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神舟十号太空授课活动有感800字

观看神舟十号太空授课活动有感800字
观看神舟十号太空授课活动有感800字

观看神舟十号太空授课活动有感

6月20日早上我特地观看了我国神舟十号航天员的太空授课活动,特别是听了王亚平姐姐关于太空知识的讲课,让我懂得了更多更深入的太空知识,并且向我们展示我国载人航天所取得的成就,普及学生的航天知识,为我们更好的了解外太空环境的打开了一道门。我深有体会,也激发了我们从小学好文化科技知识,将来献身祖国航天事业的梦想。激发同学们对美妙太空的向往,对科学探索的热情。

“夏季的夜空,星光闪烁,美丽的银河倾泻而下,地球是这浩瀚宇宙中太阳系的一颗湛蓝的星球。……”多美的太空啊,我的梦想就是长大了也要飞到太空去遨游。

地球的万有引力真的非常好奇。对在宇宙中运动的物体很好奇。比如,太阳,月亮,流星。太空中不是没有引力吗?那人类是怎么判断流星会洒向地球呢?

我们所熟知的各种科技装备,无不凝聚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和不畏艰苦的付出。也正是这种创新精神,使中国在各领域迅速发展,科技实力稳步上升,科技实力显著增强,也昭示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必将更加强大。

作为对太空梦的美好延续,神十升天见证了中国空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掘起。对于空间的利用和空间技术的运用,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富强文明的象征。当我们一步步接近太空的梦想之时,那也是我们国家日益强大的有力证明。

一代代航天人共同奋斗,构建中国飞天梦想的花园。在这万紫千红的花园中,王亚平是炫目的那朵太空玫瑰,在追寻梦想的路上,她绽放出最耀眼的美丽。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无数的无名英雄在默默的奉献着,“神十”的腾空才不再是梦想;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日日夜夜辛劳的工作,才有了我们中国人自豪的这一天。在金钱与利益面前他们毅然选择了投身与祖国的科研事业中,他们以自己的学识及生命无私的奉献给了他们心爱的事业。到此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国防生我更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只力。作为背负着祖国明天和希望的青年人,应当抛掉自己的盲目乐观以及精神的懈怠,在工作中脚踏实地,发扬创新精神,吃苦耐劳,为民族的复兴和崛起,为中国梦的实现而不懈努力奋斗。

观看神舟十号的太空授课活动,想着我国一次次的航天飞船进入太空,我很深刻的感受到祖国的繁荣昌盛,也确信我们伟大的祖国能够越来越强大。

观看神舟十号太空授课活动有感

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中国将首次在神舟飞船上进行太空授课。这是我国前所未有的,在全球来说也是第二次。因此,神十太空授课不仅是举国瞩目的一次盛世,也是全球爱好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学者、朋友的一次盛世。

第一次太空授课是什么时候呢?其实,早在1985年,美国宇航局就提出了太空授课的构想,并且为此训练了两名女教师,一个是麦考利夫,一个是摩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第二年飞船升空时,麦考利夫与飞船一同殒梦地球上空——那次,飞船“挑战者”号升空73秒后突然爆炸而破碎。

然而,摩根却并未放弃这个上天授课梦,为此她又准备了22年。终于,在2007年,她在国际空间站里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的太空授课,通过视频,给学生上了25分钟课,并展示了宇航员在太空怎样运动、在太空如何喝水等情景。

无独有偶,此次我国同样是由女航天员来进行授课,但授课的难度却比摩根那次要大得多——此次王亚平主要是展示在失重环境下的一些物理现象,演示的不再是喝水、运动等我们都早已比较清楚的内容,而是科技含量更高的物理概念。

王亚平在此次讲课中主要演示了五个实验,分别是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主要是让青少年了解在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会有何特点,液体表面张力有什么作用,同时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这五个实验不要看起来简单,但其背后蕴藏的物理知识却是令人惊奇而深厚的!

这次实验是他们事先自己划定的吗?其实不是。这次实验中的部分问题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所征集到的,这不仅是航天的一次突破,更是青少年自身的一次突破。因为只有具有演示价值的问题才能被征集,这要求我们青少年需要补充更多的相关知识,让自己从里到外充实起来,不能外强中干腹空空。

有人询问太空中的生活用水是不是循环使用的。我对这个问题也很感兴趣。指令长聂海胜告诉我们,飞船中的用水是从地球带上来的,但目前还不具备循环利用功能,因为这需要更先进的技术和复杂的设备。听了这话,我不禁有些心酸,他们在太空中的生活该有多艰苦啊。

中国梦,我的梦,神十太空授课,一连串的梦,慢慢的都在成为现实,而我的梦,正在慢慢萌发。看完神十太空授课,我知道现在必须要好好学习,好好学习科学,将来才能为祖国做贡献。

神十太空授课观后感 读书心得

观“神舟十号太空授课”有感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十”载着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三名航天员带着祖国的使命相约“天宫一号”。虽然天宫一号与“神八”、“神九”已经相约完毕,但这一次也让我们有很多期待,但是最让我期待的还是,以八零后的王亚平老师为主讲,聂海胜老师为助教的太空授课,张晓光老师是这次授课任务的摄像师。她们要以天地互动的形式展示一些奇特的物理现象。本人也观看了这次授课,充分感觉到科技的神奇力量。以下是我的感受。 一、神舟的发展历程 首先我回顾了一下神舟飞船的发展历程。 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研制。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处女之行”。这次飞行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上天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2001年1月1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飞船。2002年3月2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神舟”三号飞船。2002年12月3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太空行程,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3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9时整,“神舟”六号飞船顺利升空,实现了2名宇航员多天飞行,于10月16日凌晨安全返回,使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进一步成熟。“神舟”六号实现了第一次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为未来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和工作奠定了基础。第一次实现宇航员进入轨道舱。航天员首次往返轨道舱,进

