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概论 解剖学部分知识点总结

基础医学概论 解剖学部分知识点总结
基础医学概论 解剖学部分知识点总结

解剖学

第一章绪论

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间质:细胞之间一些不具细胞形态的物质。

人体的九个系统: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循环、内分泌、感觉器、神经。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两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

前、后:近腹者为前,也称腹侧;近背者为后,也称背侧。

内侧、外侧:近正中矢状面者为内侧;远离正中矢状面为外侧,前臂内侧称为尺侧外侧称为桡侧;小腿内侧称为胫侧外侧称为腓恻。

冠状面也称作额状面

第二章基本组织

组织:由结构和功能相同(或相似、或相关)的一类细胞及其周围的细胞间质所组成。

1.上皮组织:由排列紧密、形态规则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结构特点:(1)细胞多,排列紧密,细胞外基质少(2)有明显的极性,分为游离面、基底面、侧面(3)一般无血管,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被覆上皮:覆盖于除关节腔软骨面以外的所有腔囊器官内表面、体腔面和体表面上皮。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

腺上皮:腺细胞组成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分为有管腺(外分泌腺)、无管腺(内分泌腺)

2.结缔组织:由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分布广泛。

功能:连接、支持、防御、保护、运输和营养。

结构特点:细胞间质多由基质纤维构成,成分复杂功能多样。

分类:胶体状的固有结缔组织、固体状的固体结缔组织(软骨和骨组织)、液体状的液态结缔组织(血液)

3.肌组织:由肌细胞组成。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心肌。

骨骼肌和心肌属于横纹肌,心肌和平滑肌属于不随意肌。

4.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有支持、绝缘、保护、营养和修复的功能,数量为神经元的10到50倍。

神经元分为胞体和突起。

胞体是神经元的营养和代谢中心。

神经元可分为多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假极神经元也可以分为运动神经元、感觉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第三章运动系统

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总共206块。骨按形态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骨的基本构造:每一块骨都由骨质、骨膜、骨髓等构成,并有神经和血管、淋巴管分布。在骨的关节面上有透明软骨构成的关节软骨覆盖,而且大部分骨都有关节面。

骨质:骨密质致密坚硬分布于长骨干、其他类型骨和长骨骺的外层;骨松质呈海绵状。

骨髓:红骨髓内含大量红细胞和某些白细胞有造血功能。黄骨髓为大量脂肪组织呈黄色无造血功能,但在慢性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能转化为红骨髓。

关节的基本结构:

关节面:无血管、神经,损伤后很难修复。由关节软骨、关节头、关节窝组成

关节囊:分内外两层,外层为纤维层,起连结牢固的作用;内层为滑膜层,能分泌少量滑液,有润滑、营养关节软骨的作用。

关节腔:由关节囊滑膜和关节软骨共同围成的密闭窄隙。腔内呈负压。关节的辅助结构:

韧带:位于关节周围或关节囊内的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关节盘与半月板:是位于两关节面之间的纤维软骨板。

关节唇:附着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

颅骨:分为后上部的脑颅和前下部的面颅,面颅骨(15块)、脑颅骨(8块)、听小骨(6块)

脑颅:成对:颞骨、顶骨不成对:额骨、筛骨、蝶骨、枕骨

面颅:成对:鼻骨、泪骨、颧骨、下鼻甲、腭骨、上颌骨

不成对:下颌骨、梨骨、舌骨

翼点:额骨、顶骨、颞骨、蝶骨四骨汇合处形成的“H”型的缝

前囟:在出生后一岁半左右闭合

躯干骨:椎骨、胸骨、肋

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4-5块)。椎骨分为椎体和椎弓。

颈椎:第3-6颈椎为一般颈椎,第1、2、7颈椎为特殊颈椎。

成人脊柱有颈、胸、腰、骶四个生理性弯曲

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的一横行隆起,两侧与第二肋软骨相连接

肋:第1~7对称真肋,8~10对称假肋,11~12对称浮肋

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和它们之间的连结共同构成。呈上窄下宽,前后略扁的圆锥形。胸廓除保护、支持脏器外,主要参与胸式呼吸运动。

上肢骨连结:肩关节(最灵活)、肘关节、(桡)腕关节

下肢骨连结:骨盆、髋关节、膝关节(最大,最复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距小腿关节(踝关节)

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组成,肌腹色红,肌腱色白。

背阔肌:位于背下部和胸侧部,为全身最大阔肌,呈三角形。

胸大肌:位置表浅覆盖胸廓前壁的大部呈扇形宽而阔。

膈上三个裂孔:(1)主动脉裂孔:在膈与脊柱之间,位于第2胸椎前方,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2)食管裂孔:位于主动脉裂孔的左前方,约

平第10胸椎有食管和左右迷走神经通过。(3)腔静脉孔:位于食管裂孔右前方的中心腱内,约平第8胸椎,有下腔静脉通过。

呼吸肌:膈肌、腹肌、肋间内外肌。

肱四头肌:是全身体积最大肌。起端有4个头,分别为股直肌、股内、外侧肌、股中间肌。

胸锁乳突肌:斜列于颈部两侧,为颈部一对强有力的肌,起自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胸骨端,肌束斜向后上方,止于颞骨乳突。

第四章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消化管、消化腺

消化管全长9m,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为上消化道;空肠、回肠、大肠、肛门为下消化道。

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腺体,分为大消化腺(独立存在的器官)和小消化腺(消化管壁内)。

咽峡:是口腔通咽腔的门户,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舌:舌上面一条“人”字形界沟,将舌分为后1/3的舌根和前2/3的舌体,舌体前端称为舌尖。

舌乳头:舌上的粘膜表面的小突起。丝状乳头数量多体积小呈白丝绒状具有一般感觉。菌状乳头数量较少,为红色圆形小突起散布于丝状乳头之间,内含味蕾,司味觉。轮廓乳头最大,有7-11个排列与结构前方,乳头中部隆起,周围有环形浅沟,沟壁内含味蕾,司味觉。

咽:消化和呼吸的共用通道,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

食管:是一前后略扁的肌性管道。

食管的三个生理狭窄:(1)位于咽与食管相续处。距中切牙约15cm。(2)位于食管与左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约25cm。(3)位于食管穿过膈的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40cm。

胃:两口:入口贲门(食管与胃相连处,位于第11胸椎左侧),出口幽门(胃与十二指肠相续处,位于第1腰椎右侧)。两缘:上缘胃小弯,下缘胃大弯。四部:贲门部、幽门部、胃体、胃底(自贲门向左上方膨

出部分)。幽门管:幽门部中紧接幽门呈管状。幽门窦:幽门管左侧稍膨大部分。

胃的位置: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胃壁的微细结构:由内向外分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外膜四层

小肠: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起自幽门下与盲肠相连(5-7m),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3段。

十二指肠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

十二指肠大乳头:在降部的左后壁上有一纵行黏膜皱襞下端。十二指肠大乳头有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胆汁和胰液由此进入十二指肠。

大肠: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五部分。

结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

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处。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点。

肝:人体最大的腺体,最大的消化腺。肝的上面,以镰状韧带为界将肝分为肝左叶和肝右叶(右叶大厚,左叶小薄)。

肝下面中间部位为肝门,有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肝左管、肝右管、淋巴管和神经出入。

胆汁的排出途径:肝细胞分泌的胆汁流入胆小管,继而汇入小叶间胆管,再经肝左右管出肝。

肝外胆道系统包括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胆囊管和胆总管。(画图理解)

胆囊:位于肝右叶下面,略呈鸭梨行,有储存和压缩胆汁的功能。

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胰的外分泌部由腺泡和导管构成。

第五章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

上呼吸道:鼻、咽、喉。下呼吸道:气管及各级支气管。

鼻旁窦:包括额窦、上颌窦、筛窦、蝶窦。额窦、上颌窦、筛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鼻甲后上方的蝶筛隐窝。

喉软骨是喉的支架主要包括单一的甲状软骨、会厌软骨、环状软骨和成对的杓状软骨。

喉腔结构(记图)

