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试题Word版

计算机基础试题Word版
计算机基础试题Word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卷

答卷说明:1、本试卷共5页,四个大题,满分100分,120分钟完卷。

2、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和十进制数255相等的二进制数是()

A、11101110

B、11111110

C、10000000

D、11111111

2、冯.诺依曼体系的计算机硬件系统所包含五大部件是()。

A、输入设备、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出设备

B、输入/输出设备、运算器、控制器、内/外存储设备、电源设备

C、CPU、RAM、ROM、I/O设备

D、主机、键盘、显示器、磁盘驱动器、打印机

3、通常的CPU是指()。

A、内存储器和控制器

B、控制器与运算器

C、内存储器和运算器

D、内存储器,控制器和运算器

4、鼠标器是一种()。

A、存储器

B、运算控制单元

C、输入设备

D、输出设备

5、()合起来叫做外部设备。

A、打印机、键盘和显示器

B、输入/输出设备和外存储器

C、驱动器、打印机、键盘和显示器

D、A和B

6、在计算机中存储一个汉字需要的存储空间为()。

A、一个字节

B、二个字节

C、半个字节

D、四个字节

7、CAD是计算机主要应用领域,它的含义是()。

A、计算机辅助教育

B、计算机辅助测试

C、计算机辅助设计

D、计算机辅助管理

8、目前市场上流行的Pentium Ⅲ微机中的Pentium Ⅲ指的是()。

A、硬盘容量

B、主频

C、微处理器型号

D、内存容量

9、()不是常用的音频文件的后缀。

A、WAV

B、MOD

C、MP3

D、DOC

10、在Windows中,查找文件或文件夹时,文件或文件夹名中常常用到一个符号“*”,它表示()。

A、任意一个字符

B、任意一串字符

C、任意八个字符

D、任意三个字符

11、在Windows中,当一个应用程序窗口被最小化后,则该应用程序()。

A、被终止执行

B、被“挂起”

C、被转入后台执行

D、被暂停执行

12、Windows XP的“桌面”指的是()。

A、整个屏幕

B、全部窗口

C、某个窗口

D、活动窗口

13、当选定文件夹后,下列操作中,()不能删除文件夹。

A、在键盘上按DEL键

B、用鼠标右键单击该文件夹,打开快捷菜单,然后选择“删除”命令

C、在“文件”菜单中选择“删除”命令

D、用鼠标左键双击该文件夹

14、windows中,当剪下某信息时,想粘贴信息,则应该()。

A、在光标处按下Alt+V键

B、在光标处按下Ctrl+V键

C、在光标处按下Shift+V键

D、在光标处直接回车

15、通常文件名组成是()。

A、文件名和基本名

B、主文件名和扩展名

C、扩展名和后缀

D、后缀和名称

16、在word编辑文本时,可以在标尺上直接进行()操作。

A、对文章分栏

B、建立表格

C、嵌入图片

D、段落首行缩进

17、打开一个Word文档,通常是指()。

A、显示并打印出指定文档的内容

B、把文档的内容从磁盘调入内存,并显示出来

C、把文档的内容从内存中读入,并显示出来

D、为指定文件开设一个空的文档窗口

18、保存Word文件的快捷键是()。

A、[Ctr1]+[V]

B、Ctr1]+[X]

C、[Ctr1]+[S]

D、[Ctr1]+[O]

19、Word文档文件的扩展名是()。

A、txt

B、wps

C、doc

D、wod

20、在Word 中选定一个句子的方法是()。

A、按住[Ctrl]键同时双击句中任意位置

B、按住[Ctrl]键同时单击句中任意位置

C、单击该句中任意位置

D、双击该句中任意位置

21、WORD中所有的字符格式排版,都可以通过执行菜单命令()来实现。

A、"格式→字体"

B、"文件→打开"

C、"格式→段落"

D、"工具→选项"

22、在Excel工作表中,每个单元格都有唯一的编号叫地址,地址的使用方法是()。

A、字母+数字

B、列标+行号

C、数字+字母

D、行号+列标

23、绝对地址在被复制或移动到其他单元格时,其单元格地址()。

A、不会改变

B、部分改变

C、发生改变

D、不能复制

24、删除当前工作表中某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选定该行,()。

A、按[Delete]键

B、执行"编辑→清除"菜单命令

C、执行"编辑→剪切"菜单命令

D、执行"编辑→删除"菜单命令

25、在A1单元格中输入=SUM(8,7,8,7),则其值为()。

A、15

B、30

C、7

D、8

26、用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文稿默认的扩展名是()。

A、.pwp

B、.ppt

C、.ppn

D、.pop

27、在Internet中的IP地址由()位二进制数组成。

A、8

B、16

C、32

D、64

28、关于电子邮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送电子邮件需要E-mail软件的支持

B、发件人必需有自己的E-mail帐号

C、收件人必需有QQ号

D、必需知道收件人的E-mail地址

29、计算机网络的最大优点是()。

A、共享资源

B、增大容量

C、加快计算 C、节省人力

30、计算机感染病毒的可能途径之一是()。

A、从键盘上输入数据

B、随意运行外来的、未经消病毒软件严格审查的软盘上的软件

C、所使用的软盘表面不清洁

D、电源不稳定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存储器中的一个字节,可以存放一个英文字母。()

2、计算机软件系统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部分。()

3、WINDOWS中的快捷方式Ctrl+X表示粘贴功能。()

4、后缀名为DOC的文件是位图文件。()

5、在WORD环境下要想复制或移动一段文字,必须先选择它。()

6、(WORD只能将文档的全部文字横向排列,而不能将文档的文字全部竖排。()

7、若要在Excel 的工作表中插入列,可单击要插入新列的单元格,选择“插入”菜单中的“列”命令,则插入新列,选中单元格所在列向右移动一列。()

8、在Excel中,要选择多个不连续的区域,应该按住Shift键拖动鼠标。()

9、国内的企业要建立WWW网站,其域名的后缀一般是CN。()

10、通过Internet发送或接收电子邮件(E-mail)的首要条件是应该有一个电子邮件(E-mail)地址,它的正确形式是用户名@ 域名。()

三、填空题:(共10题,每空2分,共20分)

1、随机存储器的英文缩写是_______,只读存储器的英文缩写是_________。

2、windows中,选择不连续的对象,可按____键,再单击各个对象,选择连续的对象,可按____键,再单击各个对象,

3、在word软件中,工具栏里面的表示的含义是,工具条中的“I”图标按钮的作用是。

4、Excel工作表最多可有列。

5、要对数据清单中的数据进行分类汇总,首先应对数据清单中的数据按分类字段。

6、IP地址由位二进制数字组成。

7、电子公告牌的英文缩写是。

四、简答题:(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内存中ROM、RAM的意思及它们的特点?

