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针灸学论文范文
针灸治疗抑郁症论文

针灸治疗抑郁症论文针灸治疗抑郁症论文针灸治疗抑郁症论文【1】[摘要]以显著持续心情低落为主要特征的抑郁症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增加经济负担的、全球性的主要精神卫生问题。
目前,以应用抗抑郁药为主的临床治疗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制约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而与此同时针灸不同疗法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日益得到广泛关注。
就近期针刺、电针、耳针不同的针灸疗法治疗抑郁症的机制及临床进展做一简要综述,同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措施,进一步推动针灸不同疗法在抑郁症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针刺疗法;电针疗法;耳针疗法;抑郁症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一种情感状态,是一种以显著持续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综合症。
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钝,记忆减退,言语动作减少,兴趣减退或丧失,自责自罪,自觉无用等。
严重抑郁常有妄想幻觉,甚至有自杀行为。
抑郁症是全球性的主要精神卫生问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抑郁症是临床最常见的精神疾患之一,国际卫生组织预测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第二位威胁人类健康、增加经济负担的疾患。
因此,抑郁症的治疗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程坤等收集资料显示,抗抑郁药有口干、体位性低血压、便秘、排尿困难、睡眠差、情绪紧张、心脏副反应等问题,已有学者建议不提倡或禁止服用抗抑郁药物。
现在应用针灸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少,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1 针刺治疗马静依据对抑郁症的治疗和疗效分析,总结分析得出两组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穴位。
第1组穴位:五脏俞加膈俞,主治抑郁症及脏腑并伴有瘀证的;第2组穴位:神庭、百会、安眠、神门、三阴交并随证加减。
在治疗中,这两组穴位可以交替使用,患者可以得到平心清脑、安神定志的作用。
有效率达93.55%。
史榕荇采用针刺为主配合心理疗法治疗抑郁症36例,治疗基本取穴:百会、印堂、四神聪、内关、三阴交,在临床操作的时候还考虑到辩证取穴。
手法根据患者的病情,一般情况以平朴平泻,留针30―60min,同时配合心理暗示。
针灸实验报告分析体会(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针灸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实验旨在探讨针灸治疗对特定病症的临床疗效,通过对比分析实验数据,以期为针灸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100例患有特定病症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2. 实验分组:实验组采用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3. 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针灸治疗,选取相关穴位进行针刺,每次治疗30分钟,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4. 数据收集: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评估。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症状评分:实验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生活质量评分:实验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临床疗效: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四、实验体会1. 针灸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对于特定病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2. 针灸治疗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3. 针灸治疗具有安全、副作用小、易于操作等特点,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4. 本实验结果显示,针灸治疗在特定病症中具有较高的疗效,但还需进一步研究不同针灸方法、穴位组合、治疗时间等因素对疗效的影响。
五、实验局限性1. 本实验样本量较小,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
2. 实验设计较为简单,未考虑患者个体差异、疾病分期等因素。
3. 实验结果可能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六、展望1. 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 对不同针灸方法、穴位组合、治疗时间等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以优化治疗方案。
3. 结合现代医学技术,探讨针灸治疗的作用机制。
4. 推广针灸治疗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于针灸推拿论文(精选2篇)

关于针灸推拿论文(精选2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关于针灸推拿论文的资料2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针灸推拿系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题目: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的临床研究进展_目录文题 (2)署名 (2)摘要 (2)关键词 (2)1 病因病机 (2)2 辨证论治 (3)2.1 舌针疗法 (3)2.1.1 纯舌针疗法 (3)2.1.2 舌针为主疗法 (4)2. 2头针疗法. (5)2. 2.1纯头针疗法 (5)2.2.2 头针为主疗法 (5)2.3 体针疗法 (6)2.3.1 纯体针疗法 (6)2.3.2 体针为主疗法 (6)3 预防中风 (7)4讨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10)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 中风, 是以突然昏扑, 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失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的疾病中风也叫脑卒中。
中风, 西医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 是指一组由各种不同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急性脑部疾病临床上以起病急骤与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侯为特征, 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且有20%的中风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失语。
随着我国人口构成结构的逐渐老龄化,中风失语越来越困扰着我国中老年人的工作和生活,而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独特方法,在治疗中风失语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为了更好的将针灸应用于中风失语的临床治疗,现将近2O 年关于针灸治疗中风失语的文献概述如下。