两侧声襞之间的间隙称为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地方。

左主支气管细长走向较水平;右主支气管粗短走向较垂直。故误入气管的异物多坠入右主支气管或右肺中。

左肺较细长由斜裂分为上下两叶;右肺较宽短由斜裂和水平裂分为上中下三叶。

肺呈圆锥形,分一尖、一底、三面、三缘。肺内侧面朝向纵膈又称纵膈面,其中央有椭圆形凹陷,称肺门。

肺门内有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神经及淋巴管等出入,进出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称肺根。

心切迹:

肺小叶:肺的结构单位,由细支气管及其分支和肺泡构成,呈锥体形,尖端朝向肺门,底面朝向肺表面。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泡上皮:Ⅰ型肺泡细胞和Ⅱ型肺泡细胞组成(各种细胞功能)

气血屏障:肺泡内气体与血液内气体进行交换所通过的结构,包括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层、Ⅰ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六层。

胸膜:被覆于胸廓内面和肺表面的浆膜。

壁胸膜:胸膜顶、肋胸膜、纵膈胸膜、膈胸膜。其中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的隐窝称肋膈隐窝。

纵膈:两侧纵膈胸膜之间所有结构和器官的总称。

第六章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功能:排出有机体新陈代谢

中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水。

在肾内形成的尿液,再经输尿管输送到膀胱暂时储存;排尿时,膀胱收缩经尿道排出体外。

肾是实质性器官,左右各一,形似蚕豆,分上下两端,前后两面,外侧两缘。外侧缘隆凸,内侧缘中部凹陷称为肾门,内有肾动脉、肾静脉、肾盂、淋巴管、神经等出入。肾门约平第一腰椎平面。

肾的被膜分为三层:由内向外依次为纤维膜、脂肪囊和肾筋膜。

肾单位:尿液形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由一个肾小体和一条肾小管构成,与集合管共同行使泌尿功能。

肾小管:分为近端小管(近曲小管、近直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院直小管、远曲小管)

肾血液循环特点:

球旁复合体:组成和功能

输尿管:细长的肌性管道,呈扁圆柱状,左右各一,长20-30cm,起自肾盂终于膀胱。

输尿管的三个生理狭窄:(1)输尿管起始处。(2)越过髂血管处。(3)穿膀胱壁处。

膀胱壁: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外膜。

膀胱三角:膀胱底内面两个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围成的三角形区域。膀胱三角是膀胱结核和肿瘤的好发部位。(画图记忆)

第七章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腺是睾丸,功能:产生精子和分泌男性激素;睾丸:位于阴囊中,左右各一,呈椭圆形。

生精小管之间的结缔组织内有睾丸间质细胞,能分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

男性尿道的三个生理狭窄: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尿道外口。

男性尿道两个弯曲:耻骨下弯(恒定的)、耻骨前弯。

卵巢位于盆腔卵巢窝内,呈扁卵形,

输卵管分为输卵管子宫部、输卵管峡、输卵管壶腹、输卵管漏斗四部分。子宫:成年未孕子宫呈前后略扁、倒置的鸭梨形,位于小骨盆腔的中央,在膀胱和直肠之间。

子宫的固定装置:

子宫壁由外到内可分为外膜、肌膜、内膜。

第八章循环系统

心血管系统:心、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内有血液周而复始地循环流动,(心是中空的肌性器官)。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组成。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循环(大循环):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毛细血管,与周围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再通过各级静脉,最后经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返回右心房。肺循环(小循环):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动脉干及各级分支到达肺泡毛细血管网进行气体交换,再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

心:心斜位于胸腔内,外面围着心包,约1/3在身体正中矢状面的右侧,2/3在正中矢状面左侧。有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四沟(心尖、心底、胸肋面、膈面、右缘、左缘、下缘,冠状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后房间沟)

心尖的体表投影:位置平对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

右心房:位于心的右上方,其向左前方突出的部分称为右心耳。三个入口为: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收集心脏本身的血液。出口为右房室口。

右心室:位于右心房左前下方。入口为右房室口,口的周围有三个三角形瓣膜,称为右房室瓣(三尖瓣),右心室向左上方延伸出口为肺动脉口。口的周缘附有三个半月形瓣膜为肺动脉瓣。

左心房:入口为4个肺静脉口,出口为左房室口。

左心室:位于右心室左后方,入口为左房室口。口的周缘附有两个三角形瓣膜为左房室瓣(二尖瓣)。出口位于左心室的前内侧部,为主动脉

口。

记忆心脏各出口入口,流入道流出道

心壁构造:由心内膜、心肌层和心外膜组成,心瓣膜由心内膜向心脏突起形成。

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耳之间的心外膜深面,呈椭圆形,是自动节律性兴奋的正常起搏点。

心内膜下支(纤维网)

心传导系: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心内膜下支-心室肌细胞

主动脉:升主动脉、降主动脉、主动脉弓。

头臂干向右上方斜行,至有胸锁关节后方分为右颈总动脉和右锁骨下动脉。

两侧颈总动脉均沿气管、食管、喉的两侧上升,至甲状软骨上缘处分为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

颈外动脉:自颈总动脉发出后,向上穿腮腺至下颌头稍下方,分为颞浅动脉和上颌动脉两个分支。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上颌动脉。

锁骨下动脉的主要分支:椎动脉、胸廓内动脉、甲状颈干等。

桡动脉:

腹主动脉分支为壁支和脏支。脏支:分为成对的脏支和不成对的脏支两种。

肾动脉:经肾门入肾。

睾丸动脉:分布于睾丸和附睾。女性为卵巢动脉分布于卵巢和输卵管。腹腔干:为一短干,在膈的主动脉裂孔稍下方起自腹主动脉前壁随即分为胃左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三大支。

肠系膜上动脉:在腹腔干稍下方,平第一腰椎高度。起自腹主动脉前壁,在胰头后方下行,主要分支:十二指肠下动脉、空肠动脉、回肠动脉、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分布于胰、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阑尾、升结肠、横结肠。

肠系膜下动脉:约平第3腰椎高度起自腹主动脉前壁,沿腹后壁向左下行走主要分支: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直肠上动脉分布于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上部。

髂总动脉:左右各一,平第4腰椎体下缘自腹主动脉分出后,向下外斜行至骶髂关节处,分为髂内动脉和髂外动脉。

髂外动脉:沿腰大肌内侧缘下行,经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至大腿前面移行为股动脉。

股动脉:

上腔静脉:是收集上半身静脉血的主干,由左右头臂静脉汇合而成,注入右心房。头臂静脉:

静脉角:同侧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汇合处所形成的夹角。(淋巴导管注入)

头静脉: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贵要静脉:注入肱静脉或腋静脉。

奇静脉收集胸壁、食管、气管等静脉血,最后注入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人体最大静脉,由左右髂总静脉在第5腰椎体右前方汇合而成。沿腹主动脉右侧上行,穿膈的腔静脉孔至胸腔,注入右心房。(肝静脉直接注入下腔静脉)

大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内侧,注入股静脉。

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外侧,注入腘静脉。

腹部的静脉主要有下腔静脉和肝门静脉及其属支。肝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头的后方汇合而成,向右上方进入肝门。收集胃、小肠、大肠(直肠下部除外)、脾、胰、胆囊的静脉血。

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收纳脾、胰、胆囊以及自胃到贲门至直肠上部消化管的静脉血。门静脉属支包括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和附脐静脉。淋巴管道: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淋巴导管。

毛细淋巴管:是淋巴管道的起始部,以膨大的盲端起于组织间隙。

淋巴干:收集头颈部淋巴的左右颈干,收集上肢淋巴的左右锁骨下干,收集胸部淋巴的左右支气管纵膈干,收集下肢、盆部和腹部成对脏器淋巴的左右腰干,收集腹部不成对脏器淋巴的肠干。

胸导管:起始于乳糜池,胸导管收集下半身及左侧上半身的淋巴,即全身3/4的淋巴(左右腰干、肠干)。根颈部处有左支气管纵膈干、左颈干和左锁骨下干汇入,最后胸导管呈弓形注入左静脉角。

右淋巴导管:由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和右支气管纵膈干汇合而成,注入有静脉角,收集右侧上半身的淋巴。

