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水资源公报(2014年度)

合集下载

巴彦淖尔市水资源公报

巴彦淖尔市水资源公报

巴彦淖尔市水资源公报2014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巴彦淖尔市水务局目录综述 (1)水资源量 (2)蓄水动态 (7)水质状况 (10)水资源利用 (14)重要水事 (17)《巴彦淖尔市水资源公报》编委会主任:武银星副主任:邱进宝张新林蔺福保赵远陆彬张三红陈海青韩永光康志坚委员:王海峰王占礼付国义郭平张浩文刘永河王义金姬世杰杜计才赵宇辉巴彦淖尔市水资源公报·2014综述2014年巴彦淖尔市水资源总量51.68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3.059亿立方米(含黄河供水),地下水资源量21.335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之间重复量12.713亿立方米。

黄河灌溉期入境水量189.533亿立方米,出境水量138.463亿立方米。

山旱牧区地表径流量2.668亿立方米。

全市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0.2023亿立方米。

河套灌区地下水年平均埋深1.96米。

河套灌区引用黄河水量40.391亿立方米,平均矿化度0.601克/升;总排干沟排入乌梁素海水量6.188亿立方米,平均矿化度1.460克/升;河套灌区地下水年平均矿化度3.530克/升。

巴彦淖尔市水资源利用总量49.147亿立方米,总耗水量33.379亿立方米,废污水排放量6252.99万吨。

巴彦淖尔市水资源公报·2014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14年巴彦淖尔市年平均降水量178.1毫米,折算降水总量117.165亿立方米,降水量比2013年增加85.9%,比多年平均值增加5.7%。

与上年及多年平均比较,全市各旗县降水量均增加。

其中增加最多的是杭锦后旗,增加了134.3%,最少的是磴口县,增加了8.5%。

行政分区降水量增减变幅见表1和图1。

行政分区降水量与上年及多年平均值比较表表1 单位:毫米巴彦淖尔市水资源公报·2014图1 行政分区降水量与上年及多年平均值比较图(二)地表水资源量1.黄河过境水量黄河石嘴山水文站2014年全年入境水量252.431亿立方米。

2003的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3的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国水资源公报2003一、综述2003 年,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多年平均)偏少,北方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多。

全国平均降水量638mm,折合降水总量为60415.5 亿m3,比常年少0.7%;地表水资源量26250.7 亿m3,比常年少1.7%;地下水资源量8299.3 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1209,5 亿m3,水资源总量27460.2 亿m3,比常年少1.0%。

2003 年,全国458 座大型水库和2695 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比年初增加184.2 亿m3。

北方平原地下水开采区年末浅层地下水储存量比年初增加167 亿m3。

2003 年,全国总供水量和总用水量均为5320.4 亿m3。

在供水量中,地表水源占80.6%,地下水源占19.1%,其他水源占0.3%;在用水量中,生活用水占11.9%,工业用水占22.1%,农业用水占64.5%,生态用水(指城市环境和部分河湖、湿地人工补水)占1.5%。

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412m3,万元GDP(当年价)用水量448m3。

2003 年,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约680 亿t(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污水占2/3,生活污水占1/3。

对全国13.467 万km 的河流进行了水质评价,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62.6%,比2002 年减少2 个百分点。

对52 个湖泊和308 座水库进行水质评价,水质符合或优于Ⅲ类的湖泊和水库分别为21 个和230 座。

对226 座水库进行营养状态评价,约有l/3 的水库为富营养。

2003 年全国降水量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造成北方大部和西南、华南部分地区发生春旱,江南、华南发生严重夏伏旱,淮河发生流域性大洪水,黄河中游遭遇罕见秋汛。

面对干旱和洪涝交叉出现的严重情势,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和正确领导下,地方各级政府精心组织,广大军民团结奋战,通过科学防控、有效管理和加大抗灾救灾力度,取得了防汛抗旱的全面胜利。

200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2008-10-13200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着力解决水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水利事业保持了投资加大、建设加快,基础增强、管理加强,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2007年,我国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水旱灾害呈现先旱后涝、旱涝急转和旱涝并发的局面。

淮河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台风前少后多强度大,山洪灾害频发,城市暴雨内涝严重。

北方大部及南方一些地区发生冬春连旱,江南、华南等地发生严重夏伏旱,旱情主要发生在粮食主产区和作物生长关键期,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程度深。

面对严重的水旱灾情,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务院有关部门周密部署,受灾地区干部齐心合力,军民团结一致,夺取了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一、水资源量降水量 2007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10.0mm,折合降水总量为57763亿m3,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少5.1%。

