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集电线路解析
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单相接地联跳主变低压侧原因分析及现场处理

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单相接地联跳主变低压侧原因分析及现场处理作者:吴益航来源:《科技视界》2018年第24期【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现阶段的能源使用我国越来越开始推广清洁能源,而风能就是一种优质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为此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风能储备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在“十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风电取得非常迅速的发展,自2005起,我国风电机组总装机连年翻番。
但是在风电生产运行过程,也存在一些困扰。
比如35kV集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频发,甚至出现越级联跳主变低压侧的问题。
【关键词】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单相接地;联跳主变低压侧中图分类号: TM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24-0026-002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18.24.013【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China’s energy use at the present stage is increasingly promoting clean energy, and wind energy is a kind of high-quality clean renewable energy. Therefor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wind energy reserves in China,with huge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During the 11th five-year plan period,China’s wind power achieved very rapid development. Since 2005,China’s total installed wind power units have doubled year by year. However,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wind power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For example, the single-phase grounding fault of 35kV collector circuit is frequent, and even the problem of overstep main transformer low voltage side appears.【Key words】Wind farm 35kV collector circuit; Single phase grounding; Double jump main transformer low pressure side0 引言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正式颁布以及实施,为我国风力发电企业投资提供了保障,更好的对风电产业在电网中的接入、电量的收购以及电价的分摊和结算等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更好的帮助风电产业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和使用,真正的做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
重冰区35千伏集电线路绝缘配置研究

重冰区35千伏集电线路绝缘配置研究摘要:我国现有的《66kV及以下输电线路设计规范》主要针对轻、中冰区的35kV线路的绝缘配置设计做了相关规定,对重冰区线路绝缘配置的规定很少。
基于此,本文针对重冰区35kV线路从0~4000m海拔的绝缘配置进行了研究,计算得到重冰区工况下不同海拔的推荐绝缘子片数和空气间隙值。
关键词:重冰区;35kV;绝缘配置0、引言新能源发电是我国电力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场多建于旷野山脉,具有海拔高,覆冰重,气候恶劣,雷击频繁,土壤高电阻率等特点。
现有35kV输电线路执行的设计规范为《66kV及以下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10),该规范主要是针对轻、中冰区线路的绝缘配置做了相关规定,对重冰区线路绝缘配置的规定很少,并不全面。
因此,有必要针对35kV重覆冰区架空输电线路的绝缘配置进行研究,为以后35kV重覆冰集电线路设计提供依据。
1、重冰区绝缘子材质选择目前国内外常用的绝缘子类型为瓷质、玻璃盘式绝缘子和棒型复合绝缘子,各有优点,又各有不足。
(1)瓷质绝缘子瓷质绝缘子结构性能稳定,通过爬距的选择,在满足相同防污秽能力的前提下具有更长的串长,能提高绝缘子串的冰闪电压,同时也能提高线路的防雷能力。
在重冰区较长悬垂串也可以增大导地线间距,减低脱冰闪络的发生机率,也可以通过大小盘径的插花使用延缓绝缘子串冰棱桥接速度。
但由于其表面场强分部不均匀,在覆冰绝缘性能下降情况下易引起局部的放电。
(2)玻璃绝缘子玻璃绝缘子自洁性能好、价格便宜,在满足相同防污秽能力得前提下具有更长的串长,能提高绝缘子串的冰闪电压,同时也能提高线路的防雷能力。
耐污玻璃绝缘子耐污性好,在相同的防污能力下,相比普通玻璃绝缘子串长短一些,能有效减少塔头尺寸;空气动力型绝缘子具有大盘径,大爬电比距。
两者插花配合使用,有效延缓绝缘子串冰棱桥接速度,具有较好的防冰闪效果。
(3)复合绝缘子随着大气环境污秽度的不断加剧,具有优良耐污性能的复合绝缘子被广泛用于各级电压的架空线路上。
35kV集电线路保护设置及保护原理基础知识讲解

•
变压器
~
35kV母线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线路 的全长,并延伸至下一 线路首端的一部分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范 围不低于线路全长的 15%~20%
3.单相原理图
4.特点 灵敏性较好,可保护全长
