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点
人民代表大会知识点高一

人民代表大会知识点高一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组织保证和实施机构,也是代表人民意愿、参与国家决策的重要平台。
下面将介绍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概念、组成、职权及作用等相关知识点。
一、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概念人民代表大会,简称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它是由全国各族人民依法选举产生的,代表全国各族人民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和任免权的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政治制度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
二、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全国最高权力机关,由各地区、各民族和各界别的人民代表组成。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的立法权。
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的最高权力机关,由各级人民代表组成。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和决定权。
三、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立法权: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之一是行使立法权。
它制定法律、通过法律、修改法律,确保国家法制的健全和顺利实施。
2.监督权:人民代表大会的另一项重要职权是行使监督权。
它通过各种途径监督国家权力机关和工作人员的工作,保证他们依法行使职权。
3.决定权: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决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例如通过国家的发展目标、政策,解决重大问题等。
4.任免权: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对国家的重要官员进行任命或罢免,确保官员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四、人民代表大会的作用1.民主参与: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直接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渠道,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可以代表人民声音,参与国家政策和决策的制定。
2.民主监督: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对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监督,保证了他们依法履行职责,维护了人民的合法权益。
3.民主决策: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决定国家政策和决策,保证国家的发展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4.法制保障: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制定法律,确保国家法制的完善和落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知识点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知识点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是我国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围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展开归纳,介绍其基本概念、组成和职能,以及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和发展方向。
一、基本概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以人民为基础,通过普选产生一定期限的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始于1954年,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来的。
二、组成和职能人民代表大会由各级代表组成,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等。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主要职能有立法、监督和决策。
1. 立法: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权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是全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律标准。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法律,保障人民权益,推动社会进步。
2. 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
代表们有权利、有义务地对政府工作进行询问、批评和建议,确保政府遵守法律,履行职责,为人民利益服务。
3. 决策: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和决定,对重大问题、重要方针进行讨论和决策。
代表们通过充分的民主程序,集思广益,共同为国家的发展制定决策。
三、优势和发展方向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以下优势:1. 代表人民利益: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的代表,通过普选产生代表,保证了人民权益的表达和维护,实现了人民民主的根本要求。
2. 具有定期换届的机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规定了代表任期,通过定期换届的机制,保证了权力的流转和代表的更新,防止出现长期执政和腐败的现象。
3. 完善的监督机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代表们可以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和批评,确保政府的公正、透明和有效。
为了进一步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 提高选举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加强选举管理,确保选举的过程公正透明,保证代表的代表性和民主性。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S,;TUVW45XY◇山东省平阴县第一中学 葛 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近几年,高考对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内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大代表的产生,人大代表的职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试题形式上,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非选择题所占比重较大。
例如,2020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17题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定监察法规的决定》为切入点,考查同学们对全国人大与国家监察委员会的关系、我国的立法权等相关知识的理解。
通过解答本题,同学们可以正确认识人民代表大会、监察委员会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同学们还可以进一步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增强制度自信。
通过解答本题,同学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监察立法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国家监察委员会可以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制定监察法规,国家监察委员会不是全国人大的职能机构,全国人大的职能机构是全国人大下设的各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是“法律”,国家监察委员会制定的是监察“法规”。
在备考时,同学们可以“怎样看人大代表的作用”为议题,探究人民代表大会与“一府一委两院”的职权及其关系,探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认识人大代表的职责和权利,感悟人民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
【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截至2021年9月,共听取和审议有关报告62个,检查24部法律和1个决定实施情况,开展9次专题询问、25项专题调研,主动审查备案法规、司法解释4000余件……一组数据生动诠释了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持续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推动宪法法律有效实施,推动“一府一委两院”依法行使职权,确保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的履职情况。
高考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点梳理

