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材学习

线材学习
线材学习

线材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

线材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 【摘要】对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的概念,控制原理,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在棒线材生产中的应用,意义及发展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现代棒线材生产中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控制轧制,控制冷却,棒线材轧 ABSTRAC the paper giv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ontrolled rolling and Controlled Cooling as well as their application in rod and wire product.Then it gives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application of Controlled rolling and Controlled Cooling in rod and wire product resentlly. KEYWORDS rolling control cooling control 1前言 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相结合能将热轧钢材的两种强化效果相加,进一步提高钢材的强韧性和获得合理的综合性能。随着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除了在中厚板,热连轧带钢生产中采用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工艺之外,在棒线材生产中也取得了比较成熟定型的控制冷却工艺。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是热轧生产中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是金属塑性加工专业的理论与实践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金属压力加工专业的前沿技术。 2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 2.1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的概念 (1)控制轧制(Controlled rolling)是在热轧过程中对金属加热制度、变形制度和温度制度的合理控制,使热塑性变形与固态相变结合,以获得细小晶粒组织,使钢材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的轧制新工艺。 (2)控制冷却(Controlled Cooling)是控制轧后钢材的冷却速度达到改善钢材组织和性能的目的。

控制冷却

棒材生产中的控制轧制技术 摘要: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在棒材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合理制定控轧控冷工艺就能改善棒材的组织和性能。本文着重叙述了线材生产中控制冷却技术的机理、特点,目的、技术关键。 关键词:线材生产;控制轧制 1 引言 过去几十年来,作为热轧钢材性能的强化手段,或是添加合金元素,或是轧后再进行热处理。这些措施既增加了成本,又延长了生产周期,对于产品使用性能,多数情况下是在提高强度的同时降低了韧性,对焊接性能也造成影响。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则不同,它是通过控制热轧过程中的变形及轧后钢材的冷却速度,达到充分细化晶粒和改善钢材组织状态,从而提高钢材的综合性能。它是通过优化工艺控制来大幅度提高钢材的综合性能,具有节约合金、简化工序、节能降耗等优点,由于它具有形变强化和相变强化的综合作用,所以既能提高钢材的强度,又能改善钢材的韧性和塑性。 2 控制冷却 2.1控制冷却的概念 控制冷却是利用相变强化以提高钢材的强度。通过控制冷却能够在不降低韧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钢的强度。控制冷却是通过控制热轧钢材轧后冷却条件来控制奥氏体组织状态、相变条件、碳化物析出行为、相变后钢的组织和性能。 2.1控制冷却的阶段和特点 热轧后控制冷却包括三个不同冷却阶段,一般称一次冷却、二次冷却及三次冷却(空冷)。三个冷却阶段的目的和要求是不相同的。 一次冷却是指从终轧温度开始到奥氏体向铁素体开始转变温度Ar3或二次碳化物开始析出温度Arc。范围内的冷却,控制其开始快冷温度、冷却速度和快冷终止温度。一次冷却的目的是控制热变形后的奥氏体状态,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或碳化物析出,固定由于变形而引起的位错,加大过冷度,降低相变温度,为相变做组织上的准备。相变前的组织状态直接影响相变机制和相变产物的形态和性能。一次冷却的开始快冷温度越接近终轧温度,细化奥氏体和增大有效晶界面积的效果越明显。 二次冷却是指热轧钢材经过一次冷却后,立即进人由奥氏体向铁素体或碳化物析出的相变阶段,在相变过程中控制相变冷却开始温度、冷却速度(快冷、慢冷、等温相变等)和停止控冷温度。控制这些参数,就能控制相变过程,从而达到控制相变产物形态、结构的目的。参数的改变能得到不同相变产物、不同的钢材性能。 三次冷却或空冷是指相变之后直到室温这一温度区间的冷却参数控制。对于一般钢材,相变完成,形成铁素体和珠光体。相变后多采用空冷,使钢材冷却均匀,不发生因冷却不均匀而造成弯曲变形。此外,固溶在铁素体中的过饱和碳化物在慢冷中不断弥散析出,使其沉淀强化。对一些微合金化钢,在相变完成之后

金属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机校准方法

金属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机内部校准规程(NBJZGC2012003)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及检修后的金属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机的校准 一、技术要求 1.1反复弯曲试验机为金属制成,应牢固地固定在台座上 1.2 反复弯曲试验机上应有固定钳口的槽,并有顶紧钳口螺杆。 1.3 反复弯曲试验机上的摇把应能左右900摇摆自如。 1.4 摇把下端距钳口60mm处应有固定钢丝眼的定位座。 1.5 备有孔径分别为6.5mm、7.5mm、的钢丝眼各一个,且要求钢丝眼内壁光滑。 1.6 备有上端半径分别为10mm、15mm、20mm,长45mm、宽20,mm、高35mm 的钳口各一对,要求表面光滑、平直。 二、校准项目及条件 2.1 校准项目 2.1.1 外观 2.1.2 各部位尺寸。 2.2 校准用器具 2.2.1 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1mm。 2.2.2游标卡尺:量程300mm,分度值0.02mm。 三、校准方法 3.1 目测钢丝眼内壁是否光滑,目测和手摸钳口是否光滑、平直。 3.2 检查反复弯曲试验机与台座是否牢固固定,摇把能否左右900摇摆自如,钳口、钢丝眼装卸是否方便,顶紧后是否松动。

