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1小数的意义(一)课时练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1小数的意义(一)课时练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1小数的意义(一)课时练北师大版

一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1、小数的意义(一)

一、下面没个数中的6表示什么意思,连一连。

二、填一填。

1、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3份表示 ,也可以

表示为( )。

2、把“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7份表示 ,也

可以表示为( )。

3、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603份表示 ,也可以表示为( )。

三、下面每个书中的“2”分别表示什么?用线连一连。 0.82 2.75 6.231

四、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

1、 可以用小数表示为( )。

6.03元 0.65元 1.06元 6分 6角 6元 12.64米

9.56米 6.78米

6米 6分米 6厘米

( )

( )

( )

( )

7

10

A .0.7 B.0.07 C .0.007 D .7.0

2、1厘米是米的( ),也可以写成( )。 A. B . C .0.01 D .0.1

3、如图,阴影部分也可以用( )表示。

A .2.3 B.2.03 C .3.2 D .3.02

五、一套故事丛书共10册,每册定价3.7元,笑笑带了40元够吗?

六、你能分别在下面的途中涂色表示0.5吗?

1

100 0 1

10 0

参考答案

一. 、0.3 二. 、0.17

三、 、0.603 四、1.B 2.A 、C 3.D

五、3.7×10=37(元) 答:够。

3

10 17

100 603 1000

四年级下册数学加减法简便计算练习题

四年级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 一、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字母表示为: 加法结合律字母表示为: 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可以先算两个减数的和,再相减。字母表示为: 如果小括号前面前面是减号,去掉小括号,要改变括号里的运算符号。字母表示为: 二、加法的简便计算 403+627+597 355+260+140+245 99+321+101 (725+139)+261 (245+138)+(62+155) 999+322+99 486+198 546+695 398+124 549+301 728+4052 637+2989 三、减法的简便计算 486-197 782-498 1000-696 684-201 480-301 1000-505 375-168-75 402-192-18 469-128-169-72 1000-125-640-235 654+138-157-43 451-(251+130)865-(165+320)(678+249)-(158+149) 四、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325-64+75-36 645-180-245 1022-478-422 987-(287+135)

672-36+64 36+64-36+64 564-298 564+298 382+165+35-82 487-287-139-61 500-257-34-143 2000-368-132 568-(68+178)155+256+45-98 514+189-214 369-256+156 700-201 1000-891 512+(373—212)228+(72+189)409-(230-91)897-72-28 897-72+28 四、应用题。 1、雄城商场1—4季度分别售出冰箱269台、67台、331台和233台。雄城商场平均每月售出冰箱多少台? 2、第三小组六个队员的身高分别是128厘米、136厘米、140厘米、132厘米、124厘米、127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3、一本书共有326页,小明第一天看了65页,第二天看了35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4、黄山旅游景区周末上午迎来1398名中国游客,457名外国游客,中午离开了257名中国游客、198名外国游客,景区里还剩下多少游客? 五、列式计算 1、96减去35的差,乘63与25的和,积是多少? 2、2727除以9的商与36和43的积相差多少? 3、3与9的差除336与474的和,商是多少? 4、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和与差的积是多少?

