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工程设计规范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工程设计规范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工程设计规范

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工程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

如何进行城市通信工程规划

如何进行城市通信工程规划 第一节城市通信工程规划原则与内容 一、城市通信工程规划原则 1.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要纳入城市规划,依据城市发展规模和布局,进行城市通信工程设施规划。 2.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要以社会信息化的需求为主要依据,考虑社会各行业、各阶层对基本通信业务的需求,保证向社会提供普遍服务的能力。通信工程要符合国家和通信相关部门颁布的各种通信技术体制和技术标准。 3.通信工程规划要充分考虑原有设施的情况,充分挖掘现有通信工程设施能力,合理协调新建通信工程的布局。规划必须论证方案的技术先进性、网络的安全、可靠性、工程设施的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同时还要考虑今后通信网络的发展,以适应通信技术的智能化、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和通信业务的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4.城市通信工程的规划要综合考虑,避免通信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通信业务的开放经营和竞争趋势。 5.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要考虑电信设施的电磁保护,和其他为维护电信设施安全的安全措施;也要考虑元线通信设施对其他专用元线设备的干扰。 6.城市通信工程的规划要按近细远粗的原则进行。 二、城市通信工程规划的内容与深度 1.城市通信工程总体规划内容与深度 (1)城市通信工程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①依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城市性质与规模及通信有关基础资料,宏观预测城市近期和远期通信需求量,预测与确定城市近、远期电话普及率和装机容量,研究确定邮政、移动通信、广播、电视等发展目标和规模。 ②依据市域城镇体系布局、城市总体布局,提出城市通信规划的原则及其主要技术措施。 ③研究和确定城市长途电话网近、远期规划,确定城市长途网结构、长途网传输方式、长途局规模的选址、长途局与市话局间长市中继方式。 ④研究和确定城市电话本地网近、远期规划,含确定市话网络结构、汇接局、汇接方式、模拟网、数字网(ID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及模拟网向数字网过渡方式,拟定市话网的主干路规划和管道规划。

通信光缆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要求概览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规范 架空光缆部分 一、路由: 1、设计图纸是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它关系到工程预算;材料计划、采购供应、网络规划,在施工中,如无特殊情况,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2、在施工中,由于特殊情况不能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的,可进行原设计变更,设计变更的程序是:施工单位提出变更理由,报监理单位进行审查核实,然后向建设单位上报设计变更,待建设单位同意后方可按照变更后的路由进行施工,较大的变更需要设计单位重新设计,施工单位无权自行改变设计。 3、涉及到敷设方式变更的,应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共同报建设单位批准。 4、需要设计变更的,由施工单位填写《设计变更单》并绘出变更示意 图,一式三份,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报建设单位审批。 二、路由的勘察、测量、定位: 1、路由勘测、测量的原则是:路由简捷、线路稳固、便于施工、方便维护。 2、杆距:杆位测量定位时,原则上每50米一档杆,如遇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和缩短杆距,但一般不得超过45—55米。 3施工单位不得任意改变杆距,如遇特殊情况,可与现场监理共同处理 i

任意加大杆距不合格工程,后果应由施工单位负责 三、立杆: 2、立杆前,应对设计路由进行认真复测,反复比较,本着赶路稳固、 路由简捷、线路安全、便于维护的原则,测出最佳路由。 3、电杆位置立在线路中心线上,其差距左右不应大于5公分,电杆上下垂直,杆根培土牢固。 4、角杆应在线路转角点做内移,水泥杆内移值为10—15公分,木杆内移值为20—40公分。 5、终端杆树立后,杆稍应向拉线倾斜10—20公分。 6、水田地立杆必须要时加盘底,松软地、水田地角杆加盘底、上卡盘距地面40公分,下卡盘距坑底30公分。 2

电力调度中心职责

电力调度中心职责 1、负责编制电网调度运行相关制度和规程规范,具体实施电网经济运行、安全可靠地调度管理。 2、负责电网潮流计算,拟定公司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编制年、季(月)、日运行方式,制定重大节假日或迎峰度夏期间保电应急预案。 3、负责辖区内调度协议管理,参与新建和改建工程初设和接入系统审查工作。 4、负责所辖系统内无功补偿管理,发、输、配电可靠性管理,编制负荷曲线,开展电力电量平衡和考核结算。 5、负责制定发输配电设备设施检修期间的停电计划,组织具体实施。 6、负责编制公司电网年度继电保护整定运行方案,开展继电保护整定值计算、继保与安全自动化系统装置的运行管理工作。 7、负责指挥电网内发电厂的调峰、调频和调压,科学分配需求侧负荷,处理电网异常运行工况、一般事故和故障。 8、负责公司调度技术装备一般故障及缺陷处理,解决通讯及自动化装备在生产运行中的问题。 9、设置片区操作班,负责无人值守变电站电力调度相关操作的远程处理。 10、负责公司各部门计算机的安装、调试、维护和管理,应用软件的安装、调试、维护和管理。 11、负责公司各部门计算机的防病毒工作和计算机设备的简单维修。 12、培训、指导、管理和监督其他各部门信息化系统使用人员相关业务工作。 13、管理范围主要针对公司机关和发电厂内部程控交换机、电话及光端设备的维护管理。 14、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电力调度中心组织架构 主任 副主任 继保保护管 理岗通讯设备管 理岗 信息系统 管理岗 班长 调度员编制数(31人) 主任/1、副主任/3、继保保护管理岗/1、通讯设备管理岗/3、信息系统管理岗/6、班长/3、调度员/14

