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水稻栽培技术探讨
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需要采用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
下面将介绍几种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
一、合理施肥技术合理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技术。
正确的施肥方法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损失和污染。
在不同土地类型的水稻田中,应根据土壤养分状况、水稻品种、气候条件和地形等条件,确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具体说来,应根据不同发育阶段的水稻需求,采取分步施肥、减量施肥和控制施肥等方法,以实现适度施肥、增产增收和环保的目标。
二、浅耕深耕交替技术浅耕深耕交替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水稻高产技术。
该技术将水稻田中的作物残体和农家肥料、有机肥等有机物质深入土壤中,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增加土壤活性炭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与传统的深耕、平耕和浅耕技术相比,浅耕深耕交替技术可以减少耕作次数,降低机械损失和能耗,并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三、新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新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
目前,国内外有多个优良水稻品种,如越优84、早稻52、吉林优1、超级稻等,已经通过气候适应性、抗病虫性、优质性、高产性等方面的研究改良,已经广泛应用于水稻生产。
同时,高效栽培技术也在逐渐推广,如中稻早衰栽培技术、双季稻高产技术、直播水稻栽培技术等,都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四、生态系统保护技术生态系统保护技术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技术。
在生态系统保护技术方面,应引入种间轮作、套种、杂交等技术,增加土地的生产力,提高耕作方式的效益。
例如,在水稻田中可以引种蔬菜、水果、禽畜等,进行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综上所述,水稻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是提高水稻产能和质量的关键所在。
应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结合实际实施上述技术,以提高水稻产量、质量和效益,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绿色水稻,是指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遵循绿色种植理念,采用环保、高效、可持续的种植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土壤、水资源的消耗,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种植方式。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成为了农业领域的热点话题。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相关内容。
一、绿色水稻种植的重要性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农业生产不断往高产、高效、高效和低耗资源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背景下,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1. 降低化肥农药使用量传统的水稻种植技术中,农民为了增加产量,常常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而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可以通过科学施肥、合理选种和种植方式等手段,降低对化肥和农药的需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保护土壤和水资源传统水稻种植技术中常常存在大量的土壤退化和水资源消耗问题。
而采用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可以通过保护土壤和水资源的方式,减少农田的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和地下水位下降的问题。
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消耗,有利于长期的农业生产和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绿色水稻种植中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施肥方式往往盲目、过量,导致地下水污染和土壤酸化等问题。
而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强调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肥,选择合适的化肥种类和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生物防治传统的水稻种植中,农民往往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害,而这些农药不仅污染了水源,还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威胁。
而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强调生物防治,通过引入天敌、利用昆虫调控、采用抗病虫种植品种等方式,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3. 节水灌溉节水灌溉是绿色水稻种植的重要技术之一。
传统的水稻种植中,常常存在过量灌溉的问题,而绿色水稻种植技术提倡科学施水,通过建设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设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浅谈绿色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

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

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是指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采取无污染、无公害、环境友好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措施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它注重减少或避免化肥、农药和其他化学物质的使用,提倡合理利用土壤和水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的方式有很多,下面我将从土壤改良、有机肥料的使用、生物防治、绿色耕作技术和科技创新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
首先,土壤改良是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的基础。
通过改善土壤结构和调整土壤酸碱度,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有机物添加、翻耕和耕作层深度调整等。