四年级下册加减法简便运算练习

一、利用加减法的带数字前面的符号交换位置进行简算: 378 + 527 + 73 167 + 289 + 33 403+627+597 382+165+35-82 58 + 39 + 42 + 61 427+58-27 427-89+73 136+57-36 二、加减法同级运算的添括号法则: 218+39+61 218+138-38 527-145-55 496-172-228 375-168-75 402-192-18 469-128-169-72 1000-125-640-235 654+138-157-43 三、加减法同级运算的取括号进行计算: 576+(187+24) 576+(187-76) 347+(153-129) 947+(372-447)576-(76+59) 576-(176-59) 272-(89+72) 756-(456-279)512+(373—212) 228+(72+189) 409-(230-91) 897-72-28 四、变式练习: 564-199 564+97 235+297 635-99 547+301 486-197 782-498 1000-696 684-201 练习:选择适当的方法计算下列题目 355+260+140+245 99+321+101 398+124 (725+139)+261 999+322+99 486+198 546+695 637+2989 (245+138)+(62+155) 467+92-267 752-403 480-301 1000-505 728+4052 218+523-23 136-29-61 272-36-64 786-38-48 451-(251+130) 865-(165+320)(678+249)-(158+149) 325-64+75-36 345+197+658 645-180-245 1022-478-422 672-36+64 36+64-36+64 564+298 987-(287+135) 487-287-139-61 500-257-34-143 2000-368-132 155+256+45-98 514+189-214 369-256+156 700-201 1000-821 568-(68+178)564-298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买铅笔》教案设计 复备人: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加与减(一)】———《买铅笔》(十几减9),课本第2—3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3、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4、能发现和提出用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问题,并尝试解决。 5、感受退位减法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减法的实际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四、教学准备: 1、小棒、计数器 2、实物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老师谈话:小动物们非常喜欢学习,它们也经常买一些学习用品。下面老师带同学们到动物文具店去看一看,看看小动物们在做什么? (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学生独立观察,先在小组说说自己对图意的理解,然后让学生个别汇报自己对图意的理解。) (2)请学生上台表演,老师口述内容,学生表演:袋鼠老板娘开了一家文具店,小老鼠和袋鼠都在文具店里,这时来了一只小兔,它对袋鼠老板娘说:“我买9支铅笔”。袋鼠老板娘把铅笔都拿出来了:一捆(10支)和散的5支,这时袋鼠老板娘提出了一个问题:有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多少支?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2、想一想,列算式 (1)想一想,猜一猜,还剩多少支铅笔呢? (2)列出算式:15—9 (设计意图:想一想,猜一猜,培养数感。) 3、探究15—9的计算方法: (1)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小棒摆一摆,尝试解题。 师:怎样计算15-9?下面请你们独立思考,想办法计算,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看谁的方法算得又对又快。 (2)小组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把自己的算法和小组学生说一说 (3)全班汇报交流.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1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3) 1、小数的意义: (3)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3) 3、小数的组成: (3) 4、小数的数位、计算单位、进率: (3) 5、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3) 6、小数的读写: (4) 7、理解0.1与0.10的区别联系: (4) 8、纯小数和带小数 (4) 9、测量活动(名数的改写) (4) 10、比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 (6) 11、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6) 12、小数的基本性质: (7) 13、小数加减计算法则: (7) 14、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7) 15、小数的加减法要注意: (7) 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7) 1、按照不同的标准给已知图形进行分类 (7) 2、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性质: (8) 3、把三角形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 (8) 4、三角形内角和、三角形边的关系 (8) 5、四边形的分类 (9) 第三单元小数乘法 (9) 1、小数乘法的意义: (10) 2、乘法的变化规律: (10) 3、积不变规律: (10)

