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噪声的测量与评估实验报告

城市交通噪声的测量与评估实验报告

13城乡规划2班

一、实验原理

1.城市交通干线两旁噪声来源复杂,主要有发动机噪声,汽车排气噪声,轮胎路面摩擦噪声等,其复杂的声场只能通过仪器测量其统计百分数A声级来确定。

2.选取某主干道旁三个测点,每组测量使用声级计每5s采样一次,共测量200次(实220次)以统计分析。

3.噪声评价需要用统计百分数A声级Ln和等效连续A声级Leq,Ln分为L10、L50、L90,分别为峰值噪声,平均噪声和本底噪声。Leq可由如下公式求得

Leq=10lg[(1/n) *∑10^0.1Lpi]

在试验中用近似公式Leq=L50+(L10-L90)/60代替。

4.统计在10min中内的车流量n以计算每小时道路截面的车流量N。

N=2*6*n

二、测点布置图

A测点一:瘦狗岭路613号

B测点二:瘦狗岭路555号广州市水务局

C测点三:国立中山大学天桥下

三、测量原始数据及计算过程

导入excel 表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求得L10,L50

并由公式Leq=L50+(L10-L90)/60求出Leq

Leq L10 L50 L90 Leq

测地一76.5 71.8 69.8 71.91

测点二77.2 72.3 70.6 72.41

测点三80.1 77.8 75.5 77.88

同时记录车流量数据以获得道路截面车流量N=n*2*6

n(日间)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

测点一10:40 478 38 33

侧点二10:52 705 70 46

测点三11:08 456 46 50

N(日间)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

测点一5736 456 396

侧点二8460 840 492

测点三5472 552 600

四、标准对应

城市5类环境噪声标准值如下:

?类别??? 昼间???? 夜间?

0类???50分贝??40分贝

?一类???55分贝??45分贝

?二类???60分贝??50分贝?

三类???65分贝??55分贝?

四类???70分贝??55分贝?

(1)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别按严于0类标准5分贝执行。?

(2)一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

(3)二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4)三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5)四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执行该类标准。

实验所测道路Leq>70dB,对应四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实际测点为广园快速路段,与标准对应。

五、降噪建议:

由于测量噪声较大,且道路两侧有较多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小组认为有必要进行一定的降噪措施。

1、从声源处限制,实测路段较为拥堵,可将车辆分流至其他路段,减少噪音和拥堵情况。

2、路段上行车较多大型货车,建议进行时段分流。

3、加密绿化带,减少道路噪声,同时净化道路两侧空气。

4、相应路段设置隔声板,减轻快速路噪声对居住地段以及附近学校、医院的影响。

南通市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实验报告

南通市交通噪声监测实验 ——崇川区青年中路青年东路交接的城山路四岔路口一实验目的: 1、掌握声级计的使用方法以及定点测量法,学会用积分声级计测量交通噪声。 2、熟练计算等效声级、统计声级、标准偏差。 3、了解南通市交通噪音现状并提出一些减噪建议。 二实验原理: 1、据有关部门的资料,噪音污染中各污染源调查结果显示出交通噪音已成为威胁我们健康的最大噪音污染源,(统计表见下),因此,我们策划了这次南通市交通噪音的监测实验,以便于我们了解周围的声环境状况。 2、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的测量:人工采样,数据自动处理。用长度加权法计算每条道路及全市道路交通平均等效声级。 (1)测点布设 在城市规划部门划定的城市主、次干线上,每个自然路段布一个测点,测点距任一路口的距离应大于50米。长度不足100米的路段,测点设于路段中间。测点位于人行道上距路面(含慢车道)20厘米处。 (2)测量仪器 采用积分声级计、环境噪声监测仪、噪声数据采集器等具有连续测量功能的噪声测量仪器,不得采用人工读数的声级计。测量仪器的电、声性能应满足国家标准《声级计电、声性能及其测量方法》(GB3785-83)中Ⅱ型以上声级计的性能要求,不得采用Ⅲ型声级计。仪器的使用、校准、检定、测量条件等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噪声部分)》的有关规定执行。 每个测点(路段)测量20分钟的等效声级,同时记录车流量。 (3)数据有效性规定 监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时段进行,一般以春季或秋季监测为宜。测量过程中凡是自然社会可能出现的声音(如叫卖声、说话声、小孩哭声、家用电器声等),均不得视作偶发噪声而予以排除。

∑ ∑ ==?= n i i n i i Aeq Aeq I I L L i 1 1 在交通管制和突击性强化管理条件下测得的结果一律无效。 凡是在非正常工作时间段内测得的数据,监测点位不符合认证结果,测量仪器不符合要求的监测数据视为无效数据,全市有效数据量必须大于测点总数的95%以上。否则,该项指标以零分计。 : (4)数据处理 1)指标定义及计算公式 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指城市建成区经认证的交通干线各路段监测结果,按其路段长度加权的等效声级。计算公式: 式中:LAeq 为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单位:dB(A); LAeqi 为第i 路段监测的等效声级,单位:dB(A); Ii 为第i 路段的长度,单位:m; n 为全市当年监测的考核路段总数,单位:条。 2)计分方法 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计分权重为4分。平均值≤68dB(A),得4分;平均值≥74dB(A),得0分。计分公式:4(74-X)/6 式中:X 为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单位:dB(A)。 3)操作解释 见环境监测指标实施规定。 4)数据来源 各城市环境监测部门监测结果。 5)相关技术文件 (a )《环境监测指标实施规定》(见第三部分) (b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第三册 噪声部分)》 三 实验介绍: 1、测量仪器:积分级声级计 2、测量条件:(天气条件)无雨 无雪 风速5.5米以下

