú)薄雾(bóbáo)脸颊(jiá xiá)茎上(jīng jìng) 四、先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6分) 龙飞凤()胆小如()一丝不()慢条()理 从容不()局()不安屏息()视精神大()1.王老师对待工作(),很受大家的敬佩. 2.小博说话(),遇事(),同学们都喜欢他. 3.王林做了坏事,面对老师严厉的眼神,他显得有些(). 五、按要求写词语.(3分) 1.近义词:静谧()慎重()顿时() 2.反义词:冷酷()逼近()耀武扬威() 六、选择题.(6分) 因为……所以……即使……也……既……又…… 1.()小名同学关心集体,()同学们都选他当班长. 2.今天,小红在队会上的演讲()大方()生动. 3.电视机没有图像了,()维修人员来维修,故障()不一定能排除. 隐藏隐蔽隐瞒 1.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所藏身. 2.请草丛中()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3.做错了事,我们要勇于承认,绝不(). 滑:①滑溜,光滑②在光溜的物体表面滑动③不诚实 1.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 () 2.他这个人有时候滑头滑脑的. () 3.下雪了,地面真滑,一不小心就会摔跟头. ()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 1.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缩句) 2.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改写成反问句) 3.自古以来,人们把钱塘江大潮称为天下奇观.(改写成“被”字句) 4.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施一个伟大的奇迹.(改为双重否定句.)5.颐和园的景色真美啊!(改为感叹句)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 1.《白鹅》的作者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文章写了鹅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之中. 2.对于问题的认识,所处的位置不同,看法就不同.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蕴含相同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