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仙碱及其提取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综述

合集下载

驱风碱----秋水仙碱你知多少?

驱风碱----秋水仙碱你知多少?

驱风碱----秋水仙碱你知多少?大家对痛风和秋水仙碱都不陌生,但秋水仙碱过量是什么表现?有什么治疗办法?可能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学习一下。

秋水仙碱(colchicine),一种生物碱,因最初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出来,故名,也称秋水仙素。

纯秋水仙碱呈黄色针状结晶,熔点157℃。

易溶于水、乙醇和氯仿。

味苦,有毒。

秋水仙碱能抑制有丝分裂,破坏纺锤体,使染色体停滞在分裂中期。

秋水仙碱通过干扰溶酶体脱颗粒降低中性粒细胞的活性、黏附性及趋化性,抑制粒细胞向炎症区域的游走,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另外,它干扰细胞间黏附分子及选择素的表达,从而阻碍T淋巴细胞活化及对内皮细胞的黏附,抑制炎症反应。

秋水仙碱还可通过减少 E - 选择素、L - 选择素及内皮素的表达,发挥其抗炎作用。

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应用秋水仙碱治疗各种痛风病症的患者中,因选择性抗炎作用,为高效的抗痛风药。

20 世纪70 年代,发现该药可抑制某些癌细胞有丝分裂,使细胞分裂终止于中期,为作用 M 期的周期特异性药物,也用于治疗乳腺癌、食道癌、胃癌、肺癌等。

秋水仙碱除主要用于急性痛风的治疗和预防慢性痛风的急性发作外,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上又有所拓宽,用来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Sweet 综合征、Bacht 综合征等,并获得了一定疗效。

随着临床应用范围的扩大,人们获取秋水仙碱的机会增多。

二秋水仙碱毒副作用大秋水仙碱虽有明显的药理作用但毒副作用也很大,毒副作用与剂量大小有明显相关性,一般可引起以下几方面的副作用:①胃肠道症状:早期不良反应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及食欲不振,发生率达80%,严重者可造成电解质紊乱及脱水等表现。

长期服用者可出现严重的吸收不良综合征或出血性胃肠炎。

②肌肉、周围神经病变:有近段肌无力和(或)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增高。

在肌细胞受损同时可出现周围神经、突性神经病变,表现为麻木、刺痛和无力。

肌神经病变并不多见,往往在预防痛风而长期服用者和有轻度肾功能不全者出现。

一种高效提取秋水仙碱的方法

一种高效提取秋水仙碱的方法

高效提取秋水仙碱的方法生物碱是一类重要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它是指含负氧化态氮原子存在于生物有机体的环状化合物。

自从1806年德国学者从鸦片中分出吗啡碱以后,迄今已从自然界分出约1000种生物碱。

生物碱大多具有生物活性,是许多药用植物的有效成分。

研究发现,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具有更多的药用价值,已远远超过植物本身的价值。

百合中的生物碱——秋水仙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秋水仙碱最初是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发现的重要生物碱,能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抑制癌细胞的增长,临床上用来治疗癌症、痛风等;秋水仙碱还是细胞生物技术常用试剂。

制备方法分为植物提取和合成生物。

一、植物提取从植物中提取秋水仙碱的传统方法一般是溶剂提取法。

此法的优点是仪器和材料简单易得,方法比较简便,但试剂消耗量大。

溶剂提取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秋水仙碱的性质,利用它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别,按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分离。

根据所用溶剂的不同,传统提取方法可分为水提法、酸提法、有机溶剂提取法。

提取出来的含秋水仙碱的混合物还需经柱层析、薄层层析、离子交换色谱等分离方法进行进一步分离纯化。

1)水提取法植物粉末经水提尽秋水仙碱,于浓缩的提取液中加碱碱化后,再用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提取游离秋水仙碱,蒸去溶剂可得浓缩的秋水仙碱粗制品。

水当然是最便宜的溶剂,安全是其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被水溶出的亲水性杂质太多,后期处理困难,秋水仙碱不易被精制提纯。

2)烯酸提取法一般用浓度在0.1-1%的稀酸溶液进行提取。

此法常用的酸为盐酸、硫酸或醋酸,其目的是使植物中的秋水仙碱(生物碱)转化为盐类,提高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从而易于提取。

这种方法是在常温下将样品置于带塞的容器内,准确加入一定量的稀酸,摇匀后静置,浸泡12-48小时。

稀酸提取法的优点是不需高温加热,因此不会破坏有效成份,是一种经济而又简便的提取方法。

但稀酸提取法和水提取法一样,浸取液中存在着较多的水溶性杂质,如皂甙、蛋白质、糖类、水溶性色素等。

痛风这样用秋水仙碱,就能快速止痛,也不需担心副作用!