4、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 (10) 5、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10) 6、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11) 7、积的近似数: (11) 8、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1) 第四单元观察物体 (12) 第五单元认识方程 (13) 1、数量关系: (13) 2、用字母表示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13) 3、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13) 4、数字与字母乘积的表示法: (14) 5、区别a2和2a的区别: (14) 6、方程的含义: (14) 7、方程与等式的联系区别: (14) 8、等式性质一: (14) 9、等式性质二: (15) 10、解方程的书写格式: (15) 11、解方程和方程的解 (15) 12、看图列方程 (15) 13、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解应用题) (15) 14、图形中的规律 (15) 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15) 1、条形统计图: (16) 2、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16) 3、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6) 4、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16) 5、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不同: (16) 6、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 (16)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加减法(易错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加减法(易错题) 1、4.8中的4在()位上,表示()个();8在()位上,表示()个()。 6.59中的5在()位上,表示5个();9在()位上,表示9个();6 在()位上,表示6个()。()个十分之一是0.5,()个百分之一是0.16。 2、30.030化简后是();把10改写成两位小数是()。 3、25—2.55= 0.86—0.6= 1—0.1×0.1= 4、52厘米=()米6千克20克=()千克35克=()千克 150克=()千克4米5厘米=()米306平方分米=()平方米 12平方厘米=()平方分米35平方米=()公顷0.1分米=()米 52厘米=()米 5.06吨=()吨()千克 3.05吨=()吨()千克5、8厘米就是()米(分数),就是()米(小数)。53克就是()千克(分数),就是()千克(小数)X k b 1.c o m 6、判断A去掉3.060小数点后面的0,小数大小不变。()B 笑笑的身高是11.4米。() C 6.8里面有6个一合8个0.1。() D 149厘米比1.5米高。() E 小数都比1小()F。0.23里有23个0.1 ( ) G.因为0.80和0.8相等,所以它们的计数单位相同。() 7、小数点左边第二位上的2要比小数点右边第二位上的2多()。 8、一箱苹果连箱是质量是51.5千克,倒出一半后,连箱的质量是26.5千克,苹果的质量是多少千克?箱子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9、一桶油连桶的质量是31.6千克,卖出一半后,连桶的质量是16.2千克。油的质量是多少千克?桶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10、专业队用三个月挖了一条9.5千米的水渠,第一个月挖了2.75千米,第二个月比第一个月多挖了0.65千米,第三个月挖了多少千米? 11、妈妈用一根长16.02米的钢丝做晾衣架,第一次用去5.8米,第二次比第一次少用去1.29米,还剩下多少米? 12、王华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3.5分,其中语文,数学平均成绩是94.5 分,他的英语成绩是多少分? 13、莉莉与爸爸、妈妈去公园,往返车费多少元?单程票价:成人5.8元儿童半价 14、小红和爸爸、妈妈去长城,往返车费要多少?单程票价每人24.5元儿童半价

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口算题打印版

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口算题 姓名:班别: 8.60-6.39= 8.49+6.71= 8.06+1.37= 2.91+5.54= 2.44+4.86= 17.40-4.04= 0.45+5.47= 7.68-6.50= 3.83+9.45= 3.90-2.76= 6.01+5.39= 2.98+3.26= 6.97-5.97= 8.25-4.64= 5.82-4.73= 8.78-0.52= 1.27+0.31= 8.42-7.04= 16.76+6.61= 0.41+0.95= 4.15+7.08= 2.59+9.10= 3.51+9.00= 4.54+2.55= 8.70+1.16= 1.31+5.61= 7.21-0.77= 8.64-7.85= 8.68+0.84= 2.62+3.19= 5.93-1.20= 3.66+5.90= 6.14-2.01= 5.58+0.13= 5.15-4.79= 5.29+6.33= 5.86-1.95= 3.79-3.47= 8.89-0.20= 7.42+9.92= 3.58-2.87= 7.31-2.51= 8.81-5.75= 6.67-2.72= 3.04+5.71= 1.73+4.32= 4.47+9.24= 8.53+3.94= 8.36-3.72= 6.78-1.84= 6.35-2.83= 4.36+ 7.50= 7.57+6.82= 5.18+2.34= 8.74-6.93= 7.96+2.29= 4.58+5.79= 1.05+9.02= 4.30-4.19= 4.94-2.06= 7.93-4.75= 6.03-2.94= 4.62+3.02= 9.32+3.40= 5.43+3.23= 3.55+5.33= 8.21- 4.90= 2.38+2.40= 9.28+1.69= 6.89-0.88= 4.97+7.29= 3.34+4.51= 6.29+0.67= 9.60+0.73= 2.23+ 5.50= 9.81-0.09= 2.80+ 6.46= 7.74+1.48= 4.22-2.66= 8.28+7.36= 7.48-6.52= 4.64-3.25= 5.62+2.82= 6.63+7.16= 5.94-0.36= 8.80+7.97= 7.87+9.72= 8.76+0.75= 7.37-4.92= 7.52-1.82= 3.42+6.99= 4.06+4.85= 7.55+7.05= 9.40-8.83= 7.41-2.14= 2.53+4.77= 8.23-2.35= 4.45+6.35= 1.00+4.02= 5.20-1.50=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意义

