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变换教案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变换教案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变换教案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变换教案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变换教案设计教材分析:

单元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能根据在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不同的方向,并能运用合适的术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平面图上的方位,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位置与变换在生活中的作用。

能在巩固新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

单元教学建议:

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会辨认方向。

学生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单元要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亲身体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并能用准确的方位词对某

一地点的位置进行描述。

在直观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平移、旋转现象。

直观操作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时,可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基础上,借助学具的直观操作,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描述,充分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向,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

单元建议教学课时数: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2~5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四个方向,并能用适当的术语进行描述,能根据线路图说出不同的方位。

2、能运用方向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四个方向;会看方位图,对照方位图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到哪儿玩过?[学生自由交流] 师:今天老师想带领大家到农村去看一看,好吗?(课件出示

走进新农村的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想到村里哪个地方?

师:从村口到风景区怎么走?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谁知到风景区在牡丹亭的什么方向呢?

师小结:风景区所在的方向在东与北之间,是东北方向。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刚才我们参观了风景区,现在如果我们想从文化中心到饮料加工厂怎么走?

师:你能说出文化中心在牡丹亭的哪个方向吗?

板书:东北、东南、西南、西北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四个方向。你能试着把我们认识的八个方向在纸上表示出来吗?

[学生自己写出八个方向,小组交流。]

活动三:

师:我发现同学们能当一个合格的小导游了。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一名小导游,继续带领大家参观凤凰村,并说出你们的参观路线。

活动四:

师:你能指出教室里的八个方向吗?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校园内各个方向有些什么?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来做游戏轻松一下好吗?(领学生到操

场上做游戏)

游戏一:

师:在操场上画一个东北、西南,东南、西北,交叉的两条线,把学生分成红、黄、蓝、白四队分别站在四个方向上,让学生沿着直线前进走向对方一面。然后听老师口令,红队站到东北,蓝队站到西北……

游戏二:

师:请同学们站成四队,每队是一个小组,每组转成一个有空隙的圈子,找一名学生站在中央,听口令找朋友,如,我的朋友在东北,请你快快站起来。……

活动五:

师:你能向你的同学介绍一下你的家在什么位置?你周围的一些地点在什么方向吗?

师:课后请大家继续观察,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3~5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四个方向,并能用适当的术语进行描述,能根据线路图说出不同的方位。

2、能运用方向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四个方向;会看方位图,对照方位图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

教学过程:

第一题:

是根据已确定的向北的方向,在方向板上填出其它七个方向的练习。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填写,完成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哪两个方向是相对的。

第二题:

是一道利用山东省政区图设计的辨认城市方位的练习题。练习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山东省政区图,并让学生找一找自己知道的城市,找一找自己的家乡在山东省的哪个方位?然后教师向学生介绍山东省的省会济南,再让学生讨论回答练习中的问题。

第三题:

是一个通过辨认方向找朋友的数学小游戏。练习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到室外分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充分感受八个方向,教师也可多设想几个游戏,丰富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第四题:

呈现的是一个公园的平面示意图,是用方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先让学生观察示意图,然后独立完成。汇报交流时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一名同学当导游,向同学介绍游览路线和自己所了解的一些有关公园的知识。

第五题:

是在实际生活中确定方位的题目。课前可先安排学生对自己周围熟悉的建筑物进行观察,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或班内进行交

流,交流时要用准确的方位术语来描述方向,以建立学生的方位意识。

第七题:

是根据路线图辨认方向,确定行程路线的题目。练习时可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行车线路图,按题目要求独立完成,然后汇报交流,也可以充分利用路线图,让学生任选两个站点,互相说一说行车路线和方向,以培养学生认识路线的能力。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3、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上次我们一起去参观了凤凰村,今天我们再去参观他们的饮料加工厂,好吗?[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它们是怎样运动的?你能给大家说一说吗?

[学生自由交流]

师:同学们演的可真形象啊!你能根据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给它们分分类吗?

[小组合作交流]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说的大门、传送带、升降机……的移动都是平移现象。

活动三:

师:我们接着再来看换气扇、汽车轮子、吊扇是怎样运动的,好吗?你能给大家说一说吗?

[学生自由交流]

师:同学们演的可真不错啊!你能根据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再给它们分分类吗?

