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大学石油加工概论考试知识点综述.doc

石油大学石油加工概论考试知识点综述.doc
石油大学石油加工概论考试知识点综述.doc

石油大学石油加工概论考试知识点综述

第一章1石油元素的组成:除碳和氢外,原油还含有硫、氮、氧等微量元素(1 ~ 5%)。原油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包括钒、镍、铁、铜、砷等。

石油中的非烃原子称为杂原子。与国外原油相比,中国原油硫含量低,氮含量高。2.石油的烃类组成:

由碳和氢组成的烃化合物,即具有这三种结构的烷烃、环烷烃和芳烃的混合烃,占原油的绝大多数。

原油中不含不饱和烃,但二次加工后的石油产品中含有不饱和烃(烯烃)。3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主要指:

含硫、含氮和含氧化合物以及胶质沥青物质。

4中国原油的特点:

就元素组成而言,低硫高氮是中国原油的特点之一。

中国原油组成的另一个特点是汽油馏分含量低,残油含量高。

5各种化合物的分布规律:

随着石油馏分沸点的升高,馏分中烷烃含量逐渐降低,芳烃含量逐渐增加,含硫化合物和胶质含量逐渐增加。大多数硫、氮、氧、胶质和所有沥青质都集中在渣油中。

6中国主要原油的特征大多数原油的相对密度(D204)为0.86,是一种较重的原油。

高凝固点、高蜡含量和低沥青质含量;

文学概论考试资料总结

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 1、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哪部着作中提出了文学四要素,分别是什么 《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艾布拉姆斯的文学研究座标:强调文学研究要从世界、作者(艺术家)、作品、读者(欣赏者)四个角度进行,这就是着名的“四要素”说。 2、模仿说与表现说 模仿说:【从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上界定文学的特点,西方有古老的“模仿说”。模仿最初是指祭祀活动中祭司表演的歌舞,后来从祭典术语转化为哲学术语,表现对外在世界的再造或复制,“模仿说”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解释什么是文学的。】 模仿说的文学观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中得到了详尽、系统的阐述。亚里士多德认为,模仿是艺术的本质,一切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并强调不同的艺术在模仿的对象、媒介和方式上具有各自的特点。在这个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史诗与戏剧的模仿对象是人,是人的“行动和生活”。显然,与前人偏重于模仿自然的说法相比,他更关注文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表现说:“表现说”的文学观认为,“一件艺术品本质上是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激情支配下的创造,是诗人的感受、思想、情感的共同体现。因此,一首诗的本原和主题,是诗人心灵的属性和活动,如果以外部世界的某些方面作为诗的本质和主题,那必须先经诗人心灵的情感和心理活动由事实而变为诗”。 表现说认为文学是对主体心灵与情感的表现和抒发。中国古代文论倾向于表现说。中国古代的“诗言志”和“诗缘情”的理论与上述的观点非常接近,特别是“诗缘情”的认识,不仅注意到主体在文学创造中的作用,而且把情感视为文学表现的主要对象,这大大推进了中国古代文论对文学特质的认识。(1)“言志说”。《庄子天下篇》最早提出:“诗以道志”。(2)“缘情说”。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 由于叙事文学长期居于主导地位,表现说的文学观在西方产生的比较晚,直到18世纪末随着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才对文学实践发生广泛的影响。表现论是近现代西方占主导地位的文学观。(1)情感表现说。华兹华斯: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2)本能表现说。弗洛伊德:“艺术即做梦”,是作家愿望的实现。合理性与不足:本能表现说重视创作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和丰富的心理蕴涵,对文学的性质和规律有不少新的发现。但片面强调艺术的自我表现性,忽视了文学与广阔社会生活的密切关联。

石油工业概论思考题

1.什么是石油?天然气? 石油是气态、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具有天然的产状;自然界一切天然生成的气体,如大气、岩石中气体、海洋中的气体、地幔气、宇宙气等都可称之为天然气。 2.什么是石油工业?石油工业是以原油为原料所发展起来的工业体系,包括石油勘探、石油开发和石油加工的能源和基础原材料生产部门 3.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史?分为哪几个阶段? 1878年在台湾苗栗油矿打出我国第一口油井。1907我国打出了大陆第一口油井——延长一号井,井深80多米,日产原油1~1.5吨。1936年春,国民党新疆地方政府与苏联政府联合开采在独山子发现油矿。1938年地质学家孙建初在甘肃玉门发现了老君庙油田,使中国近代石油工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科学家提出“陆相成油理论”,开创我国找油新局面①煤油时代②汽油时代③燃料和化工原料时代 4.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新中国成立后石油工业发展阶段?石油名称的出处? 1)勘探初期阶段2)战略东移,突破松辽盆地3)进军渤海湾,创建第二大石油基地(4)稳定东部,发展西部,油气并举,大力发展近海勘探。加强全范围内的区域勘探;一千九百多年前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高奴(指延安)有洧(wei)水可然”——石油。 5.中国石油工业基本构成?三大石油公司名称? 石油的勘探、开发、加工、运输和销售等工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SINOPEC)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 6.什么是OPEC?“欧佩克”即石油输出国组织。它是一个自愿结成的政府间组织,对其成员国的石油政策进行协调、统一。 7、什么是环境污染?我国环境保护的管理体制?石油企业内部的环保管理体制及其任务?环境污染:由于人为的因素,环境的化学组成或物理状态发生了变化,与原来的情况相比,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就叫做…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政府体制:国家环境保护部;省市县环保局;任务:制定政策,行政执法,监督落实;发展规划;企业内部:一般均对应政府相关机构设立相关部门; 石油企业:质量安全环保部,环保处,环保科;外部协调,内部监督管理; 第二章石油地质 1、名词解释:储集层、盖层、圈闭、油气藏、油气田、初次运移、二次运移 储集层---这些具有孔、洞、缝,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层,称为储集层。盖层--覆盖在储集层之上,能够阻止油气向上运动的细粒、致密岩层称为盖层圈闭----烃源岩区生成的油气经运移到适宜的场所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适合于油气聚集,形成油气藏的场所被称之为圈闭;具有统一压力系统和油气水界面的单一圈闭中的石油聚集体,称为油气藏。 油气田:“受单一局部构造或地层不整合或岩性变化带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气藏总和”。初次运移:指从由原来生成它的沉积物到后来储集它的沉积物的运移。主要动力是压力(静压力),压实作用。另外还有毛细管力。二次运移:发生在储集岩内的运移,或从一个储集层到另一储集层中的运移。二次运移主要是在浮力和水动力作用下进行的。 2、石油的主要组成成份(元素组成,烃类组成,非烃类组成)?石油的生成过程?按照有机成因说明原始生油环境条件?什么是干酪根?如何分类? 元素组成;CHSNO;烃类组成:烷烃环烷烃芳香烃;非烃类组成: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氧化合物;过程:①古代富含有机质的浮游生物的遗体,在古沼泽、湖泊、江河、海洋中随泥沙一齐沉积,分散在沉积层中;②生成的含有机质的沉积层逐渐被新的沉积物所覆盖,形成更厚的沉积层,造成了缺氧的还原性环境,使生物遗体保存下来;③生物遗体经历地质、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多方面的作用,生成石油烃类。