心得体会 《大学》心得体会600字

《大学》心得体会600字 读《大学》心得体会 《大学》是国学四书五经之首。相传《大学》最早是由孔子收集、整理编入《礼记》的文章之一。后人把它和其中的另一篇--《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单独成书,并和《论语》、《孟子》合称四书。四书是我国古代教育理论重要著作,其内容和著述目的不仅在告诉人民怎样做人?怎样齐家?而且还告诉有邦有国者怎样安邦治国?同时还提示天子怎样做才能国泰民安,明德于天下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此书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角度看,可谓一部全方位的理论教科书。因为他的教育对象下从庶民起,中到诸侯、士大夫、上到天子,都包括了。而且他的理论对谁都适用。 首先想谈一下个人对《大学》这部经典的感悟,此经开篇便挑明主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完全围绕着发扬德性的原则,是为《大学》三纲,随后展开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为《大学》八目,而八目却是以修身为中心,阐发修身方法与修身目的的全部内容,由此可见,修身,是儒家极为重要的一个核心理念,唯修身才可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修身中融入仁义礼智信孝悌忠等中心思想,才能成为真正的仁人。 从成功与失败的古今人物身上我们不难发现,凡成功人士都曾自觉不自觉地遵照《大学》所说的修身是为人之本的要求修炼过自己。 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

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大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 心得体会600字 《大学》是我最早接触的,也是最启发我人生的一本不朽的中华古代经典。读了这本伟大的经典著作我对人生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是《大学》令正值求学阶段的我对未来少了一丝迷惘,多了一丝筹划。 《大学》为人生规划出八大阶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和至善。达至善者堪称完美。我们平常人对于达到明明德和至善,可谓是难于上青天,但我认为《大学》指引我们人人都应以至善为人生目标。这样才能达到儒家所倡导的仁爱与王道。所以我就将至善立为我的终极人生观,并将按《大学》中的规划去努力奋斗。 《大学》中倡导的人生第一阶段格物致知就是要我们首先达到知本即认识自然事物的根本,对自然本质奥秘有挖掘的好奇心,从而增加认知的广度与深度。为此我平日里更加留意对一些平常事物的观察和认识,凭借我日久天长的细心观察认识,我对很多科学知识都有了本质上理解。从而坚定了我对科学的认可,认清了迷信,封建的思

王亚平太空授课内容

[标签:标题] 篇一:太空授课原理 解读神十航天员太空授课物理原理 姓名:钟宇学号:20120511xxx 专业:物理学 2013年6月20日上午举行的太空授课活动中,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通过质量 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物理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并通过视频通话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互动交流。 这些美妙的实验反映了什么样的物理原理?天地物理特性的差别给航天飞行带来什么影响, 在航天活动中有什么样的应用?清华大学航天学院副教授王兆魁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读。 图表:天宫一号太空授课:太空质量测量 实验一:质量测量——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过程:王亚平首先展示两支完全一样的弹簧,它们分别固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物体。 画面显示,两个弹簧平衡在同一位置,无法测量出物体的质量差别。随后,镜头转向天宫一号中用于测量质量的“质量测量仪”。聂海胜把自己固定在支架一端,王亚平轻轻拉开支架,一放手,支架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LED屏显示出聂海胜的质量:74公斤。王亚平解释说,质量测量仪通过弹簧产生力并测出力的加速度,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就可以算出质量。 解读:这个实验生动地说明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原理——“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物体受 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这是一个在一切惯性空间内普遍适用的基本物 理定律,不因物体的引力环境、运动速度而改变,因此在太空和地面都是成立的。 在地球表面,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物体的质量体现为重量。物体悬挂在弹簧秤上时,弹簧的拉力和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达到平衡,因此可以从弹簧秤的读数中得到物体的重量。 而在绕地球高速运动的飞船里,地球引力被飞船的离心力所平衡,飞船内部不再有地球引力的影响,也就没有了重量的概念,因此弹簧秤就没有读数。 天宫一号里的“质量测量仪”直接运用了牛顿第二定律,利用作用力和物体加速度的关系确定物体的质量。这个原理在航天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航天器的燃料消耗一段时间后,总质量会发生变化,可能影响轨道控制的精确度。这时就可以开启推力器并同时测量航天器的加速度,从而计算出航天器的质量。 图表:天宫一号太空授课:太空单摆运动 实验二:单摆运动——太空失重 实验过程:T形支架上,细绳拴着一颗小钢球。这是物理课上常见的实验装置——单摆。 王亚平把小球拉升到一定高度后放手,小球并没有像在地面那样往复摆动,而是悬停在了半空中。王亚平用手指轻推小球,小球开始绕着T形支架的轴心做圆周运动。解读:实验中 小球没有来回摆动、而是悬浮或者做圆周运动,是太空中的失重现象导致的。在地面上,一 旦松手,在地球重力的作用下,小球会向下运动,而由于小球被细绳连接在支架上,它就会 被细绳牵着来回摆动。但太空中没有重力作用,小球只会在原地悬浮。同样因为重力环境的不同,在太空中轻轻推小球一下,小球会在细绳的牵引下做圆周运动。而在地面上,需要给小球足够大的初速度,才能使它克服地球重力的阻碍,实现圆周运动。 失重是空间与地面环境最重要的差别之一。它虽然给飞行生活带来很多有趣的体验,但也 会妨碍航天员在舱内的操作,同时对航天员的心血管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带来不利影响。 针对这个问题,航天医学专家研究出很多医学防护措施,航天员也会在航天器中通过主动锻