3.3 用钢直尺测量各个部位长、宽、高。 3.4 用游标卡尺测量各个钢丝眼内径。 四、校准结果处理 全部校验项目均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准周期和记录 校准周期为3个月,校准记录见附表

金属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机内部校准记录 被校准器具名称:金属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机型号规格:3-8mm 仪器编号:122 制造单位:天津建筑仪器厂 校准室温:20℃校准日期:2012 年4月 1 日依据内部校准规程编号:NBJZGC2012003 有效期至:2012 年7 月 1 日 校准记录

电缆的种类和选型

电缆种类及选型计算 一、电缆的定义及分类 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 我国的电线电缆产品按其用途分成下列五大类:1.裸电线 2.绕组线 3.电力电缆 4.通信电缆和通信光缆 5.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 电线电缆的基本结构: 1.导体传导电流的物体,电线电缆的规格都以导体的截面表示 2.绝缘外层绝缘材料按其耐受电压程度 二、工作电流及计算 电(线)缆工作电流计算公式: 单相 I=P÷(U×cosΦ)

P-功率(W);U-电压(220V);cosΦ-功率因素 (0.8);I-相线电流(A) 三相 I=P÷(U×1.732×cosΦ) P-功率(W);U-电压(380V);cosΦ-功率因素 (0.8);I-相线电流(A) 一般铜导线的安全截流量为5-8A/平方毫米,铝导线的安全截流量为3-5A/平方毫米。 在单相220V线路中,每1KW功率的电流在4-5A左右,在三相负载平衡的三相电路中,每1KW功率的电流在2A左右。 也就是说在单相电路中,每1平方毫米的铜导线可以承受1KW功率荷载;三相平衡电路可以承受 2-2.5KW的功率。 但是电缆的工作电流越大,每平方毫米能承受的安全电流就越小。 电缆允许的安全工作电流口诀: 十下五(十以下乘以五) 百上二(百以上乘以二)

二五三五四三界(二五乘以四,三五乘以三) 七零九五两倍半(七零和九五线都乘以二点五) 穿管温度八九折(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在算好的安全电流数上乘以零点八或零点九) 铜线升级算(在同截面铝芯线的基础上升一级,如二点五铜芯线就是在二点五铝芯线上升一级,则按四平方毫米铝芯线算) 裸线加一半(在原已算好的安全电流数基础上再加一半) 三、常用电(线)缆类型 线缆规格型号含义: 电线型号中:字母B表示布电线,字母V表示塑料中的聚氯乙烯,字母R表示软线(导体为很多细丝绞在一起)。还有铜芯符号、硬线(常见的单芯导体)符号省略没有表示。 常用线缆类型: BV-表示单铜芯聚氯乙烯普通绝缘电线,无护套线。适用于交流电压450/750V及以下动力装置、日用电器、仪表及电信设备用的电线电缆。

金属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机校验方法

金属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机校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的金属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机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 1.1反复弯曲试验机为金属制成,应牢固地固定在台座上。 1.2反复弯曲试验机上应有固定钳口的槽,并有顶紧钳口螺杆。 1.3反复弯曲试验机上的摇把应能左右90°摇摆自如。 1.4摇把下端距钳口60mm处应有固定钢丝眼的定位座。 1.5备有孔径分别为3.5mm、4.5mm、5.5mm、6.5mm、7.5mm的钢丝眼各一个,且要求钢丝眼内壁光滑。 1.6 备有上端半径分别为7.5mm、10mm、20mm,长45mm、宽20mm、高35mm的钳口块各一对,要求表面光滑、平直。 二、检验项目及条件 2.1 校验项目 2.1.1外观 2.1.2 各部位尺寸 2.2校验用器具 2.2.1钢直尺:量程300mm,分度值1mm。 2.2.2游标卡尺:量程200mm,分度值0.02mm。 2.2.3弧度板 三、检验方法 3.1目测钢丝眼内壁是否光滑,目测和手摸钳口是否光滑、平直。 3.2 检查反复弯曲试验机与台座是否牢固固定、摇把能否左右90°摇摆自如,钳口、钢丝眼装卸是否方便,顶紧后是否松动。 3.3 用钢直尺测量各部位长、宽、高。 3.4用游标卡尺测量各钢丝眼内径。 3.5用弧度板测量各钳口半径。

四、校验结果处理 全部检验项目符合技术要求为合格。 五、校验周期、记录与证书 校验周期为12个月。检验记录格式见下表。检验证明书格式见附录I。

混凝土抗渗仪校验 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修理后的混凝土抗渗仪的校验。 一、技术要求 1.1 仪器上应有铭牌,其中应包括型呈、规格、制造厂、出厂编号、出厂日期等。 1.2 仪器应有产品合格证及产品说明书。 1.3 抗渗仪最高水压应不小于4MPa,仪器达最高水压时及试验过程中管路系统均不应发生滴漏和机械性损坏。 1.4 仪器的压力显示装置量程应为0~6MPa,压力读数精度应满足1.0或1.5级精度要求。 1.5仪器应有压力设定装置和稳压装置(自动补压装置)。压力设定的数量级为0.1MPa,水压显示值与压力设定值的误差以及稳压启动差值均不得大于0.05MPa。 1.6 抗渗仪应带有6个混凝土成型用的试模(作为附件)。试模上口内径为175㎜,下口内径为185㎜,高150㎜,试模尺寸误差不大于±0.2%。 二、校验项目及条件 2.1 校验项目 2.1.1 外观。 2.1.2 加压系统及压力显示系统。 2.1.3 试模几何尺寸。 2.2 校验用器具 2.2.1 0.4级精密压力表。 2.2.2 游标卡尺:量程200㎜,分度值0.02㎜。 2.2.3 钢直尺:量程300㎜,分度值1㎜。 三、校验方法 3.1 按1.1、1.2条的要求检查仪器的标志和资料是否完整。 3.2 用游标卡尺和直尺检查试模尺寸。 3.3 压力显示装置应进行压力精度等级的校验。 3.4 按抗渗仪操作要求,当抗渗供水管路畅通,且供水正常时,关闭6个供水阀门,

