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含砷金矿提金前的预处理工艺及合理选择

合集下载

高砷金矿的提金工艺

高砷金矿的提金工艺

高砷金矿的提金工艺
高砷金矿一般指含有较高砷含量的金矿石。

由于砷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因此需要采用相应的提金工艺来降低砷的浓度。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高砷金矿提金工艺流程:
1. 前处理:将高砷金矿石进行破碎、研磨、筛分等步骤,以获得适合后续金提取的颗粒大小。

2. 氧化煅烧:将砂金矿石进行高温氧化煅烧,将一部分金矿石中的砷转化为无毒无害的砷酸盐。

该步骤会使砷和金的浓度分离,为后续处理提供条件。

3. 氰化浸取:将煅烧后的金矿石进行氰化浸取。

在碱性氰化物溶液中,金会溶解成氰化金离子形式,而砷大部分仍以固体残留。

通过控制浸取条件,可以使金的损失最小,同时将砷浓度降至可接受范围。

4. 脱金:采用吸附树脂或活性炭进行脱金操作。

将氰化浸取液中的氰化金离子吸附到树脂或活性炭上形成金负载物质,进而脱附出金。

此步骤可以实现金的有效分离和浓缩。

5. 电解和回收:将脱金后的物质进行电解,使金离子还原成金金属,然后进行沉积和回收。

电解操作可将金提纯至较高纯度,并得到可利用的金金属。

需要注意的是,高砷金矿提金工艺的具体步骤会因矿石性质、
砷浓度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此外,提金过程中应注意环保和安全操作,以确保矿石中的砷不对环境和工作人员造成影响。

含砷金矿的细菌预处理工艺

含砷金矿的细菌预处理工艺

25
结语
❖ 我国含砷难浸金矿储量丰富,而细菌预氧化技术适用于难 选的高砷金矿石,所以该项技术的进一步展望研究和应用, 必将为我国黄金工业乃至整个矿业生产带来理想的经济效 益。
❖ 由于浸矿细菌生长速度慢、代时长,细菌氧化的周期一般 比较长,搅拌槽浸氧化需要4~7d,堆浸、地浸需要长达 数月甚至数年。
11
现状 概述
原理
流程 菌种
12
细菌氧化预处理的常用菌种
氧化亚铁硫杆菌(T.f) 氧化硫硫杆菌(T.t) 氧化亚铁钩端螺旋菌(L.f) 叶硫球菌 嗜热氧化菌
13
概述 原理
菌种
现状 流程
14
细菌氧化预处理的工艺流程
细菌氧化预处理工艺只是作为含砷难处理金矿氰 化浸出前的一种预处理方法,目前主要的工艺包 括: (1)Biox工艺(南非Gencor公司-Genmin研究所) (2)Bactech工艺(澳大利亚Bactech Co公司) (3)Minbac工艺(南非Mintek、英美矿业、Bateman) (4)Newmont公司的细菌氧化堆浸工艺(美国纽蒙 特黄金公司) 工艺流程简图
3
不同粒度金矿的处理方法
类型
按金的嵌布粒度进行处理的工艺方法
粗粒
细粒
粉状粒 微细粒
显微金
粒度 /mm
≥2.0
0.05~2. 0.02~0. ≤0.02
0
05
工艺方法 常规磨矿 常规磨矿 细菌氰化 超细磨矿 氧化预处
重选
重选
浸出
氰化浸出 理
氰化浸出
4
利用化能自养菌及其代谢产物 硫酸高铁的作用,氧化分解黄 铁矿、砷黄铁矿等包裹金的硫 化矿物,从而使金粒暴露,提 高金的氰化浸出率

砷对金浸出影响机理

砷对金浸出影响机理

砷对金浸出影响机理
砷是一种常见的有毒物质,对金浸出过程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金矿浸出过程中,矿石中常含有少量的砷,如果不能有效地去除砷,将给金浸出过程造成困难。

