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聪明的华佗PPT课件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聪明的华佗》1PPT课件

想一想
用“ 的华佗”说话,比如:
聪明的 华佗
蔡医生看了,很高兴,立刻收下了这个聪明的徒弟。
想一想
同学们,学完 了这篇课文以 后你收获到了 什么呢?
说一说
用“因为……所以……”说话。 因为华佗 能够开动脑筋想办法 所以蔡医生把他收为了徒弟。
谢谢指导 再 见
3.两只羊头对头,角对角,你顶过来,
我顶过去,斗得很凶,谁也不肯让谁。华
佗看了,心想:硬拉是不行的,我得想个 办法。 de
1.用Leabharlann děi画出两只羊打架的样子。
“硬拉”会有什么后果?
4.华佗采来鲜嫩的青草,两手各拿
一把,在两只羊面前晃动。羊看到青 草,都急着去吃。这样,两只相斗的
羊被华佗引开了。
华佗的方法好在哪?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佗聪 明 的 华
华佗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医生。
他七岁的时候, 妈妈送他到蔡医生的药铺里学徒。
小组学习:
1.用
画出两只羊打架的样子。
2.用———画出华佗是怎么做的?
2.蔡医生想考考小华佗。他看见两只羊 正在打架,就叫华佗把它们分开。
⑴蔡医生出了一道什么题目考华佗?
让两只正在打架的羊分开。
人教版聪明的华佗-课件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2/272021/2/272021/2/272/27/2021 4:45:35 P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2/272021/2/272021/2/27Feb-2127-Feb-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2/272021/2/272021/2/27Satur day, February 27, 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2/272021/2/27Februar y 27,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2/272021/2/272021/2/272021/2/27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华佗采来(鲜嫩)的 青草,两只手(各拿) 了一把,在两只羊面前 (晃动)。两只(相斗 ) 的羊被华佗引开了。
华佗采来鲜嫩的青草,两手 各拿一把,在两只羊面前晃动。
用学过的词句完成下列练习。
1.我看到两头牛斗得很凶,它(
),
(
)(
),(
),
谁也不肯让。我两手(
),在它
们眼前( ),两头牛看到青草,都
华佗是我国古代有名的 医生。七岁的时候,妈妈送 他到蔡医生那里去学徒。
要求: 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思考: • 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 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1.羊斗得很凶。
2.硬拉是不行的, 我得想个办法。
• 你从哪儿看出华佗很聪明?
两只羊头对头,角
对角,你顶过来,我顶 过去,斗得很凶,谁也 不肯让谁。
民间神医华佗ppt课件

讲座内容
❖ 1.华佗是哪里人? ❖ 2.华佗为什么是神医? ❖ 3.华佗想做官吗? ❖ 4.华佗死的冤吗?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仅靠父亲教书,母亲养蚕织布为生。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二、华佗为什么是神医
❖ 青出于蓝 ❖ 妙手回春拯救溺水孩子。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一、华佗是哪里人
❖ 华佗与华陀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 华佗行医足迹
❖ 福建漳州华佗庙
山东泰安宁阳华佗庙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二、华佗为什么是神医
❖ 治疗神奇、手到病除 。 ❖ 1、李将军夫人的死胎医案。 ❖ 2、下级军官李成肠痈医案。 ❖ 3、子病治母医案。 ❖ 4、情志疗法医案。 ❖ 5、麻醉手术。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9聪明的华佗

9.聪明的华佗胡健教学目标:1. 认读本课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
2.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立刻”的意思,并能用“立刻”说一句话。
3. 朗读课文,并能够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华佗怎么聪明,从中感悟遇事要想象华佗那样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1.读准字音,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华佗很聪明。
教学难点:能从文中找出表现华佗聪明的语句;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华佗很聪明。