2、(1)请将11011101101.1011B转换成十进制的数,并表示出来。(2)请将247.025转换成二进制并表示出来。

3、阐述文件路径“D:\Mylife\12\12.doc”所表示的意思。

4、阐述桌面常用的图标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

5、中国国内的四大骨干网络是什么?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图片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教案

图片信息的加工 贵州省修文中学周芹 本节教学主要从学生兴趣入手,让学生体会学习过程的乐趣。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参与者、实施者、引导者,也是学生的合作伙伴。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增强集体主义精神。用发展的眼光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每个环节都要实现知识点的相互连接,而不是本节课的独立教学,构建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让学生有一个学习的体系。 一、内容分析 1.地位和作用分析 《图片信息的加工》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第4节课的内容,课标要求图片的加工有:(1)图片的数字化处理;(2)用工具软件在计算机上创作绘制各种图片;(3)从屏幕、动画、视频中捕捉图像;(4)对图像文件进行修饰及效果处理等。实质上这四点内容的第一点就是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采集等数码工具采集信息,第二点就是利用工具软件进行电子化原创图片,第三点就是利用计算机采集图片(截图),第四点就是利用工具软件美化图片。实质上这四点课标要求就是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有限“工具”来发现图片、寻找图片、处理图片、利用图片,这节课出现在本章的中部,前面是文字信息加工,后面是声音和视频信息加工,这节课是对前面的一个升华,是对后序知识的一个铺垫,特别是后面的视频加工需要用到本节的知识,可以说本节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 2.重、难点分析 根据课标要求和教学目标设置,我把“图片信息的采集和加工”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因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能否成功,关键是图片的采集过程和处理过程是否顺利,所以把这两个过程定为教学重点;本节的教学难点是“利用Photoshop软件处理图片效果”,这个软件对于高中生来说是比较难的一个软件,它和Office软件有所不同,学生上手较难,因此把它作为教学难点。 笔者将利用反复演示、点拨指导等方法来突出重点,从学生兴趣入手,进行分组协作来化解难点。 二、学生分析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大学计算机基础模拟题 一、单选题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C)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2、以下软件中,(D)不是操作系统软件。 A、Windowsxp B、unix C、linux D、microsoft 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D)不同的码。 A. 8 个 B. 16 个 C. 128 个 D. 256 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C)中才能被 CPU 执行。 A. 磁盘 B. 硬盘 C. 内存 D. 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A)。 A、显示器 B、键盘 C、鼠标 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 K 代表(B)。 A. 102 B. 210 C. 103 D. 28 7、RAM 代表的是(C )。

A. 只读存储器 B. 高速缓存器 C. 随机存储器 D. 软盘存储器 8、组成计算机的CPU 的两大部件是(A)。A、 运算器和控制器 B. 控制器和寄存器C、 运算器和内存 D. 控制器和内存 9、在描述信息传输中bps 表示的是(D)。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每秒传输的指令数 C、每秒传输的字数 D、每秒传输的位数 10、微型计算机的内存容量主要指(A )的容量。 A.RAM B.ROM C.CMOS D.Cache 11、十进制数27 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D )。 A.1011 B. 1100 C. 10111 D. 11011 12、Windows 的目录结构采用的是(A)。 A、树形结构 B、线形结构 C、层次结构 D、网状结构 13、将回收站中的文件还原时,被还原的文件将回到(D)。 A、桌面上 B、“我的文档”中 C、内存中 D、被删除的位置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word测试题

Word上机练习题 1.打开Word,输入如下内容: 【文档开始】 今日荣宝斋 荣宝斋的木版水印技艺,久已闻名海内外,其制作工厂的师傅们,均属艺林翘楚。目前,荣宝斋及其门市部仍在经营和发展各项业务,包括经销古今书画家的真迹或木版水印作品,供应文房四宝,提供装裱、加工修复等业务。其下属荣宝斋出版社、荣宝斋艺术品拍卖公司、荣宝外贸公司、服务公司亦为书画家们创作和繁荣书法绘画艺术、增进国际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文档结束】 按要求对文档进行格式设置: ①标题: 字体:隶书;字形:加粗;字号:小二号;字体颜色:绿色;位置:水平居中; 下滑线线形:波浪形;下滑线颜色:紫罗兰(128,0,128);字符间距:缩放90%,间距加宽3磅,位置降低2磅;字符效果:七彩倪虹。(10,13没有这个效果) ②正文文字: 字体:仿宋;字号:四号;字体颜色:淡紫色(255,83,255)。行间距:1.5倍行间距;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左右各缩进2个字符;分栏:分为等宽3栏,并加分割线。 ③插入页眉页脚:页眉为“荣宝斋简介”,居中显示;页脚为当前日期。 ④设置奇偶页不同的页眉和页脚。 ⑤将该文档以名字WD1.DOC保存在C盘下。 2.打开Word,输入如下内容: 【文档开始】 云居寺简介 位于北京房山区境内的云居寺建于隋末唐初。云居寺的石经山藏经洞中的石经始刻于隋大业年间(公元605年),僧人静琬等为维护正法刻经于石。刻经事业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绵延1039年,篆刻佛经1122部3572卷14278块。这时石阶文化史上罕见的壮举,堪与文明寰宇的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相媲美,是世上稀有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文档结束】 按要求对文档进行格式设置: ①标题: 字体:华文新魏;字形:加粗,倾斜;字号:小二号;字体颜色:玫瑰红;字体加着重号;字符间距:缩放150%;字符效果:礼花绽放(07版)。位置:水平居中。 ②正文文字: 字体:楷体_GB2312;字号:四号;段间距:段前1行,段后0.5行;首字下沉:2行;首字字体:华文楷体;首字颜色:茶色;插入当前日期和时间:在段尾插入,格式为××年××月××日; ③设置页边距上、下各2.5厘米,左、右各3厘米;纸张大小为A3; ④在文档下方插入一幅剪贴画(可以任选),将环绕方式设置为紧密型,水平对齐方式设置为居中对齐。 ⑤为该文档设置打开权限密码(密码可自己设定),并将该文档以名字WD2.DOC保存在C 盘下。 3.打开Word,输入如下内容:

计算机基础word练习题

样文1 操作系统是最底层的系统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充,也是其他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能够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基础。 操作系统实际上是一组程序,它能对计算机系统中的软/硬件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合理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为用户提供一个使用计算机的工作环境,起到用户和计算机之间的接口作用。 常见的操作系统 DOS OS/2 Netware Windows UNIX Linux 机器语言是面向机器的语言,即对于不同的计算机硬件(主要是微处理器)有不同的机器语言。人们一般也称它为第一代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执行效率比较高,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性能。 机器语言计算机最底层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语言是机器语言源程序,它是用直接与计算机打交道的机器指令表达的。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读、写都非常麻烦,容易出现错误,缺乏通用性。 练习1 1.将第一段落的文字放大到原来的140%。将第一段落的字体设为楷体、字号小四,添 加“删除线”效果。 2.在第一段落末尾输入:【重点】 3.在页面设置中将纸张大小设为A4,页面的上、下边距均设为2厘米。 4.将第二段落的行间距设为固定值17磅。将第二段落的最后一句话位置降低3磅。 将第二段落分成三栏,加分隔线。 5.将第三段落设置为首字下沉3行,首字的字体为楷体。 6.为第四到第九段落文字添加项目符号,符号的字符任选,颜色为绿色。 7.将第十段落添加“阴影”边框,颜色为蓝色,应用范围为段落。 8.为第十一段落添加底纹,底纹图案的样式为“浅色横线”,应用范围为段落。 9.利用“查找替换”功能将样文区中所有的加粗文字带下划线,下划线颜色为绿色。 10.用文字“操作系统”做页眉,页眉右对齐。 11.文字后插入5行3列表格,在第一个单元格中输入“姓名”,将表格行高设为1厘 米。 12.在样文1后面插入分页符。 13.

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题汇总

大学计算机基础操作题汇总解析 一.WORD 1.(2)字体、字号、两端对齐 各段行间距1.5倍:格式→段落→缩进和间距→行距 (3)插入图片:插入→图片 设置版式:在图片上右键→设置图片格式→版式 (4)设置页码和页码位置:插入→页码 (5)输入公式:插入→对象→Microsoft 公式3.0

2.(2)第一段首字下沉3行,距正文0厘米:选中要下沉段落→格式→首字下沉 (3)页面设置:文件→页面设置→页边距/版式(页眉)

(4)项目符号设置: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点在除了“无”以外的图上)自定义→字符(修改字体和选择*号) 3.(3)设置红色、倾斜、下划线为单波浪线:选中修改段落 5.(4)设置页眉:视图→页眉和页脚 10.(2)各段行间距为2.5倍行距:格式→段落→缩进和间距→行距→多倍行距

(4)设置页脚:视图→页眉和页脚 13.(4)设置页面边框:格式→边框和底纹→页面边框 14.(2)表格边框:视图→工具栏→表格和边框(前面有√)→按要求画边框 15.整表垂直居中:全选表格→点居中 文字水平居中,数据水平右对齐:选中文字单元格→右键→单元格对齐方式→选水平居中 选择数据单元格→右键→单元格对齐方式→选水平右对齐 表中底纹为灰色-30%:选中需要灰色部分→(视图→工具栏→表格和边框(前面有√)→点击油漆桶

19.(2)替换文字:编辑→查找→替换→按要求输入文字

(3)底端加入页码,起始页码为2:插入→页码→位置(底端)→格式→起始页码给标题加上20%的样式底纹:选中标题→格式→边框和底纹→底纹→样式→20% (4)着重号:选中着重文字→格式→字体→着重号 (5)分栏:选中要分栏文字→格式→分栏→选择分栏栏数→选中分割线

计算机一级word考试试题

计算机一级word考试试题以下为WORD上机操作题,红色文字为操作,请把黑色部分文字或表格复制到一空白WORD文档中进行操作。 第一题 1、将第一段“在当今信息时代,计…”的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2、将文档的标题“前言”设置为“加粗” 3、将文档的第二段“目前,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与第三段“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现…”的内容交换位置 4、将文档中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全部都替换为“CAI” 5、在文档最后创建一个3×3的空表格 前言 在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以一种文化形态渗入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成为衡量一个社会现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在这种情况下,广大教师作为社会文明的传播者和现代化人才的培养者,他们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运用以 及相关素质的状况,不仅关系到下一代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目前,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能力尚处于一个较低水平,有些教师虽然进行了初步的计算机知识培训,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由于所学知识的针对性较差,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实践,以致学用脱节。毫无疑问,要尽 快改变这种现状就应该在近阶段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用途最广,并将逐步成为教师在教学中的得力工具。长期以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 大多由计算机专业人员制作开发,而在教学中最有发言权的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却没有发挥出来。事实上,教师应成为开发和应 用教学辅助软件的主要力量,没有教师参与开发和使用辅助教学软件,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不可能真正发挥出来。有关 专家对目前教学软件状况所作的“数量不少,缺乏精品,实用性差”的评价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要使情况得到根本转变,加强 教师计算机辅助教学知识的培训十分必要。 第二题 1、将第一段“在当今信息时代,计…”的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2、将文档的标题“前言”设置为“居中”对齐方式 3、将文档的标题“前言”设置为“黑体”、“三号” 4、将第二段“目前,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首行缩进两个汉字(0.75厘米,不能使用空格代替缩进) 5、删除表格中的最后一行 前言 在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以一种文化形态渗入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成为衡量一个社会现代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在这种情况下,广大教师作为社会文明的传播者和现代化人才的培养者,他们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运用以及相关素质的状况,不仅关系到下一代能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目前,在我们的教师队伍中,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能力尚处于一个较低水平,有些教师虽然进行了初步的计算机知识培训,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由于所学知识的针对性较差,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实践,以致学用脱节。毫无疑问,要尽快改变这种现状就应该在近阶段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