本文将探讨砷对金浸出的影响机理,并介绍一些解决砷对金浸出的方法。

1、砷对金浸出的影响机理
砷在金浸出中的主要影响是破坏氰化物离子的结构,影响金的溶解效率。

一般来说,砷会与氰化物形成亚砷酸盐,这些亚砷酸盐会竞争性地与金结合,降低金的溶解速度。

此外,砷还会阻碍氰化剂与金的接触,导致金的浸出速度变慢。

因此,砷对金浸出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2、解决砷对金浸出的方法
为了解决砷对金浸出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氧化砷化物:砷常以砷化物的形式存在于矿石中,可以通过氧化砷化物将其转化为砷酸盐,从而避免其与金发生竞争反应。

(2)选择合适的氰化剂:如果砷已经存在于矿石中,可以选择适当的氰化剂来提高金的溶解速度。

一些特殊的氰化剂可以对付含砷矿石的金浸出。

(3)采用复杂工艺:有些情况下,砷难以完全去除,可以考虑采用复杂工艺进行金浸出。

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可以有效地减少砷对金浸出的影响。

(4)研究新的解决方案:科研人员可以通过试验和研究,探索新的解决方案来应对砷对金浸出的影响。

可能会发现一些新的方法和技术,提高金的浸出效率。

砷对金浸出过程有一定的影响,但通过合理的处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克服这些问题。

同时,矿冶企业也应加强对砷对金浸出的研究,不断提高金的回收率和
生产效率。

希望本文对理解砷对金浸出的影响机理有所帮助,欢迎大家继续关注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

含砷金矿石处理方法

含砷金矿石处理方法

含砷金矿石处理方法
1. 直接氰化法呀,就好像是给矿石洗个“黄金浴”!比如拿一块含砷金矿石,把它放到氰化钠溶液里,让氰化钠去和金亲密接触,把金给溶解出来。

哎呀,这方法简单直接,效果还不错呢!
2. 浮选法也可以试试哦!这不就像是从一堆石头里挑选出金子一样嘛!比如说把矿石弄碎弄细,然后让气泡带着有金的那部分浮起来,这不就把金给选出来啦,多神奇呀!
3. 氧化预处理后氰化法呢,就像是给矿石来个术前准备!好比说先把矿石里的砷啊什么的处理一下,让它变得更容易接受氰化,然后再进行氰化,效果会更好哟,你说妙不妙!
4. 细菌氧化法,嘿,这可有趣了!细菌就像小工人一样努力工作。

就像有一个小工厂,细菌在里面努力分解矿石,把金给释放出来,厉害吧!
5. 焙烧氧化法呀,可不就跟烤面包一样嘛!把矿石放进去烤一烤,让砷之类的挥发掉,剩下的就是我们想要的啦。

比如说某一次试验中,经过焙烧,金就乖乖地出来啦!
6. 加压氧化法可牛了!就像是给矿石来一场高压挑战。

想象一下,在高压环境下,矿石不得不乖乖地把金交出来,是不是挺神奇的?
7. 微波处理法也挺有意思的!微波就像是个神奇的魔法师。

拿一块含砷金矿石,用微波一照射,它就发生变化啦,金就更容易被提取了,哇哦!
我觉得呀,每种方法都有它的独特之处和适用情况,我们要根据具体的矿石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处理方法,这样才能让含砷金矿石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价值呀!。

高砷金矿预处理脱砷技术发展现状

高砷金矿预处理脱砷技术发展现状

高砷金矿预处理脱砷技术发展现状高砷金矿预处理脱砷技术发展现状一、引言随着易浸金矿资源的日益枯竭,含砷金矿的开发日益显出其重要性。

含砷金矿一般皆属于难处理矿石,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世界性难题。

砷黄铁矿(毒砂)、雌黄和雄黄是含砷金矿中主要的砷矿物。

砷黄铁矿是最常见的载金矿物之一,常包裹有细分散的微粒金,在此情况下,矿石既使进行超细磨也不能使金微粒完全解离。

由此,含砷金矿的预处理工艺是当今黄金提取技术科技攻关的主导方向之一,其难点是金与神化物(主要成分是毒砂)以及黄铁矿的关系非常密切,金往往以微细粒状态被包裹在其中,或存在于毒砂或黄铁矿的单个晶体之间。