线材类焊接技术实战培训

MB培训中心 QQ:1269979317焊接技术— 标准控制和制程不良讲解 (公开课) 学无止境,学以至用!

章节说明 MB培训中心 1.焊接方面的定义及名词解释 2.主要涉及焊接方面的因素 3.焊接制品的品质标准 4.主要焊接不良的定义及图示 5.各种焊接不良的图片展示 6.不良焊接的案例解读 7.焊接不良的解析与说明 8.焊接操作的标准化 9.标准的焊接姿态 10.焊接不良的影响

1、概念 1.1 Soldered(焊接):已去皮的電子線導體藉由焊接手段,將導體及端子連合為一體,使信號得以傳導。 ?焊接材料以往採用錫鉛合金並加上助銲劑,現因全球环保管制,紛紛改用免助銲劑的無鉛銲材。 因为有你的参与,世界才如此精彩!

1.2 焊錫的原理: 焊錫:是將熔化了的錫附著於潔淨金屬的表面時,焊錫成分中的錫和鉛(環保錫絲內含鉛極限<0.5ppm 成份主要由錫Sn銀Ag銅Cu組成)與被焊物變成金屬化合物,相互連接在一起。錫和鉛與其他金屬有粘附性,在溫度不是超高的狀況下就能很容易和其它金屬構成金屬化合物。總之焊錫是利用錫和鉛做媒介,藉加熱而使兩個金屬物接合。 知识改变命运,命运决定人生!

1.3.焊接专有名词: MB培训中心?焊接烙鐵:焊接時提供熱源的工具。 ?助銲劑:主要功能為除去金屬表面的氧化 ?物,使得焊接得以確實執行。助銲 ?劑殘留會影響導通性及抗腐蚀性。 ?焊接性:在金屬表面,熔融的銲錫充分擴大 ?融合現象稱為浸濕,而表示金屬的 ?銲錫浸濕性難易度稱之為焊接性。 ?銲錫耐熱性:將材料浸或浮在一定溫度的熔 ?融銲錫中,能承受一定時間的性能?叫做銲錫耐熱性。

线材检验标准

线材检验标准 线材检验标准文件编号版本/修订发出部门生效日期页码总页数 本作业指导书为线材检验标准,为检验者提供检验方法、抽样方法、缺陷判定标准和所需仪器等。 一、所需仪器: 1、卡尺/卷尺; 2、线材综合测试仪; 3、耐压测试仪(CH332); 二、检验依据:样品、图纸、其它相关文件如:内部联络单、异常单等; 三、抽样标准:MIL-STD-105E(II)正常水准单次抽样,AQL:CR=0 MA= MI= 四、检验步骤: 1、当检验员收到货仓开出的《入库验收单》后,先填写《IQC来料检验报告》表头部份; 2、根据《入库验收单》上所注的待检物料,到物料待检区找到相应的物料,并核对物料外包装标识的内 容是否正确,包括来料名称、规格、型号、料号、数量、日期等; 3、检验来料所有包装是否整齐、无破损、变形,并评估外包装是否能对产品起到防护作用; 4、按照AQL表要求抽取相应数量的样本,采取分层抽样法或对角抽样法抽样; 5、抽完样本后,准备好样品; 6、上述工作完成后,开始用目视法检查物料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利用卡尺和卷尺测试材料重点尺寸。再 利用测试架和仪器测试线材的性能。最后取样按规格书要求进行试验(拉力、摇摆、盐雾、高压)。所 有检验项目完成后,填写完整《IQC来料检验报告》,对综合结果进行判定,如合格则在《IQC来料检 验报告》上签名,交IQC组长确认,并在《入库验收单》上的合格项打,然后在物料外箱上盖IQC PASS 章。如检验结果不合格则填写《物料收货/验货不合格报告表》与《纠正预防措施-8D报告》,交于IQC 组长上报做MRB处理,并在不良品上做好标示,隔离。根据MRB结果,在物料外箱上贴上特采、筛选、

