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鉴别及优缺点
新生儿感染诊断中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新生儿感染诊断中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杨爱春【摘要】目的探讨采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作为检测指标在新生儿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新生儿科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所收治新生儿6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儿均经诊断确诊为感染性疾病,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健康新生儿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进行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其中超敏C反应蛋白行散射比浊法检测,降钙素原行双抗体夹心精标法检测,对两组新生儿相关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其白细胞计数、hs-CRP水平、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PCT相比,hs-CRP对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均处于较低水平;同单一指标检测相比,PCT联合hs-CPR检测对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均处于较高水平.结论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存在显著的特异性变化,可作为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指标,其中降钙素原对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优于超敏C-反应蛋白,采用二者进行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对于此类患儿的临床诊断价值.%Objective To evaluate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and procalcitonin (PCT) as the detection index in the diagnosis of neonatal infection.Methods Sixty newborn infants were enrolled in the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 from September 2014 to October 2016.All the children were diagnosed as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reated as observation group.60 cases of neonatal healthy neonates were taken as the control group.Serum neonates were tested for PCT and Hs-CRP.Hs-CRP was detected byturbidimetric assay.Standard test and the two groups of neonatal related indicators test result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The white blood cell count,hs-CRP level and PCT level of the neonat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 0.05).Compared with the PCT,hs-CRP for neonatal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 diagnosis of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ere at a low level;compared with a single index test,PCT joint hs-CPR detection of neonatal infectious disease diagnostic sensitivity andspecificity were at a high level.Conclusion In neonatal infectious diseases,serum allergy-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and procalcitoninhave significant specific changes,and can be used as identifica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diagnostic indicators.Calcitonin is betterfor neonatal infectious diseases of the diagnostic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than the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can be used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such children.【期刊名称】《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年(卷),期】2017(024)012【总页数】4页(P1393-1395,1402)【关键词】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诊断价值【作者】杨爱春【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儿科,江苏海安226600【正文语种】中文感染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由于新生儿免疫机能较弱,如不对其进行及时治疗极易造成患儿病情持续恶化引发重症感染,严重时可造成死亡[1]。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分析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对于细菌感染的实际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70例细菌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选择同期7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组,对两组人员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水平进行测定,并且分析和对比测定结果。