噪音检测实验报告的误差分析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噪音检测实验报告的误差分析 篇一:噪声测量实验报告 噪声测量实验报告 学院: 专业班级:组长:组员:组员:组员: 实施时间: 噪声测量实验 ——周围环境与声学现象对人体主、客观评价室内声环境的影响 时间:20XX.06.1510:00—11:30地点:湖南大学德智学生公寓5-6栋 一、前言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建设、交通工具、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各种机器设备和交通工具数量急剧增加,以工业和交通噪声为主的噪声污染日趋严重,甚至形成了公害,它

严重破坏了人们生活的安宁,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 众所周知,高校的宿舍是大学生在校内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良好的环境可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进健康,使学生有充沛的精力学习和研究。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地区院校的发展进程也不断加快,与此同时,也导致越来越多的校园噪声,声级也越来越高。 二、实验目的与原理 噪声级为30~40分贝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由于休息不足,疲劳不能消除,正常生理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70分贝以上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发生事故;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学生公寓是学生在校园的一个家,是学生平时休息的场所,所以需要一个较为安静的环境,但是,同学们常常会抱怨宿舍不够安静,外界太吵闹,墙体隔音效果不好等等。为了降低宿舍内噪声,减少噪声的干扰和危害,保证同学们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充分了解宿舍的噪声污染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我们小组选择了湖南大学德智公寓进行了噪声测量实验,明确其中的噪声污染源,从而提出适当的措施,以便减少噪声。通过噪声测量,能让我们良好地掌握噪

噪声测定实验报告

噪声测定实验报告 引言 噪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一种声音。它可以是来自交通工具、建筑 工地、机械设备以及人声等等。噪声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听觉感受,还可能对我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噪声进行准确测定是非常重要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不同环境中的噪声水平,来了解噪声的特征以及对人体的影响。 实验步骤 1. 设计实验 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能够有效测定噪声的实验方案。首先,确 定测量噪声的设备和方法。我们选择了一个专业的噪声测量仪器,该仪器能够准确测量噪声的强度以及频率特征。其次,确定测量噪声的位置和时间。我们选择了三个不同的场所:室内、室外和交通繁忙的街道。每个场所的噪声测量将在不同的时间进行,以获取不同时间段的噪声数据。 2. 收集数据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噪声测量仪器收集了每个场所的噪声数据。我们按照 事先设计的时间计划,分别在早晨、中午和傍晚的不同时间段进行了测量。每次测量持续时间为10分钟,以获取足够的数据样本。在每个场所,我们选择了代表性 的位置进行测量,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分析 在数据收集完成后,我们将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首先,我们计算每个场所的 噪声平均强度,并绘制相应的柱状图以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然后,我们对每个场所的噪声频谱进行分析,以了解不同频率范围内的噪声强度。最后,我们使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以确定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显著性。 4. 结果讨论 根据我们的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 室内的噪声水平相对较低,平均强度约为60分贝。 - 室外的噪声水平较高,平均强度约为80分贝。 - 交通繁忙的街道噪声水平最高,平均强度约为90分贝。 - 在噪声频谱分析中,我们发现 交通繁忙的街道上的噪声主要集中在低频范围。

道路噪声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道路噪声环境监测实验报告标题:道路噪声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主要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进行监测,以了解和评估道路噪声污染状况,为噪声污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 道路噪声监测主要基于声学原理,使用声级计等设备对道路两侧的噪声进行测量。噪声污染的评价主要依据声压级(dB)和声功率级(dB)等参数。同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和特征。 三、实验步骤 1.实验准备:选择城市典型交通干道作为监测对象,选取合适的监测点,避免 周边建筑物、车辆等噪声干扰。准备声级计、计时器、数据记录表等设备。 2.现场监测:在设定的监测点,采用声级计对道路两侧的噪声进行测量,记录 数据。测量时间选择早晚高峰时段和平时时段,以全面了解道路噪声状况。 3.数据处理:将监测数据整理成表格,计算各时段的平均声压级和标准差,分 析不同时段的噪声污染状况。 4.结果分析:根据监测数据,分析道路噪声的来源、传播特性及对周边环境的 影响。对比不同路段的噪声污染状况,评估道路噪声污染的整体水平。 四、实验结果 以下为某城市典型交通干道的噪声监测数据(单位:dB):

1.道路A在早晚高峰时段的噪声污染较为严重,平时略好; 2.道路B在平时的噪声污染较小,早晚高峰时段的噪声污染略有增加; 3.二者整体噪声污染水平相近,但道路A的噪声污染波动较大。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初步了解了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状况。实验结果显示,所监测的道路A和道路B的噪声污染整体水平相近,但存在早晚高峰时段的波动差异。这为城市管理部门制定针对性的噪声污染防治策略提供了依据。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建议: 1.在早晚高峰时段,对道路A实施交通管制措施,减缓车辆通行速度,降低车 辆噪声污染; 2.对道路B周边进行绿化带建设或安装隔音设施,以减轻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 响; 3.在非高峰时段,可考虑对道路A和道路B进行路面维修或更换降噪性能更好 的路面材料,以降低车辆行驶噪声; 4.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交通法规意识,共同营造宁静 的城市交通环境。 总之,本实验通过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监测和分析,为城市管理部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有助于推动城市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噪声测量实验报告