控制轧制于控制冷却

控制轧制于控制冷却

1、控制轧制:在热轧过程中,通过对金属加热制度、变形制度和温度制度的合理控制, 使热塑性形变与固态相变相结合,以获得细小的晶粒组织,使钢材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的轧制技术2、控制冷却:通过对控制轧后的钢材的冷却速度来改善钢材的组织性能。 3、金属的强化:通过合金化,塑性变形和热处理等手段来提高金属的强度。 4、固溶强化:添加溶质元素使固溶体强度提高的方法。 5、韧性:材料在塑性变形和断裂所吸收能量的能力。 6、微合金钢:钢种的合金含量小于0.1%。 7、IF钢:无间隙原子钢 8、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和抗氧化性的钢。 9、变形抗力:在一定条件下材料变形单位面积的抵抗变形的力。10、在线常化工艺:在热轧无缝钢管中在轧管延伸工序后将钢管按常化热处理要求冷却到某一温度后在进加热炉然后就行减径轧制按照一定的速度冷却到常温。11、变形温度贝氏体处理化工艺:在钢管轧制过程中不直接加热到马氏体温度一下,而是快速冷却带中温以后再置于静止的空气中冷却、以变形奥氏体转变为贝氏体省去回火工序。12、高温变形淬火:钢管在稳定的奥氏体区域变形,而且一般温度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然后进行淬火,已获得马氏体组织。13、低温相变淬火:将钢管加热到奥氏体状态,经一段保温冷却到Ac1高于M的某一中间温度进行变形后淬火的工艺。14、非调质钢:将调质钢的化学成分进行调解并对轧制过程进行控制不进行调制其性能达到调制的水平。1、控制轧制是指在热轧过程中通过对金属加热制度,温度制度,保险制度的控制而获得细小的晶粒2、控制冷却是控制轧后钢材的冷却速度来改善组织性能。3、钢材的强化方法有固溶强化,变形强化,沉淀强化,弥散强化,亚晶强化,细晶强化,相变强化。4、影响材料韧性有,化学成分,气体和夹杂物,晶粒细化,形变的影响,形变细化5、动态结晶是晶粒细化提高扩孔性的手段6、控制轧制的目标是为了获得较小的铁素体组织7、加快冷却速度可以获得细小的铁素体晶粒所以不产生奥氏体组织为界限8、贝氏体是结构性能钢有校坏的塑形焊接性能强韧性微合金钢是指钢中的合金元素总量小于0.1%的钢在控制轧制中使用最多的微合金元素有银,钛,钒9、钢通常是指含碳量在0.28-2.1的铁碳合金10、温度小,压下量打,有利于细化晶粒 1、提高金属强度的措施?(1)固溶强化(2)形变强化(3)沉淀强化与弥散强化(4)结晶强化(5)亚晶强化(6)粗变强化。 2、提高教师材料韧性的措施?(1)化学成分(2)气体和夹杂物的影响(3)细晶强化(4)形变的影响(5)相变组织的影响3.、微合金钢的作用?提高材料的强度,韧性降低生产成本4、控制轧制与一般轧制的区别?(1)控制轧制的温度在950-1050温度降低了(2)加入了3V,Nb,Ti等合金元素,使金属的强度和韧性都大大提高(3)控制轧制生产出来的钢材组织性能号成本低5、控制冷却分为哪几个阶段。分别有何作用?三个,第一阶段,控制相变奥氏体组织状态为相变做组织上的准备,第二阶段,通过控制冷却速度和冷却终止温度来控制相变过程以保证冷却得到钢材所需要的组织,第三阶段,对于低碳钢没有什么影响对冷却钢来说在冷却过程中会发生硫物析出,对生成的贝氏体产生轻微的同化效果,对高碳钢来说在冷却过程中会阻止硫化物的析出从而达到保持固溶强化的目的。6、中厚板控制冷却的目的/?(1)控制钢材冷却过程增大过冷度,降低变形奥氏体向铁素体珠光体转变,以得到细状的铁素体晶粒。(2)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终轧后快冷,可以将变形奥氏体中的亚结构,强压机制保持相变Tbm组织中进行保持钢的强度。(3)在保持综合力学性能不变的前提下采用控制冷却工艺可以降低钢中的含碳量,提高钢板的焊接性能,低温韧性和冷塑性。(4)在钢核成分不变条件下采用不同的轧后冷却工艺,可以生产不同强度级别的钢板(5)轧后利用在线淬火工艺可以简化工艺节约能耗降低成本。7、中碳钢控制轧制的特点?(10)以铁素体为主的钢以细化铁素体晶粒来提高强度和韧性不论采用哪种控制轧制方法都可以达到目的。(2)以珠光体为主的钢通过控制轧制会使强度降低韧性提高,其强度降低的原因是由于珠光体

线材造型

线材造型 教学目标: 1、通过利用可弯、折、卷曲的造型创作,体验线材人物、动物和 其他造型设计要素和制作方法。 2、通过小摆设的设计制作练习,发现和感知生活中的美,提高动 手操作能力和设计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用线造型制作要素和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设计意识,从而感知生活中的美。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这是一卷金属丝。在日常生活中这种金属丝都是做什么用呢?对他们往往都是作为固定或者捆扎 物品的配角出现,而最终就会如同图片中的金属丝变得锈迹斑斑。但是同样的金属丝,在艺术家的手里却可以换发别样的光彩!咱们一起欣赏下面的视频,看看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精彩!是不是非常的震撼。艺术家将普通的金属丝制作成了一个精美的大树盆景。可见这种常见的金属丝材料,他们不仅可以捆扎固定物品满足我们的生活需要,而且经过设计制作,就可以变成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来装饰我们的生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把金属丝线材做为主角,进行线材造型!(板书:线材造型) 新授: 接下来进入本课的第一个环节——发现美。同学们我们来看这样

