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深圳中考几何综合题专题复习

2018年深圳中考几何综合题专题复习
2018年深圳中考几何综合题专题复习

2018 年深圳中考几何综合题专题复习

几何综合题是中考试卷中常见的题型,大致可分为几何计算型与几何论证型综合

题,它主要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几何知识的能力。

一、几何论证型综合题

例 1 如图,已知:⊙ O1与⊙ O2是等圆,它们相交于 A、B 两点,⊙ O2在⊙ O1上, AC 是⊙O2的直径,直线 CB交⊙ O1于 D, E为 AB延长线上一点,连接 DE。

(1)请你连结AD,证明: AD 是⊙ O1的直径;

(2)若∠ E=60°,求证: DE是⊙ O1的切线。

A

O

1O 2

C

D

B

E

练习一

1。如图,梯形ABCD内接于⊙ O,AD∥ BC,过点 C 作⊙ O的切线,交 BC的延长线于点 P,交AD的延长线于点 E,若 AD=5, AB=6, BC=9。

⑴求 DC的长;

⑵求证:四边形ABCE是平行四边形。

2.已知:如图, AB是⊙ O的直径,点 P 在 BA的延长线上, PD切⊙ O于点 C,BD⊥ PD,垂

足为 D,连接 BC。

D

求证:( 1) BC平分∠ PBD;( 2)BC

2AB BD

C

P A O B

图 5-1-2

3.PC 切⊙ O 于点 C,过圆心的割线PAB交⊙ O 于 A、 B 两点, BE⊥ PE,垂足为 E, BE 交⊙ O

于点 D, F 是 PC上一点,且 PF= AF, FA 的延长线交⊙ O于点 G。

求证:( 1)∠ FGD= 2∠ PBC;( 2)PC PO

.

AG AB

4.已知:如图,△ ABC内接于⊙ O,直径 CD⊥ AB,垂足为 E。弦 BF 交 CD于点 M,交 AC于点N,且 BF=AC,连结 AD、 AM,

求证: (1)△ ACM≌△ BCM;

(2)AD·BE=DE· BC;

F

2

(3)BM =MN·MF。A

N

D E M O C

B

5.已知:如图,△ ABC中, AC=BC,以 BC为直径的⊙ O交 AB于点 D,过点 D 作 DE⊥ AC于

点E,交 BC的延长线于点 F.

求证:( 1) AD= BD;

A ( 2)DF 是⊙ O的切线.

D

E

B

O C F

二、几何计算型综合题

解这类几何综合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观察、分析图形,把复杂的图形分解成几个基本图形,或通过添加辅助线

补全或构造基本图形;

(2)灵活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 .

例2.如图,矩形 ABCD的对角线 AC、BD相交于点 O, E、 F 分别是 OA、 OB的中点.(1)求证:△ ADE≌△ BCF;

(2)若 AD = 4cm, AB = 8cm,求 CF的长.

B

F

D O

(例 2题)

C

练习二

1.已知:如图,直线 PA交⊙ O于 A、E 两点, PA的垂线 DC切⊙ O于点 C,过 A 点作⊙ O的直径 AB。

(1)求证: AC平分 DAB;

(2)若 DC= 4, DA= 2,求⊙ O的直径。

2.已知:如图,以C 作⊙ O的切线,与Rt △ ABC的斜边 AB为直径作⊙ O, D 是⊙ O上的点,且

有BD的延长线交于点 E,连结 CD。

AC=CD。过点

(1)试判断 BE与 CE是否互相垂直 ?请说明理由;

(2) 若 CD=21,求⊙ O的半径长。E

5 ,tan∠DCE=

2

C D

A B

O

3.如图, AB 是⊙ O的直径, BC是⊙ O的切线, D是⊙ O上的一点,且AD∥ CO。(1) 求证:ADB∽OBC; (2) 若 AB=2, BC= 2,求 AD的长。 ( 结果保留根号)

C

D

A

B

O

4.如图 , AD是ABC的角平分线 , 延长AD交ABC的外接圆O于点E , 过C、D、E三点的圆O1交AC的延长线于点 F ,连结EF、DF.

(1)求证: AEF ∽ FED ;

(2)若 AD 6,DE3,求 EF 的长;

(3)若DF∥BE,试判断 AB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B

A

C

D

O1 E O F

5.如图,已知四边形A BCD内接于⊙ O, A 是BDC的中点, AE⊥ AC于 A,与⊙ O及 CB的延

长线分别交于点 F、 E,且BF AD ,EM切⊙O于M。

⑴△ ADC∽△ EBA;

1

⑵ AC2=2 BC·CE;

⑶如果 AB= 2, EM= 3,求 cot ∠ CAD的值。

能力提高

1、如图矩形ABCD中,过 A,B 两点的⊙ O切 CD于 E,交 BC于 F, AH⊥ BE于 H,连结 EF。(1)求证:∠ CEF=∠ BAH

(2)若 BC= 2CE= 6,求 BF 的长。

2.如图 l ,已知正方形 ABCD的对角线 AC、BD相交于点 O,E 是 AC上一点,连结 EB,过点 A 作AM BE,垂足为 M, AM交 BD于点 F.

(1)求证: OE=OF;

(2)如图 2,若点 E 在 AC的延长线上, AM BE 于点 M,交 DB的延长线于点 F,其它条件不变,则结论“ OE=OF”还成立吗 ?如果成立,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A D

A D

O

O

F E M

M B C

B C E

图 1F图2

3.如图 11,在△ ABC中,∠ ABC= 90, AB= 6,BC= 8。以 AB 为直径的⊙ O交 AC于 D, E 是BC的中点,连接 ED并延长交 BA 的延长线于点 F。

(1)求证: DE是⊙ O的切线;

(2)求 DB的长;

(3)求 S△FAD∶ S△FDB的值

5.已知: □ ABCD 的对角线交点为 O ,点 E 、F 分别在边 AB 、 CD 上,分别沿 DE 、 BF 折叠四

边形 ABCD, A 、C 两点恰好都落在 O 点处,且四边形 DEBF 为菱形(如图) .

⑴求证: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D

F

⑵在四边形 ABCD 中,求

AB

的值.

BC

O C

A

·

B

E

6.如图, AB 是⊙ O 的直径,点 C 在 BA 的延长线上, CA=AO ,点 D 在⊙ O 上,

∠ A BD=30°.

⑴求证: CD 是⊙ O 的切线;

⑵若点 P 在直线 AB 上,⊙ P 与⊙ O 外切于点 B ,与直线 CD 相切于点 E ,设⊙ O 与⊙ P 的半 径分别为 r 与 R ,求

r

的值.