噪声测量实验报告 噪声是指在任何环境中出现的声音,它可能由机器、交通、工 厂等方面引起。在今天的生活中,噪声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 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噪声可对人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因此测量 噪声对我们很重要。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台噪声测量仪来测量噪声。噪声 测量仪可用于测量不同环境中的噪声水平。该仪器具有许多优点,包括精度高、测量范围广、测量速度快等。 我们首先测量了一些正常生活中的常见情况,如办公室、超市、学校和公园等地方。然后,我们还测量了许多噪声环境,如切割机、汽车、即开水机等物品产生的噪声。这些测试提供了一些有 用的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噪声在我们生活中的角色。 我们测试得出,大多数噪声环境的噪声水平在60分贝以下, 这意味着其噪声水平接近正常谈话的水平。但是在特定的噪声环 境中,如集会等噪声比较大的地方,噪声水平能够达到120分贝 以上。这种噪声极易引起听觉损害,造成大量健康问题。

除了频率范围外,我们还关注了时间参数。我们发现,很多环 境中的噪声水平变化较大。在一些情况下,噪声水平比其他情况 下更加稳定。这是因为一些环境中噪声源的功率不固定,或者噪 声源有间歇式的稳定周期。 在这项实验中,我们还研究了不同频率范围内噪声的特点。在 低频范围内,噪音的主要来源是重型机械、交通和风。在高频范 围内,噪声通常由机器音、汽车尾气和疲倦的人声产生。测量不 同频率范围的噪声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噪声的来源。 最后,我们强调,测量噪声的重要性在于了解噪声环境中噪声 水平的变化,这对人类的健康非常重要。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 必须注意环境中的噪声水平,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降低噪声水平。

噪声测定实验报告

噪声测定实验报告 噪声测定实验报告 引言 噪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免的环境问题之一。它不仅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 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干扰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因此,准确测定噪声水平对于 评估环境质量和采取相应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旨在通过噪声测定实验, 了解噪声的特性、来源以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并探究不同环境下的噪声水平。 实验方法 1. 实验仪器与设备 本实验使用的仪器为声级计和噪声源。声级计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声音强度的 仪器,其测量结果以分贝(dB)为单位。噪声源可以是机器设备、交通工具或 其他产生噪声的物体。 2. 实验步骤 (1)选择不同环境进行噪声测定,包括室内、室外、交通路口等。 (2)在每个环境中设置相同的测量距离,保持声级计与噪声源之间的距离不变。(3)打开声级计,将其置于测量环境中。 (4)记录每个环境下的噪声水平,包括声音强度和频率分布。 实验结果与分析 1. 室内环境下的噪声水平 在室内环境中,我们选择了一个普通的办公室进行测定。实验结果显示,办公 室中的噪声水平较低,平均分贝数约为40dB。这是因为办公室内通常没有大型机器设备运转,而且室内的隔音措施较好,能够减少外界噪声的干扰。

2. 室外环境下的噪声水平 在室外环境中,我们选择了一个繁忙的市中心街道进行测定。实验结果显示,街道上的噪声水平较高,平均分贝数约为70dB。这是因为街道上存在大量交通工具行驶、行人交谈以及商贩叫卖等噪声源,同时缺乏隔音措施。 3. 交通路口的噪声水平 在交通路口进行噪声测定,我们发现噪声水平较高,平均分贝数约为80dB。这是由于交通路口是交通流量较大的地方,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的引擎声以及鸣笛声都是主要的噪声源。此外,行人交谈声和交通信号灯的声音也会贡献一部分噪声。 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噪声测定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 室内环境下的噪声水平较低,对人体的影响较小。 2. 室外环境和交通路口的噪声水平较高,对人体的影响较大。 针对噪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在室内环境中,可以采取隔音措施,如使用隔音玻璃、隔音门等,减少外界噪声的干扰。 2. 在室外环境和交通路口,可以采取降噪措施,如设置隔音屏障、改善交通流量等,以降低噪声水平。 总结 噪声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通过本次噪声测定实验,我们了解了不同环境下的噪声特性和水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创造一个更加安静、舒适的生活

噪声检测实验报告

噪声检测实验报告 噪声检测实验报告 引言 噪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法避免的一部分。它来自于各种源头,如交通、工厂、建筑工地等。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包括睡眠障碍、听力受损、心理压力增加等。因此,对噪声进行检测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本 实验旨在通过使用专业设备和方法,对不同环境下的噪声进行检测和分析,以 了解其特点和对人体的影响。 实验设计 本实验共选取了三个不同环境进行噪声检测。分别是:市区道路交通噪声、工 厂生产车间噪声和室内家庭环境噪声。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我们 使用了专业的噪声检测仪器,包括声级计和频谱分析仪。 实验过程 1. 市区道路交通噪声检测 我们选择了一条繁忙的市区道路作为检测点。在不同时间段,我们使用声级计 对噪声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来。结果显示,早上和晚上的噪声水平较低,而上 下班高峰期的噪声水平最高。此外,我们使用频谱分析仪进一步分析了噪声的 频率特征。结果显示,车辆引擎声音和喇叭声占据了主要的频率成分。 2. 工厂生产车间噪声检测 我们选择了一家制造业工厂的生产车间作为检测点。在不同工作状态下,我们 使用声级计对噪声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当机器设备运转时,噪声水平较高,超过了国家标准限值。此外,我们还对不同机器设备的噪声频谱进行了分析,