石油工业概论在线考试

石油工业概论》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油气藏工程 2、油气储运工程 3、辛烷值 4、油气勘探工程 5、沉积盆地 6、油气井工程 7、原油稳定 二、简答题 1、1986 年的石油危机产生的原因。 2、石油化工包括哪三大生产过程? 3、合成纤维的种类有哪些? 4、如何打定向井? 5、石油与天然气成本组成有什么区别? 6、简述温室效应及其危害。 7、为什么要进行不同油品的管道顺序输送? 三、论述题 1、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原油产量大幅提高的原因。 2、论述二十一世纪的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方向。

石油工业概论》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油气藏工程油气藏工程是石油天然气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研究油气田开发方法的一种综合技术学科。它综合应用地球物理、油气藏地质、油气层物理、渗流理论和采油采气工程等方面的成果及其提供的信息资料,对油气藏开发方案进行设计和评价,以及应用有效的开采机理、驱替理论和工程方法来预测和分析油气藏未来的开发动态,并根据这种预测结果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以便获得最大的经济采收率。油气藏工程是一门认识油气藏,运用现代综合性科学技术开发油气藏的学科。它不仅是方法学,而且是指导油田开发决策的学科。 2、油气储运工程油气储运就是油和气的储存与运输,主要包括矿场油气集输及处理、油气的长距离运输、各转运枢纽的储存和装卸、终点分配油库(或配气站)的营销、炼油厂和石化厂的油气储运等环节。油气储运系统石油工业内部是连接产、运、销各个环节的纽带,在石油工业外部是能源保障系统的重要一环。 3、辛烷值 所谓辛烷值就是人们一般所说的汽油的牌号值。将抗爆性能较好的组分工业异辛烷的辛烷值定为较差的正庚烷 100,的辛烷值定为0,将两者按不同的比例混合,组成标准燃料,用来对比各种汽油的抗爆性。在测定汽油的辛烷值时, 将待测汽油试样与一系列辛烷值不同的标准燃料在标准的实验用单缸发动机上进行比较,试样汽油的辛烷值等于与其具有相同爆震倾向的标准燃料中所含异辛烷的体积分数。从烃类组成看,异构烷烃和芳香烃具有良好的抗爆性;正构烷烃最容易产生爆震。辛烷值越高,表示汽油的抗爆震性能越好,耗油也越省,油价也越高。 4、油气勘探工程 油气勘探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是根据石油地质学及相关学科知识和勘探技术,通过一定的勘探方法和管理方法,以最佳方式探明油气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油气勘探工程的主要任务是高水平、高效率地探明油气储量,按照一定的勘探程序,分阶段地、逐级地进行地质和经济评价,筛掉无工业价值的地区,逐步集中勘探研究的“靶区”,直到发现和探明工业油气田,收集齐全准确的资料,并计算出油气储量,为评价和开发油气田创造条件。 5、沉积盆地 地壳上在某一地质历史时期内,曾经稳定下沉,并接受了巨厚沉积物的统一沉降区称为沉积盆地。沉积盆地是地球表面或者可以说岩石圈表面相对长时期沉降的区域,换言之,是基底表面相对于海平面长期洼陷或坳陷并接受沉积物沉积充填的地区。 6、油气井工程油气钻井工程就是快速高效地破碎井底的岩石、取出破碎的岩屑、保护井壁等一系列的工艺技术,以建立起一条开采油气的永久性通道的应用科学。(2分)它是勘探开发地下油气资源的基本手段,是探明油气 储量和提高油气田产量的重要环节。它主要包括钻井、固井、完井等多种工程技术,涉及地质学、岩石矿物学、物理学、化学、数学、力学、机械工程、系统工程和遥测遥控等各种学科,是一项多学科、多工种、技术复杂、造价昂贵的地下基建工程。 7、原油稳定