《计算机基础知识》版电子书12页word

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是一种令人惊奇的机器,它能帮助用户执行许多不同的任务,无论用户想上网浏览、进行游戏,还是想看电影、完成工作,它都能从不同的方面来协助用户。计算机逐渐成为人们必备的工具之一。 也许会有人认为计算机十分复杂,并对它有着敬畏之心。其实,计算机就是一部机器,跟用户身边的电视机一样,它的复杂用户不必去了解,用户要做的只是去掌握它的使用方法。本章就从计算机基础知识出发,为用户展现一个真实的计算机,并为用户详细介绍Windows XP操作系统,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打下基础。 本章学习要点: ?了解计算机的组成 ?认识组成计算机的硬件 ?理解计算机软件系统 ?初步掌握Windows XP使用

? 了解鼠标和快捷键操作 ? 了解基本的文件类型 ? 掌握Windows XP 窗口 ? 掌握自定义Windows XP 桌面 1.1 计算机系统 要了解计算机,首先要了解 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系统是由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硬 件系统是计算机的物质基础,而 软件系统则是发挥计算机功能 的 关键,二者缺一不可。计算 机系统组成如图1-1所示。 1.1.1 硬件系统 硬件是组成计算机的各种物 理设备,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器、存储设备等,总的来说,可以 把一台计算机分为 主机和外部设备,如图1-2所示 为一台完整的计算机。 1.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可以将外部信息 (如文字、数字、声音、图像、 程序、指令等)转变为数据输入 到计算机中,以便进行加工、处理。输入设备是用户和计算机系 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装置之一。键盘、鼠标、摄像头、扫描仪、光笔、手写输入板、游戏杆、语音输入装置等都属于输入设备,如图1-3所示。 键盘 鼠标和摄像头 扫描仪 图1-3 计算机常见输入设备 图1-1 计算机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1-2 一台完整的计算机

图像采集与简单加工教学设计

第2节图像的采集与简单加工(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最近我让学生完成一个电子期刊任务,从学生制作的作品当中我发现,他们采集图片素材的途径基本都是网上下载,而且下载来也没有经过加工处理就使用,有的图片放大后很模糊,有的图片上还有水印等标志未去掉,针对这些问题,我设置了研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 “图像的采集与加工”,以便在制作电子期刊时能更好的使用图片素材。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节是广教版新教材第三章《制作多媒体作品》第二节《图像的采集与简单加工》 - 内容有 主要图像的数字化、图像的采集和图像的加工。学习本课要了解图的类型与图像的采集方式,掌握ACDSee5.0的打开、翻转、裁剪、亮度调整、克隆、添加文字、保存等操作。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图像的简单加工。 难点:图像加工的综合运用。 3、课时安排:1课时 4、课型:新授课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图的类型与图像的采集方式; (2)掌握图像的简单加工技能,如翻转、裁剪、亮度调整、克隆、添加文字等; (3)能对采集下来的图像进行简单评价;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运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掌握图像的采集与简单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探索、实践操作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创造力;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 在番禺区“研学后教”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新教材第一册第三章内容特点,我们以制作 电子期刊为例,在制作过程中,要了解多媒体制作的过程、采集和加工图像、采集和加工音 频,在制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本节课内容的设置正是要解决电子期刊制作过程中图像的采集与加工的问题。 本节课设置的研学案中,第一大部分由学生自主看书完成图像的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大部分由学生看操作指导自主完成图像的加工任务,完成快的学生当“小老师”协助老师一起指导其他学生;并设置了“拓展任务”以便先进者拓展学习;第三大部分由学生自主评价和知识巩固。 五、教学媒体选择 多媒体教室、电子教室、教学课件、研学案等。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任务一】学生打开电脑桌面“图像的采集与加工”文件夹中的“研学案” ,自主看书回答第一大部分的问题。 1、思考:计算机中“图”的编码方法有几种呢?你能说说图像与图形的概念么? 2、探究学习:你知道获取图像的途径有哪些么?请将他们写下来。 3. 思考:实践中保存在桌面的文件和采集到的图像文件的扩展名一样吗?有哪些扩展名? (二)新课讲解 问题:(展示图片)有同学想拿这张图片作为我们电子期刊的封面背景,但不知道怎么处理,你能给他一些建议吗? 【任务二】1、请观察下面的图像,说一说由第一张到第二张经历了哪些加工? 裁剪——水平翻转——亮度调节——克隆——添加文字 2、图像的加工软件有哪些呢? 美图秀秀、ACDSee、Photoshop 等 ACDSee可以对图像像素大小调整、曝光补偿,甚至可以简单的滤镜处理等,对浏览图像 有多种设置筛选功能。 (三)实践操作

