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山楼金矿矿山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评价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范本

%%%%%%%%%%%%%%%%%%%%%%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公司二○一五年七月%%%%%%%%%%%%%%%%%%%%%%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写单位:@@@@@@@@@@@公司项目负责:报告编写:审核:技术负责:法人代表:提交单位:@@@@@@@@@@@@提交日期:二○一四年七月目录一、前言 (1)(一)评估任务的由来 (1)(二)评估工作的依据 (2)(三)评估工作主要任务和要求 (4)二、评估工作概述 (4)(一)工程和规划概况 (5)(二)以往工作程度 (6)(三)、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6)(四)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9)三、地质环境条件 (12)(一)气象、水文 (12)(二)地形地貌 (14)(三)地层岩性 (16)(四)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 (17)(五)工程地质条件 (19)(六)水文地质条件 (20)(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20)四、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20)(一)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特征 (21)(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21)五、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24)(一)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24)(二)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25)六、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26)(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26)(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27)(三)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28)(四)防治措施 (29)七、结论与建议 (30)(一)结论 (30)(二)建议 (30)附表:1、%%%%%%%%%%%%%%%%%%%%%%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说明表(附表1)附图:1、%%%%%%%%%%%%%%%%%%%%%%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附图1)附件:1、项目《委托函》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资质3、专家评审意见一、前言(一)评估任务的由来2014年,&&县公路里程3578.75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通车里程3023.26公里。
浅谈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分析和防治措施

浅谈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分析和防治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采矿行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
而在采矿过程中,露天矿山排土场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随着采矿规模的不断扩大,排土场灾害频发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对露天矿山排土场的灾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露天矿山排土场灾害分析1. 滑坡在露天矿山排土场中,滑坡是最为常见的灾害之一。
由于排土场处于山坡上,土石的边坡在长期的风化侵蚀之下,容易出现滑坡现象。
一旦发生滑坡,不仅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还可能会危及人身安全。
2. 塌陷露天矿山排土场中的土石堆积是一个动态过程,而土石在堆积过程中可能引发土体内部的变形和破坏,导致土石堆发生塌陷。
这种塌陷不仅会影响排土场的使用,还可能引发其它灾害。
3. 暴雨引发的泥石流在露天矿山排土场附近,山体本身就可能存在着泥石流的隐患。
一旦暴雨来临,山体的泥石可能被冲刷出来,形成泥石流对排土场产生危害。
1. 地质条件露天矿山排土场通常都建在丘陵地带,受地质条件的影响较大。
山体的地表和地下构造会对排土场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山体的自然环境也容易引发灾害。
2.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包括了排土场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管理等环节。
比如说排土场的坡度设计是否合理,排土场的稳定性分析是否完备等等。
3.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了暴雨、地震、台风等极端天气情况。
这些自然现象都可能引发排土场的灾害。
1. 加强规划设计在露天矿山排土场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合理设计排土场的坡度和土石的堆积方式。
在排土场建设之前,也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评估。
2. 强化监测预警对排土场周边的地质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并进行预警,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灾害的发生。
3. 加强管理维护对排土场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也十分重要。
加强排土场的日常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避免因为一些小问题引发灾害。
矿山排土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矿山排土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排土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1概述1.1评价目的排土场安全现状评价的目的是遵循合法性、科学性、公正性、针对性的原则,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排土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2评价依据1.2.1依据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11.1);993.5.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7.1.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1.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5.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5.1);《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2011.12.3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修正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11.1)。
