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
什么是电影艺术

什么是电影艺术什么是电影艺术电影是继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它发明于19世纪末期,由最初被认为是"小学生的玩意"、"奴隶们的娱乐游戏"逐步发展成为20世纪最广泛和最具影响力的艺术。
它通过摄影机以每秒拍摄若干格画幅的运转速度,将被摄物体运动的时空转换过程记录在条状胶片上,然后将不同的胶片衔接起来,经过显影、定影。
干燥加工成电影拷贝的过程,制成可以放映供许多人同时观看的影片。
影片从最初拍摄一些活动的日常生活景象片断,发展到现在已能够拍摄丰富多彩、复杂变化的现实世界,具体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的能力和生动的艺术感染力。
由于电影的样式和片种繁多,有注重完整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故事片,有报道某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或历史事件活动的记录片,也有运用各种美术手段和材料制作的美术片,还有记录舞台艺术表演的戏曲片等等。
在这些种类中又包含若干片种。
如故事片中有喜剧片、西部片、爱情片、科幻片等;美术片中有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记录片中有传记记录片、文献记录片、新闻记录片等。
它包括文学、戏剧、绘画、建筑、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成分,所以被称为综合艺术。
所谓综合艺术,指综合几种艺术成分而构成的艺术样式。
其特征是:1、集体创作。
包括编剧、导演、演员、美术、摄影、录音多个创作部门艺术创造的有机配合。
2、利用现有的一切艺术表现手法。
电影有含文学成分的描写和结构,有含戏剧成分的对话、内心独白、形体动作、面部表情,有含音乐成分的歌曲和与画面融合的视觉形象。
3、广泛的群众性文化。
电影的构成是用活动着的画面和各种音响表达、表现世界各国的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化水平,且通俗易懂、明白晓畅。
但是,电影的综合性并不是指各种艺术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将各种艺术形式包含的艺术成分融汇贯通变成新的东西加以表现。
它除具有一般文学艺术的共性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从逼真性看影视艺术的审美特性——以《2012》电影特效为例

从逼真性看影视艺术的审美特性——以《2012》电影特效为例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6-4-20 15:02:58 点击:1摘要:电影特效的逼真性是灾难类型电影后期制作的关键,高度逼真性也是影视艺术审美特性在电影中的核心体现。
本文通过对电影《2012》特效制作的分析,全方位展现影片场景制作的逼真性,以此来解读逼真性在影视艺术审美特性中的重要位置。
关键词:影视艺术;逼真性;审美特性;电影特效;《2012》电影《2012》对喜爱灾难类型电影的观众可谓是一次全新的视觉盛宴。
一方面因为电影特效确实精彩刺激,导演一共砸下两亿美元打造出了惊天浩劫般的震撼场景;另一方面,这部电影中高度逼真的末日场景也引起人们的无限猜想。
《2012》中的火山爆发、海啸、洪水等灾难形式的呈现,无疑成为第一个灾难元素容纳最多的电影。
全片共计有1300 多处特效处理,视觉上近乎真实。
片中多数灾难场景全靠电脑特效呈现,后期制作长达14 个月。
电影通过现代科技成果给观众以逼真的感受和艺术享受。
电影特效制作能使观众产生巨大的可信性,电影的高度逼真性使观众有可能进入电影设定的场景中,从而调动观众的创造性和想象性。
因此,从电影《2012》特效制作的程度来看,电影艺术的逼真性是影视艺术审美特性的重要体现。
一、电影《2012》特效制作的逼真性电影为了使拍摄空间逼近真实生活场景走出摄影棚到自然空间去拍各种景色、场面和人物, 有时也需人工搭景拍摄。
如电视连续剧《红楼梦》, 为了重现古代封建世家生活场景的真实性, 曾不惜花费重金在河北省某地人工搭建了一座大观园, 使观众能切实感受到怡红院、潇湘馆的场景。
《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影片最吸引人的看点自然是用最新的好莱坞特效打造出夺人眼球的灾难场景,公路被截断、建筑物集体坍塌、海啸洪水等,让一切看起来真实可信。
强大特效场面的逼真性使电影《2012》一度受到热捧,电影特效的高度逼真性成为其致胜的关键法宝。
论艺术电影的隐喻性特征

术 电影 , 难 发现 其作 为一 种表 达 思想 和 情感 的 不
艺 术语 言 , 必然 内含 着 语 义性 维 度 , 且 这种 语 而
义 性 的创造 和接 受 ,都需 要想 象 和 理解 的介 入 。
传 达 这 种语 义 的美 学 和技 术 层 面 的手 段 是 电影 史历 经上 百年 、 数 电影从 业 者创 造 性 的革新 积 无 累完 成 的。
然 而 要 认 清 艺术 电影 的 审美 属 性 需 要 一 种
认识 思 路上 的转 变 。 尼采 的人 文科学 概念 只有 受 历史 没有 本 质这一 见解 的启 发 , 艺术 电影 的 内涵