脾:全身最大的淋巴器官,位于左季肋区,平对第9-11肋。上缘较锐利,有2-3个脾切迹;下缘较钝,朝向后下方。功能:造血,储血,滤血,清除衰老的红细胞和参与机体免疫反应。

第九章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腺:由独立的内分泌器官组成,肉眼可见。内分泌器官无导管(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胸腺、松果体)。

内分泌组织: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团(胰腺的胰岛细胞、睾丸的间质细胞、卵巢的卵泡细胞和黄体)。

甲状腺:呈H行分左右侧叶及二者之间的甲状腺峡。

甲状旁腺:一般有上下两对,棕黄色,呈扁椭圆形,类似黄豆大小,贴附于甲状腺侧叶后面的甲状腺被囊上或埋在甲状腺组织中。(甲状旁腺激素:血糖升高)。

肾上腺:左右各一,分别位于两肾上端。左肾上腺近似半月形,右肾上腺呈三角形。(肾上腺素:血压升高,心跳加快)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主要能使心跳加快,心肌收缩能力加强,小动脉收缩,维持血压和调节内脏平滑肌的活动。

垂体:位于颅中窝的垂体窝内,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垂体加压素和促性腺分泌素)

腺垂体分泌的多种激素不但与身体骨骼和软组织的生长有关,且影响其他内分泌腺的功能。

松果体:位于背侧丘脑的后上方,以细柄与间脑相连,为椭圆形的小体,通常7岁后逐渐萎缩。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具有抑制生殖的作用,还有抗紧张、抗衰老、增强免疫力、促进睡眠等作用。

胸腺:既属于淋巴器官又兼有内分泌功能。

第十章感觉器

眼球: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

眼球壁:从外向内一次分为眼球纤维膜(角膜、巩膜),血管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视网膜。

角膜:占纤维膜的前1/6,无色透明,有屈光作用。内无血管和淋巴管。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巩膜:占纤维膜的后5/6,乳白色,不透明。在角膜和巩膜的交界处的深面有环形的巩膜静脉窦,为房水回流通道。

虹膜:位于血管膜的前部,为一圆盘状薄膜。中间有圆形的瞳孔。

睫状体:位于血管膜的中部,是血管膜的增厚部分。睫状体内有平滑肌称为睫状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睫状体的收缩和舒张还可以通过睫状小带调节晶状体的曲度,睫状体还可以产生房水。

视网膜:位于眼球壁的最内层,贴于虹膜与睫状体内面部分没有感光作用称为盲部,贴于脉络膜内面部分有感光作用称为视部。视网膜的后部称为眼底,在眼底的鼻侧,有一白色的圆形隆起,称为视神经盘。此处无感光称为生理盲点。在视神经盘的颞侧约3.5mm处,有一黄色区域,称为黄斑。其中央凹陷,称为中央凹。此区有密集的感光细胞,是感光最敏锐处。

眼球内容物:房水(无色透明的液体)、晶状体(富有弹性的双凸透镜状透明体)、玻璃体(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这些都是无色透明的共同组成眼的屈光系统。

白内障:晶状体若因疾病或损伤而变浑浊。

眼副器: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等。(保护和运动眼球)

眼睑:上睑和下睑,上下睑之间的裂隙称为睑裂,睑裂的外侧角和内侧

角分别为外眦和内眦。

结膜炎:红眼病。

泪囊:位于泪囊窝,为一膜性囊。上端为盲端,下端移行为鼻泪管。

鼻泪管:连续泪囊下端的膜性管道,向下开口于下鼻道。

眼球外肌:视器的运动装置,包括运动眼球的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上斜肌、下斜肌和收缩提上睑的上睑提肌。

眼的神经包括视神经(传导视觉冲动)、动眼神经(支配上、下、内直肌、下斜肌和上睑提肌) 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展神经(支配外直肌)、眼神经(管理眼球感觉)、面神经(主管泪腺分泌和眼轮匝肌收缩),以及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支配眶内平滑肌)。

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乳突小房等

位听感受器:膜迷路,由膜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均为位觉感受器)和蜗管(听觉感受器)组成。

声音的几种传导途径:

十一章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脑和脊髓以及与之相连的脑神经(12对)和脊神经(31对)。内脏神经系统:在周围神经系统中,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都含有感觉和运动纤维。分为称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感觉神经是将神经冲动从感受器传向中枢,又称为传入神经。运动神经则将神经冲动自中枢传向效应器,故称为传出神经。内脏神经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这两对有拮抗性)。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的部位,色泽灰暗。位于大脑和小脑表面的灰质称为大脑皮质和小脑皮质。

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轴突聚集的部位,因多数轴突包有髓鞘,颜色银白(亮白)。位于大脑和小脑深部的白纸称为大脑髓质和小脑髓质。

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由形态、功能、结构相似的神经元胞体(散

于白质之中)聚集而成的灰质团块。

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聚集的的地方,外形略膨大。(脑神经节、脊神经节)

纤维束(传导束):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起止、行程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成束。

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合成大小、粗细不等的集束,有数量不等的集束再聚集成一条神经。

脊髓:位于椎管内,有被膜包裹。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接。下端成年人一般平第1腰椎下缘,新生儿脊髓约平第3腰椎。呈前后稍扁圆柱状,全长粗细不等,两处膨大:颈膨大(上肢)和腰骶膨大(下肢)。腰骶膨大以下逐渐变细,呈圆锥状,称为脊髓圆锥(末端平第1腰椎下缘)。由脊髓圆锥向下延续成一根细长的无神经组织的终丝。

脊髓的内部结构:灰质(前角、侧角、后角)和白质结合图记忆

脊神经:中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

前支形成的神经丛:颈丛、臂丛、腰丛、骶丛。

脑:分为端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和延髓

脑干:中脑、脑桥和延髓,功能:传导功能,反射中枢,网状结构的功能

延髓:倒置的椎体形,上接脑桥,下连脊髓

中脑:

菱形窝:

小脑:位于颅后窝,外形上可分为中间窄细的小脑蚓和两侧部膨大的小脑半球。

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

躯体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躯体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视觉中枢:位于枕叶内侧面距状沟两侧的皮质

听觉中枢:位于颞横回

语言中枢:人类大脑皮质特有,主要包括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角回)四个语言中枢

边缘系统:

脑神经:Ⅰ嗅Ⅱ视Ⅲ动眼,Ⅳ滑Ⅴ叉Ⅵ外展,

Ⅶ面Ⅷ听Ⅸ舌咽,Ⅹ迷走副舌下全

三叉神经:最粗大的脑神经

迷走神经:行程最长,分布最广的脑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特点:定位模糊,痛阈较高,对牵拉和膨胀敏感,对烧灼、切割不敏感

