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 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与方法

中国矿业大学 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与方法
中国矿业大学 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与方法

《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与方法》

上机实验报告

学号:07103081

姓名:罗京辉

班级:测绘10-2班

指导教师:王中元

学院:环境与测绘学

环境与测绘学院

实验一、扫描矢量化

一、实验目的

1、熟悉Cass制图环境。

2、掌握在计算机制图中扫描矢量化处理。

3、掌握用南方Cass制图软件扫描矢量化的基本步骤与基本方法。

4、进一步对计算机制图课堂知识加深了解。

二、实验原理

扫描矢量化其基本原理是对各种类型的数字工作底图如纸质地图、黑图或聚酯薄膜图,使用扫描仪及相关扫描图像处理软件,把底图转化为光栅图像,对光栅图像进行诸如点处理、区处理、桢处理、几何处理等,在此基础上对光栅图像进行矢量化处理和编辑,包括图像二值化、黑白反转、线细化、噪声消除、结点断开、断线连接等。这些处理由专业扫描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其中区处理是二值图像处理(如线细化)的基础,而几何处理则是进行图像坐标纠正处理的基础,通过处理达到提高影像质量的目的。然后利用软件矢量化的功能,采用交互矢量化或自动矢量化的方式,对地图的各类要素进行矢量化,并对矢量化结果进行编辑整理,存储在计算机中,最终获得矢量化数据,即数字化地图,完成扫描矢量化的过程。

数据采集是数字化图最重要的工作,在数字化过程中各种地物的数字化均有自身特点,因而,在数字化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类型地物的特点进行数据采集。

对于点状类符号(如独立地物符号),仅需采集符号的定位点数据;对折线类型的线状符号只需采集各转折点数据;曲线类型的线状符号,只对其特征点的数据进行采集,由程序自动拟合为曲线,特征点的选择同地形测图时的方法相同,曲线上明显的转弯点等均是特征点。对于斜坡、陡坎、围墙、栏杆等有方向性的线状类符号,数据的采集要结合图式符号库的具体算法进行,数据采集只在定位线上进行,采集数据的前进方向的选择要按软件图式符号库的规定进行,如规定有方向性的线状类符号的短毛线或小符号在前进方向右侧(或左侧),由此可结合图上符号的具体位置决定数据采集的前进方向;对面状类符号,则只需采集在其轮廓线上的拐点或特征点。面状符号内部有填充符号时,面状符号的轮廓线必须闭合。

三、实验数据

在本次实验中,我所用实验数据为王老师提供的Tif格式的地形图中第二幅地图,数据如下:

四、实验步骤

运行南方Cass软件,在Cass中载入数据:

步骤:工具->光栅图像->插入图像。

图象纠正,对图象进行变形纠正并赋以坐标:

步骤:工具->光栅图像->图像纠正。

图像纠正完毕后,进行矢量化处理

(1)对线状要素数字化:

对于线状要素,首先点击多段线命令,然后在图上选择要素的特征点,连成多段线。

对于曲线部分,用折线段来替代,曲率小时取点较少,大时可多取些点,尽量避免冗余数据。

数据采集要尽量与原图保持一致,但要识别出原图中模糊、毛刺、斑点等质量问题,做到精益求精。数字化时,要正确划分要素个体,不要多个要素连成一体,也不要单一要素分成若干段。对于能用线状符号描述的,只需数字化符号的中心线或控制线、边界线即可;不能用符号描述的,可以整体数字化。数字化时,有时找中心线很困难,可以沿着某边数字化,完成后再整体平移到中心线处。数字化具有平行、垂直、相交、相切、相连等关系的要素,需要使用捕捉功能,以及复制、镜象、旋转等操作,保证要素的精确、完整。

(2)对面状要素数字化:

对于面状要素,首先点击多段线命令,然后在图上选择面域边界的特征点,连成闭合的多段线。对面状要素,数字化为闭合的多段线,一定在结束时选择闭合命令,或在多段线属性中选择闭合,首尾点重合不表示闭合。数据点的采集要符合实际,如房屋的墙体一般是平直的,并且前后面保持平行,对于共用边界,要严格保证边界的一致,不要出现空洞、交叠的现象,做到不重、不漏。可以采用捕捉、复制等手段。对于不同层要素,也要注意相互的关系,点与线、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等的关系是否正确。

(3)对点状要素数字化:

对于点状要素,数字化为点,点的采集要尽量位于要素中心,可以适当放大要素。

五、成果截图

六、实验体会

通过本次试验我熟悉了AutoCAD制图环境;掌握在计算机制图中扫描矢量化处理;掌握用南方Cass制图软件扫描矢量化的基本步骤与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计算机制图课堂知识加深了解。本次实验我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说如何加图幅、图名、图框,辨认地形图上不清晰的地物符号、文字,最终经过请教同学和老师最终操作问题得以解决。受益匪浅!

实验二、高级语言图形编程

一、实验目的

掌握直线段、基本曲线曲面的生成算法,并用VC++实现算法,包括中点法生成直线,微分数值法生成直线段,圆、椭圆、抛物线等生成。

二、实验内容

用不同的方法生成斜率不同的直线段,比较各种方法的效果。自己设计一个图形,比如椭圆的生成算法,其它曲线如抛物线、圆都用类似的算法生成。

三、实验代码(摘录)

CDrawView::CDrawView()

{

// TODO: add construction code here

m_Dragging = 0;

m_IsRect = FALSE;

m_hArrow =

AfxGetApp()->LoadStandardCursor(IDC_A RROW);

m_hCross =

AfxGetApp()->LoadStandardCursor(IDC_C ROSS);

m_PenDotted.CreatePen(PS_DOT, 1, RGB(0,0,0));

m_cTextColor = RGB(0,0,0);

m_lf.lfHeight = 30;

m_lf.lfWidth = 0;

m_lf.lfEscapement = 0;

m_lf.lfOrientation = 0;

m_lf.lfWeight = FW_NORMAL;

m_lf.lfItalic = FALSE;

m_lf.lfUnderline = FALSE;

m_lf.lfStrikeOut = FALSE;

m_lf.lfCharSet = GB2312_CHARSET;

m_lf.lfOutPrecision =

OUT_STROKE_PRECIS;

m_lf.lfClipPrecision =

CLIP_STROKE_PRECIS;

m_lf.lfQuality = DRAFT_QUALITY;

m_lf.lfPitchAndFamily = VARIABLE_PITCH|FF_MODERN;

strcpy(m_lf.lfFaceName, "仿宋_GB2312");

}

CDrawView::~CDrawView()

{

}

BOOL

CDrawView::PreCreateWindow(CREATESTRU CT&cs)