通讯工程专业论文

通讯工程专业论文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不断趋于成熟,在社会各领域中也得到了广 泛应用,比如说工程、教育和医疗等行业,所以就为大家带来了通讯工程专业论文,请看: 摘要:同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通过我国 目前通讯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原则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浅析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 工程规划中的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通讯工程规划;实际应用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以及通讯工程规划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管理 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实际应用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其不仅能够大大提高企业的 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够充分确保工程规划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因此,通讯工程规划部门在 对相关工程进行规划的时候,一定要将计算机信息管理的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从而提 高通讯工程规划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通讯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城市通讯工程规划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就我国目 前通讯工程规划管理的主要内容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城市各个方面的发展现状对近期和远期的通信需求量进行预测,根据预测 的结果来确定各个项目的发展目标和规模,比如说邮政、电视、广播、移动通信等。 (2)根据城市的实际需求量和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和规划原则,以此 来确保工程规划的开展符合城市的发展需求。 (3)对城市长途网的结构方式、长途局规模及选址、长途局与市话局间的中继方式 进行确定。 (4)研究和确定城市电话本地网的近期和远期规划、邮政和电信局所的分区范围、 广播和电视台的规模和选址,确保这几个方面的安排都能够满足城市通讯工作的发展需要(5)划分无线电收发讯区。 二、城市通信工程规划的原则 城市通信工程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城市的发展,因此,展开城市通讯工 程必须严格遵循相应的规划原则。首先,城市通信工程的规划要以社会信息化的需求为主 要依据,充分考虑社会的各个行业、各个阶层对通信业务的根本需求,以此来提高社会发 展过程中各个领域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其次,城市通信工程规划必须将国家颁布的相关

咸宁电力调度及通信系统防雷分析及应对措施

咸宁电力调度及通信系统防雷分析及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19-03-13T11:39:18.07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7期作者:左复甦 [导读] 摘要: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 (湖北省雷泰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咸宁 437100) 摘要: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在我国,雷电灾害是仅次于暴雨和滑坡泥石流名列第三的气象灾害。本文通过咸宁电力调度及通信系统遭受雷击的事例,结合现有的防雷措施对雷击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应对措施。 关键词:电力调度及通信系统;雷击;雷电防护 引言 湖北省咸宁市位于长江东南岸,地处长江中下游,幕阜山北麓,为山区与丘陵地形,雷雨较多,特别是春夏两季,雷电暴雨出现尤为频繁,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特别严重。随着电力系统容量的增加,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增多,电力系统对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与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而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与通信系统的装置对外界的干扰极为敏感,电流、电压冲击耐受能力弱小。特别是雷击过电压对系统电源、通信等回路的冲击,常常破坏设备的稳定性甚至使装置损坏。因此提高电网调度自动系统与通信系统的防雷技术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1 咸宁供电公司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及通信系统 咸宁供电公司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及通信系统起步于1989年,历经1999年,2003年,2013年几个阶段的改造与升级换代,构建了新一代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及通信系统,涵盖全市4县1区1市的所有变电站、供电所、营业厅。电力调度通信系统包括电话、调度电话和管理电话、远程控制和数据信号、远方保护信号、传真、计算机通信、系统运行状态图像信息等内容。 目前,咸宁电力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传输基本采用数字接口,变电站综合自动系统(少部分RTU)上传采用RS232接口和通信系统连接,语音通信采用RJ11接口连接,RTU和通信设备是由微电子器件组成,一些微电子器件工作电压仅几伏,传递信息电流小至微安级,对外界的干扰极其敏感,而雷电流雷击电磁脉冲对微电子设备的干扰和损害尤为严重。在雷雨季节,咸宁公司调度大楼和变电站所属调度自动化通信系统(Modem、SDH/PCM、程控交换机等)等常常损坏。 2 2015年咸宁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及通信系统设备遭受雷击情况 2015年7月咸宁供电公司塘角变因站遭雷击,将塘角变PCM烧坏造成5块用户盘和1块数据盘1块电源块烧坏,变电综合自动模块烧坏,直接经济损失2万多元。同一天,浮山变电站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向市调转发模块烧坏。2015年8月马桥变电站通信系统环网控制器被雷击坏;2015年9月鹿门变环网制器、语音网关被雷击坏,2015年9月咸宁供电公司通信机房遭雷击,造成所有正在使用的音频设备损坏,其中有程控交换机的12块用户板、PCM 10块用户板、调度台一个正在使用的调度总机损坏,对咸宁公司的正常运营造成很大的影响。 3 现有防雷措施: (1)外部防雷:变电站站区内设有独立接闪针,站房屋面女儿墙敷设有接闪带;站区露天设备钢架均已接地并与站房共用接地网。供电公司屋面女儿墙敷设有接闪带。 (2)电源防雷:供电公司及变电站配电系统电源均采用三级防护,避雷器采用的是B、C、D三级防雷的方式。第一级(B级)保护安装在建筑物输入电源总配电室内的进线电柜上,主要用于保护整幢建筑物用电设备或是单位的主要用电设备。第二级(C级)保护主要安装在设备配电柜上。第三级(D级)保护主要安装在各用电设备的电源端,用于保护最终的用电设备。 (3)等电位连接:机房静电地板下采用铜排敷设闭合汇流排,并将静电地板、金属门窗、各种设备金属壳体、柜体、机架与汇流排连接。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新)