发现高频噪声占据了主要成分。 3. 室内家庭环境噪声检测 我们选择了一户普通家庭的客厅作为检测点。在不同时间段,我们使用声级计对噪声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噪声水平在白天和晚上相对较低,但在晚上休息时间段,电视和音响的声音会导致噪声水平升高。此外,我们还对电视和音响的声音频谱进行了分析,发现低频噪声占据了主要成分。 实验结果与讨论 通过对不同环境下噪声的检测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 市区道路交通噪声主要来源于车辆引擎声音和喇叭声,高峰期的噪声水平较高。 2. 工厂生产车间噪声主要来源于机器设备的运转,超过了国家标准限值。 3. 室内家庭环境噪声主要来源于电视和音响的声音,在晚上休息时间段噪声水平较高。 这些噪声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可能导致睡眠障碍、听力受损以及心理压力增加。因此,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不同环境下的噪声进行了检测和分析。我们发现,噪声水平和频率特征在不同环境下存在差异。这些噪声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减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以保护人们的健康。这包括改善交通规划、加强工厂噪声控制和在家庭中合理使用电视和音响等措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一个更宁静、健康的生活环境。

城市交通噪声的测量与评估实验报告

城市交通噪声的测量与评估实验报告 13城乡规划2班 一、实验原理 1.城市交通干线两旁噪声来源复杂,主要有发动机噪声,汽车排气噪声,轮胎路面摩擦噪声等,其复杂的声场只能通过仪器测量其统计百分数A声级来确定。 2.选取某主干道旁三个测点,每组测量使用声级计每5s采样一次,共测量200次(实220次)以统计分析。 3.噪声评价需要用统计百分数A声级Ln和等效连续A声级Leq,Ln分为L10、L50、L90,分别为峰值噪声,平均噪声和本底噪声。Leq可由如下公式求得 Leq=10lg[(1/n) *∑10^0.1Lpi] 在试验中用近似公式Leq=L50+(L10-L90)/60代替。 4.统计在10min中内的车流量n以计算每小时道路截面的车流量N。 N=2*6*n 二、测点布置图 A测点一:瘦狗岭路613号 B测点二:瘦狗岭路555号广州市水务局 C测点三:国立中山大学天桥下 三、测量原始数据及计算过程 导入excel 表格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求得L10,L50

同时记录车流量数据以获得道路截面车流量N=n*2*6 n(日间)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 测点一10:40 478 38 33 侧点二10:52 705 70 46 测点三11:08 456 46 50 N(日间)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 测点一5736 456 396 侧点二8460 840 492 测点三5472 552 600 四、标准对应 城市5类环境噪声标准值如下: ?类别??? 昼间???? 夜间? 0类???50分贝??40分贝 ?一类???55分贝??45分贝 ?二类???60分贝??50分贝? 三类???65分贝??55分贝? 四类???70分贝??55分贝? (1)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别按严于0类标准5分贝执行。? (2)一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执行该类标准。? (3)二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4)三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 (5)四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执行该类标准。 实验所测道路Leq>70dB,对应四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实际测点为广园快速路段,与标准对应。

环境噪声检测实验报告

环境噪声检测实验报告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环境噪声,了解环境噪声的来源和影响,以及掌握环境噪声的测量方法和技巧。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环境噪声的来源与影响。 2.掌握环境噪声的测量方法和技巧。 3.熟悉常见噪声信号的特点和性质。 二、实验器材 1.声级计:用于测量噪声的强度和级别。 2.示波器:用于观察噪声信号的波形和频谱。 3.噪声发生器:用于产生不同频率和幅度的噪声信号。 4.电脑:用于处理实验数据和绘制图表。 三、实验方案 4.绘制噪声的级别-频率曲线和时间-级别曲线。 四、实验步骤 1.使用声级计测量静息状态下的环境噪声,并记录测量值。 2.底噪分析:在无噪声状态下,使用示波器观察静态噪声的波形和频谱,并记录结果。 4.记录所有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处理与统计。 五、实验结果 1.噪声强度与级别的关系 通过对不同噪声源进行测量,得出如下噪声强度与级别的关系: 噪声源测量强度(dB)噪声级别(dB(A)) 公路交通噪声 80 65

机场噪声 100 85 商业区噪声 70 55 2.波形和频谱分析 底噪频谱 底噪波形 通过对不同噪声信号的观察和测量,得出以下噪声信号的特点和性质: 白噪声平均能量均匀分布,频谱密度均匀。 粉噪声高频成分衰减得更快,低频成分衰减得更慢。 棕噪声高频成分衰减得更快,低频成分衰减得更快,比粉噪声更具有“低频强,高频弱”的特点。 4.绘制曲线 通过测量得到的噪声级别数据,绘制了级别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和时间-级别曲线,如下图所示: 曲线1:级别-频率曲线 六、实验分析 通过实验发现,交通和机械设备是环境噪声的主要来源,商业和工业区域也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噪声污染。 噪声的强度和级别可以通过声级计进行测量。在测量噪声之前,需要先检查声级计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并进行相应的校准。 不同类型的噪声信号有不同的特点和性质。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噪声信号类型。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环境噪声的来源和影响,掌握了环境噪声的测量方法和技巧,熟悉了常见噪声信号的特点和性质。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噪声信号类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噪声的污染。