关键词中风失语头针舌针体针综合应用中风是以突然昏扑, 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失语,口舌歪斜,偏身麻木为主要表现,并具有起病急,变化快,如风邪善行数变的特点的疾病中风也叫脑卒中。
中风, 西医称脑血管意外或脑卒中, 是指一组由各种不同病因使脑血管发生病变引起急性脑部疾病临床上以起病急骤与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侯为特征, 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针灸推拿论文范文

针灸推拿论文范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
通过对比针灸推拿与传统治疗方法的优劣,分析了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表明,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引言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颈部疼痛、肩部酸痛、头痛、眩晕等。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且疗效不尽如人意。
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成为了治疗颈椎病的研究热点。
针灸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已经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通过刺激人体穴位和按摩肌肉,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本文将探讨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
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针灸治疗针灸治疗是针灸推拿中的一种常见治疗方法。
其通过刺激人体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治疗颈椎病中,针灸治疗主要通过刺激颈部和肩部的穴位,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例如,可以刺激风池、天柱、肩井等穴位,以缓解颈部疼痛和肩部酸痛等症状。
推拿治疗推拿治疗是针灸推拿中的另一种常见治疗方法。
其通过按摩肌肉、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治疗颈椎病中,推拿治疗主要通过按摩颈部和肩部的肌肉,缓解颈椎病的症状。
例如,可以按摩颈部和肩部的肌肉,以缓解颈部疼痛和肩部酸痛等症状。
针灸推拿与传统治疗方法的比较疗效比较针灸推拿与传统治疗方法在治疗颈椎病中的疗效进行了比较。
研究结果表明,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疗效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具体来说,针灸推拿可以显著缓解颈部疼痛、肩部酸痛、头痛、眩晕等症状,且疗效持久。
而传统治疗方法的疗效相对较差,且容易出现复发。
安全性比较针灸推拿与传统治疗方法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安全性进行了比较。
针灸实验成果总结范文

一、实验背景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针灸实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本文将对近年来针灸实验的主要成果进行总结。
二、实验成果1. 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成都中医药大学的研究团队历经6年,成功证明针灸可以治疗慢性荨麻疹。
他们采用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将330名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针刺组、假针刺组和等待治疗组。
研究结果表明,针刺组在缓解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症状方面,比其他两组有更显著的效果。
这一成果发表在临床医学顶级刊物《内科年鉴》上,为针灸治疗荨麻疹的有效性提供了有力证据。
2. 针灸对白细胞的调节作用实验研究表明,针灸可以调节外周血白细胞的数量和吞噬功能。
例如,针灸正常人的足三里、合谷、内关等穴位,可使血中白细胞数量和吞噬功能得到改善。
3. 针灸对经穴-脏腑相关性的研究实验研究表明,经穴与脏腑之间存在着一种双向关系。
脏腑生理或病理改变可通过多种形式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穴位上;刺激体表穴位又可对相应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4. 针灸对牵涉痛和海氏带的研究实验研究表明,当某一内脏器官有病变时,患者除感觉患病器官的局部不适或疼痛外,尚可在远离该器官的体表某部皮肤或深部组织发生痛觉过敏。
这种痛觉过敏的皮肤部位即称为海氏带或痛觉过敏带。
5. 针灸作用的时间效应实验研究表明,对穴位进行针灸刺激时,针灸效应的发生、发展呈现一个渐进的时间过程,分为潜伏期、上升期、高峰期和下降期。
三、结论针灸实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为针灸治疗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随着研究的深入,针灸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然而,针灸实验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以期为针灸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实验针灸学实验报告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针灸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实验针灸学应运而生,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对针灸作用原理、腧穴定位、针灸疗效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学科。
本报告针对实验针灸学实验报告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了解实验针灸学的研究方法、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1. 实验内容实验针灸学实验报告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腧穴定位:通过实验验证腧穴的准确性,为临床针灸治疗提供依据。
(2)针灸作用原理:探讨针灸对机体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影响,揭示针灸作用机理。
(3)针灸疗效:通过实验评估针灸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4)针灸不良反应:观察针灸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2. 实验方法(1)动物实验:采用健康动物作为实验对象,通过观察动物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变化,评估针灸治疗效果。
(2)人体实验:在人体上进行针灸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3)实验室检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针灸作用机理、腧穴定位等进行深入研究。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腧穴定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实验验证,腧穴定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临床针灸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 针灸作用原理实验实验结果显示,针灸对机体生理、生化等方面具有显著影响,如调节神经递质、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等。