结果感染组患者C反应蛋白明显比健康组人员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组患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比健康组人员高,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
结论在细菌感染临床诊断过程中,为患者开展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细菌感染;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诊断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细菌感染较为常见。
细菌感染患者会产生不同症状,如关节疼痛、皮疹、高热等,对于细菌感染尽早诊断和及时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儿童、老人等免疫力低下人群,必须要及时、准确的诊断,避免病情发展成为脓毒血症、败血症等[1]。
想要对细菌感染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必须要依靠临床检测。
有临床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对于细菌感染具有很强的诊断价值[2]。
基于此,本研究选取70例细菌感染患者及7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象,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于2016.08至2017.08期间本院收治的70例细菌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选择同期7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组,所有入选人员均对本研究知情,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感染组患者男女比例为40:30,年龄在20岁至70岁之间,平均(36.73±3.2)岁,其中,39例患者为不同细菌感染者,31例患者为上呼吸道感染。
健康组人员男女比例为41:29,年龄区间为20岁至72岁,平均(38.94±3.9)岁。
入选人员排除恶性肿瘤、精神异常、妊娠、脏器功能不全患者。
对两组人员一般资料开展比较,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
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对感染性疾病的联合诊断意义

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对感染性疾病的联合诊断意义目的探讨PCT及hs-CRP对感染性疾病的联合诊断意义。
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5月我院各科收治细菌及病毒感染患者100例,另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67例,均检测PCT,hs-CRP浓度。
结果三组hs-CRP,PCT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细菌感染组hs-CRP,PCT分别为(31.43±12.32)mg/L,(7.91±1.45)ng/mL;病毒感染组hs-CRP,PCT分别为(8.32±4.38)mg/L,(2.34±0.65)ng/mL;健康对照组hs-CRP,PCT分别为(1.89±0.32)mg/L,(0.14±0.07)ng/mL。
三组hs-CRP,PCT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对感染性疾病联合诊断效果显著,建议在临床检验中推广应用。
标签:PCT;hs-CRP;联合诊断;效果探讨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是指患者在治疗期间,由于其体质及抵抗病菌能力较差而被感染的其它疾病。
像刚做过手术的人,不注意对刀口消毒和保护,容易被感染而不易愈合。
感染性疾病主要为病毒感染及细胞感染,而且随着抗生素的使用及现代治疗技术的进步,多数感染性疾病症状及病程出现不典型化,因此寻找快速和有效的方法对感染性疾病进行鉴别和症状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1]。
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m,PCT)为人类降钙素前体,是一种新型炎症指标,在诊断及鉴别细菌性疾病感染时为一种有效指标。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为一种主要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在机体发生急性炎症时,可显著升高[3]。
目前临床上已用PCT及hs-CRP进行多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PCT及hs-CRP定量检测,目的是探讨PCT及hs-CRP对感染性疾病的联合诊断意义。
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鉴别及优缺点

