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必读 单反相机的自动对焦原理——AF还是MF
af和mf

af和mf
相机AF和MF是相机用户最为常见的两个对焦方式:1.MF表示手动对焦。
手动对焦是通过手动转动对焦环来调整相机镜头,使拍摄到的照片清晰的对焦方式。
这种方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眼对对焦屏幕上图像的辨别能力、摄影师的熟练程度甚至摄影师的视觉。
2.AF是自动对焦:自动对焦是相机自动对焦的方式。
泛相机是指相机使用特定区域的设计,通常是中心,但目前的系统已经可以指定在视窗中看到的任何角落来测量距离,然后调整镜头中的镜头以形成焦点,使相机中的图像看起来清晰。
相机机身上的对焦马达所以为了让相机实现自动对焦,在镜头上安装了电机,这样就可以实现自动对焦。
也就是说,也就是电机的开启,当开关移动到AF时,对焦环会卡住。
手动做是不可能的,会改变焦马达完全对焦。
移动到MF时,电机关闭,需要手动对焦。
MF和AF有什么关系呢?
MF(Manual Focus)即手动对焦,手动对焦是通过手工转动对焦环来调节相机镜头从而使拍摄出来的照片清晰的一种对焦方式,这种方式很大程度上面依赖人眼对对焦屏上的影像的判别以及拍摄者的熟练程度甚至拍摄者的视力。
A F(Automatic Focus)即自动对焦:自动对焦是相机自动对焦的方式。
泛指相机以特定区域(一般指中央,但现在的系统已经可以指定在观景窗内看到的任何一点角落),进行测距、进而调整镜头中镜片形成焦点,使照相机内的影像看起来清晰之设计。
MF手动对焦和AF自动对焦在拍摄过程中属于互补关系,对于
普通场景下可以直接使用AF完成,在复杂难以对焦的场景下则可以使用MF完成。
相机镜头上的MF和AF是什么意思?

相机镜头上的MF和AF是什么意思?
这两个均是⽤来设置镜头对焦模式的。
AF为⾃动对焦,即通过驱动镜头内的电⼦马达进⾏对焦;MF为⼿动对焦,即需要通过⼿动调整镜头上的对焦环进⾏对焦。
AF⾃动对焦在⽇常⽤的⽐较多,已经成为了⼀种常规操作。
但也有⼈说AF像是速度的西式快餐,MF是悠闲的粤式早茶,慢慢想,慢慢拍。
除了个⼈使⽤喜好外,⽆论相机多先进,⾃动对焦系统在某些情况下还是会存在⼀些缺陷,导致⽆法正常⼯作,必须进⾏⼿动调整,或进⾏⼿动对焦。
那么,MF⼿动对焦在什么情况下才能⽤到呢?
⽐如在拍微距的时候,在光线不⾜的情况下,在对⽐度不强的时候,基本上都需要⼿动对焦。
为什么呢?简单来说,是因为相机⾃动对焦的计算⽅法,依据的是取景器反馈回来的光线和⾊彩对⽐度分布状况。
正是这⼀⼯作原理,导致了相机⾃动对焦系统,在某些特殊拍摄场景中⽆法正常⼯作,可能必须进⾏⼿动对焦,或⼿动选择对焦点。
摄影答案

摄影复习资料1、照相机上得标识:AF MF AE答:照相机上得标志“AF”就是自动对焦系统。
P19,相机自动对焦就是一个复杂得光电一体化得过程。
MF就是手动对焦系统。
AE:自动曝光模式:F2、0 f/2、8 ISO MACRO答:F系数如下: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光圈f 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得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得进光量刚就是下一级得一倍。
F2、0就是指最大光圈就是2、0得镜头。
f/2、8就是指镜头照相机得感光度ISO,即相机得感光度。
传统相机用得胶卷有不同得感光度,ISO不同,胶卷对光线得敏感程度也不同。
相应地,数码相机也用不同得ISO值来设定相机对光线得敏感程度。
MACRO:微距镜头。
:AV TV P MAv(光圈优先拍摄模式) Tv(快门优先拍摄模式)P(程序自动曝光模式) M(全手动曝光模式)4、EV值 135照相机 120照相机聚焦(对焦) ISO400 B门光圈快门EV就是反映曝光多少得一个量。
135相机就就是指35mm相机,它得名称得由来就是根据底片对角线长度为35mm得来得。
120相机一般使用120胶卷(有得可用220胶卷),120胶卷宽度为61、5mm,、60*60mm得底片。
120相机所用得镜头焦距同135相机所用得有所不同,以6 x 6为例:标准镜就是80mm,等于135相机得50mm。
ISO400就是指胶卷得具体得感光度。
从字面上理解也就就是胶卷对外部光线,画面颗粒就越粗糙,光感光度越低,画面颗粒就越细腻。
ISO100对应得就是基本拍摄环境,那ISO200就说明对光有高出一倍得灵敏度,可以应对比较暗得环境,而ISO400则再把感光度提高了一倍。
光圈就是在镜头中间由数片互叠得金属叶片组成得可调节镜头通光口径得快门就是控制感光片曝光时间长短得装置。
B门俗称“慢门”在需要进行长时间曝光时使用。
佳能相机的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与人工智能自动对焦的具体区别是什么?

