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1482_MP1484模块电路设计_V1.0介绍

MP1482_MP1484模块电路设计_V1.0介绍
MP1482_MP1484模块电路设计_V1.0介绍

基于单片机的网络通信模块设计.

前言 随着Internet的普及和以太网的迅速发展, 基于以太网的设备控制越来越多。加之电子技术的飞快发展,各种工业过程数字仪表应运而生。以太网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网络通信技术,它具有丰富而完善的通讯协议,支持现场设备的热拔插, 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安装、维护成本低。 用以太网实现嵌入式系统的网络连接有多种方案,传统的多器件以太网连接解决方案,是通过MCU扩展以太网控制器来实现的,必要时还需要扩展外部RAM和ROM,虽然这个计划中的应用还不是很困难,但有大量的外部元件,系统开销较大, 它以ATmega16单片机和带芯片ENC28J60和集成网络变压器的接口模块HR91105为核心。分析了ATmega16的功能和特点,介绍ENC28J60芯片的结构特性和主要性能,并给出了接口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这个方案不仅成本低,而且能实现500Kbps以上的传输速率,满足了嵌入式系统的Internet 控制要求。但设计师在为远程控制或监控系统提供以太网接入时,可选的以太网控制器均是专为个人计算系统设计的,那些超过80引脚封装的以太网控制器大量运用于上述情况,这些器件不仅结构复杂, 面积庞大, 且系统开销较大。无法很好地满足嵌入式网络应用系统。在测控领域,以单片机为核心 符合IEEE802.3协议的ENC28J60只有28引脚,却具有早期器件相应的功能,满足系统设计的要求,ENC28J60以太网控制器采用业界标准的RJ45串行接口,只需4条连线即可与主控单片机连接,使得嵌入式应用系统的以太网接口变得极其简便。不过到目前为止,基ENC28J60以太网应用却不是很多。在测控领域,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各种智能监控、测试系统因其高性价比等原因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项研究的目的是要利用ENC28J60在ATmega16+ENC28J60平台上实现以太网通信。对于没有开放总线的单片机,虽然有可能是其他以太网控制器连接模拟并行总线,但不管从效率还是性能上来看,都不如用RJ45接口或采用一个通用I/O口模拟RJ45接口连接ENC28J60的方案。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络硬件、软件也迅猛发展,网络用户的发展已成倍增长。利用廉价的AVR单片机来控制ENC28J60实现以太网通讯这一做法,在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互联的各种家用电器及设备,仪器仪表,工业生产数据采集与控制设备逐步地走向网络化,以共享网络中巨大的信息资源的大背景下,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适用于现有的网络传输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数据采集、数据传输领域。

XFP模块电路设计

XFP模块电路设计 一、应用要求 1、多速率应用:TELECOM(SONET OC-192 and G.709 “OTU-2”) DATACOM(10 Gb/s Ethernet and 10 Gb/s Fibre Channel) 2、XFI(9.95Gb/s~11.7Gb/s)高速信号可以在改良的FR4电路板上传输 300mm或普通的FR4电路板上传输200mm。 3、热插拔智能化,能够提供模块的实时工作状态的监视值 二、指标要求 3、封装结构:按照XFP-MSA的要求 三、方案选择 1、发射器件的选择:采用公司成熟的TO封装工艺开发的发射器件。 2、接收组件的选择:采用公司成熟的TO封装工艺开发的接收组件。

四、电路设计 1、原理框图 LOS Data In TxDis SCL SDA TxFault

2、原理图设计 3、PCB设计 (1)传输线设计: 在PCB设计中采用微带线来进行信号传输,保证高深信号在PCB上传输不发生波形畸变,我们通过AppCAD模拟可得到微带线的宽度和各微带线之间的间距。在10Gb/s的工作速率下,信号波长已经可以与器件尺寸相比拟,基于电路性能、器件选择和电磁兼容等因素的考虑,必须以网络散射分析(S参数)、信号完整性分析、电磁仿真分析、电路仿真分析等手段,来综合考量实际电路系统的工作性能。对电路板、元器件进行结构性电磁仿真并精确提取相应的SPICE电路模型参数,作为电路设计的依据,以此有效减小电感器件在高频设计应用中的误差影响。而且现在国外的产品技术参数大多包含有S参数,通常可用于精确的高频应用分析。信号传输微带线的等效分析见下图。