痛风这样用秋水仙碱,就能快速止痛,也不需担心副作用!

痛风这样用秋水仙碱,就能快速止痛,也不需担心副作用!秋水仙碱是从秋水仙球茎中提出的一种生物碱,最早由法国科学家于1820年提取出来。

天然的秋水仙碱用于痛风急性期的治疗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目前仍然是治疗急性痛风发作的首选用药。

但是,秋水仙碱的治疗指数低,用于痛风治疗时血浆浓度范围为0.5~3.0ng/ml,而其毒性作用发生于3.0ng/ml左右。

因此,对于大多数的患者,秋水仙碱的副作用出现在痛风症状改善之前或同时出现。

80%以上的服用秋水仙碱的治疗痛风的患者,出现了腹痛、腹泻等消化道中毒症状。

此外,秋水仙碱的止痛机制之一是使多形核细胞的游动、趋化、黏附及吞噬活动降低,长期使用可能会降低精子活性,导致男性生育障碍。

这些副作用限制了秋水仙碱在痛风临床的广泛应用。

不过,近年来多中心研究的结果显示,小剂量的秋水仙碱治疗痛风同样有效。

接下来,我们就为风友介绍秋水仙碱的一些最新用法。

美国和欧洲的痛风指南均将秋水仙碱作为痛风急性发作期的一线推荐药物,并建议痛风急性24小时内使用,使用越早,疗效越好。

这是因为秋水仙碱不能阻止已经开始的炎症反应。

欧美的痛风指南均推荐小剂量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传统的秋水仙碱用法是初始口服1mg,然后0.5mg/h或1mg/2h直到症状缓解,每日最大剂量6~8mg。

欧洲痛风指南推荐的小剂量秋水仙碱用药方案为:秋水仙碱0.5mg每日3次,连续用药至痛风急性症状完全缓解。

这种方案在用药12小时后症状开始减轻,48小时后疗效与非甾体抗炎药效果相似。

由于低剂量秋水仙碱起效慢于非甾体抗炎药,痛风急性发作第1天可与非甾体抗炎药联合使用。

美国痛风指南推荐的小剂量秋水仙碱用药方案为:秋水仙碱首剂1.0mg,1小时后再用0.5mg,12小时后0.5mg每日2次,连续用药至痛风急性症状完全缓解。

药动力学结果显示,这种用药方案24小时内血药浓度与传统的大剂量法相似,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小剂量的秋水仙碱同样可以用于痛风急性发作的预防治疗,比如起始药物降酸时。

秋水仙碱说明书

秋水仙碱说明书

秋水仙碱标准品说明书
秋水仙碱,一种生物碱,因最初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出来,故名,也称秋水仙素。

纯秋水仙碱呈黄色针状结晶,熔点157℃。

易溶于水、乙醇和氯仿。

味苦,有毒。

秋水仙碱能抑制有丝分裂,破坏纺锤体,使染色体停滞在分裂中期。

这种由秋水仙碱引起的不正常分裂,称为秋水仙碱有丝分裂。

在这样的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虽然纵裂,但细胞不分裂,不能形成两个子细胞,因而使染色体加倍。

自1937年美国学者布莱克斯利(A.F.Blakeslee)等,用秋水仙碱加倍曼陀罗等植物的染色体数获得成功以后,秋水仙碱就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学、遗传学的研究和植物育种中。

【上海同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分离提取【秋水仙碱标准品】。

详细信息如下:
一、秋水仙素/秋水仙碱(Colchicine)
【cas号】64-86-8
【分子式】C22H25NO6
【分子量】399.44
【纯度】≥98%
【包装规格】10mg、20mg,克级可供,或根据客户要求分装
【结构式】。

秋水仙碱治疗咳嗽的原理

秋水仙碱治疗咳嗽的原理

秋水仙碱治疗咳嗽的原理秋水仙碱(Colchicine)是一种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常用于治疗痛风和其他相关关节炎疾病。