[小组合作交流]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说的换气扇、汽车轮子、吊扇……的移动都是旋转现象。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3、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第一题:

是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基本练习。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模拟运动,说一说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并说出理由。还可以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旋转现象,让学生感受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的区别。

第二题:

是按要求平移图形,并给平移的图形涂色的练习。练习时可先让学生观察图形,向上平移六格是怎么平移的,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中的题目,完成后进行汇报交流。

第三题:

是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的题目。把三个图形按不同的要求进行平移,平移后能组成一条鱼的图案。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在“玩”中按要求进行,体验数学带来的快乐。

三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变换练习题一.填一填。(45分)

1.早上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 ),后边是( ),左边是( ),右边是( ),( )与( )相对,( )与( )相对。

2楼洞中的电梯运动是( )现象。抽油烟机工作是( )现象。

3.当你面向东北方向时,后面是( )方,左面是( ),右面是( )方。

4.直升飞机螺旋桨的转动是( )现象。扫地时扫帚的移动是( )现象。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30分)

1.打开翻盖手机的转动是旋转现象。( )

2.公园里转椅的转动是旋转现象。( )

3. 滑雪是平移现象。( )

4.西北风就是风从西北方向吹来。( )

5会转动的物体只能旋转不会平移。( )

三.选择。(25分)

1.当你面向东南方向时,你的左面是( )。

(1)北) (2)南 (3)东 (4)西

2.你家在学校的东方,中午放学回家时,你( )。

(1)从东向西走 (2)从西向东走 (3)都不正确

3.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这是( )的结果。

(1)太阳自东向西运动 (2)地球自西向东运动

(3)太阳向西平移 (4)地球向东平移

4.下午4点树的影子在( )方。(1)东方 (2)西方

5.拧螺丝是什么现象。(1)旋转 (2)平移

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4.位置与变换 (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4.位置与变换 一、单选题 1.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平移的是( )。 A. 抽屉的拉开 B. 汽车刮雨器的运动 C. 坐在秋千上人的运动 D. 投影片的文字经投影变换到屏幕 2.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车身的运动是()现象,方向盘的运动是()现象。 A. 平移旋转 B. 旋转旋转 C. 旋转平移 3.下列哪种情形图形的大小将发生变化() A. 平移 B. 旋转 C. 放缩 4.下面的运动中,是旋转的是()。 A. B. C. D. 5.观察变化规律,空白处应是() A. B. C. 二、判断题 6.抽屉的推拉运动,是平移现象。() 7.判断对错. 骑自行车的运动只有平移. 8.小朋友玩荡秋千是旋转现象。 9.物体经过平移或旋转后,它的形状和大小就变了。() 三、填空题

10.在横线上填上“平移”或“旋转”。 开关水龙头是________运动,升降机把水泥运到五楼是________运动。 11.风扇扇叶的转动是________现象;推箱子是________现象。 12.我们平时见过的推拉门的过程是________现象,旋转门的过程是________现象。 13.看图回答 (1)房子图先向________平移了________格,再向________平移了________格. (2)松树图先向________平移了________格,再向________平移了________格. 14.观察下图,判断从前面到后面每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填上“平移”或“旋转”,并写在横线上。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四、解答题 15.把”作为基本图案,绕点O顺时针连续三次旋转90°,画出每次旋转的图形. 16.小动物怎样顺着格才能吃到自己喜欢的食物?画线表示出来,并说一说。 五、综合题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位置与变换教案

位置与方位 教材分析:本单元关于方向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东、男、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因此,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辨认方向。 教学内容:位置与方位,教科书第36~37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几个方向。在认识具体方向的基础上,能用适当的术语进行描述,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不同的方位。 能力目标:能用方向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线路图确定现实生活中物体所在的具体方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到哪玩过? 学生自由发言。 师:看来大家去过的地方还这不少,老师发现大家去的地方都是一些城市,那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国家日益强大,我们的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同学都有感悟,旧村改造后,原来的村庄变成了社区,平房变成了高楼。今天呢老师想带大家去参观一个示范村,叫凤凰村。大家想不想看? 生:想。 师出示情景图。 二、新授: 活动一 1.师:外出参观、旅游可不能少了地图,不然容易迷路,那你知道地图上的方向是怎么规定的吗? 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师:真不错。这样老师就可以放心地带你们参观了。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师:这个村的中心是什么地方? 生:牡丹亭。

