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及预防措施论文

合集下载

浅谈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浅谈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编号:AQ-JS-06148( 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浅谈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On the cause analysi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highway traffic accidents浅谈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随着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出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交通事故的高发态势,给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营造成了隐患。

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道路交通事故是对高速公路交警的挑战。

现对本辖区交通事故的构特点、产生原因与预防对策做一下探讨一、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点分析(一)涉及车辆多,人员伤亡严重,财产损失大。

高速公路由于其通行量大、车速快、物流量大等特点,成为推动当今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但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其巨大的车流量极易形成几十辆甚至上百辆车相撞的连锁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也就不可估量,往往都是损失严重,车毁人亡。

(二)二次追尾事故发生率较高。

即前车遇险情或其他情况减速制动,后车未保持安全间距,在高速行驶中减速不及与前车发生碰撞,并有可能导致失火、爆炸。

高速公路车流量大,行驶速度快,一旦发生事故,后面的车辆很难及时做出判断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躲避,往往会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引起车辆连环碰撞,特别是在雾天,这种情况则更突出。

(三)单方事故较多。

即车辆碰撞中央隔离护栏或路边护栏,或者在路面上侧滑或翻车。

这种情况多是由于驾驶员疲劳驾驶、缺乏过硬驾驶技术所致。

(四)事故形态比较单一,因果关系比较明显,多为追尾事故。

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成绩土木工程与建筑系课程论文(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2014 年 6 月25 日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摘要:道路交通事故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6月中旬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27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另外大约5500万人因交通事故而受伤处因此预防交通事故是一个系统工程,文章以2004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为例,分别从人、车、路及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降低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行车安全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交通事故;成因分析;预防措施一、引言道路交通事故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2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另有大约5000万人因交通事故而受伤。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交通事故致人死伤的人数在今后20年中将增长65%,远远高于艾滋病、疟疾等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交通事故的“罪魁”是酒后驾车(自从新规出台后,这个因素大大减少)而后依次为超速、不系安全带、路况差、汽车性能不佳、交通违章和缺乏紧急医疗救护。

我国的交通事故面临的形势也非常严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道路里程逐年增长,机动车保有辆不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逐年上升。

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预防交通事故刻不容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道路通车里程逐年增长,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也呈逐年增长趋势。

根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统计,交通事故起数从2008年的265204万起上升到2009年的2785351万多起,年均增长2.3%。

死亡人数由73484万人下降到67759万人,年均减少7.2%。

2011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8.4万起,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2.5万人,受伤10.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4.4亿元。

虽然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标比上年有所下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9.3%。

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

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较高的事故死亡率、严重伤残率、耗费的巨额社会资源以及长期痛苦不堪的后果,使得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因此,必须认真探究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以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生活的权益。

首先,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可以分为多个方面。

一、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道路交通事故中最为主要的原因。

交通参与者的行为举止不当,超时驾驶、饮酒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等都是人为因素中常见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此外,行人闯红灯、车辆闯红灯、违反规定掉头、违反规定变道等行为也是造成本质上潜在风险的重要因素。

二、车辆因素车辆因素是指道路交通事故中与车辆有关的物理现象。

车辆的安全性能、维修保养和使用管理等等,都会影响到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和后果。

例如,车辆的制造、改装、加装以及相关配件等都可能会影响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车辆不合格或配备不完善的状况,也会有可能造成道路交通事故。

三、道路因素道路因素主要指道路的建设与维护管理。

包括:道路设计、路面状况、交通标志、信号灯设置、路侧设施、道路牵引力等。

道路条件的落后和不完善,交通设施的不规范使用和不良状态,都会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和后果造成严重的影响。

其次,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避免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加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力度,推广道路交通安全理念,增强公众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公众的交通安全素质。

让更多的人参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预防和发现,及时上报。

二、强化道路交通管理针对交通安全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加强交通管理,针对超速行驶、饮酒驾驶、违规停车、违章变道、路面维修等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管理和打击。

避免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强化车辆管理采取严格的车辆管理制度,加大对新车、二手车的检查力度。

车辆正规化管理,坚持长效的维护保养管理,加强车辆关键部件的维护保养检查,提高车辆使用效率,避免给道路交通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交通工程总论 - 副本

