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通用范本

轨道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通用范本
轨道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229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A Group Or Social Organ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 o Abide By The Rules Or Rules Of Action And Require Its

Members To Abide By Them. Different Industries Have Their Own Specific Rules Of Ac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Goals According T o The Plan And Requirement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轨道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通用范本

轨道施工安全作业指导书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团体或社会组织中,需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并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都有其具体的做事规则,目的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1、目的

为了在铁路轨道施工中做到严密组织,科学施工,确保职工在轨道施工中的安全和健康,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而制订本作业指导书。

2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郑开城际铁路工程指挥部施工生产全过程对轨道施工中的过程控制。

3、术语和定义

采用GB/T28001/2001 标准及公司《管理手册》中的有关术语和定义。

4、职责

4.1、安全质量部负责编制本作业指导书并负责组织实施。

4.2、指挥部、项目部负责对施工中的轨道安全进行控制。

5、工作程序

5.1轨料装卸和搬运,直采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当采用人工时,应选用适当的工具,并设专人统一指挥。

5.2轨料应按规定分类堆码稳固,不得侵入眼界。

5.3轨料装车不得超限、超载和偏载,并应捆绑牢固。料车运行中发现装载不良,应立即停车整理加固。

5.4车辆走行时,严禁装卸轨料。装运超限

轨料应按铁道部现行《铁路超限货物运输规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5.5钢轨堆码时不宜超过6层。如场地限制需高层堆码时,应加强支垫。

5.6预应力混凝土轨枕(以下简称混凝土枕)堆码高度不宜超过14层,应保持上下同位。

5.7人工堆码木枕不直超过10层。采用机械堆码不宜超过30层,每隔5~7层应设置垂直方向的支垫木枕。

5.8道碴的装卸作业时,施工负责人应使用音响信号进行指挥;分段卸碴时,应防止卸后车辆偏载脱线;装卸道碴时,人员不得站、坐在两车之间。

5.9所卸道碴坡脚与轨面水平等高处距钢轨

头部作用边不得小于810mrn,向线路一侧的边坡不得陡于1:1,双线间堆码高度不得超过轨面300mm。

5.10遇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得卸碴:

5.10.1未确认卸车信号;

5.10.2道口、明桥面或影响道岔信号和导管连动的地段;

5.10.3夜间和无照明的隧道;

5.10.4邻线来车时。

5.11当工程列车上所装料具需在途中先卸一部分时,卸后车上剩余料具不得偏载。

5.12运送散装轨料应捆绑加固。

5.13运送跨装轨料应加强捆绑和支挡。跨装车辆间的提钩杆应绑牢,车钩钩头应加装防伸缩夹具,防止轨料串动。

5.14运送跨装与散装轨料的车辆不得载人。

5.15在装卸轨料和道碴的过程中,任何人不得钻越列车。

5.16人工铺轨时,抬运钢轨和轨枕的跳板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安放稳固。

5.17桥上散铺枕木应纵向进行,并应留出人行通道。

5.18人工钉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5.18.1钉道工序不得错乱,各工序应前后错开,减少相互干扰;

5.18.2钉道应使用抱锤,不得抡锤;每盘锤应前后借开3根木枕的距离,左右股错开不得小于4m;

5.18.3压撬人员所处位置应与打锤人员成

直角方向,撬棍插入枕底长度不宜过短,防止滑撬,禁止坐骑压撬。

5.18.4在钢轨底部安放垫板、胶垫时,不得将手伸人枕顶轨底间;

5.18.5连接钢轨接头,将钢轨推入已连在另一根钢轨上的两块接头夹板间时,严禁用手扶接头夹板或将手放在任何一根钢轨的端部;

5.18.6安装接头夹板螺栓时,不得用手指摸探螺栓孔眼;

5.18.7不得在轨顶敲打整直弯曲道钉,防止飞钉伤人;

5.18.8当邻线来车时必须停止钉道作业,人员和料具一律撤出限界以外。

5.19人工铺钉道岔应符合下列规定:

5.19.1安装滑床板、垫板时,严禁直接用

手调试就位;

5.19.2安装尖轨时,严禁将手、脚放在基本轨和尖轨之间; 5.19.3安装轨掌时,不得用手探摸轨撑与钢轨、滑床板、垫板间的空隙;

5.19.4道岔铺设后.当连接曲线未铺前,在辙叉后面必须加铺一节临时短轨,以免辙叉被机车附件挂上;

5.19.5新铺道岔的尖轨必须加锁;

5.19.6使用新铺道岔时,不得用撬棍扳道和采用道钉支顶尖轨。

5.20硫磺锚固施工除符合《铁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第2.6节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5.20 1熬制锚固浆温度不得大于180℃;