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六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北方六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317.9mm,比常年值偏少3.1%;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四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南方四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1128.4mm,比常年值偏少6.0%。

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山东和甘肃分别偏多13.8%和11.5%;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内蒙古、江西、黑龙江的偏少程度超过20%,北京、广西、河北、湖南、广东、天津偏少15%~10%。

地表水资源量 2007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4242亿m3,折合径流深256.0mm,比常年值偏少9.2%。

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六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少7.8%,南方四区比常年值偏少9.5%。

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江苏和山东分别偏多49.4%和41.3%;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河北、北京、内蒙古、黑龙江偏少40%以上,天津、江西、广西、山西、辽宁偏少30%~20%。

水肥一体化技术实施要点

水肥一体化技术实施要点
[1] 北 京 市 统 计 局, 国 家 统 计 局 北 京 调 查 总 队 . 北京统计年鉴 2015[M]. 北京:中国统 计出版社,2016. [2]《北京市水资源公报》编委会 . 北京市水务 局 [EB/OL].(2015-10-18)[2016-07-16]. /p-1326006006.html. [3] 杨林林,王成志,韩敏琦,等 . 关于北京 市高效节水农业建设的思考 [J]. 北京农业, 2016(2):195-196. [4] 王田利,梁建勇 . 大樱桃实用生产技术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5] 刘坤,张开春 . 图说设施甜樱桃优质标准 化栽培技术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4.
灌溉面积得不到灌溉。与此同时,我国 农业生产普遍存在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水 分生产率偏低的现象。根据 2014 年中 国水资源公报数据显示,2014 年我国农 业用水总量为 3 870 亿 m ,农田灌溉水 有效利用系数 0.530,主要粮食作物水分 生产效率平均仅 1 kg/m ,这与发达国家 0.80 ~ 0.85 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和平均 2 kg/m3 的水分生产效率存在较大差距。同 时,我国农业生产中的肥料利用率也相 对较低,2014 年化肥施用量 5 995.94 万 t,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 35.2%, 远 低 于 发 达 国 家 50% ~ 70% 的 水 平。 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 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的若干意见》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都提出,要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控制农业用水总量, 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提高水肥资 源利用效率。 水肥一体化技术借助压力灌溉系统, 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兑而成 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根据作物的需水 需肥规律及土壤水分、养分状况,适时、 适量、准确地将水肥输送至作物根部土 壤中供作物吸收利用。 压力灌溉有喷灌、 微灌等多种形式,目前常用的是微灌与 施肥结合,以滴灌、微喷与施肥的结合

2015 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5 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5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15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60.8mm,比常年值偏多2.8%。

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区、辽河区、海河区、黄河区、淮河区、西北诸河区6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北方6区)平均降水量为322.9mm,比常年值偏少1.6%;长江区(含太湖流域)、东南诸河区、珠江区、西南诸河区4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南方4区)平均降水量为1260.3mm,比常年值偏多5.0%。

从行政分区看,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多的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上海、浙江、江西、江苏和广西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偏多20%以上;与多年平均接近的有湖北、宁夏和青海3个省(自治区);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海南、辽宁和山东3个省偏少15%以上。

地表水资源量2015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6900.8亿m3,折合年径流深284.1mm,比常年值偏多0.7%。

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地表水资源量为3836.2亿m3,折合年径流深63.3mm,比常年值偏少12.4%;南方4区为23064.6亿m3,折合年径流深675.8mm,比常年值偏多3.3%。

从行政分区看,地表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偏多的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上海和江苏分别偏多127.2%和74.8%;与多年平均接近的有黑龙江;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河北、山东、辽宁和北京4个省(直辖市)偏少40%以上。

2015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213.6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5139.7亿m3,流入界河的水量1061.2亿m3;全国入海水量17600.9亿m3。

地下水资源量全国矿化度小于等于2g/L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7797.0亿m3,比常年值偏少3.3%。

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1711.4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6383.5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地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297.9亿m3。

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3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3年,我国干旱、洪涝及台风灾害频发、重发,黑龙江、嫩江、松花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其中黑龙江下游洪水超百年一遇。

一些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暴雨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

有14个台风影响我国,9个在东南沿海登陆,双台风甚至三台风生成较多,风雨、潮洪交织影响。

西南、西北等地发生冬春旱,江淮、江南及西南部分地区发生严重伏旱。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汪洋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超前部署、科学防控、有效应对,防汛抗旱取得重大胜利,洪涝灾害死亡人数较2000年以来均值减少5成,完成抗旱浇地3.7亿亩次,解决了2007万农村群众因旱临时饮水困难,最大程度减轻了灾害损失,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