R

E

D

C A

·

B

· O

P

7、知直线 L 与◎○相切于点 A ,直径 AB=6,点 P 在 L 上移动,连接 OP 交⊙○于点 C ,连接BC

并延长 BC 交直线 L 于点 D.

(1) 若 AP=4,求线段 PC 的长 ; (4 分)

(2) 若 PAO 与 BAD 相似,求∠ APO 的度数和四边形 OADC 的面积 . (答案要求保留根号)

8、如图 7,已知 BC是⊙ O的直径, AH⊥ BC,垂足为 D,点 A 为BF的中点, BF 交 AD于点 E,

且BE EF=32, AD=6.

(1)求证: AE=BE; (2) 求 DE的长; (3) 求 BD的长 .

9、如图 1:⊙ O的直径为AB,过半径OA的中点 G作弦 CE⊥AB,在CB上取一点D,分别作直线 CD、 ED交直线 AB 于点 F、 M。

(1)求∠ COA和∠ FDM的度数;

(2)求证:△ FDM∽△ COM;

(3)如图 2:若将垂足 G改取为半径 OB上任意一点,点 D 改取在EB上,仍作直线 CD、ED,分别交直线AB于点 F、M,试判断:此时是否仍有△FDM∽△ COM?证明你的结论。

11、如图, ABC 是等边三角形,⊙O过点 B,C,且与 BA , CA 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D,E.弦

DF ∥AC, EF 的延长线交BC的延长线于点G.

( 1)求证:BEF 是等边三角形;

ED

( 2)若BA4,CG 2,求 BF 的长.

A

O

F

B C G

(图 5- 11)

12、)已知:如图,BD是⊙ O的直径,过圆上一点 A 作⊙点作 BC∥ PA 交⊙ O于 C,连结 AB、 AC。O的切线

DB的延长线

P,过B

(1)求证: AB=AC;

(2)若 PA=10, PB=5,求⊙ O的半径和 AC的长。

A

C

P O D

B

13、如图, AB是△ ABC的外接圆⊙ O的直径, D 是⊙ O上的一点, DE⊥ AB于点 E,且 DE的延长线分别交 AC、⊙ O、 BC的延长线于 F、 M、 G.

(1)求证: AE· BE= EF· EG;

(2)连结 BD,若 BD⊥ BC,且 EF= MF=2,求 AE 和 MG的长 .

练习一

1.⑴解:∵ AD∥ BC

∴AB DC

∴DC=AB=6

⑵证明:∵ AD∥BC,

∴∠ EDC=∠BCD

又∵ PC与⊙ O相切,

∴∠ ECD=∠DBC

∴△ CDE∽△ BCD

∴DC DE

BC DC

DC 262

∴ DE4

BC9

∴AE=AD+DE=5+4=9

∴AE BC

∴四边形ABCE是平行四边形。

2.证明:( 1)连结 OC。

∵PD切⊙O于点C,

又∵ BD⊥PD,

∴ OC∥ BD。

∴∠ 1=∠ 3。

又∵ OC=OB,

∴∠ 2=∠ 3。

∴∠ 1=∠ 2,即 BC平分∠ PBD。

(2)连结 AC。

∵AB是⊙ O的直径,∴∠ ACB= 90°。

又∵ BD⊥PD,∴∠ ACB=∠ CDB= 90°

又∵∠ 1=∠ 2,∴△ ABC∽△ CBD

∴AB BC

,∴BC2=AB BD CB BD

3.( 1)连结OC。

∵PC切⊙ O于点 C,∴ OC⊥ PC。

∵BE⊥ PE,∴ OC∥ BE。∴∠ POC=∠ PBE。

又∵∠ PBE=∠ FGD,∴∠ POC=∠ FGD。

∵∠ POC=2∠ PBC,∴∠ FGD= 2∠ PBC。(1)连结 BG

∵AB是的直径,∴∠ AGB= 90°。

又∵ OC⊥PC,∴∠ PCO=90°,

∴∠ AGB=∠ PCO。

∵FP= FA,

∴∠ FPA=∠ PAF=∠ BAG。

E

C

D

F

B P A O

G

5-1-3 图

∴△ PCO∽△ AGB。∴4.PC PO AG AB

5.( 1)证法一:连结 CD,

∵BC为⊙ O的直径 , ∴CD⊥ AB

∵AC=BC,∴ AD= BD.

证法二:连结 CD,

∵BC为⊙ O的直径

∴∠ ADC=∠ BDC= 90°

∵AC= BC, CD= CD

∴△ ACD≌△ BCD,∴AD= BD (2)证法一:连结 OD,

∵AD= BD, OB= OC

∴OD∥ AC

∵DE⊥ AC ∴ DF⊥OD

∴DF是⊙ O的切

线.证法二:连结

OD,

∵ OB=OD,∴∠ BDO=∠ B

∵∠ B=∠ A, ∴∠ BDO=∠ A

∵∠ A+∠ ADE= 90°, ∴∠ BDO+∠ ADE=90°∴∠ ODF=90° , ∴ DF是⊙ O的切线.

A

D

E

B

O C F

练习二

1.( 1)证法一:连结BC

∵AB为⊙ O的直径∴ ACB= 90o

又∵ DC切⊙ O于 C 点

∴DCA= B

∵DC PE

∴Rt△ ADC∽ Rt △ ACB

∴DAC= CAB

(2)解法一:在 Rt △ ADC中, AD=2, DC= 4

2 2

∴AC= AD+DC =2 5

由( 1)得 Rt △ ADC∽Rt △ ACB

AB AC220

AC

∴AC =

AD即 AB=AD=2= 10

∴⊙ O的直径为10

(1)证法二:连结 OC

∵OA= OC∵ ACO=CAO

又∵ CD切⊙ O于 C 点

∴OC DC

∵CD PA

∴OC∥ PA

∴ACO= DAC

∴DAC= CAO

(2)解法二:过点 O作 OM AE于点 M,连结 OC

∵DC切⊙ O于 C点∴ OC DC

又∵ DC PA∴四边形OCDM 为矩形

∴ OM = DC= 4又DC2=DA·DE

∴DE= 8,∴ AE= 6,∴ AM = 3

在 Rt△ AMO 中 ,OA=OM 2+AM2=5即⊙ O 的直径为 10。2.

3.(1) 略;( 2)由( 1),得△ ADB∽△ OBC,

4.

(1 )证明:连结两圆的相交弦CE

在圆 O1中,EFD DCE ,

在圆 O中,BAE DCE ,

∴EFD BAE ,

又因为 AE 是BAC 角平分线,得∠BAE=∠CAE,∴CAE EFD ,

∵AEF FED ,

∴AEF ∽FED .

(2)∵AEF∽FED,

∴DE EF,

EF AE

∴EF2AE DE( AD DE) DE27 ,

∴ EF33.