高考政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点梳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制度,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体现。
本篇文章将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定义、特点、组成和职权等方面,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定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依法选举产生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它是我国政治体制的基石,保证了人民群众的直接参与和民主管理。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1. 代表性。
人民代表大会是最广泛代表人民利益的国家机关,代表各个社会阶层、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利益。
2. 平等性。
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每个代表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平等的,反映了国家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3. 多层次性。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呈现出层层代表、分级负责的特点,有国家、地方、基层三个层次的人民代表大会组织。
4. 有委员会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作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了专门的常委会,负责全面协调、处理重要事务。
三、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分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两个层次。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
代表通过选举产生,具有联席会议和年会制度。
2.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城市、县、乡、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
代表通过选举产生,主要负责管理本级行政区域内的事务。
四、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法律,选举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领导人,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审查和批准国家计划和预算等。
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与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具有以下作用与意义:1. 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力。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可以通过选举和被选举来参与国家权力的行使和管理。
2. 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通过协商、议政等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的统一。
法硕宪法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法硕宪法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机构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制度的学说在中国的具体应用。
它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其核心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因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表现在:1.我国现行《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这是我国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原则,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是实现这一核心内容和基本原则的组织形式。
我国人民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来行使属于自己的国家权力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权力属于人民是指国家权力属于全体人民,而不能将每一个公民单独地孤立出来作为权力的所有者。
依据《宪法》和《选举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通过民主的选举原则和选举程序由人民选举自己的代表所组成的。
它一经组成之后,就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国家和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能够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比较充分和比较全面地反映我国的阶级本质。
我们国家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政权具有广泛的阶级基础,各阶级、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在政权中都有一定的地位。
全国50多个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代表。
各方面代表人士云集于人民代表大会,反映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等等方面的利益和要求,商讨国家大事,参加国家管理。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构成,鲜明地反映了我国政权的基础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特点。
在我国,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在具体利益上的要求不同,代表的广泛性,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直接地反映社会各个阶级、阶层在国家生活中的不同地位,从组织上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o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治学习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比较枯燥,要想学好必须用心记忆学过的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家的政治学习水平,为了帮助大家掌握好高二政治知识点,下面为大家带来沪教版高二政治上学期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1.识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种政体特征。
2.理解:一国两制3.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国两制。
(一)重点突破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主要内容①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②地位:它是我国人民管理自己国家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这一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宗旨的直接体现。
它保证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能够逐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的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全国人大通过制定宪法和法律,建立一整套有关国家生活的制度;人民代表大会依照法律组建其他国家机关。
③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主要表现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民代表大会集体行使职权,在法律的制定和重大问题的决策上,由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民主决定,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以真正集中和代表人民的意志,代表人民的利益;在贯彻执行上,实行严格的责任制,保证国家权力机关的决定能够迅速有效地实施。
④人民代表产生的方式,任期及其权利和义务A产生方式;县以上(不含县级)各级人大代表分别由下一级人代大会选出。
县以下(含县级)各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任期:县以上(含县级)各级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五年。
县以下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三年。
C权利:发言、表决免责权}提案权;质询权等。
D义务: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机密;密切联系群众,经常听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见和要求;接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等等。