石油化工概论

1、石油化学工业由哪几部分组成?石化工业可分为石油炼制工业体系和石油化工体系。 2、简述石油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有工业血液之称的石油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跃居在世界能源消费的首位,石油及其产品作为重要的动力燃料和化工原料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石油资源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深远影响。石油化工已成为化学工业中的基干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3、“三大合成”、“三苯”、“三烯”各指的是什么?塑料、橡胶、纤维。笨、甲苯、二甲苯。乙烯、丙烯、丁二烯。 4、石油的一般性质如何? 大部分原油是暗色的,通常呈黑色,褐色。少数为暗绿色、黄色并且有特殊气味、原油在常温下多为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相对密度在0.800~0.980之间。粘度范围很宽。凝固点差别很大(30-60摄氏度),沸点范围为常温到500摄氏度以上,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物。 5、组成石油的主要元素有哪些最主要元素是碳氢,占96%-99%,其中碳占83%-87%,氢占11%-14%。其余的硫、氮、氧和微量元素含量不超过1%-4%。 6、石油中有哪些烃类化合物? 烷烃、环烷烃、芳烃。 7、石油中非烃化合物有哪些? 对石油加工及石油产品有何危害? 包括含硫、含氮、含氧气化合物一起胶状沥青状物质。酸性含硫化合物是活性硫化物,对禁书设备有较强的腐蚀;原油中的氮化物性质不稳定,易被氧化和聚合生成胶质,中碱性氮化物会使催化剂中毒;中性含氧化合物包括酮、醛和酯等,可氧化生成胶质,影响油品的实用性能。 8、概念:蒸气压、馏程、密度与相对密度、凝点、闪点、自燃点 馏程:指油品从初馏点到终馏点的温度范围。凝点:只试样在实验规定的条件下,冷却至液面不移动是的最高温度。蒸汽压:指在标准仪器中测定的38℃蒸气压。自燃点: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燃油在规定结构的容器中加热挥发出可燃气体与液面附近的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可被火星点燃时的燃油温度。密度与相对密度:密度是质量与体积之比,相对密度:油品密度与标准温度下的水的密度之比。 9、石油产品分哪六大类?燃料、溶剂和化工原料、润滑剂及有关产品、蜡、沥青以及焦。 10、简述四冲程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过程。 柴油:进气(空气)-压缩气化-作功-排气汽油:进气-压缩-作功-排气 11、汽油馏程、蒸气压指标的含义及其使用意义是什么? 馏程:指汽油馏分从初馏点到终馏点的温度范围。航空汽油的馏程范围要比车用汽油的馏程范围窄。蒸气压。指在标准仪器中测定的38℃蒸气压,是反映汽油在燃料系统中产生气阻的倾向和发动机起机难易的指标。给汽油提供使用领域的标准。 12、什么是汽油的抗爆性?评定指标有哪些? 汽油在各种实用条件下抗爆震燃烧的能力称为抗爆性。评定指标为辛烷值(ON),有研究法(RON)与马达法(MON) 13、柴油的抗爆性用什么指标来评定?柴油抗爆性通常用十六烷值(CN) 14、我国车用汽油、柴油、石蜡商品牌号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我国的柴油产品分为轻柴油和重柴油。轻柴油按凝点划分为10号、5号、0号、-10号、-20号、-35号、-50号七个;重柴油则按其50摄氏度运动粘度划分为10号、20号、30号。(RON的大小划分) 15、石油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指标的使用意义是什么? 反映沥青的抗裂开性能,软化点反映沥青的高温性能,针入度是对沥青质量控制保证了沥青的潜在品质。 16、简述润滑油的作用。降低磨檫、减少磨损、冷却降温、防止腐蚀 17、原油加工方案有哪几个类型?直溜汽油、煤油、轻柴油或重柴油及各种润滑油馏分和渣油等 18、精馏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总结

文学概论期末考试总结 一、选择填空 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美国当代文艺学家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提出文学四要素的著名观点。 3.文学文化学又可以说是一种最新的文学理论形态。 4.首先是列宁用“反映”这个词说明了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 5.伊瑟尔提出“隐含的读者”的概念。 6.在魏晋以前,文学的文化含义是居于主导地位的。 7.查理斯·巴托作出一个意义深远的区分:诗与绘画、雕塑、音乐、艺术和修辞等纳入七种“美的艺术”之中。 8.话语的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 9.话语蕴藉的典范形态:含蓄和含混。 10.文学定义: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11.精神生产的概念最初见于《德意志意识形态》。 12.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 13.文学创造的主题是具体的社会人。(马克思) 14.创作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把握以感性直观为思维特征。 15.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 16.“诗意的裁判”是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时使用的一个概念。 17.高尔基曾不无道理地把文学称之为“人学”。

18.克莱夫·贝尔提出了“有意味的形式”。 19.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义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 二.名词解释 1.文学本体论:文学本体论认为,文学活动的本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作为本体的作品,并不是指传统理论中的内容或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是仅仅指作品形式,即所谓“肌质”、“隐喻”、“复义”、“含混”、“语境”、“反讽”等语言学或修辞学因素。 2.话语蕴藉: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有两层意思:第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第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3.艺术概括:简括地说,就是作家依据自己的体验和认识,以主体的审美价值追求能动介入的方式,对富有特征的事物给予独特艺术处理,从而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相当普遍意义、体现着一定审美价值取向的艺术形象之方法。 4.审美理想:也称美的理想,是指审美主体在长期社会实践和审美活动中形成的、由个人审美经验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融合了特定历史文化传统的关于美的理想观念或范型。特征:首先,审美理想是以理念形式存在的鉴赏的原型和最高典范。其次,审美理想是直观形象与理性观念的结合。第三,审美理想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统一。 三.简答