(3)证明:根据同弧上的圆周角相等,

得到:ABC AEC ,CBE CAE ,

∴ABE AEC CAE ,

∵AEC CAE ACE =180°,

∴ABE ACE =180°,

又FCE ACE =180,

∴FCE ABE.

∵ DF ∥ BE, FDE AEB ,

又∵FCE EDF ,∴∠AEB =∠ABE,

∴ ABE 为等腰三角形.

5.⑴∵四边形 ABCD内接于⊙ O,∴∠ CDA=∠ ABE,

∵ BF AD ,∴∠DCA=∠BAE,∴△CAD∽△AEB

1

⑵过 A 作 AH⊥ BC于 H(如图 ) ∵ A 是BDC中点,∴ HC= HB=BC,

2

1

∵∠ CAE=900,∴ AC2= CH·CE=

2 BC·CE

⑶∵ A 是BDC中点, AB= 2,∴ AC= AB= 2,

∵ EM 是⊙ O 的切线,∴ EB·EC= EM2①

1

∵ AC2=2BC·CE, BC·CE= 8②

①+②得: EC(EB+ BC)= 17,∴ EC2= 17

∵EC2= AC2+ AE2,∴ AE= 17- 22= 13

∵△ CAD∽△ ABE,∴∠ CAD=∠ AEC,

AE13

∴ cot ∠ CAD= cot ∠ AEC==

AC2

提高练习

1.

2.

3. (1)

证明:∵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又∵ AM BE ,∴ MEA+ MAE =90 ∴

MEA = AFO

∴ Rt △BOE ≌ Rt △ AOF

∴ OE=OF

BOE= AOF = 90

=

AFO+ MAE

. OB = OA

(2)OE =OF 成立

证明:∵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BOE= AOF = 90 . OB = OA

又∵ AM BE ,∴ F+ MBF = 90 =

B+

OBE

又∵

MBF = OBE ∴

F =

E ∴Rt △ BOE ≌ Rt △ AO

F ∴ OE=OF

4.

( 1)证明:略

(2)在 Rt △ ABC 中, AB = 6,BC = 8

∴ AC = 10

2

32 , AD =

18

∵ BC = CD AC ∴ CD =

5

5

CD =

32

18

∴ BD =

24

又∵△ ADB ∽△ BDC

∴ BD = AD

2

5

5 5

(3)∵∠ FDA =∠ FBD ∠F =∠ F ∴△ FDA ∽△ FBD

∴ S △ FAD ∶ S △ FDB = (

AD

) 29

BD

16

5、( 1)证明:连结 OE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DO=OB , ∵四边形 DEBF 是菱形,

∴ DE=BE , ∴ EO ⊥ BD ∴∠ DOE= 90°

即∠ DAE= 90° 又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2)解:∵四边形

DEBF 是菱形

D

F

∴∠ FDB=∠ EDB

O C

又由题意知∠ EDB=∠ EDA

由( 1)知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A

B

∴∠ ADF=90°,即∠ FDB+∠EDB+∠ ADE=90°

E

则∠ ADB= 60°

∴在 Rt △ ADB 中,有 AD ∶AB=1∶ 3

即 AB

3

BC

6、

( 1)证明:连结 OD 、 DA ,

∵ AB 是⊙ O 的直径,∴∠ BDA=90°

又∠ ABD=30°,∴ AD=1

AB=OA

又 AC=AO ,∴∠ ODC=90°∴ CD 切⊙ O 于点 D

2

( 2)方法一:连结 PE ,由( 1)知∠ DAB=60°,又 AD=AC ∴∠ C=30° 又∵ DE 切⊙ P 于 E ,∴ PE ⊥CE

∴ PE=1

CP

2

又 PE=BP=R ,CA=AO=OB= r

∴ 3r=R ,即

r

1

R

3

方法二:连结 PE ,

又∵ DE 切⊙ P 于 E ,∴ PE ⊥CE

∴ OD ∥ PE

∴ OD =CO

r

2r ,∴ r

1

EP CP R

3r R R 3

7、解:( 1)l 与◎○相切于点A,4900 OP2OA 2AP 2

OP OC 1

AB 3,AP4 2

OP23242

OP5PC5 3 2

( 2)PAO∽Δ BAD,且∠ 1>∠2,∠ 4=∠ 4=90,2APO OB OC

23

123

1 2 2 2 APO

4 900

1APO90 0

3 APO900

APO 300

在 Rt BAD中,2APO300

AD 6 tan 30063 2 3

3

方法一:过点O作 OE⊥BC于点 E,

2 300, BO3

OE 3

,BE3con30033 22

BC2BE 3 3 S

四边形

OADC

S

BAD

S

BOC

1

AB AD

1

BC OE

22

16231333

2

9

22

633

4

=153

4

方法二:在 Rt

OAP 中, AP=6tan60 =3 3 ,OP=2OA=6,

DP=AP - AD=3 3 2 33,PC

OP

OC

633,

过点 C 作 CF ⊥AP 于 F ,

CF=

1 3

∠ CPF=30,

PC

2

2

S

=S -S

1 1 1

3 CDP

= AP · OA -

DP ·CF= (3 3 33

)

四边形 OADCOAP

2

2

2

2

= 15 3

4

8. (1) 连 AF ,因 A 为的 BF 中点,∴∠ ABE=∠ AFB ,又∠ AFB=∠ ACB ,∴ ∠ ABE=∠ ACB .

∵ BC 为直径,∴∠ BAC=90°, AH ⊥ BC ,∴∠ BAE=∠ ACB ,∴∠ ABE=∠ BAE , ∴ AE=BE .

(2) 设 DE=x(x>0) ,由 AD=6, BE EF=32, AE EH=BE EF ,有(6-x)(6+x)=32 ,由此解得 x=2, 即 DE 的长为 2 .