速动性差,带0.3-1S延时,依靠动作电流值和动 作时间共同保证其选择性。
电网的最小运行方式:是电网在该方式下运行时 具有最大的短路阻抗值,发生短路时产生的短路 电流为最小的一种运行方式。一般根据电网的最 瞬小时运电行流方速式断的不短能路保电护流线值路校的验全继长电,保保护护装范置围的灵 受敏系度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
变压器
~•
35kV母线 K
最大运行方式保护范围
最小运行方式保护范围
Ik
最大运行方式
最小运行方式
l
3.单相原理图
QF
4.特点
简单可靠,动作迅速。 不能保护线路的全长,保护范围受系统运行方式变 化的影响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电流Ⅱ段保护)
• 1.工作原理
动作电流:与线路Ⅰ段配合,其动作电流小于线路Ⅰ段动 作电流。
动作时间:应比线路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时间延 长一个时限级差Δt,即tⅡ =tI+Δt,一般Δt=0
1.工作原理
• 动作电流:动作电流:躲开最大负荷电流的一种保护装
置 动作时间:逆向的阶梯原则整定,各保护动作时间从用
户到电源逐级增加,越靠近电源,动作时间越长。 2.保护范围
可保护线路全长。 3 .特点
越靠近电源短路时,短路电流越大,动作时间反而越长
变压器
~•
K
35kV母线
• 1.工作原理
风电场35kV架空集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

风电场35kV架空集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摘要:架空集电线路电力线是风电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发生故障,整条架空集电线路甚至整个风电场线路都会跳闸,造成更大的经济效益损失。
当架空集电线故障引起的停机时间约占风场设备总停机时间的一半时。
特别是我国内陆的风电场,由于位置分散、收集线长度、架空集电线路长、生产和经营效益增加、风电场数量众多和风速波动频繁,这会使架空集电线路故障频发,缩短架空集电线路运行寿命。
关键词:风电场35KV;架空集电线路;常见故障引言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能源消耗越来越大,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石油、煤炭等一次能源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重,迫使能源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绿色可持续能源得到了大力发展,以保护人类现有的生存环境。
于是,从20世纪末开始,人类开始利用绿色能源-风能进行发电,伴随技术进步,我国自2005年开始大力发展风力发电,进行能源结构优化,风电装机容量由126.6万千瓦上升到2017年的1.88亿千瓦。
与此同时,电网对风力发电的可靠性也要求提升,这就要求并网风电场主动脉的35kV集电线路必须要可靠稳定运行。
1风力发电工程35kV集电线路施工经常出现的故障分析首先,做好杆塔的选择。
为了保证杆塔后期的制作质量,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划要求进行杆塔的选型工作,为风力发电工程的安全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没有充分考虑到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因素,主要是采用了上字型铁塔和水平排列门型混凝土杆,因此电气间隙不能满足风电场的运行要求。
对于上述问题,施工单位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设计图纸进行检查,可选择双回路的塔型,从而满足电气间隙运行要求。
其次,控制好绝缘子污闪和设计数量。
绝缘子污闪会导致架空集电线路故障跳闸。
在风力发电项目35kV集电线路实际运行过程中,绝缘子数量不足或绝缘子污闪问题,影响日常的电力供电。
其中绝缘水平已成为绝缘污闪影响的重要因素,一旦周围环境受到污染或潮湿,如雾霾或小雨等问题都会加快绝缘污闪的速度,从而降低绝缘强度。
35KV电气设计说明

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开展,人们对电力供给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供稳固性、可靠性和持续性。
然而电网的稳固性、可靠性和持续性往往取决于变电所的合理设计和配置。
一个典型的变电站要求变电设备运行可靠、操作灵活、经济合理、扩建方便。
本设计为35KV变电所电气局部的一次设计,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局部,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平安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主要容包括:负荷计算与无功补偿,确定变压器的型式,变电所的主接线方案,短流电路计算,主要用电设备选择和校验,变电所整定继电保护和防雷保护与接地装置的计算等。
电气主接线是变电站设计的首要任务,也是构成电力系统的重要环节。
电气主接线的拟订直接关系着全站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确实定,是变电站电气局部投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该变电站设有两台主变压器,站主接线分为35kV和10kV二个电压等级。
各个电压等级分别采用单母线不分段接线、单母线分段接线、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
关键词: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电气设备;继电保护1 引言11.1 设计目的11.2 设计意义11.3设计容与要求12 主接线的选择22.1 主接线的设计原那么与要求22.2主接线的根本接线形式22.3电气主接线方案的选择23负荷分析计算53.1电力负荷的概述53.2电力负荷分类的方法53.3电力系统负荷确实定63.4负荷计算64变电站主变压器的选择74.1 变压器的选取原那么74.2 变电站变压器台数的选择74.3主变压器容量确实定原那么和计算74.4主变压器绕组数确实定84.5主变压器形式的选择85短路电流的计算95.1 短路电流的概述105.2 计算短路电流的目的105.3短路电流实用计算的根本假设115.4短路电流的计算步骤115.4.110kV侧短路电流的计算115.4.2 35kV侧短路电流的计算136设备的选择与校验146.1 电气设备的选择条件146.2断路器的根本要求和选择条件146.2.1 35kV侧断路器、隔离开关的选择146.2.210kV侧断路器、隔离开关的选择166.3电流互感器的选择176.4电压互感器的选择187无功补偿197.1 无功补偿装置的概述197.2无功补偿装置的种类197.3无功补偿的计算208防雷接地设计218.1防雷保护的必要218.2变电所中可能出现大气过电压的种类218.3雷电波的危害218.4 变电所防雷接线的根本方式219设计总结22参考文献231 引言1.1 设计目的变电所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局部,它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平安与经济运行,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起着变换和分配电能的作用。