大学读后感作文600字范文

大学读后感作文600字范文 学了《大学》,还是有一些浅薄的感悟的。“修、齐、治、平”乃是《大学》中精华,核心思想。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治其国在齐其家,齐其家只在修其身。下面是由带来的有关《大学》读书心得体会5篇,以方便大家借鉴学习。 《大学》教我们为人做事记得以前中学时代自己也接触过《四书五经》这一我国古代的经典著作,但那仅限于了解其文化背景、组成结构和大致内容,所以也就无异于管中窥豹、知其皮毛罢了。有幸在这次假期里比较深入地研读了它里面的《大学》篇,方才领略到它里面所蕴含的为人处世的深刻哲理,并且更为清晰地看到,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该以怎样的方式前行,才能切实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让自己的一生活得有价值、有意义!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从小便志存高远,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光辉梦想和远大抱负,寻得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意义而耗尽一生。《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里所展示的,即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三纲八目是《大学》的纲领旨趣和主要条目,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

八目而展开的。所以,《大学》的开篇也是其为人做事的大道与精髓所在。 在明明德说明加强道德的自我完善、发掘自己本性中的善根、摒弃邪恶的诱惑、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对人自身修身养性的重要性,而博学的宗旨莫过于此。就此意义上说,西方基督的忏悔、东方佛教的修行、列夫托尔斯秦式的道德的自我完善、毛泽东式的狠斗私字一闪念,乃至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培养四有新人、五讲四美三热爱等等,都是在明明德,以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为目的。 在亲民,和下文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相结合,从动态的角度来强调了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之重要。引申出来,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思想上的改造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这使人想到基督的每日忏悔,使人联想到女作家杨绛把她那本写gan校生活的书起名为洗澡。精神上的洗澡就是《庄子知北游》所说的澡雪而精神,《礼记儒行》所说的澡身而浴德。 《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意思是所强调说的:如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关键在于须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意思是所讲的要治好家族,关键就在于必先修养自身之品德。“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意思是所说的要治理好国家,关键须先治理好家族。“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意思是所说的是要使天下太平,根本在于先要治理好国家。

太空授课

太空授课 一、授课时间:2013年6月20日上午十点零四分零秒到十点五十五分零秒共五十一分钟。 二、授课人员:主讲:王亚萍;助教:聂海胜;摄像:张晓光。 三、授课背景:太空授课,是指在太空中进行科普教育活动,通过天地互动的形式展示一些奇特的物理现象。授课目的是让广大地面朋友一起去感知、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获取知识和快乐。2013年6月中旬,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女飞行员)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中小学生授课,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 为了做好本次科普教育活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教育部、中国科协和中央电视台等部门对活动进行了系统、周密的策划,完成了课件、教具制作和地面课堂的准备工作,航天员也进行相关训练。授课活动具体时间将综合考虑飞行任务安排、航天员作息情况和测控通信等保障条件来确定。 四、授课内容: 在实验开始,神舟十号指令长聂海胜首先做了一个“太空打坐”。原因:由于没有重力,所以,只需轻轻地用力就可以使人体处于漂浮状态。 (一)实验一:质量测量 在失重的太空,地面的测重不再奏效。“那么,航天员想知道自己是胖了还是瘦了?怎么称重呢?”太空教师王亚平问。

在天宫一号,有一样专门的“质量测量仪”。“太空授课”的助教聂海胜将自己固定在支架一端,王亚平将连接运动机构的弹簧拉到指定位置。松手后,拉力使弹簧回到初始位置。这样,就测出了聂海胜的质量——74千克。 ※原理解读:牛顿第二定律 对这个问题,王亚平就有解释,“其实,就是牛顿第二定律F=ma。”也就是,物体受到的力=质量×加速度。如果知道力和加速度,就可算出质量,“弹簧凸轮机构,产生恒定的力。也就是,刚才将助教拉回至初始位置的力。此外,还设计一个光栅测速系统,可测出身体运动的加速度。” 用光栅测速装置测量出支架复位的速度v和时间t,计算出加速度(a=v/t),就能够计算出物体的质量(m=F/a)。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在一切惯性空间内普遍适用的基本物理定律,不因物体的引力环境、运动速度而改变,因此在太空和地面都是成立的。 (二)实验二:单摆运动 T形支架上,细绳拴着一颗小球。这是物理课上常见的实验装置——单摆。王亚平将小球拉升至一定高度后放掉,小球像着了魔似的,用很慢的速度摆动。随后,王亚平用手指轻推小球,小球开始绕着支架的轴心不停地做圆周运动。 ※原理解读:太空失重 在地面,单摆的运动周期与摆的长度、重力和加速有关。但在失重的状态,没有了回复力,钢球就静止在原始位置。这时,细绳并没

神舟十号资料范文

神舟十号资料范文 神舟一号 [1] 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飞船进入轨道[1] 飞行时间:火箭起飞约10分钟,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返回时间:1999年11月21日03时41分 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1分/14圈 搭载物品一是旗类,中华人民 __国旗、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奥运会会旗等;二是各种邮票及纪念封;三是各10克左右的青椒、西瓜、玉米、大麦等农作物种子,此外还有甘草、板蓝根等中药材。 神舟二号 发射时间:xx年1月10日1时0分03秒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六十五次飞行,也是继一九九六年十月以来中国航天发射连续第二十三次获得成功。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飞船起飞十三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返回时间:xx年1月16日19时22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22分/108圈 神舟三号 发射时间:xx年3月25日22时15分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66次飞行。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点火升空10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xx年4月1日16时54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 神舟四号 发射时间:xx年12月30日0时40分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 捆绑式火箭,此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69次飞行。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火箭点火升空十几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返回时间:xx年1月5日19时16分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飞行时间/圈数:6天零18小时36分/108圈 神舟五号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9时10分,船箭分离,“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返回时间:xx年10月16日6时28分。 尺寸、重量:“神舟”载人飞船全长8.86米,最大处直径2.8米,总重量达到7790公斤。发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着陆地点: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北部红格尔苏木草场。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28分/14圈。航天员:杨利伟 神舟六号 发射时间:xx年10月12日9时整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 飞船进入轨道所需飞行时间:584秒返回时间:xx年10月17日凌晨4时32分