师:很好。假如我们现在就在牡丹亭,你想去哪些地方参观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先来看看从牡丹亭怎么去风景区吧,应该怎么走呢? 学生自由交流。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描述所去的地点的大致位置,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谈谈自己的观点。 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预设一:先向北走到住宅区,再向东走到风景区。 预设二:风景区在牡丹亭的东面。风景区在牡丹亭的北面。 …… 师小结:风景区在牡丹亭的东与北之间,即东北方向。 2.师:还有同学想去凤凰塔,这可是凤凰村的标志性建筑。应该怎么走呢? 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凤凰塔在牡丹亭的东与南之间,即东南方向。 3.师:你还有哪些地方没去过? 生:文化中心和饮料加工厂。 师:现在第一大组和第二大组讨论如何从牡丹亭去文化中心,第三大组和第四组讨论如何从牡丹亭去饮料加工厂。 学生交流,发言。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又认识了4个新的方向,它们分别是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位置与方向。同时我们参观了凤凰村的许多景点,是从哪个地方开始出发的? 生:牡丹亭。 师:对。从哪个地方出发,就以哪个地方为中心。然后找出它的各个方向。如果现在我们在文化中心,导游告诉我们:凤凰村的饮料很出名,要带领我们去饮料加工厂参观一下,你能找出最近的路线吗?应该怎么走呢?(提问:以谁为中心?文化中心)生思考,自由发言。 活动二: 师:现在我们认识的方向有几个? 生:八个。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测量 第一课时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计实际测量 数学书的长 数学书的宽 数学书的厚 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 …… 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课题: 板出: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

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板出:1厘米=10毫米 七、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八、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4—第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分米,建立1 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生:……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板出: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4、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5、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三、认识几分米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习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7×7= 6×3= 4×7= 3×5= 8×8= 5×2= 二、新授。 (一)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1.谈话过渡: 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0×3= (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

C、2×3=6,20×3=60 (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1)完成“试一试” (2)教学过程同上。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 5.总结规律。2×3= 20×3= 200×3= (1)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2)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时候,可以借助表内乘法。6.综合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鼓励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口算的方法和其中的规律。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二)估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1.教学例2 (8)出示例2情景图。 (9)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9×6≈ (10)鼓励学生根据加减法估算的方法,估算这道题。 (11)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48×4≈200(元) 50 (12)完成“试一试”。 (13)总结估算的方法: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再估算。 2.综合应用。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三、综合练习。 1.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遇到错题,找找错误的原因,并督促改正。 2.想想做做第4题。 3.解决实际问题。 (1)想想做做第5题。 (2)想想做做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说每道题自己的想法。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大全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小学数学 《位置与变换1》教案

《位置与变换1》教案 教学实践活动内容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6~38页。 教学三维目标 1、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2、能用准确的方位名词对某一地点的位置进行描述。 教学重点 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 能用准确的方位名词对某一地点的位置进行描述。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你们喜欢旅游吗?去哪儿玩过?(出示挂图)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农村看看,好吗? 二、讲授新课 (一)活动1 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你想到村里哪个地方? 从村口到风景区怎么走?自己先想一想,再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交流走的几种方法)你知道风景区在牡丹亭的什么方向呢? 小结:风景区所在方向在牡丹亭的东与北之间,是东北方向。 (二)活动2 刚才我们参观了风景区,现在如果我们想从文化中心到牡丹亭怎么走? 你能说出文化中心在牡丹亭的哪个方向吗?(与你的同位互相交流一下) 板书: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大家仔细观察这四个方向。 你能试着把我们认识的八个方向在纸上表示出来吗?(学生独自完成) 我发现同学们都能当一个合格的小导游了,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一位小导游,继续带领大家参观凤凰村,并说出你们的参观路线。(小组活动) 三、巩固与应用