来 自于历 史 的赋 予 , 电影史 上 一 件件 技术 和 表 是 现 手法 的创 新 累积 形成 的 , 我们 完 全可 以从体 验
的 技 术 发展 早 已使 其 成 为一 种 能 够 以审 美 的 方
式 熟练 地表 达 人类情 感 和 思想 的 工具 , 而使 其 进
在 艺 术 的殿 堂 确立 了一 席 之地 , 而 对其 审 美属 然 性 的认 识仍 然有 待开 拓 。为进一 步厘 清其 审美属 性。 首先 需要 区分艺 术 电影 和非 艺 术 电影 。这 种 区分 在有 些理 论家 看来 无 疑是 常识 意 义上 的 , 如 阿恩 海姆 就认 为 : 电影 是 一种 手 段 , “ 它可 以但 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到 此 为 止我 们 还 没 有 真 正 触 及 艺术 电 影 的 本 性 。作 为具有 传 达语 义 能力 的媒 介 , 电影 之 所 以具 有艺 术性 , 本原 因在于 它 可 以影像 为 中介 根 以诗 意 的方 式 传递语 义性 内涵 。这种诗 意 的方 式 因其语 义性 内涵 蕴 涵 于影 像 这 一 感 性 具 体 性 之 中 . 以体现 出 隐喻性特 征 。这里 的隐 喻 , 所 并非 方 法论 意 义上 的 而是本 体 论 意义 上 的 。前者 属 于 修 辞学 意 义上 的微 隐喻 , 者属 于本 体 论 意义 上 后 的宏 隐喻 ,二 者 之间是普 遍 与特殊 的关 系 。 微 “ ” 隐喻 是 比喻 的一种 , 隐 喻又 包 含 了 比喻 。艺 术 宏
科幻电影中的艺术美与技术美-精品文档

科幻电影中的艺术美与技术美i=r环顾当今世界,电影已成为文化的一种传承及表达方式。
科幻电影更是以其新奇的高科技技术和视觉盛宴吸引着全球观众的眼球。
那么科幻电影中所传达的美学特征又是怎样呢?由此让我们通过技术美的角度来窥其一斑。
1、科幻电影是电影发展的一个分支电影是门年轻的艺术,科幻电影更是电影中后期发展独立出来的一种文艺题材。
科幻电影在科幻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它与―般的传统题材电影不同。
科幻小说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
它的情节不可能发生在人们已知的世界上,但它的基础是有关人类或宇宙起源的某种设想,有关科技领域的某种虚构出来的新发现。
其特殊性在于它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
并不担负着传播科学知识的任务。
技术美发展正是一个随人类科技的进步而逐步发展的漫长过程,它不仅是某个时代的一种审美形态和科技水准而能达到的技术表现,也是人类审美形态发展演变时在特定时期的自然表现。
科幻电影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科幻电影中必然体现出技术美的特定因素。
2、什么是技术美技术美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是研究物质文化领域中有关审美形态和审美心理的美学,所以我们既要在精神世界研究美,也要在物质文化领域研究美学。
技术美是人类活动的精神结晶,它是人类在自然界中生存发展创造出的根据人们自己的目的而物化了的美。
包括着形式美,艺术美的因素。
它将人的整个生存状态与审美相联系。
技术美侧重解决物与人的关系,首先必须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满足其实用功能,同时注重其美观。
3、科幻电影中的技术美与艺术美3.1 电影的艺术美的体现人类社会存在以来,艺术一直是人类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艺术来源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而忽略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反作用戏剧与电影在艺术领域中无疑是最生动和形象的。
它们都是以活人再现活人,以社会的局部再现社会本质的艺术。
有着其它艺术无法取代的社会地位和审美个性,艺术美在这两门艺术及演员通力合作,使电影剧情中的人物形象化,人物个性化的所体现出来的美。
影视美学复习资料

影视美学复习资料一、影视美学概述影视美学是研究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和审美规律的一门学科。
它以影视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审美规律和审美价值。
二、影视美学的特征1、综合性:影视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融合了影像、声音、表演、剧情等多种元素,使得影视作品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现出艺术的美感。
2、动态性:影视作品是动态的,它通过影像和声音的结合,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现实性:影视作品所呈现的场景和人物形象往往来源于现实生活,它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和加工,反映出社会的真实面貌和人文关怀。