当金与毒砂共生时会生成黑色或黑褐色的表面膜覆盖在金的表面。

上述现象导致在提金工艺中金的回收率很低。

为了提高其回收率,有必要对矿石进行预处理以尽可能地脱除其中的砷,这是目前采金业中重点研究的方向。

二、焙烧氧化预处理焙烧氧化法是有色金属选冶中的传统工艺,也是处理含金硫化矿,特别是含炭质硫化矿最通用的可靠方法。

焙烧的目的是使硫化物分解以暴露金粒,使砷、锑的硫化物呈氧化态挥发掉、炭质物燃烧或失去活性;使显微或亚显微细粒金相对富集,以便为下一步氰化浸金提供良好的动力条件。

焙烧是多相化学反应过程,其主要影响因素有:温度、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化性质(粒度、孔隙度、化学组成等)、气流运动特性、气相中氧的浓度等。

温度的选择和条件的控制尤为重要,故焙烧法对操作参数和给料成分非常敏感,常造成过烧或欠烧,使焙砂的浸出率不高。

传统的焙烧工艺在焙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SO2、As2O3等有毒气体,严重污染环境;炉气的收尘净化装置复杂、操作费用高。

但焙烧法简单、可靠,并可综合回收S、As等元素的优点使入乐此不疲。

为了解决欠烧、过烧及环境污染等缺陷,多年来.科技工作者不断研究探索,使焙烧工艺和设备不断完善和发展。

就设备而言,从单膛炉发展到多膛炉,由固定床发展到流态化沸腾焙烧。

昆明理工大学矿业工程黄金课题组研制了多段控温、制粒内热焙烧系统,取得良好效果;工艺方面,由一段发展到两段或多段焙烧,由空气到富氧焙烧。

金矿预处理

金矿预处理

金、银矿石和精矿的预处理金银矿石和精矿含有硫、砷、碳、碲时,通常在冶金前需要预处理。

1、焙烧金银矿石大多为硫化矿,常规焙烧法多为鼓风自热焙烧。

对低硫或基本不含硫的矿石,在焙烧时也可加入黄铁矿,或与其他硫化矿混合进行自热焙烧。

焙烧温度、环境都需要试验决定。

A、硫金精矿的氧化焙烧金精矿在控制温度下缓慢地进行(初期550℃,终止时金700℃),就可获得金易为浸出溶解的红棕色多孔焙砂。

当金精矿中含有多于0.5%的锑或铅多于0.2%时,都会对浸出带来不利影响。

铜则会消耗大量的浸出溶剂(焙烧时加入少量的氯化钠)。

B、碲金精矿的氧化焙烧当碲化物与黄铁矿共生时,通过焙烧可同时除去。

C、砷金精矿的氧化焙烧砷的焙烧温度为650℃、弱氧化气氛时,脱除率为98%左右,挥发的砷需要以白吡的形式回收。

还有不让砷挥发,将砷通过焙烧以有利于浸出金的化合物的形式固定在矿石中。

D、含碳泥质氧化金矿的氧化焙烧在680℃氧化焙烧20分钟,就可提高金的浸出。

E、银精矿的氯化焙烧银精矿焙烧需要加入精矿重量的5~15%的食盐,在600℃条件下焙烧。

2、浮选分离矿石中的碳、砷3、加压氧化分解法A、加压酸浸氧化法用稀硫酸在温度170℃和氧压810~1010kPa,于高压釜中浸出。

B、加压碱浸氧化法在反应釜中预先加入石灰石、供氧、1013kpa、105℃条件下,氧化5~20小时,再浸出。

C、加压中性浸出氧化法在225℃和不加试剂的ph7~8条件下进行。

4、化学氧化法A、氯化法使用氯气、次氯酸钙、次氯酸钠等处理硫、砷金矿。

B、硝化法在密闭釜中常压供风、温度85~90℃、控制氧化还原电位750V条件下除砷、硫。

C、碱浸法用氢氧化钠3%、固液比1:2、常温常压下预处理32小时。

再浸出金。

D、N113催化氧化法在硫酸介质中加入软锰矿,添加催化剂N113,可在常压和100℃条件下分解毒砂、黄铁矿。