通信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通信线路工程 施工技术规范 一、施工测量 1.各施工班组进场后,根据初步设计为依据的前提下,以安全、稳固,便于维护,便于施工、减少投资等综合因素考虑选择路由,进行测量,测量时杆距为45-55米,无其他特殊情况不得小于45米、大于55米; 2.杆路跨越公路、铁路、河流两侧不能设角杆; 3.杆路跨越村路、县道应距公路路界5米外立杆,省道应距公路路界10米外立杆,测量时注意与原杆路保持倒杆距离; 4.测量时杆距为70-100米两端做终端拉线,100-120米两端做三方拉(加辅助线),120米以上两端做门形杆(8米电杆)。 二、打洞、立杆、挖沟 1.立杆,附注洞深:7米杆综合土1.5米,软石1.4米,坚石1.2米;8米杆综合土1.6米,软石1.5米,坚石1.3米;9米杆综合土1.7米,软石1.6米,坚石1.4米;10米杆综合土1.8米,软石1.7米,坚石1.5米; 2.杆洞土质如为坚石,洞深1.2米,另做石护墩保护; 3.立杆应做好相关安全工作; 4.立杆人员8-10人; 5.准备好立杆工具;

6.必须开好马槽、清理杆洞; 7.杆路不得有眉毛弯、S弯、梅花桩,杆根偏差不可以大于5厘米; 8.角杆杆根必须内移15厘米,杆稍向外偏移25度; 9.与高压线交越时,两端杆子在立杆前应先做好穿心地气线; 10.杆稍顶是空洞的,必须先用水泥浆堵好; 11.跨公路等特殊情况根据地形实际情况配杆。 三、吊线布放、拉线规格及程式 1.布放吊线时应用千斤顶或转盘布放,严禁打圈及死结; 2.与电力交越时,施工前应先做好防护措施; 3.吊线离地面高度不得低于3.5米,过公路不得低于5.5米,过铁路不得低于7.5米; 4.双方拉每隔8档一个,四方拉每隔32档一个,如遇到角杆时需前后移动2根电杆,遇到特殊情况时可前后移动; 5.拉线位置要打在角平分线上,角拉、双方拉、四方拉必须做拉线地气; 6.角深在7米以下装7/2.6拉线一条,7米以上装7/2.6拉线两条。 四、光缆敷设 1.杆路每隔500米需安装预留支架,每个支架盘留10-12米光缆; 2.挂钩间隔为50公分,必须全部一致;

2008年国家电网安全运行情况分析-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收稿日期:2009-02-25 作者简介:罗治强(1977—),男,安徽芜湖人,硕士,工程师,从事电网调度管理和数据统计分析工作。 E -mail:luo-zhiqiang@https://www.360docs.net/doc/b07972531.html, 活动,建立安全长效机制,实现安全闭环管理和过程控制;积极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强化电网运行调度,积极开展“隐患排查”专项行动,深入排查电网安全运行风险与隐患,切实做到“三个百分之百”;组织安全生产诊断分析,深入推进反事故斗争;与地方政府联合开展电力突发事件应急演习,提高应急处理能力。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克服自然灾害、电煤供应紧张、负荷大起大落、历史罕见秋汛、电源集中投产等不利因素,取得了抗灾救灾斗争的全面胜利,圆满完成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投运调试、奥运保电和迎峰度夏度冬等重点工作,确保了国家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008年,除去冰冻雨雪灾害和地震灾害影响, 国家电网的安全运行情况总体良好,随着对电网安全运行管理的加强和反事故斗争的深入开展,电网事故总数有所下降。据调度口径统计,2008年国家电网范围内发生对电网影响较大的故障54起(2次灾害各算1起,下文同此),比2007年(69起)下降21.74%。其中,220kV 及以上厂(站)全停13起,220kV 及以随着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网架结构不断得到加强。调度系统管理的精细化,运行方式安排的更加合理,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的更加深入,在客观上减小了电网事故发生概率,提高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可靠性。2008年各类因素引发的电网事故数量均较往年有所减少,全年事故总量也明显下降。 2008年电网事故类型与近年来的情况基本相 似。其中对电网影响较大的“220kV 及以上发电厂、变电站全停”故障以及“220kV 及以上母线停电”故障数量占事故总量的半数以上,局部地区特别是在西藏、新疆、青海等西部电网结构薄弱的地区,比较容易受到局部恶劣天气或单一设备故障的影响,局部小电网解列事故和变电站全停事故时有发生。此 图1 2008年电网各类型故障所占的比例 Fig.1The proportion of each type fault in power grid in 2008