《图片的获取与加工》教学设计及反思

图片的获取与加工---移花接木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王孝东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钢笔工具、仿制图章工具等的操作方法,因此要弱化概念,尽快让学生明确相关工具的作用和功能。让学生多操作,所以在选材上,事先假定是:有人物甲的风景图片,我们要将人物乙放在人物甲的位置上,该如何处理?关键点(描边、复制周围图象)就会应用到钢笔工具、仿制图章工具,即换言之钢笔工具、仿制图章工具的作用和功能就是描边、复制周围(参考点)图象的■学情分析 由于本节课选材新颖、任务明确,学生有较强的操作愿望,因此尽量少讲,考虑到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提倡基础好的同学也可以自主学习,因此任务提示由粗到细,进行分层次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钢笔工具的基本功能和常用操作方法。 (2)、掌握仿制图章工具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3)、综合运用工具对比较复杂的图像进行“移花接木”,并了解人景结合的相关技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分析,如何使用PS的钢笔、仿制图章工具。 (2)、让学生自选素材,进行“移花接木”。 (3)、通过评价学生的作品,让学生知道肖像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 (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4.行为与创新

通过对网上恶搞图片的讨论,让学生树立法制意识。■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钢笔工具、仿制图章工具、图像的调整 2.教学难点 钢笔工具、仿制图章工具。 ■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网络教学任务驱动网络投票系统师生交流平台■课前准备 提供班级同学的生活照,以及一些明星的合演照。 ■教学过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Word第一次实验课操作步骤

1、字符格式设置(P72) ——设置标题 1)将标题“复活节”设置为:华文彩云、初号,红色,居中 2)字符间距:加宽2磅 3)文字效果:礼花绽放 4)字符底纹:浅黄 ——设置正文 5)第一段文字设置为:黑体、小四;加黄色下划线 6)其余正文部分设置为:幼圆、小四、黑色。 7)中文版式的设置:第一段文字中,给“每”字加增大圈号;给“教堂”两字加拼音。 2、段落格式设置(P75页) 1)首行缩进:设置正文部分所有段落首行缩进两字符。 2)左右缩进:设置正文第一段左、右缩进各5字符 3)行间距:设置正文第一段行间距为1.15倍行距 4)首字下沉:设置正文第二段复活节的“复”字首字下沉三行 5)边框和底纹:在“页面边框”中选择一种艺术性边框,给页面围上花纹。 3、分栏 1)设置正文最后一段分成两栏,加分隔线。 4、图文混排 ——图形设置(P93) 1)插入图片“复活节彩蛋”。 2)设置图片大小为高6.5CM,宽9.5CM(注意:取消“锁定纵横比”) 3)设置图片格式为“四周形环绕”,调整图片位置,使得第三段文字环绕在图片周围 4)插入剪贴画——类别“Web背景”、纹理。 5)设置剪贴画衬于文字下方。 6)设置剪贴画为“水印”效果。 7)将剪贴画设置为文档的背景图。 ——艺术字设置(P98) 8)在文档末尾插入艺术字“复活节的来历”,波浪形式样,华文行楷,40号 9)再设置艺术字格式,填充颜色为“双色过渡”填充效果,从桔黄过渡到海绿;线条颜色为黄色,1磅实线条。 完成效果如下图:

文字素材: 复活节 每年在教堂庆祝的复活节指的是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如果月圆那天刚好是星期天,复活节则推迟一星期。因而复活节可能在从3月22日到4月25日之间的任何一天。 复活节是最古老最有意义的基督教节日。因为它庆祝的是基督的复活,世界各地的基督徒都 要庆祝这一节日。复活节庆祝活动从四旬斋开始。四旬斋从圣灰星期三到复活节刚好四十天,

计算机一级word操作题

word01 在wordxp(2002)中打开考生文件夹中的文档wd01doc,完成如下操作: 1)将标题“浅谈书籍设计的风格”设置为艺术字,式样为“艺术字式样”对话框中第4行第3列。字号28,仿宋_GB2312,居中; 步骤:(1)选中“浅谈书籍设计的风格”这几个字,注意,选中文字的时候从左到右选择,不要把文字段落最后的回车标识选中。正确的选中状态是这样的:。错误的选中状态会包 含回车标识,。请仔细观察两张选中状态的截图,如果反黑的选中状态中也包含了回车标识,就是错误的文字选择状态。 再点击菜单栏里的“插入”下的“图片”中的“艺术字”。如图(1-1)所示: 图(1-1)插入艺术字 (2)点击之后,出现艺术字设置窗口,选中第四行第三列的样式,如图(1-2)所示: 图(1-2)艺术字库 (3)在图2所示的艺术字库设置窗口中,点击“确定”按钮后,出现艺术字文字编辑窗口。在这个

窗口中可以进行字号、字体的设置,设置字号28,仿宋_GB2312。如图(1-3)所示: 图(1-3)编辑艺术字文字 (4)点击艺术字编辑窗口中的确定后,在正文中生成艺术字形态如图(1-4)所示,这时艺术字还没有在段落中居中。 图(1-4)生成的艺术字 (5)点击选中艺术字,再点击菜单栏里的“格式”下的“段落”,打开段落格式设置,设置对齐方式为“居中”,如图(1-5)所示: 图(1-5)设置对齐方式 2)把文中英文段落的每一个句首改为大写,其余字符为小写; 步骤:(1)选中英文,再点击菜单栏里的“格式”下的“更改大小写”,如图(1-6)所示:

图(1-6)更改大小写 (2)打开更改大小写设置窗口,选中“句首字母大写”,并按确定,更改大小写设置窗口如图(1-7)所示 图(1-7)更改大小写设置窗口 3)使用替换功能将文章中的“personality”替换成“personality”,加着重号步骤:(1)点击菜单栏里的“编辑”下的“替换”,如图(1-8)所示: 图(1-8)替换 (2)打开查找和替换窗口,如图(1-9)所示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