(3) 由 (1) 、 (2) 有: BE=AE=6-2=4, 在 Rt BDE 中, BD= 4 2 2 2 = 2 3

9、解( 1)∵ AB 为直径, CE ⊥ AB

∴ AC = AE , CG =EG

在 Rt △ COG 中,

∵ OG = 1

OC

2

∴∠ OCG = 30 ,∠ COA = 60

= 1

弧 CAE 的度数

2

= AC 的度数

=∠ COA 的度数= 60

∴∠ FDM = 180 -∠ CDE = 120

∵∠ COM = 180 -∠ COA = 120

在 Rt △CGM 和 Rt △ EGM 中

GM GM ∴ Rt △CGM ≌ Rt △EGM ∴∠ GMC =∠ GME

EG

CG

又∠ DMF =∠ GME ∴∠ OMC =∠ DMF ∴△ FDM ∽△ COM

( 3)解:结论仍成立。 ∵∠

FDM = 1800-∠ CDE

∴∠ CDE 的度数=

1

弧 CAE 的度数=

AC 的度数=∠ COA 的度数

2

∴∠ FDM = 1800-∠ COA =∠ COM

∵ AB 为直径, CE ⊥ AB ; ∴在 Rt △ CGM 和 Rt △ EGM 中

GM GM

CG EG

∴ Rt △ CGM ≌ Rt △ EGM ∴∠ GMC =∠ GME ∴△ FDM ∽△ COM

10. ( 1)重叠部分的面积等于

3cm 2 (2)等边三角形的边

长 a 至少为 10cm ( 3)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 ( 21 2)cm

11( 1)证明:(1)∵

ABC 是等边三角形,

BCABAC 60 , ∵ DF ∥ AC ,∴ D BAC 60 , BEF D 60

又∵BFE

BCA

60 , ∴ BEF 是等边三角形.

( 2)BF 26

12. ( 1)连结 AD,由切割线定理可知,

PA 2 = PB PD

即102

5 (5 2

OB)

A

C

OB

15 而△ PDA ∽△ PAB

1

2

2

P

B

O

D

∴ AD

PA 10 2

AB PB 5

在 Rt △ BDA 中, BD

2

AB 2 AD 2 即 15

2

AB 2 (2AB) 2

∴ AB

3 5

3 5

即 AC=

13、证明:( 1)∵ AB 是⊙ O 的直径, DE ⊥ AB

∴∠ G +∠ B =∠ A +∠ B = 90

∴ Rt △ AEF ∽ Rt △ GEB ∴ AE

EG

,即 AE BE

EF EG

EF

BE

( 2)∵ DE ⊥ AB

∴ DE = EM =4

连结 AD ,∵ AB 是⊙ O 的直径, BD ⊥ BC

∴∠ ACB =∠ ADB =∠ DBC =900

∴∠ DAF =900

由 Rt △ AEF ∽ Rt △ ADE 可得 AE 2 DE EF ∴ AE 2 2

由相交弦定理可得 DE EM

AE BE ∴EF EG

DE EM

∴ EG

DE EM

4

4

8

∴ MG =EG - EM = 8-4= 4.

EF

2

深圳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精编版

201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 化学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本部分38小题,每小题2分,共7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下列化学用语书写符合要求的是 A.氧离子:O-2 B. 2个氢原子:H2 C.氯化镁化学式:MgCl2 D.铁离子:Fe2+ 12. 不法商家在黄金中掺入了铱,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由图中信息可知 A.铱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77 B.铱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2克 C.铱的质子数是115 D.铱属于非金属元素 1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pH<7的雨水叫酸雨 B. pH越小,酸性越弱 C.证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只需加入AgNO3溶液 D.使酚酞变红的溶液是碱性溶液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检测酒驾的重铬酸钾(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厨房发生燃气泄漏应马上开灯检查 15. 下列用途正确的是 A.生石灰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B.混合施用硫酸铵和草木灰(碳酸钾溶液呈碱性)可增强肥效 C.氧气可作火箭燃料 D.含磷洗衣粉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磷元素,提倡大量使用 1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H2还原CuO实验中,反应结束后先停止通入H2 B.稀释浓硫酸实验中,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固体药品都可以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D.过滤操作中,漏斗下端管口置于烧杯中央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8.青少年过多摄入蛋糕里的人造奶油会产生一种影响身体发育的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为C18H34O2,下列对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是有机物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由54个原子构成 D.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1 19.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参加反应的物质的分子数之比为5:2

2018年深圳中考历史考点复习(最终版)

九年级历史复习资料 班级:姓名: 问题1: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他们分别处于哪些大河流域?这些古国属于什么文明类型? 问题2:体现法老权力的象征是什么建筑?该建筑代表了哪个文明? 问题3: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什么?它是哪个文明的代表?这部法典的作用或实质是什么?地位是什么? 问题4:种姓制度出现在哪个文明古国?由高到低四个等级分别是什么?国王属于哪个等级?种姓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问题5:欧洲文明的源头在哪里?该源头的两个重要城邦哪些?各有什么政治特色? 问题6:今天的民主制度最早起源于哪里?谁在位时雅典的民主政治达到高峰?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谁享有政治权利? 问题7: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政治? 问题8:罗马帝国何人何时建立?何时成为地跨哪里的大帝国?与中国的哪个朝代同时称雄世界? 问题9:中世纪欧洲城市重新兴起于何时?有什么代表性城市?这些城市的兴起有什么重要意义? 问题10:基督教创始于何时何人何地?该教的教义是什么?体现在什么典籍中?基督教传播有什么历史影响? 问题11:人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指什么事情?

问题12:文艺复兴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最早兴起于何时何地 ..?其指导思想(核心)是什么?其实质(性质)是什么? 问题13: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写出国别及名字)?其代表作品是什么? 问题14: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问题15:新航路开辟的时间?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有哪些?(各举两个)走在前列的是哪两个国家? 问题16:新航路开辟的代表人物及其航线。(四位航海家、支持的王室及其航线) 问题17: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的影响是什么? 问题18: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开展,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都有谁?他们的成就有哪些? 问题19:启蒙运动开展的时间是什么?中心位于哪个国家? 问题20:请例举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问题21:启蒙运动的影响有哪些? 问题2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谁?领导人是谁? 问题2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处死的国王是谁?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2018年度中考数学压轴题

1、如图,在Rt△ABC中,∠C=90°,AB=10cm,AC:BC=4:3,点P从点A出发沿AB方向向点B运动,速度为1cm/s,同时点Q从点B出发沿B→C→A方向向点A运动,速度为2cm/s,当一个运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运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1)求AC、BC的长; (2)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x(秒),△PBQ的面积为y(cm2),当△PBQ存在时,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当点Q在CA上运动,使PQ⊥AB时,以点B、P、Q为定点的三角形与△ABC 是否相似,请说明理由; (4)当x=5秒时,在直线PQ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BCM得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最小周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设AC=4x,BC=3x,在Rt△ABC中,AC2+BC2=AB2, 即:(4x)2+(3x)2=102,解得:x=2,∴AC=8cm,BC=6cm; (2)①当点Q在边BC上运动时,过点Q作QH⊥AB于H,