实验六 交通噪声测量及统计分析

实验六 环境噪声测量及统计分析 一、实验目的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城市环境噪声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不断增加。城市噪声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商业、社交活动及其它,而尤以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更为突出。为了能正确有效地采取治理措施,使人们生活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必须首先掌握对这些噪声的测量、分析和评价方法。本实验介绍二种环境噪声测量及统计分析方法,一是以交通噪声为特定对象,对其进行测量和评价;二是以人居住的环境为对象,对其进行测量和评价。 1、 了解城市交通噪声的统计分析方法,了解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普查方法 2、 掌握声级计的使用方法,巩固课堂关于环境噪声的理论知识及评价方法等。 二、实验原理 (一)交通噪声测量及统计分析 交通噪声与前面遇到过的一些稳态声源情况不一样,它是时刻都在发生变化的。在一般情况下,在数秒钟内,噪声的涨落幅度可达数十分贝(A ),即使在车辆比较平稳的情况下,也可能有二十分贝(A )上下的起伏。由于交通噪声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声级数值颇大,故不能用稳态声级测定法来表述。下面介绍几种交通噪声常采用的测量及统计分析方法。 1、等效声级( eq L ) 如前所述,交通噪声是一个非稳态声源,在较短时间内有较大的起伏,且这种变化是随机的。因此,我们不能延用以前对连续稳态噪声的测量和评价方法。为了解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用噪声能量按时间平均的方法来评价噪声对人的影响。即等效声级。它是用一个在相同时间内声能相等的连续稳定的A 声级来表示该时间内非稳态声的大小。下面是 eq L 的定义式: 22 00 1 10lg[(/)] dB (A) T eq L p p dt T =? /100 110lg[ 10] dB (A) T L dT T =? (6-1) 式中L 为在时刻t 测量到的噪声级,()L L t =是时间的函数,从 eq L 的定义中,我

环境噪声的测量实验报告

环境噪声的测量实验报告 环境噪声的测量实验报告 引言: 环境噪声是指在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由于交通、工业、建筑等各种因素产生的声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舒适生活的追求,环境噪声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环境噪声的方法,了解噪声的强度和分布情况,为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一、实验目的: 通过测量环境噪声,了解噪声的分布情况和强度,为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 环境噪声的测量通常采用声级计进行,声级计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声音强度的仪器。它能够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出声音的强度。声级计的测量结果以分贝(dB)为单位,分贝是一种用于表示声音强度的相对单位。 三、实验步骤: 1. 在实验前,选择适当的测量地点,确保没有其他噪音干扰。 2. 打开声级计,校准仪器,确保其工作正常。 3. 将声级计放置在测量地点,保持仪器与环境垂直,并避免遮挡。 4. 开始测量,记录每个时间段内的噪声强度,并计算平均值。 5. 根据需要,可以在不同时间段和地点进行多次测量,以得到更全面的数据。 四、实验结果: 经过一系列测量,我们得到了以下数据:在白天的市中心,噪声强度平均为

80dB,峰值可达90dB;而在夜晚,噪声强度平均为70dB,峰值可达80dB。此外,在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对比实验中,工业区的噪声强度平均为85dB,住宅区的噪声强度平均为60dB。这些数据显示了不同地点和时间段的噪声差异,为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五、实验讨论: 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城市中心的噪声强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这主要是由于交通和商业活动的集中所致。而夜晚的噪声强度相对较低,这是因为交通流量减少和人们的休息。此外,工业区的噪声强度较高,这与工业设备和机械运行的噪音有关。住宅区的噪声强度相对较低,这是由于相对较少的交通和工业活动。然而,尽管住宅区的噪声强度较低,但仍然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噪音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环境噪声的测量方法和噪声分布情况。城市中心的噪声强度高,夜晚的噪声相对较低,工业区的噪声强度高于住宅区。这些数据为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减少噪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创造更宜居的环境。 七、实验感想: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环境噪声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的重要影响。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噪音污染。同时,我也意识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只有通过科学实验,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问题的本质,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希望我能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进行有意义的实验研究,为社会做出贡献。