有机物添加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墒和保肥能力。
翻耕可以改善土壤通透性和成土性,促进土壤中氧气的交换和深层水分的储存。
而合理调整耕作层深度可以保证种子的良好萌发和根系更深入土壤,从而提高水稻的养分吸收效率。
其次,有机肥料的使用是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不可或缺的一步。
有机肥料是指来源于动植物残体、排泄物和微生物转化产物的肥料,它不含化学合成的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有机肥料可以提供充足的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促进水稻的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有机肥料的使用可以减少对化肥的依赖,避免因过量使用化肥而导致的土壤污染和生态破坏。
生物防治是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利用天敌和有益微生物来控制水稻病虫害,可以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生物防治可以通过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增加生态环境多样性、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等方式来增加天敌和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
此外,还可以利用生态陷阱、灯光诱捕和物理防护等技术来降低病虫害的侵入和扩散。
绿色无公害水稻种植还可以采用一些绿色耕作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保护环境。
例如,秸秆还田技术可以将稻田稻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质地和肥力。
水稻机插直播和密植栽培技术可以降低农作物间的竞争,提高光能利用效率和养分利用效率。
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栽培管理方法,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种栽培技术。
一、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水稻绿色高产栽培的关键。
要根据土壤条件和水稻生长需要,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学肥。
有机肥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化学肥可以提供水稻所需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增加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施肥时要根据水稻的生长期和需求,控制施肥量和施肥时机,避免肥料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二、节水灌溉:水稻是水生植物,对水的需求量较大。
但近年来,水资源日益紧缺,所以要采取节水灌溉技术。
可以通过划分水分管理单元,进行精确灌溉,在水稻不同生育期给予适量的水分供应,减少水的浪费;可以采用渠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还可以通过改良土壤结构和排水条件,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抗旱能力,减少灌溉用水量。
三、合理栽培:选择优质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进行栽培,适应不同区域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提高产量和品质;进行良好的田园管理,保持适宜的植被覆盖,防止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同时还可以改善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加强病虫害防治,进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科学调控生育期,根据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合理调整水稻的播种期和收获期,提高产量和品质。
四、合理田间管理:水稻绿色高产栽培还需要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
包括合理密植,控制水稻的种植密度,增加穗数和穗粒数,提高产量;及时调整秧田和幼稚田的水位,保持适宜的水位条件,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合理设置田坎和深翻田坎,提高土壤肥力和抗逆性;进行适时的田间翻、锄和松土等措施,促进水稻的生长和根系的发育。
优质水稻绿色生产技术

优质水稻绿色生产技术优质水稻绿色生产技术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传统的水稻生产方法往往不够环保,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为了推动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以实现优质水稻的绿色生产。
下面将就一些重要的绿色生产技术进行介绍。
首先是节水灌溉技术。
水稻是水生作物,对水的需求量很大。
传统灌溉方法往往采用蓄水灌溉,不仅水源浪费,还容易导致土壤中的盐分累积过高。
现代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滴灌、微灌等方式,可以将水精确地送到作物的根部,减少水分的损失,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此外,还有利用雨水和循环冷却水进行灌溉,减少了对淡水资源的依赖,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其次是精确施肥技术。
水稻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传统的施肥方法往往过量施肥,不仅浪费了肥料资源,还导致了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现代精确施肥技术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求量,精确地控制肥料的施用量和施用时间,以减少浪费和污染。
这些技术包括土壤养分检测和分析、基于农作物生长模型的施肥推荐等,可以帮助农民科学合理地施肥,提高施肥效果,减少农药和养分在土壤和水体中的损失。
再次是有机农业技术。
传统的水稻生产中经常使用农药和化肥,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有机农业技术以自然方式保护农作物,避免使用农药和化肥,以减少环境的污染。
在有机水稻生产中,通常采用有机肥料替代化肥,利用有机物质改善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使用生物防治方法来控制病虫害。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农产品的品质,符合现代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最后是适合水稻生长的改良品种。
选择适合当地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的水稻品种是实现绿色生产的关键。
现代育种技术使得选育高产量、抗病虫害、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成为可能。
这些品种能够适应不同的土壤、气候和生产管理条件,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还有遗传工程技术用于改良水稻品种,使其具有耐盐碱、耐低温和抗病虫害的特性,可以提高水稻的适应性和稳定性,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路径探究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路径探究丁石发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 绿色水稻指采用了农业标准化技术进行种植生产的水稻,和普通水稻相比具有农药残留低、无污染、品质好、食用安全、营养丰富等基本特性,并且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都有着巨大优势。