一件作品,大家可以看出这件作品表现的是什么形象吗?这是艺术家考尔德的雕塑作品——奶牛。他跟生活中的奶牛有什么不同吗?咱们来对比着看一下。同学们对比真实的奶牛,观察这件雕塑作品的造型有什么特点呢?你来说一下。这位同学观察的非常仔细。奶牛的外形四肢都进行了简化处理,并进行适当的变形比如脖子适当的拉长。将奶牛的乳房进行夸张,突出了奶牛的典型特点,增加了作品表现力。我们在运用线材造型的时候,概括、夸张、变形都是常用的方法。(板书:方法:概括、夸张、变形) 刚刚我们一起了解了金属丝雕塑的造型特点,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尝试制作一个线材造型的作品?好,请看屏幕。大家都知道我们高青的牛非常有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公牛的素材,请同学们三分钟时间快速制作一个公牛造型。好我看几个同学已经完成了。来展示一下,效果怎么样?似乎制作的并不是很像。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吗?那是因为同学们在制作的时候,过于追求细节的处理,没有从整体进行观察公牛典型的外观特征。老师告诉同学们一个观察的巧妙方法。用几何图形来概括公牛的外观特征能做到吗,谁来试一下?这是老师概括的公牛的外观,身体和头部用梯形,四肢、头上的角还有尾巴概括成了短线条。是不是非常的简单。同学们拿起刚刚未完成的作品,根据我们刚刚观察概括的外观特征调整下作品。很好,经过调整公牛的形象越来越生动了。同学们学会这个方法了吗?这一步就是我们线材造型最重要的一步,骨架的制作。在制作骨架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制作对象的典型外观特征,可以进行适当的概括、夸

佛山市金骏兆业金属线材有限公司

佛山市金骏兆业金属线材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编制单位:广东省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校送审单位:佛山市金骏兆业金属线材有限公司 2008-12

1建设项目概况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性质及名称 建设项目名称:佛山市金骏兆业金属线材有限公司建设项目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单位:佛山市金骏兆业金属线材有限公司。 1.1.2建设地点 本项目拟建址选址于三水区白坭镇进港工业区(佛山市电子电器产业基地南区143-2号)。本项目拟建址目前已平整,为一类工业用地;项目东边界为玻璃厂,南面边界为一排水渠,渠外为空地,空地200米外为文山村,西面隔200米空地为新华陶瓷业有限公司,北面隔一平整的空地(150m)为亚捷机电。 1.1.3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1)建设规模 本项目总投资9000万元人民币,规划总占地面积为53672.58m2,建筑面积为128074.6m2,年生产铜线材和铝线材3300吨,其中铝线材年产量为1800吨,铜线材年产量为1500吨。 (2)劳动定员和生产天数 本项目建成后拟雇员60人,其中技术员工50人、管理人员10人。每年工作300天,每天1班工作制生产,每天工作时间为8个小时,每年作时间为2400小时。1.1.4 公用工程 (1)给水:本项目建成后,生活和生产用水全部来自于城市自来水,新鲜水总用水量为8517.5m3/a。 (2)排水: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项目无生产工艺废水产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水质标准中的绿化用水要求后,全部回用于绿化。 (3)供电:本项目生产用电由市政电网供给,年用电量约31万KWh。 (4)能源:职工食堂采用液化石油气,年消耗量约2.4t/a。

常用线材线缆标识

常用线材线缆标识 1. 字母代号及其意义 类别、用途导体绝缘内护层特征铠装置外护层 N- 农用电缆L- 铝线芯V- 聚氯乙烯H- 橡套CY- 充汕0- 无0- 无 V- 聚氯乙烯塑料绝缘电缆X- 橡皮F- 氯丁橡皮护套D- 不滴流1- 1- 纤维层 X- 橡皮绝缘电缆Y- 聚乙烯L- 铝套F- 分相护套 2- 双钢带2- 聚氯乙烯套 YJ-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Q- 铅套P- 贫油干绝缘3- 细圆钢丝3- 聚乙烯套 ZQ- 纸绝缘电缆V- 聚氯乙烯P- 屏蔽4- 粗圆钢丝 Y- 聚乙烯套Z- 直流 2. 型号、名称和使用范围: 型号名称使用范围 铜芯铝芯

VV VLV 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敷设在室内、管道内、隧道内 VV VLV 聚氯乙烯绝缘聚乙烯护套电力电缆敷设在室内、管道内、隧道内 VV22 VLV22 聚氯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缆敷设在地下,能承受机械外力作用 VV23 VLV23 聚氯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乙烯护套电缆RVVP :铜芯聚氯乙烯绝缘屏蔽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电压300V/300V 2-24 芯 用途:仪器、仪表、对讲、监控、控制安装 RG :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接入网电缆用于同轴光纤混合网( HFC )中传输数据模拟信号 UTP :局域网电缆用途:传输电话、计算机数据、防火、防盗保安系统、智能楼宇信息网 KVVP :聚氯乙烯护套编织屏蔽电缆用途:电器、仪表、配电装置的信号传输、控制、测量

SYWV ( Y )、SYKV 有线电视、宽带网专用电缆结构:(同轴电缆)单根无氧圆铜线+ 物理发泡聚乙烯(绝缘) + (锡丝+ 铝) + 聚氯乙烯(聚乙烯) RVV ( 227IEC52/53 ) 聚氯乙烯绝缘软电缆用途:家用电器、小型电动工具、仪表及动力照明 AVVR 聚氯乙烯护套安装用软电缆 SBVV HYA 数据通信电缆(室内、外)用于电话通信及无线电设备的连接以及电话配线网的分线盒接线用RV 、RVP 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RVS 、RVB 适用于家用电器、小型电动工具、仪器、仪表及动力照明连接用电缆 BV 、BVR 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用途:适用于电器仪表设备及动力照明固定布线用 RIB 音箱连接线(发烧线) KVV 聚氯乙烯绝缘控制电缆用途:电器、仪表、配电装置信号传输、控制、测量 SFTP 双绞线传输电话、数据及信息网 UL2464 电脑连接线