噪声测定实验报告

浙江海洋学院环境监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噪声的测定 指导教师:陈庆国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 A11环工 学生姓名:杨平 同组者姓名:姚烨亮、罗金瑶、沈逸晨 邹德靓、唐旺振 实验日期:2013年12月8日 气压: 温度: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声级计的使用方法。 2、掌握噪声的监测技术。 二、测量条件 1.天气条件要求在无雨无雪的时间,声级计应保持传声器膜片清洁,风力在三级以上必须加风罩(以避免风噪声干扰),五级以上大风应停止测量。 2.使用仪器为普通声级计,事先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3.手持仪器测量,传声器要求距离地面1.2m。 三、测定步骤 1、声级计的使用 环境噪声的大小,不仅与噪声的物理量有关,还与人对声音的主观感觉有关。声压级相同而频率不同的声音,听起来不一样响,高频的声音比低频声音响,这是人耳听觉特性决定的。声级计的操作: a. 距地面垂直距离大于1.2米;b. 传声器离人0.5米以上。 2、监测布点 交通/校园噪声:测点应该选在路口之间道路边人行道上,离车行道的路沿20cm处,此处离路口应大于50m,这样该测点的噪声可以代表两路口间的该段道路的交通噪声。 为调查道路两侧区域的道路交通噪声分布,垂直道路按噪声传播由近及远方向设点测量,直到噪声级降到临近道路的功能区(如混合区)的允许标准值为止。 在规定的测量时间段,各测点每隔5秒纪录一个瞬时A声级,连续记录100个数据,同时记录车辆流量(辆/h)。 点位布设:将全校以500米×500米为一网格,测量点在每个网格中心,若中心点的位置不易测量(如树木、污沟等),可移到旁边能够测量的位置。校园周边交通噪声采样点的选择在每两个交通路口之间的交通线上选择一个测点,测点在马路边人行道上,离马路20厘米,这样的点可代表两个路口之间的该段道路的交通噪声。 监测时间:时间分为白天(6:00 —22:00时)和夜间(22:00 —6:00时)两部分。白天测量一般选在8:00—12:00时或14:00—18:00时,夜间一般选择在(22:00—5:00) 监测方法:每一网格至少测量3次,时间间隔尽可能相同。测量的量是一定时间间隔(通常为5秒)的A声级瞬时值,动态特性选择慢响应。读数同时要判断和记录附近主要噪声来源(如交通噪声、施工噪声、工厂或车间噪声)和天气状况。 四、数据记录及处理 数据纪录示例: 测量日期:2013年12月08日,星期日天气:晴

交通噪声实验报告

交通噪声实验报告 交通噪声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交通工具在不同距离下产生的噪声差异,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为城市环境噪声控制提供参考。 二、实验器材 1. 测量仪器:音频采集卡、麦克风、计算机。 2. 实验场地:室内和室外两个场地。 3. 实验样本:汽车、公交车、摩托车、自行车等多种交通工具。 三、实验步骤 1. 实验前准备: (1)选择合适的场地进行实验,确保环境安静且无干扰因素。

(2)设置好测量仪器,包括音频采集卡和麦克风等设备。 2. 实验过程: (1)在室内和室外两个场地分别放置各种交通工具,并记录每辆车辆的型号和排量等信息。 (2)调整好测量仪器,开始进行录音。每辆车分别从距离其10米、20米和30米处经过,每个距离段均录制3次,共计36组数据。 3. 实验后处理: (1)将所得数据导入计算机,利用音频处理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2)根据噪声级别等指标,对各交通工具在不同距离下的噪声水平进行比较和分析。 四、实验结果 1. 不同交通工具在不同距离下的噪声水平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汽车、公交车和摩托车产生的噪声水平相对较高,自行车产生的噪声水平相对较低。 (2)随着距离的增加,各种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水平均有所降低,但降幅不一。 (3)在相同距离下,不同型号、排量等参数的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水平也存在差异。 2. 实验结果分析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城市中各种交通工具所产生的噪声水平存在差异,并且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这说明在城市环境中控制交通噪声 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限制车辆行驶速度、提高车辆排放标准、建 设隔音屏障等。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不同型号、排量等参数的交通工具在不同距离下产生的噪声水平存在差异。

环境噪音评估报告范文最新

环境噪音评估报告范文最新 环境噪音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所受到的各种声音干扰,主要包括交通噪音、工业噪音、建筑施工噪音等。环境噪音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评估和监控环境噪音水平显得非常重要。 环境噪音评估通常包括监测环境噪音源的类型和强度,评估其对居民和工作人员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下是一份环境噪音评估报告的示例范文。 报告题目:XXX地区环境噪音评估报告 一、背景 XXX地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交通繁忙、工业发达,人口密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噪音问题日益突出,对居民生活和工作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本次评估旨在了解和分析XXX地区的环境噪音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二、评估方法 本次评估采用了以下方法和步骤: 1. 监测点位选择:根据地区分布特点和噪音源密集度,在XXX地区划分了30

个监测点位,包括居民区、工业区和交通枢纽等。 2. 噪音监测设备:使用专业的噪音监测设备,对各个监测点位的环境噪音进行实时监测。设备具备高准确度、宽动态范围和低电磁干扰的特点。 3. 数据收集和处理:通过设备收集到的噪音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形成准确的噪音指标和图表,以便进行后续分析和评估。 4. 影响评估和措施提出:根据监测结果和相关法规标准,对噪音对居民和工作人员的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建议改善环境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等。 三、评估结果 1. 噪音源分布:根据监测结果,XXX地区的主要噪音源包括交通噪音、工业噪音和建筑施工噪音。交通噪音是最主要的噪音源,占比约60%;工业噪音和建筑施工噪音分别占20%和15%。 2. 噪音水平评估:根据监测结果,交通噪音超过了居民区噪声限值标准,对周边居民的休息和睡眠产生了严重影响。工业噪音和建筑施工噪音尚未超过标准限值,但对附近居民和工作人员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噪声检测报告

