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红色文化资源
围绕“二七精神”开拓红色文化旅游资源

旅游与思考LVYOU YU SIKAO一百年前,京汉铁路工人的一场大罢工运动造就了被中华民族载入史册的“二七精神”,“二七精神”不但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我国工人运动充分结合的产物,是共产党在组织并引导工人运动的过程中所铸就的精神丰碑,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不言而喻。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更加积极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弘扬“二七精神”,必须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它的理论内涵和文化底蕴,其中红色文化旅游就是很好的传承方式。
立足于“二七精神”进行郑州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开拓和发展是全民教育的创新途径,是校内外共同育人的全新方式,也是爱国主义教育新的尝试。
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旅游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更广泛地接受党史教育,深刻领会“二七精神”的内涵,全方位传承优秀的红色基因,从而帮助人们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七精神”对红色文化旅游的重要意义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二七”这一词汇也被用来指代本次大“二七精神”是京汉铁路大罢工运动的重要文化产物,是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历史见证,百年以后依然能够给新时期的人们带来精神支撑和思想启迪。
为了进一步提升文化影响力,郑州市要立足于“二七精神”的文化底蕴,在二七区大力开拓与发展红色文化旅游资源。
在充分认识“二七精神”对红色文化旅游重要意义的前提下,运用好当地的自然地理优势,同时进一步强化对“二七精神”的宣传,持续打造相关教育基地,加强旅游产业建设,真正将“二七精神”注入郑州市二七区的红色文化旅游中。
056057罢工。
当时工人运动的发源地是河南郑州,这里也是开展工人运动的重点地区。
这次运动过程中出现了以司文德为代表的一大批工人运动楷模,他们坚持不懈地为全体工人谋求自由、争取解放,号召所有工人一起同仇敌忾、奋勇向前,最终形成了以郑州市人民奋斗精神为代表的“二七精神”。
信阳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企 业与经营管理
hD/w .o
生态脆弱 区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工作 出现 的问题及对策
马春 江 杨 晓 梅 ( .西 吉县 林 业局 ;2 1 .西 吉 县 吉 强 林 业 工作 站 宁 夏 西 吉 7 6 0 ) 52 0
集体林权 制度 改革是新世纪 我国林业 史上 的一 次重 大变革, 开发商借机盘地 , 打着发展林下经济 的幌子 “ 捡便宜” 林地 , 也 是 一 个 庞 大 的社 会 化 系统 工 程 ,全 国 各省 区齐 头并 进 ,林 改 效 用作它用 ,变相吞噬林地 。 果明显。但生态脆 弱区的林 改工作遇到不少与南方林 区截然不同 政府职能服务滞后 ,如 宁夏林改实施三年了 ,全 区没一家评 的问题 ,本人结合宁夏西吉县做法谈谈 自己浅见 。 估机构 ,各县都没成立林权服务中心 ,没有林权 交易平台 ,林地 1 .生态脆弱区集体林区制度改革 的意义 流 转 仍 无 法进 行 。 政府倡导发展林下经济 ,但没有去真正完善和改进林权使用 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 本经营制度 的要求。
信阳市近年来成功举办了 “ 许世友将军诞辰 10周年”庆祝 o 活动 、刘邓大军 “ 千里跃进大别山”胜利 6 周年纪念活动等大型 0 活动 ,大大提升 了信阳红色旅游的知名度 。
D 红色旅游取得 了进一步的发展 .
信阳市是河南省 唯一被 中央列入全国 1 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 之一和全国 3 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的省辖市。同时 , 阳的新县 信 红 色首 府 景 区 、商 城 县 的金 刚 台红 军 洞 群 、 罗 山县 的红 二 十 五 军 长征 出发 地何 家冲 等 景 区也 进 入 了全 国 10个 红 色旅 游 经 典 景 区 0 行列 。 3 信阳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河南红色旅游发展问题分析