∵AP=x ,∴BP=10﹣x ,BQ=2x ,∵△QHB ∽△ACB , ∴ QH QB AC AB = ,∴QH=错误!未找到引用源。x ,y=错误!未找到引用源。BP ?QH=1 2 (10﹣x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x=﹣4 5 x 2+8x (0<x ≤3), ②当点Q 在边CA 上运动时,过点Q 作QH ′⊥AB 于H ′, ∵AP=x , ∴BP=10﹣x ,AQ=14﹣2x ,∵△AQH ′∽△ABC , ∴'AQ QH AB BC =,即:' 14106 x QH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解得:QH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4﹣x ), ∴y= 12PB ?QH ′=12(10﹣x )?35(14﹣x )=310x 2﹣36 5 x+42(3<x <7); ∴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2 248(03)5 33642(37)10 5x x x x x x ?-+<≤????-+<

2018年中考化学压轴题(必备)

2018年xx化学压轴题(必备) 科学安排、合理利用,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中等以上的学生成绩就会有明显的提高,为了复习工作能够科学有效,为了做好中考复习工作全面迎接中考,下文为各位考生准备了中考化学压轴题。 一、选择题 1.(2018,西工大附中适应性训练)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B)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78%)和氧气(21%) B.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主要有CO、CO2和SO2等 C.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D.根据沸点不同,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 2.(2018,株洲)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通过治理,株洲市的空气质量近年来有所好转。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 确的是(B) A.空气是由多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B.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活泼的是氮气 C.呼吸、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都要用到氧气 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空气,防止污染空气 3.(2018,山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空气是一种xx的资源 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C.氧气xx于水,供给水生生物呼吸

D.汽车尾气随意排放,与雾霾形成无关 4.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C)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将红磷改成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钟罩内气体压强减小会导致水面上升 5.(2018,襄阳)霓虹灯让我们的生活亮丽多彩,霓虹灯中填充的气体是(C)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6.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水蒸气的是(B) A.夏天清晨,草上有很多露珠 B.对着干而冷的玻璃吹气,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 C.寒冷的冬天,窗户的玻璃上出现一层冰花 D.饼干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会变得不酥脆 7.(2018,兰州)某市5月26日的空气质量日报如下:项目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 可吸入颗粒物65 二氧化硫6 二氧化氮20Ⅱ良 下列各项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C)A.露天焚烧垃圾B.用煤做燃料 C.用氢气做燃料 D.用洒水车洒水

2020年深圳中考化学试卷

2018年深圳中考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Cl-35.5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三个钡离子:3Ba2+ B.两个氧原子:O2 C.四个硫酸根离子:4SO32- D.五个一氧化碳分子:5Co 2.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8年我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节约用水提高水的使用效益,如用洗过菜的水浇花 C.养成将垃圾分类处理的习惯,如废旧报纸回收利用 D.过度施用农药化肥提高产量,如喷洒过量农药杀虫 3.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顺序: B.溶液的pH: C.地壳中的元素含量: D.气体的密度: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测其pH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 气体的盐一定是NaHCO3 C.铁制品锈蚀是铁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的过程 D.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5.下列实验均与水有关,其相应描述正确的是()

A.属于化学变化 B.净化后可得纯水 C.证明水的组成 D.吸收大量热 6.锌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微量元素。下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属于非金属元素 B.锌原子的中子数为30 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 D. 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 7.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A1(C20H30O),会引起夜盲症。下列关于维生素A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维生素A1属于无机化合物 B.维生素A1中O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 C.维生素A1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3 D.维生素A1由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8.最近,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 B.反应前后H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 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9.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30g 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t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 D.将t2℃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20g固体析出 10.下列方法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的是() 二.非选择题(共3题,第11题8分,第12题8分,第13题9分,共25分) 11. 下图为A~G(初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2018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答案

2018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试题、答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下面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 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 B.有印证历史史实的作用 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度 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 2.将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 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 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 A.军备落后 B. 国力贫弱 C.政治腐败 D.急需改革 3.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 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义和闭抗击八国联军 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4.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 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 B.创建福州船政局 C. 成立轮船招商局 D.修筑京张铁路 5.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 判。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 A.魏源 B.严复 C.孙中山 D.陈独秀 6.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 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2018年中考化学压轴题库-工艺流程题15道

工艺流程题 类型一 金属资源的回收与利用 1. 钢铁厂经常以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空 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其生产流程如下: 第1题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铁的化学式为 。 (2)焦炭在高温条件下与空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3)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一氧化碳在步骤③中起 作用;步骤③的实 验现象是 。 (5)因为一氧化碳 ,直接排放会污染大气, 因此在模拟炼铁实验装置的最后端要 。 【答案】(1)Fe 2O 3 (2)22C +O CO 点燃 化合

反应 (3)2323CO +Fe O 2Fe +3CO 高温 (4)还 原 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 (5)有毒 进行尾气 处理 【解析】(1)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 2O 3。(2)焦炭和空 气反应是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22C +O CO 点燃,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3)以赤铁 矿为原料炼铁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的过程,化学方程式为233CO +Fe O 22Fe +3CO 高温。 (4)CO 在步骤③中是还原剂,起 还原作用,实验现象是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5)由 于CO 有毒,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因此实验室在模拟炼 铁装置的最后端要进行尾气处理。 2. 铝和铝合金是一类重要的金属材料,工业上用铝土矿 (含有Al 2O 3和SiO 2,不考虑其它杂质)制取金属铝的 基本流程如下: 已知:①SiO 2是一种难溶于水,也不与盐酸、硫酸反应

2017年深圳市中考理化试卷及答案

2017年深圳市中考理化试卷 化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0小题,每题1.5分,共15分,在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P2O5 B.硅的元素符号:SI C.碳酸根离子:CO3-D.三个氧原子:O3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干冰可做制冷剂,广泛用于食品冷藏保鲜 B.N2、NO、NO2等含氮物质均为空气污染物 C.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吸附杂质,达到净水目的 D.废旧电池的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 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 振动试管充分反应溶解NaCl固体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检验电解水的产物,可判断水的组成元素 B.将pH试纸用水润湿后,测定柠檬汁的pH C.凡是无色的、均一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硫在O2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SO3 5.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下图为碘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 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是一种金属元素 B.碘原子的核外有7个电子层 C.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 D.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6.丙氨酸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其化学式为C3H x O2N,相对分子质量是8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氨酸属于无机化合物B.丙氨酸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1 C.丙氨酸化学式中x=7 D.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气分子

7.“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B.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 C.甲、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同D.乙、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 8.为了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A.B. C.D. 分离H2O2和MnO2制O2后固液混合物出去CO中的CO2气 体 区分NaCl、NH4NO3、 NaOH三种固体 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 9.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a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a2时,均有固体析出 C.a2℃时,M点对应的甲溶液不饱和 D.a2℃时,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 10.小明同学归纳总结初中所学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并用“H2SO4+X→盐+Y”这种表达式进行整理。下列小明 的观点错误的是() 选项X的物质类别观点描述 A 金属若X为Cu,则反映能够发生 B 金属氧化物若X为MgO,则Y为H2O C 碱若X为NaOH,则盐为Na2SO4 D 盐若X为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