教学过程一、导入(2分钟)导语:从今天开始,咱们该进入新一单元的学习啦!在这个单元中,我们会学习一些名人小时候的故事,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华佗小时候的故事,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1、请生读一读:强调易读错的词语。
二、学习课文(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3分钟)1、师:为什么说华佗聪明呢?学完本课你就知道了,打开书54页,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标清自然段的序号。
2、生自读课文;3、生汇报:几个自然段。
(二)逐段学习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3分钟)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师:通过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生汇报。
师追问关键词语的意思。
3、请生解释“有名”、“学徒”的意思。
师总结词义。
过渡:我们一起来看看:到蔡医生哪里发生什么故事,咱们一起学习后面的段落。
学习第二自然段(3分钟)1、师:自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蔡医生给华佗出的题是什么?2:生汇报,师追问它们指的是谁?(两只羊)师总结:原来蔡医生给华佗出的考题就是:分开相斗的两只羊(板书)学习第三自然段(7分钟)过渡:相斗的两只羊什么样呢?出声朗读第三自然段。
用“~~~”画出两只羊相斗时的情景。
用“——”画出来华佗是怎么想?1、请生汇报画的内容。
2、师:解释“凶”,通过读这个句子你知道了什么?(相斗的样子、动作)3、师:指导朗读:羊打架(很凶)想办法硬拉(思考状)急着吃(着急的样子)引开(轻声放慢语速)4、师:为什么硬拉不行?(联系上下文理解)5、师追问:小华佗是怎么想的?生汇报:得想个办法(板书)生:尝试说师追问:说明什么?华佗遇到问题想办法。
二年级语文上册 聪明的华佗 2教案 北京版

聪明的华佗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认读6个字(含多音字得)。
学习“三框”。
2.能正确读写课后练习中的词语。
能用“立刻”写一句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出华佗很聪明。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
教学难点:能用“立刻”写一句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词。
教学难点:规范生字的书写。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板书课题“聪明的华佗”)今天这篇课文从课题看,写的是谁的故事呢?这个人一定是个怎样的人?(聪明)。
二、初读课文:(一)师示范朗读课文,生听读音。
(二)生借助拼音再读课文,巩固字音。
(三)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同桌互相检查。
2.提出难记的字,师生互相帮助。
3.出示生字,抢读。
4.分层次竞赛。
分优秀、良好、一般三类评奖。
5.展示学生预习情况(同偏旁的字)。
并联系课文组词。
(四)再读课文,巩固识记生字。
三、学习书写:(一)由学生给生字按结构分类。
(板书)(二)分类分析结构特点。
(板画)(三)重点指导难写的字,随即学习笔画。
(四)学生先描后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在学习生字的时候要按结构特点分类记忆。
五、作业:每个生字写一行,并抄写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大意,从哪里能看出华佗聪明。
3.能用“立刻”说一句话。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新课《聪明的华佗》。
介绍华佗。
二、指导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课件,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2.图上画了些什么人?从服饰上看,他们是什么时候的人?图上画的小男孩就是小时候的华佗。
旁边的中年妇女就是华佗的妈妈。
摸着胡须的老人就是华佗的师父蔡先生。
你看,图上的小华佗在干什么?3.华佗为什么拿青草喂小羊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吧!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北京版语文二上《聪明的华佗》课件1

聪 明 的 华 佗
蔡医生看了,很高兴,立刻收下了这个聪明的徒弟。
造句:用“立刻”说一句 1话、立刻的近义词:马上 赶快 赶忙
2、看看书中的用法:
蔡医生看了,很高兴,立刻收下了这个聪明 的徒弟。
3、例句:
立刻-------下课铃声刚刚响过,操场上立刻变得热闹起 来。
因为华佗 能够开动脑筋想办法 所以蔡医生把他收为了徒弟。
9、聪明的华佗
古代 有名 医生 斗 办法 立刻
华佗 徒弟 考考
我得想个办法
送到 相 凶 鲜嫩
我国 蔡医生 药铺 学徒 硬拉 晃动
古 代 名医 送 斗 办法刻
陀 徒 考 凶得嫩
kè
李时珍像华佗一样, 苦学习,遇
bàn
到问题动脑筋想 法,最后成为了
dài
yī
我国古 有名的 生。
华佗
华佗是我国古代有名 的医生。他从小就能刻 苦钻研学问,精通各种 经书,拜名医做老师, 再加上自己不断的努力, 终于获得了渊博的医学 知识。外科医术尤其高 明,因而后世尊称他为 外科的祖师。
3.两只羊头对头,角对角,你顶过来,
我顶过去,斗得很凶,谁也不肯让谁。华
佗看了,心想:硬拉是不行的,我得想个
办法。
de
děi
1.用 画出两只羊打架的样子。
“硬拉”会有什么后果?
