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梁

盖梁
盖梁

近这两个星期用桥梁通做了两个桥,感觉这个软件还可以,恩。

作为一座完整的桥,首先确定桥址处的设计断面和设计水位(加大水位),加一个0.5m~1.0m的超高就是桥板底高程。然后就可以大致确定桥型,本次设计选用13m先张法与预应力混凝土桥板,5跨。

1、输入桥名、斜交角、桥面横坡:

桥面横坡%说明

(1)、双幅桥表示左半幅桥面横坡,

(2)、单幅桥表示左半边桥面横坡。

(3)、桥面左横坡>0指左底右高,<0指左高右底。

桥面双向横坡形成说明

单幅桥时:

(1)、当采用―桥面三角铺装‖,盖梁横坡始终为0。

(2)、当采用―盖梁中心弯折‖,其弯折点认为在路拱顶点处,盖梁横坡与桥面横坡应一致(正交情况下)。

(3)、如果采用―桥面为单向坡‖,盖梁横坡与桥面左横坡应相同(正交情况下),桥面右横坡不使用。

这个桥是个斜桥,用30度的桥板。

2、桥墩盖梁设计与检查

2.1盖梁尺寸

这部分貌似没什么好特别说明的,就是拟定一个盖梁尺寸,求出弯矩,看是否需要调整边中比使正负弯矩大概相等。点击任何一个输入框,下部的示意图就是突出显示。

2.2材料、输出格式

最左侧一栏用缺省值就可以了,只不过混凝土等级我用的C30

横向分配系数

(1)、偏载时支点(杠杆法)过渡到跨中(偏压法),对称布载时采用杠杆法

偏心布载时横向分配系数Mc计算图示对称布载时横向分配系数Mc计算图示

->|<-支点过渡跨中比值=0.25指分界点在1/4计算跨径处

插值计算偏压法横分系数插值计算

|<—–>|<——————–>|<—–>|

Mc(杠杆法) Mc(杠杆法) Mc(杠杆法)

+ + +————————————–+

| \ Mc(偏心受压法) / | | |

| +———————-+ | | |

| | | |

+————————————–+ +————————————–+

左支点梁板跨中右支点

(2)、左右偏载均采用偏心受压法,对称布载采用杠杆法

偏心布载时横向分配系数Mc计算图示对称布载时横向分配系数Mc计算图示

Mc(偏心受压法) Mc(杠杆法)

+————————————–+ +————————————–+

| | | |

| | | |

| | | |

+————————————–+ +————————————–+

左支点梁板跨中右支点

(3)、完全杠杆法,即左右偏载或对称布载均采用杠杆法

计算图示略。

当2柱时可采用―左右偏载均采用偏心受压法,对称布载采用杠杆法‖

当3柱及以上时可采用―偏载时支点(杠杆法)过渡到跨中(偏压法),对称时杠杆法‖,即纵向轮轴位于支点与1/4计算跨径(假设偏载支点过渡跨中比值0.25)之间按―杠杆法‖与―偏心受压法‖插值计算,1/4计算跨径之间按―偏心受压法‖计算。

若选择―完全杠杆法,即左右偏载或对称布载均采用杠杆法‖,取左偏、右偏、杠杆法三种工况最大横向分配系数控制计算,这时计算的荷载支反力会更大。

我用的第一种。

横向加载位置选择,这个比较容易明白,我选的最后一个,偏安全考虑。

斜筋计算方式:

指定砼和箍筋共同承担的系数(系数≥0.6)给定箍筋间距计算斜筋根数(系数≤1),其实这两个都是一个意思,当第一个系数选取0.6时也就是第二个系数选取1,也就是说全部由砼和箍筋承担剪力。

盖梁计算采用,还是线刚比吧,规范规定的。

基础采用的扩大基础,原因之一是这次的地质资料不准,做灌注桩不靠谱,其二是基础地质是浅岩,大概距离河底也就几十公分就是岩石了,扩大基础划算。

其他的也没什么好说的

2.3横断面

最上面一栏很简单,梁板数就是共有几块板。这次选用1.25宽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桥板,共4快板。

恒载支反力,也就是桥板自重+铺装层自重+护轮带栏杆自重,左反力=右反力=0.5×一块板上的恒载。

2.4设计数据

加载方式选用简支。安全等级为二级,点击可以查看说明。计入冲切力,安全考虑。裂缝宽度选取0.2mm,也是规范规定。生产桥,用公路二级荷载折减。冲剂系数可以算,但是太麻烦,我直接用的经验系数0.15,也不知道准不准==。人群车辆等活载竖直力弯矩分配给没根柱采用,我选的平均,因为是对称布置。

左孔(或右孔)单孔加载时一辆车轮轴采用说明

对车道荷载,该选项不起作用。对车辆荷载,为了取得顺桥向活载竖直力产生最大弯矩值,需单孔加载。当选择:

①单孔内加载不进入另一孔:

如果左孔加载,车辆纵向布载从左向右移动车轴时,前轴(或反方向布车的后轴)保证不进入右孔。

+——++——+

↓↓↓↓–> 轮轴不进入另一孔

—+ +——————————–+ +——————————–+ +—

| | 单孔内加载| | 另一孔| |

—+ +——————————–+ +——————————–+ +—

↑↑R计算↑↑R另孔=0 ↑↑

+—–+ +—–+ +—–+

| | | | 计算墩| |

②可进入另一孔但只计单孔不计另一孔:

如果左孔加载,车辆纵向布载时,前轴(或后轴)容许进入右孔,但产生的右孔支反力不参与计算。

+——++——++——+

↓↓↓↓↓↓–> 轮轴进入另一孔

—+ +——————————–+ +——————————–+ +—

| | 单孔内加载| | 另一孔| |

—+ +——————————–+ +——————————–+ +—

↑↑R计算↑↑R另孔存在但视为0参与计算↑↑

+—–+ +—–+ +—–+

| | | | 计算墩| |

选择①较为合理,选择②更安全。

一般情况下,当单孔跨径小于同一车辆的前后轴的距离时,2种选项对计算结果有影响。

横向布载布载我选用的车道一列车辆多辆,也是偏安全考虑,对于大桥,我认为应该选车道多列,车辆多个。

2.5浏览弯剪裂包络图

这个很简单,出设计成果,不合理的话就要重新拟定尺寸咯~

这次用的22的钢筋,上下都7根,还算比较合理。这些包络图也可以生成CAD图纸。3.钢筋数据

最左侧的是基本数据:钢筋骨架片数指配短斜筋与主筋焊接的个数,本次设计用长弯筋不用焊接。

一排主筋个数,选的7跟,就是根据内力分析包络图得出的配筋。

箍筋环数为2,双肢箍。

边箍围主筋数,选5,平均分嘛~

材料尺寸之类用缺省值就行了,钢筋直径选22,继承的是上一步的数据。

晚期钢筋跨中段,选取斜方向下弯。

骨架钢筋,这个标签页是选取短斜筋,本次不设置,用通长斜筋。

上下缘通筋选4根,再加上3根通长斜弯钢筋参与受弯,一共是7根钢筋受力。

钢筋横断面编号

1-1截面指的是柱中心线界面,2-2截面指的是跨中截面。

1号钢筋就是上缘的主筋,X号钢筋是下缘的主筋,2号钢筋是通长斜弯钢筋。

=======我是(?′?`?)分割线(?′?`?)=======我是(?′?`?)分割线(?′?`?)=======

大功告成,打开桥梁通CAD用scr或者lsp文件出图即可。撒花!*★,°*:.☆\( ̄▽ ̄)/$:*.°★*

图纸如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