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层组播技术
模拟训练中可靠组播技术研究与实现

数 据 包 长度 1 6
表 示 整 个数 据 包 长 度 ( 含 此 头 文 件长 度 ) 包
命令标志 1 6
Vicn . a i o等提 出的一种为 了满足美军最新仿真系 ne t L va P n 统技术框架 HL R I A/ T 底层通信需要 的可选择可靠组播 通
信协议 S TP5。它根 据 系统 仿 真 的特 点 将 数 据分 为 三 R [ ]
类 : dl Mo eO数据 , 实时性要求高 , 但不需要可靠传送 的组 播 数据 ; d l数据 , 要可 靠接 收 的组 播数 据 ; dl数 Mo eI 需 Mo e2
总第 29 6 期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Co u e mp tr& Diia gn e ig gtl En ie rn
Vo . 0 No 3 14 .
4 3
2 1 年第 3 02 期
模 拟 训 练 中 可 靠 组 播 技 术 研 究 与 实 现
刘喜作 邹 文 萌
大连 l6 1 ) 10 8 ( 军大连舰艇学院模拟训练中心 海
种动态、 柔性环境的 需要。
I
I
以下几点 : 数据传输 的实时性和可靠 性 , 支持 对等 的通 信方
式( 各个 网络单元 之间无 明显 的客户端 与服 务器 端之分 ) , 支持大数据量 的数据传输 , 同时便 于训 练单元 随 时加入 或 退出 。因此 , 设计一个高效 的网络环境是 非常必要的 。
第4 O卷
据 , 要可靠传送 的单播数据 , 需 不同类 型的数据采用不 同的 传输方式 。这些协议对 他们各 自特定 的应用 背景而设 计 , 追求 在各 自重要 的指标 上获得 更好 的性能 , 并且都 是在 网 络层 实现组播功能 。 近年来 , 于 应用 层 的 可靠 组 播 是 国 内外 研 究 的 热 基 点 , 6 相对于 l ] P组播 而言 , 在应用层 组播 中提 供可靠性 、 异构性支持 、 问控 制, 全性等 上层功 能 比 I 访 安 P组播要 容 易得多 , 但在节点的稳定性 、 传输效率等方面也 面临严 峻的
P2P流媒体传输技术的应用研究

在架构式 中, 盖网络 中 的成 员是一 些特 定 的服务器 , 覆
这 些特定 的服务器 以 P P的方式组织成一个覆盖 网络 , 2 客户 的请求 被转发给覆盖 网络 中的某 个节点 , 由这个节点对 客户 进行 服务 , 从而减轻 了媒体服务器 的负载在架构式 的覆盖 网
或存储资源,er Pe之间协作为其他 Pe 提供服务, er 将服务器
的负 载分散到 P es er 中。加入 系统 的 Pe 越多 ,er er P e 为系统 贡献 的资源也越多 , 整个 系统 总 的服务 能力也 就越 强 , 从而
有效 地减 轻了 服务 器 的负 载 , 大地 提 高 了系 统 的可 扩展 极
络中, 节点是特定 的服务器 , 因此 节点的服务能力较强 , 比较
稳定 , 可靠性高 , 容易建立 比较稳 定、 高效 的组播树 。架 构式
的一个典型实例是 O e a , vr s 其体系结构如图 1 示。 ct 所
方案成本较高 , 只是部 分地解 决 了可扩展性 问题 , 因为此 时 代理缓存 或 C N服务器很 有可能成为系统瓶颈 。 D
( er oP e ae ) 以及 由服 务器 与组播组 内成员 共 同组 P e- -er s d , t b 成 的混合式 ( y r ) H bi d
1 1 架 构 式 .