{

// TODO: Modify the Window class or styles here by modifying

// the CREATESTRUCT cs

m_ClassName = AfxRegisterWndClass(CS_HREDRAW|CS_VRE DRAW, 0,

(HBRUSH)::GetStockObject(WHITE_BR USH), 0);

cs.lpszClass = m_ClassName;

returnCScrollView::PreCreateWindo w(cs);

}

///////////////////////////////////// ///////////////////////////////////// ///

// CDrawView drawing

voidCDrawView::OnDraw(CDC* pDC)

{

CDrawDoc* pDoc = GetDocument();

ASSERT_VALID(pDoc);

CSizeScrollSize = GetTotalSize();

pDC->MoveTo(ScrollSize.cx, 0);

pDC->LineTo(ScrollSize.cx, ScrollSize.cy);

pDC->LineTo(0, ScrollSize.cy);

CRectClipRect;

CRectDimRect;

CRectIntRect;

CDrawBase *pDraw;

pDC->GetClipBox(&ClipRect);

intNumDraws = pDoc->GetNumDraws();

for(int Index = 0; Index

{

pDraw = pDoc->GetDraw(Index);

DimRect = pDraw->GetDimRect();

if(IntRect.IntersectRect(DimRect, ClipRect))

pDraw->Draw(pDC);

}

}

voidCDrawView::OnInitialUpdate()

{

CScrollView::OnInitialUpdate();

CSizesizeTotal;

sizeTotal.cx = 800;

sizeTotal.cy = 600;

SetScrollSizes(MM_TEXT, sizeTotal);

}

四、成果截图

五、实验体会

通过这次上机练习,我学会了VC++ MFC的简单使用,即如何用MFC编写可视化的界面。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如何编写MFC程序。通过询问老师和查阅资料,学会了简单的MFC编程,这是这次实验收获最大的地方。另外,通过生成直线。曲线算法的程序编写,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例如:直线的中点算法、Bresenham 算法思想、直线的数值微分法的理解。

实验三、构建TIN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是通过Cass7.0成图系统来熟悉数字地图的不规则格网的生成算法,通过实验了解TIN的概念,TIN生成中对几何三角形的形状的要求,掌握TIN生成的两种基本算法,明白其原理,算法的基本步骤,不但能够熟练地使用相关软件进行TIN图的生成,还能够在高级程序开发语言上进行TIN生成算法的实现,为制图系统的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内容

利用Cass7.0成图系统来熟悉数字地图的不规则格网的生成算法,熟练地使用相关软件进行TIN图的生成,包括等高线的生成及一些相关的操作。

三、实验过程

1.打开南方Cass7.0软件,将待要进行处理的图形数据加载到当前窗口。

2.仔细观察地图,确定将要生成TIN格网的大致区域,用Cass工具栏中的多段线工具圈画出进行TIN生成的区域,要求是该区域必须是闭合的。

3.点击主菜单上的“等高线按钮”,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建立DTM”选项,出现如下图的对话框:选择“由图面高程点生成”“显示建三角网结果”。

4.在Cass左下角的命令行中出现2个选项,选择第一个:选取高程点的范围。

5.根据提示选择建模区域边界。

6.我们将会看见在选定的区域内出现了TIN格网。

分析可知:生成的三角形中个别三角形边长过大,不符合三角形形状的三条原则,要进行适当的删除操作。

具体方法是:在主菜单上的“等高线按钮”,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删除三角形”,然后用鼠标选中将要删除的三角形,则会将该三角行的一边删除。

7.有时我们划定的区域外有已知的高程点,则将未连成三角形的三个地形点(测点)连成一个三角形。

具体操作如下:在主菜单上的“等高线按钮”,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增加三角形”,依次为顶点1:顶点2:顶点3:用鼠标在屏幕上指定,系统自动将捕捉模式设为捕捉交点,以便指定已有三角形的顶点。增加的三角形的颜色为蓝色,以便和其他三角形区别。当增加完三角形确认无误后,请立即进行修改结果存盘。

8. 重组三角形

功能:通过改换三角形公共边顶点重组不合理的三角网。指定两相邻三角形的公共边,系统自动将两三角形删除,并将两三角形的另两点连接起来构成两个新的三角形。如果因两三角形的形状无法重组,会有出错提示。

具体操作如下:在主菜单上的“等高线按钮”,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选择“重组三角形”,然后按命令提示操作。

9.加入地性线

功能:由于等高线是与地性线是互相垂直的关系,所以在建三角网时要考虑到地性线的位置。

具体操作如下:在主菜单上的“等高线按钮”,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加入地性线”,然后按命令提示操作。

10. 删除三角网

功能:删除整个DTM三角网图形。当您想单看等高线效果时,需要执行此功能删除三角网。

具体操作如下:在主菜单上的“等高线按钮”,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删

除三角形”,然后按命令提示操作。

11.三角网存取

功能:可将已经建立好的三角网DTM模型保存到文件中,随时调用。

具体操作如下:在主菜单上的“等高线按钮”,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选择“三角网存取”,然后按命令提示操作。

12.修改结果存盘

功能:将修改好的DTM三角网存入文件。

具体操作如下:在主菜单上的“等高线按钮”,在出现的下拉菜单中选择“修改结果存盘”,然后按命令提示操作。

四、成果截图

五、实验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熟练掌握了Cass7.0成图系统进行TIN图的生成的步骤,熟悉了数字地图的不规则格网TIN生成中对几何三角形的形状的要求,明确了TIN生成的两种基本算法,明白其原理,算法的基本步骤,但是在操作中关于三角形的删减和如何进行更合理的增加,如果选择是精度更好还是存在一些模糊。希望以后通过更多的练习来更加熟悉这些步骤。

实验四、利用TIN生成等高线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是在TIN的生成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次实验要利用TIN的生成实验的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通过本次实验既能对TIN的生成实验的复习巩固和再提高,也能够明白利用TIN生成等高线的原理、方法和基本步骤,增强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对课本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的内容是在TIN的生成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三角形顶点的高程值和等高线高程的关系,判断等高线是否与三角形相交。TIN在追踪等高线时,首先寻找追踪起点寻找到等高线的一个起点所在的三角形就可以开始追踪。在TIN中,追踪等高线的过程从起点三角形开始,依次处理邻接的三角形,根据邻接三角形具有共同边的性质,逐一确定等高线延伸方向上的三角形。追踪时,等高线每经过的一个三角形都被加注标记,以避免重复检索。

三、实验过程

1.打开Cass7.0软件,将TIn生成实验的数据加载到当前窗口。。

2.在主菜单上点击“等高线”按钮,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绘制等高线”选项。

3.接下来会弹出“绘制等值线”窗口,在该窗口中选择等高距为1米,拟合方式为“三次B样条拟合”,窗口图如下:

4.等高线由软件系统自动生成,生成后对等高线图进行分析,确定等高线的高程值。

等高线内插

功能:当等高线过疏时,通过此功能在其中内插等高线(合适时跳过此步骤)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在主菜单的“等高线”按钮下拉框中有“等高线内插”选项,点击此选项然后根据命令区提示进行。

6. 等值线过滤

功能:当等高线或等深线过密时,通过此功能删除部分等高线或等深线(合适时跳过此步骤)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在主菜单的“等高线”按钮下拉框中有“等高线过滤”选项,点击此选项然后根据命令区提示进行。

7. 删全部等高线

功能:删除屏幕上的全部等高线(当绘制的等高线不合适或者不想要时执行此操作,此操作慎用)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在主菜单的“等高线”按钮下拉框中有“删除全部等高线”选项,点击此选项然后根据命令区提示进行。

8. 查询指定点高程

功能:查询图面上任一点的坐标及高程。如之前没有建立过DTM,系统会提示输入数据文件名。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在主菜单的“等高线”按钮下拉框中有“查询指定点高程”选项,点击此选项然后根据命令区提示进行。

9. 等高线修剪

功能:提供强大的等高线修饰功能。

10. 等高线注记

有二级菜单,分别为单个高程注记、沿直线高程注记、单个示坡线、沿直线示坡线,现将各功能说明如下:

(1)单个高程注记

功能:在指定点给某条等高线注记高程。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

(2)沿直线高程注记

功能: 在选定直线与等高线相交处注记高程。(直线必须是line命令画出的)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

(3)单个示坡线

功能:给指定等高线加注示坡线,特别在等高线稀疏区。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

(4)沿直线示坡线

功能: 在选定直线与等高线相交处注记示坡线。(直线必须是line命令画出的)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

11. 等高线局部替换

有二级菜单,分别为已有线、新画线,现将各功能说明如下:

(1)已有线

功能:手工修改生成的等高线。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

(2)新画线

功能:手工修改生成的等高线。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

12. 复合线滤波

功能:减少复合线上的结点数目,便于部分修改复合线形状。减少存储空间。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在主菜单的“等高线”按钮下拉框中有“复合线滤波”选项,点击此选项然后根据命令区提示进行。

13. 三维模型

有二级菜单,分别为绘制三维模型、低级着色方式、高级着色方式、返回平面视图,现将各功能说明如下:

(1)绘制三维模型

功能:在屏幕上绘制已经建立的DTM模型的三维图形。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执行此菜单后,在弹出对话框中输入高程点数据文件名。

(2)低级着色方式

功能:将三维模型进行半色调着色处理。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

(3)高级着色方式

功能:将三维模型进行全面的着色处理,得到美观的着色效果图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执行此菜单后,会弹出一个对话框,一般直接敲[RENDER]按钮或修改了其它的选项后再敲[RENDER]按钮即可。

(4)返回平面视图

功能:回到平面视图显示方式,同时删除三维图形。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执行此菜单后,见命令区提示。

14.坡度分析

坡度分析可方便地检查DTM模型中存在的错误,如高程异常等。

有二级菜单,分别为颜色配置、颜色填充、低级着色方式、高级着色方式。

四、成果截图

依据上述实验过程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下:

局部图显示:

五、实验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利用TIN生成等高线的过程与原理,用的方法是利用不规则三角网进行的,通过此次实验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的了解,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促理论,融会贯通。计算机制图做出我们测绘专业一门很重要的课程,自己还是非常重视,尤其是南方CASS软件更是值得学习的软件,不过我们现在还操作不是非常熟练而且一些原理和方法还是比较模糊,这需要课后大量的时间去练习和钻研,这也是需要我们去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理解。

大学就业率高的理科专业排名(2)完整篇.doc

2017大学就业率高的理科专业排名(2) 2017大学就业率高的理科专业排名(2) 2017理科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排名NO.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青睐指数:★★★★★ 毕业生/年:100000人以上 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数字逻辑、数字分析、通信原理概论、模拟电子技术、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系统分析与控制、信号处理原理等。 就业前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发展起来的,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使计算机的功能不仅仅只是替代人脑的一些脑力运算工作,还成为了信息时代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该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等。 无论是重点大学还是一般大学,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都属于热门专业,在不同批次院校中录取分数都比较高,但是由于大量学校盲目上马此类专业,其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良莠不齐,如果选报学校不当,毕业后只能去从事卖电脑或维修电脑的一般工作。就目前社会的需求情况来看,以下四类计算机人才比较吃香:软件编程人才,网络工程人才,信息安全人才,电脑动画人才。 这个专业设置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发展速度却异常惊人。全国各级各类的高校几乎都开设了这个专业,成为招收理工科考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随之而来的是就业率的急剧下降,有的排行榜统计甚至把该专业就业率归入倒数之列。

就业目标 软件开发工程师:在软件公司设计开发各种软件产品和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人员: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和维护单位的各种信息系统;硬件开发设计人员:在电脑公司设计开发各种信息硬件产品。 提示 1.报考这个专业的考生需要活跃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它最适合数学成绩好的考生报考。 2.该专业也可以授予理学学士学位。与计算机相关的职业,基本上都属于年轻人的事业,从事此类工作着实累人,熬夜加班是常有的事,而且淘汰率极高。 点评:该专业毕业生容易就业,薪资水平高,但是二本及以下的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好,因为二本学生很难学到过硬的技术本领,一本以上的名校学生容易学出较强的专业知识本领,容易获得高薪工作。 2017理科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排名NO.2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青睐指数:★★★★☆ 毕业生/年:80000 100000人 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绘图、控制工程基础、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机电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等。 就业前景 该专业是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和先进的自动化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机电一体化的宽口径专业,