4、娱乐性:影视作品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它通过精彩的剧情、出色的表演和引人入胜的特效等手段,为观众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同时也能够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
三、影视美学的审美规律1、节奏感:影视作品需要有节奏感,使得剧情能够有张有弛,起伏有致,从而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节奏感和韵律感。
2、表现力:影视作品需要通过生动的表现力来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从而让观众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真实感:影视作品需要具有真实感,使得观众能够感受到作品所呈现的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4、情感表达:影视作品需要通过情感表达来传递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从而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四、影视美学的审美价值1、艺术价值: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品,其审美价值首先体现在艺术性上。
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仅需要有精湛的技艺和出色的创意,还需要有深刻的思想和情感内涵,从而给观众带来深刻的艺术享受。
2、教育价值:影视作品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传播文化、传递价值观和弘扬正能量等方面。
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向观众传递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思想观念,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推动文明进步具有积极的作用。
3、社会价值:影视作品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反映现实生活、社会问题等方面。
浅谈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审美特征

浅谈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审美特征作者:胡凯来源:《艺术评鉴》2017年第09期摘要:作为当代最具有群众性的艺术之一,影视是世界各种艺术中唯一知晓确切诞生日期的。
影视艺术吸取了文学、戏剧、音乐、雕塑、绘画、舞蹈、建筑、摄影等多种元素的各种精华,将其融合在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段中,这就像是一门崭新的艺术。
通过大银幕或者电视荧屏中所刻画的生动的艺术形象,感染人们的情绪,同时对人们的思想进行熏陶,进而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力。
恰巧是因为影视艺术吸取了各种元素的精华,所以它在美学上具备着多种层次的综合特性,使其成为在美学上的一门具有巨大魅力的独特艺术。
关键词:影视艺术综合性审美特征中图分类号:J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0-0134-03影视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艺术,它吸取了多种多样的艺术精华,让科学与艺术得以完美结合,同时将造型和表演、视觉和听觉、时间和空间、再现与表现这些美学特征融合到一起,展现了巨大的美学魅力。
影视艺术综合了戏剧、文学、绘画、音乐、摄影等艺术中的多种元素,并把这些艺术元素相互融合,然后发生了本质改变,使之成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视听艺术。
影视艺术的综合性美学,不仅仅是各种元素的简单融合,更加反映了影视艺术具有很高的综合性,具体体现在各种特性的统一,从而使影视艺术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种类。
一、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一)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造型艺术使用各种种类的物质材料,展现对日常生活或者是艺术家们的感情表现方式,就是通过对我们日常可见的周围静态形象的塑造。
这种形式可以包括拍照、录像、建筑、工美等比较具体的方式。
其主要的审美特征是展示其具体艺术形象、选取特定瞬间象征永恒、空间表现上的不同和凝结聚合的形式美。