bcig 等技术虽 然在 降低 服务 器 的带 宽需 求 和客 户等 待 akn ) 时间方面取得 了不错 的效果 , 但仅仅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 了服 务器 的压 力 。另 一 种 方 案 是 在 网 络 边 缘 部 署 代 理 缓 存 ( r ycc n ) 内容分 发 网络 ( otn evr ew rs , po ah g 或 x i cnet l e ntok ) di y 媒体服务器将媒体 内容 以推 ( uh 的方式存 放在 代理缓 存 ps ) 或 C N服务器上 , D 客户请求媒体服务器 时 , 从代理缓存 或 可
酒店电视系统解决方案

16
酒店电视系统方案:直播源混合采集
直播源采集/编码
光猫
iTV媒体网关
应用层组播系统
交换机
路由器
互联网
路由器
A酒店
播放终端
云iTV系统
光猫
iTV媒体网关
中心机房
播放终 端
路由器 B酒店
播放终端
方案说明 1. 直播源混合采集:由各酒店部署的iTV媒体网关通过光猫采集运营商大
部分直播源,由部署在中心机房的设备采集自办节目源,由应用层组播
系统进行分发。
2. 点播源:推荐在各酒店部署芒果TV点播源,用户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
采用网络点播方式来提供点播服务。
3. 由部署在各酒店iTV媒体网关提供流媒体分发服务(直播、回看等)。
4. 由自建的云iTV平台提供酒店个性化服务及酒店商城等增值服务。
5. 播放终端可选择秒开机顶盒、智能电视机或投影电视(需经测试)。
11
单店本地部署方案
芒果TV平台
数据上报
直播源采集
互联网
路由/防火墙
交换机
秒开互动电视服务器
芒果TV点播
播放终端
投影电视
机顶盒
智能电视
方案说明 1. 直播源采集:可按前述的方案单独采集或混合采集运营商源、广电源、 卫星源等直播源。 2. 点播源:推荐采用芒果TV点播源,用户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采用网络 点播方式来提供点播服务。 3. 由部署在本地互动电视服务器提供流媒体分发服务(直播、点播、回 看等)及个性化服务,可对接PMS和RCU,实现酒店智慧化。 4. 酒店商城等增值服务由秒开云平台提供。 5. 播放终端可选择秒开机顶盒、智能电视机或投影电视(需经测试)。 6. 本方案一次性投资,可长期使用,适合大中型酒店或精品酒店使用。
酒店iptv解决方案

酒店IPTV在连锁酒店是很常见的,有多家酒店和多个酒店式公寓,共有2万多台播放终端(部分是机顶盒和部分是智能电视机),这些酒店和公寓已通过光纤连成一个内部的广域网。
那么客户要酒店iptv解决方案,首先建立一个覆盖所有用户终端的IPTV系统,要求:(1)共享一个直播源。
(2)能够实现直播、广告消息推送等功能。
(3)每个酒店或酒店公寓都有自己风格主页,可以自定义服务菜单和关于酒店的宣传。
(4)可以集中对所有酒店IPTV系统进行维护和管理。
(5)可以对所有终端设备或APP进行升级和维护。
1.推荐酒店iptv解决方案从客户规模来看,一般方案可以建议用IP组播方案,但传统的IP组播方案,交互性很差,无法满足酒店自定义服务和互动性需求,而且,传统的IP组播要求传输过程中的所有网络设备必须支持组播,会增加网络设备投资,并给调试带来困难。
针对这个状态,我推荐酒店iptv解决方案是秒开网络公司产品:应用层组播系统+酒店互动电视系统多店版的组合方案。
酒店iptv解决方案拓扑图如下:方案说明:(1)在中心机房进行直播源采集,如果直播源不是H.264编码,需将全部的直播源转为H.264编码(主要是降低在传输中带宽占用)。
(2)把全部直播源接入秒开应用层组播系统,应用层组播系统充当直播源种子发布服务器。
(3)中心机房设置一台秒开酒店互动电视系统多店版服务器,为使用所有酒店提供服务个性化主页服务。
(4)使用秒开专用机顶盒的酒店或公寓直播流通过应用层组播系统构建P2P网络进行传输,通过P2P网络传输,因为是P2P机制,随着机顶盒终端量的增加,也无需增加服务器。
(5)在使用安装APP电视机的酒店或公寓,由于电视机无法作为P2P节点,只能单播或组播传输,所以需在这些酒店或公寓部署一台iTV媒体网关进行本地推流,电视机通过与本地iTV媒体网关进行单播传输视频流。
在此酒店iptv解决方案中,由应用层组播系统(节目源发布服务器)、酒店互动电视系统多店版(酒店互动电视服务器)、iTV媒体网关、机顶盒共同构成P2P网络,采用是应用层组播方式来传输直播源。
数据包组播技术在广播教学中的应用

文 件快 速 传 输在 网络 中得 到广 泛 应 用 . 多媒 体 网络 教 室软 件 中,文 件 快速 传 输尤 为 重 要,不仅 要保 在 证文 件传 输 的稳 定 性和 正确 性 , 要 考虑 大 文件 传输 时文 件 包拆 分 、文件 包 差错 校验 、文件 包重 传 、文 件 还 传 输 可靠 性 等 问题 ,并运用 UDP实现 文件 广播 传输 和 文件 包拆 分传 输 .