机械设计基础

机器是执行机械运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信息。 机构是用来传递运动和力的、有一个构件为机架的、用构件间能够相对运动的连接方式组成的构件系统 区别:机构只是一个构件系统,而机器除构件系统之外,还包含了电气、液压等其他装置;机构只用于传递运动和力,而机器除传递运动和力之外,还具有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信 息的功能。但是,在研究构件的运动和受力情况时,机器与机构并无差别。 ①自锁:当传动角0°,压力角90°时,无论如何增加动力,机构也无法运动的情况就叫做自锁②当斜面倾角小于摩擦角时,滑块不能在重力作用下自行下滑,即处于自锁状态。这为矩形螺纹自锁的条件③与矩形螺纹分析相同,若螺纹升角小于当量摩擦角,则螺纹具有自锁性能,如不施加驱动力矩,无论轴向驱动Fa 多大,都不能使旋副相对运动。考虑到极限情况:自锁条件为:ψ<ρ’ 传动角为零的位置称为死点位置。死点位置会使机构的从动件出现卡死或运动不确定现象。为了消除死点位置的不良影,可以对从动曲柄施加外力,或利用飞轮机构及构件自身的惯性 作用,使机构通过死点位置。死点位置对传动虽然不利,但是对某些夹紧装置却可用于防松。 打滑:若带所需的圆周力超过带与轮面间的极限摩擦力总和时,带与带轮将发生显著的相对滑动 弹性滑动:由于材料弹性变形而产生的滑动 区别:弹性滑动和打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打滑是指由于过载引起的全面滑动,应当避免。弹性滑动是由紧、松边拉力差引起的,只要传递圆周力,出现紧边和松边,就一定会发生弹性滑动,所以弹性滑动是不可避免 公用:用来支持旋转的机械零件和传递转矩 四大要求:①轴应便于加工,轴上零件要易于装拆(制造安装要求)②轴和轴上零件要有准确的工作位置(定位)③各零件要牢固而可靠地相对固定(固定)④改善受力状况,减少应力集中和提高疲劳强度。 1、平面双曲柄机构运动不确定性解决方法: ① 加装飞轮,利用惯性②增加一个平面曲柄③将两组平行曲柄机构错开排列 2、偏心轮的优点:这样不仅增大了轴颈尺寸,提高了偏心轮的强度和刚度,而且当轴颈位于中部时,还可安装整体式连杆,使结构简化。 3、具有急回特性的四杆机构:曲柄摇杆机构 、偏置曲柄滑块机构、摆动导杆机构 4、凸轮机构主要凸轮、从动件和机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 5、优点:只需设计适当的凸轮轮廓,便可使从动件得到所需的运动规律,并且机构简单,紧凑,设计方便。 缺点:凸轮与从动件之间为点接触或线接触,易磨损,所以常用于传动不大的控制机构中。 6、齿轮结构的优点:①使用的圆周速度和功率范围广②效率较高③传动比较稳④工作可靠性高⑥可实现平行轴、任意角相交轴和任意角交错轴之间的传动。 缺点是:①要求较高的制造和安装精度,成本较高②不适宜于远距离两轴之间的传动。 7、基圆越大,它的渐开线在K 点的曲率半径越大,即渐开线愈趋平直 8、两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必须分别相等。 9、齿轮加工方法:成形法,范成法 10、变位齿轮和标准齿轮的比较: ① 模数、压力角和分度圆直径不变②齿厚、齿槽 宽、齿顶高和尺高发生变化 11、键连接的类型,特点: ① 平键连接:a 优点: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对 中性较好。b 缺点:不能承受轴向力,对轴上零件不能起到轴向固定作用。②半圆键连接:a 优点:对中性较好,工艺上较方便。b 缺点:键槽较深,对轴的削弱力较大。③楔键连接:a 优点:能承受单方向的轴向力。b 缺点:楔键打入时,迫使轴和轮产生偏心 12、轮齿的失效形式:轮齿折断,齿面磨损,齿面点蚀,齿面胶合,齿面塑性变形。 13、斜齿轮传动的优缺点 优点:a 斜齿轮齿面上的接触线是倾斜的,一对齿轮是逐渐进入齿合的, 故传动平稳。b 重合度大,承载能力高,适用于高度重载传动。c 斜齿轮不发生根切的最少齿数比值齿轮少, 有利于减少结构尺寸。d 可以通过调整螺旋角来配凑斜齿轮传动的中心距。

2002-2016年中国矿业大学808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汇编

2017版中国矿业大学《808机械原理》全套考研资料 我们是布丁考研网中国矿大考研团队,是在读学长。我们亲身经历过中国矿大考研,录取后把自己当年考研时用过的资料重新整理,从本校的研招办拿到了最新的真题,同时新添加很多高参考价值的内部复习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希望能帮助大家成功考入中国矿大。此外,我们还提供学长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服务,适合二战、在职、基础或本科不好的同学,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重点和考点。有任何考中国矿大相关的疑问,也可以咨询我们,学长会提供免费的解答。更多信息,请关注布丁考研网。 以下为本科目的资料清单(有实物图及预览,货真价实): 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原理》全套考研资料 一、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原理》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11月份统一更新)2015年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4年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3年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2年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1年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0年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9年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8年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6年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5年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4年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3年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2年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原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二、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原理》期中期末试卷及答案 三、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原理》笔记 1、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原理》复习要点 2、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原理》本科生课件 3、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原理》参考书目、考试大纲、适用专业 四、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原理》习题集 1、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原理》近十年考研真题题型及要点分析 五、赠送(电子版,邮箱发送) 1、机械原理复习经验及流程 2、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学院2011-2016年报录比 3、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学院2012-2016年复试分数线 4、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学院硕士生导师简介及联系方式 以下为截图预览: 2015年真题答案

信息工程专业介绍

信息工程专业介绍: 1.专业简介:信息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把信息技术列为21世纪发展战略计划的首位。信息工程是一门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传输、存储和显示技术的学科。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在信息工程,重点是光电信息工程领域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的高级信息工程科技人才。毕业生将在光电信号的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显示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企业管理中展示才华。 2.主修课程:光电信息物理基础、光电子学、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图像处理、传感器原理技术、光电检测技术、自动控制理论、光纤通信、计算机通讯网络、工程光学、微机原理、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与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电路基础以及有关数理基础和工程基础方面的课程。 3.毕业去向:本专业历年输送了大量优秀毕业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除此之外,主要为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电信部门、信息产业部门、企事业单位及有关公司录用,从事光电信息工程与技术、通信工程与技术、光电信号检测、处理及控制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很广的范围。电话交换局里怎样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象,我们周围的网络怎么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知识。我们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进行维护和更先进的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 你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以及结合计算机的实验。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自己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的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对整体进行了解,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的设计。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日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社会需求量相当大。现在是一个热门专业。 毕业后干什么——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开发以及技术管理等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各行业大都需要本专业人才,而且薪金很高。可成为: 电子工程师——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起薪一般2000元——6000元/月; 项目主管—策划一些大的系统,经验、知识要求很高,起薪一般4000元/月以上; 还可以继续进修成为教师,进行科研项目等 专业是个好专业:适用面比较宽,和计算机、通信、电子都有交叉;但是这行偏电,因此动手能力很重要;另外,最好能是本科,现在专科找工作太难了!当然大虾除外 本专业对数学和英语要求不低,学起来比较郁闷要拿高薪,英语是必需的; 吃技术这碗饭,动手能力和数学是基本功当然,也不要求你成为数学家,只要能看懂公式就可以了,比如微积分和概率统计公式,至少知道是在说些什么而线性代数要求就高一些,因为任何书在讲一个算法时,最后都会把算法化为矩阵计算(这样就能编程实现了,而现代的电子工程相当一部分工作都是编程) 对于动手能力,低年级最好能焊接装配一些小电路,加强对模拟、数字、高频电路(这三门可是电子线路的核心)的感性认识;工具吗就找最便宜的吧!电烙铁、万用表是必需的,如果有钱可以买个二手示波器电路图吗,无线电杂志上经常刊登,无线电爱好者的入门书对实际操作很有好处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二级齿轮减速器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二级齿轮减速器设计 学院:xxxx 班级: 设计者:xxx 学号:xxxxxxxx 指导老师:xxx 完成日期:2011年7月6日