5.20.2锚固浆保温车应有专人着火;

5.20.3在现场锚固混凝土枕时,应由专人操作,并应有防烫措施。

5.21机械铺轨时,轨节场布置应使轨料卸车、储存、轨节钉联、装车、调车作业和列车编组等相互间不发生干扰,卸车不得侵入限界。

5.22轨节钉联线路两旁的料具应堆放整齐,不得影响调车作业和司机对位的视线。

5.23电源线和龙门吊机接触线距轨顶不得小于7.5m。各种电源线不宜横跨股道。变压器与配电室应设置在场地的同一侧。

5.24各类吊机吊运轨料,应符合《铁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第2.3节的有关规定。

(25)轨节场内的硫磺仓库和锚固车间距

木枕堆放区不得小于50 m,并应有防火措施。

5.26施工人员不得跨越正由绞车拖拉流动工作台的钢丝绳,不得站在两个流动工作台的连接处。

5.27流动工作台移动前,应先发出音响信号,作业人员应撤至钉联线两侧的工作平台上。

5.28木枕轨节每根接头道钉不得少于4个。

5.29使用铆钉枪钉道钉时,严禁打空枪或斜打道钉。

5.30轨节运输应使用专列车组,随车配置防溜器材。

5.31轨节装车不得超重。钢轨为50kg/m、长度25m的混凝土枕轨节不应超过7层,

60 kg/Tn、长度25 m的混凝土枕轨节不应超过6层。既有线长途运输时直为6层。

5.32使用拖拉轨节的滚筒车体运输轨节时,轨节和滑轨间应有止滑卡具。

5.33轨节列车运行速度,在铺轨工地不得大于5 km/h;在换装地点至铺轨工地不得大于15 km/h;在轨节场至换装地点根据新线线路质量决定,不得大于60 km/h。

5.34轨节换装地点应避开曲线、桥头、高压线、通讯线交叉处、道口、跨线桥以及线间距小于4.5m的区段等有施工干扰的地段。

5.35换装地点线路应予重点整道,路基松软地段应作加固处理。

5.36换装时,人员不得站在轨节上、轨节车两旁或穿越换装龙门架。

5.37拖拉轨节宜在直线或曲线半径较大的地段上进行,应指定专人引导铁靴顺利进入平板车上的每个滚筒。轨节拖拉就位后,应立即锁定制动。

5.38铺轨机作业前端应有放风制动装置。铺轨机前轮不得超过已铺轨节前端的第三根轨枕,并应安放止轮器。

5.39轨节挂钩起钩前,应先将钩挂稳,待挂钩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后方可起吊。

5.40使用龙门架或铺轨机铺轨应符合下列规定:

5.40.1起吊或走行前,应先发出音响信号;

5.40.2铺轨机的走行速度不宜大于5km/h,对位时不得大于1km/h;

5.40.3操作前进时,机前施工人员应撤离轨道,站在安全处;

5.40.4龙门架走行轨必须支垫平稳;

5.40.5当穿过高压线时,与高压线间的安全距离应符合《铁路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第2.3.4条规定,机顶严禁站人。

5.40.6利用架桥机铺设桥上轨节时,应遵守架桥机的安全操作规程。

5.41当拨正就位轨节时,人员不得站在轨枕盒内。

5.42轨节连接时,每侧接头的每根钢轨上拧紧的接头螺栓不得少于2个,并应使接头处轨面的错牙不大于2mm。

5.43连接轨节的施工人员未撤离轨道前,下一轨节不得伸出铺轨机。

5.44成品道岔宜采用在平板车上加三角托架测立装车,长岔枕应散装,捆绑牢固。

5.45岔区有高压线、通讯线、跨桥线等障碍物时,不宜使用吊机直接铺设道岔。

5.46轨行吊机吊铺成品道岔时,轨行吊机所在的新铺线路应经过重点整道。

5.47站线铺轨不得在道岔导曲线或道岔连接曲线上拖拉轨节。

5.48站内轨道施工,当邻线来车时,必须停止作业,人员和机具一律撤出限界以外。

5.49长大坡道的轨节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5.49.1铺轨作业前应检查铺轨机,制动系统应确保良好,风压达到规定;

5.49.2铺轨机对位铺轨时,应在下坡方向

塞入2组4个铁鞋,备足防滑砂;

5.49.3铺轨机铺轨端应设专人掌握放风阀,当铺轨机到位或遇紧急情况时立即放风制动;

5.49.4换装后轨排拖拉应有专人防护,并备木楔和止轮器。

可在此位置输入公司或组织名字

You Can Enter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