石油加工概论试卷

一、填空(30,每题0.5分) 1、石油主要由___C__ 、____H____ 、_O_______ 、__N______ 、_____S___ 五种元素组成。 2、与国外相比我国原油的特点_凝点高_______ 、__蜡含量高______ 、_庚烷含量低_______ 。 3、经_催化裂化焦化_______ 等二次加工得到的馏_分或产品,成为___二次加工产品_____ 。 4、石油中烃类的类型___烷烃_____ 、___环烷烃_____、 __芳香烃______ 、___烯烃_____ 。 5、低温下失去流动性的原因___粘温凝固___ 、___构造凝固___ 。 6、原油中含硫化合物一般以__硫醚类____ 和___噻吩类___ 为主。 7、原油中大部分S、N、O都集中在渣油的____胶质__ 、__沥青质____ 中。 8、减压蒸馏常分离成___饱和分___ 、__芳香分____ 、___胶质___ 、____沥青质__四组分。 9、常用的简单的流程测定方法有___恩式蒸馏___ 、___ASTM蒸馏___ 。 10、烃类混合物蒸汽压随___温度___ 和__气化率____ 变化。 11、同一种原油随流程增大,粘度相差___越大___ 。烃类分子中环数相同,其侧链越长,粘度___越大___ 。 12、烃类燃烧的三个条件___烃类蒸汽__ 、___氧气__ 、___明火火源__ 。 13、测定轻质油品、重质油品闪点的方法为___闭口杯法__ 、测定润滑油、重质油品闪点的方法为__开口杯法___。 14、发动机接点方式分为____点燃式引擎____ 、____压燃式引擎____ 。 15、汽油机一般是以四冲程工作的,四冲程分为___进气_____ 、___压缩_____ 、____做功____ 、____排气____ 四个过程。 16、汽油蒸发性指标是____馏程____ 、___蒸汽压_____ ,柴油蒸发性指标____馏程____ 、___闪点_____ 。 17、同碳数各种烃类的特性因数大小顺序为____烷烃____ >____环烷烃____> ____芳烃____ 。 18、同一种油品,随着沸点升高,相对密度越来越____增大____ ;闪电越来越

高二 文学概论考试重点

1、艺术产生: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具有生产的一般性质。但决定艺术生产的本质的,并不是其物质生产性质,而是他的精神生产性质。 马克思对艺术生产有两方面含义的阐述:是艺术活动的生产实践性质。 艺术活动是作为与物质生产相对应而存在的精神生产的一种特殊生产方式。 2、寓教于乐:即诗应带给人乐趣和益处,也应对读者有所劝谕、有所帮助。 3、文学语言:文学语言是经过作家精心选择和加工、用来创造艺术世界、具有艺术魅力的语言。 4、文学风格:是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作家创作个性,创作个性是作家的气质、人格、人生观、审美趣味、艺术才华、语言敏感等个体素质在艺术表现中形成的独特性。 5、诗可以观:诗歌可以反映社会的的盛衰、民风的好坏。 6、创作冲动:指一种迫使作家进入具体创作过程的愿望和心理。 7、二度创作:是指阅读者在阅读作品过程中在心里层面展开的再创造活动。 8、文学消费:是指购买并阅读文学作品以满足精神需求的社会过程。 9、文学:具有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结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交流的语言艺术。 10、文学批评:也叫文学评论,是指对具体文学现象的分析、阐释、评价。换而言之,文学批评就是在鉴赏的基础上产生的带有评论性质的活动。 11、文学经典:是指在文学史上具有独创性,蕴含社会与历史意义,凝聚着很高的审美价值,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典范作品。 12、潜在的文学作品:未经阅读者的文学作品作为“物”客观存在,仅具有潜在的审美意义,未被阅读之前,它的价值还处在睡眠状态,只有经过阅读、欣赏,潜在的文学作品的意义才被唤醒,成为活的文学作品。 13、文学象征:是文学形象的理想状态之一,是以表达观念和哲理为目的、以暗示为基本艺术手段、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 14、艺术直觉:是指创作主体在瞬间直接把握客体审美意蕴的思维方式或能力。 15、艺术变形:是作家有意将描写对象用于不同于生活常态的变异形式表现出来,以达到某种艺术效果的过程。