1.2.2行政法规《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2004.1.13);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2004.3.1);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6.1); 《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2004. 1.1);《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第586号(2011.1.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 [2010] 231***********排土场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号(2010.7.19)。
1.2.3部门规章《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号(2005.9.1);《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2006.3.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2008.2.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2009.9.1);《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0号(2009.6.8);《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管理与监督检查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39号(2011.7.1);《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2012.6.1);《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18号(2005.2.1);《国家安监总局关于认真组织开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实施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07]135号(2007.6.20);《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实施意见》安委办[2010]17号(2010.8.27);《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型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基础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09]44号)(2009.3.9)。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书

横山桥镇清明山阳光山城别墅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制单位:编制人:时间:二O 一一年十月横山桥镇清明山阳光山城边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单位资质证书(附图):个人培训结业证书(附图):目录前言 (7)一评估任务由来 (7)二评估工作依据 (8)三评估工作目的与任务 (9)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 (10)一工程概况 (10)二以往工作程度 (10)三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11)四评估范围和级别的确定 (11)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 (13)一气象及水文条件 (13)二地形地貌 (14)三地层岩性 (14)四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14)五工程地质条件 (16)六水文地质条件 (17)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19)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20)一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20)二地质形成机理 (24)三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24)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29)一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29)二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30)第五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与防治措施 (33)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33)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35)三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40)四防治措施 (41)结论与建议 (43)一结论 (43)二建议 (44)附件: (45)1.委托书 (45)2.照片 (47)3.附图 (48)横山桥镇清明山阳光山城边坡地质灾害分布图(比例尺1:1000)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比例尺1:1000)前言一评估任务由来横山桥镇位于江苏省常州市东北郊,东经120°07,北纬31°48’。
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的江南水乡,是常武地区的重镇名镇。
横山桥镇有15个行政村,2个居民委员会。
全镇辖地37.21平方公里。
横山桥镇户籍人口3.5万人,外来人口1.5万人,总劳动力18009人,镇区人口3.1万人。
矿山地质灾害分析

矿山地质灾害分析矿山地质灾害是指在采掘、运输、尾矿处理等矿山活动中,由于自然地质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的严重的、突然的、毁灭性的地质事件。
矿山地质灾害对矿山生产和生态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危害。
因此,对矿山地质灾害的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矿山地质灾害种类及原因矿山地质灾害种类主要有地质体变形、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冒顶、煤炭火灾、瓦斯爆炸等。
其原因包括:•1.自然原因:包括地震、地质构造、地下水、气候、岩石物理力学及化学特性等因素;•2.人为原因:包括采矿技术和方法、采区设计、开采速度、采场固化、采空区处理、矿井通风、排水及通讯等因素。
矿山地质灾害评价方法在矿山地质灾害的评价中,应当考虑地质环境、矿石矿物学特性、矿山工程、地质力学特性、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开展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1.地质条件评价地质条件评价是对矿山地质环境的评价,包括岩层、构造、成因、变质、侵蚀、沉积、岩溶等。