浅论探究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运用

浅论探究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9-04-29T09:14:44.9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作者:王晓亮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管理意见不断地成熟,这也极大的推动了通信工程规划事务的发展,大大的提高了通信工程规划的工作效率。 身份证号码:43123019870530XXXX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信息管理意见不断地成熟,这也极大的推动了通信工程规划事务的发展,大大的提高了通信工程规划的工作效率。本文通过 “十二五”规划明确下达的主要任务和主要内容,城市通信工程规划原则和总体规划内容深度,针对邮政设施规划、城市电话系统规划、城市移动通信规划、和城市广播电视设施规划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研究了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通讯工程规划;内容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各行业各部门内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运用也逐渐深入,在工程、教育、医学等领域都有涉及,同时在通信工程领域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也已经得到了得到了发展,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有多方面的计算操作系统、强大的数据分析以及庞大的覆盖面实现了通信工程规划中设施的保护、线路的监管及线路的布局等诸多方面的信息管理,这也极大的提高了城市通信工程规划的工作效率。 一、通讯工程规划的主要内容 1、宏观预测城市近期和远期通信需求量,预测和确定电话普及率和装机容量,研究确定邮政、移动通信、广播、电视等发展目标和规模。 2、提出城市通信规划的原则及其主要技术措施。 3、确定城市长途网结构方式、长途局规模及选址、长途局与市话局间的中继方式。 4、研究和确定城市电话本地网近、远期规划。 5、研究和确定邮政、电信局所的分区范围等。 6、研究和确定广播及电视台、站点规模和选址。 7、划分无线电收发讯区。 8、确定城市微波通道,制定相应的控制保护措施。 二、城市通信工程规划原则 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要纳入城市规划,依据城市发展规模和布局,进行城市通信工程设施规划。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要以社会信息化的需求为主要依据,考虑社会各行业、各阶层对基本通信业务的需求,保证向社会提供普遍服务的能力。通信工程要符合国家和通信相关部门颁布的各种通信技术体制和技术标准。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要充分考虑原有设施的情况,充分挖掘现有通信设施能力,合理协调新建通信工程的布局。规划必须论证方案的技术先进性、网络的安全、可靠性、工程设施的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同时还要考虑今后通信网络的发展,以适应通信技术的智能化、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和通信业务的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要综合考虑,避免通信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通信业务的开放经营和竞争趋势。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要考虑电信设施的电磁保护,和其他为维护电信设施安全措施;也要考虑无线通信设施对其他专用无限设备的干扰。城市通信工程规划要按近细远粗的原则进行。 三、总体规划内容深度 1、宏观预测城市近期和远期通信需求量,预测与确定城市近、远期电话普及率和装机容量,研究确定邮政、移动通信、广播、电视等发展目标和规模。 2、提出城市通信规划的原则及其主要技术措施 3、研究和确定城市长途电话网近远期规划,确定城市长途网结构,长途网自动化传输方式,长途局规模的造地、长途局与市话局间长市中继方式。 4、研究和确定城市电话网近远期规划,含酌定市话网络结构、汇接局、汇接方式、模拟网、数字网(ID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及模拟网等向数字网过渡方式,拟定市话网的主干路规划和管道规划。 5、研究和确定近远期广播及电视台站的规模和选地,拟定有线广播、有线电视网的主干路规划和管道规划。 6、研究确定近远期邮政、电话局所的分区范围、局所规模和局所地。 7、划分无线电收发信区、制定相应主要保护措施。 8、研究和确定城市微波通道,制定相应主要保护措施。 四、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 1 、邮政设施规划 邮政设施作为城市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在连接城与城、乡与乡、城与乡之间的通信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覆盖面积广、事务的繁琐导致信息量庞大,靠旧式的人力式管理已经很难达到要求。如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通信工程规划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邮政设施方面,计算机信息管理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邮政枢纽的设计与完善 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辅助下,邮政枢纽的设计明显比过去要完善很多,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很容易的实现“一键化”、“自动化”操作,工作人员将勘测到的现场情况信息输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很容易的得到理想的设计方案不仅方便快捷,枢纽的设计较过去相比也很完善,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2)邮政设施的保护 工作人员把各邮政点、各邮政设施的信息输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中,信息管理系统会将这些信息储存,并利用其强大的存储和记忆功能,在邮政设施出现故障时,可以很清晰快速的指出故障地点、原因及解决方案,通信工作不再需要工作人员长途跋涉前往现场,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容易很轻松的发现连接中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很大的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

甘肃省电力公司调度通讯楼

甘肃省电力公司调度通讯楼位于兰州市城关区盐场堡,雁滩大桥西侧,北滨河路以北,占地 40亩。工程建设规模约为89485平方米。主题高度188米(国芳大酒店为140米),总高度 将达232米(国芳大酒店为161米)。届时将超过乌市中天大厦(229米)成为西北第一高 楼。 甘肃省电力公司调度通讯楼建成后将是甘肃第一高楼,也将成为兰州黄河风情线上地标性建筑。同时,也将和毗邻的中心滩甘肃国际会展中心融为一体,成为甘肃省重要“会客厅” 的一部分。甘肃省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共投资8个亿,现已完成拆迁,即日动 工,将在2012年完工。 甘肃省电力公司调度通讯楼结构试验 结构底部构造结构顶部构造 甘肃省电力公司调度通讯楼位于兰州市城关区,结构平面呈矩形,总建筑面积约8.95万m2(其中地下2.42万m2),共45层(地上43层,地下两层,3层裙房),标准层层高4.0m,地上总高186.700m。 该结构主楼1~36层采用全现浇型钢混凝土筒中筒结构形式,其中内筒外包尺寸约为18.4mx18.4m,采用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外筒外包尺寸为36mx36m,采用型钢混凝土柱,在外筒四角端跨设置“L”形型钢混凝土剪力墙,以增加外筒刚度。37层以上高空花园核心筒以外七层通高,将外筒型钢混凝土柱钢骨伸出,根据建筑造型转折至相应位置,并设置型钢支撑,形成钢框架支撑体系。根据建筑要求,南侧1~8层边柱中部三跨呈约11.8°角外斜成斜柱;南侧入口门厅4层通高,抽除一根外筒中柱形成了高位转换,采用由两侧外筒柱在3~4层设置斜撑汇交于5层楼面的斜撑转换形式,并加强五层及九层楼面内外筒之间的连接构件及楼板,保证水平力的传递。 由于结构形式比较复杂,且下部存在较长面外无支撑斜柱及转换结构,本部对结构进行了整体模型振动台实验以及下部斜柱及转换结构的静力试验研究,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湖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初步设计说明