风电场35kV线路故障特点及分析

风电场35kV线路故障特点及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风电场集电线路多发故障,描述故障特点并进行相应分析,根据规程规范等要求,结合电网采取相应的措施,使风电能够更加成熟。
关键词:风电场中性点不接地集电线路故障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ind collector circuit multiple fault,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fault features, according to the rules requirements, takes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combining with the power, to make the wind and power more mature.Key words: wind and power farm; neutral point ungrounded ;electric line ;fault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危机,各国都在加紧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风力发电是新能源的主力军,随着国际上风电技术和装备水平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已经成为目前技术最为成熟、最具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技术。
目前各风电场主要集电线路为10或35kV电压等级,设计运行方式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故障是最常见的,约占配电网故障的80%以上。
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正常运行的电容电流分布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正常运行时,各相对地电压是对称的,中性点对地电压为零,电网中无零序电压。
由于任意两个导体之间隔以绝缘介质时,就形成电容,所以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相与相之间及相与地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电容。
为了研究问题简化起见,假设所示的三相电压及线路参数都是对称的,而且把地之间的分布电容都用集中电容C来表示,相间电容对所讨论的问题无影响而予以略去。
35kv集电线路

35kv集电线路广西杨村一期风电场(48MW)35KV集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二章、项目治理机构第四章、总施工方案第五章、进度打算及资源打算第六章、质量治理第七章、安全目标与职业健康安全治理第八章、环境爱护及文明施工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1.1、工程简述及规模:风电场集电线路选用35k电力电缆以及35kV架空线路混合组合形式,按照本工程风机布置情形,24台单机容量为2MW的风机分为2组,分组情形如下:第一回:#(1~9、18~21)共13台风机;总长度为16.6公里,其中电缆长度为11.8公里,架空线长度为4.8公里。
第二回:#(10~17,22~24)共11台风机;总长度为11.6公里,其中电缆长度为10.2公里,架空线长度为1.4公里。
本工程采纳两级升压方式。
每台风电机配置1台0.69/35kV箱式变电站,将风机电压升高至35kV。
箱变高压侧采纳联合单元接线方式,风电机组成一个联合单元后,经35kV集电线路接入风电场110kV升压站35 kV配电装置,经主变升压至110kV后接入系统。
本集电线路工程共2回线,导线截面按载流量选择并按承诺电压降校核导线采纳钢芯铝绞线JL/G1A-1 50/25和JL/G1A-240/30。
1.2、自然环境:拟建场区属中山区,为隆起剥蚀地貌,多为连绵山脉,山梁起伏较大,多呈鱼背脊状或尖顶状,山梁之间冲沟发育,整体地势多呈北部略低于南部。
地势较陡,山坡坡度20~40°,局部超过50°。
场区内地表普遍覆盖有残坡积成因的碎石土,其下为巨厚的粗粒花岗岩层(γ52(3))。
1.3、地势:本工程一样山区占90%。
2、工程特点:2.2、施工条件分析:2.4.1 本标段线路在广西省玉林市容县杨村镇、六王镇,施工队驻就近选择。
2.4.1.砂、石、水泥等地点性材料能够满足施工需求。
2.4.1.施工任务重、工期紧。
3、编制依据3.1 项目法人治理文件:3.1.1 工程的合同文件;(施工合同;)3.1.2 本工程的设计图纸、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项目法人及上级单位对工程所发的施工要求;)3.1.3项目法人、监理单位及上级单位对本工程的有关要求;《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199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一般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建筑用卵石、碎石标准》(GB/T14685-2001);《建筑用砂》(GB/T14684-2001)《硅酸盐水泥、一般硅酸盐水泥》(GB 175-1999);《一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混凝土质量操纵标准》(GB50164-92);《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 50214-200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03);《《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GB/T 2694-2003);《输电线路铁塔及电力金具紧固用冷镦热浸镀锌螺栓与螺母》(DL/T7 