航天员太空授课课堂实录

航天员太空授课课堂实录 这是中国最高的讲台——在远离地面300多千米的天宫一号,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为全国青少年带来神奇的太空一课。 这是中国最大的课堂——从首都北京到祖国四面八方,8万多所中学、数千万名师生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直播,共同收听收看航天员太空授课,一同领略奇妙的太空世界。 今天上午,记者来到设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太空授课地面课堂,与300余名中小学生一起,现场聆听航天员老师讲课。 在这些少数民族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港澳台地区学生代表在内的300余名学生中,有稚气未脱的小学生,也有正值青春少年的中学生。早上8时许,他们迎着清晨的朝阳走进了拥有50多年历史的名校人大附中,此时,每个学子的心里都因对梦想的期待而激动,因为他们将要亲身参与并见证中国首次太空授课。 10时许,北京市101中学物理教师史艺和人大附中物理教师宓奇登上讲台。

简短的开场白之后,两位老师为同学们播放了一段电视短片——《航天员在太空的衣食住行》,当同学们从大屏幕上看到神舟十号航天员像鱼儿一样自由游弋,不时发出阵阵低语和清脆的笑声。 10时11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报告,已建立与航天员的双向通信链路。神舟十号航天员的身影清晰呈现在大屏幕上,他们身着蓝色舱内工作服,面带微笑向地面课堂的同学们挥手致意:“同学们,你们好!” “我是王亚平,本次授课由我来主讲。”航天员王亚平轻点脚尖,向天宫一号舱内摄像机镜头缓缓飞来。 “大家好!我是聂海胜,担任本次飞行任务的指令长。” “大家好!我是张晓光,本次太空授课任务,我担任摄像师。” 当三位航天员微笑的面庞出现在阶梯教室讲台上的大屏幕时,当航天员亲切的声音从太空里传递到教室里时,同学们都笑了,青春的笑容里闪动着梦想的激情。 3位航天员老师“站”稳后,先给同学们露了几手“功夫”——“悬空打坐”、

2020我的大学读后感600字.doc

2020我的大学读后感600字 《我的大学》这本书,你读了之后,对“大学”有一个什么样的想法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2020我的大学读后感6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20我的大学读后感600字(一) 高尔基的一部自传小说《我的大学》,他的《人生三部曲之一》,真实地描述着他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从一个年少无知的天真想法,也许在别人眼里是那么地幼稚,但这正正表现了高尔基精神上的高度。他用他尖锐的笔触描述着黑暗的社会,来表达自己心中对这个社会的不满,正如他笔下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无惧无畏,为着自己心中高尚的目标迈进。而如今在当今相对和平的年代生活的我们,在我们眼里,上大学早已经不是一件稀罕的事了。丰衣足食的我们不必为我们的生存而烦恼,不用为上学高昂的学费而奔波,就算这样,还是有很多人觉得上学时那么痛苦的事,父母对我们的付出是那么理所当然的事,可在高尔基的那个师弟,上学是一件那么奢侈的事,他们也有自己的理想,也有自己的追求,对他们来说上大学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可是他们却不得不为自己的生活而烦恼,为自己高昂的学费而烦恼,因此他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先走上社会,读者我们还未曾触摸的社会大学。 可是社会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在当时,他厌恶者俄国社会的丑恶与黑暗,却一直探索者生活的道路。在革命者的引领下,追求着自己目标。 《我的大学》里,高尔基笔下的主人公阿廖沙,十六岁满怀着上大学的梦想,告别家乡和亲人,严酷的现实生活使他上大学的美好愿望顿时化为泡影,因为他必须直面人生,必须首先为生存而受雇去干活。于是喀山的贫民窟、穷街陋巷和轮船码头变成了他踏上人生之路的头一所社会大学。

基本功计算机操作题

2013年铁岭县教师基本功大赛计算机操作 第一部分PPT(30分) 本试题以神十太空授课为背景,答题相关资源在PPT素材文件夹下。 1.利用幻灯片母版功能设置幻灯片标题为黑体、40号字、页脚为“太空课堂”。 2.打开PPT文件夹下“知识与梦想在天地间传递.ppt”。将文件中1号幻灯片版式改成 空白幻灯片,在页面中央插入艺术字“知识与梦想在天地间传递”选择第三行第二个样式,字体选择黑体,60号字。在艺术字右下方插入水平文本框,并输入文字“聚焦我国首次太空授课”,黑体,加粗,20号字。设置该页幻灯片背景为蓝色单色,底纹样式为从标题。设置艺术字动画效果为螺旋飞入,副标题动画效果为百页窗,在主标题飞入后开始。 3.在2号幻灯片标题下空白处分别插入航天员照片依次为张晓光,聂海胜,王亚平, 图片宽度为6cm,位置分别为水平2cm,垂直8cm, 水平10cm,垂直8cm, 水平18cm,垂直8cm,同时在三张图片下方,分别插入水平文本框,分别对应输入三位航天员的姓名。为三张图片分别添加翘翘板效果,为对应的三个文件框添加飞入效果,动画顺序为每张图片先“翘翘板”、然后文字从下方飞入、飞入效果在翘翘板效果后自动出现。 4.将3号幻灯片的版式改为标题和文本。在文本处分三条输入以下内容“聂海胜,代 号01,指令长,手控交会对接操作者。此次太空授课担任授课助理。张晓光,代号02,辅助指令长工作,授课中任摄像师。王亚平,代号03,太空授课,飞行乘组生活管理。此次太空授课担任主讲。”字体为宋体,32号。选择项目符号和编号第二行第三个样式,蓝色。 5.在5号幻灯片中插入目录下插入视频“太空生活”,自动播放。 6.在6号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打坐”,高度10 cm,位置水平6 cm,垂直6 cm。为图片 添加飞入效果和中子效果,中子效果在飞入效果后自动运行。 7.在7号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测质量1、测质量2、测质量3”,高度10cm,位置水平 6 cm,垂直6 cm。为图片添加玩具风车动画效果,让三张图片按顺序展示,点击鼠 标确发。 8.在8号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单摆1、单摆2”,设置图片高度为10cm,把两张图片并 排组合在一起。为合并后的对象添加蓝色,实线,0.75磅边线。并添加螺旋飞入动画效果。 9.在9号幻灯片中插入图片“陀螺1”,图片高度10cm,位置水平5cm,垂直5cm。在页