1、你能指出教室里的八个方向吗? 2、实践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校园内各个方向有些什么? 3、集体活动 找朋友。 四、课外延伸 向同学或家长介绍一下你的家的位置,或周围的一些地点。 五、板书设计 走进新农村—位置。 六、教学反思 学生对八个方位比较熟悉,因此,在课堂上能够较好地完成学习内容。但有部分学生分不清行走路线,在叙述时往往条理不清。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把话表述清楚:从哪里出发,向什么方向走到哪里,再向哪个方向走……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完整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 案人教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人教版) 毫米的认识学习设计 共6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 (2)4人小组合作,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 录表的“估计”一栏中。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用自己喜 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交流测量的结果,引出毫米。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探究体验 1、了解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1)提问:“从尺中,你发现毫米与其他单位间的关系吗?”。

(2)学生观察并独立思考后回答问题。从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让学 生多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 2、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在尺上观察1毫米的长度,互相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 (2)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1毫米的东西。” 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 (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三、实践应用 1、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 2、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3、师生共同小结: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 米=10毫米;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一第1题。安排学生在书上完成,练习时要求学生先估测,后判断,再 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 2.练习一第2题。要求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 3、练习一第3题。先让学生估计实物的长(或宽),再用尺子进行测量。完成 后,让学生对估计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 五、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2、师总结。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及反思(全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教案及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2020年8月27日 一、教材分析 本实验教材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当前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笔算是被削弱的内容,不仅“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标准》中还提出: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程式化地叙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册实验教材在处理笔算教学内容时,注意体现《标准》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在内容编排的顺序、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择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习计 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实验教材仍然根据计算教学的基本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但是根据《标准》中有关计算教学的改革理念和教学目标(复杂性和熟练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减少了教 学的课时数和例题数。笔算加减法教学,从现行教材的23课时减少为9课时, 例题也从5个减少为2个;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从现行教材的17课时减少 为13课时,例题也从9个减少为7个。这样就明显加大了笔算教学的步子,节 省了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间。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

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因此,在笔算教学中,本册实验教材根据学生已有基础,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逐步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如整理和复习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笔算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计算法则”,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培养学生多样、灵活的解决问题能力。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所以,应该把计算与实际问题情境联系起来,将计算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使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为什么要计算,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更合理。这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册实验教材的计算教学部分,仍然与前几册教材一样,注意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教学计算,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所以,估算是《标准》中要加强的计算教学内容。本册实验教材中大多数计算教学的例题都展示了笔算和估算两种算法。这样的安排,既适时地教学了估算,体现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二篇)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长度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体验1千米有多远? 【教学准备】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谁能从大到小说说这些单位?什么时候要用到这些单位? 米(旗杆)、分米(课桌高)、厘米(书)、毫米(硬币厚度)谁能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到底有多长?测量这些物体的长度(高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那如果要测量我们学校到祁门县火车站的距离,用哪个单位合适呢?今天我们要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中的另一个新朋友——-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 二、讲授新知: (一)建立1千米的观念 1、师:谁知道绕学校运动场的跑道跑一圈是多少米?(400米)那跑两圈半呢?请你把它写在纸上。 (学生会出现2种答案:1000米、1千米) 师:你觉得这两种答案都正确吗?为什么? 得出:1千米=1000米 2、谁来读一读:读时区分1千米和1000米(个别读、全班读) 3、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千米也有它自己的表示方法:km 1千米=1000米还可以怎么表示?(1km=1000m) 4、绕跑道跑一圈是200米,绕跑道跑5圈是1千米,从我们学校大门口到新十字路

口测量了一下大概有1千米多,闭上眼睛想一想,1千米到底有多长?等会儿老师要请小朋友来说说从哪里到哪里也大概是1千米。 (二)千米与米的简单换算 1、那3千米=()米呢,你是怎样想的? (想:1千米是1000米,3千米就是3个1千米,所以是3000米。)个别说,看书上的想法,自由读一遍,全班读。 2千米500米=()米,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怎么化的?(想:2千米是2000米,再加上500米,一共是2500米。)个别说,把想法说给同桌听。 2、试一试:8千米=()米6千米20米=()米 做在草稿纸上,教师巡视指导,指出易错处,6020米中的“0”容易遗漏。选一题说说想法。 3、刚刚是千米化成米,小朋友都化得不错,那米化成千米呢?老师相信大家肯定能化得更好。4000米=()千米4350米=()千米()米 (想:1000米是1千米,4000米里面有4个1000米,就是4千米。) (想:4000米是4千米,4350米就是4千米350米。) 4、试一试:6000米=()千米5830米=()千米()米 三、作业设计: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冰箱高140()。电线杆的高约6()。数学书厚大约6()。从祁门到屯溪的距离大概是70()。一支铅笔长2() 2、练习六第1、2、3题。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知道了多少长的距离大概是1千米,那我们小朋友跑1千米需要几分钟,走1千米需要几分钟呢?下课或放学后小朋友去跑一跑、走一走,并把你的结果告诉老师或你的同学。 四、布置作业: 完成基础训练,第十四页练习六(1)第1-2题 1、能正确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经历探索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三年级数学上册四位置与变换第5课时教案