2013年,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取得显著成效。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建立由政府主要负责人负总责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行政首长负责制,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0个部门组建考核工作组。

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控制指标分解到地级行政区域。

重要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工作有序推进,基本实现省界缓冲区水质断面监测全覆盖。

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开展,水利部联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开展节水产品普及推广和质量提升行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教育部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教育基地等节水载体建设。

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管理、入河排污口监管不断强化,地下水治理与保护逐步加强。

印发《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启动46个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实施应急水量统一调度,妥善处置浊漳河等19起突发水污染事件。

七大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经国务院批复实施,水利规划体系不断完善。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全面完成,普查成果得到广泛应用。

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13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61.9mm,折合降水总量62674.4亿m3,比常年值偏多3.0%。

辽宁省2013年水资源公报

辽宁省2013年水资源公报

辽宁省水资源公报2013辽宁省水利厅2014年3月辽宁省水资源公报辽宁省水利厅发布一、水资源量2013年,全省降水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均多于多年平均值。

与上年相比水库蓄水量略有增加,地下水位变幅变化不大。

2013年, 全省降水总量1092.88亿m3,折合年降水深751.1 mm,比多年平均值多10.8%。

时空分布差异大,汛期降水偏多。

年内分配2013年,全省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8月。

6-8月降水量507.3mm,占全年67.5%,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多14.5%;1-5月降水量96.6mm,占全年12.9%,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少13.0%;9-12月降水量147.2mm,占全年19.6%,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多18.5%。

(降水量年内各月分配见图1)地区分布从流域分区看,全省有5个流域三级区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多,有2个流域三级区降水量与多年平均值基本持平,有3个流域三级区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少。

比多年平均值多40.0%以上的流域是第二松花江丰满以上,降水量为1049.9 mm;比多年平均值多20%-30%的有浑河流域和沿黄渤海东部诸河,降水量分别为921.2mm和926.4mm;比多年平均值多10%-20%的流域是辽河柳河口以上和东辽河,降水量分别为721.4mm和804.8 mm;与多年平均值基本持平的流域是太子河及大辽河干流和辽河柳河口以下,降水量分别为817.5mm和549.7mm;比多年平均值少10%-20%的流域为滦河山区、沿渤海西部诸河和西拉木伦河及老哈河,降水量分别为498.2mm、459.0mm和368.3mm。

从行政分区看,全省14个市级行政区,有7个市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多,有4个市降水量接近多年平均值,有3个市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少。

比多年平均值多30%以上的是抚顺市,降水量为1027.5mm;比多年平均值多20%-30%的有大连市、铁岭市和丹东市,降水量分别为870.1mm、819.1mm、1261.2mm;比多年平均值多10%-20%的有本溪市、沈阳市和鞍山市,降水量分别为978.1mm、622.7mm、856.3mm;接近多年平均值的有营口市、辽阳市、阜新市和锦州市,降水量分别为760.7mm、779.9mm、497.6mm和527.2mm;比多年平均值少10%-20%的有盘锦市、朝阳市和葫芦岛市,降水量分别为536.7mm、413.4mm和500.1mm。

2008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2008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2008年黄河水资源公报前言《黄河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的发布,旨在定期向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发布黄河流域水资源情势,以不断提高公众的节水、惜水意识,促进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与保护。

本《公报》是按年度反映黄河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内容主要包括降水径流、蓄水动态、水资源利用、水资源量分析、水质调查评价、输沙量及重要水事等。

水资源量分析以黄河干流水文断面成果为主。

《公报》的资料来源以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沿黄各省(区)的实测数据和水利统计资料为主,并收集了气象、城建、环保、统计等部门的有关资料。

《公报》中有关资料的多年平均值分为14年(1987~2000年均值)和45年(1956~2000年均值)两种。

《公报》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水利厅的大力支持。

水利部水资源司、《中国水资源公报》编辑部给予了热情指导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一、综述黄河流域(包括黄河内流区,下同)总面积79.5万km2,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

全河划分为龙羊峡以上、龙羊峡至兰州、兰州至头道拐、头道拐至龙门、龙门至三门峡、三门峡至花园口、花园口以下、黄河内流区(分别简称为龙库以上、龙库~兰、兰~头、头~龙门、龙门~三、三~花、花以下和内流区,下同)等二级流域分区。