一
、
河南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 的问题
河南省从 20 0 5年开展红 色旅游 以来 , 得到 了各级党 委 政府的重视 。红色旅游 已经成为全省 经济社会 发展 的重 要
组成部分 , 为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开辟 了新 的途径 。但 目 前 , 红色旅游也存在一些 问题 : 河南 ( 河南红 色文化 内涵挖掘 不深 , 游形式以静 态参观 一) 旅
河南省 8 5个革命老区中 , 有红色旅游 资源点 64处 , 5 其 中兰考 、 汝阳、 洛宁、 嵩县 、 宜阳 、 栾川 、 山、 鲁 封丘 、 滑县 等 2 4
个县为 国家扶贫工作重 点县 ; 伊川 、 阳、 阳、 邑等 1 原 濮 夏 0个
县 为省定扶贫开发重 点工作县 。这 些红色旅 游资源大县 经 济基础相对薄弱、 交通 等配套设施 相对落后 , 开发 起来需要 投入的资金 比较多。
为 主 , 乏互 动 性 , 解 人 员缺 乏相 应 的 知 识储 备 缺 讲
目前 , 河南红色旅游的展示形式大都是 用照片、 文献 、 文
物等静态展示 , 这样以来旅游参观者只能跟随解说员进行被
主动参 观的市场 。
( 河南红 色旅 游资源区划严重 , 四) 没有形成全省一体 的 红 色资源互动 目前 , 河南 的红 色旅 游开发 大都是 以市为单位 , 限 比 界
商 丘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H N Q U T A H R O L G O R A F S A G I E C E SC L E E
V0 . 6 No 1 12 .
Jn ay 0 0 a u r.2 1
河 南 红 色 旅 游 发 展 问题 分 析
邵 瀚 靓
讲解员在讲解中要注意改变我说你听我展你看的单向输导信息方式要以生动的风格来讲述历史和战史二要在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前提下对革命遗址遗迹进行合理发掘整理不断充分满足旅游者的观览需要要充分借鉴汲取旅游发达地区旅游景点设计理念时尚的艺术手段和科技方法突出本地产品与国内一般红色旅游产品的不同
娘子关景区红色文化的感受

娘子关景区红色文化的感受娘子关景区是我国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
作为党的早期革命圣地,这里诞生了许多革命先烈,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
我曾有幸前往娘子关景区参观,深深感受到了这里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以下是我的感受和体会。
其次,娘子关景区的红色文化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思考。
在陈列馆的展板上,我看到了许多革命先烈的事迹,了解到他们为了革命事业而英勇不屈,甚至不惧牺牲的精神。
这些先烈们激励我要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时刻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此外,他们的事迹也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让我思考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应该如何去追求和坚持。
他们的事迹给了我信心和动力,激励我要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并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娘子关景区的红色文化给我带来了对红色旅游的思考。
娘子关景区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了丰富多彩的红色旅游产品,设置了许多纪念性的场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除了红色文化本身的吸引力,景区也注重将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提供一系列的便利设施和服务。
这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红色旅游也有利于加强国民的红色教育,提高爱国主义精神和文化自信心。
综上所述,娘子关景区的红色文化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感受。
通过参观,我深入了解了共产党的早期历史,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们的奉献精神和红色精神。
这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前进方向。
同时,我也思考到如何将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娘子关景区的红色文化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思考,让我对自己的人生和社会的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河南省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和对策研究

可 圈可 点 。其 他方 面 的开发 如 编 创红 色 影 视作 品、
社会 , 高薪聘请相关人才 ,使他们愿意留在政府部
然的影响,使得一些红色景 区 “ 体无完肤” ,许多 方面的干部 ,以及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复
合型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可是因为长期服务于意识 人才是非常匮乏 的。即使有一些 ,往往也 留不住 ,
被企业给 “ 挖”走 了。所 以,政府 一定 要转变观 念,要建立起适合人才成长的环境,一方面对现有 的干部人才进行有针对性 的培训 ,另一方面要面向
发研 究” ( 编号 : S K L一 2 0 1 2—1 2 3 3 ) 成果之一.
些 ,但同样得不到有效保护。如新县的鄂豫皖省工 农民主政府旧址 、军委旧址、军委航空局 旧址、省 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损毁。另外 ,保护方式也存在
原则 。但是一些地方 在开发 中大兴土木 ,盲 目扩
基金项 目: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 学研 究项 目 “ 河南省红 色文化 资 税务总局旧址等国家级革命遗迹 ,无一例外都受到
一
表 1 豫南 。 千里跃进 、 将 军故 里 的红色旅游 开发
、
河南省 红色文 化资 源开发 现状 及 存在的 问题
不过 ,相较于 国内的红色 旅游大省陕西、江
近 年来 ,经过 各级 地方 政府 和相关 部 门 的不懈 西、河北等 ,河南省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努力 ,河南 省 的红 色文 化资 源开发 取得 了前 所 未有
中圈分类号 :G1 2 4
洛阳红色资源调研报告