地质条件的评价不仅能反映地质环境的特点,也能反映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从而根据不同矿山地质特点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2.工程条件评价工程条件评价是对矿山工程和设备状态的评价,包括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技术水平、管理制度的规范程度、科技创新的能力等。
通过对矿山工程的评估,可以确定矿山结构和开采方式的科学性,采用合理的手段,避免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
3.力学条件评价力学条件评价是对矿山地质力学特性的评价,包括岩石的力学性质(弹性模量、泊松比、抗拉强度、压缩强度等)、岩体的裂隙性质(裂隙类型、密度、大小等)、岩体的应力状态(张、压、剪等)以及岩体破坏的方式与范围等。
通过对矿山地质力学特性的评价,可以评估矿山结构的稳定性,提供矿山开采所需的基本参数。
4.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根据矿山地质灾害及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生概率和目前防御措施的有效性等方面,综合评价矿山地质灾害的风险程度。
风险评估的结果可以为矿山地质灾害防范提供科学的依据,指导防灾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辽宁排山楼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采选扩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函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辽宁排山楼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采选扩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7.02.06•【字号】辽环函〔2017〕28号•【施行日期】2017.02.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辽宁排山楼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采选扩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函辽宁排山楼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你公司报送的《关于辽宁排山楼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采选扩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表》及附送的《辽宁排山楼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采选扩建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以下简称《验收调查报告》)等材料收悉。
根据现场检查意见和阜新市环境保护局的初审意见,经我厅建设项目审查委员会2017年第1次会议审查,现提出验收意见如下:一、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工程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新民乡、国华乡。
辽宁排山楼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于1997年7月建成投产,原设计规模为露天开采1200t/d。
2005年由露天转为井下开采(开采规模为1500t/d,辽环验〔2010〕002号通过省环保厅环保验收),开拓方式为主副井开拓。
2010年12月,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同意,辽宁省排山楼黄金矿业有限公司采选综合能力增加450t/d,即辽宁排山楼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目前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950t/d。
本次验收的生产能力即由1500t/d扩大到1950t/d。
该工程采矿为井下开采,主副井开拓,采矿方法主要为分段采矿法,对部分矿体采用分段采矿嗣后充填法;选别工艺为全泥氰化-炭浆提金,尾矿采用压滤干堆方法。
本工程在现有矿区范围内实施,不新征占土地。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1条副井,在地下25米中段新建水仓及排水泵站,延深现有主井,现有3.2立方米箕斗更换为4立方米箕斗;新建1座磨浸厂房;新建1座粉矿仓;压滤车间搬迁改造,新建6台800平方米压滤机,淘汰现有4台压滤机,同时配套新建1座6千伏配电室。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根据本次调查及研究认为影响矿山地质环境质量主要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矿山恢复难易程度、矿山人类活动及环境条件等4方面的内容。
由于不同矿区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的因素及其作用程度明显不同,因而在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时,只能选择一些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有影响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经综合分析,选择本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为:①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考虑年排废水废液、年排尾矿废石、累积尾矿废石、占用破坏土地、矿山地质灾害等五个指标;②矿山恢复难易程度主要考虑采空区规模、矿类、开采方式等三个指标;③矿山人类活动:主要考虑矿山从业人数及经济类型两个指标;④环境条件主要考虑降雨、植被覆盖率、地质环境质量(水文工程、地形地貌、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等三个指标。
由于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的因素十分复杂,而作为划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的各个指标界线又不是十分清晰,各种因素的影响很难用经典的数学模型加以度量。
因此本次采用层次分析和加权比较的方法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即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加权比较法对各矿区的影响评价因子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得分进行综合累加,从而得到以矿区为基本单元对环境影响综合指数,然后采用SURFER软件对各矿区的环境影响综合指数按等级生成等值线,根据等值线圈定全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区,对全区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综合分级评估。
一、影响因素层次分析及其权重分配层次分析法(AHP)是通过两两因素的对比,逐层比较多种关联因素,最后确定诸因素整体关系的一种办法。
进行层次分析法的关键是建立层次结构分析模型(图6-2-2)。
该层次结构模型共分三层:最上一层区域稳定性(R)为目标层;中间一层研究内容(U)为准则层;最下一层影响因素(V)为指标层。
各层之间的连线反映了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通过对本层次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比较,建立表示针对上一层某因素正互反判断矩阵。