1在Word中,在页面设置选项中,系统默认的纸张大小是(B). A、16开 B、A4 C、B5 D、A3 2在Word中,若将光标快速地移到前一处编辑位置,可以(C). A、单击垂直滚动条上的按钮 B、Ctrl+Home C、Shift+F5 D、单击水平滚动条上的按钮 3在Word状态的编辑状态下,执行"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后(A). A、只能将当前文档存储在已有的原文件夹内 B、可以将当前文档存储在已有的任意文件夹内 C、将所有打开的文件存盘 D、可以先建立一个新文件夹,再将文档存储在该文件夹内 4在Word文本中,当鼠标移动到正文左边,形成右向上箭头时,连续单击鼠标(B)次可以选定全文. A、1 B、3 C、2 D、4 5在Word的编辑状态,当前编辑的文档是C盘中的D1.DOC文档,要将该文件存储到软盘,应当使用的是(C). A、插入菜单中的命令 B、文件菜单中的"新建"命令 C、文件菜单中的"另存为"命令 D、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 6Word文档中选中一句,则应按住(D)键单击句中任意位置. A、左SHIFT B、右SHIFT C、ALT D、CTRL

7在word中可以建立几乎所有的复杂公式,通过下列哪种方法实现.A A、执行"插入"菜单的"对象"命令中选择公式编辑器 B、Excel公式 C、执行"插入"菜单中的"符号"命令 D、执行"格式"菜单中的"符号"命令 8在Word的编辑状态,执行"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命令后(D). A、被选择的内容移到插入点 B、剪贴板中的内容移到插入点 C、被选择的内容移到剪贴板 D、剪贴板中的内容复制到插入点 9Word中,当前已打开一个文件,若想打开另一文件(B). A、首先关闭原来的文件,才能打开新文件 B、两个文件同时打开 C、新文件的内容将会加入原来打开的文件 D、打开新文件时,系统会自动关闭原文件 10当前活动窗口是文档d1.doc的窗口,单击该窗口的"最小化"按钮后(C). A、关闭了d1.doc文档但当前活动窗口并未关闭 B、该窗口和d1.doc文档都被关闭 C、在窗口中不显示d1.doc文档内容,但d1.doc文档并未关闭 D、d1.doc文档未关闭,且继续显示其内容 11在Word 文档编辑中,使用(C )菜单中的"分隔符…"命令,可以在文档中指定位置强行分页. A、格式 B、编辑 C、插入 D、工具 12在Word窗口下,若要将其他Word文档的内容插入到当前文档中,可以使用"插入"菜单中的(C). A、符号命 B、图片命令 C、文件命令 D、对象命令 13设Windows处于系统默认状态,在Word编辑状态下,移动鼠标至文档行首空白处(文本选定区)连击左键三下,

计算机基础知识-Word-文档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基础 第一章计算机概述第二章 WINDOWS操作系统 第三章 WORD20 第四章 EXCLE2000 第五章 PowerPoint2000 第六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七章网页第八章信息安全 第一章计算机概述 §1.1 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1.2 计算机的组成 - 硬件 §1.3计算机的数据处理方式§1.4 计算机软件§1.5 计算机安装与维护 1.1 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一、ABOUT COMPUTER … 二、计算机的发展 三、多媒体计算机 1.1 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ABOUT COMPUTER … ●计算机是一种按程序高速、自动处理信息的现代化电子设备 ●自1946年2月世界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 ●随着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信息的交流和传播起了质的变化,产生了相对于人类传 统文化(哲学、自然科学、数学等)的第二文化—计算机文化。 ●计算机能干什么? §1.1 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ABOUT COMPUTER … 学习、办公、娱乐、设计、排版、金融、炒股、医疗、购物、通讯…… 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 1. 信息处理能力倍增 2. 信息网络成为社会活动中心 3. 信息的速传使人类互相间时空“缩短” 4. 信息产业称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5. 科技人员成为重要的社会阶层,而对科技的投入相对增加 第一台计算机ENIAC 1946年2月,诞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 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1900个电子管,重30t,占地约167m2 运算速度5000次/秒,只能存储20个字长为10位的十进制数,不能存储程序 第一台计算机不具备现代计算机的主要原理特征: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1.1 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 计算机的发展 B 最早的有存储功能的计算机: 1946~1950 EDVAC 美国冯· 诺依曼 ★1947~1949 EDSAC 英国剑桥大学维尔克斯 (EDSAC是第一台存储程序式计算机) 1946年,冯·诺依曼首次提出了电子计算机中存储程序的概念(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并提出了计算机的基本构造—存储器、计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计算机的发展 C

处理和加工图片素材教学设计

处理和加工图片素材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新目标英语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 .我选择上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我首先对本单元做了细致的分析:本单元从知识上来讲主要是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should+be+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的。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好,大部分学生热爱英语,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有一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接受能力稍弱。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Know how to use “should be allowed”. Talk about what you are allowed to do.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性学习方式将语法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并且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训练中发现语法规则,巩固规则,运用规则,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自 己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3)情感目标:学生通过谈论自己应该被允许做的事情和不应该被允许做的事情。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表达同意和不同意,使学生明白接受父母、老 师们的合理化的建议对他们成长的重要性,从而思想健康,健康成长。 4、教学重、难点 Know how to use “should be allowed”. Talk about what you are allowed to do. 5、教学策略: 任务驱动,探究学习 从任务驱动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 6、教学流程 1.Greetings: T: Good morning/afternoon,class. S: Good morning/afternoon,teacher. T: Are you happy? S:Yes. T:Today have so many teachers come to our class.Let us welcome!(接着听一首音乐,放松心情。)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Lead-in)。 我先通过实际生活和学生问答,引出本课的结构、功能。 T:What do your parents let you do at home? S :My mother lets me go shopping on Sundays. T:That sounds nice.So you are allowed to go shopping on Sundays.What about you,Tracy?S :My father lets me watch TV at home. T:Good.So you are allowed to watch TV at home. 几轮对话之后,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两句被动语态的句子,让学生自由讨论他们在家可以做的事情,然后列出清单。 3.布置任务,激励学生学会联系实际去运用被动语态。 任务1.收集个人资料。 任务2.将每一种情况都用被动语态表达出来。

2016年计算机一级考试操作题(word)