虽然秋水仙碱主要用于这些疾病的治疗,但它也被发现对咳嗽有一定的效果。

下面将详细解释秋水仙碱治疗咳嗽的原理。

秋水仙碱是由秋水仙植物中提取的一种化合物。

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改变来达到治疗咳嗽的效果。

具体而言,下面是秋水仙碱治疗咳嗽的原理:1. 抗炎作用:秋水仙碱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以及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

当我们患上感冒或其他病毒性感染时,身体会产生炎症反应,这会导致咳嗽等症状的出现。

秋水仙碱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可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咳嗽。

2. 抑制免疫功能:秋水仙碱还可以通过抑制免疫反应的激活,减少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减轻咳嗽。

当我们的身体感染病原体时,免疫细胞会被激活并释放炎症介质,导致炎症反应和咳嗽等症状的产生。

秋水仙碱能够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咳嗽症状。

3. 抗痉挛作用:秋水仙碱还具有抗痉挛作用,能够放松呼吸道平滑肌,减少支气管痉挛,从而缓解咳嗽。

支气管痉挛是导致咳嗽的一个常见原因,秋水仙碱通过放松支气管平滑肌,可以缓解呼吸道的痉挛,从而减轻咳嗽。

总结起来,秋水仙碱治疗咳嗽的原理主要包括抑制炎症反应、改变免疫功能以及抗痉挛作用等。

通过这些机制的综合作用,秋水仙碱能够减轻咳嗽症状,并帮助我们恢复健康。

但需要注意的是,秋水仙碱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因此在使用秋水仙碱治疗咳嗽时应当遵医嘱,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

此外,由于每个人的身体差异,对秋水仙碱的反应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个体差异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述的内容仅为一般解释,具体使用秋水仙碱治疗咳嗽的方案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总之,秋水仙碱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变免疫功能和抗痉挛作用等多种机制,能够帮助减轻咳嗽症状,提供咳嗽的缓解。

秋水仙素原理

秋水仙素原理

秋水仙素原理
秋水仙素是一种农药,常用于水稻田中防治水稻病虫害。

它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植物提取物。

秋水仙素能够有效抑制多种昆虫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保护水稻作物免受害虫和病菌的侵害。

秋水仙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影响害虫和病菌的生活活动来达到防治的目的。

首先,它可以抑制昆虫的取食活动,使其摄入秋水仙素后停止进食或进食量减少,从而引发其死亡。

其次,秋水仙素还能破坏昆虫和病菌的生理功能,干扰其正常的代谢过程,如阻碍其氧气摄入和能量合成。

最后,它还能阻断昆虫和病菌的繁殖过程,抑制其产卵和孢子的形成,从而减少其种群数量和传播能力,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

秋水仙素的使用方法一般是通过喷洒或浸泡的方式将其施加到水稻作物上,使其充分接触到植物的叶片和茎部。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使用剂量,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此外,还应遵守农药使用的相关规定,定期检查和监测防治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总之,秋水仙素作为一种农药,在水稻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影响害虫和病菌的生活活动,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合理使用和科学管理,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防治效果,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秋水仙碱药理作用及用法用量、心血管作用机制、用法用量和安全性及使用低剂量秋水仙碱获益效果

秋水仙碱药理作用及用法用量、心血管作用机制、用法用量和安全性及使用低剂量秋水仙碱获益效果

临床秋水仙碱药理作用及用法用量、心血管作用机制、用法用量和安全性及使用低剂量秋水仙碱获益效果秋水仙碱药理作用:秋水仙碱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趋化、粘附和吞噬作用,以及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达到控制关节局部的疼痛、肿胀及炎症反应。

秋水仙碱只起抗炎镇痛作用,其不影响尿酸盐的生成、溶解及排泄,无降血尿酸作用。

秋水仙碱片的用法用量比较复杂,在急性期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接近,药品说明书与痛风治疗指南有较大区别。

秋水仙碱用法用量秋水仙碱在心血管中作用机制1、抗炎和抑制免疫反应:(1)抑制中性粒细胞功能。

(2)调节巨噬细胞功能。

此外,秋水仙碱还可通过抑制嘌呤受体活化诱导的孔隙形成,减少炎症小体的激活。

2、抗纤维化和心血管保护作用:秋水仙碱通过阻断微管形成,影响RhoA信号转导,减少Ⅰ型胶原蛋白、纤连蛋白、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从而抑制组织纤维化。