(二)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表演艺术就是通过人体动作和乐音,去表现和创造新的形象,之所以会比较形象,主要是因为有音乐和舞蹈。
它们共同的审美特征是可以通过声音和舞蹈动作抒发自身感情;通过音乐舞蹈相结合,反映生活和感情的变化;一定的节奏感更容易表达自身情感。
电影艺术概论

❖一、电影的定义❖电影从物质技术和美学艺术两个方面来界定❖物质技术:电影就是根据“视觉滞留”原理,运用摄影和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和声音摄录在胶片上(数字电影除外),通过放映以及还原技术在银幕上形成能表达一定内容的活动影像和声音的一种技术。
❖美学艺术:电影就是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
❖1919年法国著名导演路易*德吕克《电影与其他》电影“既是技术的产物,又是人类精神的产物”,技术是艺术的物质存在基础,艺术又是技术的创造和升华。
❖1、电影的诞生❖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公开售票放映电影短片的日子,使电影正式诞生的时间。
五个短片《水浇园丁》《工厂大门》《火车进站》等❖2、电影的原理❖电影的发展与物理学、机械学、光学、声学、化学、电学、计算机科学发展有关。
❖1829年比利时科学家约瑟夫*普拉托发现物体在人的视网膜上形成的物象不会因为物体移开而马上消失,而是会继续滞留0.1至0.4秒的时间,由此提出了“视觉滞留”原理。
这是电影发明的科学原理。
普拉托因此被称为“电影的祖父”❖照相术的发明,是电影诞生的一个必要条件。
胶片24格,磁带25巾贞❖升格降格❖3、电影技术的发展❖默片、黑白——彩色有声❖录音技术的发明,给世界电影带来了第一次重大革命。
❖美国影片《爵士歌王》标志着电影从此由纯视觉的无声电影进化到了视听结合的有声电影时代❖声音的分类:语言、音乐、音响❖语言:节目语言:解说同期❖角色语言:台词:对白独白旁白群杂❖独白和旁白的区别:独白是第一人称,内心情感的抒发,旁白是第三人称,对叙事的补充❖音响:环境音响:不同于噪音,大环境❖音乐:乐音的运动形式❖纯画面表达一些东西❖信息80%来自视觉,≤19%来自听觉,≥1%来自别的感觉器官❖20世纪20年代苏联黑白影片《战舰波将金号》利用胶片填色。
导演爱森斯坦,蒙太奇学派创始人。
艺术的审美特征(精选5篇)

艺术的审美特征(精选5篇)一.演奏艺术的审美特征实际上是被听觉赋予的审美人们在欣赏演奏艺术的过程中通常都是“听”而得到的,主要是因为演奏艺术通过声响来传递主要的情感,乐音是演奏艺术的重要素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配合多种音乐要素以及不同的表现手法进行表达。
显然,在整个过程中,“听”实际上是整个演奏活动传递的重要步骤,也是首要因素,因此,如果想要从根本上了解演奏艺术的特性,我们必须要将听觉带给人们基本的外显以及表征尽心理解和把握,从而进一步由浅到深去了解高级的审美体验。
1.听觉对于演奏艺术的重要性。
艺术与科学等不同于人们的其他实践活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个人如果想要真正去得到艺术的享受以及审美的愉悦就要亲自参与到活动之中,只有人类自身的实践才能够从艺术中体验到美感。
在演奏艺术中,人们参与其中的重要手段就是“听”,人们通过“听”这一活动去感受音乐旋律以及音符的跌宕起伏,人们通过“听”在大脑中产生反应,通过音调、音色等不同的要素进行对艺术的判断和再次组合,给人们带来音乐的体验和感受。
因此,对于演奏艺术的审美体验,听觉是必要的,听觉能够帮助人们对音乐旋律进行判断体验,得到审美体验。
2.听觉引发的内心的感知。
演奏艺术的审美特征对于人们而言,只有在进行审美活动的过程中才会接触到,实际上对于演奏艺术审美真正的开始是从感知演奏作品开始,当一个人的听觉开始为人们的大脑带来演奏的认知和感受之后,人们才能够从大脑的一系列想象开始进行审美的实践活动之中。
而对于演奏的感知,是需要通过大脑进行记忆、分析的,在演奏艺术在人们的内心进行更为深刻的心理活动时,就变为一种对于演奏艺术更加积极主动的审美的心理活动。
演奏艺术的审美体验是必须要通过人们进行“听”的活动,然后进行深度的心理感知的活动。
二.演奏节律带来的的审美知觉在演奏艺术中给人们带来审美知觉的重要因素就是演奏作品中的音乐的构成要素,实际上就是音调、音色、响度,人们通过对音高、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程、音阶等对演奏进行美的体验,局部的特征是不能完全把握其中的审美的,只有在对个体了解的基础上对演奏作品的整体进行把握,才能够真正体验完整的音乐印象和总体的知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 《艺术学概论》科目学术论文
题 目:论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班 级: 学 号:
2012年6月11日 论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 电影作为一门年轻的艺术,仅仅有一百来年的历史。然而这门新兴艺术在诸多艺术门类中却是最具综合性的,同时也是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艺术。电影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电影艺术不断的使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使其获得无与伦比的表现力,因而拥有了大量的受众。本文将从电影艺术的发展历史﹑电影艺术的基本分类﹑电影艺术的主要特征三大方面浅析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电影艺术的发展历史 电影是在摄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八八九年,狄克逊在美国拍摄了一小段连续的画面,只是表现一个人打喷嚏的短暂过程,被看做是电影的萌芽。初期电影只是生活片段的简单记录,还不具备艺术的性质。进入二十世纪,有情节的戏剧内容才被引入电影。美国导演格里菲斯把电影从戏剧中解放出来,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其标志是把组成电影的基本元素由场景变成镜头,由此便产生了镜头的剪接,也就是蒙太奇。 蒙太奇是从法国建筑学上借来的名词,原意是把各种材料按照总的计划安装在一起,使它们各自的作用上升到更高的境界。它可以使镜头之间通过组接,产生1﹢1>2的效果。格里菲斯在《党同伐异》中表现在法庭上看着无辜的丈夫被判罪的妻子的痛苦时,只集中拍摄她痉挛着的双手。《红色娘子军》里,琼花看到地主南霸天,便违反侦察纪律开了枪,紧接的镜头是队长把缴下来的琼花的枪往桌上一拍,避免了向连长汇报的经过。动作是中断了,但剧情是连续的,人物关系是发展的。这种分解与组合的作用,使电影具有高度集中概括的能力,使一部不到两小时的影片能象《公民凯恩》那样介绍一个人的一生,涉及几十年的社会变迁。 但是无声影片由于没有声音,只能依靠形体动作和字幕来进行表达,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环境的真实气氛和画面的逼真性,影响了电影的艺术效果。一九二七年有声电影出现,使电影突破了单纯依靠视觉的局限,成为一种视听艺术。到了现代,电影不但是现代人最重要的娱乐方式之一,而且已经成为体现现代人类最高精神活动和审美理想的重要艺术载体。与传统艺术形式所经历的循序渐进的漫长发展历程相比,电影艺术的发展史几乎可视为一个奇迹。在短短的一个世纪里,电影艺术从萌芽、成长到成熟完善,并且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式和高度适应性的姿态,迎接新世纪的艺术革新和新兴艺术形式的挑战。 二﹑电影艺术的基本分类 电影的主要类型,按传统说法是“四大片种”,即故事片﹑美术片﹑科学教育片和新闻记录片。 故事片是电影艺术的主要类型,它以叙事的方式,通过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描述生动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故事片的创作是以剧本为基础的,可以说一个好剧本是一部好故事片的灵魂,同时对于导演和演员也有很高的要求;摄影﹑音效等也是重要的构成因素。故事片由于题材和接受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历史题材片﹑战争片﹑武打片﹑科幻片﹑儿童片等等。故事片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电影题材,因而对它的探讨是电影艺术的主要方面。 美术片的人物造型和背景绘制,首先要根据导演的统一构思,采取美术的手段来创作,把动作分解成一系列画面,一一拍摄下来。现代电脑绘制技术给美术片制作带来很大方便。夸张﹑变形是它常用的手法。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人华尔特•迪尼斯创造了米老鼠和唐老鸭的生动奇特的形象使得动画片为世人所熟知。中国动画片也有较长的历史,早期的动画片采用水墨画﹑皮影等形式,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产生了《大闹天宫》《阿凡提》这样过的经典。现代国产漫画虽说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植,却有着粗糙滥制﹑抄袭﹑题材单一等现象,好作品乏善可陈。若不是相关部门对日漫采取限制措施,恐怕日漫早已在国内大行其道。我以为现代国漫更多的是缺乏创造力与人文关怀,跟风之作泛滥。目前许多国漫都采用3D技术制作,殊不知绝大部份日漫仍然停留在二维层面,是日本人裹足不前么?其实不然,现在的三维技术表现力算不上绝对成熟,3D动画成本也大,而那些拿着国家补助大肆制作3D动画烂片的人着实可恶。 科教片是以传播科学知识和推广技术经验为目的的电影题材,内容包括一般科学原理与常识,科学技术领域新的发现与发明,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新闻记录片是一种新闻报道的直观形式,能够直接地及时地拍摄新闻发生现场的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科教片和新闻记录片虽然都要求绝对客观的反映事实,但是在思想与结构的构思﹑形象表现与画面构图等方面也要追求艺术性,否则也要削弱影片的力量。 