四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61页: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了解同一物体在不同时刻影子的长短是不同的;在同一地点,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最短。 2、经历观察、测量影子长短的过程,体会影子长短与时刻的关系,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在与同伴合作、交流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及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了解同一物体在不同时刻影子的长短是不同的;在同一地点,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最短。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为什么越接近中午,树的影子越短?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认为怎样证明这个问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谈自己的设想。]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各组的活动计划] 活动三: 师:我们在操作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自由交流]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制一张影子的长度与时刻变化记录表。 [全班交流,评出最优秀的] 师:下面请各小组选择不同长度的物体,在不同时刻实际测量,记录影子长度与时刻变化情况。 活动四: 后记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学业进步。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 第1课时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人准备一个时钟、口算卡片等。 教学步骤: 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上的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三)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四)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三、巩固练习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各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除法 一、教学内容 第一学段把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分成三次教学,二年级教学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三年级(上册)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年级(下册)教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本单元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五方面的具体内容。 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步除都没有余数)。 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包括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商是非整十数的和是整十数的)。 验算:用“商×除数=被除数”或“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验算除法。 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 解决实际问题:单价、数量、总价间的关系,把总和(或剩余数)平均分的两步计算问题。 收集的总节数÷人数=平均每人收集的节数”。第11页第3题里可以体会“一共用去的线÷单价=买的本数”,第12页第4题可以体会“总价÷数量=单价”。这些都是常用的数量关系 第二单元认数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万以内的数,是在认识了千以内数的基础上编排的。包括计数单位“万”和数位顺序表,四位数的读、写方法和大小比较等内容。这些知识在以后认识多位数时,将会起很大的作用。全单元的教学内容分四部分编排。 教学整千数与一万。要继续理解计数单位“千”,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整理并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要读、写整千的数,理解整千数的意义,进行整千数的加、减计算。 教学非整千的数。要理解并掌握非整千数的组成,以及读、写数的方法。要口算整千数加整百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比较数的大小。要初步整理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要进行简单的估计。

全单元的练习。要整理全单元教学的知识,进行双基训练。 第三单元千克和克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有三条:1.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克、千克;2.知道千克与克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能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简单计算。感受克和千克,体会1克、1千克有多重,形成初步的观 念是教学的重点。 内容分三部分编排: 教学千克。初步感受物重,知道秤可以称物重;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知道千克是计量物重的单位。 教学克。知道克是较小的计量物重的单位,感受1克与几克,了解克与千克的进率。 单元练习和实践活动 第四单元加和减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加、减口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在加、减口算这部分内容里,以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不超过100)为主,还有整百数加整百数(进位)与相应的一千几百减几百(退位)。教学的实际问题是较难的两步问题。 全单元内容分三部分编排: 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各有一道例题。其他口算在练习里带出。 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以一道例题带出一串变化了的实际问题,突出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单元练习。 第五单元 24时记时法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在学过时、分、秒,能够认读钟面上时间的基础上,教学24时记时法。教学目标是:1.了解24时记时法的记时原理;2.会使用24时记时法;3.会计算经过时间。教学内容分成三段编排。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师用书)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三年级上册说明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位置与变换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位置 与变换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位置与方位 教材分析:本单元关于方向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东、男、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因此,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辨认方向。 教学内容:位置与方位,教科书第36~37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几个方向。在认识具体方向的基础上,能用适当的术语进行描述,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不同的方位。 能力目标:能用方向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线路图确定现实生活中物体所在的具体方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到哪玩过 学生自由发言。 师:看来大家去过的地方还这不少,老师发现大家去的地方都是一些城市,那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国家日益强大,我们的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同学都有感悟,旧村改造后,原来的村庄变成了社区,平房变成了高楼。今天呢老师想带大家去参观一个示范村,叫凤凰村。大家想不想看? 生:想。 师出示情景图。 二、新授: 活动一 1.师:外出参观、旅游可不能少了地图,不然容易迷路,那你知道地图上的方向是怎么规定的吗? 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师:真不错。这样老师就可以放心地带你们参观了。