4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利用小数进行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重点难点】 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会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2.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对一个数进行不同单位的改写。 3.掌握求一个数近似数的方法,会按要求正确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指导】 1.抓住整数与小数的联系。 将学生已经学过的一些整数知识、规律迁移到小数中来,进行抽象、概括、理解并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进率以及读法、写法等。学习小数的性质时,可先让学生复习整数的末尾如果添上零或去掉零,整数的大小会有什么变化,然后让学生进行猜想,小数的末尾如果添上零或去掉零,又会怎样?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验证自己的猜想,同时有效地理解整数与小数的不同之处。 2.注意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教师要让学生发挥主导作用,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小数知识,运用小数知识解决生活中具体的实际问题。 3.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点,教材单设一小

节“生活中的小数”将生活中的小数、人民币的兑换,科普知识中的计数方法并在一起进行教学,使学生体会到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13课时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1课时 第2课时小数的读法………………………………………………1课时 第3课时小数的写法………………………………………………1课时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第1课时小数的性质(1)…………………………………………1课时第2课时小数的性质(2)…………………………………………1课时第3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1课时 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第1课时小数点的移动(1)………………………………………1课时第2课时小数点的移动(2)………………………………………1课时第3课时解决问题……………………………………………………1课时 4.小数与单位换算 第1课时小数与单位换算(1)………………………………………1课时第2课时小数与单位换算(2)………………………………………1课时 5.小数的近似数 第1课时小数的近似数(1)………………………………………1课时第2课时小数的近似数(2)………………………………………1课时【知识结构】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课时:第 1课时 课题:小数的意义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2-6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情感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学习小数知识的兴趣。 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 教学重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

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 二、小数的意义 1、自学小数的意义 2、小组交流 3、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 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 4、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5、归纳小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三、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2、小数的读写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3、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四、数学游戏: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 五、作业: 第6页1-4

最新小学四年级下册加减法简便运算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下册加减法简便运算练习题127+352+73+44 89+276+135+33 165+204+335+96 25+71+75+29 +88 243+89+111+57 399+(154+201)480+325+75 78+53+47+2291+89+11 36+18+64 168+250+32 85+41+15+59 78+46+154 130-46-34 263-96-104 970-132-68 400-185-15 472-126-124 168-28-72 437-137-63 244+182+56 200-173-27 124+68+76 263-96-104 970-132-68 400-185-15 472-126-124 603+421 745-305 951-395 19+199+1999 34+304+3004 798+321 325-156+675-144 8+98+998+9998 99999+9999+999+99+9+4 Java程序设计总复习题 1、编写一个Java程序在屏幕上输出“你好!”。(p13,例1-1) //programme name Helloworld.java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 ("你好!" ); } } 2. 编写一个Java程序,用if-else语句判断某年份是否为闰年。

// Programme Name LeapYear.java public class LeapYea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year=2010; if(args.length!=0) year=Integer.parseInt(args[0]); if((year%4==0 && year%100!=0)||(year%400==0)) System.out.println(year+" 年是闰年。"); else System.out.println(year+" 年不是闰年。"); } }//if-else语句 3、编写一个Java程序在屏幕上输出1!+2!+3!+……+10!的和。(p64,例2-2)// programme name ForTest.java public class Fo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 int i,j,mul,sum=0; for(i=1;i<=10;i++) { mul=1; for(j=1,j<=i;j++) { mul=mul*j; }