传导路:高级中枢与感受器之间的传导神经冲动的通路,实质是由若干突触连接而成的神经元链。

设计学概论--必考点复习

设计学概论--必考点复习

《设计学概论》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 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就设计的功能性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数学物理学材料学机械学工程学电子学经济学做理论研究。就设计的审美性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色彩学构成学心理学美学民俗学传播学伦理学等进行研究。 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一、设计史 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1、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提出唯物主义美术史论;里格尔,“装饰研究”以及“艺术意志”的提出。 2、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吉迪恩关于“无名的技术史”的研究,将设计史的研究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1984年,出版了《机械化的决定作用》。 二、设计理论 设计是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的父亲。 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 在西方,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现代意义上的设计理论著作是19世纪开始的,而且一般都归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1837年成立的设计学校为 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其中最重要的 人物是琼斯和德雷瑟。琼斯的著作《装饰 的基本原理》里强调:任何适用于目的的 形式都是美的,而勉强的形式既不适合也 不美。德雷瑟是琼斯的学生,他强调研究 过去的(包括伊斯兰的)古典的装饰形式, 将几何方式引入自然形式形态装饰的研 究。 第二种类型的设计理论是针对工业 革命的影响做出的反响,其中最有影响的 人物是普金、拉斯金和莫里斯。 普金在他的《尖顶建筑或基督教建筑 原理》中提倡复兴哥特风格,而且反对在 墙壁和地板装饰中使用三度空间表现法, 推崇平面图案,要求装饰与功能一致。 对于工业革命,拉斯金的批评更为激 烈。他的《建筑的七暂明灯》他明晰地将 手工制作的、无拘无束的、生机盎然的作 品与及机器生产的无生气的精密物品对 立起来,手工制作象征生命,而机器象征 着死亡。 莫里斯的《小艺术》,他企图通过工 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 反对机器和工业化。这场运动的第一条原 则是恢复材料的真实性。其次就是强调设 计家关心社会,通过设计来改造社会。 包豪斯的第一任校长格罗佩斯设计 理论的复杂性构成了包豪斯独特的教学 方式,使这种特有的教学方式成为后来培 养设计家、解决工业设计问题的理论基 础。 ●设计批评 ●设计批评家和设计史家的区别:前者 的关注点是当代的设计作品,后者则 是设计的历史。 ●设计批评的任务是以独立的表达媒 介描述、阐释和设计具体的设计作 品;设计批评是一种多层次的行为, 包括历史的,再创造性的和批判性的 批评。 ●作品价值判断的标准:形式的完美 性、功能的适用性、传统的继承性以 及艺术性意义。 ●就形式的完美性而言,“设计”这一 感念本身就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作为 艺术批评的术语而发展起来的。作为 艺术批评的术语,设计所指的是合理 安排艺术的视觉元素以及这种合理 安排的基本原理。这些视觉元素包 括:线条、形体、色调、色彩、光线 和空间。 20世纪的形式主义批评主要来 自三个方面的影响:沃尔夫林 对美术风格史的研究、克利夫。 贝尔在艺术批评中提出的“有 意味的形式”;以及美国罗斯的 《纯设计理论》。 功能主义理论在设计中具有代 表性的体现主要是1953年由英 奇和格蕾特姐妹合办的乌尔姆 设计学校,其宗旨便是继续包 豪斯设计学校的未竟事业。 在设计批评中对传统继承性的 讨论,集中的表现为设计中的 历史主义理论,设计中的历史 主义形成于19世纪,以遵从传 统为特征。最为著名的是欧文。 琼斯的《装饰的基本原理》。 与历史主义对待传统的态度极 为相似的另一种设计思潮是折 衷主义。折衷主义所主张的是 综合不同来源和时代的风格。 尽管折衷主义受到现代运动强 硬派的职责,但是它仍然成为 20世纪设计界的主题。 :设计批评:包括历史的批评、 再创造性的设计批评和批判性 的设计批评等。 在有关设计的艺术问题讨论 中,“趣味”这一概念与“美” 有着同等重要的位置。 第二节设计学研究的 现状 设计的终极目的就是改善人的 环境、工具以及人自身。设计 的饿经济性质和意识形态性 质,即设计的社会特征。 20世纪最伟大的人文学者:贡 布里希。 ●德国哲学家本赛对符号学在设计领 域的应用作了开拓性的研究,按照本 塞的符号学对象理论划分为四种对 象:自然对象、技术对象、设计对象 和艺术对象,它们分别通过三种参

运动解剖学知识点

绪论 运动解剖学就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得影响与发展得规律。就是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关系得一门基础学科。 2、人体得标准解剖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拢,足尖向前,双上肢下垂于躯干得两侧,掌心向前。 3、人体基本面:矢状面、冠状面(额状面)、水平面(横切面)。 矢状面就是指沿身体前后径所作得切面。 冠状面就是指沿身体左右径所作得切面。 水平面就是指横切身体,与地面平行得切面。 4.人体基本轴:矢状轴、冠状轴(额状轴)、垂直轴。 矢状轴:为前后方向并与水平面平行得轴。 冠状轴(额状轴):为左右方向并与水平面平行得轴。 垂直轴:为上下方向并与水平面垂直得轴。 运动系统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与骨骼肌组成。 2、运动系统功能:支持、保护、运动。 第一章骨与骨连结 1、骨组织由骨细胞、胶原纤维、基质等构成。 2、骨分类: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长骨:分布于四肢,呈长管状,分为一体两端。

短骨:一般呈立方形,多成群分布于连结牢固且有一定灵活性得部位。 扁骨: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胸腔、盆腔得壁,起保护作用。 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 籽骨:位于肌腱内得小骨,其体积较小,在运动中起减少摩擦与转变肌力牵引方向得作用。 3、骨由骨质、骨膜、骨髓构成。 骨质:有骨组织构成,它就是骨得主要成分,按结构分为骨密质与骨松质。 骨密质:质地致密,耐压性较大,配布于骨得表层。 骨松质:呈海绵状,由许多片状得骨小梁交织排列而成。 4、骨膜: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包括骨外膜与骨内膜。 骨外膜:被覆于新鲜骨表面,含有丰富得神经、血管、淋巴。对骨得营养、再生、感觉起重要作用。外层厚而致密,有许多胶原纤维束穿入骨质,使之固定于骨面。内层疏松有成骨与破骨细胞,具有产生新骨质,破坏旧骨质得功能。 5、骨髓:充填于骨髓腔与松质得间隙内,分为红骨髓与黄骨髓。 红骨髓含有大量不同发育阶段得红细胞与其她幼稚型得血细胞,有造血功能。黄骨髓脂肪组织。 6、长骨得动脉:滋养动脉、干骺端动脉、骺动脉、骨膜动脉。

设计学概论复习第三章 知识点

第三章知识点 (试论中国古代设计中造型趣味的变迁、试论实用性在中国古代设计中所处的地位、试论中国古代设计的鲜明特征等试题知识点) 石器设计: 人们经过长期探索,开始较普遍地采用石器的磨制技术,即把经过选择的石块打制成石斧、石刀、锛、石铲和石凿等各种工具的粗坯后,再用研磨的方法进一步加工,使器形更加规整,尖端与刃口更加锋利,表面更加光洁,更加符合使用的要求。在石材的选择上,已十分注意石材的硬度、形状和纹理的选择。石斧选用长形的石块,以便稍加打磨,石刀是呈片状的,所以多选用片页岩,以便于剥离。例如制作石斧、石锛的石材硬度很大,器形必须设计成扁平刃利;石镞的硬度较小,镞头必须犀利尖锐。经过不断地观察、揣摩和实践,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得到了初步的萌启和发展,发现并掌握了诸如对称、节律、均匀、光滑等多种形式美的规律,并自觉地应用于设计活动中。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石器的设计上,是经过艺术思考的。他们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手法。 原始半坡型彩陶 :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半坡型彩陶的鱼形花纹,起先的写实的手法,逐渐演变为鱼体的分割和重新组合,例如,“人面鱼身”盆纹是人面与鱼形合体的花纹,在一个人头形的轮廓里面,画出一个鱼花纹,具有“寓人于鱼”的特殊意义,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尖底瓶汲水器,其基本形状为小口、尖底,腹部置有双耳。双耳除了系绳之用,还具有平衡重心的作用,使注满水后的容器能自动在水中直立,底尖便于下垂入水,也易于注满,造型设计可谓轻巧实用。 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特点,可归纳为以下特点:点和螺旋纹。点的运用,成为这个时期装饰的特点。在点的外面装饰螺旋纹,有动的感觉。因此,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风格可用旋动、流畅来形容。 青铜器设计 商周时期的设计艺术,最有代表性和具有突出艺术成就是青铜工艺,三千多年前出现的中国青铜工艺,它的突出成就表明了中国奴隶社会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 青铜是红铜和锡的合金,有时根据特殊需要也掺一点铅;加入锡铅以后,熔点降低,硬度增高,容易掌握铸造过程;可以铸造需要坚硬的制品,如武器或工具;另外熔铸时减少汽孔,使装饰花纹清晰;增加光泽度。青铜器的名称,根据生活用途的不同,大体可分烹饰器、食器、酒器、水器、杂器、兵器、乐器、工具等八类。 饕餮纹 饕餮纹是商周青铜器的主要纹样。饕餮纹,又称兽面纹,采用抽象和夸张的手法,造成狰狞恐怖的视觉效果,有许多学者曾作过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饕餮是由双鸡相对组成一个羊头,鸡羊谐音,有“吉祥”之意;有人认为是“通天地(亦即通生死)”;有人认为是“辟邪驱鬼”;有人认为是“戒之在贪”;有人认为是“象征威猛、勇敢、公正”;还有人认为是“祭神”等等。夔纹。这是一种近似龙纹的怪兽纹,常见于商代铜器纹饰中。 失蜡法 到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人们开始用失蜡法制作铜器,也称蜡模法。能浇铸出复杂多变的造型体,它是用蜡来制造模型,然后在模型内外敷泥,成为泥范,再制为陶范,最后再浇入铜熔液进行铸造,蜡则熔化流失。蜡模比起泥模,可以进一步精雕细刻,失蜡法可以制造极为精细或镂空和各种造型的装饰。甚至鸟兽象形的容器也铸造得十分准确生动。湖北随县战