电子电路设计软件

电子电路设计软件 我们大家可能都用过试验板或者其他的东西制作过一些电子制做来进行实践。但是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做出来的东西有很多的问题,事先并没有想到,这样一来就浪费了我们的很多时间和物资。而且增加了产品的开发周期和延续了产品的上市时间从而使产品失去市场竞争优势。有没有能够不动用电烙铁试验板就能知道结果的方法呢?结论是有,这就是电路设计与仿真技术。 说到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工具这项技术,就不能不提到美国,不能不提到他们的飞机设计为什么有很高的效率。以前我国定型一个中型飞机的设计,从草案到详细设计到风洞试验再到最后出图到实际投产,整个周期大概要10年。而美国是1年。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距呢?因为美国在设计时大部分采用的是虚拟仿真技术,把多年积累的各项风洞实验参数都输入电脑,然后通过电脑编程编写出一个虚拟环境的软件,并且使它能够自动套用相关公式和调用长期积累后输入电脑的相关经验参数。这样一来,只要把飞机的外形计数据放入这个虚拟的风洞软件中进行试验,哪里不合理有问题就改动那里,直至最佳效果,效率自然高了,最后只要再在实际环境中测试几次找找不足就可以定型了,从他们的波音747到F16都是采用的这种方法。空气动力学方面的数据由资深专家提供,软件开发商是IBM,飞行器设计工程师只需利用仿真软件在计算机平台上进行各种仿真调试工作即可。同样,他们其他的很多东西都是采用了这样类似的方法,从大到小,从复杂到简单,甚至包括设计家具和作曲,只是具体软件内容不同。其实,他们发明第一代计算机时就是这个目的(当初是为了高效率设计大炮和相关炮弹以及其他计算量大的设计)。 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工具包括SPICE/PSPICE;multiSIM7;Matlab;SystemView;MMICAD LiveWire、Edison、Tina Pro Bright Spark等。下面简单介绍前三个软件。 ①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推出的电路分析仿真软件,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应用最广的电路设计软件,1998年被定为美国国家标准。1984年,美国MicroSim 公司推出了基于SPICE的微机版PSPICE(Personal-SPICE)。现在用得较多的是PSPICE6.2,可以说在同类产品中,它是功能最为强大的模拟和数字电路混合仿真EDA软件,在国内普遍使用。最新推出了PSPICE9.1版本。它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电路仿真、激励建立、温度与噪声分析、模拟控制、波形输出、数据输出、并在同一窗口内同时显示模拟与数字的仿真结果。无论对哪种器件哪些电路进行仿真,都可以得到精确的仿真结果,并可以自行建立元器件及元器件库。 ②multiSIM(EWB的最新版本)软件:是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 Ltd在20世纪末推出的电路仿真软件。其最新版本为multiSIM7,目前普遍使用的是multiSIM2001,相对于其它EDA软件,它具有更加形象直观的人机交互界面,特别是其仪器仪表库中的各仪器仪表与操作真实实验中的实际仪器仪表完全没有两样,但它对模数电路的混合仿真功能却毫不逊色,几乎能够100%地仿真出真实电路的结果,并且它在仪器仪表库中还提供了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瓦特表、双踪示波器(对于multiSIM7还具有四踪示波器)、波特仪(相当实际中的扫频仪)、字信号发生器、逻辑分析仪、逻辑转换仪、失真度分析仪、频谱分析仪、网络分析仪和电压表及电流表等仪器仪表。还提供了我们日常常见的各种建模精确的元器件,比如电阻、电容、电感、三极管、二极管、继电器、可控硅、数码管等等。模拟集成电路方面有各种运算放大器、其他常用集成电路。数字电路方面有74系列集成电路、4000系列集成电路、等等还支持自制元器件。MultiSIM7还具有I-V分析仪(相当于真实环境中的晶体管特性图示仪)和Agilent信号发生器、Agilent万用表、Agilent 示波器和动态逻辑平笔等。同时它还能进行VHDL仿真和Verilog HDL仿真。 ③MATLAB产品族:它们的一大特性是有众多的面向具体应用的工具箱和仿真块,包含了完整的函数集用来对图像信号处理、控制系统设计、神经网络等特殊应用进行分析和设计。它具有数据采集、报告生成和

浅析通信射频模块控制电路设计.docx

浅析通信射频模块控制电路设计引言 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使射频模块和基带之间的数据速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通信射频模块中的基带信号包含了自动增益、自动功率和自动频率等调节信息,这些调节信息都是通信系统的基础。对误码率进行解决的话,传统方法有FEC(前向纠错码)或者ARQ(自动重传请求算法),FEC算法带宽较大,ARQ算法带宽较小。但是两种算法在实际的计算中会因为数据重传请求以及相应过程为其带来较大的延迟,除了这两种算法,还有CRC校验算法也在通信射频模块控制电路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1无线终端系统设计 无线终端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CBM:通信基带模块;CRMCC:射频模块控制电路;CRM:通信射频模块。通信基带模块主要负责信源编码和解码;射频模块控制电路主要接收来自通信射频模块的基带控制信号,并将其生成射频模块控制信号(RFCS),通过射频模块控制信号对通信射频模块进行控制,并向通信射频模块返回信号接收回馈信息(SRCFM)。射频模块会在射频模块信号控制下,接收来自基带传输的通信数据。 2常见的纠错算法 一个标准的时序信号会显示正常的信号示意,DATA信号是最高有效位,可以对信号进行优先传输,原始的DATA信号所传输的信号是二进制,相对于其他质量的DATA信号,CLK信号的最高位并没有

被采样,DATA信号可以在其他的时间保持高电平,并将最后的采样结果表示为8位的二进制。如果该数据用于控制信号功率,对于功率信号而言,增加的倍数较多,对通信系统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移动通信会随着终端和基站之间的距离而随时发生变换,AGC和AFC 参数需要进行修正设置,对于出现的传输错误以及数据跳变等操作,通信射频模块控制电路需要对其作出正确的反应。同时为了更好地解决基带和射频模块之间存在的误码问题,可以采用FEC(前向纠错码)或者ARQ(自动重传请求算法)。ARQ(自动重传请求算法)有几种典型的技术方式,比如停止等待、回退N步以及选择重传等方式,其中回退N步方式与选择重选方式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下具有较好的性能,但是应用到射频控制模块中,存在无法实现等待回传数据的问题,限制了自动重传请求算法的实际应用。FEC(前向纠错码)算法在实际的使用中,误码率为1/2或3/4,原始码率能够达到200%,但是占用的额外带宽较大,对于信道有限的通信射频控制模块而言无法得到更好的实现效果。 3自适应滤波器 自适应滤波器与普通的滤波器不同,自适应滤波器会根据外部的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通过改变自身的冲激响应来获取最佳的滤波效果;同时,自适应滤波器还包含了普通滤波器的硬件电路。滤波器的自适应算法可以根据上一个阶段的滤波参数适应来自外界的信号变化,从而达到最佳的性能要求,自适应滤波器是线性变化的过程。自适应滤波器包含了数字滤波器和自适应滤波算法两部分,数字滤波器