高中读后感600字

高中读后感600字 自从我读了《我的中国梦》这本书以后,我明白的:人生如梦,有了梦想,要为之奋斗,才能取得成功!这本书主要讲了:古今中外的名人为了梦想而奋斗,经历了艰难险阻,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海伦·凯勒的故事。她作为一个在安妮·沙利文的帮助下,不仅完成了哈佛大学的学业,还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假如给她三天光明,第一天,她要看人,看她们的善良、淳朴与友谊使她的生活值得一过。第二天,她要看光的变幻莫测,看看日出如何落下。第三天,她不仅要看日出,还要看有名的艺术馆。盲聋人。这是要何等的毅力才能完成啊!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掩卷沉思。古往今来,有多少名人不是为了梦想而奋斗,最后才取得成功的?比如音乐大师贝多芬,从小喜欢音乐,后来凭借天赋与努力取得了惊人的成绩,晚年却不幸双耳失聪,备受打击,但他并没有没命运击垮,后来振作起来,创作了《欢乐颂》等传世奇音!我们作为一个身心健康、四肢健全的人,还有什么理由,不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到底呢?我的梦想是当一名书法家,每当站着练字练了两三个小时,总会腰酸背痛,脚底发麻,手腕酸痛,也总会有放弃的念头,但一想到海伦·凯勒、贝多芬这样身残志坚的人,一想到我的梦想,全身仿佛充满了无限的力量,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我一直向前。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

我也能像以前那样,把梦想转换为动力,再苦再累,永不放弃,直到梦想成真,取得成绩。每个人都有做梦的权利,但有了梦想,只有为之奋斗,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如果你在一间会飞的教室里学习,你将会怎么对待呢?插上想象的翅膀,一起去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吧!教室真的会飞吗?当然不会,“会飞的教室”只不过是一群少年自编自导的舞剧罢了。这是一本讲述校园故事的书,它是由德国作家艾利克·卡斯特纳创作的。里面有情感丰富的姚尼,满腹才华的戴马亭,沉着稳重的塞巴修,胆小如鼠的邬理和争勇好斗的马提斯。他们虽然性格迥异,却十分珍惜他们之间的友谊。在圣诞节的前几天,班长戴马亭收到了爸爸妈妈寄给他的信,因为家里穷,没钱让他坐车回家。这时,佩克老师把他的年奖学金——本是想和“禁烟老师”一起去旅游的钱给了戴马亭,让戴马亭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过圣诞节。从中我明白了,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击败。只要我们努力,勇敢地面对人生,总有一天会成功的。这让我想起了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做了无数次失败的实验,总共试用了6000多种纤维材料,最终才确定用钨丝来做灯丝,提高了电灯的使用寿命。他真让人敬佩!读完《会飞的教室》这本书,它让我懂得了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正如一句话所说的“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如果同学有困难,我们一定要尽力

《我驾神舟游太空》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我驾神舟游太空》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飞行器、宇航服等有关太空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设计创作能力。 3.让学生在设计创作飞行器遨游太空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太空、向往未来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绘画或制作出一幅太空遨游图。 难点:有创意地进行飞行器的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杨利伟的图片 提问:同学们知道这是谁吗? 你们是怎么认识他的呢? 你们想不想和他一样,也来遨游太空呢? 2.揭题:今天我们驾神州游太空,来画一画我驾神舟游太空的画面。 板书:我驾神舟游太空 二、欣赏、归纳、学习画法 1.欣赏图片 师:看,这就是杨利伟坐过的神舟飞船,它给你什么感觉呢? (生: (师:看起来很高大,很有气势) 师:那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 (生: (师:板书机身机翼) 师:再仔细观察,它是什么形状的呢? (生: (师:长长的椭圆形,旁边还有几个短短的椭圆形板画。

师:那你们心中的飞行器是怎样的呢?你说。 生: (师:板画,三角形的身子,还有三角形的翅膀。) 师:其他同学呢?你说。 生: (师:板画,你的飞行器是远远的身体,还有两对翘翘的翅膀。) 师:同学的想法真好。我们知道太空和地球的环境是不一样的,你会穿什么衣服去呢?生: 师:宇航服 师:什么样的宇航服呢?看,这是杨利伟的宇航服,你们觉得和我们平时的衣服有什么不同呢? 生: 师:哦,看起来像羽绒服,胖乎乎的,但是它上面有装备各种仪器,还有厚厚的头盔,看起来很重。 师:那你们会穿什么样的呢?老师给你们2分钟的时间,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好吗?生:讨论 师:小结 师:我们准备工作差不多了,那该去哪个星球遨游呢?你说? 生: 师:火星 师:为什么呢? 生: 师:哦,想看看火星是不是像火焰山的。 师:其他同学呢?你们的想法真新奇,希望你们在画中展现出来,我们一起来分享。 师:现在老师来画一幅我去水星遨游的画。 师:记得画之前该思考的几个问题吗? (生:回忆 师:老师来画一幅横构图的。因为老师先画自己坐在飞行器里的,所以先画一个大大的飞行器。它有着梯形的身子,看起来长长的,再有着两队菱形的翅膀,一上一下,好像在飞翔。然后在上面开着一扇门,老师的头露出来了,带着一个圆圆的头盔,看不清五官了。