最新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第10讲易错题

教师寄语:【“勤”是先苦後甘,“懒”是先甘後苦,後果完全相反,你选择哪个?】 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易错题 一、填空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使等式成立. 1( )=0.1( )5( )=0.05( ) 7( ) =0.007( ) 0.25( )=25( ) 0.245( )=245( ) 0.3( ) =0.03( ) 2.144厘米用米作单位是()米。十分位上是(),表示()。百分位上是(),表示()。 3.写出五个比1.304大的三位小数 写出五个比1.304大的两位小数 写出五个比1.304小的三位小数 写出五个比1.304小的两位小数 综合练习(1) 一、填空题: 1、小数点左边第三位是(),计数单位是(); 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计数单位是( 2、0.98是由()个0.1和()个0.01组成。 3、0.08里面有()个百分之一,()个千分之一。 4、1.04里面有( )个0.01,有( )个0.001, 5、0.2300的计数单位是(),化简后的计数单位是()。 6、要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移动三位,这个小数就缩小()倍。 7、要把一个小数扩大100倍,只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移动()位即可。 8、1.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再向左移动两位是()。 9、把0.32分别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是()、()、()。 10、把12.5的小数点先向左移动1位,再向右移动2位,得到的数是()。 11、把0.35 扩大()倍是35。 12、把6. 8扩大()倍是680,把它缩小()倍是0.068。 13、把小数先扩大1000倍,再缩小10倍后,实质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移动()位,这个小数()了()倍。 14、把8.953保留一位小数是(),精确到0.01是() 15、39.963精确到百分位是(),“四舍五入”到十分位是(), 保留整数是()。 16、784966400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它的近似数是()。 17、地球上绿色植物每年吸收二氧化碳936亿吨,等于()万吨。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第2-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 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 二、小数的意义 1、自学小数的意义(看书第3页) 2、小组交流 3、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 4、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5、归纳小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一、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

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 2、小数的读写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3、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二、数学游戏: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 三、作业: 第5页1-4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千百十个十百千 位位位位·分分分数位 位位位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第课时: [教学内容] 测量活动(第6-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尺子。 [教学过程] 一、测量活动: 让学生分组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的长度,然后讨论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在讨论把几分米或几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时,可以先写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当学生知道了6分米=6/10米=0.6米后,可进一步问学生如果门的高度是1米6分米怎样用米为单位表示呢?

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运算定律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加法运算定律练习题 班别: 姓名: 等级: 一、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76+18=18+76( ) 56+72+28=56+(72+28)( ) 41+65+39+145=(41+39)+(65+145)( ) 二、填一填 1、55+ =75+ 74+148 +26=148+( 2、55+145+53+147=(55+)+(53+) 三、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56+89= 307+348= 425+480= 五、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344+178+56 662+386+134+38 加法运算定律小测 班别: 姓名: 等级: 一、下面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76+18=18+76( ) 56+72+28=56+(72+28)( ) 41+65+39+145=(41+39)+(65+145)( ) 二、填一填 1、55+=75+ 74+148+26=148+( 2、55+145+53+147=(55+)+(53+) 三、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56+89= 307+348= 425+480= 五、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344+178+56 662+386+134+38

789―89―149―151 475-(250+175) 六、解决问题 1、在一次投票选举中、有效票共计325张.其中、赞成276票、反对24票、弃权多少票? 2、王阿姨第一次汇钱225元;第二次汇钱328元;第三次汇钱175元、王阿姨一共要汇多少钱? 3、小明要看一本书、这本书一共234页、他昨天看到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4、水果店一共328箱梨、第一天卖出72箱、第二天卖出228箱、还剩多少箱梨? 5、某个风景区要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141米、第二天修了123米、第三天比第二天多修了19米、三天一共修了多少米? 789―89―149―151 475-(250+175) 六、解决问题 1、在一次投票选举中、有效票共计325张.其中、赞成276票、反对24票、弃权多少票? 2、王阿姨第一次汇钱225元;第二次汇钱328元;第三次汇钱175元、王阿姨一共要汇多少钱? 3、小明要看一本书、这本书一共234页、他昨天看到了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4、水果店一共328箱梨、第一天卖出72箱、第二天卖出228箱、还剩多少箱梨? 5、某个风景区要修一条公路、第一天修了141米、第二天修了123米、第三天比第二天多修了19米、三天一共修了多少米?