石油加工概论习题

自测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石油是一种从地下深处开采出来的呈黄色、褐色甚至黑色的可燃性粘稠液体,常与天然气共存。 2、炼制工业经历的三个时期:灯油时代、动力燃油时代、石油化工时代。 3、我国原油的主要特点是:大多数原油属较重原油,凝点高,含蜡量高,庚烷沥青质低,含硫量较低,含氮量偏高。 4、轻质原油相对密度小,含硫量低,轻油收率高,渣油含量少。 5、一般来说,轻质原油或石蜡基原油氢碳原子比较高。 6、我国原油馏分组成的特点:汽油馏分含量低,渣油含量高。 7、石油中的烃类主要有烷烃、环烷烃、芳烃和在分子中兼有这三类烃结构的混合烃构成。 8、随着沸点的增高,石油中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的含量逐渐降低。 9、对于减压渣油:一般分成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 10、重油或渣油的结构族组成用密度法。 11、石油中非烃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以及胶状沥青状物质。 12、低硫原油:S?0.5%,高硫原油S>2.0%. 13、硫的分布总趋势是,随沸点升到,硫含量增加。氮含量增加。 14、石油及其馏分中的碱性含氮化合物主要有吡啶系、喹啉系、异喹啉系、吖啶系。 15、石油中的氧元素都是以有机含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16、一般来说,在含硫及相对密度较高的海相成油的石油中含钒较多,而在低硫、高氮及陆相成油的石油中镍含量较高。 17、石油和石油产品的蒸发性能用蒸汽压、沸程来表示。 18、石油的燃烧性能用闪点、燃点和自燃点来描述。 19、汽油按用途分为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两类,生产汽油的工艺以催化裂化为主。 20、汽油的抗爆性用辛烷值表示。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考试归纳版)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19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得以诞生。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成立的一个标志是法国学派强调影响研究的国际文学关系史理论的提出。 2.比较文学的代表性人物及其著作: ●最早使用比较文学这一术语的是英国批评家马修阿诺德。 ●最早使比较文学一词进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是波斯奈特,1886年,他出版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 ●在意大利,1871年,桑克蒂斯开始主持比较文学的讲座。 ●1827年,最早提出“世界文学”观念的是歌德。 ●1877年,世界上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创刊于匈牙利的克劳森堡,名为《世界比较文学报》。 ●1887年,德国学者马克斯·科赫创办《比较文学杂志》,1901年创办《比较文学史研究》。 ●意大利学者克罗齐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和理性发起挑战。 ●1937年,戴望舒译梵?第根《比较文学论》。 ●我国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卢康华、孙景尧的《比较文学导论》,也是内地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 ●在西方著名的比较文学学者中,巴斯奈特是宣判比较文学夭折的第一人。 ●翻译文本研究:勒菲弗尔“操控理论” 3. 法国学派的四大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他们提出了要去掉比较文学的随意性,加强实证性;放弃无影响关系的平行比较,而集中研究各国的关系史;摆脱不确定的美学意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关键所在) 4.法国文学批评家布吕奈尔最早把实证主义用于文学研究,强调把一部作品对另一部作品的影响提到首位。 5.影响研究的本质特性实证性。法国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本质特性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6.基亚在《比较文学》一书中专设形象学研究——“人们眼中的异国”一章,这是对形象学研究进行确认的最早的一部概论性专著。 7.1960年美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标志着美国学派的正式登场。代表人物有雷马克、艾德礼、勃洛克。 8.美国学派将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相结合,典型代表——韦斯坦因的专著《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 9.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与互补性。 10.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跨越性(跨国、跨学科、跨文明);四大研究领域:实证性的文学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总体文学研究。 11.文学变异研究的四个层面:语言层面变异研究、民族国家形象变异研究、文学文本变异研究、文化变异研究。 12.平行研究包括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平行研究主要有类比与对比两种方法构成。。 13. 渊源学的研究对象和方式:印象的渊源、口传的渊源、笔述的渊源、孤立的渊源和集体的渊源。 14.媒介学的理论与方法包括:个体媒介、团体媒介、文字资料媒介。 15.翻译领域的常见现象有直译、转译;常见形式有直译、意译。 16.引起文学变异的第一大要素是文化过滤。 17.译介学的研究范畴:翻译理论研究、翻译文本研究、翻译文学史研究 18.平行研究的种类:类型学、主题学、文体学、跨学科研究 19.类型学的基本研究范畴:内容题材的类型学相似、人物形象的类型学相似、思潮流派的类型学相似 20.用西方文论阐发中国文学的做法被台湾学者总结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阐发研究”。

文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文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1、文学四要素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文学四要素图示,文学实际上由四种不同要素构成的完整系统,四要素分别是作品、世界、作家和读者,他们之间具有确定的结构关系。 2、意识形态法国哲学家特拉西创造,根据威廉斯归纳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意识形态至少三层意思:第一,意识形态是指特定阶级或集团的信念体系。第二,意识形态是各种幻觉的信念体系,尤其是说位的虚假观念或意识,与真知或科学形成对照。第三,意识形态是意义和观念的一般产生过程。 3、艺术构思是指作家在特定创作动机的指引下,在已然激起的创作冲动的驱使下,在选定创作对象的基础上运用艺术概括,艺术变形等手法塑造艺术形象,构织故事情节,最终形成完整艺术世界的思维过程。 4、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理论、方法对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文学活动。 5、陌生化以作者或者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以陌生的眼光描写,以消解“套板反应”,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如曹雪芹与刘姥姥 6、文学材料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却相对粗糙的刺激和信息。

7、意境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8、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9、文学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文化,审美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而对文学产品加以占用,利用,阅读或欣赏的一项活动。 10、隐含的读者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叙述者讲述故事是一种语言交流行为,叙述者在叙述时心目中存在者潜在的接受着,这种由叙述者所设定的隐含在叙述动作中的接受者就是隐含的接受者。简答与论述: 一、文学消费的二重性指什么?①文学消费具有特殊商品消费性质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文学艺术不仅具有商品属性,更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因而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具有二重性质。文学消费之所以不等同于一般商品消费,其理由在于:首先,文学产品的消费价值对不同的消费主体来说具有不同衡量标准。其次,文学消费者所支付的货币与其中寓含的作家创造性劳动难以等价。再次。文学产品的消费具有超时空性甚至价值增值性。最后,文学产品的消费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传播与接受,且具有再创造的性质,它要求消费者本人的积极参与。②文学消费具有一般商品消费性质从文化流通领域来看,文学产品具有明显的商品性质,文学消费也随之深深烙下了一般商品消费的印迹。文