11 数据拆包机 制 .
考虑 U DP协议 网络 传输 [6 包传 送 的最 大数据 为 1 2 节,当我们 需要 传送 的数 据超 过 1 2 节 5] -单 4字 0 4字 0 时,只 能将 其拆 分成 小 于 l 2 4的数据 包分 别进 行 传送 .数据 报报 头包 含 有文件 类 型和 序列 号 的信 息,所 以 0
LI a g y n , a n . u GE Hu 2 Xi
(. h o ue ne, n u c e c dT cn lg nv ri , eg a g2 3 0 , hn ; . h e at n f 1T eC mp tr e t A h i f n e n eh oo yU iesy F n n 3 10 C ia2 T e p r c r Si a t y D met o cmp t , n u Sn ne n eh ooyUnvri , e g ag2 3 , h a o ue A h i c ec dT c lg iesy F n n 3 0 C i ) r a n t y 1 0 n
UDP协 议不 提供 错误 检 测机 制,自然也 不提 供错 误数 据 重传服 务 , 以必须提 供一 套数 据重传 机 制使 所 数 据在 出错 后可 以及 时地 修 正,保 证数 据 可 以可 靠 地 到达 目的地 ,数据 重 传机 制 包括 两种 情 况,第 一 种情 况是 客户 端 发送 的重 传 请求 的数 据包 在 服务 器端 的等待 重传 链表 中,则 从 等待 重传 链表 中找 到该包 并 立 即 重传 到 客户 端 .第 二种情 况 是 客户 端 发送 的重 传 请求 的数 据 包不 在 服务 器端 的等待 重传 链表 中,服 务 器端 则 向客 户端 发 送包 含 有此 数据 包 序 列号 的等 待 最后 重 传消 息,最 后 调用 统 一重 传 函数,统 一 的重传 这 些数
IP组播,二层组播IGMPSnooping,组播代理,跨VLAN组播

IP组播,二层组播IGMPSnooping,组播代理,跨VLAN组播一、IP组播技术简介组播技术指的是单个发送者对应多个接收者的一种网络通信。
组播技术中,通过向多个接收方传送单信息流方式,可以减少具有多个接收方同时收听或查看相同资源情况下的网络通信流量。
传统的IP通信主要包括单播和广播有两种方式。
对于单播和广播来说,不仅会将信息发送给不需要的主机而浪费带宽,也可能由于路由回环引起严重的广播风暴,同时还会浪费大量带宽,增加了服务器的负载。
所以,传统的单播和广播通信方式不能有效地解决单点发送多点接收的问题。
IP组播是指在IP网络中将数据包发送到网络中的某个确定的组播组。
IP组播是指源主机只发送一份数据,数据中的目的地址为组播地址;组播组中的所有接收者都可接收到同样的数据拷贝,并且只有组播组内的主机可以接收该数据,网络中其它主机不能收到。
IP组播有效地解决了单点发送多点接收的问题,能够大量节约网络带宽、降低网络负载。
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网络的组播特性方便地提供一些新的增值业务,包括远程医疗、网络电台、远程教育、在线直播、网络电视、视频会议等信息服务领域。
在IP多媒体业务日渐增多的情况下,随着互联网建设的迅猛发展和新业务的不断推出,IP组播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组播业务也将逐渐得到推广和普及。
二、二层组播IGMP Snooping协议IGMP Snooping称为互联网组管理协议,它是运行在数据链路层设备上的组播约束机制,主要用于管理和控制组播组。
运行IGMP Snooping的设备通过对收到的IGMP报文进行分析,为端口和MAC组播地址建立起映射关系,并根据这样的映射关系转发组播数据。
当二层设备没有运行IGMP Snooping时,组播数据在二层被广播;当二层设备运行了IGMP Snooping后,已知组播组的组播数据不会在二层被广播,而在二层被组播给指定的接收者。
IGMP Snooping是通过监听IGMP协议包,提取相应的信息,形成组播成员关系表,然后对组播业务按照组成员关系进行转发,保证组成员收到正确的组播业务,而其余主机无法收到。