2016年计算机一级考试操作题(word) 计算机一级考试完全采取上机考试形式,各科上机考试时间均为90分钟。下文是gkstk考试我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一级word操作题,希望能为考生们提供帮助! 试题01 27 、请打开D:\DOC\530007 . DOC 文档,完成以下操作:(注:文本中每一回车符作为一段落,没有要求操作的项目请不要更改) (A)、将第一段文档“艺术无国界”设置为居中对齐; (B) 、将第二段设置为左、右各缩进 28 磅,段前段后间距为 52 磅,行距为 1 . 5 倍; (C) 、将第三段设置首字下沉,下沉行数为 2 ,距正文 l 厘米。 (D) 、保存文件。 28 、请打升 D:\ DOC \ 530002.DOC 文档,完成以操作:(注:文本中每一回车符作为一段落,没有要求操作的项目请不要更改) A .设置该文档纸张的高度为 21 厘米、宽度为 21 厘米,左、右边距均为 3 . 25 厘米,装订线 1 . 0 厘米,装订线为左; B .设置第二段文档的字体格式:字体:楷体一 B2312 ,字形:加粗、倾斜,字号:小四,字体颜色:蓝色,红色单下划线。 C .保存文件。 29 、打开D : \DOC \ 531039.DOC ,完成以一操作:(没有要求操作的项目请不要更改) A .将文中所有“醒狮”一词格式化为红色的字且有“礼花绽放”的文字效果(提示:使用查找替换功能快速格式化所有对象) B .将含有文字“以兽治兽”的段落分为等宽的两栏,栏宽为 7 厘米。 C .保存文件。 30 、请打开 D:\ DOC \ 530106 . DOC 文档,完成以下操作:(往:文本中每一回车符作为一段落,役有要求操作的项目请不要更改)

图形图像的加工 教学设计

《图形图像的加工》教学设计 图形图像的加工 一、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或章节):多媒体技术应用(选修2)第四章第三节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 4.学时数:1 20 分钟,上机操作时间,20分钟,课下调研学生情况、访谈,搜集资料大约用 6 0分钟。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掌握图像大小、色调的修改方法; (2)掌握图层的切换、图层合并及图层特效制作方法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 (1 )掌握对数字化图像进行加工处理与艺术合成的方法。 (2)能对图像加工的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揭开数字化图像加工处理与艺术合成的奥秘,培养学生对数字化图像进行艺术加工的兴趣,加强学生崇尚美欣赏美并追求健康和谐美的事物,鼓励学生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为学习、生活和工作服务; (2)加强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使学生逐步学会欣赏他人和正确评价他人的能力。 (二)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是在讲授完《多媒体技术应用》第四章第三节“图形图象像的加工”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构图的设计、背景的特效处理、文字效果的制作、图像的大小、色调的调整,图像的选取、移动、旋转、变形等知识点,搜集学习生活中的相关图片,将多幅图像利用Photoshop软件经过加工处理后,合成一幅具有艺术效果的图像的,突出表达设计者的主题。在图像的加工与合成的过程中,虽然学生已经学过这些知识点,但是在实际制作的过程中,由于工具应用不当也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所以通过Photoshop软件,将多幅数字化图片合成一幅艺术作品的任务,来把这些知识点串起来,从运用的角度而不是功能的角度来学习Photoshop的常用工具的使用,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利用所学工具进行数字化图像的加工与艺术合成

《图像的加工》教案

《图像的加工》教案 高一信息技术张艳枣阳市高级中学 教学内容:教科版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第五章第三节图像的加工 课时安排:1课时 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基础》第五章第三节“图形图象像的加工”这一节内容,让学生学会运用构图的设计、背景的特效处理、文字效果的制作、图像的大小、色调的调整,图像的选取、移动、旋转、变形等知识点,搜集学习生活中的相关图片,将多幅图像利用Photoshop软件经过加工处理后,合成一幅具有艺术效果的图像的,突出表达设计者的主题。在图像的加工与合成的过程中,虽然部分学生已经学过处理图像简单操作,但是在这一节的学习,要接触新的更专业的软件,还需要一段时间入手,所以要通过Photoshop软件,将多幅数字化图片合成一幅艺术作品的任务,来把这些知识点串起来,从运用的角度而不是功能的角度来学习Photoshop的常用工具的使用,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学生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大部分生是到高中以后才从零开始接触电脑,只有少部分学生在小学或初中阶段就学习过画图、金山画王等图象制作工具,具备了一定的图象编辑能力,在《信息技术基础》第五章第三节“图形图像的加工”的学习中,Photoshop打开图象、选择图象、移动图象,文字输入及编辑等操作知识,从功能层面了解Photoshop的这些知识点,对整体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点设计制作出一幅艺术作品还缺乏感性认识.在技术层面也需更进一步的新的探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掌握图象大小、色调的修改方法; (2)掌握图层的切换、图层合并及图层特效制作方法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 (1 )掌握对数字化图像进行加工处理与艺术合成的方法。 (2)能对图像加工的结果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揭开数字化图像加工处理与艺术合成的奥秘,培养学生对数字化图像进行艺术加工的兴趣,加强学生崇尚美欣赏美并追求健康和谐美的事物,鼓励学生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为学习、生活和工作服务; (2)加强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使学生逐步学会欣赏他人和正确评价他人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图像处理的基本技能,利用所学工具进行数字化图像的加工与艺术合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

大学计算机基础word练习题及详解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word练习题及详解答案