E、微生物氧化分解法使用氧化硫铁杆菌预处理砷硫金矿。

无论使用何种预处理方法必须进行实验,才能确定是否合理。

高砷金矿常温常压碱浸预处理工艺研究

高砷金矿常温常压碱浸预处理工艺研究

高砷金矿常温常压碱浸预处理工艺研究黄金,近年来,黄会作为装饰文化与财富的象征,黄金的丌发利用深切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尤其在难选冶金矿石的研究丌发利用上,更是逐渐成为一个国家提高黄金产业的主要手段。

为提高难选冶金矿石的开发利用率,各国科研工作者在难选冶金矿石的预处理工艺研究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优越的成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直以来,焙烧氧化法都是处理含金硫化矿,特别是处理含炭质硫化矿最通用的可靠方法。

氧化焙烧法除砷是通过焙烧精矿,破坏包裹金的组织从而使金裸露,而大大提高金的浸出率的一种有效方法。

但是近年来环保呼声越来越高涨,这一传统工艺越来越受到各种新工艺方法的挑战。

本文就高砷难选冶金矿预处理脱砷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主要从单一氢氧化钠浸出和加助剂辅助氢氧化钠浸出两大方向着手,通过近半年的反复摸索、试验,最终确立了在常温常压下以助剂辅助氢氧化钠碱浸脱砷的预处理工艺。

具体完成的工作有如下一些:首先,对高砷高硫难选冶金矿的研究开发现状进行了综述,对当前存在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其次,利用现代化测试技术方法,对某高砷金矿矿样进行测试分析,证明该矿样为一种“难处理”金矿石。

再次,利用常温常压碱浸预处理脱砷技术对该难处理金矿石进行预处理。

先是利用氢氧化钠单独碱浸脱砷试验研究;后采用加入助剂的方法进行辅助浸出脱砷试验研究。

虽然浸液中的砷始终得不到提高,并且,加入助剂后的浸液砷含量更是明显降低,但是浸渣中新生成大量的砷酸盐,毒砂的转化率大大提高。

表明碱浸脱砷是可行的。

最后,为了进一步验证碱浸预处理对后续氰化浸金的有利影响,对预处理后的矿样进行了氰化浸金试验。

单独氢氧化钠浸出脱砷的矿样,在浸金中金的浸出率只有59.53%,而加入助剂辅助浸出脱砷的矿样,在浸金后,金的浸出率可达84%以上。

试验表明,氢氧化钠单独浸出脱砷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加入助剂辅助浸出,对砷的脱除就更加有利。

同时砷酸盐的存在并不会影响后续浸金工艺。

关于贫硫高碳高砷难处理金矿石提金工艺的研究

关于贫硫高碳高砷难处理金矿石提金工艺的研究

关于贫硫高碳高砷难处理金矿石提金工艺的研究[摘要]本文对贫硫高碳高砷难处理金矿石提金工艺进行了探讨分析,研究结果证实,通过生物氰化-氧化技术对难处理金矿石进行提金处理,其金回收效果较差,金浸出率仅为80%左右。

而利用氧化焙烧、微波氧化法、化学氧化、细菌氧化、加压氧化等技术则能够显著提高贫硫高碳高砷难处理金矿石视为金浸出率。

[关键词]贫硫高碳高砷难处理金矿石提金工艺1概述随着近年来我国金矿开采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易浸金矿资源的逐渐减少,难处理金矿逐渐成为金矿开采行业关注的重点。