3. 针灸疗效实验实验结果显示,针灸对多种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如疼痛、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4. 针灸不良反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针灸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较少,安全性较高。
四、实验结论1. 实验针灸学实验报告为针灸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针灸治疗效果。
2. 实验针灸学实验方法具有科学性、严谨性,为针灸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3. 实验结果表明,针灸具有多方面的生理、生化作用,为揭示针灸作用机理提供了重要线索。
实验针灸学痛阈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针灸刺激,观察并记录实验对象的痛阈变化,探讨针灸在提高痛阈方面的作用,为针灸治疗疼痛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原理痛阈是指个体对疼痛刺激所能忍受的最大程度。
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达到镇痛的效果。
本实验通过比较针灸刺激前后的痛阈变化,评估针灸在提高痛阈方面的作用。
三、实验对象选取健康志愿者20名,男女各半,年龄20-30岁,无慢性疼痛病史。
四、实验器材1. 针灸针:采用不锈钢针灸针,长度为1.5寸。
2. 针灸治疗床:尺寸为200cm×80cm。
3. 痛阈测试仪:用于测试痛阈,包括刺激装置、传感器、记录仪等。
4. 计时器:用于记录刺激时间。
5. 生理盐水:用于清洁穴位。
五、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20名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人。
第一组为针灸组,第二组为对照组。
2. 针灸组:选取两组同名穴位,分别进行针刺。
针刺深度为0.5-1寸,留针时间为30分钟。
3. 对照组:不进行针灸治疗,仅进行痛阈测试。
4. 痛阈测试:采用痛阈测试仪对志愿者进行痛阈测试。
测试方法如下:(1)将传感器固定在实验对象的手指上,确保传感器与皮肤接触良好。
(2)逐渐增加刺激强度,当志愿者感受到疼痛时,立即停止刺激,记录刺激强度。
(3)重复测试3次,取平均值作为痛阈。
5. 实验数据记录:将针灸组和对照组的痛阈数据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
六、实验结果1. 针灸组痛阈变化:针灸组在针刺后痛阈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对照组痛阈变化:对照组在实验过程中痛阈无明显变化。
七、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针灸刺激可以显著提高实验对象的痛阈,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2. 针灸提高痛阈的机制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调节神经系统功能:针灸刺激可以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
(2)改善血液循环:针灸刺激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缓解疼痛。
针灸推拿论文范文

针刺、闪罐治疗面瘫30例疗效观察作者:×××陕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专业××班指导教师:×××主任医师陕西省中医院××科提要:目的:通过针刺与闪罐的治疗,观察面瘫的恢复。
方法:经颅脑CT检查无脑梗塞,脑出血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确诊为急性面神经炎(周围型)患者30例,采用中医针灸理论辩证施治,分别进行针刺,闪罐治疗.结果:30例患者中,治愈26例,占总数的86.7%,显效3例,占10%,好转1例,占3.3%,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闪罐是治疗面瘫的良好途径.关键词:面瘫(中医);针刺;闪罐;综合疗法;疗效观察.面神经炎是指颈乳突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产生周围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又称BELL麻痹或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医属”面瘫”,又称“口眼歪斜”或“口僻”.面神经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相当部分患者在局部风吹或着凉后发病,因而认为可能由此引起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有些患者在急性鼻咽部感染后起病.中医认为,面瘫的发生是由于经脉空虚,风寒热邪乘虚侵袭,经络气血阻滞,导致筋脉失养,弛缓不收而发病.对于面瘫的治疗,中医针灸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特色的治疗方法,笔者自2004年9月至12月在宝鸡市中医医院实习期间,积极配合临床指导老师,将所学的理论知识有效地与实践相结合,在对30例面瘫患者的治疗上,以针刺闪罐为主,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30例患者均来自宝鸡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住院部,均属周围性面瘫,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最小13/12岁,最大75岁,其中20~50岁患者13例,占总数的43.3%,病程最短者10小时,最长者18天;其中风寒证19例,占63.3%,风热证5例,寒热并见证6例;其中部分患者在其他地方诊治无效而来本院.本组均属单例发病,排除中枢性面瘫,格林—巴利综合征,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脑膜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瘫.1.2诊断标准.本组病例为急性起病,症状可于数小时或1~7天内达高峰,1周内就诊患者占大多数,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完全或不完全瘫痪,额纹消失或变浅,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口唇向健侧偏斜,不能皱额、蹙眉、闭气、鼓腮、示齿,可有耳后乳突区压痛,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丧失,听觉过敏等.2. 病情分析2.130例患者中,属风寒袭络型者19例,占63.3%;风热袭络者5例,占16.7%;寒热并见者6例,占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针灸学论文范文 成都中医药大学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题目:
学生姓名: 赵 强
学生学号: xxZ10022
专业方向:
指导教师:
指导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
年 月 日
摘 要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只进行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臭氧注射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自拟症状、体征、生活质量等量化评分以评价其疗效,并与Fairbank JC的“腰痛病情计分法”对其疗效评价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自拟症状、体征、生活质量等量化计分法评价效果优于对照方法,表明本法可以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评价且较客观的治疗方法之一。
结果: 针刺加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及自拟症状、体征、生活质量都有明显差异( P < 0. 05) 。结论: 针刺加臭氧注射治疗感觉性失语疗效优于单纯针刺康复治疗。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注射 针灸疗法
目 录