学校IPTV系统应用

1.学校IPTV系统项目背景随着宽带网络、数字电视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IPTV系统成为一种极具市场潜力的服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甚至被视为现代传播界革命性的变化、三网合一的切入点。
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视频化教学2大需求,使得IPTV系统在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已成为必须,到目前为止, 已有上千的学校在学校网内架设IPTV系统,给师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巨大影响。
学校建立IPTV系统,具有如下好处:(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校IPTV系统以现代化的多媒体互动形式呈现学习内容,能提高学生兴趣点和兴奋点,学习热情和效率更高。
(2)提高老师授课质量:能把抽象知识形象化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能极大地提高老师授课质量。
(3)优质资源共享:凭借直播和录播和点播等手段,能把名师优质教学资源进行共享。
(4)互动参与吸引学生主动学习:支持“三屏融合”(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学生可随时在学校内访问系统进行主动学习。
(5)提升学校档次和口碑的工程:学校IPTV系统是学校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最佳结合体,更能全面反应学校现代化教育理念,手段和成果,是提升学校档次和口碑的良心工程。
2.学校IPTV系统介绍推荐学校采用IPTV产品为秒开多媒体教学系统,它具备如下特点:第一:节目源广泛支持,支持如下节目源●卫星源(需配Tuner接收调制器或卫星电视接收卡采集节目源)●广电源(需配DVBC接收解扰调制器或数字电视网关采集节目源)●运营商IPTV源(支持可支持采集地区无需配其他采集设备,不支持的地区需配编码器)●网络源(需配置机顶盒和编码器)●自有源(摄像机+编码器或播放设备+编码器)第二:支持一机实现直播转发、节目录制及回看、视频点播等功能。
第三:支持多种广告信息发布功能,如开机动画、滚动文字插入、图片插入、强制广告(文字、图片、视频等)。
第四:支持用户分组管理,不同用户组可分配不同的用户观看权限。
第五:支持添加第三方APP应用,并自动保存在桌面。
组播——精选推荐

组播⼀、组播概述:(基于UDP)在IP⽹络中,节点之间的通信通常采⽤点到点的⽅式。
点到多点的传输:使⽤⼴播:占⽤不必要的带宽,不需要的⼈,也会接收到。
数据源发送⼀份数据包链路上传输⼀份数据包所有主机都会接收数据包使⽤单播:需要向每⼀个接收者单独发送⼀份数据,当接收者数量增加时,发送源复制的⼯作负荷会⽐例增加,当接收者数据巨⼤时,⼀些接收者接收数据的延时⼤⼤增加,对延时敏感的应⽤如多媒体会议、视频监控。
数据源发送多份数据包链路上传输多份数据包只有数据接收者才会收到数据包使⽤组播:数据源发送⼀份数据包链路上传输⼀份数据包只有数据接收者才会收到数据包组播优缺点:只要是组播都是⽤UDP优点:增强效率,控制⽹路流量,减少服务器和CPU的负载优化性能,消除流量冗余分布式应⽤,使多点传输成为可能缺点:尽最⼤努⼒交付(UDP),不会重传⽆拥塞控制(qos),⽆法保证优先传输数据包重复数据包的⽆需交付组播典型应⽤:多媒体会议、IP视频监控,QQ共享⽩板等多对⼀。
组⽹技术需求:组播地址:224.0.0.0-- 239.255.255.255(没有什么⼴播地址和⽹络地址)本地协议预留组播地址:224.0.0.0--224.0.1.255(保留给某些协议具体使⽤)仅供本地⽹段上的⽹络协议使⽤。