黄河流域行政和流域分区面积示意图分别见图1和图2。

图1 黄河流域行政分区面积柱状图图2 黄河流域分区面积比例图2008年黄河流域平均降水量(深,下同)为433.1mm,折合降水总量3443.06亿m3,比上年降水量减少10.5%,比1987~2000年均值偏多1.5%,比1956~2000年均值偏少3.1%。

2008年黄河干流主要水文站实测年径流量与上年度比较,除贵德站增多2.1%外其余站减少,其中利津站减少达28.6%;与1987~2000年均值比较,兰州、贵德、利津、下河沿和头道拐站偏多,其余站偏少;与1956~2000年均值比较,各站全部偏少,其中利津站偏少达53.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2-5
2014 年与 2013 年及多年平均流域分区径流量比较图

出入境水量 2014 年全市入境水量为 3.59 亿 m3 (未包括南水北调水 0.84 亿 m3) , 比 2013
年 7.07 亿 m3 少 49%,比多年平均 21.08 亿 m3 少 83%;全市出境水量为 11.88 亿 m3,比 2013 年 15.44 亿 m3 少 23%,比多年平均 19.54 亿 m3 少 39%。各水系出、 入境水量详见图 2-6。Fra bibliotek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目 录
一、概述 ................................................................................... 1 二、水资源 ............................................................................... 2
(一)降水量 ............................................................................ 2 (二)地表水资源量................................................................. 5 (三)地下水资源量................................................................. 8 (四)水资源总量 .................................................................. 11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一、概述
一、概述
2014 年全市平均降水量为 439mm,比 2013 年降水量 501mm 少 12%,比多 年平均值 585mm 少 25%,相当于频率为 86%的枯水年。 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 6.45 亿 m3,地下水资源量为 13.80 亿 m3,水资源总量 为 20.25 亿 m3,比多年平均 37.39 亿 m3 少 46%。 全市入境水量为 3.59 亿 m3(未包括南水北调水 0.84 亿 m3) ,比多年平均 21.08 亿 m3 少 83%;出境水量为 11.88 亿 m3,比多年平均 19.54 亿 m3 少 39%。 全市 18 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 13.93 亿 m3,可利用来水量为 2.97 亿 m3。 官厅、 密云两大水库年末蓄水量为 11.08 亿 m3, 可利用来水量为 2.05 亿 m3。 全市平原区年末地下水平均埋深为 25.66m,地下水位比 2013 年末下降 1.14m,地下水储量相应减少 5.8 亿 m3,比 1998 年末减少 70.6 亿 m3,比 1980 年末减少 94.3 亿 m3,比 1960 年减少 115.1 亿 m3。 2014 年全市总供水量 37.5 亿 m3,比 2013 年的 36.4 亿 m3 增加 1.1 亿 m3。 全市总用水量为 37.5 亿 m3, 其中生活用水 17.0 亿 m3, 环境用水 7.2 亿 m3, 工业用水 5.1 亿 m3,农业用水 8.2 亿 m3。 2014 年地表水监测总河长 2545.6km, 其中有水河长 2351.2km。 有水河长中 符合Ⅱ类水质标准河长 959.1km;符合Ⅲ类水质标准河长 188.2km;符合Ⅳ类水 质标准河长 97.2km;符合Ⅴ类水质标准河长 127.7km;劣于Ⅴ类水质标准河长 979.0km。有水河长中达到水功能区水质标准河长 1098.3km。 监测大中型水库 18 座。大中型水库除官厅水库水质为Ⅳ类外,其它均符合 Ⅱ~Ⅲ类水质标准。 监测湖泊面积 719.6hm2 。 符合Ⅱ~Ⅲ类水质标准的面积 431.6hm2 ; 符合Ⅳ~ Ⅴ类水质标准的面积 197.0hm2;劣于Ⅴ类水质标准的面积 91.0hm2。达标面积 488.6hm2。 浅层地下水水质 (评价区面积为 6400km2) 符合Ⅱ~Ⅲ类水质标准的面积为 3342km2,符合Ⅳ~Ⅴ类水质标准的面积为 3058km2。 深层地下水(评价区面积为 3435km2)水质明显好于浅层地下水,符合Ⅱ~ Ⅲ类水质标准的面积为 2674km2,符合Ⅳ~Ⅴ类水质标准的面积为 761km2。 基岩水基本符合Ⅱ~Ⅲ类水质标准。
4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二、水资源
(二)地表水资源