无线模块电路设计

基于MRF24J40的IEEE802.15.4无线收发电 路设计 时间:2010-11-30 19:05:33 来源:作者:黄智伟何娜 IEEE802.15.4无线收发器MRF24J40芯片内部包含有SPI接口、控制寄存器、MAC 模块、PHY驱动器四个主要的功能模块,支持IEEE802.15.4,MiWiTM,ZigBee等协议,工作在2.405~2.48 GHz ISM频段,接收灵敏度为-91 dBm,最大输入电平为+5 dBm,输出功率为+0 dBm,功率控制范围为38.75 dB,集成有20 MHz和32.768 kHz主控振荡器,MAC/基带部分采用硬件CSMA-CA结构,自动ACK6和FCS检测,CTR、CCM和CBC-MAC 模式采用硬件加密(AES-128),电源电压范围为2.4~3.6 V,接收模式电流消耗为18 mA,发射模式电流消耗为22 mA,睡眠模式电流消耗为2μA。 MRF24J40采用6 mm×6 mm QFN-40封装,引脚端封装形式如图1所示。图中:引脚端RFP和RFN分别为芯片的RF差分输入/输出正端和负端,两者都是模拟输入/输出端口,与系统天线相连接;VDD为电源电压输入引脚端,每个电源电压输入引脚端都必须连接一个电源去耦电容;GND为接地引脚端,必须低阻抗的连接到电路的接地板;GPIOO~GPIO5是通用数字I/O口,其中GPIO0也被用来作为外部功率放大器使能控制,GPIO1和GPIO2也被用来作为外部TX/RX开关控制;RESET为复位引脚端,低电平有效;WAKE为外部唤醒触发输入端;INT为到微控制器的中断引脚端;SDO,SDI,SCK和CS是MRF24J40的SPI接口输入输出引脚端,其中SDO是MRF24J40的串行数据输出,SDI是MRF24J40的串行接口数据输入,SCK是串行接口的时钟,CS是串行接口使能控制引脚端;LPOSC1和LPOSC2为32 kHz晶振输入正端和负端;OSC1和OSC2为20 MHz晶振输入正端和负端;CLKOUT为20/10/5/2.5 MHz时钟输出端;LCAP引脚端用来连接一个180 pF的PLL环路滤波器电容;XIP和RXQP为接收I通道和Q通道输出正端。 2 MRF24J40构成的IEEE802.15.4无线收发电路 MRF24J40构成的IEEE802.15.4无线收发电路如图2所示,各电源电压引脚端根据需要分

写论文常用工具简介

写论文,常用工具简介 [阅读制作]Visual CHM-制作CHM文件的工具[阅读制作]SSReader 3.8简体中文 增强版 3.8[阅读制作]SSReader 3.8简体中文标准版 3.8[制图软件]数学公式编辑器MathType V5.2[综合工具]NoteExpress文献管理系统 V1.0.5[综合工具]电子新华字典 2.1[制图软件]抓图工具HyperSnap-DX V5.62.05 [阅读制作]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 v7.[制图软件]SmartDraw(论文制图) 7.10.301[阅读制作]Adobe Reader 7.0(PDF浏览器) 7.Visual CHM-制作CHM文件的工具 2005-7-5 1580 K 共享资 源·Visual CHM 是一个非常便利的制作CHM文件的工具,完全的可视化操作。多种编译属性,可以使制作出的CHM文件具有非常的专业感。喜欢做电子书,喜欢收集网络文章的朋友,非常值得下载试用。运行环境:Win9x/NT/2000/XP/rar格式/exe格式/ 软件类别:工程软件下载次数:20 SSReader 3.8简体中文增强版3.8 2005-7-2 0 K 共享资源★★★★ · SSReader 3.8主要改进改进文本PDG图书打开效率改进打开新文本PDG的显示方式,默认为自动调节显示比例选取文字以及文字复制,同时选取分为两种方式 --a)按字选取文字 --b)栏选(只标记在鼠标选择区域内的文字) --c)双击选择页面全部文字运行环境:Win9x/NT/2000/XP/ 软件类别:工程软件下载次数:14 SSReader 3.8简体中文标准版3.8 2005-7-2 0 K 共享资源★★★★ · SSRea der 3.8主要改进改进文本PDG 图书打开效率改进打开新文本PDG的显示方式,默认为自动调节显示比例选取文字以及文字复制,同时选取分为两种方式 --a)按字选取文字 --b)栏选(只标记在鼠标选择区域内的文字) --c)双击选择页面全部文字运行环境:Win9x/NT/2000/XP/ 软件类别:工程软件下载次数:12 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v7.0 2005-5-31 206145 K 共享资源 ★★★★ ·Adobe Acrobat 产品家族以其发送文档的智能手段,帮助商业人士、创意人员和技术人员灵活自如地完成工作。此外,用户还能创建交换文档,收集比较批注,并因地制宜地对文档进行安全控制,从而分发出可靠的、经过精心修饰的 Adobe PDF 文档。运行环境:Win9x/NT/2000/XP/ 软件类别:工程软件下载次数:308 Adobe Reader 7.0(PDF 浏览器)7.0 2005-5-16 30000 K 免费资源★★★ ·PDF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文件格式是电子发行文档的事实上的标准,Adobe Acrobat Reader 是一个查看、阅读和打印 PDF 文件的最佳工具。而且它是免费的。新版增加了两个 Acrobat plugs-ins (Acrobat Search and AutoIndx),它可以在硬盘、CD 和局域网中搜索用 Acrobat Catalog tool 创运行环境:Win9x/NT/2000/XP/ 软件类别:工程软件下载次数:1041