交通工程总论 - 副本

交通工程论文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关键词:汽车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摘要:道路交通安全是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道路交通事故时时刻刻危害着我们的生命健康,怎样提高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分析了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以及预防和解决的一些方法。

引言汽车的发明与汽车运输业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其所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也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公害。

美国学者乔治·维纶在他的著作《交通法院》中写道:“人们应该承认,交通管理已成为今天国家最大的问题之一,它比火灾更严重,因为每年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死伤和财产损失比活在更大。

它比犯罪问题也严重,因为它与整个人类有关,不管你是强者还是弱者,富人还是穷人,聪明人还是愚蠢人,男人、女人、小孩、或者老人,只要他们在公路或街道上,每分钟都有死于交通事故的可能。

”自1886年第一辆汽车问世以来,全世界已有3000多万人死于交通事故,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时数还多1300多万人,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一半。

根据国际红十字会新月会1988年公布的资料,目前世界上每年约有50多万人死于交通事故,1500多万人受伤,甚至成为终身残废。

美国的统计资料表明,美国从立国至1987年为止,交通事故中失望人数比历次战争(包括从革命战争至越南战争)中死亡人数之和还要多;另一项从1941年到2006年间的统计,美国公路事故中死亡246,69万人,为朝鲜战争中死亡人数51.9万人的四倍还要多。

这些确是一组警示而可怕的数字。

我国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字1980年以来,除中间个别几年稍有下降以外,一直居高不下,直至2005年才开始下降。

2006年底交通事故统计数据,事故起熟37.87万,死亡人数8.94玩,受伤人数43.11万,直接爱产损失达14.89亿元人民币,死亡人数几乎相当于一座大城市的人口。

在大城市方面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未全面汇总,据2006年36座大中城市的统计死亡人数已达1.89玩,受伤人数达11.83万,直接财产损失也达3.89亿元人民币,情况也相当严重交通事故危害性,不仅反映在伤亡人数上,它在经济方面所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浅析公交车路口交通事故成因及对策-汽车驾驶员技师论文

浅析公交车路口交通事故成因及对策-汽车驾驶员技师论文

浅析公交车路口交通事故成因及对策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要让有限的道路能够为更多的出行服务,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然而在推进公共交通事业时,我们必须要面对的就是交通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附属物——交通事故。

作为“世界第一公害”的道路交通事故已成为和平时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一种最严重的治安灾害,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城市公共交通。

大多数公交车都行驶在城区主要街道等人流量大、车辆密集的区域,为了载客需要频繁变更车道。

但公交车体积庞大,车身长,变更车道或通过路口时,一旦观察不够或,未能及时避让其他车辆和行人,就很容易发生拥堵、碰撞、剐蹭。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共查处不按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的交通违法行为2649万起,平均每天7万多起。

全国涉及人员伤亡的路口交通事故4.6万起,造成1.1万人死亡、5万人受伤,分别上升17.7%、16.5%和12.3%。

其中,因路口违反交通信号灯导致的事故起数上升17.9%。

因此,公交车的道路行驶安全,特别是路口的通行安全更应予以重视。

一、相关介绍(一)名词解释1.城市公交,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是指包括公共汽车、出租车、地铁、轨道、轮渡等各种交通方式的总称;从狭义上讲,是指在城市及所辖区范围内供公众出行采用的、经济方便的公共汽车客运交通方式,通常称为“公交”。

在此,本文讨论的主要是狭义的公交。

2.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 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它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 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

3.交叉路口是指道路的交叉口,是两条或两条以上道路的相交处。

车辆、行人汇集、转向和疏散的必经之地,为交通的咽喉。

一般分为平面交叉口(T形、Y 形、十字形、X形、错位、环形等)、环形交叉口(环岛)和立体交叉口(立交桥、引道和坡道)。

《2024年道路交通事故致因分析方法研究》范文

《2024年道路交通事故致因分析方法研究》范文

《道路交通事故致因分析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道路交通事故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其影响不仅限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对道路交通事故的致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是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关键。

本文旨在探讨道路交通事故致因的分析方法,以期为交通安全的管理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二、道路交通事故致因的常见因素道路交通事故的致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人、车、路、环境和管理等因素。