运动解剖学复习全知识点

运动解剖学复习全知识点 绪论 1. 运动解剖学—— 2. 动作分析法—— 3. 运动解剖学研究的内容—— 4. 运动解剖学研究方法—— 5. 运动解剖学的标准解剖姿势—— 第一章人体的基本构成 1. 细胞的结构—— 2. 组织及组织的分类—— 3. 皮组织的分类—— 4. 结缔组织及分类—— 5. 腺体—— 6. 软骨组织—— 7. 透明软骨—— 8. 软骨—— 9. 骨组织—— 10. 神经组织和神经元—— 11. 运动终板—— 12. 哈佛氏系统—— 第二章运动系统 第一节骨与骨连结 1. 骨的分类——按部位分类按形态分类 2. 关节内软骨和关节面软骨—— 3. 运动环节—— 4. 肌肉的运动单位—— 5. 单关节肌和多关节肌—— 6. 骨的构造—— 7. 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 8. 骨的发生方式 9. 骨龄及其意义——

10. 体育运动对骨的形态结构的影响—— 11. 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老年人的骨的影响—— 12. 关节及其分类—— 13. 关节的主要构造及其辅助结构—— 14. 关节的分类—— 15. 联合关节—— 16. 关节的运动幅度—— 17. 关节的运动幅度的影响因素—— 18. 体育锻炼对关节形态结构的影响—— 19. 上肢骨的组成—— 20. 肩关节构造及其运动—— 21. 肘关节构造及其运动—— 22. 下肢骨的组成—— 23. 髌骨及其意义—— 24. 骨盆构造—— 25. 耻骨联合—— 26. 男女骨盆差异—— 27. 骨盆的作用原理—— 28. 髋关节的构造及其运动—— 29. 膝关节的构造及其运动—— 30. 踝关节的构造及其运动—— 31. 足弓的构造及其作用原理—— 32. 躯干骨的组成—— 33. 椎间盘—— 34. 脊柱的组成及其运动—— 35. 颅骨的组成—— 36. 听小骨—— 37. 体育锻炼对骨骼肌的影响—— 38. 发展肌肉力量的解剖学依据—— 39. 举例说明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和意义——

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总结超级完整

第一章头颈部 一、名词解释 1、头皮:颅顶的额顶枕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和枕额肌三层紧密附着,组成“头皮”。 2、面部“危险三角”:指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区,此区的面静脉无静脉瓣,并经眼静脉与海绵窦交通。若发生化脓性感染,易循上述途径逆行至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 3、腮腺床:腮腺深面有起自茎突的诸肌、颈内动脉和静脉、第四—第七脑神经共同组成的腮腺床。 4、枕三角:由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下腹围成。内有副神经外支、淋巴结及颈丛皮支等。 5、下颌管:位于下颌体内,由下颌孔到颏孔的骨性管道,内有下牙槽动脉、静脉、神经。 6、颈动脉鞘:颈部深筋膜中层,气管前筋膜向两侧延续,包裹颈总动脉、颈内动静脉和迷走神经形成。 7、下颌下三角(二腹肌三角):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体下缘围成。三角内有下颌下腺、下颌下淋巴结、面血管、舌血管、舌下神经和舌神经。 8、甲状腺假被膜:包裹甲状腺的气管前筋膜,即甲状腺鞘。 9、甲状腺悬韧带:在甲状腺两侧叶的内侧部和峡的后面甲状腺假被膜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喉返神经在其后方上行,手术时应该注意保护。 10、颈袢:上根:自舌下神经发出,为来自第1颈神经前支的纤维,沿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下降。 下根:由颈丛的第2、3颈神经前支纤维组成,在颈内静脉内侧下行。 上下根在颈内静脉的后内侧或前外侧联合成颈袢。 11、肌三角:底为颈深筋膜深层,顶为颈深筋膜浅层。三角内含有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和肩胛舌骨肌上腹,以及气管前筋膜和位于其深部的甲状腺、气管颈部、食管颈部等结构。 12、气管前间隙: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借疏松结缔组织相连形成气管前间隙。 13、颞下颌关节:由下颌窝、关节结节、下颌头、关节盘、关节囊及韧带组成。它是颌面部唯一既稳定又

运动解剖学大一下学期期末知识复习汇总

运动解剖学大一下学期期末知识复习汇总 第四章骨 1.作用:主要起保护脏器和支持的作用 2.人体206块骨,中轴骨80(颅骨29,躯干骨51),附肢骨126(上肢骨64, 下肢骨62) 3.长骨,一体两端,有骨髓腔,其余骨没有,骨分布。 4.籽骨,由肌腱或韧带钙化而成,分类中属于例外,如髌骨、拇指内收肌籽骨 5.骨膜分骨外膜和骨内膜。二者均有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骨外膜:致密结缔组织,成骨细胞为主,产生新骨质,外致密,胶原纤维束,内疏松。 骨内膜:薄层结缔组织,破骨细胞为主,造骨,破骨,位于骨松质间隙6.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由(1)外环骨板(2)内环骨板(3)哈 弗氏系统(4)间骨板构成,支持、保护。骨松质由针状或片状骨板,即骨小梁,排列方向与承受压力,张力方向一致,使骨以最少的材料达到最大的坚固性。 7.红骨髓:造血黄骨髓:储存脂肪椎骨,髂骨,肋骨,胸骨,肱骨,股骨 骨松质网眼内终生都是红骨髓。 8.血管:骨外膜,骨密质(哈弗斯骨板)淋巴管:骨膜 9.神经:内脏运动神经:骨质哈弗氏管的血管壁 躯体感觉神经:骨膜 10.骨的化学成分:有机质(决定弹性韧性):无机质(决定硬度)=3:7 11.骨的生长,膜内成骨,软骨内成骨。

12.躯干骨:26椎骨,1胸骨,12对肋骨。 13.椎骨,椎体,椎弓,7个突起,棘突1个,横突1对,上下关节突各一对。 14.颈椎特征性结构:横突孔胸椎:上下肋凹腰椎:椎体粗壮,棘突宽短, 板状。 15.颅骨,成对,不成对。 第五章骨连结 1.骨连结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直接连结分为纤维连结,软骨连结和骨性结合 2.软骨连结包括透明软骨结合(胶原原纤维)和纤维软骨联合(弹性纤维)二者具有抗压能力和良好的韧性 3.关节面及关节软骨的形状决定关节的运动形式;关节囊外层纤维层,内层滑膜层;关节腔内为负压,稳固关节。 4.韧带:位于关节周围或关节腔内,连于相邻两骨之间,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限制关节朝反向运动。 关节内软骨,纤维软骨构成,关节盘,半月板,加深关节窝。 关节唇,纤维软骨环,增大关节面,加深关节窝。 滑膜襞,向腔内突出,有利于滑液的分泌和吸收。 滑膜囊,向腔外膨出可减少运动时骨面之间的摩擦。 6.运动环节:能绕关节运动的人体的一部分,或肢体的一部分,简称环节。 关节的运动 7.关节的分类:(1)依据关节运动轴的数目:单轴关节滑车圆柱,双轴关节椭圆鞍状,多轴关节球窝平面