佳能相机的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与人工智能自动对焦的具体区别是什么?感谢邀请,这个是有区别的,应该是你用的比较少,所以感觉不出来区别。
下面我讲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希望能帮助到你。
一、自动对焦模式/手动对焦模式相机的对焦模式有两种,一种为自动对焦(AF),一种为手动对焦(MF),你说的人工智能伺服自动对焦与人工智能自动对焦属于自动对焦中的两种模式。
自动对焦有三种模式,分别是:单次自动对焦(AF-S)、连续自动对焦(AF-C)、智能自动对焦(AF-A)。
①单次自动对焦(AF-S)当你半按快门,相机会进行一次对焦,全按快门就会拍摄。
这种对焦模式是最常用的,大部分人拍摄用的都是这种拍摄模式。
这种对焦模式很适合拍摄静物,比如:花卉、人像等等。
②连续自动对焦(AF-C)当你半按快门后,相机会进行对焦,并且这个对焦会锁定你的目标或者锁定你的对焦区域。
如果拍摄的物体和相机之间的距离有改变,那么相机就会进行再次自动对焦。
所以这种对焦模式适合拍摄运动的物体,比如:体育题材、动物题材等等。
③智能自动对焦(AF-A)智能自动对焦把前面的两种对焦方式结合了起来,也就是把单词对焦和连续对焦结合成的一种方式。
当你半按快门后相机会对准你的焦点处进行单词对焦,如果拍摄的物体出现了移动,那么可切换到连续自动对焦进行追踪拍摄。
这个对焦模式适合拍摄运动方式较为随机的物体,比如:小孩、小动物等等。
总结:这几种对焦模式是有区别的,它们有各自的特点以及适合的拍摄题材。
不是说没区别,随便用那种都行。
另外,你也要相信,设计者在相机上弄这三种对焦模式,绝对不是看着好看的,而是有实用价值的。
你可以多用这几种对焦模式拍摄,多试几次你就会发现区别。
单反相机使用P、A、S、M档时,对焦模式(机身、镜头)是选自动AF还是手动M的好?

单反相机使用P、A、S、M档时,对焦模式(机身、镜头)是
选自动AF还是手动M的好?
对焦是选af还是mf,这个要根据情况而定。
不论用哪个档位,都是为了我们能拍到一个好照片而服务费。
类似这种运动物体,想要拍清楚,就要用自动对焦,甚至要把多点对焦和连拍都打开才能拍得到精彩的瞬间。
稍纵即逝的物体,不容你慢慢对焦。
而拍这种微距时,镜头距物体比较近,很多时候受环境光线的影响自动对焦很可能无法判断焦点在哪里导致无法对焦,而这时就要用到手动对焦了,慢慢转动变焦环,直至主体清晰。
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自动对焦都能满足我们的要求
类似这种的光绘,悬浮照特殊效果的照片,还是需要mf手动对焦来实现。
希望能够帮到你。
认识单反第四天:对焦与对焦模式详解

认识单反第四天:对焦与对焦模式详解时间过的好快,今天就到了认识单反的第四天。
从前面几次的反应来看,我觉得我们朋友对你手上的单反比我想象中的要陌生的多。
原因我想还是我们把这个单反想的太简单,觉得单反不就是调光圈,设感光,取景按快门,超级简单。
但是通过前面三次的普及,很多朋友都留言说了自己的问题,也觉得看了这个文章有挺大的感想,想让我把每一个功能按钮都讲解的,我想每一个都说好像有点没必要,但是基本上我们常用的我都会慢慢说到。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个对焦模式,可能有些朋友觉得没意思,对焦还要你来说,早把它用烂了。
但其实我还想告诉大家对焦模式这块其实内容是很多的,一期难以说完,不看损失的就是你自己了,看了觉得真的没有收获你也不过是花了点时间复习一下,但是没收获我觉得是不可能的,除非你比我还懂了。
一、为什么要对焦,对焦在相机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那我告诉你如果相机没有对焦那你拍出来的就都是模糊的,对焦其实是告诉了相机哪里是要最清晰。
所以对焦其实还景深有很大联系,我们要虚化背景是不是要告诉相机哪里要最清晰,其他地方就看其它的镜头参数设置了。
二、那对焦的模式有什么?不管是尼康还是佳能的数码单反相机还是其它数码单反,对焦模式基本都是自动和手动。
正常情况下我们都会选择使用自动对焦,你要喜欢装逼都是用手动那也没人可以阻止你,但是你这样是要付出代价的,一个是特别费眼,最重要的是对焦太慢还难以准确。
如果你经常和老法师在一起,他总是给你说什么要手动对焦才是真正的单反,那你也别给他理论了,自己该用自动还是自动,你别想去改变他,也别被他改变就行了。
在镜头上一般的标示有两种情况:这种情况标示的是AF/MF,AF是自动对焦,MF就是手动对焦这种情况标示的是M/A /M,M/A是自动对焦,M就是手动对焦,但是这个M/A和AF还有一个不同就是M/A这个是相机先自动给你对焦,然后你还可以根据需要再转动对焦环调整对焦,AF完全是自动对焦,用这个就不要去转动对焦环了,因为用AF模式再去转动对焦环很有可能会弄坏了镜头。
《学摄影基础篇》9—对焦模式的选择