线材生产中的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

线材生产中的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7 姓名:班级:学号: 及时雨宋江 【摘要】: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在国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各国先后开展了多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并在轧钢生产中加以利用,明显的改善和提高了钢材的强韧性和使用性能,为了节约能耗、简化生产工艺和开发钢材新品种创造了有力条件。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在线材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合理制定控轧控冷工艺就能改善线材的组织和性能.本文着重叙述了线材生产中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及斯太尔摩冷却工艺。 【关键词】: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线材生产;控制轧制控制冷却; Abstract: Control rolling and control cooling technology has been developed rapidly in China. Many aspects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the country. It has been used in the steel rolling production. The strength and toughness of the steel are improved obviously. Controlled rolling and controlled cooling technology of wire rod production has an important role, establishing a reasonable controlled rolling and controlled cooling process can improve the and properties of wire. This paper emphatically describes the wire rod production control rolling and control cooling technology mechanism, characteristics, application and process. Key Word: Theory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Wire rod production;Control rolling control cooling

金属线材检验规程

检验规程 原材料检验—金属线材 1、适用范围 适用于电缆制造行业金属线材类的进货检验。 2. 职责 2.1 质检部负责金属材料的进货检验、数量和重量的确认、认可。 2.2 检验员负责对经过检验的金属材料进行记录、报告,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 3.本公司金属材料品种及分类 3.1. 电工用铜线坯:T1R、T2R、T3R、TU1R、TU2R A类 3.2. 电工圆铜线TR、TY A类 3.3. 电缆的导体A类 3.4. 电工圆铝杆A、A2、A4、A6、A8、A9 A类 3.5. 电工圆铝线LR、LY4、L Y6、L Y8、L Y9 A类 3.6. 钢芯铝绞线用镀锌钢线B类 3.7. 钢芯铝绞线用镀锌钢绞线B类 3.8 镀锌钢绞线(成品)B类 4.工作程序 4.1. 检验员在进行金属材料检验时,应采用试验方法的最新版本。 4.2. 材料进公司入库后,根据供应部出具的报检单进行进货验证并及时取样检测。 4.3 进货验证 4.3.1 进货批应有分供方随货质量保证书或检验报告,并有检验部门印章; 4.3.2 每批货随件应有产品合格证; 4.3.3 检验员对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进行确认。 4.4 检验合格后,质检部及时将检验结果通知相关部门。 4.5 在进货检验中,若发生不合格时,应对不合格品作出“红色停用”标识以防止误用,并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单》与《报检单》和《检验报告》一并交技术部评审处置。 4.6 仓储部根据报检单的结论,作出与结论相对应的标识,以防止误用。 4.7 记录 4.7.1 铜、铝导体材料经检验后,记录填写在《导体材料试验记录》上; 4.7.2. 钢芯铝绞线用镀锌绞线经检验后,记录填写在《铝绞线(钢芯铝绞线) 试验原始记录》中; 4.7.3 金属材料进货检验合格时应填写《试验报告单》与《报检单》。 4.7.4 金属材料进货检验不合格时应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单》与《报检单》、《试验报告单》; 4.7.5 质量记录按照GC/GL 424—2004《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的规定执行。 5. 金属线材检验项目和试验方法及检验频次 5.1.电工用铜线坯 5.1.1 执行标准:GB/T3952—2008 5.1.2 铜线坯的试验项目及试验方法见表1 5.1.3 检验规则: a. 试验按表1规定的项目进行,当力学性能试验出现不合格时,取双倍样就不合格项目进行试验,仍不合格时判该批材料为不合格;当电性能试验不合格时,判该批不合格。

高速线材生产的质量控制(DOC42页)

线材生产的质量控制及 缺陷说明书 线材的表面要求光洁和不得有妨碍使用的缺陷,即不得有耳子、裂纹、折叠、结疤、夹层等缺陷,允许有局部的压痕、凸块、凹坑,划伤和不严重的麻面。线材无论直接用于建筑还是深加工成各类制品,其耳子、裂纹、折叠、结疤、夹层等直接影响使用性能的缺陷都是绝对不允许有的。至于影响表面光洁度的一些缺陷可根据使用要求予以控制,直接用作钢筋的线材表面光洁程度影响不大。用于冷墩的线材对划伤比较敏感,凸块则影响拉拔。 几种线材表面缺陷的深度限量 5.5~9mm线材的表面缺陷深度限量,mm 线材的表面氧化铁皮越少越好,要求氧化铁皮的总量<10kg/t, 控制高价氧化铁皮(Fe 2O 3 、Fe 3 O 4 )的生成要严格控制终轧温度、吐 丝温度和线材在350℃以上温度停留的时间. 冷拉、冷墩用线材的脱碳层要求 缩孔、夹杂、分层、过烧等都是不允许存在的缺陷。