小学四年级数学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第一教时?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科书50~51页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完成做一做题目和练习九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二)能力方面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力。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德育方面 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直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填空(投影出示) (1)0.1是( )分之一。 0.7里有( )个0.1。 (2)10个0.1是( )。 10个0.01是( )。 (3)? 写成小数是( )。? 写成小数是( )。 (4)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教学小数的产生 (1)引导学生动手量课桌、黑板的宽度,发现了什么? (2)请同学们口答下面的题:(用整数表示结果) 1000÷10= 100÷10= 10÷10= 1÷10= (3)总结: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 3.教学小数的意义 (1)填写 ①投影出示:在图中填出分数和小数。 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 ②启发学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3份呢? ③引导学生口述:1分米是10分之1米,还可写成0.1米?(板书: ④总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板书:一位小数) (2)出示米尺教具 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方式讨论,然后找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学生由于对一位小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在两位小数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内容分析: 小数的认识是在三年级下册学习“元、角、分和小数”及“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小数的意义(一)”、“小数的意义(二)”、“小数的意义(三)”、“比大小”、“买菜”、“比身高”、“歌手大赛”等内容。“小数的意义”把小数的认识范围扩大,不仅元、角、分以元为单位可以用小数表示,生活中很多事物都可以用小数表示。扩展对小数意义的认识,把小数和分数初步联系起来,进一步了解小数的意义。结合具体情景,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加减混合运算,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买菜”、“比身高”、“歌手大赛”等内容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小数的理解,学习如何比较小数的大小以及学会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进行两位小数的加减及其加减混合运算。 能运用小数加减预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进行两位小数的加减及其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小数的意义(一) 学习目标:

1.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教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学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1.你的身高是多少?你会用小数来描述吗? 2.你都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并写出几个你见过的小数来。 二、探究新知(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 1.把1元平均分成十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元,用小数表示是()元。十分之三表示其中()份,用小数()表示。 2.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元,其中的37份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 3. 1.11表示()元()角()分。 三、合作探究,当堂训练 1. 用数表示下面各图中得涂色部分?(课本第2页第2题) 2. 想一想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 3. 自己画一方格纸,并画出0.1、0.5、0.6? 4.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小组交流,选代表汇报。 四、精讲点拨(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 五、学习收获 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以后我会在______________ 方面更加努力的。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万分之几…的数。

四年级下学期加减法简便计算题汇编

简便计算 1)88+104+96 2)(69+172)+28 3)115+132+118+85 4)425+14+186 5)75+168+25 6)245+180+20+155 7)67+(25+33)+75 8)31+67+19 9)56+72+28 10)24+42+76+58 11)60+255+40 12)282+41+159 13)548+52+468 14)135+39+65+11 15)13+46+54+87 16)55+137+45+63 17)582+46+54 18)632+284+168+116 19)43+81+67+19 20)46+27+83 21)92+56+44+8 22)58+66+42 23)135+86+265 24)63+45+137 25)365+137+135+263 26)88+729+112 27)116+342+658+284 28)7+53+216+84+40 29)46+45+55 30)45+39+75 31)70+156+30 32)186+31+169 33)42+81+58+19 34)114+120+18+62 35)(138+73)+227

36)182+53+37+18 37)120+653+47 38)119+345+181+55 39)412+35+65 40)141+27+59+73 41)75+36+64 42)165+235+209 43)39+25+61+75 44)527+39+73 45)231+52+48 46)146+29+71+54 47)138+63+37 48)202+36+98 49)122+78+125 50)456+159+41+544 51)203+204+206+207 52)465+186+35 53)25+68+32 54)78+315+62 55)376+118+24 56)185+29+31 57)15+16+75+14+3 58)84+32+28+66+30 59)56+72+48+14 60)36+63+74+57 61)113+131+129+77 62)42+27+73 63)98+265+202 64)39+182+61+118 65)468+275+132+225 66)234+172+366+428 67)381+864+1619 68)89+124+11+26 69)258+791+642 70)127+184+133+116 71)145+81+55+119