4.华佗采来鲜嫩的青草,两手各拿 一把,在两只羊面前晃动。羊看到青 草,都急着去吃。这样,两只相斗的 羊被华佗引开了。
分
读了这个故事,你 从“华佗”身上学 到了什么?
拓展活动:
收集名人童年时期遇到问题开动脑筋 巧妙解决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我认为华佗是一个 的孩子。
华佗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医生。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聪明的华佗》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聪明的华佗》教材分析:课文讲了华佗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妈妈送华佗到蔡医生那里去学徒,蔡医生让他分开争斗着的两只羊,华佗想出用青草引羊的办法,巧妙地中止了它们的争斗。
蔡医生高兴地收华佗为徒。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院子、分开、路边、青草”等词语。
理解“聪、巧、硬、止、争”5个字。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解决问题不能使蛮劲,要抓住其特点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新词,从故事中受到启发:遇事要善于思考,不可蛮干。
(一)设疑激趣,导入课题。
1.出示两只羊正在争斗的画面,提问:如果让你把它们分开,你怎样做?评议各人想的办法合适否。
2.简介华佗,老师范读第四段,并出示插图放大图,观察华佗引开羊的做法。
口头填空:()的华佗。
(答案不必一致,合适即可。
)3.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在读准确的基础上说说图中华佗旁边两个人各是谁,他们三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三)逐段读课文,随阅读理解生字,理解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四)用不同形式练习朗读课文,再把自己读得的一段读给别人听。
(五)评议:华佗的这个办法有什么好处?可引导学生自由说。
如不用费大气力、不用花很长时间,方法简便易行,不会伤害羊等。
假如能从课文中找到根据,说说从哪里看出来的更好。
(六)识记生字,指导写字,重点指导“那、着、想”。
(七)完成课后练习。
(八)布置作业。
1.用蔡医生出的问题考考爸爸妈妈,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们听。
2.收集相关故事。
准备开故事会。
【篇二】教学目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抓住重点词语“立刻”“聪明”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内容:一、激趣导入齐读课题《聪明的华佗》。
华佗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医生。
他小时候非常聪明,(再读课题,这是一个怎样的华佗,聪明的华佗),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能够看出他聪明呢?今天我们要一起继续学习第九课。
二、复习生字同学们,看看屏幕上这些生字朋友你们还理解吗?出示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12《聪明的华佗》 之一

12《聪明的华佗》之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院子、分开、路边、青草”等词语。
认识“聪、巧、硬、止、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解决问题不能使蛮劲,要抓住其特点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新课《聪明的华佗》。
2.华佗长大后成了我国著名的医学家。
二、指导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课件,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2.图上画了些什么人?从服饰上看,他们是什么时候的人?3.图上画的小男孩就是小时候的华佗。
旁边的中年妇女就是华佗的妈妈。
摸着胡须的老人就是华佗的师父蔡先生。
你看,图上的小华佗在干什么?4.华佗为什么拿青草喂小羊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吧!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对照课后生字表,画出生字及生字所带出的词语,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自学。
(1)认读生字。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出大意就可以了。
)四、分段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通过自学,我们已经初步知道文章讲了华佗小时候的事。