讲义打印或手写降钙素原PCT是一种蛋白质,当严重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以及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它在血浆中的水平升高;自身免疫、过敏和病毒感染时PCT不会升高;局部有限的细菌感染、轻微的感染和慢性炎症不会导致其升高;PCT反映了全身的活跃程度;影响PCT 水平的因素包括被感染器官的大小和类型、细菌的种类、炎症的程度和的状况,是一种用于细菌感染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控及预后判断的具有创新意义的诊断指标;当发生严重细菌感染和脓毒症时,血浆PCT异常升高,3~6h即可测得,6~12h达高峰,2~3天恢复正常1.降钙素原适应症:①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②帮助SIRS/脓毒症的早期诊断,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③抗生素治疗效果的评估,指导临床抗生素使用④手术和严重创伤患者细菌感染并发症监测⑤胰腺炎鉴别诊断2.降钙素原临床意义1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病毒性疾病时PCT不增高或仅轻度增高,一般不会超过1~2 ng,PCT鉴别病毒性疾病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高于传统标记物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等;2用于脓毒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012年9月发表的降钙素原PCT急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为“共识”指出:脓毒症患者的PCT水平明显高于非脓毒症患者;且PCT升高对细菌感染导致的脓毒症特异性很高,可作为诊断脓毒症和鉴别严重细菌感染的生物标志物;同时,与单纯的临床检测标准相比,PCT检测可显着提高SIRS/脓毒症诊断的敏感性97%和特异性78%;把PCT加入诊断标准后,诊断准确率从0.77提高到0.94;共识指出:PCT在SIRS/脓毒症、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质量浓度依次增高,与病情的严重度呈正相关见上图,目前PCT诊断脓毒症的界值水平为>0.5 ng/ml.PCT<0.05 ng/ml的患者患高风险细菌性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小,PCT浓度从0.5 ng/ml上升超过2 ng/ml 时,严重细菌感染或脓毒症的发生率增高,如果PCT值大于 2 ng/ml甚至大于10 ng/ml时,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或者脓毒症休克的可能性非常大超过90%,高水平PCT表明全身炎症反应非常严重,死亡风险很高,应立即开始抗生素及针对性治疗;3抗生素治疗效果的评估监测PCT的变化趋势可以作为抗生素治疗效果的评估手段,PCT持续升高或者不降是治疗无效的表现;例如在严重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院内获得性肺炎HAP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PCT水平与痰细菌培养阳性率、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初始PCT水平高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持续升高或不降是预后不良的标志;4大手术和严重创伤患者细菌感染并发症监测与细胞因子和其它炎性指标不同的是,在创伤和手术时血浆PCT浓度通常不升高或轻微的升高;没有细菌污染或内毒素释放的轻度创伤和小手术病人血浆PCT多处于正常范围之内,心胸外科手术出现轻微的升高,胃肠道手术及严重多发伤和烧伤病人血浆PCT通常在术后或伤后两天内出现暂时升高,但一般不超过2~3 ug/L,推测这可能是肠道内毒素移位所致;若不并发细菌感染、脓毒症和MODS则很快下降;术后或伤后并发细菌感染,血浆PCT则一直保持高水平或持续升高,若感染和脓毒症得到根除和控制则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5胰腺炎鉴别诊断国外学者把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水肿性、无菌坏死性和感染坏死性胰腺炎分成三组,并检测血浆PCT、IL-8和CRP浓度,结果发现感染坏死组平均PCT和IL-8明显高于无菌坏死组,而CRP在两组间无差别;水肿性胰腺炎组三种指标均最低;通过ROC曲线统计分析,预测感染性坏死胰腺炎的最佳分界值PCT为;8ug/L,IL-8为112 ug/L,以此分界值为基准预测感染性坏死胰腺炎PCT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4%、g1%、92%,IL-8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72%、75%、74%.相比之下,PCT与感染坏死性胰腺炎发生最为相关;3.降钙素原参考值健康人的血浆PCT质量、浓度低于0.05 ng/ml.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以及不足10%的健康人血浆PCT质量浓度高于0.05 rig/ml,最高可达0.1 ng/ml,但一般不超过0.3 ng/ml.脓毒症患者PCT的诊断界值为超过0.5 ng/ml,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PCT质量浓度波动在5~500 ng/ml之间;极少数严重感染患者血浆PCT水平超过1000 ng/ml;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是血浆中的一种C 反应蛋白,又称为高敏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全身性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因其能与肺炎链球菌的荚膜C多糖起沉淀反应而得名,C反应蛋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机制的一部分,在钙离子存在下可结合膜上的磷脂酸胆碱,也可结合染色质激活补体经典途径,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刺激淋巴细胞或单核/巨噬细胞活化,起调理作用;在微生物入侵,组织损伤、免疫反应、炎症过程时升高,出现快,半衰期短,随炎症过程发生变化,CRP的水平与炎症的出现及其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由于其不能通过胎盘,故正常新生儿血清中含量极微;CRP在机体感染发生后6~8小时即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到高峰,高峰值可达正常的数百倍,在感染消除后其含量急骤下降,一周内可恢复正常;而CRP在病毒感染时无显著升高;1.C-反应蛋白监测适应症①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②监控病情变化及术后感染③预测心血管病危险④用于疾病的随访和监控疗效2.C-反应蛋白临床意义1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在感染发生后6-8h开始升高,24-48h达到高峰;比正常值高几百倍,升高幅度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病毒感染时,CRP不增高除了一些严重侵袭导致组织损伤的病毒如腺病毒、疱疹病毒等;2监控病情变化及术后感染,并用于抗生素疗效观察CRP在血中升高的幅度与感染的程度正相关;有研究表明,术后6小时左右,CRP开始升高,如无并发症应在术后三天下降直至正常,如术后出现感染,则CRP长时间不下降;术前CRP升高者,术后感染率也远高于术前CRP 