四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 教案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 知识目标: 1、通过计算蜗牛和蜘蛛每分钟爬多少米,发现商和余数的特点,了解什么是循环小数。 2、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 3、会用循环节表示循环小数。 能力目标: 1、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及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初步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 1、认识循环小数 2、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 3、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数。

教学过程: 课前聊天: 今天是星期几,明天是星期几?你最喜欢星期几?为什么? 像这样星期 一、星期二一直到星期日,然后又是星期 一、星期二至星期日“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循环现象。 一、课堂导入:在我们生活中,你们还有没有发现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很多次的现象呢? 学生举例:四季、昼夜、红绿灯......师:看来同学们都非常的了解生活、热爱生活,刚才举出了不少生活中的循环现象,其实在小数的学习中也存在着类似的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索。 二、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师:动物园里要举行一场有意义的比赛,蜘蛛和蜗牛正在奋力的爬行着(出示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观察的很仔细,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师:那你们能估计谁爬的快吗? 师:你是怎样估计的? 师:那到底谁爬得快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谁爬得快》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加减乘除简便计算题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简便计算题(2012最新) 第一类:加 65+73+135 357+288+143 272+68+28 129+235+171+165 17+145+23+35 999+99+9+3 6+7+8+102+103+104 9998+3+99+998+3+9 第二类:减 400-256-44 517-53-47 284-159-41 258-42-16 545-167-145 478-47-178 344-(144+37)236-(177+36) 第三类:乘 45×4×5 23×5×2 25×9×4 8×(125×13)(250×125)×(4×8) 88×125 72×125 125×64×25 42×125×8×5 25×4×88×125 第四类:乘 (12+50)×40 125×(40-4) 76×103 18×125 25×44 42×25 99×9 99×78 第五类:乘 45×37+37×55 28×21+28×79 17×23-23×7 38×46+64×38 99×32+32 46+46×59 167×2+167×3+167×5 39×8+6×39-39×4

28×225-2×225-6×225 (42+25)×125+(18+15)×125 23×2×4+25×4×2+27×1×8+25×8×1 99×22+33×34 第六类:除 360÷4÷9 250÷5÷2 600÷12÷5 800÷5÷8 480÷5÷48 240÷5÷12 420÷35 2400÷25 7800÷125 第七类:加减 92+99肥 197+102 354-108 405-99127-98 323+189-123 248-86+48 672-36+64 (6467-832)+(1832-1467) 1530+(592-530)-192 (2+4+6+……+98+100)-(1+3+5+……+97+99) 第八类:乘除 960×46÷48 99000÷121×11 3702×38÷1234 640÷(16÷4) 1000÷(125÷4) 第九类:加减乘除 (98+147)÷49 (230-23)÷23 (250-25)÷25 1736÷28+1064÷28 125×(860+240÷12) 700+612÷12×4 (37+15)×85+1360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表格式)

北师大2011课标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表格版 请查看下面的课程目录截图,确认是你需要的教案 本册教案特点:课程脉络清晰,教学三维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后教学反思,单元测试等经本人整理充实后一应俱全,本人首发,是目前为止网络上最全面的教案,可以直接进行教学参考和修改使用。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一、数与代数 1、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花生”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一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好玩(分扣子和填数游戏)的实践活动,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课时安排 一、加与减(一)---------------------- 9课时 二、观察物体---------------------------2课时 三、生活中的数-------------------------7课时 四、有趣的图形-------------------------4课时 整理与复习-------------------------3课时 五、加与减(二)-----------------------8课时 数学好玩-------------------------- 2课时 六、加与减(三)-----------------------11课时 总复习------------------------------5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