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岩相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地构造岩相分析

绪论

第一篇:盆地沉积体系分析

第一章地质相分析

第二章测井相分析

第三章地震相分析

第四章

第二篇:构造岩相分析

绪论

七十年代以来,沉积盆地的分析日益增多,发表论著较多,其中加拿大迈尔(A.D miall)教授1984出版的《沉积盆地分析原理》影响较大,可以说是集当代之大成的专著。1983年以来,国内也普遍重视盆地分析研究工作。强调对盆地进行整体解剖和综合研究。沉积盆地分析的研究方法与古地理、沉积相研究相比,既全面又深入,逐渐引起重视。认为构造与沉积作用是改造和建造的对立统一,二者相互制约,两者的必然联系是构造岩相分析方法的主导思路。

一.为什么研究沉积盆地

沉积盆地—是一定地质历史阶段中受构造运动控制形成的统一的沉积区。简单的说,沉积盆地是指沉积物的堆积场所。其堆积场所,从构造上来说,是岩石圈表面相对沉降的区域,或者说是洼陷或坳陷,亦称负性区。在盆地内,可以充填巨厚的沉积物和火山喷发物质。盆地以外,都是剥蚀区—沉积物的物源区。沉积盆地是地壳运动的必然产物。沉积盆地有比较持久的沉积中心,历史上可经历几千万年—几亿年。因此,演化历史不同导致沉积物的厚度相差悬殊,形态各异,面积大小不等。如塔里木盆地,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中新代地层厚约15000米,松辽盆地,面积为26万平方公里,中生代地层厚度7000余米。沉积盆地一般都发育各种生、储、盖组合和多种圈闭类型,具有油气生成和聚集的有利条件,油气资源丰富—大量生物遗体转化为石油天然气和煤等。油气经一次、二次运移,进入圈闭条件较有利的场所,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因此,沉积盆地的研究意义重大。尤其是对于石油地质工作者。目前,世界上已对600多个沉积盆地进行了分析研究,其中160多个盆地产出石油,大约发现3万个油气田。此外,大约有1/3的盆地因为自然条件差,勘探成本过高,尚未作系统的勘探,但资源量却十分丰富。有人生动形象比喻盆地为“油气的集装箱”,法国地质学家培罗东(A.Pearodon)指出“没有盆地,便没有石油”(“石油地球动力学”)但是,并不是所有盆地都有油气储存,因此,研究盆地就显得十分重要。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朱夏在总结50年代油气勘探时指出:“寻找油气的工作要从盆地的整体着眼,率先考虑其全貌,然后再从沉积、构造等条件来选择有利地区”。毫无疑问,把油气盆地分析放在首位,在理论和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

对沉积盆地进行整体解剖和综合研究,阐明沉积环境和气候环境,了解每一地层单元形成时期的沉积条件和各地层单元之间的古地理关系,阐明构造作用对盆地成因、盆地形成期间的构造格架和现今盆地构造轮廓的施加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

1.地层分析、

是地质工作的基础,对地方性剖面进行描述、分层、建立层序;其次是这些地方性剖面对比,确定其相互的时间关系及其在标准剖面的位置。帮助了解沉积盆地的形态、了解海陆变迁、气候变动、恢复古地理,研究盆地地质发展史。

2.沉积体系分析

是沉积盆地分析的一种方法。沉积体系—与沉积作用过程有关的沉积相的集合体,其基

本单位是沉积相,其中各岩相在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过程方面具有成因联系。如三角洲沉积体系等。注重把相和环境联系起来,通过详细研究沉积体系,解释盆地的充填体的成因,研究大型沉积体的相互关系,建立相模式,恢复古地理,推断大地构造背景对油气赖以赋存的砂体储层的组成、几何关系、生成过程及分布规律,进行预测。

3.构造体系分析

构造体系是李四光倡导的地质力学方法的理论核心,这一方法是建立在地球上的一切构造形迹,是地应力的产物的基础上的。

其分析的主要内容是:①研究盆地的构造背景、形成机理、演化过程、盆地的成因类型。②研究沉积盆地范围内构造形迹的力学性质、序次和等级,确定构造体系的存在、类型、展布规律及发展历史。③研究改造对建造和矿产的控制作用,阐明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④探讨构造应力场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4.构造岩相分析

强调盆地内二、三级别构造单元,如凹陷和凸起级别以下的分析研究。构造岩相带—是指沉积盆地中一定地质时期的构造型式与岩相类型的空间组合,是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构造岩相分析,实质上就是构造岩相分析法在研究沉积盆地内次级构造单元的具体应用。三.研究方法

含油气盆地构造岩相分析法是一项用于油气勘探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技术。涉及地质学科中的各种各样方法。其基本方法是利用以地层古生物学的、矿物岩石学的地质方法为基础,开展多学科互相渗透,相互补益的综合研究。

①野外工作方法:通过观察和测量野外剖面(包括钻井岩心剖面)研究沉积岩的物质组成、结构、沉积构造、岩层厚度、接触关系等。

②室内研究:岩石薄片分析、粒度(机械)分析、重矿物分析、古生物和古生态分析、储层物性测定等、阴极发光、古生物和古生态分析、扫描电镜,X—光衍射、电子探针、同位素分析、古地层学研究、构造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等‘强调室外研究和室内研究的密切结合。

③综合应用钻井地质(岩心、岩屑、录井等)各种测井和地震勘探资料研究含油气盆地覆盖地区。

因此,构造岩相分析的研究工作,需要具备既懂地质又懂地球物理技术的高水平解释人员,较好的运用地震信息、人工合成记录以及钻井剖面的各种录井和分析化验资料,把钻井地质信息、测井信息和地震信息三者完美的结合起来。

四.发展史简述

沉积盆地分析,起源于沉积学和岩相古地理学。截止于19世纪四十年代以前,沉积学只限于单纯岩类学鉴定,真正用于盆地分析研究,是四十年代以后的事情。

① 1940年,美国的哈尔博蒂(M.T.Hallouty)等,详细研究了墨西哥湾沿岸的第三纪沉积,如物源、海水进退、古海岸、地层尖灭与地层圈闭的形成以及沉积等厚线图的使用,含油气远景评价等。可视为盆地研究初期阶段的代表作。

②德国布井克曼(R.Rriulemann)和(E.closs)第一次系统地用古水流方向和岩相分析研究了沉积盆地。

③四十年代以后,美国的穆尔.克鲁宾、斯洛司及达普罗斯及裴蒂庄和克里宁曾不同程度地研究过沉积岩石学。

④ 60年代以来,地震地层学和测井地质学的兴起,研究地震相和测井相,进而研究沉积相和沉积体系,揭示盆地的形成机理,如1977年,迈尔(P.R,Vail)用地震地层学方法研究地质历史期中全球海平面的升降变化等。

⑤60年代末期,板块构造学说出现,用板块构造的观点,对沉积盆地的成因和发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