目录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 (2) 1.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目的 1.2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内容 1.3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步骤 第二部分设计题目 (5) 第三部分电动机的选择 (6) 3.1 电动方案的分析与拟定 3.2 电动相关参数选择与计算 第四部分齿轮参数计算 (9) 4.1 齿轮设计方案的分析与拟定 4.2高速级齿轮的选择与校核 4.3低速级齿轮的选择与校核 第五部分各轴参数核算 (15) 4.1 参数核算原因 4.2轴参数核算 第六部分联轴器的选择 (17) 6.1高速轴连轴器 6.2低速轴联轴器 第七部分减速器内轴的设计 (18) 7.1高速轴的设计 7.2中间轴的设计 7.3低速轴的设计 第八部分电动机箱体设计 (19) 第九部分设计感想 (20)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 1.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目的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和部分非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机械设计训练,是机械设计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重要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教学环节,其基本目的是: 1、通过机械设计课程的设计,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结合生产实际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深化和扩展。 2 、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通用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的设计原理和过程。 3、进行机械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如计算、绘图、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图册、标准和规范等)以及使用经验数据,进行经验估算和数据处理等。 1.2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内容 选择作为机械设计课程的题目,通常是一般机械的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课程设计的内容通常包括: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方案;选择电动机;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传动零件、轴的设计计算;轴承、联轴器、润滑、密封和联接件的选择及校核计算;箱体结构及其附件的设计;绘制装配工作图及零件工作图;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我在在设计中完成了以下工作: ①减速器装配图1张(A1图纸); ②零件工作图2张(低速级齿轮轴、高速级轴,A3图纸);

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岩石力学知识点

矿山岩石力学知识要点 1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engineering (1)岩石力学定义/definition of rock mechanics :(P1) (2)岩石力学固有复杂/inherent complexities in rock mechanics :(P2-4)rock structure/岩石内部普遍存在岩石结构面,size effect ,tensile strength ,effect of groundwater ,weathering (3)岩石力学项目实施过程/implementation of a rock mechanics program :(P7-9)(Fig .1.3)通常按照下列五个方面依次进行,即Site characterization/,mine model formulation ,design analysis ,rock performance monitoring ,retrospective analysis ,而基于现场实测的反分析结果又进一步指导进行必要的、新的Site characterisation ,mine model formulation 和designanalysis ,改善实施效果。 2 Stress and infinitesimal strain (1)应力/stress :(P10)the intensity of internal forces set up in a bod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 set of applied surface forces . (2)正应力/normal stress component :(P11)应力在其作用截面的法线方向的分量。 (3)剪应力/shear stress component :(P11)应力在其作用截面的切线方向的分量。 (4)体力:分布在物体体积内的力。 (5)面力:分布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6)内力:物体本身不同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力。 (7)正面:外法线沿着坐标轴的正方向的截面。正面上的应力分量与坐标轴方向一致为正,反之为负。 (8)负面:外法线是沿着坐标轴的负方向的截面。负面上的应力分量与坐标轴方向相反为正,反之为负。 (9)应力变换公式/stress transformation equation :(P 15) 22 2ll lm 2() ()()()x xx y yy z zz x y xy y z yz z x zx x x xx y y yy z z zz x y y x xy y z z y yz z x x z zx l l l l l l l l l l m l m l m l m l m l m l m l m l m 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 (9)主平面/principle plane :(P15)单元体剪应力等于零的截面。 (1 0)主应力/principle stress :(P15)主平面上的正应力。 (11)三维主应力方程与应力不变量:(P16) 321231222222230 ()2() P P P xx yy zz xx yy yy zz zz xx xy yz zx xx yy zz xy yz zx xx yz yy zx zz xy I I I I I I 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 σ1,σ2,σ3 in order of decreasing magnitude,and are identified respectively as the major ,intermediate and minor principal stresses/最大主应力、中间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 (12)主应力之间相互正交条件:1212120x x y y z z λλλλλλ++= (13)静水应力分量与主偏应力分量/hydraulic component and major principle deviator stress :(P17-18) 1112233,,,3 m m m m I S S S σσσσσσσ==-=-=- (14)静力平衡方程/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static equilibrium :(P19);

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

机械工程专业2014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阶段培养方案机械工程专业是中国矿业大学具有矿山机械工程特色、办学实力很强和办学水平国内领先的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本专业紧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追踪矿山机械大型机电装备前沿理论与技术,依托机械设计及理论国家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机械工程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国家能源煤矿采掘机械装备研发(实验)中心,机械工程、机械基础与CAD 2个江苏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矿山机械工程国家煤炭工业重点实验室,以及混凝土机械、矿山机械电液控制、特种电梯、矿用特种车辆等4个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着眼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矿山机械领域卓越工程师的人才需求,制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基础宽、能力强、素质高,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秉承“好学力行、求是创新”精神,能为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在机械工程领域特别是矿山机械重大装备领域从事制造、运行维护、管理、设计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机械工程师和矿山机械管理人才。 二、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高尚的人格、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有为祖国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2.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现代科技、经济管理、法律、国防和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扎实的机械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及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 4.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具有现代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 5.具备初步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熟悉国际规则、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 6.具备团队合作、协调、管理、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能够在工程实施中进行协调、管理与合作,并在团队中发挥骨干和领导作用。 7.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8.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必要的体育锻炼技能。 三、培养模式 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本科阶段采用3+1校企联合培养、双导师制的模式。即校内前3年是本科课程学习阶段,与四年制本科的模块共用,第四年到企业实践学习,完成毕业设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本科班计划2个班,60人左右规模。在大学三年级上半学年(即2.5学年)结束前,选定校内指导老师(每3名学生配备一位指导老师),三年级学期末选定企业指导教师。 四、学制、学分与授予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7年 学分:最低修读189学分,其中课内教学环节必须修满138学分,实践教学环节必须修满51学分。