太空授课观后感200字300字400字500字600字

太空授课观后感200字300字400字500字 600字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观后感 今天是一个让人激动的日子,更是中华人民值得骄傲的一天。因为我们即将会上一节非比寻常的课程——神舟十号太空授课。在清晰的电脑画面上,我们能看到三位伟大的航天员正准备给我们上一节生动有趣的太空课程。在仅有的40分钟里,航天员们却只有用了简单的5个小实验来让大家更了解在失重环境下,物体的变化以及它变化的原理。分别有水膜实验、陀螺实验......就让我知道原来在失重的环境下能做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水球实验了!首先,用一个类似放大镜大小的环,伸进饮用的自来水袋里,拿出来时竟成为了一个水膜,再往里面不停地注入水珠,慢慢地水膜就变成了一个晶莹剔透的水球。如果在地面上把一只针管插入水球里,那不用说,水球一定会爆开来。但是,在太空中竟然可以用针管给水球注入墨水,而水球却“毫发未伤”,这对于我们来说,简直是一个奇迹!这让观众们都看得目瞪口呆。第一位上去月球的人——阿姆斯特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虽然现在只能在远隔千里的电视屏幕上观看太空授课,但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可以亲身上太空,与授课老师面对面地交流,感受在太空中的乐趣。

太空授课观后感 今天,我经历了一节非常特别,有趣的课。这堂课的老师距离我们地球300多公里。她,就是此刻在茫茫宇宙中的宇航员,王亚平。 一开始,聂海胜叔叔给我们带来了他的高难度的“绝活”,让我们可真是大开了眼界。他沉稳地面对镜头,然后两脚往上一收,稳稳地往上漂浮了起来,如同和尚般打禅静坐!接着王老师用“一指禅”神功,使聂叔叔便翻起了筋斗。原来这就是太空中,航天员日常的模样!每个人都是身轻如燕的武林高手,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地拿起重物,这里每个人都是SUPERMAN一样的传奇!令人羡慕不已。 我看到有关神奇表面张力,有趣水膜,剔透水球的奇妙实验。太空,飘渺而神秘,它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秘密? 群星闪烁,粒子活跃;浩瀚宇宙,奥秘世界。这里,实验小球不是如在地面上钟摆一样的摇摆,而是玩起了圆周的体操运动;这里,小陀螺会连翻跟斗运动,若是自身不停旋转时,它又乖乖地按照轴向的方向旋转——即使有外力;这里,一滴水,宛如可爱露珠,在太空中平和而调皮地乱窜…… 太空照片看见了,太空对话实现了,太空生活也看得见,天

王亚平太空授课观后感想5篇600字

王亚平太空授课观后感想5篇600字 神舟十号飞船20__年6月11日17时38分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将在轨道飞行十五天,并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王亚平太空授课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王亚平太空授课观后感1 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这次,神舟十号将会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作为学生,我感觉到我们非常幸福,因为这次神舟十号的宇航员将会在天宫一号为全国的中小学生们开展 一堂非常有意义的太空授课,我们都在翘首以盼太空授课的到来,太空授课的时间为20XX年的6月20号。 20号早上10点许,中国的第一次太空授课正式开始。首先,王亚平、聂海胜两名宇航员为我们展示了在太空中“打坐”。在失重的情况下,宇航员可以轻易地在空中做出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同学们都看得很入神。随后,三位宇航员进行了五个实验,分别是:打开“箱子”测质量、神奇单摆做圆周运动、陀螺轴向不变向前飞、“水膜”内嵌入中国结、普通水变身“魔法水球”。在这次太空授课过程中,同学们和老师都看得津津乐道,大家还进行了热烈

的讨论。虽然我们不是很明白其中的一些实验,但是,我们还是对这些科学现象保持着非常高的求知欲。 太空授课完成后,同学们都给予了热烈的掌声,我们为宇航员感到自豪。听老师介绍,宇航员在太空中是失重状态,他们要保持锻炼才能避免肌肉萎缩。我想对这三位宇航员说一声谢谢。他们为了人类的航天事业而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向着未知的太空不断去探索,为科学世界添砖加瓦。 王亚平太空授课观后感2 20__年6月20日,这是一个令许多热爱科学、向往太空的人们激动的时刻,神舟十号上的航天员们将在太空中为大家进行授课。我们也没有忘记,美国的女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也曾想在太空中为学生们展开人生中精彩的一课,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位光荣的女教师却随着“挑战者号”陨落在了茫茫太空。今天,中国的三位英雄航天员实现了她的梦想。 授课航天员分别是女航天员王亚平,男航天员聂海胜,由张晓光担任摄像师,他们在浩瀚的太空上为我们讲授了精彩的一课。这节课共40多分钟,王亚平共做了五个实验,分别是在太空中的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球和水膜的实验。这五个实验看起来非常简单,其实许多地方都有着深厚的物理知识,这一课也可以说是物理学家们研究的结晶。

大学读后感600字

大学读后感600字 近日无事,便拿起闲置已久的《大学》细细品读。品读中,被其中儒家先贤的大智慧所折服,产生写读后感的冲动。奈何个人水平有限,在此便与诸君讨论其中皮毛。 书中,我最喜欢这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便是儒家所追求的,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处。在这段话中,明德天下者,既大贤与圣人,必先治国。国不能安定,何以明德?而治国又必须齐家,齐家在于管理好家族,使家族和睦。家人知礼而友善,从而社会人人皆仁。齐家在于以小见大,以家印国,一家不治,何以治大国?齐家又在于修身,以身印家,以身作则,做好表率。如何修身?明心见性,格物致知,养成一腔浩然正气,此谓养性! 宋有大儒张载,修一身仁义之躯,养一身浩然正气。以此发下大宏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那“天理之心”,立那仁孝之心;做那安身立命之事,做那国泰民

安之事。 到了新时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如何齐家是未来我们必然要面临的问题;对于有意官场的大学生来说该如何治国又是一个问题。现在我们自问,届时该如何齐家?又该如何治国?回首过去,我们是否修身?又是否养性?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作为当代青年,我认为,我们要做,就做那,修得一身仁义礼智信,养的一身浩然正气,做事问心无愧又胸怀壮志并且心系国家的人。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我等生来不凡,何必平庸一生?我等壮志凌云,何苦今生无悔!