解剖学知识总结

解剖学知识总结 绪论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其任务在于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奠定基础。 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分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两部分进行。系统解剖学是按照人体各器官、系统来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局部解剖学则是按照身体局部来研究各器宫的形态结构和相互间的位置关系。 要运用进化发展的观点,形态与功能相结合的观点,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和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观点来观察和研究人体的形态与构造。学习时要重视标本、模型的观察和活体触摸要学会用工具书,如图谱。 掌握人体的轴、面和方位术语: 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对人体结构描述,均以此姿势为标准。 人体的轴——根据标准姿势,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轴。即: (1)矢状轴:由前→后,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的轴。 (2)冠状轴:由左→右,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的轴,又称额状轴。 (3)垂直轴:由上→下,与身体长轴平行的轴。 人体的切面——亦分三种: (1)矢状面:以前后方向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若将身体分成相等的左右两半,称为正中矢状面。 (2)冠状面:以左右方向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3)水平面:与垂直轴相垂直,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 常用方位术语: 腹侧——近腹面背侧——近背面 上(颅侧)——近头下(尾侧)——近足 内侧——近正中面外侧——距正中面较远 内——近内腔外——距内腔较远 浅——近体表深——距体表较远 近侧——近肢根远侧——距肢根较远 第一篇运动系统 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运动系统构成了人体的支架和基本形态,起保护、支持和运动的作用。

设计学概论重点

《设计学概论复习要点和练习题》 注意:名词解释、简单和论述题答题技巧:要简洁,标注清晰要点,评分是按照要点给分的,论述则需要加入实际的举例。不举例,只论述理论的关系则会扣除相应的分值。以练习题中的论述和简答为例。 练习题中的选择和填空答案大家自行查书获取 这是考前的要点提纲和部分练习题,同学们还是主要以书本为主,预祝考个好成绩 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设计概念的历史演变:设计作为人类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生存方式,其渊源是伴随“制造工具的人”的产生而产生的。而早期人类有关设计的经验性总结,如中国古代的《考工记》和以及古罗马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都可视作设计学作为一门理论的最初萌芽和起点。然而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论理的阐述,则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 设计的概念:设计一词虽然是西语Design在现代汉语中的反映,但其西语词源学上的含义,在古代中国的文献中早已有了相对应的词义——经营和造物。用现代汉语中的“设计”这一双音节词来对译西语的Design,从其各自的语源背景及文化背景来看都毫无歧义,这正好说明了“设计”作为人类生活行为的共性特征。总之,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1.1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从学科规范的角度来看,由于设计学在西方是近些年从美术学、建筑学中分离出来的独立学科,所以我们在此依据西方对美术学的划分方法来对设计学作研究方向的划分。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西方美术史之父瓦萨里:设计是三项艺术的父亲 1、设计艺术学 人机工程学 人类工程学是研究人的劳动工作能力与极限,以及如何使劳动工具、作业条件、生活道具等与人的解剖结构、生理与心理等特性相适应的学科,是二战之后,新兴的一门学科,充分考虑了人的舒适性和效率。 符号学理论:是从20世纪50年代应用于设计界的一种科学方法论,是一种极具启发意义的隐喻式的视觉分析方法,符号学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交往离不开符号,人的意识过程就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思维是对符号的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是信息的储存工具,是表情达意的物质手段。设计界将符号学引入设计的过程,涉及到设计的物质性、功能性、审美状态、设计对象的使用和设计作品的传播功能,意大利哲学家埃科用之分析建筑,法国哲学家巴特用之分析摄影,它是现代设计界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德国哲学家马克思.本塞对符号学在设计领域的应用做了开拓性的研究。 结构主义:是一种社会学方法,目的在于给人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对当代设计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法国结构主义哲学家是福柯和罗兰巴特,福柯提出无意识结构概念,即先验结构的存在,对设计中文化情境的重要性做出了贡献。罗兰巴特在《神话》一书中讨论了图像与形式的关系,将设计看做是可形式分析的文化符号。由此英国设计史家福迪《欲望的对象物:设计与社会》一书中讨论了设计对社会的反作用力,同样也是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这是现代设计界常用的研究和表现方法之一。 解构方法:是从符号学中引申出的一种分析方法,是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分析图形,并分别表达图形当中视觉的、文化的、语言的意义,通过这种解码行为,对图形做详细的全面阐释。这种方法也成为了设计的分析方法,启发了创新的设计手法,如法国鲍德里亚教授提出“挪借”手法,打破了设计永远是原创的观念,多默在《现代设计的意义》中提出了显性设计和隐性设计的区别。解构主义风格大师有美国建筑师弗兰克.盖里和视觉设计师保罗.兰德。 混沌理论:混沌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运用到设计领域,“创造性的混沌”将设计看做是多元化和无次序的,混沌理论是一种自然科学视角,在设计领域中混沌理论是后现代提出的多元化主义理论的一个方面,具体的混沌理论实践有日本的黑川纪章、英国的扎哈哈迪德,意大利设计群体孟菲斯和阿基米亚的作品。 荷加斯《美的分析》 英国画家荷加斯所著《美的分析》是西方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他意识到洛可可风格的意义,并提出线条曲线美的特征,对线条的组合做出了精辟的分析,分析了以线条为特征的视觉美和以实用性为特征的理性美,曲线的视觉美是丰富的变化与整体的统一,使用的理性美则最大限度的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要为目的,继他之后,18世纪有关设

《设计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知识点: 1、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论理的阐述,则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 2、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3、依据西方对美术学的划分方法,设计学一般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 4、吉迪恩与佩夫斯纳被称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学家。 5、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6、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似的概念是“经营”。 7、设计(Design)概念源于文艺复兴时期,最初是指素描、绘画。 8、进入20 世纪,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校长格罗佩斯提出的美术和工艺、建筑相融合的设计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9、设计批评的任务是以独立的表达媒介描述、阐释和评价具体的设计作品,包括历史的、再创造性的和批判性的批评。 10、西方设计界从50年代开始将符号学方法用于建筑设计。当时人们十分关注建筑的“意义危机”,认为现代建筑使环境失去了场所感,由此导致了一场功能与意义之争。 11、对当代设计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两位法国结构主义哲学家是福柯和罗兰·巴特。 12、西方开启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研究的工作始于20世纪初萌生的现

代主义设计运动,特别是被誉为“20世纪的米盖朗琪罗”的美国建筑设计大师赖特和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米斯·凡德洛。 第二章知识点: 1、设计是以成品为目的,并具有功能性、艺术性、相应的科学技术含量和确定的经济意义,也就是说设计具有艺术、科技、经济三个特征。 2、设计的创造过程是遵循实用化求美法则的艺术创造过程。 3、工业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同时受着经济、环境、社会形态、文化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由技术设计、经济设计、艺术设计组成。 4、设计是在工业革命后开花结果的。1785年吉米·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彻底改变了人类的技术世界,设计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革。 5、塑料是对20世纪的设计影响最大的材料。被用于各种产品上,其多样化的鲜明色彩和成型工艺上的灵活性,使许多产品设计呈现出新颖的形式。 6、设计作为管理手段,最典型的莫过于企业识别系统设计,简称CI 设计。 第三章知识点: 1、我国陶器主要有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中心的彩陶和继之而起的黄河下游龙山文化为中心的黑陶,以及长江以南地区的几何印纹陶。 2、彩绘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中最为成功的一种装饰设计手法。

2020艺术考研设计学概论核心考点

2020艺术考研设计学概论核心考点2020艺术考研:设计学概论核心考点 第一章 1.符号学理论 人类的思维和语言交往往往都离不开符号,而人的意识过程就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思维无非是对符号的一种组合、转换、再生的操作过程。符号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符号作为信息载体是实现信息存贮和记忆的工具,符号又是表达思想情感的物质手段,只有依靠符号的作用人类才能实现知识的传递和相互的交往;人类意识领域就是一个符号的世界。当代设计学借助符号学的方式使自己由技术-数学或美学-数学的理论而过渡到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它不仅涉及到技术的物质性、功能性和审美状态的数值规定,还涉及到设计对象的产生、使用和适用与传播功能。 2.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缘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当时解构主义的领袖德里达对传统的不容置疑的哲学观念发起挑战,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加责难。解构主义的最大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