矿大机械设计基础B_2017-2018(1) A卷 参考答案

中国矿业大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机械设计基础B 》试卷(A)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 的括号内。(共 20 分,每小题 2 分) 【A 】1、平面运动机构中,活动构件数为6,机架数为1,则机构瞬心数为()。 A 21 B 15 C 30 D 42 【D 】2、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以曲柄为原动件时,其最大传动角为()。 A 30 B 45 C 60 D 90 【C 】3、凸轮机构中,下列哪种从动件运动规律不会产生冲击?()。 A 等速 B 简谐 C 正弦加速度 D 余弦加速度【D 】4、渐开线齿轮标准中心距为10mm,其中O1P=4mm,O2P=6mm(p为节点);如果安装时中心距变成12(P’为新的节点),此时,O1 P’长度为:()。 A 5 B 4.2 C 4.5 D 4.8 【C 】5、正变位齿轮的分度圆齿厚()标准齿轮的分度圆齿厚。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 无法确定【C 】6、调节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采用()。 A 弹簧 B 调速器 C 飞轮 D 变速器【D 】7、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 A 保证带具有一定寿命 B 保证带不被拉断 C 保证不滑动情况下带不被拉断 D 保证传动不打滑条件下带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C 】8、()不能用作轴向定位。 A 圆柱销 B 螺钉 C 平键 D 轴肩 【D 】9、滚动轴承6102的内径为()。 A 102mm B 10mm C 2mm D 15mm 【D 】10、下列螺纹连接的防松方法,哪种不属于利用附加摩擦力防松法?() A 弹簧垫圈 B 对顶螺母 C 尼龙圈锁紧螺母 D 槽形螺母和开口销 二、判断题:(共10分,每题2分) (√)1、渐开线齿轮的基圆越大,其齿廓曲线越平坦。 (×)2、重合度越大,表示同时啮合的齿的对数越少。 (×)3、受轴向工作载荷的紧螺栓,其总拉伸载荷F a等于工作载荷F E与预紧力F0之和。(√)4、普通平键尺寸(b×h)是依据轴的直径确定的。 (×)5、螺纹连接中,牙侧角越大,螺旋副效率越高。 三、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一般机器有原动部分、工作部分、、控制部分组成。(传动部分) 2、独立运动单元是。(构件) 3、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为。(原动件数目等于自由度,且不为零) 4、平行的双曲柄机构(平行四边形机构),其极位夹角为,行程速度变化系数为。(0,1)

(完整版)矿业大学机械原理期末考试试卷05-07

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原理期末考试试卷(2005.6) 班级姓名学号 .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采用飞轮进行机器运转速度波动的调节,它可调节速度波动。 ①非周期;②周期性;③周期性与非周期性;④前面答案都不对 2.齿轮传动中,重合度越大。 ①模数越大;②齿数越多;③中心距越小 3.在加速度多边形中,连接极点至任一点的矢量,代表构件上相应点的加速度; 而连接其它任意两点间矢量,则代表构件上相应两点间的加速度。 ①合成;②切向;③法向;④相对;⑤绝对;⑥哥氏 4.在一对齿轮传动中,中心距加大,则啮合角;在齿轮齿条传动中齿条与齿轮距离加大时,则啮合角。 ①加大;②变小;③不变 5.直齿圆锥齿轮标准参数取在处;在对其进行强度计算时,取处对应的当量齿轮进行计算。 ①圆锥的小端;②圆锥的大端;③齿宽中点;④分度圆锥 6.当凸轮机构的从动件作简谐运动规律运动时,在凸轮机构中会产生冲击。 ①刚性;②柔性;③刚性和柔性

7.飞机着陆时起落架伸出后不会被压回,这是利用了。 ①自锁原理;②机构的死点位置;③机械锁合方法 8.曲柄滑块机构通过可演化成偏心轮机构。 ①改变构件相对尺寸;②改变运动副尺寸;③改变构件形状 9.设计连杆机构时,为了具有良好的传动条件,应使。 ①传动角大一些,压力角小一些;②传动角和压力角都小一些;③传动角和 压力角都大一些。 10. 已知一铰链四杆机构ABCD,l AB=25mm,l BC=50mm,l CD=40mm,l AD=30mm,且 AD为机架,BC为AD之对边,那么,此机构为。 ①双曲柄机构;②曲柄摇杆机构;③双摇杆机构;④固定桁架。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齿轮传动中,重合度ε=1.2表明在齿轮转过一个基圆齿距的时间内有时间是一对齿在啮合,时间是两对齿在啮合。 2.忽略摩擦力时,导路与平底垂直的平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为。3.一曲柄摇块机构的摇块为从动件,行程速比系数K=1.5,摇块的摆角大小为。4.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为、、 、。 5.设计滚子推杆盘形凸轮廓线时,若发现工作廓线有变尖现象时,则尺寸参数上应采取的措施是。 6.欲将一匀速旋转的运动转换成单向间歇的旋转运动,采用的机构有, ,,等。 7.铰链四杆机构连杆点轨迹的形状和位置取决于个机构参数;用铰链四杆机构能精确再现个给定的连杆平面位置。 8. 当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少于17时,可采用变位的办法来避免根切。

中国矿业大学2012-2013年 微机原理与应用A卷

中国矿业大学2012~2013学年第1学期 《微机原理与应用》试卷(A)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2分) 1、MCS-51单片机得堆栈区应建立在()。 A、片内数据存储器区??? B、片外数据存储器区 C、特殊功能寄存器区? D、程序存储器区 2、在MCS-51单片机片内RAM中,( )字节可按位寻址. A。00H~20H B.00H~7FH C。20H~2FH D.00H~FFH 3、在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间址寄存器中存放得数据就是()。 A。参与操作得数据B。操作数得地址值 C.程序得转换地址D。指令得操作码 4、MCS-51单片机PSW中得RS1、RS0=0、1时,现在需要压栈 保存R1得内容,可执行指令就是( ) A、PUSH R1 B、PUSHR1 C、PUSH 01H? D、PUSH 09H 5、一个EPROM芯片得地址线引脚共有A0---A12,它得容量为 ()。?A、2KB? B、4 KB??C、8 KB??D、12 KB6、执行指令MOVX DPTR,A,WR ˉˉˉ、错误!引脚得电平为()。?A、错误!高电平,错误!低电平B、/ 错误!低电平,错误!高电