目录 Ⅰ. 初步设计说明 一.设计总说明 (3) 1.设计依据 (3) 2.工程概况 (3) 3.设计指导思想 (3) 4.设计规模和设计范围 (3) 二.建筑设计...........................................4-5 1.平面设计. (4) 2.剖面设计 (4) 3.装修设计...........................................4-5三.结构设计.. (5) 四.给水排水设计..................................... 6-7五.电气设计..........................................7-11六.空调设计.........................................12-13七.工艺设计.. (13) Ⅱ.概算编制说明 一.工程概述 (14) 二.编制依据 (14) 三.其他说明 (14) 四.概算表格 (15) Ⅲ. 附图 一.门窗表室内装修表 2004JZ-06601-C-FJ-01X01 二.平面布置图 2004JZ-06601-C-FJ-02X01 三.强电桥架布置图 2004JZ-06601-C-QD-01X01 四.动力环境探头布置图 2004JZ-06601-C-QD-02X01 五.弱电桥架布置图 2004JZ-06601-C-RD-01X01 六.摄像机及门禁布置图 2004JZ-06601-C-RD-02X01

Ⅰ.初步设计说明 一、设计总说明 1.设计依据 1.1湖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供的设计委托; 1.2湖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提供的原设计图纸及相关设计要求;1.3国家及原邮电部有关现行设计规范;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 (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4)《建筑装饰工程技术规范》JGJ73-91; (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6)《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YD5003-94; (7)《邮电建筑防火设计规范》YD5002-94。 2.工程概况 湖南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信息中心机房位于湖南省电力公司办公大楼裙楼三楼。总面积576.9平方米,层高4.8米。 3. 设计指导思想 (1)设计本着“实用、节约、安全、先进”的原则。 (2)为省电力公司信息系统及设备运行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运行环境在国内同行中达到先进水平,并使之成为省电力公司在科技应用、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展示窗口。 4.设计规模和设计范围 本设计为湖南省电力公司办公大楼裙楼三楼(总面积576.9平方米)装饰工程,设计包括平面布置及室内装修、结构加固、电气、

(建筑工程设计)铁路数据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

铁路数据通信网工程设计规范 (送审稿) 编制说明 2008年5月北京

一、编制依据 本规范是根据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关于委托编制2006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的通知(经规标准【2006】45号),的要求,进行编制的。 二、铁路数据网现状及规范铁路数据网建设的必要性 1、目前铁路数据网现状 铁道部在1992年开始,先后建设了X.25、帧中继网络、ATM 网络。其网络规模覆盖全国各铁路局及铁路站段,地理位置主要在铁路沿线。 X.25网络原来主要承载铁路各种MIS系统的业务,为其提供低速数据通道,随着业务量的增加,业务通道需要的带宽逐渐增大,由于X.25网络提供的通道带宽较小(在2M以下),因此,X.25网络原有业务基本上导入帧中继或ATM网络上,X.25网络目前不再使用。 帧中继、ATM网络,主要为铁路各MIS系统提供通道。网络中继带宽大多采用2M或N×2M速率,少数链路采用STM-1速率。 ATM/帧中继网络在铁通成立后,已移交铁通,铁路仅为铁通ATM/帧中继网络的大客户,铁通为铁路的各MIS系统提供ATM/帧中继通道。 2007年4月铁路进行了第六次提速,列车行驶速度增加到每小时200公里,随着列车行驶速度的加快,将需要更多的、准确的信息,辅以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保证列车的行车安全。 目前铁路的各种数据业务,基本上都是IP数据业务,铁路信息化

的发展需求,也正向IP需求集中,同时,由于IP网络能承载数据、语音、图像,因此,从数据网络技术发展趋势上看,正向IP技术这一种数据网络形式集中。 目前铁路既有的IP数据网,是铁路为TMIS、CTC/TDCS、客票、公安系统等分别独立建设的IP数据承载网络,网络带宽很低(基本为2M或n*2M等的连接),设备等级也较低,不能满足铁路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同时,各种与资金往来、安全生产无关的业务都独立建设IP 数据网,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因此,急需为铁路信息化需求建设一个承载与资金往来、安全生产无关业务的共用IP数据网络。 我国铁路正快速跨越式的发展,我国目前及今后几年,将建设多条300Km/h的客运专线铁路及200m/h客货混运铁路。随着这些铁路的建设,也同期建设着为本铁路数据业务服务的共用IP数据网络。京津客运专线铁路数据网正在建设中。 既有铁路的各铁路局,如北京局、西安局、呼和局、广州铁路集团公司、上海局、南昌局及胶济线等,为适应铁路的发展,更好的为铁路生产指挥服务,由于5T业务需求的迫切性及视频监控、动力环境监控、视频会议等业务需求已提出建设铁路IP数据网络的要求。 2、规范铁路IP数据网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300Km/h的客运专线铁路及200m/h客货混运铁路的建设及既有铁路的提速,为保证铁路安全运营及生产指挥,必须为铁路各部门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因此,铁路信息化数据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越来越迫切,新建线及既有线铁路的IP数据网建设也纷纷开始或即将开始。 铁路各种信息业务根据其服务对象及对服务质量要求的不同,主要由两种IP数据网来承载信息:专用IP数据网和综合IP数据网。涉及铁路运输安全控制、财务往来等业务,使用专用IP数据网;对于不