电路设计常用软件

电路设计常用软件 erica 发表于 2006-9-5 11:29:00 随着计算机在国内的逐渐普及,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c,电路设计自动化)软件在电路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路设计水平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中国已走到了WTO的门口,随着WTO的加入,电路行业将会受到较大的冲击,许多从事电路设计工作的人员对EDA软件并不熟悉。笔者此文的目的就是让这些同业者对此有些了解,并以此提高他们利用电脑进行电路设计的水平。以下是一些国内最为常用的EDA软件。 PROTEL PROTEL是PORTEL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末推出的电路行业的CAD软件,它当之无愧地排在众多EDA软件的前面,是电路设计者的首选软件。它较早在国内使用,普及率也最高,有些高校的电路专业还专门开设了课程来学习它。几乎所有的电路公司都要用到它。早期的PROTEL主要作为印刷板自动布线工具使用,运行在DOS环境,对硬件的要求很低,在无硬盘286机的1M内存下就能运行。它的功能较少,只有电原理图绘制与印刷板设计功能,印刷板自动布线的布通率也低。现在的PROTEL已发展到PROTEL99(网络上可下载到它的测试版),是个庞大的EDA软件,完全安装有200多MB,它工作在Windows 95环境下,是个完整的全方位电路设计系统,它包含了电原理图绘制、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混合信号仿真、多层印刷电路板设计(包含印刷电路板自动布线)、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图表生成、电路表格生成、支持宏操作等功能,并具有Client/Server (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同时还兼容一些其它设计软件的文件格式,如ORCAD、PSPICE、EXCEL等。使用多层印制线路板的自动布线,可实现高密度PCB的100%布通率。想更多地了解PROTEL的软件功能或者下载PROTEL99的试用版,可以在Internet上访问它的站点: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b017444642.html,。 ORCAD ORCAD是由ORCAD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末推出的EDA软件。它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EDA软件,每天都有上百万的电路工程师在使用它,相对于其它EDA 软件而言,它的功能也是最强大的,由于ORCAD软件使用了软件狗防盗版,因此在国内它并不普及,知名度也比不上PROTEL,只有少数的电路设计者使用它。早在工作于DOS环境的ORCAD 4.0,它就集成了电原理图绘制、印制电路板设计、数字电路仿真、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等功能,而且它的界面友好且直观。它的元器件库也是所有EDA软件中最丰富的,在世界上它一直是EAD软件中的首选。ORCAD公司在去年7月与CADENCE公司合并后,更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开发EDA软件的公司,它的产品ORCAD世纪集成版工作于Windows 95与Windows NT环境下,集成了电原理图绘制,印刷电路板设计、模拟与数字电路混合仿真等功能。它的电路仿真的元器件库更达到了8500个,收入了几乎所有的通用型电路元器件模块。它的强大功能导致了它的售价不菲,在北美地区它的世纪加强版就卖到了7995美元,对ORCAD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访问它的站点:HTTP:

开关电源各模块原理实图讲解

开关电源原理 一、开关电源的电路组成: 开关电源的主要电路是由输入电磁干扰滤波器(EMI)、整流滤波电路、功率变换电路、PWM F3、FDG1组成的电路进行保护。当加在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超过其工作电压时,其阻值 降低,使高压能量消耗在压敏电阻上,若电流过大,F1、F2、F3会烧毁保护后级电路。 ②输入滤波电路:C1、L1、C2、C3组成的双π型滤波网络主要是对输入电源的电磁噪声及 杂波信号进行抑制,防止对电源干扰,同时也防止电源本身产生的高频杂波对电网干扰。 当电源开启瞬间,要对C5充电,由于瞬间电流大,加RT1(热敏电阻)就能有效的防止浪 涌电流。因瞬时能量全消耗在RT1电阻上,一定时间后温度升高后RT1阻值减小(RT1是 负温系数元件),这时它消耗的能量非常小,后级电路可正常工作。 ③整流滤波电路:交流电压经BRG1整流后,经C5滤波后得到较为纯净的直流电压。若C5 容量变小,输出的交流纹波将增大。