64.4—2002);《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GB2314-1997);《电力金具制造质量》(DL/T768);《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GB/T1179-1999);《镀锌钢绞线》(YB/T5004-2001)《放线滑轮差不多要求、检验规定及测量方法》(DL/T685-99);《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建设工程质量治理条例》;(2000年)3.2.27 《送变电工程首次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试行);(2002年)3.2.28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 5);3.3、安全治理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70号;(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91号;(1998年)《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治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2004年)《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国网公司生[2003]426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 005]83号;《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 5009·2-2004);《电力建设安全健康环境评判治理方法(试行)》(国家电网工[2004]4 88号);《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02年)《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治理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工[2003]168号);《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规定(试行)》(国家电网基建[2005]403号);电力建设工程重大安全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暂行规定国家电网I[2 004]264号;《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国网安监[2005]8号)。
35kv集电线路耐压标准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35kv集电线路耐压标准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在电力系统中,35kv集电线路是连接发电厂和变电站之间的重要部分。
由于该线路承载着较高的电压和电流,并且常常处于恶劣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下,因此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35kv集电线路的耐压性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35kv集电线路耐压标准的定义和解释,并详细讲解其制定过程以及标准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对该标准中的技术要求进行解读,并对各项要点进行详细说明。
同时,我们会与其他相关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然后,我们将概述35kv集电线路耐压标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并介绍一些工程实践案例。
通过对这些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评估该标准的实施效果,并总结出存在的问题;最后,我们会展望未来并提出一些建议来改进和完善该标准。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深入解释和说明35kv集电线路耐压标准。
通过对该标准的解读和分析,旨在提高读者对电力系统中这一重要环节的理解。
此外,本文还试图评估该标准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并提出未来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2. 35kv集电线路耐压标准:2.1 定义和解释:35kV集电线路耐压标准指的是对于35千伏(kV)电力系统中的集电线路而言,在设计、施工及运行过程中所需要满足的耐压要求。
耐压标准是为了确保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可靠而制定的技术规范。
在集电线路中,由于其接触到高电压环境,需要能够承受相应的电场强度、绝缘击穿强度以及涌流等因素的考验,以确保线路正常运行并防止事故发生。
因此,35kV集电线路必须符合特定的技术要求和标准限制。
2.2 标准制定过程:制定35kV集电线路耐压标准通常经历以下步骤:第一步是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和先前版本的耐压标准。
这些资料包括国家或地区关于高压输配电设备使用、过氧乙烯运用等方面已有的法律法规、规范、技术文件、实施意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润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广西杨村一期风电场(48MW)35KV集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第二章、项目管理机构第四章、总施工方案第五章、进度计划及资源计划第六章、质量管理第七章、安全目标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第八章、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第一章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1.1、工程简述及规模:风电场集电线路选用35k电力电缆以及35kV架空线路混合组合形式,根据本工程风机布置情况,24台单机容量为2MW的风机分为2组,分组情况如下:第一回:#(1~9、18~21)共13台风机;总长度为16.6公里,其中电缆长度为11.8公里,架空线长度为4.8公里。