《我驾神舟游太空》教学反思

《我驾神舟游太空》教学反思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通过了解太空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在设计创作飞行器神游太空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设计能力、想象能力及动手创造能力。 三年级学生个性比较活跃、思维反应比较快,尤其是好奇心非常强烈。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综合性的学习来发挥学生最大的创造潜能,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下快乐地学习。 课前我布置学生了解学习有关宇航服、飞行器的资料与知识,导入时我便出示有关太空的知识让学生进行游戏抢答。宇航员乘坐什么进入太空?宇航员在太空中应穿什么样的衣服?宇航员在太空中也能像在地球上一样端着碗具吃东西吗?宇航员在太空中吃饭可以像地球上吃饭一样坐着吗?在太空中吃实物时要注意什么?太空中有什么?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的,我适当提示,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我驾神舟游太空课前引导学生自主查找资料,了解宇航服、飞行器以及太空的有关知识。这一环节以“快乐求知”为目标,主要运用了“游戏激趣法”,以抢答游戏的形式,确认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实效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接下去让学生拿出课前搜集的图片与小组的同学一起分享。看看谁的图片收集的最全面。学生分组交流自己事先准备收集的有关太空的图片资料。观察好图片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要去太空旅游,你打算怎么去,准备些什么物体。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的:有的可能说我要坐火箭去,也有的说我要坐宇宙飞船去,也有的说我要带上食物、玩具等等,紧接着我问他们:在太空中你会看见什么?通过观察、分析相关的图片,运用启发谈话法,让学生自主探究,从中发现宇宙飞船、宇航服的用途,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接下去借助图片引导学生探究宇宙飞船的组成部分,出入口,船身,船翼。根据学生回答课件进行操作显示宇宙飞船的各组成部分。你觉得在绘画过程中设计这样的一艘宇宙飞船要注意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并板书要点:①形状; ②色彩;③结构;④其他因素。随后我又用视频让学生了解宇航员在太空中怎样活动。通过多媒体演示,运用创设情境法让学生在观察中充分激活视觉及思维的功能,对宇宙飞船、宇航服进行审美体验与感受,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2021年[神十航天员太空授课观后感]航天员授课

[神十航天员太空授课观后感]航天员授课 神十 ___员太空授课观后感 在太空授课的短短几十分钟内,王亚平从一个宇航员变成一个娓娓道来的老师,她的讲解引来现场学生的阵阵掌声:王亚平:这是一个我们在太空中喝水用的饮水袋,在太空失重环境下水是不会自己流出来的,接下来我要挤出一个小水滴。在饮水袋的后方,水滴出现了。王亚平: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个可爱的,漂亮的小水滴。为了不让它到处乱飞,我要用独特的方式来收集它。王亚平张开嘴,将小水珠含在嘴里。今天这堂课大家都非常期待,当然上完这堂课以后,大家也觉得非常的惊喜。记者在人大附中的现场见证了这个历史性的时刻。太空授课的现场一共给大家演示了几个实验:首先是称质量,其实具体的演示,王亚平给指令长聂海胜称了一下他的体重。第二个实验是关于失重的单摆运动。在地球上,单摆小球会在一定范围内来回晃荡,但是在太空当中给它一个作用力,它会做圆周运动。现场的同学们见到这个现象,也感到眼睛一亮。第三个实验是王亚平手里拿了两个我们从小就玩的陀螺,在太空当中,给它一个作用力,它就会朝着一个方向去转动。第四个实验和水有关,是要验证表面液体的张力,捏出一个水泡之后,形成了一个水膜,后来紧接着的实验就是给一个水膜不断的注水,形成了一个透明的水球。最让大家惊喜的就是王亚平在后来就给这个水球里面用注射器注射进去了一个红色的水滴,这个棉絮状

的水滴就蔓延开来,弥漫了整个的水球。很多同学在实验结束后都久久不愿散去,还在讨论着、相互 ___着。虽然这次太空授课的时间有限,却拉近了普通人与宇宙的距离。在王亚平的家乡——山东烟台市福山区,王亚平的母校张格庄中心小学、福山一中的师生都集中观看了她的太空授课。今天非常巧,福山一中的物理教学目前正在进行着第六章,而第六章的题目就是万有引力与 ___,然后就决定把这堂课就安排在今天上午,结合着王亚平的太空授课进行,记者在现场看到,学生们非常的活跃,一些有趣的太空现象往往让他们哈哈大笑,但同时又非常认真,当王亚平讲到牛顿定律的时候,很多学生翻开课本,然后在相关的地方做了标记。同时课堂上还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就是王亚平当年的物理老师刘老师,刘老师现在已经不在这里工作了,但是他还是过来跟同学们一块听了这样一堂特殊意义的课,最后刘老师还给现在的学生又上了一堂物理课,做了一下点评。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展太空授课的国家,中国却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完成太空授课的国家。那么说到世界上第一次太空授课,其背后是一个十分悲壮的故事和长达___的坚持。 1986年美国女教师麦考利夫就被选中参与挑战者号___飞机教师在太空计划,但不幸机毁人亡,此后美国颁布普通民众不得再参与 ___飞机任务的禁令,xx年当年一同参加选拔的另一名美国教师芭芭拉·摩根,跟随“飞进号”飞入太空,肩负着 ___员教师和麦考利夫的继承者三重身份,弥补了21年前的遗憾,太空中55岁的摩根给孩子上了25分钟的太空课,其他 ___员成了她的助