2020年中考数学压轴题:9种题型+5种策略

2020年中考数学压轴题:9种题型+5种策略目前,初三学生正在紧张备考,对于数学这一科来说,最难的就是压轴题,想要在压轴题上拿高分,就要下功夫了。下面给大家带来中考数学压轴题:9种题型+5种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数学压轴题:9种题型+5种策略 九种题型 1.线段、角的计算与证明问题 中考的解答题一般是分两到三部分的。 第一部分基本上都是一些简单题或者中档题,目的在于考察基础。 第二部分往往就是开始拉分的中难题了。对这些题轻松掌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获得分数,更重要的是对于整个做题过程中士气,军心的影响。 线段与角的计算和证明,一般来说难度不会很大,只要找到关键题眼,后面的路子自己就通了。 2.图形位置关系 中学数学当中,图形位置关系主要包括点、线、三角形、矩形/正方形以及圆这么几类图形之间的关系。 在中考中会包含在函数,坐标系以及几何问题当中,但主要还是通过圆与其他图形的关系来考察,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圆与三角形的各种问题。 3.动态几何

从历年中考来看,动态问题经常作为压轴题目出现,得分率也是最低的。 动态问题一般分两类,一类是代数综合方面,在坐标系中有动点,动直线,一般是利用多种函数交叉求解。 另一类就是几何综合题,在梯形,矩形,三角形中设立动点、线以及整体平移翻转,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进行考察。 所以说,动态问题是中考数学当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完全掌握,才有机会拼高分。 4.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 在这一类问题当中,尤以涉及的动态几何问题最为艰难。几何问题的难点在于想象,构造,往往有时候一条辅助线没有想到,整个一道题就卡壳了。 相比几何综合题来说,代数综合题倒不需要太多巧妙的方法,但是对考生的计算能力以及代数功底有了比较高的要求。 中考数学当中,代数问题往往是以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为主体,多种其他知识点辅助的形式出现的。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问题当中,纯粹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通常会以简单解答题的方式考察。 但是在后面的中难档大题当中,通常会和根的判别式,整数根和抛物线等知识点结合。 5.多种函数交叉综合问题 初中数学所涉及的函数就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以及二次函

2018届中考化学压轴题揭秘专题06工艺流程图(预测题,无答案)

专题06 工艺流程图 一、选择题 1.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CuO、C中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其成分,某同学按照下图所示流程进行了实验。关于实验的说法中正确有( ) ①若溶液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只含有Fe ②若步骤Ⅱ中无明显现象,则固体乙中最多只能有四种物质 ③若步骤Ⅱ中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乙一定是C ④若步骤Ⅱ中有红色固体析出,则固体乙中一定无CuO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O2、CH4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下图为利用合成气(CO和H2)合成新型燃料二甲醚(CH3OCH3)及冶炼铁的部分生产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催化反应室中发生的反应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B.还原反应室中发生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C.上述生产过程中,可参与循环的物质有水和二氧化碳; D.由合成气制二甲醚的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的特点(“零排放”,即原子利用率为100%);3.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沉降 B.过滤 C.吸附 D.消毒 二、非选择题 4.我国每年报废的手机超过1亿部。废旧手机的电路板中含有铝、铁、铜、银、金等多种

金属,随意丢弃既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会污染土壤和水体。化学兴趣小组为回收其中的铜,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Cu + H2O2+ H2SO4=CuSO4+ 2H2O;不考虑金、银发生类似反应。 (1)进行过滤操作时应注意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滤液A中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_(填符号)。 (3)写出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写一个),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 (4)除去粗铜中的杂质,可选用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磁铁b.稀盐酸c.蒸馏水d.氯化铜溶液 5.某黄铜渣中约含质量分数为7% Zn、50%Cu、5%CuO,其余为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 ZnO + H2SO4→ ZnSO4 + H2O) ①Ⅰ、Ⅱ中的实验操作均为____________。 ②溶液A中ZnSO4的质量________CuSO4(选填“>”“<”或“=”) ③写出过量锌加入溶液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有Mg、Fe、Cu的混合粉末,分离并得到MgSO4·7H2O过程如下: (1)固体A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②中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玻璃棒和烧杯等。 (3)操作③主要包含蒸发浓缩、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烘干等。 (4)实验中可选用适量的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_______代替稀H2SO4(填标号)。

深圳中考物理试卷与解析

物理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14.(2015广东深圳,第1题)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答案】C 【考点】简单的光学现象 【解析】A. “有趣的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A错误; B. “钢笔错位”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 C. “山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正确; D. “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错误. 15.把一瓶矿泉水放在物理课本上,看到的情景如图所示.下列光学设备中,成像性质与它 相同的是() A.放大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近视眼镜 【答案】A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 【解析】透过装有水的矿泉水瓶,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一“理”,它的成像性质与放大镜相同,故选A. 16.对以下各图解释正确的是() A. 寒暑表测得某地的气温是11℃ B. 海波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 C. 刚剥开包装纸的雪糕会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 D. 游泳后从水里出来感觉冷,因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 【答案】D 【考点】温度计使用、物态变化 【解析】A.寒暑表的正确读数是“ -9°C”,故A错误; B. 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故B错误; C. 刚剥开包装纸的雪糕会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 D. 游泳后从水里出来感觉冷,是因为身上的水蒸发吸收了热量,故D正确.

1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冷水一定比热水的内能小,因为冷水的温度较低 B. 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 用火炉烧水,是用做功的方法増加水的内能 D. 中午海滩上沙子比海水热,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答案】B 【考点】内能、比热容 【解析】A.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温度”等,冷水的温度较低,但质量可能比热水大,所以在没有说质量的情况下,内能大小无法比较,故A错误; B. 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正确; C. 用火炉烧水,是用热传递的方法増加水的内能,故C错误; D. 中午海滩上沙子比海水热,是因为沙子的比热容较小,水的较大,故D错误. 18.下列关于“声”与“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B.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C. 物体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创造了电荷 D.相互吸引的轻质小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答案】B 【考点】声音的传播、音调、电荷 【解析】A.声音的传播介质,如果没有传播介质(如空气),人耳无法听到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故A错误; B.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故B 正确; C. 物体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C错误; D. 相互吸引的轻质小球,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故D错误. 19.如图所示,放在光滑滑板车上的木块和滑板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 ) A. 如果以滑板车为参照物,木块是运动的 B. 滑板车的运动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C. 滑板车突然停止,木块会继续向右运动

