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主要指标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气象主要指标说明

【2017-10-18】

名词解释

粮食:指谷物、豆类和薯类之和。

谷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高梁、谷子和其它小杂粮。

一季稻:单季晚稻和北方一季稻。

干旱:因缺水造成土壤有效水分耗减,使农作物体内水分循环和水分平衡遭到破坏,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发生凋萎或枯死的一种灾害。

洪涝:分为洪水灾、涝灾和湿(渍)害。由于大雨、暴雨或人为因素引起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泥石流、滑坡等,造成耕地、房屋、农作物等被冲毁的灾害为洪水灾。由于雨水过多或过于集中使农田积水对农作物造成危害为涝灾。湿(渍)害是连阴雨时间过长,雨水过多或洪涝过后排水不良,使土壤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作物根系因缺氧而导致的灾害。

风雹:分为风灾和雹灾。由强气压引起,风力达8级或8级以上,使农业、交通、通讯等受到损害的称风灾。如寒潮大风、雷雨大风、龙卷风、沙尘暴等。由于对流性天气的影响,从雷雨云中降落的冰雹造成的危害为雹灾。

低温冻害:农作物生长期内,由于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温度偏低,热量不足,或农作物的某一生育阶段,遇一定强度异常低温,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速度或是影响结实、灌浆成熟,使农作物产量减少的一种比较严重的灾害。包括霜冻、冷害(包括寒露风)、雪灾等。

受灾面积:指因灾害造成在田农作物产量损失一成以上的面积。如果同一地块的当季农作物多次受同一种灾害的危害,只计算其中受灾最重的一次。

成灾面积:指在受灾面积中,农作物产量损失三成(含三成)以上的面积。

绝收面积:指在成灾面积中,农作物产量损失八成(含八成)以上的面积。

农作物因灾损失:指在田各种农作物因气象灾害损失的产量。

作物长势判断标准

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四大农作物长势表,主要调查农作物发育阶段个体和群体的长势情况。水稻、玉米、油菜长势大体划分为三类,即一类苗、二类苗和三类苗;小麦长势划分为四类,即一类苗、二类苗、三类苗和旺长苗。

一类苗指生育正常且健壮的苗,二类苗指比正常苗偏小、偏弱的苗,三类苗指病苗、小苗和弱苗。小麦在一段时间内主茎叶龄过大,群体过大,株高过高的苗称为旺苗。

农作物长势判断标准以其构成基本要素指标进行判断。

1.水稻以叶龄、株高、单株带蘖、群体茎蘖数为水稻长势构成的基本要素。

(1)构成基本要素定义

叶龄:表示植物发育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水稻主茎长出第七片叶时叫七叶龄。

株高:指植株从地面到植株顶端生长点的高度,以厘米为单位。

单株带蘖:每株秧苗所带的分蘖数。

群体茎蘖数:单位面积(亩)包括主茎在内的总的茎蘖数。

(2)苗情分类判定。参考标准如下:

返青秧苗移栽后恢复正常生长的日期为返青期。此后到拔节期之前分蘖期为分蘖期。插秧到返青期的间隔,北方春稻不超过5天,晚稻不超过3天。插秧后颜色褪绿不明显,返青后叶色迅速变深,分蘖后期转淡。一类苗出叶速度快,插秧后株型较快转为直立,分蘖中期

因叶片和分蘖伸展,株型转为分散,叶上部弯曲微披,到拔节期株型又恢复直立。白根多,黄根少。

插秧到返青期的间隔,北方春稻57天,晚稻35天。插秧后颜色稍褪绿,返青后叶色逐渐变深,分蘖后期稍微转淡。出叶速二类苗度中等,插秧后到拔节期株型转为直立,分蘖中期转为分散,拔节期又恢复直立的过程,但差异不够显著。白根数量较多,有少量黄根,个别植株有黑根。有轻度脱肥或病虫害。部分植株迟迟不返青形成僵苗,黑根多,白根少。三类苗或插秧后褪绿明显,返青后叶色也仍然偏浅。出叶速度慢,返青到拔节前叶色和株型变化不大。或分蘖后期生长过旺叶片披垂提前封垄。或发生较严重病虫害。