近年来,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逐渐成为陇川县水稻种植生产的重要发展方向,值得深入研究。
一、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绿色水稻种植技术体现在种植生产全过程,其本质在于顺应生态环境自然发展规律,严格控制对化肥农药等的使用,充分利用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手段促进优质高产的实现。
和普通水稻种植相比,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具有抗病虫害能力强、对化肥与农药的依赖性低、抗旱能力强等优势,同时种植生产的管理难度也更大。
在实践应用中,绿色水稻种植技术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秧田选择绿色水稻对食用安全、污染情况等有着较高要求,这意味着在相应的绿色水稻种植中必须确保种植环境足够绿色安全、无污染。
做好秧田选择工作,综合水环境、土壤环境以及空气环境等进行全面考量,确保种植区域附近不存在污染源或者严重污染问题。
2、种子选择和处理以地方农业部门推荐的水稻种子为基础,结合地方实际种植条件优选合适品种。
对水稻种子进行选种、晒种、浸种消毒以及催芽处理,能够增强种子自身抗性,进而提高成活率和发芽率,为绿色水稻种植的产量与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3、播种与插秧播种育苗是绿色水稻种植的关键阶段,育出壮苗是为后续插秧以及水稻生长做好铺垫的重要基础。
对播期和播量进行严格控制,并在育秧过程中重点对温度以及水分进行管理。
水稻插秧一般于秧苗在3叶1芯期至3.5叶期时进行,而且需要考虑地方安全移栽期,在插秧时则应当结合水稻品种、秧田规格等进行合理密植。
4、苗期管理在水稻苗期进行管理应当重点围绕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收稻脱谷等方面展开。
合理应用浅水灌溉技术,同时对确保水源干净无污染,能够为水稻生长提供足够水分,同时避免涝害;施肥应当采取测土施肥技术,根据绿色水稻种植生产要求合理施用分蘖肥、穗肥以及粒肥,尽量做到少施化肥;病虫害防治应以预防为主,而且需要重点应用农业、物理、生物等防治手段,尽量不施用农药,如果必须施用农药的话应当选择低毒低残留农药,而且必须对用量、使用方法等进行严格控制;在水稻成熟率达90%后应当及时收稻脱谷,保障丰收。
《现代水稻种植技术与优化管理》

温馨小提示: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关于《现代水稻种植技术与优化管理》的文章,文章是由本店铺通过查阅资料,经过精心整理撰写而成。
文章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大家的期望需求,还请各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下载。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任意改写,从而已达到各位的需求。
愿本篇《现代水稻种植技术与优化管理》能真实确切的帮助各位。
本店铺将会继续努力、改进、创新,给大家提供更加优质符合大家需求的文档。
感谢支持!(Thankyou for downloading and checking it out!)《现代水稻种植技术与优化管理》一、现代水稻种植技术水稻种植现状与发展趋势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现状与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目前,我国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3亿亩左右,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30%以上。
随着人口增长和粮食需求的增加,水稻种植仍将持续发展。
在水稻种植技术方面,近年来我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杂交水稻技术的应用使得水稻产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已经成为我国水稻种植的主导技术。
此外,水稻抗病虫害、抗逆性品种的选育以及适宜机械化种植的水稻品种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未来,水稻种植发展趋势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绿色水稻种植技术的推广。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水稻种植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如无公害水稻、有机水稻种植等。
2.水稻种植机械化。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水稻种植机械化将成为发展趋势。
无人机喷洒、水稻插秧机、收割机等现代农业机械设备将在水稻种植中发挥重要作用。
3.智能化水稻种植技术。
精准农业技术的发展将为水稻种植带来变革。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在水稻种植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水稻种植的智能化管理。
精准农业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精准农业技术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手段,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精准管理。
在水稻种植中,精准农业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提高产量和降低成本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维持我们生命力的主要农产品,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重要的农作物之一。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有种植水稻的有利资源,很多地方都有水稻种植基地,但是由于地域之间环境、气候的差别,水稻的质量也存在一定差异。
还有一些地区经济实力差,水稻栽培技术落后,导致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水稻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绿色水稻栽培技术能够加快水稻适应市场的发展。
1.绿色水稻栽培的重要性
目前,传统的农业栽培技术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如何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是当前的主要工作。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水稻作为解决全国14亿人口温饱问题的主要农作物,其绿色栽培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
1.1绿色水稻栽培技术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和谐社会的主要特点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然而传统的水稻栽培技术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和谐。
而绿色水稻栽培技术能够有效的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以及降低依赖性,在保证水稻绿色健康的基础上提高产量。