热轧盘条的质量控制 高速线材轧机生产的热轧盘条的质量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盘条的尺寸外形,即尺寸精度及外表形貌;二是盘条的内在质量,即化学成分、微观组织和各种性能。前者主要由盘条轧制技术控制,后者除去轧制技术之外,还严重受上游工序的影响。 任何质量控制都要靠严格的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靠工厂工序的保证能力,靠质量控制系统的科学、准确、及时的测量、分析和反馈。高速线材轧机是高度自动化的现代轧钢设备,其质量控制概念也必须着眼于全系统的各个质量环节。为了准确的判断和控制缺陷,首先要把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清楚,并设法将它控制消灭在最初工序。缺陷的清理或钢材的判废越早,损失越少。 (一)外形尺寸 高速线材轧机精轧机组的精度很高,轧辊质量很好,当速度控制系统灵敏,孔型轧制制度合理,并且调整技术熟练时,它生产的盘条精度可以大大超过老式盘条的精度。 热轧盘条尺寸精度允许的偏差(GB/T14981)

线材检验标准

目的 为使本公司的检验标准与客户检测标准一致,从而使产品品质符合客户要求而制订此标准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塑胶件通用检查标准,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使用的塑胶/橡胶件产品。 缺陷定义 结疤:局部熔注点没有完全熔合在一起形成疤痕形状 硬划痕(有感划痕):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样品表面有深度的划痕。 细划痕(无感划痕):指样品表面没有深度的划痕。 烫伤:线材表面绝缘层因受局部高温而受伤 破皮:线材表面绝缘层因外力受损 露铜:线材表面绝缘层因外力受损, 露线芯:线与端子相连处露出线芯 变形:线材/端子因外力不符合标准要求 断裂:线材横截面裂开部分线芯断掉 翘皮:表面层变形并起皮 脱离:组装的端子与线芯分离。 色差:产品表面呈现出与封样件的颜色差异 模糊/断线;丝印不良致丝印线条和图案粗细不均,模糊不清,字线局部不相连 错位:多芯线位置方向错误 压伤:表面受向下压力受伤或线芯压扁 气泡:塑料内部的隔离区使其表面产生圆形的突起或涂层覆盖部分气体在烘烤时产生的泡状凸起缺陷 毛边:线材的边缘或结合线处线性凸起 (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 烧焦/发黄:指局部温度过高而在线材表面留下的发黄或碳化的痕迹;电镀在过高电流下形成的颜色黑暗、粗糙、松散等质量不佳的沉积物,其中常含有氧化物或其他杂质 缺胶:因注射压力不足或模腔内排气不良等原因,使熔融胶料无法到达模腔内某一角落而造成的射胶不足现象。 检验条件: 照明条件:日光灯600~800LUX 目光与被测物距离:30~45CM 灯光与被测物距离:100CM以內 检查角度:以垂直正视为准±45度 检测工具:卡尺、千分尺、直尺、卷尺、综合线测试仪、万用电表等 参考资料:依据国际检验标准AQL,MIL-STD-105EⅡ级单次抽样方案,致命缺陷(CR)AQL:0.致命缺陷(CR)AQL:0. 065;严重缺陷(MAJ)AQL:;轻微缺陷(MIN)AQL:。 5 .0判定标准 外观

高速线材控冷段温度及性能预报系统

高速线材控冷段温度及性能预报系统 余万华1a ,杜燕斌1a ,韩静涛1a ,陈先中1b ,卿俊峰2,刘 勇2,王绍斌2 (11北京科技大学,a 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b 1信息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21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高线厂,重庆 400084) 摘 要:北京科技大学与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了高速线材控冷段温度及性能预报系统。该系统采用隐式有限差分方法计算生产过程中温度的演变及最终产品的各项性能。由于该模型藕合了钢种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可预测相变热及相变区间,因而为新钢种开发及现有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了依据。关键词:高速线材生产;控制冷却;模拟 中图分类号:T G3351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996(2006)05-0051-04 Thermal and Quality Prediction System for Stelmor Controlled Cooling of High -speed Wire Rod Production Line YU Wan -hua 1a ,DU Yan -bin 1a ,HAN Jing -tao 1a ,CHE N Xian -zhong 1b ,QING Jun -feng 2,LIU Yong 2,WANG S hao -bin 2 (a 1School of M 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 ng;b 1School of Informati on Engi neering, 11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21Chongqing Iron &Steel Co 1,Ltd 1,Chongqing 400084,China) Abstract:An thermal and quality predicti on system for Stelmor controlled cooling line has been developed jointly by U n-i 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and Chongqing Iron and Steel Co.,Ltd..This system was adopted Implicit F-i nite Difference T ime Domain method to calculate temperature evolution dur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predict final prop -erti es 1As steels CCT figures have been coupled in the model,it can predict the heat and range of phase transformation,this function can provide direct help for new steel development and opti mization of present production process 1Key words:high -speed w ire rod production;controlled cooling ;simulation 收稿日期:2006-05-25 作者简介:余万华(1966-),男(汉族),湖北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钢的微观组织变化、温度和电磁场模 拟研究工作。 b =bb 2+2hk 1@tan (B /2) 4个楔尖弧三角形面积:F xh =rr 2@(tan (D /2)-D /2)@4则孔型面积为: F k =H k @B k -F b -F x -F wh -F nh +F x h 设B j 为轧件宽度,B k 为孔型宽度,如果B j [B k ,则轧件面积为: F j =F k -F t (3) 式中,F t 为轧件未充满孔型的面积。如图3所示,F t 可看成是以S 为上底,以m 为下底,以(B k -B j )/2为高的梯形面积。可用下式计算: F t =(S +m )@(B k -B j )/2式中,m =S +(B k -B j )/tan (C ) 如果B j >B k ,则轧件面积为: F j =F k +(B j -B k )@S (4) 哑铃形孔和切分孔轧件面积的计算方法与双 斜哑铃孔类似。可仿照推出面积计算公式。 3 结语 (1)切分轧制带肋钢筋的突出优点是可提高产量,降低成本,节约能源,减少轧制道次,减少设备重量和厂房面积等。 (2)计算机辅助孔型设计是解决切分轧制带肋钢筋孔型设计难点的最好方法。 (3)选择双斜哑铃孔作为预切孔,有利于轧件在切分孔中的对中,并可减少切分孔楔尖的磨损。(4)只有精确计算轧件面积,才能保证连轧计算的准确性。 # 51#2006年10月#第23卷#第5期O ct.2006 V ol 123 No 15 轧 钢 ST EEL ROL LI NG