————————————————————————————————作者:————————————————————————————————日期: 2

3 / 18 操作要求 1. 对正文进行排版,其中: (1)章名使用样式“标题1”,并居中; 编号格式为:第X 章,其中X 为自动排序。(本小题1分) (2)小节名使用样式“标题2”,左对齐; 编号格式为:多级符号,X.Y 。 X 为章数字序号,Y 为节数字序号(例:1.1)。(本小题1分) (3)新建样式,样式名为:“样式0000”;其中: a. 字体: - 中文字体为“楷体_GB2312”, - 西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 ”, - 字号为“小四”; b. 段落: - 首行缩进2字符, - 段前0.5行,段后0.5行,行距1.5倍; c. 其余格式,默认设置。(本小题1分) (4)对出现“1.”、“2.”...处,进行自动编号,编号格式不变; 对出现“1)”、“2)”...处,进行自动编号,编号格式不变。(本小题1分) (5)将(3)中的样式应用到正文中无编号的文字。 注意:不包括章名、小节名、表文字、表和图的题注。(本小题1分) (6)对正文中的图添加题注“图”,位于图下方,居中。 a. 编号为“章序号”-“图在章中的序号”, (例如第1章中第2幅图,题注编号为1-2) b. 图的说明使用图下一行的文字,格式同标号, c. 图居中。(本小题1分) (7)对正文中出现“如下图所示”的“下图”,使用交叉引用, 改为“如图X-Y 所示”,其中“X-Y ”为图题注的编号。(本小题1分) (8)对正文中的表添加题注“表”,位于表上方,居中。 a. 编号为“章序号”-“表在章中的序号”, (例如第1章中第1张表,题注编号为1-1) b. 表的说明使用表上一行的文字,格式同标号。 c. 表居中。(本小题1分) (9)对正文中出现“如下表所示”的“下表”,使用交叉引用, 改为“如表X-Y 所示”,其中“X-Y ” 为表题注的编号。(本小题1分) (10)为正文文字(不包括标题)中首次出现“Access ”的地方插入脚注,添加文字“Access 是由微软发布的关联式数据库管理系统”。(本小题1分)

《计算机操作基础》Word练习题

《计算机操作基础》Word练习题 一、判断题: 1.用“插入”菜单中的“符号”命令可以插入符号和其他特殊字符。 2.用“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可以设置字体颜色、字间距。 3.在WORD中,可同时打开多个WORD文档。 4.剪贴板上的内容可粘贴到文本中多处,甚至可粘贴到其他应用程序。 5.在WORD中制表时,当输入的文字长度超过单元格宽度时,表格会自动扩展列宽。 6.WORD具有将表格中的数据制作成图表的功能。 7.在WORD中只能用绘图方法画出表格的斜线。 8.改变表格行高时,只能改变一整行的高度,不能单独改变某个单元格的高度。 9.用剪贴板只能移动文本而不能复制文本。 10.要改变字符的颜色只能通过字体对话框来设置。 11.利用鼠标拖动选择快时,表示进行复制。 12.单击“保存”命令就是保存当前正在编辑的文档,如果是第一次保存,则会弹出“另存 为”对话框。 13.分栏中的“间距”是指两栏之间的间隔。 14.已设置了“密码”的文件,如果忘记了口令,可以删除该口令。 15.WORD不一定需要在WINDOWS环境下工作,它可以独立运行。 16.如果WORD文档窗口中不出现标尺,可通过“视图—工具栏”命令显示标尺。 17.WORD是一个系统软件。 18.标尺的作用是控制文本内容在页面中的位置。 19.在WORD文档中,如果要选定几个图形对象,可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选择对象” 按钮,然后拖动鼠标框住要选定的对象即可。 20.普通视图模式下,显示的效果和打印出来的效果基本一致。 21.文本块的复制和粘贴必须经过剪贴板。 22.WORD的表格只有求和计算功能。 23.改变表格列宽时,只能改变一整列的宽度,不能单独改变某个单元格的宽度。 24.页眉页脚的操作可以在普通视图下进行。 25.首字下沉只有在页面视图下才能显示出它的效果。 26.在WORD文档中,只有普通、页面和大纲三种视图方式。 27.一个已填入数据的表格,不能再用“自动套用格式”功能来改变表格的格式。 28.用工具栏中插入表格按钮所生成的最大表格是4行×5列。 29.“删除”按钮和“剪切”按钮功能完全一样。 30.在WORD中,可同时打开多个WORD文档并建立多个显示文档的窗口。 31.在所有的编辑操作进行之前,首先必须进行选择文本操作。 32.如果想在某页没有满的情况下强行分页,只要多按回车键就行了。 33.如果一个表格长至跨页,并且每页都需有表头,必须选择标题行,然后每页复制这一表 头。

获取与加工图像教案

《获取与加工图像》教案 《获取与加工图像》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对生活中常见的图片的获取与加工会用光影魔术手软件对图片进行处理过程、能力与方法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并能够在生活中遇到此类问题时用相应的方法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学习之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讨论,曾进学生学习的氛围,对知识的认知从感性认识提升的理性认识。教学重点图片大小的改变及其格式的转换。教学难点图片大小的改变、格式的转换。关键点 1、获取图片的方式 2、图片格式的转换教学准备教师编写教案,备课,熟悉教具,教学课件学生搜集平时获取图片素材遇到的问题,以便课上提出问题,讨论并解决问题。任务设计 1、先让学生提出获取图片常遇到的问题(4分钟内) 2、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讲解(5分钟) 3、讲其余的知识(9分钟) 4、小结,布置作业(2分钟)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举例法教学流程引入→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图片的获取方式→图片的加工和处理→小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同学们都喜欢上网,在网上会浏览到很多自己喜欢的图片和听一些好听的歌曲,并把它下载下来,保存在自己的QQ空间或者是博客里,那你们是如何下载的呢?都用了些什么手段?都遇到了些什么样的问题?提出自己遇到过的问题,同学之间可相互讨论,自己的一些经验。引起学生的注意让他们进入学习的氛围中新课教学过程 1、讨论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图片的获取方法(1)网络下载(使用搜索引擎或进入图库搜索)(2)键盘获取(又叫截屏)(3)用数码相机或手机拍摄(4)利用图像加工软件(光影魔术手)ps (5)利用扫描仪将图片转换为数字图像 2.1网络下载方法:在搜索引擎中输入需要找的图片名称,进入图库浏览查找,找到后:a、复制、粘贴 b、单击右键图片另存为选择图片的存储位置(路径)格式选择 .jpg格式。 2.2键盘获取(截屏)方法:第一步:打开画图工具(程序→附件→画图→最小化)第二步:打开需要截的屏幕(最大化)第三步:按住tScSysRq+Ctrl+C→打开画图工具(从桌面的下方单击即可)→Ctrl+V复制到画板上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