我国现有黄金储量中,难处理金矿量约占30%左右,所以,对难处理金矿的提金技术进行分析已经逐渐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

难处理金矿石中碳、砷等杂质的含量较大,在传统浸出技术的处理下,无法获得较为理想的金回收率。

现阶段,常见的难处理金矿石包括下述几种:一是碳质金矿石;二是被包裹在硫化矿物中的金矿;三是被包裹在含非硫化脉石组分中的金矿石。

导致金矿石难浸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导电矿物的影响。

与锑、铋、碲等金矿石导电矿物会聚合成化合物,进而钝化金的阴极溶解能力。

第二,劫金物的影响。

粘土和碳质物等劫金物的存在,都会影响浸取金过程中的可吸附金络合物。

第三,耗氧耗氰物质的影响。

溶液中钴、镍、锑、锰、铁、铜、砷等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的溶解度较高,会导致溶液中的溶解氧和氰化物发生严重流失。

第四,包裹。

化学覆盖膜、化学晶体固熔体以及物理机械包裹等,都会导致金矿物无法直接与氰化物接触。

2难处理金矿的预处理工艺难处理金矿预处理的主要方法在于去除包裹,充分暴露金粒,并充分与浸出剂相互接触,其目标包括:提高难浸的碲化金等矿物的易浸性;将有机碳、锑、砷等去除,避免有害杂质对其性能造成影响;氧化金矿物外层的硫化物,产生多孔状物料,保证金粒与氰化物溶液充分接触。