第二回:#(10~17,22~24)共11台风机;总长度为11.6公里,其中电缆长度为10.2公里,架空线长度为1.4公里。
本工程采用两级升压方式。
每台风电机配置1台0.69/35kV箱式变电站,将风机电压升高至35kV。
箱变高压侧采用联合单元接线方式,风电机组成一个联合单元后,经35kV集电线路接入风电场110kV 升压站35kV配电装置,经主变升压至110kV后接入系统。
本集电线路工程共2回线,导线截面按载流量选择并按允许电压降校核导线采用钢芯铝绞线JL/G1A-150/25和JL/G1A-240/30。
1.2、自然环境:拟建场区属中山区,为隆起剥蚀地貌,多为连绵山脉,山梁起伏较大,多呈鱼背脊状或尖顶状,山梁之间冲沟发育,整体地形多呈北部略低于南部。
地形较陡,山坡坡度20~40°,局部超过 50°。
场区内地表普遍覆盖有残坡积成因的碎石土,其下为巨厚的粗粒花岗岩层(γ52(3))。
1.3、地形:本工程一般山区占90%。
2、工程特点:2.1、气象参数表:2.2、施工条件分析:2.4.1 本标段线路在广西省玉林市容县杨村镇、六王镇,施工队驻就近选择。
2.4.1.砂、石、水泥等地方性材料可以满足施工需求。
2.4.1.施工任务重、工期紧。
3、编制依据3.1 项目法人管理文件:3.1.1 工程的合同文件;(施工合同;)3.1.2 本工程的设计图纸、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项目法人及上级单位对工程所发的施工要求;)3.1.3项目法人、监理单位及上级单位对本工程的有关要求;3.2、施工技术依据、质量管理文件及检验标准:3.2.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1993);3.2.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3.2.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3.2.4《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3.2.5《建筑用卵石、碎石标准》(GB/T14685-2001);3.2.6《建筑用砂》(GB/T14684-2001)3.2.7《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1999);3.2.8《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3.2.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3.2.1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 107-87);3.2.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3.2.12《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3.2.1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3.2.14《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 50214-2001);3.2.1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3.2.1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03);3.2.17《《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GB/T 2694-2003);3.2.18《输电线路铁塔及电力金具紧固用冷镦热浸镀锌螺栓与螺母》(DL/T764.4—2002);3.2.19《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GB2314-1997);3.2.20《电力金具制造质量》(DL/T768);3.2.21《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GB/T1179-1999);3.2.22《镀锌钢绞线》(YB/T5004-2001)3.2.23《放线滑轮基本要求、检验规定及测量方法》(DL/T685-99);3.2.24《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3.2.25《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0年)3.2.27 《送变电工程首次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试行);(2002年)3.2.28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3.3、安全管理文件:3.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70号;(2002年)3.3.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91号;(1998年)3.3.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2004年)3.3.4《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国网公司生[2003]426号);3.3.5《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3.3.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DL 5009·2-2004);3.3.7《电力建设安全健康环境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电网工[2004]488号);3.3.8《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02年)3.3.9《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工[2003]168号);3.3.10《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作规定(试行)》(国家电网基建[2005]403号);3.3.11电力建设工程重大安全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暂行规定国家电网I[2004]264号;3.3.12《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国网安监[2005]8号)。