广东中考数学压轴题的9种出题形式

初中数学知识当中,学生掌握情况比较欠缺的主要是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四边形以及相似,还有圆。这些知识点如果分块学习学生还易接受,关键在于知识的综合。 中考知识的综合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线段、角的计算与证明问题 中考的解答题一般是分两到三部分的。第一部分基本上都是一些简单题或者中档题,目的在于考察基础。第二部分往往就是开始拉分的中难题了。对这些题轻松掌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获得分数,更重要的是对于整个做题过程中士气,军心的影响。 (2)图形位置关系 中学数学当中,图形位置关系主要包括点、线、三角形、矩形/正方形以及圆这么几类图形之间的关系。在中考中会包含在函数,坐标系以及几何问题当中,但主要还是通过圆与其他图形的关系来考察,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圆与三角形的各种问题。 (3)动态几何 从历年中考来看,动态问题经常作为压轴题目出现,得分率也是最低的。动态问题一般分两类,一类是代数综合方面,在坐标系中有动点,动直线,一般是利用多种函数交叉求解。另一类就是几何综合题,在梯形,矩形,三角形中设立动点、线以及整体平移翻转,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进行考察。所以说,动态问题是中考数学当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完全掌握,才有机会拼高分。 (4)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 在这一类问题当中,尤以涉及的动态几何问题最为艰难。几何问题的难点在于想象,构造,往往有时候一条辅助线没有想到,整个一道题就卡壳了。相比几何综合题来说,代数综合题倒不需要太多巧妙的方法,但是对考生的计算能力以及代数功底有了比较高的要求。中考数学当中,代数问题往往是以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为主体,多种其他知识点辅助的形式出现的。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问题当中,纯粹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通常会以简单解答题的方式考察。但是在后面的中难档大题当中,通常会和根的判别式,整数根和抛物线等知识点结合 (5)多种函数交叉综合问题 初中数学所涉及的函数就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以及二次函数。这类题目本身并不会太难,很少作为压轴题出现,一般都是作为一道中档次题目来考察考生对于一次函数以及反比例函数的掌握。所以在中考中面对这类问题,一定要做到避免失分。 (6)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在中考中,有一类题目说难不难,说不难又难,有的时候三两下就有了思路,有的时候苦思

2020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质量守恒定律

2020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质量守恒定律 一、选择题 1.(2019?无锡)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g2******* 反应后质量/g0x y1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4:1 B.x+y=75 C.y≤20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x的取值范围:0≤x≤30 【答案】D 【解答】解:A.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20﹣0)g =20g,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为:(15g﹣10g)=5g,则: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20:5=4:1,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20+30+20+15=0+x+y+10,则:x+y=75,正确;

C.甲和丁是反应物,若y≤20时,则丙或不参与反应,或属于反应物,则只有乙是生成物,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正确; D.若反应中丙的质量不变,则x=30+25=55;若丙的质量减少,则则x>55;若丙的质量增加,则x<55,错误。 故选:D。 2.(2019?德阳)80gFe2O3和CuO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与足量的CO 充分反应后,得到金属的质量可能是() A.50g B.60g C.70g D.80g 【答案】B 【解答】解:80g氧化铁中铁元素质量是56g,80g氧化铜中铜元素质量是64g,在高温条件下与足量的CO充分反应后,得到金属的质量大于56g,小于64g,可能是60g。 故选:B。 3.(2019?张家界)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水在120℃下反应,反应的微观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18年深圳市中考历史真题(部分试题)

2018年深圳市中考历史真题(部分试题) 1.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大量来自海内外的华夏儿女齐聚陕西,共同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他们祭拜的的是() A.黄帝B.蚩尤 C.周武王D.秦始皇 3.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下列史料能证实丝绸之路存在的是() A.河姆渡出土的骨耜B.半坡出土的纺轮 C.陕西出土的秦兵马俑D.新疆出土的东汉丝袜 5.下列帝王世系表(表2)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文成帝拓跋濬→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孝庄帝元子攸→节闵帝元恭→废帝元朗→孝武帝元修 表2 A.西周实行分封制B.商鞅变法 C.秦的统一D.北魏孝文帝改革 12.近代中国的探索之路充满曲折,下图①处所示道路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B.洋务运动 C.戊成变法D.辛亥革命 14.李大钊认为:“在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受此启发,后来中共领导了() A.义和团运动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2.埃及人说:“人类害怕时间,而时间害怕金字塔。”数干年前建造的金字塔至今仍屹立于()

A.尼罗河流域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D.黄河流域 23.就像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一样,16世纪的意大利是“欧洲的学校”。之所以被称为“欧洲的学校”,是因为意大利() A.发展为罗马帝国B.传播了基督教 C.开展了文艺复兴D.确立了共和政体 25.大国重器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下列事物,属于18至19世纪英国“重器”的是()A.瓦特的改良型蒸汽机 B.富尔顿的蒸汽轮船 C.卡尔?本茨的汽车 D.菜特兄弟的飞机 28.“1868年,日本的新兴势力通过战争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之后)在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领域全面推进改革。”这次“改革”是() A.法国大革命B.明治维新 C.百日维新D.戈尔巴乔夫改革 33.材料一: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必须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法。……只有坚决地系统地进行改草,城市经济才能兴旺繁荣,才能适应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需要。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10月20日)

2018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全套)含答案与解析)

第一部分函数图象中点的存在性问题 §1.1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 例1 2014 年衡阳市中考第 28 题 例2 2014 年益阳市中考第 21 题 例3 2015 年湘西州中考第 26 题 例4 2015 年张家界市中考第 25 题 例5 2016 年常德市中考第 26 题 例6 2016 年岳阳市中考第 24 题 例 72016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模拟第25 题 例 82016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模拟第26 题 §1.2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问题 例9 2014 年长沙市中考第 26 题 例10 2014 年张家界市第 25 题 例11 2014 年邵阳市中考第 26 题 例12 2014 年娄底市中考第 27 题 例13 2015 年怀化市中考第 22 题 例14 2015 年长沙市中考第 26 题 例15 2016 年娄底市中考第 26 题 例 162016年上海市长宁区金山区中考模拟第25 题例 172016年河南省中考第 23 题

§1.3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 例19 2015 年益阳市中考第 21 题 例20 2015 年湘潭市中考第 26 题 例21 2016 年郴州市中考第 26 题 例22 2016 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模拟第 25 题 例23 2016 年义乌市绍兴市中考第 24 题 §1.4因动点产生的平行四边形问题 例24 2014 年岳阳市中考第 24 题 例25 2014 年益阳市中考第 20 题 例26 2014 年邵阳市中考第 25 题 例27 2015 年郴州市中考第 25 题 例28 2015 年黄冈市中考第 24 题 例29 2016 年衡阳市中考第 26 题 例 302016年上海市嘉定区宝山区中考模拟中考第24 题例 312016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模拟第 24 题 §1.5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 例32 2014 年常德市中考第 25 题 例33 2014 年永州市中考第 25 题