本地管理组地址:(私⽹)239.0.0.0--239.255.255.255⽤户组播地址:(公⽹)224.0.2.0--238.255.255.255组播MAC地址:以太⽹:01-00-5e-xx-xx-xx组播IP地址到组播MAC地址的映射:组播中:32个IP地址对应⼀个MAC组播MAC地址,第⼀个字节的最后⼀位为1。
单播MAC地址,第⼀个字节的最后⼀位为0。
⼆、组播组管理协议:(1)IGMP简介:是运⾏在主机和路由设备之间的协议→ 主机通过组播组管理协议加⼊或离开某些组播组→ 路由设备通过组播组管理协议管理和维护本地的组播组信息常⽤的组播组管理协议为IGMP(管理和维护本地组的信息)加⼊、查询、离开离开时,得表⽰⾃⼰是不是最后⼀个⼈,如果是最后⼀个⼈,路由设备得删除组播组信息(2)、组播分发树模型(路由器和路由器之间)是组播数据的转发路径根据树根位置的不同,组播分发树模型分为:→ 最短路径树模型:源到每⼀个接收者的最短路径(⽐较耗资源)→ 共享树模型:源到每⼀个接收者的路径不⼀定是最短的(3).组播转发机制:组播转发机制和单播转发机制不同:→ 单播转发关⼼报⽂到哪⾥去(只关⼼报⽂的⽬的地址)→ 组播转发关⼼报⽂从哪⾥来组播转发机制-----当收到两个数据包,会通过单播路由表查询到组播源最短的路径,从⽽确认收哪个数据包,不收哪个数据包,所有没有单播路由表,就不可能有组播转发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组播的提出 应用层组播技术 应用层组播的优缺点 应用层组播的通信协议 单源应用层组播的拓扑结构 算法设计
毕业论文框架 李任增制作
第一节 组播的提出
传统IP通信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一台源 传统IP通信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一台源 IP 主机与一台目的 IP 主机之 间进行叫单播(unicast);第二种是一台源 间进行叫单播(unicast);第二种是一台源 IP 主机与网络中所有其它的 IP 主 机之间进行叫广播(broadcast)。如将信息发送给网络中的多个主机而非所 机之间进行叫广播(broadcast)。如将信息发送给网络中的多个主机而非所 有主机,则要么采用广播方式,要么由源主机分别向网络中的多台目标主机 以单播方式发送IP包。采用广播方式实现时,不仅会将信息发送给不需要的 以单播方式发送IP包。采用广播方式实现时,不仅会将信息发送给不需要的 主机而浪费带宽,也可能由于路由回环引起严重的广播风暴;采用单播方式 实现时,由于IP包的重复发送会白白浪费掉大量带宽,也增加了服务器的负 实现时,由于IP包的重复发送会白白浪费掉大量带宽,也增加了服务器的负 载。所以,单播和广播通信方式不能有效地解决单点发送多点接收的问题。 组播(multicast)传输: 组播(multicast)传输: IP 组播是指在 IP 网络中将数据包以尽力传送(best网络中将数据包以尽力传送(besteffort)的形式发送到网络中的某个确定节点子集,这个子集称为组播组 effort)的形式发送到网络中的某个确定节点子集,这个子集称为组播组 (multicast group)。IP 组播的基本思想是,源主机只发送一份数据,这份数 group)。IP 据中的目的地址为组播组地址;组播组中的所有接收者都可接收到同样的数 据拷贝,并且只有组播组内的主机(目标主机)可以接收该数据,网络中其 它主机不能收到。
应用层组播技术的研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组播的提出 应用层组播技术 应用层组播的优缺点 应用层组播的主要算法 单源应用层组播的拓扑结构 算法设计
第四节 应用层组播的主要算法
小规模多源组播方案
代表是End 代表是End System Multicast 和ALMI,针对小规模多源数 ALMI,针对小规模多源数 据的情况,典型应用是视频会议系统。
(4)鲁棒性:应用层组播提供一定的鲁棒性, 并适应不同应用 的要求。 (5)易推广性:是应用层组播提出的一个推 动力。 (6)组播维护的开销 (7)组播节点的度:主机资源有限,所以需 要限制节点的度。