此外,秋水仙碱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活化和分化,促进其凋亡。

秋水仙碱在ASCVD中用法用量和安全性1.ACS中的抗炎作用用法用量:每日口服秋水仙碱0.5 mg。

安全性: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两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秋水仙碱组严重肺炎的发生率略高。

2.在冠状动脉支架患者中的用法用量:秋水仙碱0.5 mg每日2次。

3. LoDoCo2试验:秋水仙碱0.5 mg,每日一次。

使用低剂量秋水仙碱获益秋水仙碱是通过靶向炎症通路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对于没有炎症反应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秋水仙碱的作用可能十分有限。

有炎症反应的ASCVD患者,药物确实能起到一定的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作用。

由于影响ASCVD进展的原因比较多,秋水仙碱是否会与其它心血管疾病相关药物产生不良相互作用尚不明晰。

秋水仙的功效

秋水仙的功效

秋水仙的功效一、秋水仙的功效秋水仙是一种具有很多药理作用的花卉,其花及球茎内含有石蒜碱、雪花莲胺碱及秋水仙碱等多种毒性极强的生物碱,其中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和牛皮癣的常用抗炎药物,其主要功效如下:1.秋水仙的植株本身含有生物碱和黄酮,而这种生物碱又具有消炎作用,所以秋水仙可以用来治疗急性痛风;2.秋水仙对白血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还可以治疗贝赫切特综合征和一些有反复溃疡等症状的慢性病,对此类患者有很大帮助;3.秋水仙碱在临床上常用于乳腺癌、肺癌、胃癌、皮肤癌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除了这些病症以外还可以用于缓解痛风的急性发作;4.秋水仙素能够抑制有丝分裂,破坏纺锤体,使染色体停滞在分裂中期。

这种由秋水仙素引起的不正常分裂称为秋水仙素有丝分裂,目前秋水仙素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学、遗传学的研究和植物育种的研发与研究工作中,帮助医学界获得更多的药物知识,并能研发一定的药物用于治疗疾病。

二、秋水仙有毒吗前面就已经提到过,秋水仙中含有不少剧毒的生物碱,其中就包括秋水仙碱,口服6毫克秋水仙碱就会致人死亡。

因此秋水仙的花和球茎在破损之后尽量不要拿手直接触碰,更不能食用,那么秋水仙碱中毒的症状和抢救措施是怎样的呢?1.秋水仙碱中毒症状秋水仙碱的中毒症状与砷中毒类似:中毒后2至5小时出现症状,包括口渴和喉咙有烧灼感,发热,呕吐,腹泻,腹疼和肾衰竭。

随后伴有呼吸衰竭并引起死亡。

2.秋水仙碱中毒后怎么办目前,秋水仙碱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应尽早采取催吐、洗胃、导泻等清除毒物的措施,同时积极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其他对症处理,比如保护心、肺、肾功能,必要时给予吸氧、机械通气、升白细胞药物、营养支持。

以上就是我们亲农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秋水仙的功效、秋水仙中毒后的处理办法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看完了这篇文章对秋水仙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种植过程中要避免直接接触到秋水仙的汁液,更不可随意食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水仙碱及其提取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综述

化学系 094班 30号 张景越 秋水仙碱及其提取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综述

摘要:秋水仙素,一种生物碱,因最初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出来,故名,也称秋水仙碱。纯秋水仙素呈黄色针状结晶,熔点157℃。易溶于水、乙醇和氯仿。味苦,有毒。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破坏纺锤体,使染色体停滞在分裂中期。这种由秋水仙素引起的不正常分裂,称为秋水仙素有丝分裂。在这样的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虽然纵裂,但细胞不分裂,不能形成两个子细胞,因而使染色体加倍。自1937年美国学者布莱克斯利(A.F.Blakeslee)等,用秋水仙素加倍曼陀罗等植物的染色体数获得成功以后,秋水仙素就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学、遗传学的研究和植物育种

关键词:秋水仙素 植物碱 百合 有丝分裂 染色体加倍

Abstract: colchicine, an alkaloid, Liliaceae colchicine due to the initial extracted, hence the name, also known as colchicine. Pure colchicine was a yellow needle crystal, melting point 157 ° C. Soluble in water, ethanol and chloroform. Bitter,poisonous. Colchicine inhibition of mitosis, destruction of the spindle, thechromosomes stuck in metaphase. This colchicine caused abnormal division,called colchicine is known as mitosis. This mitosis, the chromosomes althoughinterhemispheric, but the cells do not split, can not form two daughter cells, making the chromosome doubling. Since the 1937 American scholar Blakeslee(AFBlakeslee), with colchicine doubling of Datura and other plants thechromosome number to be successful, colchicine was widely used in cytology,genetics and plant breeding