为使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加以定量化,采用A.L.Saaty引入的标度方法(表6-2-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三篇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三篇篇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前言第一节评估任务来源XXXXX北侧政府备用地位于XXXXX南东麓坡脚地带,原为东湾采石场废弃后的山体缺口,采石场的采掘面延伸长度约960m,最大高度达137m,坡度40~70°,因山体缺口下部平整后作为政府备用地,现正在建设大百汇高科技工业研发基地,山体缺口西南角为东部沿海高速施工隧道口。
由于采石场的边坡高陡,坡面上有危石分布,边坡顶部为松散的土层,每年暴雨季节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崩塌,为保证坡脚建筑工程的安全,以利今后进行政府备用地的开发,开展边坡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势在必行,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XX]69号)以及《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要求,XXX 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决定对XXXXX北侧政府备用地边坡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20XX年7月21日,XXX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直属分局委托XXXXXXXXXXX对XXXXX北侧政府备用地边坡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见委托书)。
第二节评估工作依据一、法规和政策依据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XX]35号),20XX年5月12日;2、广东省十届人大常委会《广东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20XX年7月25日;3、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394号),20XX年11月19日;4、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XX]69号),20XX年3月25日;5、广东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粤国土资发[20XX]63号),20XX年4月16日;6、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粤国土资发[20XX]237号),20XX年10月10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对 现有 的危 岩体及 时清 理 。同 时在矿 山 生产过 程 中 , 应 析、 研究 的基础 上 , 经现 场地 质灾害调查 , 现状条 件 下评估 区 内未 扰动 , 长期连续观测露天采坑边坡 , 以便及 时了解边 坡 的稳 定状态 。做 发生 滑坡 、 泥石 流 、 空 区地 面塌 陷、 道坍 塌 、 采 巷 矿坑 突水 等 地质
第3 8卷 第 9期
20 12年 3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 TECTURE
Vo . 8 No. 13 9
Ma. 2 2 r 01
・5 ・ 9
文章编号 :0 9 6 2 (0 2)9 0 5 —2 10 - 8 5 2 1 0 —0 9 0
1 工程概 况
排山楼金矿 自建设 之 初设 计 、 生产 均为 露夭 开采 , 原设 计生
即露 天采 坑边坡及低品位矿石堆积场 。 产规 模 20 0td 经改造后达 到 20 0td的采 、 、 0 , / 0 / 选 冶综合生产能 两个区域 , 露天采坑边坡发生 的崩 ( ) 滑 塌灾害 , 主要 是 由于局 部边坡岩 力 。露 天开采主要对象 为 T ,4,5 号矿 体上部 , lT T , 原设计 露天 体破碎受风化 、 层 节 理和 震 动影 响 , 积至 台 阶坡 脚处 形 成 。 顺 堆 最终 开采 标 高 2 0 i, 由 于金 价 的调 整 及 地 质 资 源 的 变 化 , 7 n 后 19 9 9年 年初 修改露天 开采境 界 , 将最 终 开采标 高抬 高 至 3 0m。 1
灾害, 仅存在崩 ( ) 滑 塌一种地 质灾害 。 经过现场实地调查 , 评估 区内崩 ( ) 滑 塌地质灾 害主要 发生在 露 天采坑的边坡处及低 品位 矿石堆积场 。
好坡体上下 的排导水工作 , 尤其是融 雪和暴雨 时做好 监测 。在 每
年对露天采坑底部 防渗膜维 护施工过程 中 , 更应 避免爆 破和大 规
标 高 15m, 0 井深 2 5m。主井负责提升矿石 , 7 副井负责提 升人 员 、 3 防治 措施
材料 和废石 。主井服务 至 15m中段 , 7 副井 服务 至 15m 中段 。 2
按照《 地质灾 害防治条 例》 国务 院第 3 4号 令 ) ( 9 采取 预防 为
主, 避让 与治理 相结 合的方针 , 同时加强教育 , 高工程施 工人员 提
排 山 楼 金 矿 矿 山 建 设 项 目地 质 灾 害 危 险 评 价
林 泉
摘
卫 星 Βιβλιοθήκη ( 辽宁省化工地质勘查院 , 辽宁 锦 州 1 10 20 0)
要: 以地 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为 目的 , 采用现场观测 的手段 , 对排 山楼金矿 的地 质灾害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 分析 了排 山楼金矿可
2 地质 灾 害危 险性 现状 评估
现有 地质灾害分布情况 等综 合因素确定 其评估 区范 围, 评估 面积 17 m .7k 。评 估区地质环境条 件复 杂 , 对 已有 资料进 行认 真分 在
制定 出突发性情 况下 的应急措 根据工程特点 , 考虑界线范 围内及 其周边 的地质 环境条 件 和 和维护人员防治地质灾害 的能 力 , 施 。依据地质灾害类型 , 在建设过程 中进行防治管理 。 在井下矿产 的开发过程 中 , 应避免对 露天采坑 边坡稳 定性 的
能 出现的地质灾害 , 同时提 出了防治措施 , 对工程实践有一定 的指导意义。 关键 词 : 山楼金矿 , 排 地质 灾害 , 防治 中图分类号 :U 5 T 47 文献标识码 : A 积 于边 坡坡 脚处 , 响范围不 大。 影 根据现场实地调查 , 评估区内崩 ( ) 滑 塌地质灾 害主要发生在
20 0 4年年末 露天采场 已经验收 闭坑 , 最终露天采 场 的底 部最低标 崩( ) 滑 塌影 响范围仅 限于露天采坑边坡 , 并且 由于露 天采坑 已于 20 04年 年末闭坑 , 现该露天采坑 主要 用于尾矿排放及 现有副井排
露天采坑底 部 已铺就 防渗膜 , 坑 内部 没有 人员 和 机 采 高为 3 0m, 0 顶部 标 高 3 0m, 8 相对 高 差 8 0m。露 天 采场 上 部长 出的废石 , 械生产作业 , 因此露 天采 坑边坡发生的崩 ( ) 滑 塌灾害危险性小 。 4 11, 19 m, 部长 3 8i 宽 2 采 场 最 终 边坡 角 度 为 8 "宽 6 底 3 1 2 n, 6m, 3。 4 。现阶段 该废弃 的露天 采场 底部 已垫上 黄泥 , 就 了防 渗土 铺 低 品位矿石堆积场发生 的崩 ( ) 滑 塌灾 害 , 响范 围不大 。但 影 岩 边 工膜 , 选厂排 出的尾矿 由皮 带传 送至 露天 采坑 内排放 堆 积 , 同时 由于该堆积场边坡 稳定 性差 , 土体堆 积松 散 , 坡多 处发 生崩 ( ) 灾害。并 且 目前新副 井 的建设 位 置临 近该低 品位矿 石堆 滑 塌 井下 生产开采 出的围岩废石也 堆填至露天采坑 内。
此处崩 ( ) 滑 塌灾 害对新 副井 的建设 及矿 石堆积产 生一定影 矿山井下采用 主副井 ( 明竖井 ) 开拓 。主井为箕 斗井 , 主井井 积场 , 响, 危及施 工作 业人 员 安全 。因此 低 品位 矿石 堆 积 场发 生 的崩 筒 为圆形 断面 , 直径 3 5m, 净 . 单箕斗 提升 , 箕斗容积 3 2 . 1m 。主 滑 塌灾害危险性中等 。 井井 口标高 3 3 m, 底 标 高 9 井 深 30 m( 粉 矿 回收部 ( ) 9 井 3 m, 0 含 综上 , 评估 区内现状崩 ( ) 滑 塌地 质灾害危险性为 中等 。 分) 。副井井筒为 圆形 断面 , 净直径 4 0m, 口标 高 30 I, . 井 8 l 井底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