引 言............................................................................................................................ 3
第一章 临床资料........................................................................................................ 4
1.1臭氧注射治疗原理............................................................................................... 4
1.2一般资料........................................................................................................... 4
第二章 治疗方法........................................................................................................ 6
2.1针刺治疗........................................................................................................... 6
2.2臭氧治疗........................................................................................................... 6
2.3统计学方法....................................................................................................... 7
第三章 治疗结果........................................................................................................ 8
3.1疗效判定标准................................................................................................... 8
3.2结果比较 ........................................................................................................... 9
结 论.......................................................................................................................... 12 __...................................................................................................................... 14
致 谢.......................................................................................................................... 15
引 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臭氧注射疗法是采用专用的臭氧针,它的直径只有0.3毫米,穿刺的时候无论是盘内、关节腔、局部注射都不会损害周围的组织。采用重叠疗法并根据不同患者的臭氧注射浓度和注射量,盘内注射,配合盘外注射和纤维环减压术或盘内药物注射等疗法治疗。我科采用针刺结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观察临床疗效。
第一章 临床资料
1.1 臭氧注射治疗原理
1.1.1氧化髓核内蛋白多糖
髓核内的主要成分之一蛋白多糖带有负电荷,可吸引正电荷至髓核基质内,即具有固定电荷密度的特性。这一特性决定了髓核基质内离子的分布,使髓核基质产生高渗透压,是髓核含水量高达85%的主要原因。
O3注入椎间盘后能迅速氧化髓核内的蛋白多糖,髓核细胞膜和细胞内结构破
坏,造成细胞变性坏死,细胞合成和分泌蛋白多糖的功能下降或丧失,使髓核渗透压降低从而导致水份丢失,髓核体积缩小。因此,有人将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这一方法称为臭氧溶核术(ozone chemonucleolysis)。
1.1.2抗炎作用
突出的髓核及纤维环压迫硬脊膜、神经根及周围静脉,引起回流障碍,出现渗出和组织水肿。纤维环断裂后释放的糖蛋白和β蛋白等作为抗原物质,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形成无菌性炎症。臭氧可刺激氧化酶过度表达,中和炎症反应中过量产生的反应性氧化产物,拮抗炎症反应中的免疫因子释放,扩张血管,改善回流,减轻神经根周围的水肿。
1.1.3镇痛作用
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可压迫神经根,刺激椎间小关节突、邻近韧带和椎间盘表面存在的神经末梢释放致痛物质(如P物质、磷脂梅A2等)产生疼痛。
臭氧注射后可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捎,并刺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脑啡肽等物质,从而达到镇痛作用,这是臭氧治疗软组织痛的依据。
1.2 一般资料
选择xx年1月至xx 年7月在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及住院患者67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6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结合臭氧注射组)34例和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组)3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一般资料比较,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P>0.05)。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级
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三 年 三月 二十 日
针灸学毕业论文选题
本团队专业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仿真编程、数据统计、图表绘制以及相关理论分析等。
针灸学毕业论文选题: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阴虚风动型的临床研究
郭耀康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针剌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针刺不同深度对缓解期偏头痛预防性治疗作用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型临床研究
舍岩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胃脘十二针治疗肝郁脾虚型胃脘痛的临床研究
隔姜灸联合针刺与单纯针刺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翻译适应选择论下中医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对比研究
文化视角下的中医学翻译研究
周德安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多发性抽动症取穴用药规律的研究 程氏安神方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研究
调神配穴法治疗慢性顽固性失眠疗效观察
中医药学语言系统超级叙词表分类原则和构架的探讨
针灸治疗肩周炎随机对照文献质量评价研究
基于fMRI数据分析的外关穴特异性研究
电针耳穴对D-半乳糖致豚鼠老年性聋听觉中枢MDA表达的影响
艾灸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行为学及血清IL-1β、IL-6、TNF-α影响的实验研究
《内经》迎随本义的探讨
调神配穴法治疗顽固性失眠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对慢性疲劳模型大鼠免疫机能调节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