《学摄影基础篇》9—对焦模式的选择欲问相思几多许,情是高山爱是海。
镜头和相机机身上的AF/MF开关数码相机的对焦模式有两种:自动对焦(AF)和手动对焦。
1、单次自动对焦(Single-Shot AF)拍摄者和拍摄对象间的距离固定时,其AF传感器照到拍摄对象。
轻按快门按钮即可激活AF。
确定焦距后,相机在取景器中发出信号并且对焦停止。
保持按钮半按状态,焦距就会锁定在当前位置。
现在可以取景(即使AF传感器不再对着拍摄对象也没有关系),然后完全按下快门按钮即可拍摄照片。
相机没有获得正确的对焦是无法拍摄的,称为焦距优先。
2、连续自动对焦(Continuous AF),释放优先。
运动或动作摄影中,让AF传感器在拍摄对象上,半按快门按钮。
保持快门按钮半按状态,相机就会连续对焦。
完全按下按钮时,相机即会拍摄照片,不管图像是否对焦完美。
连续AF可让快速移动的滑板者保持对焦3、手动对焦(MF)自动对焦太好时,如场景太昏暗、拍摄对象缺少对比度清晰的区域、通过笼子进行拍摄,或者拍摄对象移动太快或移动无规律。
使用手动对焦。
使用小光圈获得最大的DOF时,可以使用手动对焦。
使用广角镜头时,将焦距设置为从相机到要覆盖的DOF区域之间的1/3处。
例如,如果想让从5~50m的场景都是清晰的。
则总的景深是45m。
因此应该在场景中大约15m处对焦,或者距离相机20m处对焦。
使用长焦镜头时,应该在DOF区域的一半处对焦。
这些比率只是近似值;应该使用相机上的DOF预览按钮(如果有的话)检查DOF 是否真正覆盖了所需的范围。
也可以查看LCD上的图像来代替DOF预览。
4、多个AF传感器多数DSLR都有多个AF传感器,可以选择同时使用其中的一个或多个。
如果拍摄对象很明显并且是框中最近的对象,特别是在对象走来走去时可以激活所有AF传感器。
组合多个传感器能够覆盖更大的范围,并且能够更快地获得对焦。
如果拍摄对象不是很明显,或者取景器中其他对象要更近一些,这时应该只使用中心传感器。
第06课:聚焦、数码相机基本操作

度 当对焦完成后,可以锁定焦距重新构图,但要重新构图时不能大幅度
移动相机的前后位置,否则对焦点会出现偏差。 对焦确认 在焦点未确定时,相机的快门也可以完全按下,进行曝光拍摄,所以
自动关闭,或者是用于自动关闭液晶显示屏,进入待机状态。节省相 机电池的电力,避免相机在闲置时间无谓地消耗电能。
DISP液晶屏信息显示 DISP通常是用来转换液晶屏LCD的信息
显示状态。 取景时连续按动DISP按钮,液晶屏LCD显示通常会按照
无信息显示—标准显示—详细信息显示 循环转换 拍摄时关闭或打开液晶屏LCD 在浏览图片时用于显示图片参数信息
多点对焦 也称多重对焦、区域对焦,适用于对焦主体不在画面
中心的情况。
多点对焦有5点,7点和9点等,甚至更多
多点对焦可以由相机自动选择对焦点,也可以根据拍摄情况手动选择 对焦点
多点对焦扩展了对焦点的选择范围,但是要熟练掌握使用方法,否则 容易失去拍摄时机
单次自动对焦与连续自动对焦
数码相机的对焦驱动模式也可以选择,以适应不同的拍摄对象
图像的删除 图像的下载
读卡器 数码伴侣
Wide/Tel e
保持相机的稳定
握持相机的正确方法 注意持稳速度 三脚架和独脚架
白平衡 可根据拍摄环境的光线状况选择不同的白平衡设置,以取得 自然的色彩效果。
数码相机的拍摄操作
拍摄准备—电池、存储卡(安装、容量)
首先确定相机中已经安装好存储卡和电池。 打开电源开关(ON/OFF),电源指示灯和液晶显示屏应该亮起, 检查电池电力是否充足,电力不足会影响拍摄照片数量。 其次检查存储卡中是否有未下载的影像,存储容量是否充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