时Q2导通。如果C8漏电或后级电路短路现象,在起机的瞬间电流在RT1上产生的压降增 大,Q1导通使Q2没有栅极电压不导通,RT1将会在很短的时间烧毁,以保护后级电路。 三、功率变换电路: 1、MOS管的工作原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绝缘栅场效应管是MOSFET(MOS管),是利用半导 体表面的电声效应进行工作的。也称为表面场效应器件。由于它的栅极处于不导电状态,所以输入电阻可以大大提高,最高可达105欧姆,MOS管是利用栅源电压的大小,来改变半导体表面感生电荷的多少,从而控制漏极电流的大小。 2、常见的原理图: 3、工作原理: R4、C3、R5、R6、C4、D1、D2组成缓冲器,和开关MOS管并接,使开关管电压应力减少,EMI减少,不发生二次击穿。在开关管Q1关断时,变压器的原边线圈易产生尖峰电压和尖峰电流,这些元件组合一起,能很好地吸收尖峰电压和电流。从R3测得的电流峰值信号参与当前工作周波的占空比控制,因此是当前工作周波的电流限制。当R5上的电压达到1V时,UC3842停止工作,开关管Q1立即关断。 R1和Q1中的结电容C GS、C GD一起组成RC网络,电容的充放电直接影响着开关管的开关速度。R1过小,易引起振荡,电磁干扰也会很大;R1过大,会降低开关管的开关速度。Z1通常将MOS管的GS电压限制在18V以下,从而保护了MOS管。 Q1的栅极受控电压为锯形波,当其占空比越大时,Q1导通时间越长,变压器所储存的能量

部分行业常用软件介绍

HydroComp.NavCad.2004.v5.08 用于对船舶航速和动力性能的预测和分析 HydroComp.PropExpert.2004.v5.03用于对工作船和游艇的推进系统进行选择和分析 PROTEUS.ENGINEERING.MAESTRO.V8.7 船舶制造业设计软件 Shape3d.V6.10 根据海浪和帆板的概念,用计算机数控机器设计帆板等3d图形的专业工具。 通用前后处理Samcef Field GT PRO 联合循环和热电联产燃机电厂设计软件 STEAM PRO火电厂设计软件 Steam-MASTER 常规电厂仿真软件 THERMOFLEX通用热能系统设计和仿真软件 常规火力发电STEAM软件 线性分析Samcef Linear, 非线性分析Samcef Mecano 热分析Samcef Thermal 显式分析软件EUROPLEXUS 转子动力学分析Samcef for rotor 机床静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Samcef for Machine Tools 空间展开结构仿真分析软件Samcef for Deployable Structures 充气展开结构仿真分析软件Samcef for Inflatable Structures 断裂力学分析软件Samcef for Fracture Mechanics 复合材料分析软件Samcef for Composite 振动噪声分析软件OOFELIE Vibroacoustics 压电材料分析软件OOFELIE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高压电缆分析软件Samcef HVS 过程管理和多学科优化分析软件Boss Quattro 地层孔隙压力破裂压力预测软件DrillWorks 机械动力学分析软件LMS Virtual Lab 分子动力模拟可视化软件gdpc

最常用的几种EDA软件

常用的几种EDA软件 EDA技术是在电子CAD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是指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融合了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及智能化技术的最新成果,进行电子产品的自动设计。 利用EDA工具,电子设计师可以从概念、算法、协议等开始设计电子系统,大量工作可以通过计算机完成,并可以将电子产品从电路设计、性能分析到设计出IC版图或PCB版图的整个过程在计算机上自动处理完成。 现在对EDA的概念或范畴用得很宽。包括在机械、电子、通信、航空航天、化工、矿产、生物、医学、军事等各个领域,都有EDA的应用。目前EDA 技术已在各大公司、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教学部门广泛使用。例如在飞机制造过程中,从设计、性能测试及特性分析直到飞行模拟,都可能涉及到EDA技术。本文所指的EDA技术,主要针对电子电路设计、PCB设计和IC设计。EDA 设计可分为系统级、电路级和物理实现级。 EDA常用软件 EDA工具层出不穷,目前进入我国并具有广泛影响的EDA软件有:EWB、PSPICE、OrCAD、PCAD、Protel、Viewlogic、Mentor、Graphics、Synopsys、LSIlogic、Cadence、MicroSim 等等。这些工具都有较强的功能,一般可用于几个方面,例如很多软件都可以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同时以可以进行PCB自动布局布线,可输出多种网表文件与第三方软件接口。下面按主要功能或主要应用场合,分为电路设计与仿真工具、PCB设计软件、IC设计软件、PLD 设计工具及其它EDA软件,进行简单介绍。 1、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工具 电子电路设计与仿真工具包括SPICE/PSPICE;EWB;Matlab;SystemView;MMICAD等。下面简单介绍前三个软件。 (1)SPICE(Simulation Program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Emphasis) 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推出的电路分析仿真软件,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上应用最广的电路设计软件,1998年被定为美国国家标准。1984年,美国MicroSim公司推出了基于SPICE 的微机版PSPICE(Personal—SPICE)。现在用得较多的是PSPICE6.2,可以说在同类产品中,它是功能最为强大的模拟和数字电路混合仿真EDA软件,在国内普遍使用。最新推出了PSPICE9.1版本。它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电路仿真、激励建立、温度与噪声分析、模拟控制、波形输出、数据输出、并在同一窗口内同时显示模拟与数字的仿真结果。无论对哪种器件哪些电路进行仿真,都可以得到精确的仿真结果,并可以自行建立元器件及元器件库。 (2)EWB(Electronic Workbench)软件 是Interactive ImageTechnologies Ltd 在20世纪90年代初推出的电路仿真软件。目前普遍使用的是EWB5.2,相对于其它EDA软件,它是较小巧的软件(只有16M)。但它对模数电路的混合仿真功能却十分强大,几乎100%地仿真出真实电路的结果,并且它在桌面上提供了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扫频仪、逻辑分析仪、数字信号发生器、逻辑转换器和电压表、电流表等仪器仪表。它的界面直观,易学易用。它的很多功能模仿了SPICE 的设计,但分析功能比PSPICE稍少一些。 (3)文字MATLAB产品族 它们的一大特性是有众多的面向具体应用的工具箱和仿真块,包含了完整的函数集用来对图像信号处理、控制系统设计、神经网络等特殊应用进行分析和设计。它具有数据采集、报告生成和MATLAB语言编程产生独立C/C++代码等功能。MATLAB产品族具有下列功能:数据分析;数值和符号计算;工程与科学绘图;控制系统设计;数字图像信号处理;财务工程;建模、仿真、原型开发;应用开发;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等。MATLAB产品族被广泛地应用于