高一必修2政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知识点

⼈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要坚持中国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要坚持党的领导、⼈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坚持和完善⼈民代表⼤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治制度和基层群众⾃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我完善和发展。
⼀.⼈民代表⼤会——国家权⼒机关(⼀)我国⼈民如何⾏使国家权⼒(⽅式、途径):★我国宪法规定:“中华⼈民共和国的⼀切权⼒属于⼈民。
我国⼈民⾏使国家权⼒的⽅式主要有两种:1.⼴⼤⼈民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式选出各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机关,代表⼈民统⼀⾏使国家权⼒,决定全国和各级地⽅的⼀切重⼤事务。
2.并由权⼒机关产⽣⾏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具体⾏使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
⼈民⾏使国家权⼒的机关是全国⼈⼤和地⽅各级⼈⼤。
★(⼆)全国⼈民代表⼤会★★1.全国⼈⼤性质:全国⼈⼤是我国国家权⼒机关,是我国的⽴法机关。
我国的⽴法机关只有⼀个:即全国⼈⼤及其常委会★2.全国⼈民代表⼤会法律地位:★全国⼈⼤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地位。
(全国⼈⼤常委会没有权⼒)3.全国⼈民代表⼤会职权:★★★★全国⼈民代表⼤会⾏使⽴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四种权⼒的区分:(1)⽴法权:即制订法律的权⼒。
全国⼈民代表⼤会⾏使国家⽴法权。
宪法、刑法、民法及⼀切法律都是由全国⼈民代表⼤会提出、审议并通过,才能⽣效。
全国⼈⼤及其常委会不能制定宪法,全国⼈⼤可以修改宪法,全国⼈⼤及其常委会⽆权修改宪法,但可解释宪法。
省、直辖市的⼈⼤及其常委会可以制订地⽅性法规。
(2)决定权: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和县级以上各级⼈⼤常委会依照法定的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政区域内重⼤事项的权⼒。
如:全国⼈⼤通过政府⼯作报告,⼗⼀五发展规划、国家政策等。
(3)任免权:各级⼈⼤及其常委会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员及其他组成的⼈员进⾏选举、任命、罢免、撤职等权⼒。
如选举国家主席,任免检察长,法院的院长等。
2024年春八年级下册第五课《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知识点

2024年春八年级下册第五课《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知识点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五课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第一框根本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和基本内容?(P63)(1)★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说明】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选择题经常故意混淆!2、★人大代表的权利(职权)(P63)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
(即: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说明】要特别注意和P80人大职权的区分!人大代表的职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3、★人大代表的义务(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P63)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4、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P65)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5、★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P65)①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②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③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④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机关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协调,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54年9月15日至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怀仁堂举行。
1226名代表首次行使国家最高权力。
这是一次人民的盛会。
(一)代表是怎么来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共有1226名,参加第一次会议的实到代表1211名。
15日,报到后,因事因病请假70人,出席1141人。
1.代表的由来。
是普选来的。
1953年2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成立了以刘少奇为首的中央选举委员会。
1953年4月,中央选举委员会发出关于基层选举工作的指示,正式开始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工作。
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普选,各地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无记名投票、举手、豆选等方式进行选举,极大地增进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热情和民主意识。
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于1953年12月8日晚在北京市西单区中南海投票站参加了投票。
广东省台山县大湾乡归国华侨陈聪在参加选举大会后兴奋地说:“我活了90多岁,到过许多国家,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民主的选举。
”这次普选,选出了包括各民族、各阶层、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代表人物。
2.代表的构成。
从1954年9月1日开始,参加大会的代表陆续报到。
工业战线的劳动模范王崇伦来了;农业战线的劳动模范李顺达来了;年龄最大的代表,93岁的齐白石老人来了;年龄最小的代表,刚到选举年龄的青年女工郝建秀来了;身穿各色民族服装的少数民族代表来了;从世界各地归国的华侨代表来了。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顺利开幕了。
(二)会议是怎么开的1.地点:北京怀仁堂举行。
2.时间:1954年9月15日至28日。
3.会议的主要任务。
三项:制定法律;听取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选举新的国家领导人。
(1)法律。
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
(2)报告。
周恩来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外交等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指出了各项工作中还存在的缺点和问题,提出了今后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任务。
会议经过讨论,一致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3)选举。
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选举刘少奇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大会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提名,任命周恩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4.会议的重大意义。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在开幕词中指出:“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一致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就宣布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以《共同纲领》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过渡状态的结束。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宪法的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人民不可能直接去行使国家权力,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种方式来行使国家权力,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代表人民来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权力所有者属于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所以我们把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称之为国家权力机关。