Keywords:colchicine plant alkaloid lily mitosis chromosome doubling 前言:生物碱一般都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如白屈菜红碱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抗菌作用,博落回生物碱对多种真菌具有抗菌作用;黄连中的小蘖碱,可以广谱抑制病原微生物,如真菌、细菌和原虫,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但迄今为止,秋水仙碱对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活性的报道较少。

正文:水仙,百合属百合科草本植物,具有润肺止咳 、宁心安神的功效。百合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其中最有价值的生理活性物质卓酚酮类生物碱——秋水仙碱能抑制有丝分裂,破坏纺锤体,使染色体停止在分裂中期,还可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临床上可用来治疗癌症如乳腺癌、皮肤病、白血病等,还可治疗何杰金氏病,治疗家族性地中海热、肾脏淀粉样变、某些皮肤病及纤维化性疾病,并对原发性痛风有特异作用。

中文名称:秋水仙碱 英文名称:colchicine 其他名称:秋水仙素 定义:可与微管蛋白异二聚体结合,抑制微管装配的一种生物碱。常用于制备中期染色体。

生物碱的存在形式和性质: 生物碱通常为无色固体、味苦.只有少数生物碱如烟碱、毒芹碱在常温下为液体.生物碱大多数具有旋光性,自然界存在的多是左旋体.左旋体和右旋体的生理作用往往差别很大,一般具有疗效的是左旋体. 游离状态的生物碱根据溶解性能分为亲脂性生物碱和水溶性生物碱两大类.亲脂性生物碱数目较多,绝大多数胺碱和仲胺碱都属于这一类.它们易溶于苯、乙醚、氯仿、卤代烷烃等极性较低的有机溶剂,在丙酮、乙醇等亲水性有机溶剂中也有较好的溶解度,而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或者几乎不溶.水溶性生物碱主要有季铵型生物碱,数目较少,它们易溶于水、酸水和碱水,在甲醇和正丁醇等极性大的有机溶剂中可溶解,但不溶于无极性或极性低的有机溶剂.具碱性的生物碱能和酸相结合生成盐.生物碱盐易溶于水,难溶或不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但可以溶于甲醇或乙醇.

秋水仙碱相关性状及作用: 1 药理作用:秋水仙碱通过:①和中性粒细胞微管蛋白的亚单位结合而改变细胞膜功能,包括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粘附和吞噬作用;②抑制磷酸酯酶A2,减少单核细胞和中性白细胞释放前列腺素和白三烯;③抑制局部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6等,从而达到控制关节局部的疼痛、肿胀及炎症反应。

2 染色体作用:秋水仙素是诱变多倍体效果最好的药剂之一。它的作用机理是:当细胞进行分裂时,一方面能使染色体的着丝点延迟分裂,于是已复制的染色体两条单体分离,而着丝点仍连在一起,形成“X”形染色体图象(称为C-有丝分裂,即秋水仙效应有丝分裂);另一方面是引起分裂中期的纺锤丝断裂,或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结果到分裂后期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而重组成一个双倍性的细胞核。这时候,细胞加大而不分裂,或者分裂成一个无细胞核的子细胞和一个有双倍性细胞核的子细胞。经过一个时期以后,这种染色体数目加倍了的细胞再分裂增长时,就构成了双倍性的细胞和组织。 秋水仙素不论是破坏还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作用都是一时的。秋水仙素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细胞不分裂,——然后过一段时间秋水仙素代谢掉,不再起作用,细胞继续分裂,——然后才是“染色体数目加倍”(着丝点的分裂)。着丝点的分离与纺锤体无关,因为在用秋水仙素处理,破坏微管的情况下,两条单体也可以分开。这是由于Ca离子的诱导,使着丝点分开后,再由纺锤体牵引移向两极,也就是说纺锤体只起牵引染色体的作用。