RS-232通信模块设计教程

RS-232通信模块 4.1 5.1设计目的及任务 设计目的:理解 MCS-51 串口的工作原理;理解 RS-232 总线的逻辑电平与 TTL 电平相互转换的方式;理解 PC 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的方式;熟悉RS-232 串口的特点和数据传输方式;熟悉 KEIL uv2、uv3 环境下的程序调试。 设计任务:设计一个单片机与PC 机通过 RS-232 通信的接口电路。功能指标: 1. 能完成单片机逻辑电平与 RS-232 逻辑电平的转换; 2. 通信速率:2400Bit/s,N.8.1 方式; 3. 具备双工通信功能。 设计要求:所设计的接口电路应满足E DP 实 验仪系统设计要求,并能与整个系统有效结合。以下是一个设计范例及其相应电路的讲解,仅供 参考。 4.1 5.2 RS-232串行总线通信的基本原理 单片机和PC 机的串行通信一般采用RS-232、RS-422 或RS-485 总线标准接口,也有采用非标准的20mA 电流环的。为保证通信的可靠,在选择接口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通信的最高速率; ●下位机和上位机之间的通信距离; ●因线路干扰带来的影响,因此单片机系统 的抗干扰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组网方式,即可以保证正常通信下的最大通信端口数量;

●通信协议,包括数据格式(如常用的 N 8 1)、校验格式(累加和校验、奇偶校验、CRC 冗余码校验等)、通信方式的等等。 1 . RS-232串行总线接口 RS-232 是EIA(美国电子工业协会)四十年前为公用电话网络数据通信而制定的标准,由于 RS232 的发送和接收是“对地”而言的,采用非平衡模式传输,存在共地 1

【开题报告】基于以太网的智能家居通信模块设计

开题报告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基于以太网的智能家居通信模块设计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智能家电远程控制系统是一种利用网络通讯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电子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家电控制系统。智能家电远程控制系统的出现可以减少人们对保姆的依赖,提高家用电器的使用灵活性,大大减少家用电器的使用对人们在时间上、空间上造成的束缚,从而提高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总而言之,智能家电远程控制是未来家电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际智能家电如:家庭局域网、电话小交换、电视分配、灯光控制系统、家电远程控制系统、电动窗帘等。 现代家庭有多种家用电器,分布于一套房子的各个角落。要实现家电的远程控制,必须建立一个小型的控制网络来集中进行控制。 以太网技术已经愈来愈广泛地运用于智能家居系统。本设计目标通过以太网接口,实现上位机与通信模块的数据传输。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课题主要内容是完成通过上位机与通信模块的数据传输。该课题涉及C语言、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单片机、嵌入式系统、PCB综合布线等方面知识。 基本内容: 1、掌握TCP/IP协议相关技术。 2、选用合适的芯片,能有效地实现以太网数据的收发。 3、编写WEB程序,通过WEB服务访问接口。通过浏览器键入IP地址,网页直观显示部分功能。 三、设计的总体方框图 总体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总体方案 3.1器件选择: 3.1.1太网控制器的选择和分析 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以太网控制器都是专为个人计算系统设计的,既复杂、又占空间,封装均超过80 引脚,本方案以太网控制器采用Microchip 的ENC28J60 芯片,其为嵌入式应用提供一种低引脚数、低成本且高效易用的远程通讯解决方案。ENC28J6符合IEEE802.3 协议,且只有28 引脚,这样可以大大简化相关设计,并可以减小板空间。此外,ENC28J60 以太网控制器采用业界标准的SPI 串行接口,只需4 线便可与主控单片机进行通讯,ENC28J60 以太网控制器的主要功能包括: ①符合IEEE 802.3 协议,集成10 Mb/s 以太网物理层器件(PHY)及媒介接入控制器(MAC可按业界标准的以太网协议可靠地收发信息包数据; ②支持单播、组播和广播数据包,可编程数据包过滤,并在以下事件的逻辑“与”和“或”结果为真时唤醒主机,减轻主控单片机的处理负荷; ③10 Mb/s SPI 接口:业界标准的串行通讯端口,低至18 引脚的8 位单片机也具有网络连接功能; ④可编程8 KB 双端口SRAM 缓冲器:以高效的方式进行信息包的存储、检索和修改,以减轻主控单片机的内存负荷。该缓冲存储器提供了灵活可靠的数据管理机制。 封装类型:

电子设计常用软件介绍

电子设计常用软件介绍: 电子设计常用软件介绍: 随着计算机在国内的逐渐普及,EDA软件在电子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子设计水平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而中国已走到了WTO的门口,随着加入WTO,电子行业将会受到较大的冲击,许多从事电子设计工作的人员对EDA软件并不熟悉,笔者因此作此文以让这些同业者对此有些了解,并以此提高他们的电子设计在电脑方面应用的水平。以下是一些国内最为常用的EDA软件。 PROTEL:PROTEL是PORTEL公司在80年代末推出的EDA软件,在电子行业的CAD软件中,它当之无愧地排在众多EDA软件的前面,是电子设计者的首选软件,它较早就在国内开始使用,在国内的普及率也最高,有些高校的电子专业还专门开设了课程来学习它,几乎所有的电子公司都要用到它,许多大公司在招聘电子设计人才时在其条件栏上常会写着要求会使用PROTEL。早期的PROTEL主要作为印制板自动布线工具使用,运汹DOS环境,对硬件的要求很低,在无硬盘286机的1M内存下就能运行,但它的功能也较少,只有电路原理图绘制与印制板设计功能,其印制板自动布线的布通率也低,而现今的PROTEL 已发展到PROTEL99(网络上可下载到它的测试板),是个庞大的EDA软件,完全安装有200多M,它工作在WINDOWS95环境下,是个完整的板级全方位电子设计系统,它包含了电原理图绘制、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混合信号仿真、多层印制电路板设计(包含印制电路板自动布线)、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图表生成、电子表格生成、支持宏操作等功能,并具有Client/Server (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同时还兼容一些其它设计软件的文件格式,如ORCAD,PSPICE,EXCEL等,其多层印制线路板的自动布线可实现高密度PCB的100%布通率。在国内PROTEL软件较易买到,有关PROTEL软件和使用说明的书也有很多,这为它的普及提供了基础。想更多地了解PROTEL的软件功能或者下载PROTEL99的试用版,可以在INTERNET上访问它的站点:https://www.360docs.net/doc/b017444642.html, ORCAD:ORCAD是由ORCAD公司于八十年代末推出的EDA软件,它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 EDA软件,每天都有上百万的电子工程师在使用它,相对于其它EDA软件而言,它的功能也是最强大的,由于ORCAD软件使用了软件狗防盗版,因此在国内它并不普及,知名度也比不上PROTEL,只有少数的电子设计者使用它,它进入国内是在电脑刚开始普及的94年,记得笔者当时的电脑还是40M硬盘2M 内存的386,而ORCAD4.0却占据了20多M的硬盘空间,使笔者不得不忍痛删掉它。早在工作于DOS环境的ORCAD4.0,它就集成了电原理图绘制、印制电路板设计、数字电路仿真、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等功能,而且它的介面友好且直观,它的元器件库也是所有EDA软件中最丰富的,在世界上它一直是EAD软件中的首选。ORCAD公司在今年七月与CADENCE公司合并后,更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开发EDA软件的公司,它的产品ORCAD世纪集成版工作于WINDOWS95与WINDOWSNT环境下,集成了电原理图绘制,印制电路板设计、模拟与数字电路混合仿真等功能,它的电路仿真的元器件库更达到了8500个,收入了几乎所有的通用型电子元器件模块,它的强大功能导致了它的售价不菲,在北美地区它的世纪加强版就卖到了$7995(看清了是$而不是¥,我仿佛看到了比尔盖茨流下的口水,一套ORCAD可是等于100套WINDOWS98啊),对ORCAD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访问它的站点:https://www.360docs.net/doc/b017444642.html,或

基于单片机无线网络通信模块设计

前言 无线方案适用于布线繁杂或者不允许布线的场合,目前在遥控遥测、门禁系统、无线抄表、小区传呼、工业数据采集、无线遥控系统、无线鼠标键盘等应用领域,都采用了无线方式进行远距离数据传输。目前,蓝牙技术和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的应用在无线数据传输领域,形成了相应的标准。然而,这些芯片相对昂贵,同时在应用中,需要做很多设计和测试工作来确保与标准的兼容性,如果目标应用是点到点的专用链路,如无线鼠标到键盘,这个代价就显得毫无必要。 本无线数据传输系统采用挪威公司推出的工作于2.4频段的24L01射频芯片。与蓝牙和相比,24L01射频芯片没有复杂的通信协议,它完全对用户透明,同种产品之间可以自由通信。更重要的是,24L01射频芯片比蓝牙和所用芯片更便宜。系统由单片机32F103控制无线数字传输芯片24L01,通过无线方式进行数据双向远程传输,两端采用全双工方式通信,该系统具有成本低,功耗低,软件设计简单以及通信可靠等优点。