接下来,我们深入学习,看看华佗聪明在哪儿?2.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这段讲什么?(2)齐读第一句,谁能给“有名”换一个词语,但这句话意思不变?(出名)把“出名”放进句子,再读一读。
(3)理解“学徒”。
3.蔡医生是怎么收下华佗的呢?自由读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小组学习:(1)蔡医生出了一个什么题目考华佗?(2)用“﹏﹏”画出写两只羊打架的句子。
(3)华佗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4.小组反馈学习结果。
(1)蔡医生是怎样考华佗的?指名说,全班开读第二自然段,(2)找一找写两只羊打架的句子。
出示句子“两只羊头对着头,角对着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两头相斗的牛(
)。
2.我看到两头牛,(斗的很凶 )。我就想 了一个( 好办法 )把它们引开了。
读一读,想一想
1.两只相斗的羊被华佗引开了。 2.华佗把两只相斗的羊引开了。
蔡医生看了,很高兴, 立刻收下这个聪明的徒弟。
• 我的汉字朋友们
“医”的第二笔是( )
(1) 凵
医 (2)
“送”先写( ) (1) 关
北京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词语。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 3.懂得解决问题不能使蛮劲,
要抓住其特点想出切实可行的 办法。
华佗简介
•
华佗(约145-208) 东汉末医学家,汉族。字元化,沛
国谯(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据人考证,他约生于汉永嘉
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二〇八年)。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பைடு நூலகம்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华佗是我国古代有名的 医生。七岁的时候,妈妈送 他到蔡医生那里去学徒。
要求: 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思考: • 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 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1.羊斗得很凶。
2.硬拉是不行的, 我得想个办法。
• 你从哪儿看出华佗很聪明?
两只羊头对头,角
对角,你顶过来,我顶 过去,斗得很凶,谁也 不肯让谁。
(2) 辶
指导书写
名 上部分要压在口字的左上方。 代 左右结构,右边是斜勾。 斗 两个点是竖行排列。 办 左右两点要写对称。
作业:
1.课下4人一小组自愿结合演一 演这个小故事。 2.查找资料,找一找还有哪些 古代名人小时候的故事。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这样两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这就是当时社会景
况的真实写照。目睹这种情况,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
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为此,他不愿做官,
宁愿捍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脱疾苦。
• 不求名利,不慕富贵,使华佗得以集中精 力于医药的研究上。《后汉书•华佗传》说他 “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 药”。人们称他为“神医”。他曾把自己丰富 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曰《青囊 经》,可惜没能流传下来。但不能说,他的医 学经验因此就完全湮没了。因为他许多有作为 的学生,如以针灸出名的樊阿,著有《吴普本 草》的吴普,著有《本草经》的李当之,把他 的经验部分地继承了下来。至于现存的华佗 《中藏经》,那是宋人的作品,用他的名字出 版的。但其中也可能包括一部分当时尚残存的 华佗著作的内容。
华佗采来(鲜嫩)的 青草,两只手(各拿) 了一把,在两只羊面前 (晃动)。两只(相斗 ) 的羊被华佗引开了。
华佗采来鲜嫩的青草,两手 各拿一把,在两只羊面前晃动。
用学过的词句完成下列练习。
1.我看到两头牛斗得很凶,它(
),
(
)(
),(
),
谁也不肯让。我两手(
),在它
们眼前( ),两头牛看到青草,都
这考证很可疑。因为《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而
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记载,也有说他寿至一百五六十岁
仍保持着六十多岁的容貌,而且是鹤发童颜的记载。据此,华
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三岁。华佗生活的时代,当是东汉末年三
国初期。那时,军阀混乱,水旱成灾,疫病流行,人民处于水
深火热之中。当时一位著名诗人王粲在其《七哀诗》里,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