2020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溶解度(含答案)

2020 年中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溶解度 一、选择题 1.(2019?安徽)压强为101k P a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0℃时,K N 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 C.60℃的KNO3 饱和溶液降温至30℃,有晶体析出 D.NH3 的溶解度与压强大小无关 【答案】C 【解答】解:A、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氨气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 A 错误; B、20℃时,K N O3的溶解度是31.6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4%,故 B 错误; C、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 60℃的 KNO3 饱和溶液 降温至 30℃,有晶体析出,故C 正确;

D、NH3 是气体,NH3 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故 D 错误。 故选:C。 2.(2019?铜仁市)下表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请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甲>乙>丙 B.随着温度变化,甲的溶解度变化最小 C.0℃时,100g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6.3g D.分别将 5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答案】D 【解答】解:A、比较溶解度必须在同一温度下,故 A 错误; B、由表中的数据可知,随着温度变化,丙的溶解度变化最小,故 B 错误; C、在30℃时丙的溶解度是36.3g,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30℃时,100g丙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6.6g,故C错误; D、由于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在 T℃时甲、乙的溶解度相 同,分别将 5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D 正确。 故选:D。 3.(2019?株洲)如图为K N O3和N a C 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时,K N O3的溶解度为31.6g B.a点处K N O3和N a C l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40℃时,100g水中可溶解K N O3固体63.9g D.0℃时,N a C 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5.7% 【答案】D 【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K N O3的溶解度为31.6g,故A 正确;

(完整版)广东省深圳市2017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广东省深圳市2017年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7?深圳)下列关于声现象和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鱼在水中漂﹣﹣光的折射 B、阳光照在云上,云底下会形成阴影区域﹣﹣光的反射 C、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会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音调和振幅有关 D、次声波预报仪可以预报台风和地震活动等﹣﹣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2、(2017?深圳)下列关于透镜的描述,错误的是() A、放大镜看报纸可以看到放大的字 B、教室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用手机拍照,物和镜头的距离需要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 D、近视眼可以用凹透镜矫正 3、(2017?深圳)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 B、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 C、给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给食材降温 D、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冷凝剂液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 4、(2017?深圳)关于热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所有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汽车的动力是由汽油机的做功冲程提供的 C、热量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D、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 5、(2017?深圳)下列数据符合常识的是() A、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100g B、电视机的功率约为2kW C、洗澡水温度约为80℃ D、我国某种新型客机飞行速度可以超过光速 6、(2017?深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B、物体只有在不受力时才能保持静止状态 C、弹力一定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 D、我国某种新型客机飞行速度可以超过光速 7、(2017?深圳)生活中有很多地方涉及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8届中考化学压轴题揭秘专题16综合计算(中考题,无答案)(优选.)

综合计算 1.【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已知:Cu2O+H2SO4═Cu+CuSO4+H2O.16.0g CuO与CO反应得到Cu、Cu2O混合物13.6g,将此混合物溶于足量的100.0g稀H2SO4得9.6gC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2.4g CO2 B.混合物中含9.6g铜元素 C.混合物中Cu与Cu2O的质量之比为8:9 D.反应后溶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约为7.0% 2.【2017年湖南省株洲市】用1000t含有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7%的生铁的质量约是() A.560t B.571t C.577t D.583t 3.【2016年山东省济宁市】在定量研究金属与酸的化学反应时,绘制出如图所示金属与氢气质量关系的图象,分析图象得到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①Na、Mg、Zn三种金属都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②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金属的质量为Na>Mg=Zn ③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Na、Mg、Zn三种金属的质量比为为23:24:65 ④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消耗Na、Mg、Zn三种金属的原子个数比为2:1:1.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向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中先后滴加CuSO4、H2SO4溶液,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对应溶液pH>7 B.b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2种 C.m=3.31 D.取c点对应溶液,滴加NaOH溶液,立刻产生沉 淀 5.【2017年广西省桂林市】小甜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进行如下实验,操作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样品中的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20g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 g. (2)列式计算不饱和溶液A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准确到0.1%). 6.【2017年山东省潍坊市】实验室有一部分被氧化成氧化镁的镁粉样品、未知浓度盐酸和40%的氢氧化钠溶液。兴趣小组同学为分析样品中金属镁的质量百分含量和计算盐酸 的质量分株,进行如下探究: (1)用盐酸溶解样品(样品混合均匀),测定生成氢气质量。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所取样品质量(g)所加盐酸质量(g)生成氢气质量(g)Ⅰ16.0 60.0 0.5 Ⅱ16.0 130.0 1.0 Ⅲ16.0 150.0 1.0 镁粉样品中金属镁的质量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______。 (2)向实验Ⅲ后的溶液中加入40%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随加入氢氧化钠 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计算盐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018年中考初中数学压轴题及详解

2018年中考初中数学压轴题(有答案) 一.解答题(共30小题) 1.(2014?攀枝花)如图,以点P(﹣1,0)为圆心的圆,交x轴于B、C两点(B在C的左侧),交y轴于A、D 两点(A在D的下方),AD=2,将△ABC绕点P旋转180°,得到△MCB. (1)求B、C两点的坐标; (2)请在图中画出线段MB、MC,并判断四边形ACMB的形状(不必证明),求出点M的坐标; (3)动直线l从与BM重合的位置开始绕点B顺时针旋转,到与BC重合时停止,设直线l与CM交点为E,点Q 为BE的中点,过点E作EG⊥BC于G,连接MQ、QG.请问在旋转过程中∠MQG的大小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MQG的度数;若变化,请说明理由. 2.(2014?苏州)如图,已知l1⊥l2,⊙O与l1,l2都相切,⊙O的半径为2cm,矩形ABCD的边AD、AB分别与l1,l2重合,AB=4cm,AD=4cm,若⊙O与矩形ABCD沿l1同时向右移动,⊙O的移动速度为3cm/s,矩形ABCD 的移动速度为4cm/s,设移动时间为t(s) (1)如图①,连接OA、AC,则∠OAC的度数为_________°; (2)如图②,两个图形移动一段时间后,⊙O到达⊙O1的位置,矩形ABCD到达A1B1C1D1的位置,此时点O1,A1,C1恰好在同一直线上,求圆心O移动的距离(即OO1的长); (3)在移动过程中,圆心O到矩形对角线AC所在直线的距离在不断变化,设该距离为d(cm),当d<2时,求t 的取值范围(解答时可以利用备用图画出相关示意图). 3.(2014?泰州)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x+b(b为常数,b>0)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 相交于点A、B,半径为4的⊙O与x轴正半轴相交于点C,与y轴相交于点D、E,点D在点E上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