不高者;对细菌感染作抗生素治疗时,动态检测CRP是必要的,它比临床体征更早作出并发症警报和治疗效果的判定,在粒细胞缺乏症或机体免疫状态抑制时更有临床意义;3预测心血管病危险持续的轻度CRP升高,说明有持续的炎症存在,可用于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研究证实,与低水平CRP妇女相比,高水平CRP妇女患血管性疾病的危险度增加5倍,发生心梗或中风的危险度增加8倍;急性心肌梗死时CRP升高,在无溶栓治疗时与梗死范围呈正相关,在与梗死有关的冠状动脉完全堵塞时CRP更高;CRP可作为缺血性中风预后的独立预报指标,CRP大于10 mg/L比小于10 mg/L者危险性大得多;如CRP与总胆固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三者结合在一起更可预知发生心肌梗死的相对危险度;4用于疾病的随访和监控疗效在疾病发作后的六小时CRP含量即迅速升高,持续的时间与病程相仿,一旦疾病恢复,CRP含量迅速下降,对临床有一个先驱预报作用;若CRP持续升高或再度回升提示必须予以重视;为此,在病程中,作一系列CRP测定,对观察有否病情加重,呈现并发症和治疗监控等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3.C-反应蛋白参考值感染性疾病:儿童和成年人90%<3 mg/L,99%<10 mg/L,10-99 mg/L提示局灶性或浅表性感染,≥100 mg/L提示败血症或侵袭性感染等严重感染;敏感性达 100%.新生儿细菌性感染:一般新生儿血清CRP水平<2 mg/L,大于此值即与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用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估时:一般认为,hs-CRP<1.0 mg/L为低危险性;1.0~3.0 mg/L 为中度危险性;P>3 mg/L为高度危险性;感染类项目分析据研究,PCT与CRP临床符合性比较结果显示:PCT灵敏度=85%;特异度= 86.7%;总符合率=85.7%.PCT与CRP灵敏度=9O%;特异度=67%;总符合率=8O%;数据显示PCT和CRP在疾病灵敏度上差异不明显,但在特异性上PCT的特异性明显高于CRP;CRP是一种急性反应蛋白,多种因素均可引起其升高,包括在心血管疾病中也会导致其升高,所以临床单凭CRP一项标志物,大大限制了辅助诊断作用;临床也需要更敏感、更特异的标志物来提高对重症感染和败血症的诊治;PCT作为新的感染标志物,水平不受非感染因素影响;因此PCT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明。
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鉴别及优缺点

讲义(打印或手写)降钙素原(PCT)就是一种蛋白质,当严重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以及脓毒症与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它在血浆中得水平升高。
自身免疫、过敏与病毒感染时PCT不会升高。
局部有限得细菌感染、轻微得感染与慢性炎症不会导致其升高。
PCT反映了全身炎症反应得活跃程度。
影响PCT水平得因素包括被感染器官得大小与类型、细菌得种类、炎症得程度与免疫反应得状况,就是一种用于细菌感染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控及预后判断得具有创新意义得诊断指标。
当发生严重细菌感染与脓毒症时,血浆PCT异常升高,3~6h即可测得,6~12h达高峰,2~3天恢复正常1、降钙素原适应症:①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得鉴别诊断②帮助SIRS/脓毒症得早期诊断,评估疾病得严重程度及预后③抗生素治疗效果得评估,指导临床抗生素使用④手术与严重创伤患者细菌感染并发症监测⑤胰腺炎鉴别诊断2、降钙素原临床意义(1)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得鉴别诊断病毒性疾病时PCT不增高或仅轻度增高,一般不会超过1~2 ng,PCT鉴别病毒性疾病得敏感度与特异性均高于传统标记物(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等)。
(2)用于脓毒症得诊断与鉴别诊断2012年9月发表得《降钙素原PCT急诊临床应用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为“共识”)指出:脓毒症患者得PCT水平明显高于非脓毒症患者。
且PCT升高对细菌感染导致得脓毒症特异性很高,可作为诊断脓毒症与鉴别严重细菌感染得生物标志物。
同时,与单纯得临床检测标准相比,PCT检测可显着提高SIRS/脓毒症诊断得敏感性(97%)与特异性(78%)。
把PCT加入诊断标准后,诊断准确率从0、77提高到0、94。
《共识》指出:PCT在SIRS/脓毒症、严重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患者得质量浓度依次增高,与病情得严重度呈正相关(见上图),目前PCT诊断脓毒症得界值水平为>0、5 ng/ml、PCT<0、05 ng/ml得患者患高风险细菌性感染得可能性非常小,PCT浓度从0、5 ng/ml上升超过2 ng/ml时,严重细菌感染或脓毒症得发生率增高,如果PCT值大于 2 ng/ml甚至大于10 ng/ml时,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或者脓毒症休克得可能性非常大(超过90%),高水平PCT表明全身炎症反应非常严重,死亡风险很高,应立即开始抗生素及针对性治疗。
血清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检测在诊断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血清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检测在诊断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中的
应用价值