人的因素包括驾驶员的驾驶行为、心理状态、身体状况等;车的因素涉及车辆性能、安全设备等;路的因素则包括道路设计、线形、路面状况等;环境因素则涵盖天气、能见度、交通流量等;管理因素则涉及交通法规、交通设施的维护等。

三、道路交通事故致因分析方法(一)事故现场勘查法事故现场勘查是道路交通事故致因分析的基础。

通过对事故现场的勘察,收集事故相关的物证、痕迹等信息,分析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

此方法可以直观地了解事故的直接原因,为后续的致因分析提供依据。

(二)数据统计法数据统计法是通过收集大量道路交通事故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揭示事故的致因。

此方法可以系统地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因果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是通过分析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找出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此方法可以深入剖析事故的内在联系,揭示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四)仿真模拟法仿真模拟法是通过建立道路交通事故的仿真模型,模拟事故发生的过程和情景,从而分析事故的致因。

此方法可以模拟实际道路交通环境,为事故致因分析提供更为真实的依据。

四、研究实例及分析以某市一起典型的道路交通事故为例,运用上述分析方法进行致因分析。

首先,通过事故现场勘查法收集事故相关信息;其次,运用数据统计法分析该市道路交通事故的规律和特点;再次,采用因果分析法深入剖析该起事故的内在联系和致因;最后,运用仿真模拟法模拟事故发生的过程和情景。

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及预防研究

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及预防研究

车辆工程技术230 理论研究1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1.1 驾驶员和行人违反交通法规,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 据有关资料统计,妨碍安全驾驶行为、逆向行驶、违法会车、未按规定让行和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产生的主要诱因,由此导致的交通事故占全市事故总数的90%以上。

因非机动车和行人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引发的事故占比也超过了60%。

由此可见,人的交通违法是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在正常情况下,驾驶员对周边道路环境和车辆行驶速度都会有清晰的感知和识别,能够对车辆进行较好的操控。

但是,当驾驶员存在疲劳驾驶、酒驾、超速、超载或其它违反交通法规的驾驶行为时,其对周边道路环境的感知能力将会被显著削弱,对所驾乘车辆及车速的掌控能力会随之大幅下降,进而导致其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并由此可能引发各类交通事故。

同时,驾驶员特别是新手驾驶员的驾驶熟练程度不足,或是对交通法规、出行路径等不够熟悉,也容易产生各种不当操作,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此外,从行人的角度来看,不按规则通行、随意闯红灯、乱穿马路等扰乱正常交通秩序的行为,加之受到紧急情况下个体意识和反应速度等的影响,往往会阻碍交通正常通行,并由此导致各类交通事故发生。

1.2 车辆违法上路行驶,驾驶员对突发故障处置不当 车辆是保障客货运输及交通安全的重要载体,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由车辆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主要源于车辆本身不符合上路标准而违法上路行驶,如未经检验的车辆、伤病车辆、违规电动车等;抑或是允许上路的车辆在行驶过程突发故障,如出现刹车失灵、车辆爆胎等紧急情况。

据了解,目前道路交通事故中所涉及到的主要车辆类型及发生事故数量排序(从大到小)依次是小型车、摩托车、大中型货车以及大客车,其中,以小型车占绝对主导地位。

虽然一般因车辆故障而引发的交通事故规模总体不大,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因车辆不符合上路标准或行驶过程中偶发故障将会大概率地导致出现相对严重的交通事故,尤其是大中型货车和大客车[1]。

交通安全事故安全教育(3篇)

交通安全事故安全教育(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数量逐年增加,道路交通事故也呈现出上升趋势。

交通事故不仅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还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本文将从交通安全事故的危害、事故原因分析、安全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引起广大人民群众对交通安全的重视。

二、交通安全事故的危害1. 人员伤亡:交通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是极其严重的。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高达数万,受伤人数更是不计其数。

这些伤亡事故给家庭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遗憾。

2. 财产损失:交通事故不仅造成人员伤亡,还会导致车辆、设施等财产损失。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高达数百亿元。

3. 社会影响:交通事故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救援和处理,给社会带来额外负担。