现阶段常用的预处理技术包括化学氧化、细菌氧化、加压氧化和氧化焙烧等。

2.1氧化焙烧第一,富氧焙烧法。

其主要优势在于:提高金回收率;因为无需将氮气的稳定提高到燃烧温度,因而能够防止发生不必要的燃料和热能损失问题;能够充分氧化,进而缩短焙烧时间,提高焙砂的生产质量;最大限度减少烟气体积,节约了冷却系统和烟气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7 年第 6 期 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 25
含砷 16. 7% 的矿石, 使金浸出率由 80% 提高 到 97% , 氰化物单耗减少 75% ~95% 。80 年 代初期, 加拿大赛里特研究中心对黄铁矿和 砷黄铁矿精矿进行直接氰化浸出和加压氧化
95. 9
7. 3
98. 2
53. 9
99. 0
39. 6
98. 7
24. 4
96. 6
美国霍姆斯特公司在加里福尼亚州的麦
克劳林金矿, 采用加压氧化浸出法预处理, 然 后采用氰化和炭浆法工艺提金。该金矿已于 1985 年投产, 日处理原矿 2700 t, 年产金 16 万盎司。
我国近几年来在加压氧化工艺方面也有
大提高金的氰化浸出率。焙烧方法主要有沸 腾炉焙烧和回转窑焙烧法两种。 国外一般采用沸腾炉焙烧, 其焙烧生产
目前国内外处理含砷金矿的预处理方法 指标见表 1, 国内氧化焙烧都采用回转窑焙
很多。但是在工业上应用的主要氧化焙烧法 烧, 其原则流程如图 1 所示, 国内回转窑焙烧
脱除砷、硫, 焙砂再氰化的提金工艺。
7. 8
2. 9
3. 6
9. 3
0. 2
80 75~85
215 6. 5 20. 2 300
1. 6
1. 0
97. 3
127 9. 3 20. 1 155
1. 0
2. 5
93
4. 5 22. 0 124~155 1. 4
1. 0
93. 7 95
28
2. 3 16. 0
34
0. 3
1. 6
92
41. 6 1. 92 24. 5
了较深入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
所对四川省东北寨金矿采用加压氧化碱浸法
预 处 理 金 精 矿, 金 浸 出 率 由 35% 提 高 到 85% 。广东有色金属研究院对广东莲花山钨 矿砷钴尾矿( 含 As 20. 20% , Co 0. 96% , Au 6g / t ) 采用加压氧化, 金浸出率可达 81. 7% 。 3. 2 细菌氧化浸出法 细菌氧化浸出法是用氧化亚铁硫杆菌氧 化砷黄铁矿、氰化法浸出金。 前苏联自 60 年代末起就进行氧化铁硫 杆菌脱除金精矿中砷的研究, 结果表明: 当处
理含砷量 3% 以下的矿样时, 经 100 h 细菌浸 出脱砷率达 91% 。当处理含砷 10% 以上的精 矿 时, 则需 进行 两段细 菌浸出, 经 90~ 100 h, 浸出可脱砷 86% ~96% , 金回收率达 90% ~91% , 而直接氰化, 金回收率仅 10% 左右。 1986 年南非的 Faivr ew 矿建立了 10t / d 的 浮选 金精 矿细 菌氧化 预处 理试 验厂 。1 988 年 EIM CO 公司在津巴布韦也建立了一座细 菌氧化预处理工厂。此外, 美国、澳大利亚、加 拿大等国也建立了类似的半工业试验厂。 我国细菌 浸出处理较常用的流程 如图 2。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在广西苹果六岑 金矿进行细菌浸出除砷和氧化提金试验, 脱 砷率达 90% 左右, 金回收率达 90% 。用细菌 氧化法处理新疆哈图含砷金精矿, 除砷效果 与此相近, 氰化提金率可达 91% ~93% 。对 江西万年银金矿和河北半壁山金矿等高砷硫 化 矿的试 验表明, 即 使对含 砷高 达 10% ~ 20% 的金银矿, 用细菌氧化法浸出 5 天, 脱砷 率也可达 90% 以上。对杨金沟金矿采用细菌 氧 化 预 处 理, 氰 化 浸 金 率 从 34% 提 高 到 90% 。
生产指标见表 2。
表 1 国外沸 腾炉焙烧生产指标
选厂名称
麦克里得科克夏特 贾 丁 科彻纳_ 威兰斯 迪肯森 格特哈尔 坎贝尔_ 雷得湖 委安特_ 耶洛奈夫 达 尼 比 梯 温得拉
国 家
加拿大 美 国 加拿大 加拿大 美 国 加拿大 加拿大 津巴布韦 加拿大 澳大利亚
生产能力
t/ d 50 20~40 8~15 12~15 1500~1800 60 195 600 100~125 80
26 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 1997 年第 6 期
3. 4 电化学氧化浸出法 利用导电性较强的碱( NaOH) 溶液作介 质, 使矿浆在电极作用下进行氧化预处理, 也 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砷金矿预处理方法。但 此法耗碱和耗电较高, 预处理成本较高。 3. 5 碱浸法 长沙矿冶研究院于 1990 年采用碱浸法 对海南海天选矿厂含砷金矿石进行预处理试 验, 结果表明: 在常温、常压下含砷金矿石在 碱溶液中只要预处理 2h, 金的浸出率就可以 由 81% 提高到 97% 。该工艺具有广阔的前 景, 是含砷金矿预处理工艺的发展趋势。目前 国内许多研究单位正对它进行全面深入的研 究。湖南金鹰金矿也准备采用碱浸法预处理 含砷金精矿, 现正在进行扩大试验。