1. 总体设计方案 无线通信技术迅速发展,有多种通讯方案可供选择,这里从实用,经济和实现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分析,选出合适的设计方案。 1.1 无线通信方式的比较和选择 方案一:采用模块进行通信,模块需要借助移动卫星或者手机卡,虽说能够远距离传输,但是其成本较大、且需要内置卡,通信过程中需要收费,后期成本较高。 方案二:采用公司2430无线通信模块,此模块采用总线模式,传输速率可达250,且内部集成高性能8051内核。但是此模块价格较贵,且协议相对较为复杂。 方案三:采用24L01无线射频模块进行通信,24L01是一款高速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模块。他能传输上千米的距离(加),而且价格较便宜,采用总线通信模式电路简单,操作方便。 考虑到系统的复杂性和程序的复杂度,我们采用方案三作为本系统的通信模块。 1.2 微控制器的比较和选择 方案一:采用传统的89S5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此芯片价格便宜、操作简便,低功耗,比较经济实惠,但是应用很局限,且要求较高时传统的89S52单片机达不到要求。 方案二:采用公司生产的430F149系列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此单片机是一款高性能的低功耗的16位单片机,具有非常强大的功能,且内置高速12位。但其价格比较昂贵,而且是贴片封装,不利于焊接,需要制板,大大增加了成本和开发周期。 方案三:基于公司3内核的32F103系列处理器,采用串行单线调试和,通过调试器你可以直接从获取调试信息,从而使产品设计大大简化,主要应用于要求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产品。 根据系统需要,从性能和价格上综合考虑我们选择方案三,即用32F103作为本系统的主控芯片。 1.3 串行通信方式比较和选择 485串行通信:该接口是采用平衡驱动器和差分接收器的组合,抗噪声干扰性好。具有多机通信能力,这样用户可以利用单一的485接口方便地建立起设备网络。接口组成的半双工网络,一般只需二根信号线,所以它的接口均采用屏蔽双绞线传输,数据信

实验四串口接收模块电路设计

实验四串口接收模块电路设计 一、实验目的: 1、熟练使用ISE设计工具。 2、理解串口传输协议。理解采用“自顶向下”设计思路,分解模块的方法。 3、在ISE使用Verilog HDL设计串口接收模块,完成仿真、下载。 二、原理分析 (一)串口传输协议概述 设计完成异步串口通信通用异步收发是一种典型的异步串口通信,简称UART。串口通信时序如图1所示。 图1 通用异步收发时序图 由图1可以看出,在没有数据传送时,通信线会一直处于高电平,即逻辑1状态;当有数据传送时,数据帧以起始位开始,以停止位结束。起始位为低电平,即逻辑0状态;停止位为高电平,即逻辑1状态,其持续时间可选为1位、1.5位或2位(本次设计选择持续时间1位)。接收端在接收到停止位后,知道一帧数据已经传完,转为等待数据接收状态;只要再接收到0状态,即为新一帧数据的起始状态。 数据帧的数据位低位(LSB)在前,高位(MSB)在后,根据不同的编码规则,数据位可能为5位、6位、7位或者8位(本次设计数据位定位8位)。校验位也可根据需要选择奇校验、偶校验或者不要校验(本次设计不要校验位)。 (二)串口时序分析 串口通讯常用“波特率”表述串口传输速率,常用的参数有9600 bps 和115200 bps等。在硬件传输角度看,波特率表征了传输一位数据所需要的时间。例如:波特率是9600 bps,传输一位数据的时间是1/9600= 0.000104166666666667秒。如果FPGA系统时钟是20MHZ,则一位数据传输时间相当于(1/9600)/(1/20M)=2083个20MHZ时钟周期。 设一帧数据位数=1(开始位)+8(数据位)+1(校验位)+1(结束位)=11位,所以传输一帧数据的时间是11*1/9600=0.00114583333333333333333333333333秒。 为了稳定采集串口数据帧的数据,需要在每位数据的“中间时刻”采样,由此,需要在每位数据开始时刻对时钟进行计数,若系统时钟是20MHZ,则在计数至2083/2=1042时采样此时刻的数值。 三、系统分析: 为实现串口接收电路,FPGA应该完成: 1、及时发现数据传输的开始,并判断每一位的开始。 2、按照“在数据位中间采样”的要求,确认采样时刻。 3、将采样得到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

网络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xx学院综合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使用Altium Designer设计一个基于ENC28j60的网络通信模块。 二、实验仪器或设备 1.一台计算机。 2.Altium Designer软件。 三、总体设计 (一)新建工程 (二)元件的制作 2.1.制作ENC28j60芯片的封状 2.2.制作HR911105模块的封装 (三)绘制电路原理图 3.1.系统供电电路 3.2.ENC28j60通信电路 3.3.HR911105网络接口电路

(四)电路原理图的后续操作 4.3.元件的标注 4.4.更改元器件的PCB封装 4.5.原理图的编译与查错 4.6.生成元器件报表 4.7.生成网络报表 (五)绘制PCB电路板 5.1.规划电路板 5.2.装入网络表和元件封装 5.3.元件的布局 5.4.自动布线 5.5.手工修改布线 (六)PCB设计的后续操作 6.1.重新定义电路板形状 6.2.覆铜 6.3.字符串信息整理 6.4.DRC检查 6.5.打印电路图 6.6.打印PDF文档 四、实验步骤 1.新建工程

执行【File】|【New】|【Project】|【PCB Project】命令,新建一个空白的工程文件,并将其保存在网络通信文件夹下,重新命名为“ENC28j60.PrjPCB”。 执行【File】|【New】|【Schematic】命令,新建一个空白的原理图设计文件,命名为“ENC28j60.SchDoc”。 2.元件的制作 2.1 制作ENC28j60芯片的封状 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Library】|【Schematic Library】,新建库文件,命名为“ENC28j60.SchLib”并保存; ?执行菜单命令【Tools】|【New Component】,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将新建的元件命名为 ENC28j60; 图 2 添加元件 ?执行菜单命令【Place】|【Rectangle】在绘图区绘制一个大小合适的矩形; ?执行菜单命令【Place】|【Pin】放置管脚,ENC28j60 共有 28 个管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