噪声检测报告 噪声检测报告 一、检测目的及范围 本次噪声检测的目的是评估目标区域内的噪声水平,以确定是否存在超过国家标准的噪声污染情况。本次检测范围包括居民区、商业区和交通干道。 二、检测方法 为了准确测量噪声水平,我们使用了专业的噪声测量仪器,并按照国家规定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检测。在居民区和商业区,我们将测点分布在主要道路、公园和居民楼附近。在交通干道上,我们选择了几个交叉口和人行道作为测点。 三、检测结果 根据我们的测量结果,目标区域内的噪声水平普遍较高,存在一定程度的噪声污染。具体结果如下: 1. 居民区噪声水平:在居民区,噪声水平在白天通常在50-55 分贝,晚上下降到45-50分贝。最高噪声水平达到了60分贝,这主要是因为附近有一条繁忙的道路。 2. 商业区噪声水平:商业区的噪声水平较高,白天通常在55-60分贝左右,晚上下降到50-55分贝。最高噪声水平达到了 65分贝,这主要是因为商场和餐饮场所的经营活动。 3. 交通干道噪声水平:在交通干道上,噪声水平较高,白天通

常在60-65分贝,晚上下降到55-60分贝。最高噪声水平可达70分贝以上,在交叉口附近更高。 四、评价与建议 根据上述检测结果,我们评估了目标区域的噪声情况,并提出了以下建议以减少噪声污染: 1. 居民区建议:加强居民区的隔音设施建设,包括改善窗户和墙体的隔音性能,减少外界噪音的干扰。此外,鼓励居民使用隔音窗和噪音减震材料来改善室内环境。 2. 商业区建议:商业区的噪声主要来自商场和餐饮场所,建议加强对商户的噪声管理,要求商户合理控制音量,并使用隔音设备来减少噪音传播。同时,可以在商业区增设绿化带和隔音墙等,以减少噪声的扩散。 3. 交通干道建议:交通干道上的噪声主要来自车辆行驶和交通信号等,建议在交叉口设置隔音墙和绿化带,以减少噪音的传播。此外,提倡使用环保交通工具,减少尾气排放噪声。 综上所述,目标区域存在一定程度的噪声污染情况,但可以通过合理的隔音设施和管理措施来改善。我们建议相关部门根据本报告提出的建议,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噪声污染,提升居民和商业区的生活质量。同时,长期的噪声监测和管理也是必要的,以确保目标区域的噪声环境处于合理范围内。

交通噪声实验报告

交通噪声实验报告 1. 引言 交通噪声是城市生活中常见的环境问题,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和分析交通噪声,深入探讨其特征及对人体的影响,从而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2. 实验设计 2.1 实验目标 本实验的目标是通过测量交通噪声的声级和频谱特性,了解其时域和频域的分布情况。 2.2 实验方法 1.选择不同交通场景进行实地测量,包括大型道路、交叉口、高架桥等。 2.使用专业的声级计和频谱分析仪进行测量。 3.将测得的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2.3 实验步骤 1.在每个交通场景中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置测量点。 2.使用声级计进行噪声测量,记录测得的声级数值。 3.使用频谱分析仪测量交通噪声的频谱特性。 4.将测得的数据整理并进行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声级测量结果 以下是在不同交通场景下的声级测量结果: •大型道路:平均声级为70 dB,峰值声级可达85 dB。

•交叉口:平均声级为75 dB,峰值声级可达90 dB。 •高架桥:平均声级为80 dB,峰值声级可达95 dB。 通过对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交通噪声在不同交通场景下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峰值声级普遍较高。 3.2 频谱分析结果 以下是在不同交通场景下的频谱分析结果: •大型道路:主要频率集中在100 Hz到1 kHz之间。 •交叉口:主要频率集中在1 kHz到4 kHz之间。 •高架桥:主要频率集中在4 kHz到8 kHz之间。 通过对频谱分析结果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不同交通场景下交通噪声的频谱特性存在显著差异,这也反映了交通噪声的复杂性。 4. 讨论与建议 4.1 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交通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包括睡眠质量下降、听力受损、心理压力增加等。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交通噪声的声级普遍较高,特别是在交叉口和高架桥等交通密集区域,峰值声级更是可达到危险水平。频谱分析结果也表明交通噪声的频率分布范围广泛,可能对人体的听觉系统造成更大的负担。 4.2 对策和建议 为了减少交通噪声对人们的影响,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城市规划中应该考虑交通噪声的因素,合理规划道路和建筑物的位置。 2.在交通繁忙的地区,应加强交通管理,减少交通拥堵和不必要的噪声产生。 3.在建设高架桥等交通设施时,应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减少噪声传播。 4.个人在生活中也应注意保护自己的听力,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噪声环境 中。 5. 结论 通过本实验的测量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噪音测量相关实验心得三篇