国家电力调度数据网组网研究

国家电力调度数据网组网研究 作者:彭清卿,向力,卢长燕,邹国辉,孙炜摘要:综合考虑调度管理体制,探讨网络应用特性,有效分析了国家电力调度数据网的组网需求。在综合电力通信的现状和深入研究目前IP技术的基础上,对电力调度数据网组网研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0引言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化电网的新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电网调度系统是引入数字化电网应用较早的领域之一。目前,在电网调度自动化领域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能量管理系统(EMS)、调度员培训模拟(DTS)系统、电能量计量(TMR)系统、水调自动化系统等。尽管在应用层面取得了实效,但在数据传输网络化方面,仍然是局部的、不完整的和初级的。因此,针对调度系统的特点,适应各应用系统的需要,建设满足实时性要求、安全可靠的数据网络,为调度各应用领域数据传输提供网络平台已成为当前调度系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通过对目前IP网络技术的深入分析,在调度业务需求和电力通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目前调度管理体制,结合国家电力调度数据网的网络设计,提出调度数据网的组网研究方案,该方案将在工程实施中进一步优化。 1电力调度数据网要考虑的因素 调度数据网的建设必须考虑调度数据业务的特点,这些特点是组建调度数据网应考虑的基本要素。 1.1 数据信息是网络承载的主要业务 目前调度系统数据通信业务大致可分为2类,即以EMS、广域相量测量系统等为代表的实时监控业务和以电力交易支持系统、调度日报传输、TMR等为代表的调度运行管理的相关业务。这两类业务的共同特点是以数据处理为主,周期性传输,所占用信道带宽不大。数据具有分布采集、分层传输、集中汇聚的特点。数据一般在调度对象(发电厂、变电站)产生,送至对其直接调度的上一级调度部门,处理后按需向更高一级调度转发。 1.2 实时性要求 实时监控业务的数据传输周期为秒级。例如按设计规定,遥测数据传送时间不大于3s,遥信数据变化传送时间不大于2s,遥控、遥调命令传送时间不大于4s,自动发电控制命令发送周期为3s~15s。这些实时性要求,除了数据网必须具有较短的延迟,还需要有优先级机制来保证这些时间敏感数据的可靠传输。 1.3 可靠性要求 实时监控业务除了反映电网运行工况外,更重要的是控制电气设备的投入和退出,下达功率调节命令,对电力系统运行产生直接影响。这类业务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数据网络必须满足所承载业务可靠性的要求。在网络设计时应该考虑单点设备或通道故障时网络不分裂,不影响业务系统的数据传输。 1.4 安全性要求 调度系统相关业务的安全是调度安全生产的基础,部分业务具备实时监控功能,直接关系到调度生产安全,此类业务对网络的安全性提出了高要求。按照国家经贸委[2002]30号令《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以及“全国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的要求,承载调度业务的调度数据网应通过SDH/PDH的n×2 Mbit/s专线组建,实现与其他网络系统的物理隔离,成为调度业务可信赖的网络。 1.5 数据通道现状

福建电网水、火电机组一次调频功能仿真分析

福建电网水、火电机组一次调频功能仿真分析 林静怀 (福建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福建省 福州市350003) 摘要:福建华东联络线进入CPS 考核,福建电网开展了机组一次调频功能仿真分析。本文主要就福建电网水、火电机组一次调频功能模块仿真建模、系统结构图和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机组一次调频功能存在问题整改提出建议,从而保证福建电网机组一次调频功能的充分发挥。 关键词:福建电网,一次调频功能,仿真分析 1 引言 随着福建华东电网的联网,福建电网的稳定性、频率指标得到很大的提高,确保高质量的电力供应。在福建电网独立网时,由于频率变化较快,电网的频率主要由AGC进行控制而电网机组的一次调频的功能基本处于退出或解除状态,使一次调频功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极大的浪费恢复电网频率重要资源。为了进一步加强电网机组一次调频功能管理、科学分析、同步化及规范化的管理,协同华东其他三省一市电网机组一次调频作用迅速恢复电网频率,共同增强电网抗事故能力。福建电网进行了全网电液调节机组一次调频功能仿真分析,对全网电液调节机组一次调频功能参数进行合理的调整,使机组一次调频功能充分发挥作用,提高电网负荷变化使的频率响应能力,同时使一次调频和AGC功能得到合理协调,进一步发挥CPS 考核标准对系统频率恢复作用,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2 机组一次调频功能仿真模型建立 2.1机组一次调频功能模块 2.1.1水电机组一次调频功能模块 1)调速器PID 调节模块 0.281()0||pid d i p in in p c c f f f f f y k S k k y S S y f e p p f f f f e f f e f e f e f e ?=++?+??′=?+????=?? ???