反二元对立、反非黑即白的理论。解构主义设计师的共同点是赋予 设计艺术作品各种各样的形态,运用相贯、偏心、反转、回转等手法,使其设计作品具有不安定且富有运动感的形态的倾向。解构主 义设计作品的特征是:无绝对权威,个人的,非中心的,恒变的, 没有预定设计的,多元的,非同一化的,破碎的,凌乱的,模糊的。按照解构主义理论,我们可以运用科学的符号学原理来分析图像, 并且分别说明其视觉的、文化的、以及语言的意义,这一分析过程 被解构主义理论家称之为解码。 3.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也称为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等,来自旨在保护自然资源、 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反消费运动。它是指在产品及其 寿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充 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更要优化各种 相关因素,使产品及其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总体负影响减到最小, 使产品各项指标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它的核心原则是3R原则,即 减少原则(Reduce)、再使用原则(Reuse)和再循环原则(Recycle)。虽然它迄今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却已经成为一种极其 重要的新趋向。 4.《考工记》

运动解剖学复习全知识点

绪论 1.运动解剖学—— 2.动作分析法—— 3.运动解剖学研究的内容—— 4.运动解剖学研究方法—— 5.运动解剖学的标准解剖姿势—— 第一章人体的基本构成 1.细胞的结构—— 2.组织及组织的分类—— 3.皮组织的分类—— 4.结缔组织及分类—— 5. 6. 7. 8. 9. 10. 11. 12. 第二章 第一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关节的运动幅度—— 17.关节的运动幅度的影响因素—— 18.体育锻炼对关节形态结构的影响—— 19.上肢骨的组成—— 20.肩关节构造及其运动—— 21.肘关节构造及其运动—— 22.下肢骨的组成—— 23.髌骨及其意义—— 24.骨盆构造—— 25.耻骨联合—— 26.男女骨盆差异——

27.骨盆的作用原理—— 28.髋关节的构造及其运动—— 29.膝关节的构造及其运动—— 30.踝关节的构造及其运动—— 31.足弓的构造及其作用原理—— 32.躯干骨的组成—— 33.椎间盘—— 34.脊柱的组成及其运动—— 35.颅骨的组成—— 36.听小骨—— 37.体育锻炼对骨骼肌的影响—— 38. 39. 40. 41. 42. 43. 第二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脐环—— 20.固有呼吸肌—— 21.腹股沟三角—— 22.肌肉的工作性质—— 23.动力工作和静力工作—— 24.克制工作和退让工作—— 25.支持工作固定工作和固定工作—— 26.影响肌肉力量大小的解剖学因素—— 27.肌肉初长度—— 28.多关节肌的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及举例说明—— 29.体育运动对肌肉形态结构的影响——

2021年《设计学概论》考试大纲(专插本)

《设计学概论》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与目的 《设计学概论》科目的考试,是普通高等学校(含高职班和各类成人高校从普通高校招生的普通班)应届和往届专科毕业生,以及通过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国民教育系列获得大专毕业证的人员,升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就读的专业课考试科目。 《设计学概论》课程考试的目的和要求是:以考核学生个人对艺术设计的认知与理解、考核学生个人的设计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以考试指定参考书《设计学概论》内容作为考核材料,要求学生在专业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具备自身的艺术素养,并能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突破惯性思维,具备以新观点新视角进行观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Ⅱ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及参考书 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2.《设计学概论》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指定参考书中与设计相关的各项知识,详见以下考核。 3.《设计学概论》考试参考书为《设计学概论》(全新版),尹定邦、邵宏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Ⅲ试题命题的原则 作为一项选拔性考试,插班生《设计学概论》考试试题在设计上应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合理的难度。 1.考试内容覆盖面全,并不局限于知识点的考核,将以学生的专业水平、综合能力以及自身素材作为考核重点。 2.根据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试题分了三个层次:识记、理解、综合分析与应用,其分值比例依次约为20%、30%、50%。 3.题型包括但不限于:选择、判断、问答、分析论述等考试常见题型。 4.试题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卷的比例,易约占20%,较易约占30%,较难约占30%,难约占20%。 Ⅳ《设计学概论》考核内容和要求 考试内容,以指定参考书的内容为准,其中,除第3章、第7章为非考试要求范围,其余各章均为考试内容备选范围,请考生熟识参考书,并根据以下纲要对书本内容进行把握: 第1章作为学科的设计 第一节设计的理论阐述 一、设计史 二、设计理论 三、设计批评 第二节设计研究的现状 一、当代西方设计思潮 二、中国设计思想概述 第2章设计:人类的第一行为(重点)

设计学概论_ 必考点复习

《设计学概论》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伦理的阐述,是20世纪以来的产物。简单说来,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是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特色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人类创造性行为的理论研究。 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和设计批评三个分支。设计史必须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一、设计史 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们提供。 1、美术史学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就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提出唯物主义美术史论;里格尔,“装饰研究”以及“艺术意志”的提出。 2、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佩夫斯纳和吉迪恩,他们同时又是极有贡献的美术史家和建筑史家。 佩夫斯纳通过其1936年出版的《现代设计的先锋》开创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心目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 吉迪恩关于“无名的技术史”的研究,将设计史的研究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 二、设计理论 传统上讲,设计理论一直为它的学科 美术和建筑理论所包容,这是因为设计这 一概念本身就是从美术与建筑实践中引 申出来的理论总结。 设计是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 塑的父亲。 在古代中国,与古代西方“设计”相 似的概念是“经营”。 在西方,一般以荷加斯的著作《美的 分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现代意义 上的设计理论著作是19世纪开始的,而 且一般都归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1837年成立的设计学校为 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其中最重要的 人物是琼斯和德雷瑟。作为一个功能注意 者,琼斯的著作《装饰的基本原理》里强 调:任何适用于目的的形式都是美的,而 勉强的形式既不适合也不美。德雷瑟是琼 斯的学生,他强调研究过去的(包括伊斯 兰的)古典的装饰形式,将几何方式引入 自然形式形态装饰的研究。 第二种类型的设计理论是针对工业 革命的影响做出的反响,其中最有影响的 人物是普金、拉斯金和莫里斯。 普金深刻干感受到工业革命造成的 问题及其对欧洲图案的设计所造成的可 悲的影响,在他的《尖顶建筑或基督教建 筑原理》中提倡复兴哥特风格,而且反对 在墙壁和地板装饰中使用三度空间表现 法,推崇平面图案,要求装饰与功能一致。 对于工业革命,拉斯金的批评更为激 烈。他明晰地将手工制作的、无拘无束的、 生机盎然的作品与及机器生产的无生气 的精密物品对立起来,手工制作象征生 命,而机器象征着死亡。 拉斯金的信徒莫里斯企图通过工艺 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反 对机器和工业化。这场运动的第一条原则 是恢复材料的真实性。其次就是强调设计 家关心社会,通过设计来改造社会。 20世纪初,现代运动的实践者们主要 关注于艺术和建筑。 包豪斯校长格罗佩斯设计理论的复 杂性构成了包豪斯独特的教学方式,使这 种特有的教学方式成为后来培养设计家、 解决工业设计问题的理论基础。 二战及二战以后,设计理论与商业管 理和科学方法论的新理论相结合,近20 年来,设计研究和设计理论又从其他新兴 的学科中受益匪浅。90年代,设计理论多 元发展,唯一共同的目标是将设计尽可能 放在最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研究。 三、设计批评 1、设计批评家和设计史家的区别: 前者的关注点是当代的设计作品,后 者则是设计的历史。 2、设计批评的任务是以独立的表达 媒介描述、阐释和设计具体的设计作 品;设计批评是一种多层次的行为, 包括历史的,再创造性的和批判性的 批评。在这种情况下,设计批评追求 的是价值判断,而这一点是今天的设 计史研究所回避的。 3、作品价值判断的标准:形式的完 美性、功能的适用性、传统的继承性 以及艺术性意义。 4、就形式的完美性而言,“设计”这 一感念本身就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作 为艺术批评的术语而发展起来的。作 为艺术批评的术语,设计所指的是合 理安排艺术的视觉元素以及这种合 理安排的基本原理。这些视觉元素包 括:线条、形体、色调、色彩、光线 和空间。 5、20世纪的形式主义批评主要来自 三个方面的影响:沃尔夫林对美术风 格史的研究、克利夫。贝尔在艺术批 评中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以及 美国罗斯的《纯设计理论》。在20 世纪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形式主义批 评对设计的纯形式研究起到了推波 助澜的作用。 6、功能主义理论在设计中具有代表 性的体现主要是1953年由英奇和格 蕾特姐妹合办的乌尔姆设计学校,其 宗旨便是继续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未 竟事业。 7、在设计批评中对传统继承性的讨 论,集中的表现为设计中的历史主义 理论,设计中的历史主义形成于19 世纪,以遵从传统为特征。最为著名 的是欧文。琼斯的《装饰的基本原 理》。 与历史主义对待传统的态度极为相 似的另一种设计思潮是折衷主义。折衷主