一 交通运输环境污染与控制环境,可以说是本学期所学各个科目中与我们生活最息息相关的一门课程。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在参与交通、接触交通,因此交通环境问题与我们每个人密不可分,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社会飞速发展,汽车也逐步步入千家万户,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拥有汽车,甚至很多家庭拥有不止一辆;各行各业也逐步配备了响应的公共车辆以便于内部人员的出行工作。随之而来的便是汽车拥有量的爆炸式增长以及逐步扩大的交通流,巨量交通流不仅给了道路巨大的压力,汽车产生的噪音、尾气等污染也在逐步影响着沿道路的各个区域。这次我们对本校北门正对的主教学楼进行了噪音污染调研,虽然都知道主教紧邻北大门,北大门又直接面向南二环这一交通繁华的城市主干道,但是鉴于大家在主教的学习经历,大家其实还是认为主教处于一个较为安静的环境中。但是实际测量值却超出了大家的预料,长久以来大家认为比较安静的学习环境其实很大程度受到来自对面公路的噪音影响,甚至噪音影响高于其他学习场所。这是第一次我们从数据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抛开传统主观判断的影响,从客观角度对交通噪音的影响有了较为实际的认识,也是我们第一次对噪音防治工作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与了解。 防治交通噪声污染不能仅仅只靠亡羊补牢,不能仅仅在噪音对居民、学生产生难以接受的影响后再去防治,噪音影响就像温水煮青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虽然人体并没有对影响产生强烈的反应,但噪声污染本身其实正在渐渐影响着我们。因此我们必须在初始建设时,就把噪声污染问题放在一个较高的地位去考虑。我们应该看到目前的各种降噪方式在技术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使用中也各有各的特点,所以应该以建设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公路建设的同时考量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加强环保建设。并在工程结束后对降噪措施的实际影响进行考察,并通过考察结果进行调整,以期达到预期目标。作为居民、学生等居住人口,大家也应该积极反馈噪音情况,对生活环境中的此类细节加以关注,及时反馈相关情况或是加强自己居住环境的降噪效果,而不是听之任之。 二 教室应该是学生们学习、教师上课的主要场所,其环境舒适性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不容小觑。对一个环境的优劣的判断,不能仅仅依赖于外观、设备等硬件条件。因此,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我们平时所处的环境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声音这一仅凭肉眼无法判断的情况有了新的认识。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采样方案设计、噪声数据采集与分析,获得了主教学楼正对屯溪路段这一部分的交通噪声情况信息,更深入的了解校园噪声污染的实际情况,并且在此基础上给出一些改善交通噪声引起教学环境不良影响的措施及建议。实际操作的情况与我们所构想的情况相去甚远,并不是简单的操作即可获得数据那般容易,无论是器材的使用还是对实验具体分组、分类和变量的设计都是重要的设计内容。这次实验很好的将我们的课堂所学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了解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以及对实际数据的分析、理解,也将实际实验中遇到的种种特殊情况反推于验证课堂所学内容的结论。总的来说,此次实验的调查与测量不仅加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实验的能力,也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交通运输环境污染与控制的相关理论知识。虽然由于实际经验不足、考量内容过少等原因,无法给出足够切实可行、高效的措施建议,但是在这次实验却给了我们更多的认识和学习,这将使我们受益匪浅。 三 这次的《交通运输环境污染与控制》课内实验,不仅让我们有机会掌握噪声污染分析的相关

噪声环境监测报告

噪声环境监测报告 1. 研究目的 本报告旨在对某个特定区域的噪声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以了解噪声水平对周边居民和环境的潜在影响。 2. 数据收集 为了准确地评估噪声环境,我们选择了某城市的一个居住区作为研究区域,使用专业的噪声监测设备在该区域的多个位置进行了数据收集。我们通过采集持续一周的数据,以获得全面的噪声监测结果。 3. 数据分析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3.1 噪声水平 根据测量结果,研究区域的噪声水平较高。白天噪声水平平均为70分贝,夜间略有下降,平均为65分贝。在某些繁忙的交通路口,噪声水平甚至超过了80分贝。 3.2 主要噪声源 经过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几个主要噪声源: •道路交通:研究区域附近的道路交通是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车辆的行驶声、喇叭声和引擎噪音对周围居民造成了较大的干扰。 •建筑施工:在研究期间,我们还注意到有多个建筑工地在附近进行施工工作。重型机械的噪音和工人的操作声音成为了环境中的噪声污染源。 •商业活动:研究区域内的商业活动也对噪声水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餐馆和娱乐场所,在夜间经营时,产生的噪音较为明显。 3.3 噪声影响 高噪声环境对周边居民和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可能导致以下问题: •健康问题:高噪声水平可能对人体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失眠、听力受损和心理健康问题等。

•睡眠质量下降:尤其是夜间噪声对居民的睡眠质量产生严重的干扰,导致疲劳和精神不佳的情况。 •焦虑和压力: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人们会经历更高的焦虑和压力水平,对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4. 建议和改进 针对以上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改进措施: •交通管理:加强对交通噪声的管理和控制,包括限制高噪声车辆的通行、改善道路建设材料以减少路面噪音等。 •施工管理:加强对建筑施工噪声的监管,确保施工过程中采取噪音隔离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干扰。 •商业活动控制:加强对商业娱乐场所的噪音管理,确保其在经营过程中遵守噪音控制标准,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公众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噪声环境的认识,增强他们对噪声的敏感性,从而提高对噪声污染的防范意识。 5. 结论 本报告通过对某城市居住区的噪声环境进行监测和分析,得出了该区域噪声水平较高,且主要噪声源包括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和商业活动。这些高噪声环境对周边居民和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改善噪声环境,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改进措施,包括加强交通管理、施工管理、商业活动控制和公众教育等。通过采取这些措施,我们相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噪声污染,提升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