水稻是农业发展的主要作物,随着现在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水稻栽培技术的不断创新,使水稻栽培技术更加绿色化、水稻储存经营更加绿色化,从而促进了绿色农业发展的新高度。
1.2绿色水稻栽培技术能够提高我国农业经济水平
通过环保的新型农业技术对水稻进行种植,将水稻栽培与其他农业资源整合,同步发展进步,提高生态效益和农业经济,避免因为传统水稻栽培技术而引起的无营养土壤、耕地退化等现象。
绿色水稻栽培技术是在传统栽培技术进行创新和优化,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水平,不仅能够保障水稻的质量,还能够提高产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1.3绿色水稻栽培技术能够保证生产的综合效益
绿色水稻技术是遵循农业生态发展的规律对水稻进行种植,以此来降低种植过程对生态环境带来污染。
此外,利用生态环境的自然规律来整治水稻生产过程所造成的污染,从而提高水稻的质量与产量。
由此可见,绿色水稻栽培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造成的污染,还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提高农业经济水平,保证生产的综合效益。
2.绿色水稻栽培技术的现状
目前,我国绿色水稻栽培技术主要是立体栽培技术为主,并且以稻虾共存的生产方式进行种植栽培。
这一栽培技术打破了传统栽培技术,改变了单一产物栽培的种植方式,但是要求在水稻栽培的过程中要考虑到龙虾的生活习性,从而提高了水稻栽培技术的难度。
在绿色水稻栽培技术的过程中要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工作,结合龙虾的生活习性,科学的进行种植栽培技术。
首先要求选择生长周期在半年左右的水稻品种,主要目的就是在水稻收割后,能够给小龙虾提供生存环境,并且给土地提供肥料;在第二年的5至6月是实现稻虾共同生产的时期,此时要选择生长周期为150天左右的矮粗壮的水稻品种,防治水稻被龙虾啃食;其次,要对水稻进行分阶段式施肥,对龙虾也要有针对性的投放饲料,在还没有放置龙虾前,可以对水稻施生物复合肥,在减少对龙虾伤害的同时增加土壤肥力;最后,还要加固水稻田埂,防治龙虾挖洞,破坏田埂,对水稻的生长造成影响,另外在灌溉时要少量灌水,并且及时排水,引导小龙虾进入事先准备好的环沟中,沟内的水位要保持在80cm以下。
3.绿色水稻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
3.1 绿色水稻技术无差别化的应用
不同地区的气候与环境都存在差异,因此在栽培
绿色水稻栽培技术探讨
覃金明
(广西来宾市象州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 来宾 545800)
摘 要:目前我国的科学技术在逐步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对于水稻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培育绿色健康的优质水稻成为当前的主要目标,是满足市场需求的需要。
本文分析绿色水稻栽培的重要性,并分析目前水稻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以此对绿色水稻栽培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绿色水稻;栽培技术;探讨
文章编号:ISSN2096-0743/2019-12-0050
·50·
·51·
过程中利用技术也应该不同。
但是,目前很多地区在种植水稻时采用的栽培技术没有考虑到当前的大环境条件,而是一味地去模仿和采纳其他地区绿色水稻栽培技术,导致水稻的产量和质量都得不到保障,造成经济损失和土地肥力流失等问题。
3.2 绿色水稻栽培技术在田间管理中缺乏有效性栽培绿色水稻就必须要根据实施生态环境对栽培技术不断的创新,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但是,目前绿色水稻栽培技术的管理还缺乏科学性,如果出现水稻或者鸭子病害,就不能及时的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或者采用的措施不科学,过于传统化,从而加重问题的严重性。
4.绿色水稻栽培技术
4.1选择种植基地
绿色水稻栽培首先就是要科学的选择种植基地,一般选择弱酸性或者中性的土壤进行种植,这种土壤能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另外,种植地要需要有充足的水源以及要有抵抗有害物质的能力。
4.2 选择种植品种
在选择种植品种时,一般选择产量高、适应性强的品种。
另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当地的环境、气候进行分析,选择能够适应当地环境的品种。
(2)选择的水稻品种的口感要好,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经济效益。
(3)选择的品种适应性和抗性要好,在适应环境生长的同时能够抵抗病虫害的侵蚀,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保证水稻产品的绿色健康安全,并且还能降低生产成本。
(4)选择的水稻品种是通过国家试验和审定的,以此来保证水稻的质量。
4.3 培育壮苗4.3 1播前准备工作
在播前要对稻田进行清理,保证种植地中没有杂草,并且通风向阳。
同时,建造苗床,将水稻苗的高度控制在50厘米以上再搭建大棚。
每平方米施入无害的优质农肥10~20千克、沃必达壮秧剂125克,与过筛的旱田土搅拌均匀后撒在苗床上,播撒厚度一般以10厘米为最佳。
最后浇水,保证土壤有充足的水分。
4.3.2 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
先进的机械设备是种植绿色水稻的重要工具。
目前我国的工业规模越来越广阔,其产生的污水、废气对周围的土壤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土壤被污染或者肥力下降。
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机械化的生产与种植,能够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
4.3.3 温湿度管理
在水稻出苗前保证其生长环境有足够的温度与湿度,并且处于密封环境中。
白天大棚内的温度要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晚上在20摄氏度左右。
移栽前将保护膜撕掉,炼苗三天以上。
如果遇到降温,要对大棚内进行加温处理;如果遇积水,要及时排水。
4.3.4 病虫害的防治
在水稻栽培的过程中,病虫害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水稻的正常生长。
传统的病虫害防治一般采用喷洒农药的方式,这种方法对环境的污染特别大,还会影响水稻的安全质量。
因此,要研究出低害或无害的新型农药,减少对环境和农作物的损害,其次就是要研究能够抵抗病虫害的新型品种,从而降低农药的使用率。
五、结语
农作物的生产离不开资金、技术、人才和相关制度等方面的支持。
绿色水稻栽培技术要从创新水稻品质、创新低害或无害农药产品、科学的防治病虫害、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入手,保障绿色水稻栽培技术能够得到广泛的推广,提高水稻的质量与产量,从而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夏文成. 浅析农业经济下绿色水稻栽培技术[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7(7):68-69.
[2]叶祖芳, 万根文, 邓鹏. 绿色无公害水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初探[J].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8, 30(06):60+75-76.
[3]朱海龙. 绿色高产水稻栽培技术[J]. 乡村科技, 2017(4):52-53.作者简介:覃金明,男、壮族,1962年2月25日出生,大专文化。
广西来宾市象州县人,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现职称是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