电力调度通信答案

调度通信答案 判断题 1. 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发生接地短路时,接地中性点的零序电压最高,短路故障点的零序电压最低。 2. 电力系统通信网为电网生产运行、管理、基本建设等方面服务。其主要功能应满足调度电话、行政电话、电网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计算机联网、传真、图像传输等各种业务的需要。 3. 未经核相的合环点不一定要有明显的断开点。 4. 遥测就是远方测量,它是将被监视厂站的主要参数变量远距离传送给调度,如厂站端的功率、电压、电流等。 5. EMS能量管理系统是现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含硬、软件)总称。 6. 自动发电控制(AGC)是按电网调度中心的控制目标将指令发送给有关发电厂或机组,通过电厂或机组的自动控制调节装置,实现对发电机功率的自动控制。 7. 运用状态估计必须保证系统内部是可观测的,系统的量测要有一定的冗余度。在缺少量测的情况下作出的状态估计是不可用的。 8. 新线路投产充电前必须将ZCH停用。 9. 当系统发生事故时,当班调度员有权更改电网运行方式。 10. 多个工作班在变压器上检修该单位可以只报一张申请票。 答案: 1.×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发生接地短路时,(短路故障点)的零序电压最高,(接地中性点)的零序电压最低。 2. √ 3. ×未经核相的合环点必须有明显的断开点 4. √ 5. √ 6. √ 7. √ 8. ×新线路投产充电前不必停用ZCH。 9. √ 10.√ 简答题 1、对调度员培训模拟系统有哪些要求? 2、什么叫状态估计?其用途是什么? 3、最优潮流与传统经济调度的区别是什么? 4、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5、电网调度自动化SCADA系统的作用? 1、答:调度员模拟培训系统应尽量满足以下三点要求: (1)真实性:电力系统模型与实际电力系统具有相同的动态、静态特性,尽可能为培训真实地再现实际的电力系统。 (2)一致性:学员台的环境与实际电网调度控制中心的环境要尽量一致,使学员在被培训时有临场感。 (3)灵活性:在教员台可以灵活地控制培训的进行,可以灵活地模拟电力系统的各种操作

通信光缆线路施工规范(2014年修订版)

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规范 一、电杆安装 1、为了确保架空光缆线路的安全、稳定、可靠,一般要求杆路离开水渠10m以外,离开县道、省道20m以外,离开国道、高速公路50m以外,当与其它通信杆路平行靠近时,一般应保持有10m的有效间距,与其它管线、直埋线路应保持3米的距离,一些特 路和铁路等可根据实际地形选用杆高,杆高选用必须符合架空光缆线路最低线条及跨越其它建筑物的最小垂直净距标准,架空线路与其他电力交叉跨越平行时的间隔距离的要求详见下表:

于17.5条)。当线路路由受地形或其它障碍物的原因杆档距离在120米以上,按长杆 档考虑装置辅助吊线,应选用9米以上的电杆;当杆挡距离小于120米以下时,应考 虑选用8米以上的电杆; 4、角杆应在线路转角点内移10-15cm,因地形限制装设撑杆的角杆可不内移,吊线收紧后,角杆应向拉线方向倾斜半个杆梢左右;终端杆竖立后应向拉线侧倾斜10-20cm; 5、直线杆路的电杆位置应在线路路由中心线上,电杆中心线在路由中心线的左右偏差应不大5cm,电杆本身应上下垂直,不允许有眉毛或“∽”弯; 6、电杆埋深必须符合下表要求: 9、电杆杆号必须面朝公路,并按照光缆线路A端到B端的方向递增编号,字体为白底黑色宋体,最下面字体距地面2.5米。具体要求及杆号模板如下:

二、拉线安装 1、角杆拉线抱箍应装在吊线上面间距为10cm;终端拉线与吊线共用一个抱箍,距杆梢50cm,特殊情况下不能小于25cm。 2、杆上需装设两条吊线时,终端杆两个拉线抱箍间距为40cm;

3、双方拉线抱箍应装在吊线下面10cm;四方拉线顺拉抱箍应装在吊线下面10cm,侧拉线抱箍应装在四方拉顺拉线下面10cm; 4、拉线上把采用卡固法,使用三个U形卡子(即钢丝扣)各间距为100mm,再隔150mm 采用3.0铁线另缠封尾5圈,具体做法详见下图: 5、拉线中把采用另缠法,封尾可使用3.0铁线另缠封尾5圈,具体规格及做法详见下表图(单位:mm) 、一般情况下制作拉线材料选用镀锌钢绞线,角杆拉线和终端拉线均采用比吊线 7、当转角杆的角深大于15m时,应装设两条终端拉线;当转角杆的角深大于15m 时装设两条拉线,每条拉线分别装在对应的线条张力方向的反侧,两条拉线出土点应相互内移30cm-45cm之间; 8、一般情况下,在直线段内每隔8根电杆设一处双方拉,每隔16根电杆设一处四方拉; 9、地锚钢柄出土长度为300mm,允许偏差50mm,拉线地锚的实际出土点与规定