平 7、下列指令不就是变址寻址方式得就是() A、JMP A+DPTR ? B、MOVC A,A+PC C、MOVX A,DPTR??D、MOVC A,A+DPTR 8、要想测量从T1引脚输入频率信号得周期,则计数器/定时器1最好工 作在()模式。 A、计数器?B、?波特率发生器?C、定时器 9、在中断服务程序中至少应有一条()。 A、传送指令B、转移指令C、加法指令D、中断返回指令 10、当MCS—51复位时,下面说法准确得就是()。 A、PC=0000H B、SP=00H C、SBUF=0FH D、(30H)=00H 11、在下面得程序中,执行完RET指令后,PC=(). ?ORG 2000H 3000H ?;3字节 ?LCALL ? SJMP $ ?;2字节 ?ORG?3000H ?NOP ;1字节 ?RET ?;1字节 A、2000H B、3000HC、2003H ?D、3003H 12、已知中断允许寄存器IE得定义就是EA、—-、ET2、ES、ET1、EX1、 ET0、EX0,要使MCS-51能响应定时器T1、串行口中断,它得内容应就是()。 A、98H B、84H C、42H D、22H 13、在MCS-51中,需要外加电路实现中断源撤除得就是:() A、电平方式得外部中断 B、脉冲方式得外部中断 C、外部串行中断D、定时中断 14、当MCS—51单片机接有外部存储器,P2口可作为(). A.数据输入口B、数据输出口 C。准双向输入/输出口D.输出高8位地址 15、通过串行口发送或接收数据时,在程序中应使用()指令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系统考研真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区)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安全系统工程: 一、正误判断题。(请判断下列题的正误,对的打Y,错的打N,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共40分,每小题4分)。 1.事故树和成功树的最小径集完全一样。() 2.事故树和成功树的最小割集完全一样。() 3.灰色聚类安全评价的“灰色”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为安全评价对象的本质灰色,另一方面为人对安全评价对象认识上的“灰色”。() 4.事故树顶事件的状态变量Φ,仅取1或0两种状态。() 5.事故树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分析只是按事故树的结构,分析各基本事件对顶事件的影响程度。() 6.安全标准体现了绝对安全的内涵。() 7.事故致因理论与安全评价方法两者基本上没有关联。() 8. 安全评价的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中的物质系数和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中的物质系数的定义完全一样。() 9. 事故树的割集是引起顶事件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 10. 用布尔代数法计算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是将布尔表达式化为最简合取表达式。() 二、简答题(50分) 1.安全评价应遵循的原理有哪些?具体内容是什么?各有何作用?(15分) 2.请介绍五种常用的安全分析方法,并简单介绍其应用范围。(15分) 3.请介绍集值统计法的原理,并分析其在安全评价和安全决策中的作用。(20分) 三、综述问答题(60分) 1.(1)请简述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第七版的评价程序和应用范围; (2)分析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的优缺点; (3)假设某评价对象为一常压炉,炉内燃料为物质A、物质B,据查,A、B的物质系数分别为21、30、,A、B的质量分别为15kg、6t,请计算其修正的综合物质系数。(35分) 2.企业安全管理评价的内容有哪几方面?并根据自己的认识,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的内容,分析其在进行安全管理评价中的难点及解决办法。(25分)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区) 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试题 安全系统工程: 一、正误判断题。(请判断下列题的正误,对的打Y,错的打N,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共40分,每小题4分)。 1.事故树和成功树的最小径集完全一样。() 2.事故树和成功树的最小割集完全一样。()

高等岩石力学答案

3、简述锚杆支护作用原理及不同种类锚杆的适用条件。 答:岩层和土体的锚因是一种把锚杆埋入地层进行预加应力的技术。锚杆插入预先钻凿的孔眼并固定于其底端,固定后,通常对其施加预应力。锚杆外露于地面的一端用锚头固定,一种情况是锚头直接附着在结构上,以满足结构的稳定。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梁板、格构或其他部件将锚头施加的应力传递于更为宽广的岩土体表面。岩土锚固的基本原理就是依靠锚杆周围地层的抗剪强度来传递结构物的拉力或保持地层开挖面自身的稳定。岩土锚固的主要功能是: (1)提供作用于结构物上以承受外荷的抗力,其方问朝着锚杆与岩土体相接触的点。 (2)使被锚固地层产生压应力,或对被通过的地层起加筋作用(非顶应力锚杆)。

(3)加固并增加地层强度,也相应地改善了地层的其他力学性能。 (4)当锚杆通过被锚固结构时.能使结构本身产生预应力。 (5)通过锚杆,使结构与岩石连锁在一起,形成一种共同工作的复合结构,使岩石能更有效地承受拉力和剪力。 锚杆的这些功能是互相补允的。对某一特定的工程而台,也并非每一个功能都发挥作用。 若采用非预应力锚杆,则在岩土体中主要起简单的加筋作用,而且只有当岩土体表层松动变位时,才会发挥其作用。这种锚固方式的效果远不及预应力锚杆。效果最好与应用最广的锚固技术是通过锚固力能使结构与岩层连锁在一起的方法。根据静力分析,可以容易地选择锚固力的大小、方向及其荷载中心。由这些力组成的整个力系作用在结构上,从而能最经济有效地保持结构的稳定。采用这种应用方式的锚固使结构能抵抗转动倾倒、沿底脚的切向位移、沿下卧层临界面上的剪切破坏及由上举力所产生的竖向位移。 岩土的锚杆类型: (1)预应力与非预应力锚杆 对无初始变形的锚杆,要使其发挥全部承载能力则要求锚杆头有较大的位移。为了减少这种位移直至到达结构物所能容许的程度,一般是通过将早期张拉的锚杆固定在结构物、地面厚板或其他构件上,以对锚杆施加预应力,同时也在结构物和地层中产生应力,这就是预应力锚杆。 预应力锚杆除能控制结构物的位移外,还有其它有点: 1安装后能及时提供支护抗力,使岩体处于三轴应力状态。 2控制地层与结构物变形的能力强。 3按一定密度布臵锚杆,施加预应力后能在地层内形成压缩区,有利于地层稳定。 4预加应力后,能明显提高潜在滑移面或岩石软弱结构面的抗剪强度。 5张拉工序能检验锚杆的承载力,质量易保证。 6施工工艺比较复杂。 (2)拉力型与压力型锚杆 显而易见,锚杆受荷后,杆体总是处于受拉状态的。拉力型与压力型锚杆的主要区别是在锚杆受荷后其固定段内的灌浆体分别处于受拉或受压状态。拉力型锚杆的荷载是依赖其固定段杆体与灌浆体接触的界面上的剪应力(粕结应力)由顶端(固定段与自由段交界处)向底端传递的。锚杆工作时,固定段的灌浆体易出现张拉裂缝.防腐件能差。