4. 环境污染:交通事故导致车辆损坏,部分零件、油液等物质泄漏,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交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1. 驾驶员因素:驾驶员是交通事故的主要责任方。

驾驶员素质不高、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违章操作等都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2. 车辆因素:车辆技术状况不良、制动系统失灵、灯光、喇叭等信号装置不完善等都是导致交通事故的原因。

3. 道路因素:道路设计不合理、路面状况不良、交通标志、标线等不完善等都是导致交通事故的原因。

4. 环境因素:恶劣天气、道路施工、交通拥堵等都是导致交通事故的原因。

5. 行人因素:行人闯红灯、随意横穿马路、翻越隔离栏等都是导致交通事故的原因。

四、交通安全防范措施1. 提高驾驶员素质:加强驾驶员教育培训,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从源头上预防交通事故。

2. 加强车辆管理:严格执行车辆年检制度,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加强对新车的质量监管,提高车辆安全性能。

3. 完善道路设施:优化道路设计,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加强交通标志、标线等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交通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题 目: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及预防对策 系 部: 经济管理系 专 业: 公路运输与管理 学 号: ************ 班 级: 运管1009班 * 名: ** 指导老师: ***

2013 年 06 月 01 日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及预防对策 摘要:道路交通事故的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文章以2004年全国道路交通事

故为例,分别从人、车、路及环境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降低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行车安全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交通事故;成因分析;预防措施

Abstract: The caption ............. Key words: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目 录 一、 引言 现状及相关指标统计。……………………………………………………………1-2 二、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1、人的因素。………………………………………………………………………2-3 2、车辆因素。………………………………………………………………………4-4 3、道路因素。…………………………………………………………………… 4-5 4、环境因素。………………………………………………………………………5-6

三、预防交通事故的措施 1、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减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6-7 2、加强车辆维护,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7-7 3、完善道路安全设施,不断改善道路条件。……………………………………8-8 4、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优化道路交通安全环境。………………………………8-8

结 束 语……………………………………………………………………………8-8 文 献……………………………………………………………………………… 9-9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1 一、引言 道路交通事故是所有国家都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每年大约有12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另有大约5000万人因交通事故而受伤。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交通事故致人死伤的人数在今后20年中将增长65%,远远高于艾滋病、疟疾等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交通事故的“罪魁”是酒后驾车(自从新规出台后,这个因素大大减少),而后依次为超速、不系安全带、路况差、汽车性能不佳、交通违章和缺乏紧急医疗救护。我国的交通事故面临的形势也非常严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道路里程逐年增长,机动车保有辆不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预防交通事故刻不容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道路通车里程逐年增长,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道路交通事故也呈逐年增长趋势。根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统计,交通事故起数从2008年的265204万起上升到2009年的2785351万多起,年均增长2.3%。死亡人数由73484万人下降到67759万人,年均减少7.2%。2011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8.4万起,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2.5万人,受伤10.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4.4亿元。虽然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标比上年有所下降,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9.3%。2011年上半年全国特大恶性道路交通事故大幅上升,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群死群伤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21起,造成 398人死亡、526人受伤。与上年相比上升幅度较小,事故起数上升1.1%,死亡人数上升1.3%,受伤人数上升2.1%。2008年至2011年,平均每年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15起左右。我国部分年份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标统计数字如表1所示: 针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面临的严峻形势,我认为,应当从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研究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有效措施。

表1 我国部分年份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标统计 (注:公安部网上信息正在更新,最新为2011年上半年数据)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

二、道路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交通事故是在特定的交通环境影响下,由于人、车、路、环境诸要素配合失调偶然发生的。因此,分析交通事故成因最主要的是分析人、车、路、环境对交通事故形成的影响,可用下式来描述事故的产生:A=f(P,V,R,E)。式中:A为发生交通事故行为;P为影响交通安全的人力因素;V为影响交通安全的车辆因素;R为影响交通安全的道路因素;E为影响交通安全的环境因素。