洛阳红色资源调研报告结合洛阳及周边“都市圈”城市来讲,都是革命老区,有着众多深厚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与革命旧址遗址。
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呈现出鲜明的地方特征。
一是空间分布连绵不断,又相对集中。
在洛阳的15个县(市、区)中基本都有红色文化资源,超过20处有孟津县、新安县和伊川县。
这些红色资源或在空间上联系紧密,或在内容上联系密切、互补性强。
二是类型多样、独具特色。
洛阳红色文化资源有旧址、旧居、纪念地、烈士墓、烈士陵园、纪念馆等多种类型。
有些红色资源,或是自然、人文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本身就是独立的人文景区。
三是影响大、档次高。
洛阳既有河南省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中共洛阳组纪念馆,又有“八路军驻洛办事处”,在这些革命遗址都发生了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
当前,洛阳红色文化资源在保护利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革命遗址保护利用资金严重不足,市级、县级财政均未设立革命遗址保护利用专项资金。
二是革命遗址保护、利用档次较低,开发滞后。
三是保护和管理不够到位,整体管理与利用缺乏顶层设计,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并且管理机制和管理人员不到位。
四是洛阳红色旅游资源优势不明显、机制创新发展氛围不浓厚,红色旅游景区还没有形成龙头产品,在文旅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竞争力差。
五是对革命遗址保护与利用的意识淡薄、党史宣传教育利用不到位,对革命遗址保护认识不足、宣传不够,一些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对革命遗址缺乏了解,未能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利用。
总体来看,洛阳及都市圈城市在百年征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红色资源。
在对洛阳及都市圈城市红色资源全面把握的基础上,要筛选一批重点资源(如中共洛阳组、豫西特委等9处),组织一支精干力量,深入洛阳境内及都市圈城市进行详尽调研,发掘历史,收集资料,为开展“红色文化经典巡礼工程”打牢坚实基础。
当前,筛选、选择一批重点红色文化资源,加大保护与投入力度,加快培育红色旅游产品,成为洛阳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发展的当务之急,在现有基础上针对我市重点红色文化资源,高质量打造一批“红色教育基地”。
开封红色文化调研报告

开封红色文化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开封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红色文化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为主体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开封红色文化的现状,探索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遗产。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调研:我们采取走访、观察等方式,深入红色文化遗址和红色旅游景区。
2. 数据调研:通过文献资料、统计数据等进行搜集和分析。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开封市拥有诸多红色文化遗址,如中共中央南方局旧址、河南大学陈赓纪念馆等。
这些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是开封红色文化的瑰宝。
2. 游客需求强烈:开封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其中,红色文化成为游客参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的旅游服务仍有待提升。
3. 红色文化传承面临挑战:由于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变迁,一些红色文化的传承工作存在困难。
部分基层干部对红色文化认识不足,传承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1. 缺乏宣传推广:开封红色文化的知名度较低,宣传推广不足。
应加强相关宣传力度,提高红色文化的曝光度。
2. 旅游服务不完善:部分红色旅游景区服务设施不完善,导致游客体验差。
应加强景区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提升。
3. 红色文化传承教育不足:应加强对基层干部和青少年的红色文化传承教育,提高其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五、调研结论开封红色文化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对于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宣传推广,完善旅游服务,加强红色文化传承教育等方面的措施,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开封的红色文化,提升其影响力和吸引力,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河南省新县红色旅游景点交通分布及旅游发展研究

河南省新县红色旅游景点交通分布及旅游发展研究作者:娄志强张丹丹吴明来源:《旅游纵览》2022年第12期摘要: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但是在开展旅游活动的过程中也存在发展不均衡、不合理的现象。
本文对新县的红色旅游景点的交通分布进行研究,利用地理集中指数和基尼系数对新县36处景点进行分析,得出新县红色旅游景点主要集中分布在新集镇、箭厂河乡和陈店乡。
通过计算各红色旅游景点的可达性系数和平均出行时间成本,可以发现,新县许多红色旅游景点的可达性水平在平均水平以下,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整个研究区的可达性水平分布相对不平衡。
针对这些问题,应整合全县红色旅游资源,突出发展重点;打造一个中心,两条精品线路发展格局;加强交通网络的建设,增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打造新县特色旅游品牌,提供地区知名度,从而更好地利用好红色旅游资源造福老区人民。
关键词:红色旅游景点;空间;交通;新县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20220105363);平顶山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1-JY41)。
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我国红色旅游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2]。
2021年,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随后各省市地方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为有序利用红色旅游资源提供了制度保障。
国内主要是以革命老区、纪念碑或革命遗迹为红色旅游目的地[3]。
国外也早就有这种类似目的地,如以两次世界大战博物馆、美国林肯故居等为代表的纪念英雄和重大事件的场馆,以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法国巴黎公社围墙等革命遗址[4]。
国内专家学者从多个角度对红色旅游进行了研究。
但是,我国红色旅游的研究一般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多是针对具体案例,或是有较强的宣传性目的,较少从理论层面研究红色旅游的共性问题,红色旅游的理论体系不健全,不能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