所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要有三个内容:一个内容是人民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产生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作为代表自己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第二个内容就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产生其他国家机关,组织其他国家机关,其他国家机关对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负责,并且报告工作,受它的监督;第三个内容是所有的国家机关都要接受人民的监督。
这是我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三个基本内容,就是人民和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人民和所有国家机关的关系,这三者结合起来就是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当中的一个机关。
正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在我们这个制度里面占核心的、决定者的地位。
所以我们这个制度就以人民代表大会这个机关来命名的。
(二)我们为什么选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历史选择了人民代表大会大会制度。
对我们国家行使什么样的权力,来组织政权机关,中国共产党一直在探讨。
早在1940年1月份,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里面就提出来,他说,新中国可以采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省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代表大会、区人民代表大会,直到乡人民代表大会的系统,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政府。
在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这篇重要讲话里面也提出来,新民主主义的政权组织,应该采取民主集中制,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大政方针,选举政府。
只有这个制度才能既表现广泛的民主,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有高度的权利,又能集中的处理国事,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所委托的一切事务,由各级政府集中的处理,并且保障人民一切必要的民主活动。
1949年3月,毛泽东对人民代表会议制度作了进一步的论述:“我们不采取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会制度,而采取无产阶级共和国的苏维埃制度。
代表会议就是苏维埃。
自然,在内容上我们和苏联的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是有区别的,我们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苏维埃。
‘苏维埃’这个外来语我们不用,而叫做人民代表会议。
苏维埃是俄国人民创造的,列宁加以发扬。
在中国,因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会制度在人民中已经臭了,我们不采用它,而采用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制度”(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总结》,载《毛泽东文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65页)。
可见,这个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创建革命政权的过程中,总结历史经验确定的,它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具体用到中国的政权建设当中的具体的表现。
所以中国没有像西方国家那样实行三权分立,实行议会制、总统制,也没有像孙中山那样实行五权宪法,而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人民选择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有23省,有4个直辖市,还有将近300个设区的市,另外还有2000多个县级单位,3.4万个乡镇,我们还建立了60万个村民委员会和8万个居民委员会。
我们有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或自治旗。
还设有特别行政区,我们有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所以我们国家是一体多元,少数民族有50多个,但是他们分布很广,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状况,所以在中国你很难实行个单一的民族来组成一个独立的民主共和国,而是应该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所以中国就没有像有些国家那样,实行联邦制,而是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部我们实行区域自治。
国家的多元体和民族的多种化,选择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各级代表能较好地反映各阶层、各团体、各民族的意愿,能较好的代表他们行使权力。
3.外国的做法行不通。
邓小平曾经指出,我们实行的就是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多牵扯。
那么我们国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和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西方国家是三权分立,我们国家是民主集中制。
三权分立就是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由三个不同的机关,国会、总统和政府,以及法院来行使。
而且这三个机关在行使这个权利的过程中,保持一种制约和平衡的关系。
我们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它是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集体行使国家权力,它是国家权力机关,而不仅是一般的立法机关,然后产生“一府两院”。
这个“一府两院”呢,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且工作接受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
另外呢,这个人民代表大会,它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是它并不行使行政权,检察权和审判权,而是要求它产生的这些机构,对它的负责,最终人民代表大会要对人民负责。
这样的一种政治制度,体现了我们的民主集中制。
我们国家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和“一府两院”不同,它不是平等分权,相互制约的关系,而是决定和执行,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但是在西方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它们相互之间保持一种制约和平衡的关系。
比如说在美国,美国的国会通过一个法案,总统可以否决,总统提出的一些重要的一些预算案要由国会批准,国会还可以弹劾和罢免总统。
国会还可以2/3多数推翻总统的否决,另外总统提名任命的官员要经过国会批准,国会它要批准法官的任命,但是法院可以宣布国会通过的法律是违反宪法的,所以法院有权解释宪法。
总统可以任命法官,但是法官组成的这个最高法院它可以弹劾总统,可以宣布总统的行政行为违宪,这些就是美国的三权分立。
我们国家权力的运行不是这样的,我们不是互相制约,互相平衡的关系,而是说人民代表大会在“一府两院”之上,要求“一府两院”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对它报告工作,同时“一府两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这些都体现了我们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之间,以及美国的国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不一样。
三、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的作用。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健全立法起草、认证、协调、审议机制,提高立法质量,防止地方保护和部门利益法制化。
(二)健全“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制度。
(三)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
(四)加强人大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国有资产监督职能。
落实税收法定原则。
(五)加强人大常委会同人大代表的联系。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通过建立代表联络机构、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
(六)完善人大工作机制,通过座谈、听政、评估、公布法律草案等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通过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备案审查等积极回应社会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