《石油工业概论》在线考试

《石油工业概论》在线考试(开卷)试题 注意事项: 1、正考学员及重修学员均通过在线考试模块完成该课程考核; 2、抄袭、雷同作业一律按零分处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欠平衡压力钻井 答:欠平衡钻井又叫负压钻井,是指在钻井时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地底的流体有控制地进入井筒并且循环到地面上的钻井技术。 2、酸化 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反应。 3、矿场油气集输 答:把分散的油井所生产的石油、伴生天然气和其他产品集中起来,经过必要的处理、初加工,合格的油和天然气分别外输到炼油厂和天然气用户的工艺全过程。 4、油气藏 答:油气藏是油气在单一圈闭中的聚集,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是油气在地壳中聚集的基本单位。圈闭中只聚集了油,就是油藏,只聚集了气,就是气藏;既有油又有气,则为油气藏。所谓工业性油气藏:是指油气聚集的数量足够大,具有开采价值的油气藏。一般用单井日产油量来衡量。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油气藏的驱油能量和开采方式有哪几种类型? 答:油藏中的流体(油、气和水)也只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才能流动。油藏的驱动力是指驱动流体并使其运动的任何力。所谓驱动方式是指油层在

开采过程中主要依靠哪种能量来驱油。油藏中的驱油能量一般有:(1)油藏中流体和岩石的弹性能;(2)溶解于原油中天然气的膨胀能;(3)边水和底水的压能和弹性能;(4)气顶气的膨胀能;(5)重力势能。 2、简述游梁式抽油机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 答:(1)抽油机的组成:油梁-连杆-曲柄机构;减速箱;动力设备;辅助设备。 (2)抽油机工作原理:工作时,动力机将高速旋转运动通过皮带和减速箱传给曲柄轴,带曲柄轴作低速旋转;曲柄通过连杆经横梁带动游梁上下摆动,挂在驴头上的悬绳器便带动抽油杆柱作往复运动。 3、简述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以及防止措施。 答:形成条件:(1)气体处于饱和状态并存在游离水;(2)有足够高的压力和足够低的温度;(3)有一定的扰动。 4、石油危机对石油工业的影响。 答:迄今被公认的三次石油危机,分别发生在1973年、1979年和1990年。 第一次石油危机是减少石油供应和提高油价的双重产物对于石油工业是一个大的转折点,沉重的大忌了当时过于依赖石油的世界经济。突破了美国石油垄断资本对石油产销的控制。 第二次石油危机引起了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经济衰退,过高的油价使石油的需求量下降,各个国家逐步建立了战略石油储备,石油工业开始在非欧佩克产油国大力发展。 总体来说第三次石油危机中高油价持续时间并不长,与前两次石油危机相比,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要小得多。第三次石油危机势削弱了那些大力依赖石油发展经济的国家的经济增长动力。石油危机促进了节能与环保产业的发展 这几次石油危机的共同特征:都对处于上升循环末期、即将盛极而衰的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回顾过去发生过的石油危机,也曾带来积极的一面,首先危机引发了世界能源市场长远的结构性变化,迫使主要进口国积极寻找替代能源,开发节能技术。另一方面刺激了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的增长,提高生产率。 石油危机促使西方改变经济战略,调整经济结构,以减少石油危机的影响。西方还被

石油加工概论

石油加工概论 1)本身的组成:原油的外原 2)石油是一种从地下深处开采出来呈黄色、褐色或黑色的 3)环烷基类原油——适合做沥青——较为光滑透亮 石蜡原油——较为粗糙、固态,适合做润滑油 4)石油是除能源之外还是极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大国战略地位的重要支柱。 5)我国石油进口量较大,占53.7%,我国人均石油消费较少。 6)石油加工=石油炼制 1.石油加工过程 原油石油产品 (分出汽、煤、柴来)一次加工(原油蒸馏) (大分子细化)带走S.N.二次加工(催化、重整、加氢) 三次加工(烷基化醚化,异构化) 油品调和或精制 2.石油产品: 燃料;润滑油;有机化工原料;工艺用油——液化、绝缘、介电常粒小;沥青——输油管道、房顶建筑沥青(保湿沥青);蜡——医药用蜡、食用蜡烛(密封)、化妆品;石油焦炭、固体、石油焦 炼油工业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即常减压装置的处理能力的大小。 车用油的标准:硫、笨、芳烃、烯烃、氢的各种含量 mtbe 溶于水、有毒——储藏的罐底的部分发生泄漏 注意:以下接的内容为第一节的内容 1.柴油的标准含有内容:芳烃、稠环芳烃、十六烷 需要为:低硫化、低芳花(对发动机) 2.发展趋势:石油与喷气料的需求增加,重燃料油减少(高能耗,高污染) 第一讲石油的化学组成

包括:性状、元素、馏分、烃类 (一)一般性状 1、未经加工的原油,经过炼制加工后得到的是油品 颜色:绝大多数是黑色,也有暗绿、暗褐色,也有浅黄与无色。 流动性:常温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一般有很浓气味,