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微机原理与应用A参考答案

《微机原理与应用》试题A参考答案(2015大补考) 一、简答题(5X6=30分) 1、答:在MCS-51单片机中,PC为程序计数器,长度为16位,它的作用是永远指着将 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SP为堆栈指针,长度为8位,它的作用是永远指着堆 栈栈顶的地址。 2、答:MCS-51单片机定时器/计数器中,是靠定时器方式寄存器TMOD中的C/T位来规 定其是定时器还是计数器的,该位为1,则工作在计数器方式;该位为0,则工作 在定时器方式。工作在计数器方式时,其计数脉冲来自引脚T0或T1;工作在定时 器方式时,其计数脉冲来自内部的机器周期脉冲。在其晶振频率为12MHz时,最大 定时时间为65536微妙,最大计数值为65536。 3、答:程序状态字PSW的作用是反映单片机执行程序后的一些状态。包括以下常用状 态位:Cy进位标志位;AC辅助进位标志位;F0通用标志位;RS1 RS0通用寄存器 选择位;OV溢出标志位;P奇偶校验位。 4、答:MCS-51单片机共有5个中断源,它们分别是外部中断INT0、外部中断INT1、 定时器T0、定时器T1、串行口中断。通过专用寄存器TCON的IT0和IT1位来控制,它们设置为1,则为边沿触发;设置成0,则为低点平触发。各中断源的中断矢量 分别为:INT0:0003H;T0:000BH;INT1:0013H;T1:001BH;RI+TI:0023H。中 断系统对于边沿触发的INT0、INT1的中断请求标志以及T0、T1的中断请求标志由 硬件自动清除;对于低电平触发的INT0、INT1的中断请求标志以及串行口的中断 请求标志则由软件来清除。 5、答:MCS-51单片机中存储器分为三个独立空间,它们分别是片内RAM空间 (00—7FH);片外RAM空间(0000—FFFFH);片内外统一的ROM空间(0000—FFFFH)。 片内RAM的20—2FH单元以及字节地址能够被8整除的专用寄存器可以位寻址。片 外存储器由/RD、/WR、/PSEN等信号线控制。 6、答:MCS—51单片机中串行口有四种工作方式,它们分别是:方式0,8位同步移位 寄存器方式;方式1,10位异步UART;方式2,11位UART;方式3,11位UART。 它们的波特率分别为:方式0,固定,为机器周期;方式1,可变,由定时器T1或 T2的溢出率决定;方式2,固定,为晶振频率的1/32或1/64;方式3,可变,由 定时器T1或T2的溢出率决定。 (评分标准:每小题5分) 二、程序分析题(15X2=30分) 1、解:(1)执行结果存入30H单元内。 (2)作为无符号数,结果为CEH。 (3)作为有符号数,结果为CEH,但结果不对,因为OV=1,两个正数相加得到的结果是负数,即结果超过了一个字节能表示的有符号数的范围,所以结果不正确。 (评分标准:每一步5分) 2、解:(1)该程序的循环次数由R7决定,共循环16次。 (2)相对偏移量的计算公式为: 相对偏移量=目标地址—当前的PC值,以补码形式表示。 Rel1=FBH;rel2=FEH。 (3)程序执行后:(30H)=00H;(31H)=01H;(32H)=02H; (33H)=03H;(34H)=04H;(35H)=05H。 (评分标准:每一步5分)

最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工程考研专业课安全系统工程真题-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4年安全技术及工程研究生入学试 卷 科目名称:安全系统工程 一正误判断(对的打Y ,错的打N 10*4=40分) 1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安全系统分析安全系统评价安全决策与事故控制。()2安全系统工程也可称为系统的事故预测技术。() 3事故树的最小径集是保证顶事件不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 4事故树顶事件的状态变量,仅取1或0两种状态。() 5安全标准体现了绝对安全的内涵。() 6安全评价的内容包括系统危险性分析和危险性评价。() 7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支书评价法和英国帝国化学公司蒙特评价法的应用范围是一样的。() 8安全评价的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中的物质系数和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中的物质系数的定义有所不同。() 9事故树的割集是引起顶事件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 10安全决策过程中的评价是狭义评价。() 二简答题(50分) 1.事故树安全分析法在进行系统安全分析过程中有何优缺点?(14) 2.请简述危险性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在进行系统安全分析过程中应采取的研究步骤。(16)3.请简述安全决策方法中,评分发的意义机器决策过程。(20) 三综合问答题(60分) 1.请简述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第七版的评价程序。并根据评价内容说明其适用范围。(32分) 2.简述预先危险性分析和故障类型影响分析的异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说明应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28分)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5年安全技术及工程研究生入学试 卷 科目名称:安全系统工程 一正误判断(对的打Y ,错的打N 10*4=40分) 1事故树的最小径集是保证顶事件不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 2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安全系统分析安全系统评价安全决策与事故控制。()3安全系统工程也可称为系统的事故预测技术。() 4事故树顶事件的状态变量,仅取1或0两种状态。() 5事故树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分析只是按事故树的结构,分析个基本事件对顶事件的影响程度。() 6安全标准体现了绝对安全的内涵。() 7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支书评价法和英国帝国化学公司蒙特评价法的应用范围是一样的。() 8安全评价的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中的物质系数和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中的物质系数的定义有所不同。() 9事故树的割集是引起顶事件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F) 10用布尔代数法计算事故树的割集,是将布尔表达式化成最简合取表达式。() 二简答题(50分) 1.安全评价应遵循的原理有哪些?具体内容是什么?(15分) 2.事故树安全分析法在进行系统安全分析过程中采取何种步骤?(15分) 3.请简述安全决策方法中,评分法决策过程及其优缺点。(20分) 三综合问答题(60分) 3.(1)请简述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第七版的评价程序和适用范围。(2 )分析美国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指数评价法优缺点; 4.简述预先危险性分析和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的异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说明应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28分)

矿大岩石力学历年试卷

中国矿业大学2010~2011学年第 2 学期 《矿山岩体力学》试卷(A)卷答案 考试时间:12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 1、岩体:是由岩块和各种各样的结构面共同组成的综合体。 2、体力:分布在物体整个体积内部各个质点上的力,又称为质量力。 3、结构面:在岩体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地质界面,这种地质界面称为结构面。 4、岩石的孔隙度:是岩石中各种孔洞、裂隙体积的总和与岩石总体积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故 也称为孔隙率。 5、岩石的软化系数:是指水饱和岩石试件的单向抗压强度与干燥岩石试件单向抗压强度之比。 6、岩石强度:岩石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7、破坏准则:用以表征岩石破坏条件的应力状态与岩石强度参数间的函数关系,是在极限状态下 的“应力—应力”关系。 8、岩石的弹性:指卸载后岩石变形能完全恢复的性质。 9、岩石的流变性:指岩石在长期静载荷作用下应力应变随时间加长而变化的性质。 10、地应力:指存在于地层中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也称原岩应力、初始应力。 二、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1、下列那个不是矿山岩体力学的特点(B ) A)工程支护多为临时结构物 B)只关心岩石在弹性阶段的力学性质 C)工作面不断移动 D)煤岩经常受瓦斯气体作用与影响 2、围压对岩石极限强度(峰值强度)有较大影响,随着围压的增加,岩石的三轴极限强度将(B )A)减小B)增大C)不变D)不一定增大 3、在岩石的室内单轴压缩试验中,对同一岩石试样所进行的试验中,如其余的条件均相同,则下列试样强度最高的是( A ) A)圆柱形试件B)六角菱柱形试件 C)四角菱柱形试件D)三角菱柱形试件 4、岩石的破坏形式不取决于下列哪个(C ) A)岩石的性质与结构面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