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是两种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的生化指标,它们在诊断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是临
床上常见的并发症,及时准确地诊断并给予有效的治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
血清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检测在诊断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需要注意的是,血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作为指标,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某些
非感染性疾病或慢性炎症状态下,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也可能升高,因此其特异性并不
是100%。
而且,单独的血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检测结果并不能作为诊断细菌感染的唯一依据,医生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器械检查等综合分析。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当综合运用多种检测手段和方法,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在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会变得
更加精准、个性化。
新型的生化指标、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等将会不断涌现,并逐渐应用于
临床。
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有更多更有效的方法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血液病合并
细菌感染,为患者的健康带来更多的希望。
血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作为两种常规的生化指标,在诊断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中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的检测简便、快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帮助医生
及时发现感染的存在并指导治疗。
其在临床应用中还需注意其局限性,希望在未来能够有
更多更有效的方法用于指导临床实践。
降钙素原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细菌感染早期的诊断意义

降钙素原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细菌感染早期的诊断意义钟仕卿【期刊名称】《医学检验与临床》【年(卷),期】2016(027)007【摘要】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在临床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病人128例,其中男83例,女45例,分别用EDTA-2K管抽取静脉血2ml进行全血降钙素原(PCT)及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测试,分析比较全血PCT及全血hs- CRP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准确性。
结果:全血降钙素原(PCT)及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单独检测的敏感性跟特异性较差,联合检测能提高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0.05)。
结论:PCT联合hs- CRP检测可进一步提高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从而利于临床早期诊断,动态监测PCT及hs- CRP水平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协助临床判断病情的转归和恶化,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及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总页数】3页(P13-14,3)【作者】钟仕卿【作者单位】兴宁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兴宁 5145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降钙素原与 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重症细菌感染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意义 [J], 誉秀华2.联合检测皿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PR)对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意义 [J], 李丽丽;江莉莉;叶加建3.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早产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J], 许佰专; 肖建佳; 刘锦婷4.心肌酶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早期诊断手足口病的临床意义 [J], 孙菲5.心肌酶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早期诊断手足口病的临床意义 [J], 孙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在血流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在血流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血流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分析两者在诊断中的作用机制和优势,提出了联合应用的重要性。