汽油的蒸汽性 判断汽油的蒸发行能的质量指标:馏程蒸气压 馏程:能大体表示汽油的沸点范围和蒸发性能。一般要求测出汽油的初馏点,10%,50%,90%馏出温度和干点或终馏点。 初馏点和10%馏出温度,保证汽油具有良好的起动性能,反映了燃料中轻组分的相对含量。 我国车用汽油质量标准需求其10%馏出温度不高于70℃。 航航空汽油10%馏出温度不大于80℃,同时又规定初馏点不得低于40%,大多在43~55℃。 规定50%馏出温度,保证汽油具有良好的加速性和平稳性(最大功率和爬坡能力),50%馏出温度与汽油机起动后升温时间的长短以及加速是否及时有关。 我国车用汽油质量标准中要求50%馏出温度不高于120℃,航空汽油50%馏出温度不大于105℃。 90%馏出温度和干点,表明汽油在气缸中蒸发的完全程度和结焦性能。90%点表示燃料中重馏分的含量,干点表示燃料中含有的最重X馏分的含量,干点表示燃料中含有最重X馏分的沸点。 90%馏出温度和干点高,使发动机的功率经济性下降。 要求车用汽油90%馏出温度≯190℃,终馏点≯205℃ 蒸气压 蒸气压是保证汽油在使用中不发生气阻的质量指标,蒸气压指雷德蒸气压(RVP)。 蒸气压越大,蒸发性就越强,发动机易于冷启动,但产生气阻的倾向增大,蒸发损耗也越大。 车用汽油11月1日至4月30的使用的汽油的饱和蒸汽压不高于88Kpa 5月1日至10月31日使用的汽油的饱和蒸汽压不高于74Kpa 航空汽油规定其饱和蒸气压为27~48KPa 汽油的爆震特性 爆震现象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不正常时,会出现机身强烈震动的情况,并发出金属敲击声,同时发动机功率下降,汽油消耗量增加,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缩短,眼中是迫使发动机熄火。 爆震的原因是有属于汽油机使用了与其压缩比不相匹配的汽油(自燃点太低)。 热工效率=1-1/(x为压缩比,k为>1的常数) 指标正常爆震 火焰的传播速度m/s 30~70 100~300(轻) 800~1000(强) 最高温度2000~2500 2000~2500 最高压力 3.0~4.0Mpa 10Mpa 汽油的抗爆性使用辛烷值来表示的。 规定两个标准燃料: 一是抗爆性很高的异辛烷ON=100 一是抗爆性很差的正重烷ON=0 两者按一定的体积比混合配置成一系列的标准燃料。 标准燃料中异辛烷的体积、分数值即为辛烷值。

能源概论 总结

序一: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能源的作用: a)能源与社会:社会运行三要素:粮食、水、能源 b)能源与经济: i.交通运输 ii.原材料开采加工 iii.信息传输 iv.等等 2.什么是能源: a)定义:能量是做功的能力/产生某种效果的能力 b)定义:能源: i.自然界赋存的已经查明和推定的能够提供热、光、动力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 量来源。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c)单位:焦耳 i.瓦特:1焦耳每秒 d)能源单位: i.油当量:9000千卡/升 ii.吨油当量:ton oil equivalent toe 4000万卡 iii.吨煤当量ton coal equivalent tce 2778万卡 iv.一桶油=42加仑 v.1加仑=3.785升 e)kinetic energy潮汐能,风能等 f)potential energy 化学能,生物质能等 3.全球能源: a)2014年: i.中国 1.石油产量: 2.11亿吨,进口 3.1亿吨 2.煤炭:38.7亿吨,进口2.91亿吨 3.天然气:1329亿立方米,进口595亿立方米 ii.全球: 1.石油81.6亿吨 2.石油:38亿吨 3.天然气:31吨油当量 iii.预测2020 年能源需求将是现在的120% iv.预测2035年比2007年增长49% v.一次能源消耗:2013年至2040年增长三分之一 vi.中国和印度能源需求增长极快 vii.当今化石能源占全球一次能源的80%,90%的商业能源 viii.核能占6%的能源和15%的电能 ix.可再生能源提供小于10%的总能源包括做饭和供暖,在发展中国家 x.可再生能源提供19%的电能,主要是水能 xi.核电站安全问题 xii.世界能源分布: 1.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裂变燃料占总能源消费量90%

石油加工概论习题

石油加工概论习题 一. 名词解释 馏程馏分馏分组成初馏点终馏点体积平均沸点临界状态临界常数临界点密度比重比重指数 特性因数K粘温特性粘温指数浊点结晶点低温流动性 凝点闪点燃点自燃点比热汽化潜热 热焓压缩比爆震抗爆性辛烷值抗氧化安定性启动性能加速性能实际胶质诱导期腐蚀性水溶性酸碱 十六烷值残炭针入度重量发热值体积发热值无烟火焰高度延度(伸长度)软化点泡点露点过冷液体过热蒸汽 平衡蒸发渐次汽化渐次冷凝冷回流循环回流中段循环回流水蒸汽蒸馏减压蒸馏三段汽化汽相馏出温度液相馏出温度过汽化率干式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催化碳固体流态化临界流化速度带出速度滑落系数单程转化率总转化率回炼比催化剂藏量催化重整 芳烃潜含量重整转化率加氢裂化溶剂精制干摩擦边界摩擦边界润滑丙烷脱沥青临界回收多效蒸发溶剂脱蜡白土精制 二、填空题 1、石油是一种主要由组成的。 2、石油是当代主要的,从石油中可制取、、 、等燃料。 3、石油是的重要原料,从石油中可制得烯,苯, 炔,萘。 4、我国主要大油田有。 5、石油从外观看来是一种色的,从色以至色的 和的。 6、石油炼制工业生产、、等燃料与和 等化学工业原料,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 7、石油主要由、、、、等元素组成。 8、石油主要由烃类和非烃类组成, 其中烃类有:、、, 非烃类有。 9、石油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金属微量元素有 等,非金属元素有等。 10、石油中的含硫化合物给石油加工过程和石油产品质量带来的危害有: 、、、。 11、初馏点:。 12、同碳数各种烃类的特性因数大小顺序为> > 。 13、油品204d的物理意义是。 14、同一种原油,随着沸点的升高,相对密度越来越;闪点越来越 ;燃点越来越;自燃点越来越。 15、表示油品粘温特性的指标是、;油品粘温越 好,越高。