线材检验标准规范1级

线材检验标准 本作业指导书为线材检验标准,为检验者提供检验方法、抽样方法、缺陷判定标准和所需仪器等。 一、所需仪器: 1、卡尺/卷尺; 2、线材综合测试仪; 3、耐压测试仪(CH332); 二、检验依据:样品、图纸、其它相关文件如:内部联络单、异常单等; 三、抽样标准:MIL-STD-105E(II)正常水准单次抽样,AQL:CR=0 MA=0.25 MI=1.0 四、检验步骤: 1、当检验员收到货仓开出的《入库验收单》后,先填写《IQC来料检验报告》表头部份; 2、根据《入库验收单》上所注的待检物料,到物料待检区找到相应的物料,并核对物料外包装标识 的内容是否正确,包括来料名称、规格、型号、料号、数量、日期等; 3、检验来料所有包装是否整齐、无破损、变形,并评估外包装是否能对产品起到防护作用; 4、按照AQL表要求抽取相应数量的样本,采取分层抽样法或对角抽样法抽样; 5、抽完样本后,准备好样品; 6、上述工作完成后,开始用目视法检查物料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利用卡尺和卷尺测试材料重点尺寸。 再利用测试架和仪器测试线材的性能。最后取样按规格书要求进行试验(拉力、摇摆、盐雾、高压)。所有检验项目完成后,填写完整《IQC来料检验报告》,对综合结果进行判定,如合格则在《IQC来料检验报告》上签名,交IQC组长确认,并在《入库验收单》上的合格项打√,然后在物料外箱上盖IQC PASS章。如检验结果不合格则填写《物料收货/验货不合格报告表》与《纠正预防措施-8D报告》,交于IQC组长上报做MRB处理,并在不良品上做好标示,隔离。根据MRB 结果,在物料外箱上贴上特采、筛选、加工、退货标贴,将结果填写于《入库验收单》。 7、检验完成后,做好桌面6S工作,并将物料归于原处封好。 五、检验方法:

线材的生产工艺过程控制冷却在高速线材生产中的应用

线材的生产工艺过程—控制冷却在高速线材生产中的应用 课题、计算机系统组成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掌握了计算机的发展史和计算机的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计算机的系统组成以及各硬件的性能指标,它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计算机的认识,同时也为今后进一步熟悉计算机各组件并能进行计算机的组装与维修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计算机的系统组成,掌握各硬件的性能指标。 (2)能力目标:通过对计算机系统组成介绍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认识事物的普遍联系,激发学生对计算机专业学习的兴趣,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认识难点:计算机各硬件的性能指标突破难点的关键:中职生普遍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不陌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实物来逐步讲解,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引导——发现式,合作——讨论式教学方法,配合计算机各硬件、多媒体、投影等辅助教学。 课型:新授课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课时安排:1节课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学措施 教学过程一、复习 采用分小组竞争的形式进行抢答 1、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2、计算机的三种分类方式? 3、把计算机按用途来分,现在你们家用电脑属于其中哪类? 提问旧知识 为新课做准 备。激发学 生学习积极 性 二、兴趣导入

教学过程设问:假如你毕业参加工作了,为了工作需要,你领导让你去配一 台办公电脑(台式),你准备配置哪些设备?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由些引出本 节课所学习 的内容 三、创设情景,讲授新课 采用提问方 式,引导学 生思考(一)计算机硬件系统 课件显示:展示硬件系统五大组成部分的示意图 引导生答: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定义 指计算机系统中的实际装置,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包括主机 和外部设备。主要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 设备组成,其中存储器又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提问:中央处理器简称?属于硬件系统哪部分?(CPU,运算器和 控制器) 课件显示:CPU类型及性能指标 教师讲解类型: Intel: 8088、80286、80386…Pentium …PⅢ733 PIV 3.0 奔腾D (双核) AMD: 80286、80386、80486、K5、K6、K7、X2 (双核)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决定于两个方面: 字长和时钟频率(主频) 字长是微处理器一次所能够处理的二进制信息的位数.如8 位处理器,16位处理器,32位处理器,64位处理器.位数 越多,速度越快,性能越好. 主频(时钟频率)是决定微处理器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主 频越高,速度越快.单位为MHZ.如PⅢ733:733 MHZ 提问:什么叫双核心处理器? 拓展知识面在一块CPU基板上集成两个处理器核心,并通过并行总线将各 处理器核心连接起来,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知识拓展:Intel:英特尔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CPU(中央处理器, 被人们称为电脑的心脏)及相关芯片制造商。80%左右的电脑都是使 用Intel公司生产的CPU。其产品从早期的8088到目前流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