(一)人的因素

人是影响交通安全最活跃的因素。在人—车—路—交通环境构成的体系中,车辆由人驾驶,道路由人使用,交通环境要有人的管理。因此,对交通安全的研究应对人以足够的重视。据近年来统计,人的因素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由此造成的交通事故约占总事故的95.30%,其中机动车驾驶员的过失造成交通事故的占87.5%,非机动车驾驶员占4.7%,行人、乘客占5.19%,其他人员占2.63%。分析历年交通事故原因可以发现,驾驶员的违章操作和失误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2009年由于驾驶员的原因造成的伤亡人数见表2所示。

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行为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其中超速行驶、占道行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违法超车、疲劳驾驶 等原因造成的人员死亡比较突出。统计数据同时表明,

年 份 事故次数(起) 死亡人数(人) 受伤人数(人) 直接经济损失 (亿元)

2008 265204 73484 304919 10.1

2009 2785351 67759 275125 9.1 2010 3906164 65225 254075 9.3 2011 上半年 1840998 25864 106370 4.4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3 超速行驶、客货运输、无证低龄驾驶、夜间行驶成为马路四大“杀手”。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有一半以上系因无证驾驶人、低驾龄驾驶人交通肇事所致。 2010年 交通事故主要原因统计分析 如表3所示。

表2 2009年交通事故主要原因统计分析 事故原因 死亡人数(人) 受伤人数(人) 无证驾驶 20673 89572 超速行驶 19741 88180 疏忽大意 15993 69338 措施不当 15234 83060 酒后开车 12157 71655 疲劳驾驶 12052 71397 违章穿行 13150 88798

表3 2010年交通事故主要原因统计分析

事故原因 死亡人数(人) 占死亡总数 超速行驶 18410 17.2% 客货运输车辆肇事 41306 38.6% 无证驾驶人驾驶机动车肇事 22371 20.9% 3年以下驾龄驾驶人肇事 33986 31.7% 夜间行驶事故 48870 45.6%

另外,非机动车骑乘人员和行人缺乏交通安全意识,自我防范意识差,无视交通规则。如在非人行横道横穿公路、与机动车辆抢行、贪图方便而破坏护栏等现象时有发生,乘客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向窗外乱抛废弃物、在非公交站点拦截车辆、与驾驶员争论是非等,从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也为数不少。2008年,因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乘车人及其他人员过错导致的交通事故35114起,8920人死亡,29518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6.8%、8.3%、 6.1%。 所以,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的改善是提高交通安全水平、减少交通事故的决定性因素。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4 (二)车辆因素 车辆是现代道路交通的主要运行工具。车辆技术性能的好坏,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2011年在各种形态的交通事故中,单车事故占有一定比例,这类事故的起因通常是由于肇事车辆安全技术状况不良引起。如车辆制动失灵、制动不良、机件失灵、灯光失效和车辆装载超高、超宽、超载、货物绑扎不牢固所致。另外,由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各种机件承受的反复交变载荷,当超过一定数量也会突然发生疲劳而酿成交通事故。

对客货运输企业而言,由于单位维修制度不完善、不落实,车辆检验方法落后,致使一些车辆常常因带病行驶而肇事,这也是车辆本身造成事故的原因。据我国交通事故的统计资料中可知,制动系和转向系故障是车辆因素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现有运行车辆中有50%左右属于机构失调、带病运行,特别是个体车辆和挂靠车辆更为严重。这些都构成了交通事故的机械隐患。

表4 2011年因车辆问题召回车型数量排名 排序 召回车型 车企名称 召回数量 开始召回时间 1 雅阁 广汽本田 605025 2011年8月8日 2 奥德赛 广汽本田 151489 2011年8月8日 3 飞度 广汽本田 145542 2011年9月15日 4 新君威 上海通用 133074 2011年2月28日 5 峰范 广汽本田 115455 2011年2月25日

(三)道路因素

道路交通的安全取决于交通过程中人、车、路、环境之间是否保持协调,因此,除了前两个因素以外,道路本身的技术等级、设施条件及交通环境作为构成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它们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近几年,由于机动车数量增长迅速,远远超过交通基础设施增长速度,而我国低等级公路还比较多,道路狭窄或破损,大部分道路没设中央分隔带和路边两侧护拦,警告、限制等标志数量不足、标志不清不规范、符号模糊难以辨认,这些都从客观上增加了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