3 秋水仙碱的毒性及造成的不良反应:秋水仙碱有剧毒,常见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胃肠反应是严重中毒的前驱症状,症状出现时即行停药,肾脏损害可见血尿、少尿、对骨髓有直接抑制作用、引起粒细胞缺乏、再生障碍性贫血。 (1)消化道反应:是最常见的副作用。许多痛风病人在服用秋水仙碱后出现恶心、食欲减退、呕吐、腹部不舒适感以及腹泻。有的病人因恶心呕吐或者腹泻较为严重而无法坚持用药。 (2)骨髓毒性反应:主要是对骨髓的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导致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3)肝脏损害:可引起肝功能异常,严重者可发生黄疸。 (4)肾脏损害:可出现蛋白尿现象,一般不会引起肾功能衰竭。 (5)其它副作用:包括脱发、皮肤过敏、精神抑郁等。 为减轻秋水仙碱的副作用,也可以在急性期使用芬必得、双氯芬酸钠等止痛片,如果有肝肾功能损害就只能使用天然的消炎药物如天然虾青素(asta)、二甲基砜(DSM)等。 4 药用途径:通过减低白细胞活动和吞噬作用及减少乳酸形成从而减少尿酸结晶的沉积,减轻炎性反应,而起止痛作用。主要用于急性痛风,对一般疼痛、炎症和慢性痛风无效;可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有抗肿瘤作用,但毒性大,现已少用。 对乳腺癌疗效显著,对子宫颈癌、食管癌、肺癌可能也有一定疗效。部分病人的肿瘤缩小,有利于手术切除。

5 植物学应用:从1937年开始,秋水仙碱成为诱变植物多倍体的最佳药剂。秋水仙碱对大多数植物以及对它的许多部位发生作用。常用于处理种子、茎生长点、幼芽、花芽、花粉粒和卵细胞等。处理的对象不同,所用秋水仙碱的浓度和处理时间也不同,一般以0.2%浓度的水溶液应用较多。

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1 水提取法: 直接以水作为溶剂,此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但提取次数多,水用量大.如蒙药忠论-5汤提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 酸水提取法: 水溶液提取法对那些碱性较弱不能直接溶解于水的生物碱提取,就可以采用偏酸性的水溶液,使生物碱与酸作用生成盐而得到提取.具有碱性的生物碱在植物体中多以盐的形式存在,而弱碱性或中性生物碱则以不稳定的盐或游离碱的形式存在.故常用0.5%~1%的乙酸、盐酸等为溶剂.蝙蝠葛根粗总碱的提取,可采用0.5%硫酸溶液提取,再利用大多数游离的生物碱难溶于水的性质,采用碱水沉淀法制得粗总碱,然后采用苯回流连续提取的方法,萃取出脂溶性部分,再利用蝙蝠葛酚性生物碱可溶于一定生物碱的性质,用50%氢氧化钠萃取出总酚性生物碱;采用此工艺制得的总碱为淡黄色粉末,经6次小试和6次放大制备酚性总碱取得率稳定到粗总碱的35%左右.

3 醇提法: 游离生物碱及其盐类一般都能溶于甲醇和乙醇,因此它们作为生物碱的提取溶剂,应用较为普遍,甲醇及性比乙醇极性大,对生物碱的溶解性能比乙醇好,它的沸点也比乙醇低,但对视神经的毒性大,所以除实验室有使用甲醇为生物碱提取溶剂外,多数用乙醇为溶剂,有时也用稀乙醇(60%-80%)作溶剂,通常采用酸水-碱化-亲脂性溶剂萃取的方法反复进行.通过实验证明,取不同浓度的醇夜提取生物碱,其提取效率不同.

4 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法:大多数生物碱是脂溶性的,所以可以用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常用溶剂有:氯仿、 二氯、 甲烷、 苯. 如华北乌头中生物碱的提取,将华北乌头根及花粉碎过3 号筛,分别用10% Na2 CO3 溶液湿润,加苯冷浸1周,过滤, 滤液用液25% HCL 提取,将盐酸捉取液碱化至PH= 10,用氯仿提取即得乌头碱. 但是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法一般不适用于植物中生物碱的系统分离研究,只适用于药用生物碱的提取.

5 渗漉- 薄膜蒸发连续提取法:适用于在所选提取溶剂中溶解度不大及遇热不稳定的生物碱的提取. 此法的提取装置是由渗漉提取器、 薄膜蒸发器及气液分离器等组成, 是渗漉提取、 浓缩及溶剂挥收同时进行.根据延胡索乙素受热、 受光易氧化变质的性质, 实验显示将渗漉、 回流两种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将不同浓度乙醇渗漉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认为以65%或 80%乙醇渗漉的提取效果为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