师: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师:这个村的中心是什么地方? 生:牡丹亭。 师:很好。假如我们现在就在牡丹亭,你想去哪些地方参观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我们先来看看从牡丹亭怎么去风景区吧,应该怎么走呢? 学生自由交流。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描述所去的地点的大致位置,再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谈谈自己的观点。 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预设一:先向北走到住宅区,再向东走到风景区。 预设二:风景区在牡丹亭的东面。风景区在牡丹亭的北面。 …… 师小结:风景区在牡丹亭的东与北之间,即东北方向。 2.师:还有同学想去凤凰塔,这可是凤凰村的标志性建筑。应该怎么走呢? 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凤凰塔在牡丹亭的东与南之间,即东南方向。 3.师:你还有哪些地方没去过? 生:文化中心和饮料加工厂。 师:现在第一大组和第二大组讨论如何从牡丹亭去文化中心,第三大组和第四组讨论如何从牡丹亭去饮料加工厂。 学生交流,发言。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又认识了4个新的方向,它们分别是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位置与方向。同时我们参观了凤凰村的许多景点,是从哪个地方开始出发的? 生:牡丹亭。

三年级上册数学试卷附加题解析第四单元:位置与变换

第四单元:位置与变换 【例1】根据下面的描述画出示意图。 (1)学校在玲玲家的东北方向。(2)伟伟家在玲玲家的正西方向。(3)游乐园在玲玲家的正东方向,学校的正南方向。(4)学校的北面有一条由东北向西南流淌的小河。(5)伟伟家的西面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柏油路。 解析:此题的考查点是观察点的确定,先确定观察点才能确定其他位置方向。 从信息(1)和信息(2)中可知,学校与伟伟家的位置都与玲玲家有关。因此可以以玲玲家为中心,即作为观察点,去观察确定学校和伟伟家的位置方向,这样玲玲家的位置确定了,玲玲家周围各场所的位置也就随着确定了。 解答: (1)先在图中画出玲玲家的位置,并标出方向。 (2)在图中玲玲家的东北方向画出学校,在玲玲家 正西方向画出伟伟家。 (3)在玲玲家东面、学校的南面画出游乐园。 (4)在学校的北面画一条由东北向西南流淌的小河。 (5)在伟伟家的西面画一条南北走向的柏油路。 答: 【例2】仔细观察填一填。 (1)猫至少转( )格就可以转到老鼠现在的位置。 (2)当蜗牛转到猫现在的位置时,熊猫转到( )现在的位置,老鼠转到( )现在的位置。 解析:此题的考查点是旋转,利用旋转来确定转了几格。旋转时经过几格的问题与平移时经过几格的问题的道理是一样的。关键是把格数数对。 (1)转盘是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而且这 5个动物都同时按照顺时针向一个方向旋转。 先确定猫和老鼠现在的位置,数猫从现在的位置 转到老鼠现在的位置,应从猫的下一个格开始数起, 一直数到老鼠现在的位置。 (2)如下图,当蜗牛转到猫现在的位置时,蜗牛转了 4格,熊猫和老鼠也同时转了4格,分别到达了 蜗牛和狮子现在所在的位置。 解答:(1)4(2)蜗牛 狮子 玲玲家 伟伟家 游乐园 柏 油 路