3.3.13《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85);3.3.14《电力行业紧急救护工作规范》(DL/T692-1999);第二章项目管理组织机构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为实现本工程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目标以及达标投产、保证工程施工工期,公司成立并组建了华能宁武一期49.5MW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工程项目部,下设三科一室、一个施工队四个班组。
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组建相应的施工和管理机构,负责处理施工中相关事宜及对外协调工作。
2、项目经理部及人员职责:2.1 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是工程的直接管理机构,负责工程的组织、施工、经营,是质量、安全管理目标的第一责任部门。
依照工程招标文件、施工合同、设计文件、规程、规范组织施工,确保安全、优质、高效、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3.2.1项目经理由公司经理授权,代表公司处理与工程有关的对外关系,决策工程的各项重大事宜。
负责执行施工合同及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等全面负责。
3.2.2科学组织、平衡、调整工程施工所需的人力、资金、物资、机械设备等,并定期向项目法人和监理单位、公司汇报工程进展情况。
3.2.3组织制定项目部各类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各项规章制度,监督其有效运行。
3.2.4负责公共关系的协调工作。
3.2.5配合项目法人进行线路调试和竣工后的达标投产工作。
3.2.6组织编写工程总结。
2.3项目总工:3.3.1全面负责施工段的技术管理工作,指导技术、质量、安全各部门的工作,解决工程施工中发生的重大技术问题。
3.3.2执行国家有关施工技术政策和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和公司技术管理制度。
3.3.3组织贯彻执行公司整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确保整合管理体系在本工程中有效运行。
3.3.4组织施工图内部会审,重要施工项目技术措施的编审和技术交底。
3.3.5负责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技术工作总结和技术专题总结。
3.3.6针对工程施工中的质量、安全薄弱环节,组织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对工程安全、质量和施工工艺负责。
3.3.7负责组织开工前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
3.3.8负责组织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
3.3.9负责配合建设单位作好质量监督检查、达标投产及质量回访工作。
在项目总工的带领下,负责施工段的具体技术工作;将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以作业指导书和施工措施的形式下达到各科室和各施工队,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解决施工中发生的技术问题,研究制定先进的施工工艺,推广新技术应用,为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技术保障;配合质量安全科进行工程竣工资料的移交。
2.5经营物供科:负责制定、落实各施工段的施工进度计划、生产调度,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进行各种资源的平衡和计划的修订;负责计划统计工作,接受项目法人经营管理部门的领导,按规定向项目法人、监理单位、公司提供有关统计报表;负责项目部的合同管理、成本核算;负责施工过程中青苗赔偿联系及赔付;负责收集各种信息,并进行传递和分析处理。
负责工程设备材料的接收、加工、检验、发运、保管等工作;负责项目部自购材料的供方选择及订货、加工、验收、发运、分配、回收管理和机具设备的管理工作。
2.6 质量安全科: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本工程质量管理各项制度,针对质量薄弱环节提出并组织实施预防措施;参加技术措施的制定、审查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负责质量三级检验管理工作;配合设计、监理、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配合供应部门作好材料试验、检验;负责计量器具的送检、施工档案的管理工作;负责工程竣工资料的移交;负责工程安全措施计划的制定、实施、检查。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本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各项制度,针对施工过程中安全薄弱环节,制定并落实预防措施;参加编写施工作业指导书和专项安全措施,进行日常巡查和定期安全检查;负责爆炸物品使用过程的监督、检查。
负责施工机具、安全防护用品安全性能的试验。
2.7综合办公室:负责工程对外公共关系的协调及接待工作,负责劳资、职工劳动保护、后勤管理等工作。
2.8 施工队:实行施工队长负责制,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按项目部制定的生产计划合理组织施工,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工作,自觉地接受监督检查。
3、项目部资源配备4.1 人员:项目部管理人员7名、施工队110人。
4.2 设备:指挥车2辆电脑3台,摄像机一台、照像机二台,通讯工具10台。
4.3 资料:国家规定、相关规程、规范、设计文件、施工措施、调查资料、外协资料等。
4、应急措施在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为预防和控制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针对工程实际特点,在开工前制定火灾、人身意外伤害等方面的应急预案,成立相应的应急组织机构,做好事故的应急准备,正确有效地实施应急响应,确保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出现时,能够实施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第三章、工程现场布置1、工程现场布置:项目部驻地选择在便于指挥,交通便利,与施工队距离较近的地方,且能够满足项目部人员办公和住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