2.小麦冬前和返青期苗情分类以主茎叶龄、单株分蘖、总茎数为构成基本要素。

(1)构成基本要素定义

主茎叶龄:小麦植株主茎的叶片数。

单株分蘖数:小麦单个植株在地面以下或近地面处所发生的分蘖茎数。

总茎数:单位面积内的主茎与分蘖的合计数,单位为万株/亩。

(2)苗情分类判定。参考标准如下:

冬前苗期北方冬小麦从出苗到停止生长(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冬前停止生长前叶龄北方冬麦区达到67叶,黄淮达到56叶,每株有分蘖35个,冬前总茎数北方冬麦区8090万,黄淮6080万,叶色由鲜绿转深绿,短粗,叶鞘肥厚,适时播一类苗种的有57条次生根,偏晚播的也有35条。停止生长前幼穗分化,黄淮地区不超过二棱期,分蘖节粗壮。北方土壤相对湿度65%-75%。

二类苗三类苗返青期一类苗二类苗冬前停止生长前叶龄北方冬麦区达到56叶或7.58叶,黄淮达到45叶,每株有分蘖二三个,冬前总茎数北方冬麦区60-80万,黄淮40-60万。叶色由鲜绿转深绿,适时播种的有4-5条次生根,偏晚播的也有23条。停止生长前幼穗分化稍延迟或略超前但不明显。分蘖节粗壮。北方土壤相对湿度60%一65%或75%一90%。冬前积温偏少或偏多100℃以内,苗情稍偏弱或稍偏旺。冬前停止生长前叶龄北方冬麦区3-4叶或8叶以上,黄淮仅达到3叶,单株无分蘖或只有一个,冬前总茎数北方冬麦区50-60万,黄淮30-40万,叶片小,颜色浅,次生根12条。停止生长前幼穗分化明显滞后或超前。分蘖节入土深度明显比常年偏浅。北方土壤相对湿度60%以下或90%以上。冬前积温偏少或偏多100℃以上,苗情明显偏弱或明显过旺。黄淮与长江流域冬前出现拔节的一律列为差。具备上述某些特征即认为是差。北方冬小麦从早春稳定通过0℃至稳定通过7℃止北方冬麦区和黄淮麦区返青早于常年,返青后气温平稳上升,提前化冻,土壤水分充足。基本无死苗,地上部叶片枯萎损失明显轻于常年,较早长出新的次生根。北方冬麦区和黄淮麦区返青期接近常年,返青后气温波动不大,冻土化通时间接近常年,土壤水分尚充足。死苗较少,地上部叶片枯萎损失接近常年,发生少量新的次生根。黄淮麦区和小麦有旺长趋势,但尚未拔节的也列为中。北方冬麦区和黄淮麦区返青明显晚于常年,返青后气温回升很不稳定有倒春寒;化冻返浆水分迟迟不能到达分蘖节部位。死三类苗苗较多或返青长势较弱,地上部叶片枯萎损失明显重于常年,新的次生根很少。黄淮麦区小麦拔节明显超前的也列为差。春季分蘖期从日平均气温通过7℃日起到拔节前为冬小麦春季分蘖期。麦苗生长稳健,每亩总茎数在拔节期北方冬麦区达到80100万,黄淮麦区达到7080万,分蘖两极分化正常,基部小蘖迅速衰亡,大蘖迅速生长,与主茎的差距很小。叶色浓绿,拔节一类苗期基本封行,全田长势整齐,株型呈驴耳朵状,底脚干净。基部节间短粗,次生根大量增长。土壤相对湿度65%-75%。轻度干旱有利于蹲苗。无病虫害和草害。

麦苗生长基本正常,每亩总茎数在拔节期北方冬麦区达到7080万,黄淮麦区达到5070万,分蘖两极分化稍慢或过快,基部小蘖陆续衰亡,大蘖生长与小蘖差距拉大,与主茎仍有一定差距。叶色绿,到拔节期有少量漏光或过度郁闭,底脚欠干净。株二类苗型稍呈马耳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