福建省电网电力公开.doc

福建省电网电力公开、公平、公正调度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电力工业结构调整及改变电力调度方式,开展节能调度的要求,规范电力市场秩序,维护电网经营企业和发电企业的合法权益,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电力调度原则,科学、合理地做好省电网各电力企业的电力调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电网调度管理条例》、《电力监管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电力产业政策,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省辖区内的电网经营企业及其电力调度机构,以及并入省电网运行和电量上省网的发电企业。 第三条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经贸委)会同有关部门监督本规定的执行。 第四条电力公开、公平、公正调度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贯彻国家能源、电力和环保政策,执行国家和电力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 (二)保障电力系统安全、可靠、优质、经济运行,充分发挥系统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电力的需求; (三)维护电网经营企业、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的合法权益; (四)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促进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五)服从政府对经济运行宏观调控的需要。 第二章电量管理 第五条电量管理应当按照省经贸委编制、修订的全省年度发电量调控计划执行。 省电力有限公司根据全省年度发电量调控计划及有关原则与发电企业签订年度购电合同。 省电力有限公司调度通信中心(以下简称“调度中心”)负责编制发电企业的月度发电计划及年度购电合同的月度分解、平衡工作。依据《福建电网送华东电网电量委托交易规则》(闽经贸电力〔2003〕452号)组织发电企业参加华东电力市场中期、短期和实时的双边电力电量交易,并报省经贸委等有关部门备案。

中国南方电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简介

南网总调简介 主要职责:南方电网公司是南方电网的最高领导和管理机构。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简称南网总调,与南方电网公司系统运行部合署)是南方电网公司的直属机构,代表南方电网公司在南方电网运行中行使调度权,是南方电网运行的最高调度指挥机构。 南方电网实行“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四级调度体系,即电力调度机构按上下级次序分为四级:一级调度为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二级调度为省(自治区)级调度机构;三级调度为地区(市、州)级电力调度机构;四级调度为市、县级电力调度机构。各级调度机构在调度业务活动中是上下级关系,下级调度机构必须服从上级调度机构的调度指挥。网内发电厂、变电站不论所有权、经营权所属,必须服从相应调度机构的调度指挥。 南网总调负责全网运行的组织、指挥、指导、协调,以及电网调度、运行方式、水电调度、继电保护、电力通信、调度自动化、安全监督、技术经济、综合管理等9大专业管理工作,努力提高电网安全、经济、优质、环保运行水平。 9年来,南网总调加强调度系统专业管理,确保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充分发挥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作用,促进了电网科学发展,尽最大能力保障了电力供应,为五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全网统调最高负荷由2002年3346万千瓦提高至2011年11323万千瓦;西电送广东最大电力由2002年370万千瓦提高至2011年2321万千瓦;频率越限时间从2002年的4694秒逐年下降至2011年的0秒。

组织架构及员工队伍:南网总调内设调度处、方式处、发电调度处、水调处、继电保护处、通信处、自动化处、技术经济处、办公室,员工共126人,平均年龄33.8岁,大学本科学历20人,研究生学历103人(含博士研究生25人、硕士研究生78人),高级(含副高、正高)职称50人。南网总调党委下设6个党支部,党员共92人。 取得的荣誉:南网总调全体干部员工秉承“对中央负责,为五省区服务”的公司宗旨,努力做到“服务好、管理好、形象好”,在确保大电网安全、保障五省区电力有序供应、促进提升电网运营综合效益的征程上努力奋斗、锐意进取,用忠诚和汗水、智慧和毅力,为五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南方电网公司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收获了丰硕成果。近年来,先后获得“国资委抗雨雪冰冻灾害先进集体”、“国家电监会奥运保电先进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南方电网公司迎峰度夏先进集体”、“南方电网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等集体荣誉称号32项,获得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劳动模范、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中央企业优秀共青团干部等个人荣誉称号。

国家电力调度数据网技术规范书IP-BID-rr-B

国家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工程 技术规范书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勘测设计甲级0900011 工程勘察甲级0900016 2002年7月上海

国家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工程 技术规范书 总工程师: 设计总工程师: 主任工程师: 科长: 校核: 主要编制人:

设备需求一览表 1总的要求 1.1 一般规定 1.2 投标者资格和投标要求 1.3 工作范围 1.4 对设计图纸、说明书和试验报告的要求 1.5 达不到保证性能的处罚 1.6 标准和规范 1.7 必须提交的技术数据和信息 1.8 备品备件 1.9 专用工具与仪器仪表 2 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介 2.2 传输链路通道 2.3 路由协议和路由分区 2.4 广域网网络IP地址编号 2.5 网络总体性能 2.6 WAN端口电缆长度 3 使用条件 4 广域网系统设备技术规范 4.1 路由器基本功能要求 4.2 路由器接口类型及特性要求 4.3 路由器各层协议及路由协议要求 4.4 路由器系统性能指标要求 4.5 路由器系统硬件结构要求

4.6 路由器系统软件要求 4.7 路由器定时同步要求 4.8 用于本地业务接入的以太网交换机的要求 4.9 设备机械结构及工艺要求 4.10 设备保护和人身安全要求 4.11 网络管理操作维护要求 4.12 系统设备安全性要求 4.13 补充说明 5 安装、调试、试运行和验收 6 质量保证及管理 7 技术服务和设计联络 7.1 技术服务 7.2 设计联络会 7.3 培训 7.4 合作开发 附录A 投标者应提供的技术数据 附录B 技术偏差表 附录C 备品备件 附录D 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 附录E 包装、标志、运输和保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