运动解剖学知识点

绪论 运动解剖学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 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的规律。是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动作关 系的一门基础学科。 2.人体的标准解剖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拢,足尖向前,双 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掌心向前。 3.人体基本面:矢状面、冠状面(额状面)、水平面(横切面)。矢状面是指沿身体 前后径所作的切面。 冠状面是指沿身体左右径所作的切面。 水平面是指横切身体,与地面平行的切面。 4.人体基本轴:矢状轴、冠状轴(额状轴)、垂直轴。矢状轴:为前 后方向并与水平面平行的轴。 冠状轴(额状轴):为左右方向并与水平面平行的轴。 垂直轴:为上下方向并与水平面垂直的轴。 运动系统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2.运动系统功能:支持、保护、运动。 第一章骨与骨连结 1.骨组织由骨细胞、胶原纤维、基质等构成。

2.骨分类: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长骨:分布于四肢,呈长管状,分为一体两端。 短骨:一般呈立方形,多成群分布于连结牢固且有一定灵活性的 部位。 扁骨:呈板状,主要构成颅腔、胸腔、盆腔的壁,起保护作用。 不规则骨:形状不规则。 籽骨:位于肌腱内的小骨,其体积较小,在运动中起减少摩擦和 转变肌力牵引方向的作用。 3.骨由骨质、骨膜、骨髓构成。 骨质:有骨组织构成,它是骨的主要成分,按结构分为骨密质和 骨松质。 骨密质:质地致密,耐压性较大,配布于骨的表层。 骨松质:呈海绵状,由许多片状的骨小梁交织排列而成。 4.骨膜: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包括骨外膜和骨内膜。 骨外膜:被覆于新鲜骨表面,含有丰富的神经、血管、淋巴。对 骨的营养、再生、感觉起重要作用。外层厚而致密,有许多胶原纤维束穿入骨质,使之固定于骨面。内层疏松有成骨和破骨细胞,具有产生新骨质,破坏旧骨质的功能。 5.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松质的间隙内,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含有大量不 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和其他幼稚型的血细胞, 有造血功能。黄骨髓脂肪组织。 6.长骨的动脉:滋养动脉、干骺端动脉、骺动脉、骨膜动脉。

解剖学100个重点知识点

解剖学100个重点知识点1.骨的数量 全身有骨二零六, 配布四肢一二六。 上比下肢多两块,① 余下八十在中轴。 面颅十五脑颅八, 每侧鼓室藏着仨,② 加上躯干五十一, 中轴八十刚好齐。 [注释] ①上比下肢多两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 ②每侧鼓室藏着仨:每侧鼓室有三块听小骨。2.椎骨的一般形态 一体一弓围椎孔,① 椎体在前弓在后。 椎弓前根后为板,② 椎弓根间椎间孔。 两侧弓板愈合处, 向后伸出成棘突, 弓根弓板结合处, 上下关节和横突。③

[注释] ①一体一弓围椎孔:椎骨的前方为椎体,后部为椎弓,二者围成椎孔。 ②椎弓前根后为板:椎弓的前部为椎弓根,后部为椎弓板。3腰椎形态特征椎弓发达体粗壮, 棘突宽短呈板状。① 相邻棘突裂隙宽, 便于临床行腰穿。 [注释] ①腰椎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4椎间盘 成人间盘二十三,① 居于相邻椎体间。 周围部称纤维环,② 与邻椎体紧密连。 中部偏后是髓核, 白色胶样弹性垫。 [注释] ①成人有23个椎间盘,第1和第2颈椎之间没有椎间盘。

②周围部的纤维环坚韧而富于弹性,紧密连接两个相邻的椎体。5颅骨 颅骨共有二十三, 关节软骨逢来连。① 保护支持脑耳眼, 后上脑颅前下面。② 前窄后宽形卵圆, 邻骨之间逢相连。 顶枕相接人字缝, 顶间矢状额顶冠。 ①关节软骨逢来连:颅骨之间借关节、软骨、逢连接。 ②后上脑颅前下面:颅骨以眶上缘和外耳门上缘连线为界分为后上方的脑颅骨和前下方的面颅骨。6颅底内面观 颅底内面不平整, 前中后窝阶梯形。① 凹凸不平多孔裂, 大部都与颅外通。 [注释] ①前中后窝阶梯形:颅底内面自前向后为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7颅的侧面观 外耳门、居中间,

运动解剖学笔记 十

运动解剖学笔记十 《运动解剖学》 内容提纲

绪论 一、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正常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探索人体机械运动与体育运动的关系,属于运动人体科学范畴的一门基础学科。 二、学习目的和任务: 1、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为运动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3、为学习后继课程奠定基础。 三、学习运动解剖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一)基本观点(二)基本方法。 四、运动解剖学发展史 五、解剖学定位术语 (一)人体解剖姿势:人体标准解剖姿势为身体直立,双眼平视,手臂下垂,掌心向前,两足并拢,脚尖向前。 (二)常用方位术语: 上:靠近头部下:靠近足部前:靠近腹侧后:靠近背侧 内侧:靠近身体正中面外侧:远离身体正中面浅:靠近体表或器官表面深:远离体表或器官表面近侧端:四肢的近躯干端远侧端:四肢的远躯干端 桡侧:前臂的外侧尺侧:前臂的内侧腓侧:小腿的外侧胫侧:小腿的内侧(三)人体基本面: 1、水平面:横断身体,与地面平行之切面,亦称横切面。 2、矢状面:沿身体前后径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其中通过正中线的切面称为正中面。 3、额状面:沿身体左右径所作的与地面垂直的切面,亦称冠状面。 (四)人体基本轴: 1、额状轴:横贯身体,,垂直通过矢状面的轴,又叫冠状轴。 2、矢状轴:前后贯穿身体,垂直通过额状面的轴。 3、垂直轴:纵贯身体,垂直通过水平面的轴。 第一章人体的基本构成 第一节细胞和细胞间质 一、细胞细胞是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功能单位。 (一)、细胞的大小和形态: 细胞形态多样:有圆形、椭圆形、立方形、扁平形、菱形等 人体最大的细胞如卵细胞;最小的细胞如小脑内的颗粒细胞。 (二)、细胞的结构、功能: 1、细胞膜 结构:由双层脂类分子嵌入一层蛋白质分子构成,称为单位膜。 功能:A、保持细胞的完整性。B、选择性的通透作用。C、调节作用。 2、细胞质:半透明的胶样物质,叫基质;悬浮两种颗粒——细胞器和包含物。细胞器:细胞内具有特殊功能的器官。包括: A、线粒体: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内质网: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C、内网器:与细胞的分泌机能有关。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全面大总结

人体解剖学知识点全面大总结 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 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4.成对的脑颅骨有: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5.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6.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8.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9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La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2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冀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3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

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4.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腹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5.试述淮骨的一般形态. 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椎弓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有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为椎弓板.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16.写出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 答: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下领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 窝筛窦的前、中筛、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筛小房开口于上鼻道17.试述肩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 答:肩关节由肩胛骨关节孟和肱骨头构成.其形态特点:(1)股骨头大,关节孟下而浅,周缘有孟唇加深,因此可作较大运动.(2) 关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肚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囊的上、后和前部都有肌和肌健跨越,但前下部缺乏肌和肌健加强而较薄弱。肩关节为人体最灵活的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及换转运动。 18.试述髋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