地表水资源量 地表水资源量指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用天然河川径流量表示。 2014 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 6.45 亿 m3,比 2013 年 9.43 亿 m3 少 31.6%,比
多年平均 17.72 亿 m3 少 63.6%。从流域分区看,潮白河水系径流量最大,为 2.76 亿 m3,大清河水系径流量最小,为 0.24 亿 m3 。详见图 2-5。
(2014)
北京市水务局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编委会
主办单位:北京市水务局 编制单位:北京市水文总站 审 审 审 定:张世清 核:戴育华 查:杨忠山
技术负责:黄振芳 公报编制:范庆莲 刘文光 焦忠志 孙 峰 参加人员: 戴 岚 赵 茜 白国营 周 东 周 铸 李民诗 刘翠珠 梁灵君 王亚娟 杜龙刚 杨 卓 王林虎
1
多年平均指 1956-2000 年平均 7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二、水资源
(三)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量指地下水中参与水循环且可以更新的动态水量。 本节中的地下
水指第四系水。 2014 年全市地下水资源量 13.80 亿 m3, 比 2013 年 15.38 亿 m3 少 1.58 亿 m3 。
图 2-1

2014 年与 2013 年及多年平均全市降水量年内分配图
降水量的地区分布 2014 年全市点降水量介于 259~723mm 之间,山区降水量小于平原区降水
量。山区年平均降水量 436mm,年降水量最大点是平谷区的桑园站,为 723mm, 最小点是门头沟区的青白口站,为 259mm。平原区年平均降水量为 447mm(城 近郊区降水量 418mm) ,年降水量最大点是城近郊区的东直门站,为 574mm,最 小点是城近郊区的麻峪站,为 268mm。详见图 2-4。 从行政分区看, 平谷区年降水量最大, 为 578mm; 门头沟区最小, 为 342mm。 详见图 2-2。
三、水资源利用 ..................................................................... 12
(一)供水量 .......................................................................... 12 (二)用水量 .......................................................................... 12

平原区地下水动态 2014 年末地下水平均埋深为 25.66m,与 2013 年末比较,地下水位下降
1.14m, 地下水储量相应减少 5.8 亿 m3; 与 1998 年末比较, 地下水位下降 13.78m, 储量相应减少 70.6 亿 m3;与 1980 年末比较,地下水位下降 18.42m,储量相应 减少 94.3 亿 m3;与 1960 年比较,地下水位下降 22.47m,储量相应减少 115.1 亿 m3。详见图 2-7。 2014 年末,全市平原区地下水位与 2013 年相比,下降区(水位下降幅度大 于 0.5m)占 62%,相对稳定区(水位变幅在-0.5m 至 0.5m)占 28%,上升区(水 位上升幅度大于 0.5m)占 10%。2014 年各行政区平原区地下水埋深详见图 2-8。 2014 年地下水埋深大于 10m 的面积为 5470km2 ,与 2013 年基本持平;地下 水降落漏斗(最高闭合等水位线)面积 1058km2,与 2013 年基本持平,漏斗主 要分布在朝阳区的黄港、长店~顺义区的米各庄、赵全营一带。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为便于社会各界了解我市水资源状况,现发布 2014 年度《北京市水资源公 报》 。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依据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公报编制技术大纲》及《水 资源公报编制规程》 (GB/T 2359-2009)编制,其中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 下水资源量多年平均值是根据 1956~2000 年数据系列平均值。 地表水水质评价依 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2002) ,地下水水质评价依据《地下水质标 准》 (GB/T14848-93) 。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是向社会发布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是水资源统 一规划管理、配置和节约保护的基础工作。内容包括:概述、降水量、地表水资 源量、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供用水量、水质评价。 2014 年,北京市水资源总量为 20.25 亿 m3,按照年末常住人口 2151.6 万人 计算, 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 94m3, 人多水少是北京的基本市情水情。 2014 年 12 月 7 日南水北调进京,北京市水资源供需紧张状况得到缓解。
2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二、水资源
图 2-2
2014 年与 2013 年及多年平均行政分区降水量比较图
从流域分区看,蓟运河水系年降水量最大,为 553mm;永定河水系最小, 为 378mm。详见图 2-3。
图 2-3
2014 年与 2013 年及多年平均流域分区降水量比较图
3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二、 水资源
5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二、水资源
图 2-6 2014 年各水系出、入境水量示意图(单位:亿 m3)
6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二、水资源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2014 年全市 18 座大中型水库可利用来水量为 2.97 亿 m3,比 2013 年 6.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