青岛版(6年制)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位置与变换

第四单元 位置与变换 【例1】根据下面的描述画出示意图。 (1)学校在玲玲家的东北方向。(2)伟伟家在玲玲家的正西方向。(3)游乐园在玲玲家的正东方向,学校的正南方向。(4)学校的北面有一条由东北向西南流淌的小河。(5)伟伟家的西面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柏油路。 解析:此题的考查点是观察点的确定,先确定观察点才能确定其他位置方向。 从信息(1)和信息(2)中可知,学校与伟伟家的位置都与玲玲家有关。因此可以以玲玲家为中心,即作为观察点,去观察确定学校和伟伟家的位置方向,这样玲玲家的位置确定了,玲玲家周围各场所的位置也就随着确定了。 解答: (1)先在图中画出玲玲家的位置,并标出方向。 (2 正西方向画出伟伟家。 (3)在玲玲家东面、学校的南面画出游乐园。 (4) (5)在伟伟家的西面画一条南北走向的柏油路。 答: 【例2】仔细观察填一填。 (1)猫至少转( )格就可以转到老鼠现在的位置。 (2)当蜗牛转到猫现在的位置时,熊猫转到( )现在的位置,老鼠转到( )现在的位置。 解析:此题的考查点是旋转,利用旋转来确定转了几格。旋转时经过几格的问题与平移时经过几格的问题的道理是一样的。关键是把格数数对。 (1)转盘是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而且这 5个动物都同时按照顺时针向一个方向旋转。 先确定猫和老鼠现在的位置,数猫从现在的位置 一直数到老鼠现在的位置。 (2)如下图,当蜗牛转到猫现在的位置时,蜗牛转了 4格,熊猫和老鼠也同时转了4格,分别到达了 蜗牛和狮子现在所在的位置。 解答:(1)4(2)蜗牛 狮子 玲玲家 伟伟家 游乐园 柏 油 路

【例3】 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4格, 现在的位置如下图所示,你能画 出原来的位置吗? 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平移。经过了 两次平移到了现在的位置,原来的位置不知道, 要求根据平移的过程画出来,我们可以考虑利用倒推法画出原来的位置。要画出原来的位置, 就要从现在的位置入手,一步一步倒推回去。 解答:(1)向右平移4格,倒推回去就是向左平移4格。(2)向下平移3格,倒推回去,就是向上平移3格。 答: 【例4】按照要求平移图形。 (1)画出把图形A 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2格得到的图形B 。 (2)画出把图形A 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2格得到的图形C 。 (3)观察这三个图形组成的图案,形似哪个汉字? 解析:先根据两个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再观察组合图形的形状。平移之前要先仔细观察明白图形的A 的特征,包括形状、大小、占的格数等,在平移过程中,图形的这些特征是保持不变的。 解答: 要点提示: 图形平移过程中,形状、 大小、自身的方向、占的 格数都不变。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位置与变换

第二单元走进新农村 ---位置与变换 信息窗1 课题:参观新农村——位置与变换 内容:教材第15-17页 教学目标: 1、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2、能用准确的方位名词对某一地点的位置进行描述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辨认方向。 教学难点是借助路线图确定现实生活中物体所在的具体方位。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们喜欢旅游吗?去哪儿玩过? (出示挂图)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农村看看,好吗? 二、讲授新课 (一)活动1: 3、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4、你想到村里哪个地方? 5、从村口到风景区怎么走?自己先想一想,再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交流走的几种方法) 6、你知道风景区在牡丹亭的什么方向呢? 7、小结:风景区所在方向在牡丹亭的东与北之间,是东北方向。 (二)活动2:

5、刚才我们参观了风景区,现在如果我们想从文化中心到饮料加工厂怎么走? 6、你能说出文化中心在牡丹亭的哪个方向吗?(与你的同位互相交流一下) 7、板书: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课堂练习设计:1、你能指出教室里的八个方向吗? (引导学生学会看秤和物品包装袋上的质量标记。) 2、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校园内各个方向有些什么? 3、集体活动:找朋友 限时作业: 配套练习册:14页第1、2题 板书设计: 走进新农村 ——位置 北 西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第2课时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四个新的方位,谁记得是什么? 2、以教室为例,说说每个方位有什么? 3、小练习,找朋友。 二、完成练习: 1、找一找,填一填 出示山东省政区图:师介绍。 你知道哪些城市?指一指,找找家乡在哪儿? 小组内讨论练习中的问题 全班交流 2、请你当小导游 这是一个公园的平面图,你愿意当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先自己填写,再在小组内交流,每组选出一名小导游,向同学介绍公园的有关知识和游览路线。 三、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配套练习册:14页第3题 信息窗2 课题:参观加工厂——平移与旋转 内容:教材第18-20页 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2、了解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 3、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平移与旋转。 教具准备:直尺、三角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