初中我是范雨素读后感600字

初中我是范雨素读后感600字 范雨素,出生于1973年,湖北襄阳襄州区打伙村。xx年秋,一个偶然机会,范雨素得知皮村“工友之家”文学小组开课,此后每周日晚7点,范雨素在文学小组听了整整一年的课。 我是偶然看到一篇《我是范雨素》这篇文章的,只看名字以为又是自我介绍,读了之后才知竟然如此深刻。 一个1973年出生在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打伙村的普通女人,能如此深刻的描绘自己的人生,能用寥寥数笔写出身边人的人生,虽是初中学历,却有着作家的底蕴。 她一生坎坷。少女时期为了追逐心中的梦想一路逃票去了南方,这不是一个14岁少女所能有的勇气,而范雨素做了;一个80年代能做老师的女子,是多么的骄傲,只要一直做下去就可以转正,而范雨素同样不愿意在乡下坐井观天,毅然选择了北漂,远赴北京去见识外面的世界。后来经历了一段失败的婚姻,自己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在北京生活,和众多北漂者一样,努力的挣扎着。 但她从没有放弃过,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理想,没有放弃过读书,没有放弃过自己的孩子,即便那是个吃饭都困难的生活,但还是会为了孩子的教育倾尽全力去斗争。她有一句我认为最为经典的话语“一本书从来没有被人好好看过,就跟一个人从来没有好好活过一样,都让人心疼”,这句话只有热爱读书的人才能感悟到,所以我作为一个曾经喜欢看书者,倍感汗颜。

她虽是一个月嫂,却是众多中国妇女的榜样,她一生不抱怨,爱生活,爱子女,爱读书。对身边的人和事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从不随波逐流,这或许就是人生。 一句话,一篇文章,一本好书,可以为人们点亮前进的道路,甚至能把人们从悬崖边缘拉回到美好的世界,而范雨素这位普通的农民工,就用文字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看完她的文章后,我被深深地震撼到了。她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中,没有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她却对文字情有独钟,而自己悲惨的生活并没有减弱她看小说的热情,通过读书,她领悟到人生的哲理,而这些获得,才是她迈向成功的因素。 通过她,我也想到了自己。在外人看来,我是一个古板的人,只有我自己知道,那些乖巧,只不过是虚伪的外衣,在我看来,我的本性被家人和自己束缚了。放学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会想,在这世界中,太多太多的东西都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色彩,变得捉摸不透,例如人心。我竭力想改变这种现状,但却无能为力。读了范雨素,我忽然有一个想法,我也要用文字传达思想,如能使现状有所改变,那最好不过。 我多么希望温暖的阳光照进人们的心灵深处,把心中积蓄已久的阴暗摧毁,有些人太狂傲,太自私,太自以为是。只有那些最底层的人们值得我尊敬,譬如范雨素。 点评:

观太空授课有感

观太空授课有感 6月20日上午十时,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中国将首次在神舟飞船上进行太空授课。这是我国前所未有的,在全球来说也是第二次。因此,神十太空授课不仅是举国瞩目的一次盛世,也是全球爱好天文学、物理学等领域学者、朋友的一次盛世。 第一次太空授课是由芭芭拉·摩根美国的一位女教师授课,虽然她只授课了,二十多分钟,可是让世人看到了在外太空的科学实践。这一次,杨亚平女教师首次达到世界第二个也是演示时间最长的一个女教师航天员。她成功的达到了在尽300公里的太空传递科学知识,并用各种太空实验向世人展示宇宙的魅力,激发了我们对太空的无限想象与憧憬。 其中王亚平老师在此次讲课中主要演示了五个实验,分别是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主要是让我们了解在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会有何特点,这五个实验不要看起来简单,但其背后蕴藏着外太空的失重力的物理奥秘,让很多物理生大饱眼福。 其中,最奇妙的是陀螺旋转。在外太空无重力的情况下,陀螺既然可以随意的旋转,并且没有停止空转,这是让我很惊讶。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两个陀螺能否一直旋转下去,永不停止呢?

太空真是一个神秘而且令人憧憬的地方啊,如果有机会我真想去太空一饱眼福,我还有很多问题没有答复。我想等到我长大了,一定要去太空一游,去完成自己未接破的问题。 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时间为:6月20日上午10时。届时将进行首次太空授课。按照计划,女航天员王亚平担任主讲,从而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届时,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学将组织收看,天宫一号也将成为中国“最高”讲台。 太空授课观后感资料:太空授课小实验 1、亚平老师告诉我们,太空中专用的质量测量仪是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制造的。物体受到的力,等于它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在质量测量仪中,设置一个弹簧凸轮机构,能够产生一个恒定的力,另外再设置一个能够测出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测速系统,根据牛二定律,就可以测出物体的质量了。 2、小球单摆实验: 用一个支架固定,在摆轴前端用一根细线拴住一个小球,然后将小球拉高到一定位置松开手,结果小球悬浮在当前位置静止不动,并没有跟地面上一样做往复摆动。这是为什么呢?大家想想看哦,说出你的答案! 当亚平老师给小球一个推力时,小球竟然围绕摆轴做圆周运动。这是因为:只要我们给处于失重状态下的小球一个小小的初速度,小球就会围绕摆轴做圆周运动了。但是在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