同时展望了这两种生物标志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前景,并介绍了相关检测方法和标准化。
结论部分总结了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血流细菌感染诊断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这篇文章的研究内容对于提高血流细菌感染的诊断准确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血流细菌感染、诊断、应用价值、联合应用、临床应用、检测方法、标准化、前景展望、重要性、未来研究、总结。
1. 引言1.1 概述.在血流细菌感染的诊断中,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是两种常用的生物标志物。
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蛋白,它的水平在感染或炎症发生时很快上升。
而降钙素原则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前体蛋白,其水平在体内发生感染时也会有所改变。
这两种蛋白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细菌感染的存在,从而指导相应的治疗措施。
通过对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的监测,可以更快速、准确地诊断血流细菌感染,有助于提高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联合应用这两种生物标志物在细菌感染的诊断中,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本文将就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血流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深入探讨,并展望它们在未来临床应用中的潜力和发展方向。
我们还将介绍相关的检测方法和标准化措施,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1.2 研究背景血流细菌感染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疾病,常常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及时准确地诊断血流细菌感染对于指导治疗、预测疾病发展和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作为感染指标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其测定结果可以作为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辅助诊断依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RP 和PCT在血流细菌感染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望成为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讲义(打印或手写)
降钙素原(PCT)就是一种蛋白质,当严重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以及脓毒症与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它在血浆中得水平升高。
自身免疫、过敏与病毒感染时PCT不会升高、局部有限得细菌感染、轻微得感染与慢性炎症不会导致其升高、PCT反映了全身炎症反应得活跃程度。
影响PCT水平得因素包括被感染器官得大小与类型、细菌得种类、炎症得程度与免疫反应得状况,就是一种用于细菌感染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控及预后判断得具有创新意义得诊断指标。
当发生严重细菌感染与脓毒症时,血浆PCT异常升高,3~6h 即可测得,6~12h达高峰,2~3天恢复正常
1。
降钙素原适应症:①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得鉴别诊断②帮助SIRS/脓毒症得早期诊断,评估疾病得严重程度及预后③抗生素治疗效果得评估,指导临床抗生素使用④手术与严重创伤患者细菌感染并发症监测⑤胰腺炎鉴别诊断
2、降钙素原临床意义
(1)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得鉴别诊断
病毒性疾病时PCT不增高或仅轻度增高,一般不会超过1~2 ng,PCT鉴别病毒性疾病得敏感度与特异性均高于传统标记物(如c反应蛋白、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等)。
(2)用于脓毒症得诊断与鉴别诊断
2012年9月发表得《降钙素原PCT急诊临床应用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为“共识”)指出:脓毒症患者得PCT水平明显高于非脓毒症患者。
且PCT升高对细菌感染导致得脓毒症特异性很高,可作为诊断脓毒症与鉴别严重细菌感染得生物标志物。
同时,与单纯得临床检测标准相比,PCT检测可显着提高SIRS/脓毒症诊断得敏感性(97%)与特异性(78%)。
把PCT加入诊断标准后,诊断准确率从0.77提高到0、94。
《共识》指出:PCT在SIRS/脓毒症、严重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患者得质量浓度依次增高,与病情得严重度呈正相关(见上图),目前PCT诊断脓毒症得界值水平为>0。
5 ng/ml、PC T〈0.05ng/ml得患者患高风险细菌性感染得可能性非常小,PCT浓度从0。
5ng/ml上升超过2 ng/ml时,严重细菌感染或脓毒症得发生率增高,如果PCT值大于 2 ng/ml甚至大于10 ng/ml时,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或者脓毒症休克得可能性非常大(超过90%),高水平PCT表明全身炎症反应非常严重,死亡风险很高,应立即开始抗生素及针对性治疗。
(3)抗生素治疗效果得评估
监测PCT得变化趋势可以作为抗生素治疗效果得评估手段,PCT持续升高或者不降就是治疗无效得表现。
例如在严重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院内获得性肺炎(HAP)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PCT水平与痰细菌培养阳性率、病情得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初始PCT水平高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持续升高或不降就是预后不良得标志。