文学概论自考复习知识点整合

00529《文学概论》自考复习必过知识点 第一章文学观念 1、文艺学:研究文学的学科统称,包括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 2、文学史:是一门历史地和具体地考察文学发展状况、经验和规律的学科,是文艺学不可缺少的分支学科。 3、文学批评:是一门及时地评论同时代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思潮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学科,也是文艺学不可缺少的分支学科。 4、文学四要素: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提出。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文学的必备要素,体现人与客体的对象性,体现人的本质力量。 5、广义文化概念提出者: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英国文学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中国梁漱溟。狭义文化概念:《现代汉语词典》;符号论文化概念: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 6、马克思、恩格斯在哪些着作中提出意识形态理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德意志意识形态》。 7、提出文学中“心”与“物”的关系理论的作者与论述:刘勰“心物交融说”;关于作家艺术构思与客观事物的论点。诗人对于外物的感受,所引起的感想是无穷尽的,描写事物的神情和外貌要根据景物写,辞藻和音调的运用则要联系自己的心情反复斟酌。“与心徘徊,随物婉转”。德国古典作家歌德,艺术家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奴隶,现实是客观的,作家对现实的反映是能动的。 补充 1.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 2.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传达。 3.实用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认为文学是一种工具,可以为某种社会目标服务。 4.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 5.体验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对作品的意向性的体验这种关系,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是体验和现创造。 6.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形态,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 7.符号论的文化概念: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这个观点是由德国的现代哲学家卡西尔提出的。 8.品质阅读:是指“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素,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等,然后由此向人物、事件、情节和主题运动。这是就西语而言的,若是论汉语文学中‘品质阅读”则是读者阅读是首先关注文本的用字、比兴、押韵、平仄、对仗和用事等,进一步再延伸到对情景的描写或人物、情节的叙述的理解。 9.价值阅读: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发现作品的价值意义,尤其是其中的文化意义。11.审美: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 12.审美意识形态:集团倾向性与人类共同性的、认识与情感的、无功利性与有功利性的、

化工导论考试内容答案参考

1、化学工业的定义及其分类化学工业的定义及其分类。 定义: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化学方法占主要地位的制造工业。分类: 按原料分:石油化学工业、煤化学工业、生物化学工业与农林化学工业。按产品吨位分:大吨位产品、精细化学品。按化学特性分: 无机化学工业(基本无机工业、硅酸盐工业、无机精细化学品) 、有机化学工业(包括石油炼制、石油化学工业、基本有机化学工业、高分子化学工业、有机精细化学品工业、生物化学品工业、油脂工业) 。按统计学方法分:合成氨及肥料工业、硫酸工业、制碱工业、无机物工业、基本有机原料工业、染料及中间体工业、化学农药工业、医学药品工业等 2、常用的化工原料有哪些?常用的化工原料有哪些? 矿物原料:金属矿、非金属矿与化石燃料矿。生物资源:动物原料、植物原料;主要来自农、林、牧、副、渔的植物体与动物体。其她原料:空气、水、垃圾废料。 3、化学与化工的区别就是什么? 化学——新物质的合成、新化学反应的发现、研究物质的化学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的机理、规律、理论。属于理科。化工——将实验室合成的化学物质或化学反应放大到工业规模的运用与实现。属于工科。 4、化学工程与技术包括哪些二级学科?各学科的研究内容与方向都有哪些? 二级学科:1、化学工程:化工热力学、传递过程原理、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过程系统工程及其她学科分支。 2、化学工艺:研究化学品的合成机理、生产原理、产品开发、工艺实施过程及装备的设计与优化,所涉及的工业领域包括采用化学加工过程,生产石油及石油化工、煤化工、基本有机化工、无机化工、化工冶金与高分子化工产品的工业部分。 3、生物化工:研究有生物体或生物活性物质参与过程的基本理论与工程技术。研究方向有遗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及工程技术理论等。 4、应用化学:研究内容包括化工产品制备、分离与精制、产品复配与商品化,以及精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功能材料与器件研制过程中的合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单元反应及工艺、生物技术等。研究方向有化工、电子、能源、材料、航天、兵器、环境工程技术等。 5、工业催化:研究方向包括表面催化、分子催化、生物催化、催化剂制造科学与工程、催化反应工程、新催化材料与新催化工程开发、环境催化、能源与资源精化过程中的催化、化学工业与石油炼制催化等。 5 课程中都提到了那些化工单元操作?从本质上来说, 这些单元操作可归纳为那些传递过程? 流体输送、搅拌、加热、冷却、蒸发、蒸馏、萃取、吸收、吸附、沉降、过滤、干燥、离子交换、膜分离、结晶、颗粒分级等归结为:动量传递、质量传递与热量传递三大类 6 分离工程中物系的分离方法可以如何分类? 分离组分在原料中浓度大小:富集、浓缩、纯化、除杂。 采用方法的不同:物理分离、化学分离。 相态的不同: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均相混合物的分离。 7 化学反应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对化学反应规律的研究,着重于建立反应速率的定量关系及实验测定与数据关联。(2)对反应器中传递规律的研究。 8 无机化工中的“三酸”“两碱”分别指什么? 、三酸:硫酸、硝酸、盐酸两碱:纯碱(Na2CO3)、烧碱(NaOH) 9 生产合成氨的原料有哪些? 焦炭、煤、焦炉气、天然气、石脑油与重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