图 2 细 菌浸出预处理流程
3. 3 硝酸分解法 硝酸是黄铁矿、砷黄铁矿以及有色金属 硫化物的有效氧化剂。前苏联研究用硝酸处 理含砷金矿, 浸渣氰化提金回收率可达 95% 以上, 该法的缺点是酸耗较大。我国广东有色 金属研究院以此法处理新疆哈图金矿, 硝酸 耗量为每吨精矿 639 kg , 即使增加硝酸回收 工艺, 硝酸耗量也达每吨精矿 470 kg。
2 76. 7 0. 93 16. 3
3 74. 1 8. 87 21. 8
4 51. 0 19. 20 28. 0
5 49. 0 5. 00 15. 7
6 36. 4 0. 35 28. 2
7 31. 9 11. 6 41. 8
8 30. 4 0. 31 22. 4
9 23. 8 4. 64 16. 5
KEYWORDS Arsenic-bearing g old ore P retr eat ment Calcinatio n Leaching
我国含砷难处理金矿资源丰富, 在黄金 矿产资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自 1978 年在贵 州省册享县发现国内第一个含砷含碳微细粒 浸染型难处理金矿至今, 通过十几年的地质 勘探工作, 相继在全国 16 个省( 区) 发现了这 类难处理金矿, 远景储量非常可观, 将成为我 国今后开发利用的重要黄金资源。由于难处 理金矿选冶指标不高, 给其利用带来了很大 的困难。近几年国内外许多研究单位对难处 理金矿和选冶工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第 29 卷 第 1997 年 11
6期 月
M
et
al
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
mine design and const ruct ion
23
浅谈含砷金矿提金前的预处理工艺及合理选择
长沙冶金设计研究院 王菊香
提 要 对含砷金矿 难浸的原因和预处 理的必要性, 以及用干法 和湿法预处 理工艺 处理含砷金矿的现状等进 行了论述, 并提出了合理选择含砷金矿预处理工艺的看 法。
S, % 5~7 2~3
氰化金浸 出率, %
93 87 91. 6
脱硫率 %
备 注
99 小型试验数据
98. 75
成本都比较高。因此含砷金精矿预处理工艺
的发展趋势应是下述的湿法冶金。
3 含砷金矿湿法预处理工艺
图 1 国内氧化焙 烧原则流程图
从表 1、表 2 看出氧化焙烧法可以脱除 含砷物料中 的砷和硫, 使 包裹在黄铁矿、毒 砂、砷黄铁矿中的金暴露而易于浸出。但是在 焙烧过程中难免产生粉尘和砷尘严重污染环 境, 同时焙烧时有一部分金损失在砷尘和外 泄的烟尘中, 而且焙烧法的基建投资和经营
24 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 1997 年第 6 期
金的回收率。所以在进行金的提取之前必须 对这种金矿先进行预处理。
含砷金精矿经过氧化焙烧, 使砷硫化物 氧化分解, 被包裹的金得到充分暴露, 从而大
2 含砷 金 矿 干法 预 处 理 工艺 的 生产现状
关键词 含砷金矿 预处理 焙烧 浸出
On pretreatment process of arsenic-bearing gol d ore bef ore extraction of
gold and its reasonable selection
Wang Juxiang ABSTRACT In t his paper t he causes for leaching dif ficult y of arsenicbearing gold or e and t he necessity of it s pret reatm ent , t he present condit ions of tr eat ing arsenic-bearing go ld o re w it h dry and wet pr et reat ment process w er e described, and opinions o f r easo nable select ion o f pret reat ment pr ocess f or arsenic- bearing g old ore w ere also g iven.
3. 1 加压氧化浸出法 加压氧化浸出法是一种深度氧化法。在 加压容器中, 往含砷金矿的酸性( 或碱性) 矿 浆中通入氧气( 或空气) , 砷、硫被氧化成易于 溶解的砷酸盐及硫酸盐, 从而使砷硫矿物包 裹的金暴露, 易于氰化浸出。 近四十年来, 对于用加压氧化浸出法代 替焙烧法, 使金从硫化矿中解离出来的工艺 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早在 50 年代中期, 加拿大化建公司就曾在温度为 232℃及氧压 2250 kPa 条件下, 加压氧化浸出含金 59 g / t 、
原料成分
焙烧成分
氰化金浸
A u, g/ t A s, % S , % A u, g/ t A s , % S, %
34
3~5 35~38 47
0. 4
1. 2
出率, % 75
38
20. 0 1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