三﹑电影艺术的主要特征 运动的画面语言 电影主要是依靠画面来表现的,电影构图是结合被拍摄对象和摄影造型要素,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有重点地分布、组织在一系列活动的电影画面中,形成统一的画面形式。这不同于绘画、摄影具有静止性的画面根本不同。它不是通过瞬间来反映生活,而是可以直接反映生活的某些过程。蒙太奇是电影画面的主要表现手法,上文已有叙述,这里不再赘述。长镜头也是构成画面语言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采用较长时间不间断的连续拍摄,比较充分而且更具有真实感地交代出一段情节或一个场面。台湾导演侯孝贤、日本导演沟口健二及希腊导演安哲罗普洛斯都可谓使用长镜头的高手。其中侯孝贤以其固定镜位的长镜头而著名,沟口健二的长镜头则摒弃了复杂的设计,安哲罗普洛斯拍摄过几个极具风格化的360度环形运动的长镜头。随着摄影条件的不断改进,如追随摄影、空中摄影等,以多种方式使用的长镜头具有更大的可能性。 色彩的情感内涵 色彩有冷暖色调,比如,红色,使人联想起火焰,所以给人温暖、热烈、热情奔放的感受;黄色使人联想起太阳及其光芒,所以,也是温暖、温馨、幸福的暖色调;而黑色使人联想起暗无边际的黑夜,所以让人感到肃穆甚至恐怖;蓝色使人想起广阔的天空,所以有辽远宁静的感受„„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自我认识和感觉的不断积累,从而赋予了客观的色彩以情感的内涵。色彩强烈的表情性,使它成为电影影像一个十分重要的抒情手段。把红色的表现推向极致的当数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他的影片《红高梁》中红红的高梁酒。《菊豆》中的染坊。《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大红灯笼,甚至《秋菊打官司》中那一串串挂在墙头上的红辣椒,都构成了一种视觉张力,象征着一种热情的生命活力。暗黑色在影片《英雄》中,表现了秦王朝的威严与冷酷。前苏联的著名导演安德列·塔尔可夫斯基的《潜行者》,所有的空间都以黑色为基调的,就像一座凋零的废墟,就连潜行者身上的着装,也是一身黑。黑色最大限度的传达了影片的窒息与压抑。 张艺谋的影片《千里走单骑》中有大量展现原生态天空的镜头,那种纯粹青透的湛蓝有一种震人心魄的美丽,延续了一种回归质朴与本真的风格,以水面无波、平铺直叙的方式,反映了亲情的厚重深沉之美。 黄建新导演的《黑炮事件》影片中。白色的运用很是荒诞,特别是第一次党委会,整个会场几乎全是白色的:白墙、白色的衣服、白色的钟面、白窗帘、白桌布、白玻璃杯子、白开水、白色的椅子套等等,人物也一律穿着白上衣,只有人的头发和武书记背后那占了整个墙壁的走得很慢的超常石英钟的刻度和指针是黑色的。虽然单个颜色会有不同的视觉感受,也能传达一定的感情,但色彩真正的美感是在有意识地、合理地运用色彩基调时体现出来的。 时空高度自由性 电影艺术是一种典型的时空综合的艺术。它作为一种全新的综合艺术,是在时间与空间上同时展开的。电影艺术的时间是指空间化了的时间,成为具体可闻可见的空间运动;电影艺术的空间是指时间化了的空间,它有一个时间的流动过程。电影既是在空间中展开的时间艺术,也是在时间上延续的空间艺术,它把时间艺术的表现性与空间艺术的造型性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而成为拥有时空自由的一门崭新的艺术。由于电影艺术的这种特性,它在时空结构上具有了极大的自由性。王家卫影片中的时空观具有一种独特的现代性。他习惯于把时间转化为物态,并迷恋于运用独白对时间进行精确的数字记忆。《重庆森林》中“5月1日过期的凤梨罐头”就是时间物态化的一例。在《重庆森林》中,爱情也是可以用一个日期来截止和阻断的,而这个日期可能恰恰是5月1日主人公的生日;在《春光乍泄》中,在与重大政治事件的强烈反差中,个人情感的迷失对个人内心的强烈冲击在对比中凸现了出来。这是王家卫作为一个都市作者以一种情感经验来对都市时间做出的新的阐释,这或许也是作者与观众之间的一种对话。 电影艺术的逼真性 追求逼真。追求真实,是艺术本性的要求。“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是公认的真理。因为艺术反映生活,必须是真实地反映,不能虚假。但是这里所说的,是本质的真实,而不是表面形态的逼真。现在大多数成功的电影都能做到这一点。但然,影视艺术毕竟不是现实生活本省,如同戏剧一样具有一种假定性。银幕和屏幕上的任务是有演员扮演出来的;即使采用实景拍摄,也不过是把所选择的实际地点假定为作品中所构想的地点。在这里,逼真与假定性是统一起来的,因为影视艺术毕竟不是现实生活本身。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论述,我们对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当然这只是浅层次上的,要深入的探究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不仅要对电影艺术本身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且还要对音乐、舞蹈、建筑、摄影、现代科学技术以及审美心理学等学科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