(4)大手术与严重创伤患者细菌感染并发症监测
与细胞因子与其它炎性指标不同得就是,在创伤与手术时血浆PCT浓度通常不升高或轻微得升高。
没有细菌污染或内毒素释放得轻度创伤与小手术病人血浆PCT多处于正常范围之内,心胸外科手术出现轻微得升高,胃肠道手术及严重多发伤与烧伤病人血浆PCT通常在术后或伤后两天内出现暂时升高,但一般不超过2~3 ug/L,推测这可能就是肠道内毒素移位所致。
若不并发细菌感染、脓毒症与MODS则很快下降。
术后或伤后并发细菌感染,血浆PCT 则一直保持高水平或持续升高,若感染与脓毒症得到根除与控制则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
(5)胰腺炎鉴别诊断
国外学者把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水肿性、无菌坏死性与感染坏死性胰腺炎分成三组,并检测血浆PCT、IL-8与CRP浓度,结果发现感染坏死组平均PCT与IL-8明显高于无菌坏死组,而CRP在两组间无差别。
水肿性胰腺炎组三种指标均最低。
通过ROC曲线统计分析,预测感染性坏死胰腺炎得最佳分界值PCT为。
8ug/L,IL-8为112 ug/L,以此分界值为基准预测感染性坏死胰腺炎PCT得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4%、g1%、92%,IL-8得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72%、75%、74%。
相比之下,PCT与感染坏死性胰腺炎发生最为相关。
3、降钙素原参考值
健康人得血浆PCT质量、浓度低于0。
05 ng/ml。
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以及不足10%得健康人血浆PCT质量浓度高于0。
05 rig/ml,最高可达0.1 ng/ml,但一般不超过0、3 ng/ml。
脓毒症患者PCT得诊断界值为超过0.5 ng/ml,严重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PCT质量浓度波动在5~500ng/ml之间。
极少数严重感染患者血浆PCT水平超过1000 ng /ml。
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就是血浆中得一种C反应蛋白,又称为高敏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就是由肝脏合成得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得非特异性标志物,因其能与肺炎链球菌得荚膜C多糖起沉淀反应而得名,C反应蛋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机制得一部分,在钙离子存在下可结合膜上得磷脂酸胆碱,也可结合染色质激活补体经典途径,增强白细胞得吞噬作用,刺激淋巴细胞或单核/
巨噬细胞活化,起调理作用。
在微生物入侵,组织损伤、免疫反应、炎症过程时升高,出现快,半衰期短,随炎症过程发生变化,CRP得水平与炎症得出现及其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由于其不能通过胎盘,故正常新生儿血清中含量极微。
CRP在机体感染发生后6~8小时即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到高峰,高峰值可达正常得数百倍,在感染消除后其含量
急骤下降,一周内可恢复正常、而CRP在病毒感染时无显著升高。
1。
C—反应蛋白监测适应症①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②监控病情变化及术后感染③预测心血管病危险④用于疾病得随访与监控疗效
2。
C—反应蛋白临床意义
(1)鉴别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
CRP就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在感染发生后6—8h开始升高,24—48h达到高峰、比正常值高几百倍,升高幅度与感染得程度呈正相关、病毒感染时,CRP不增高(除了一些严重侵袭导致组织损伤得病毒如腺病毒、疱疹病毒等)。
(2)监控病情变化及术后感染,并用于抗生素疗效观察CRP在血中升高得幅度与感染得
程度正相关。
有研究表明,术后6小时左右,CRP开始升高,如无并发症应在术后三天下降直至正常,如术后出现感染,则CRP长时间不下降;术前CRP升高者,术后感染率也远高于术前CRP不高者。
对细菌感染作抗生素治疗时,动态检测CRP就是必要得,它比临床体征更早作出并发症警报与治疗效果得判定,在粒细胞缺乏症或机体免疫状态抑制时更有临床意义。
(3)预测心血管病危险
持续得轻度CRP升高,说明有持续得炎症存在,可用于预测动脉粥样硬化得发生。
有研究证实,与低水平CRP妇女相比,高水平CRP妇女患血管性疾病得危险度增加5倍,发生心梗或中风得危险度增加8倍、急性心肌梗死时CRP升高,在无溶栓治疗时与梗死范围呈正相关,在与梗死有关得冠状动脉完全堵塞时CRP更高、CRP可作为缺血性中风预后得独立预报指标,CRP大于10 mg/L比小于10 mg/L者危险性大得多。
如CRP与总胆固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三者结合在一起更可预知发生心肌梗死得相对危险度。
(4)用于疾病得随访与监控疗效
在疾病发作后得六小时CRP含量即迅速升高,持续得时间与病程相仿,一旦疾病恢复,CRP 含量迅速下降,对临床有一个先驱预报作用。
若CRP持续升高或再度回升提示必须予以重视。
为此,在病程中,作一系列CRP测定,对观察有否病情加重,呈现并发症与治疗监控等提供了有价值得信息。
3、C—反应蛋白参考值
感染性疾病:儿童与成年人90%<3mg/L,99%<10 mg/L,10-99 mg/L提示局灶性或浅表性感染,≥100 mg/L提示败血症或侵袭性感染等严重感染。
敏感性达 100%.
新生儿细菌性感染:一般新生儿血清CRP水平〈2 mg/L,大于此值即与细菌感染得严重程度有关。
用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估时: 一般认为,hs—CRP〈1.0 mg/L为低危险性;1.0~3、0 mg/L为中度危险性;P〉3 mg/L为高度危险性。
感染类项目分析
据研究,PCT与CRP临床符合性比较结果显示:PCT灵敏度=85%;特异度= 86。
7%;总符合率=85、7%、PCT与CRP灵敏度=9O%;特异度=67%;总符合率=8O%。
数据显示PCT与CRP在疾病灵敏度上差异不明显,但在特异性上PCT得特异性明显高于CRP。
CRP就是一种急性反应蛋白,多种因素均可引起其升高,包括在心血管疾病中也会导致其升高,所以临床单凭CRP一项标志物,大大限制了辅助诊断作用。
临床也需要更敏感、更特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