大规模单源组播方案
代表是NICE和Zigzag,他们解决在只有一个数据源是 代表是NICE和Zigzag,他们解决在只有一个数据源是 构造大规模组播树的问题,都使用了分层(Hierarchy)和 构造大规模组播树的问题,都使用了分层(Hierarchy)和 分群(cluster)的思路。 分群(cluster)的思路。
应用层组播和IP组播结合的方案 应用层组播和IP组播结合的方案
代表是Yoid和 代表是Yoid和Host Multicast。主要思想是在局部、小规模、支持IP Multicast。主要思想是在局部、小规模、支持IP 的网络中使用IP组播,而在IP组播构成的小岛或没有IP组播支持的主 的网络中使用IP组播,而在IP组播构成的小岛或没有IP组播支持的主 机之间使用应用层方式连接。
基于特定逻辑结构的方案
代表是Bayeux和CAN。他们使用特殊的逻辑结构对组播节点映射或 代表是Bayeux和CAN。他们使用特殊的逻辑结构对组播节点映射或 编址;组播转发可使用简单的规划实现,从而减少状态维护开销和转 发开销,避免路由协议的使用
应用层组播技术的研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组播的提出 应用层组播技术 应用层组播的优缺点 应用层组播的主要算法 单源应用层组播的拓扑结构 算法设计
什么是应用层组播? 什么是应用层组播?
应用层组播的基本思想是保持互联网原有的简 单、不可靠、单播的转发模型,由端系统实现组 播转发功能。这也是“end-to播转发功能。这也是“end-to-end argument”所倡 argument” 导的思想。 它有一些假设: ● 网络的带宽和转发的资源相对丰富,服务器能力 是瓶颈 ●组播成员可贡献资源用于转发 ●应用对性能的要求并不苛刻,可容忍报文丢失和 较大延迟
基于多树的方案
代表是CoopNet。它假设网络带宽比较充足,而组播节 代表是CoopNet。它假设网络带宽比较充足,而组播节 点的稳定性不能保证。
应用层网关的方案
代表是Scattercast和Overcast。主要思路是在网络中部署一些专用服务器,在 代表是Scattercast和Overcast。主要思路是在网络中部署一些专用服务器,在 应用层构造一个实现组播转发功能的特殊网络。
组播是互联网研究的重要课题。IP组播 组播是互联网研究的重要课题。IP组播 是对互联网的“单播、尽力转发” 是对互联网的“单播、尽力转发”模型的 重要扩充,组播的主要功能在路由器上实 现,通过合并重复信息传输来减少带宽浪 费和降低服务器的负担。由于IP组播在传输 费和降低服务器的负担。由于IP组播在传输 技术和管理上存在严重问题,目前没有在 互联网中普遍采用。 那么目前广泛采用的技术又是什么呢?
第六节 算法设计
协议在组成员之间建立以服务器为根的组 播树,数据从组播树的根节点发出,沿着 树的分支不断转发,到达各叶子节点,这 种树成为组播分发树。除了组播分发树的 父子关系以外,协议节点还要维护和其他 节点的关系,以此来提高组播分发树的健 壮性。协议中的节点就是加入组的主机的 一个网络接口,它必须支持TCP/IP协议。 一个网络接口,它必须支持TCP/IP协议。 而链路则是对两个节点之间的物理通路的 逻辑描述。
IP组播与应用层组播的比较 IP组播与应用层组播的比较
应用层组播技术的研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组播的提出 应用层组播技术 应用层组播的优缺点 应用层组播的通信协议 单源应用层组播的拓扑结构 算法设计
第三节 应用层组播的优缺点
直观上,端系统实现组播即应用层组播可以避开网 络层实现组播功能的许多难题: 一、应用层组播的状态在主机系统中维护,不需要 路由器保持组的状态,解决了业务的扩展性问题, 网络可以支持大量的组播组。 二、组播应用可以随时部署,不需要网络设备的升 级和功能扩展。 三、可以简化组播的控制、可靠等功能的实现,建 立在网络连接至上的应用层组播可以使用TCP、 立在网络连接至上的应用层组播可以使用TCP、 UDP服务,入利用TCP的可靠和拥塞控制简化组 UDP服务,入利用TCP的可靠和拥塞控制简化组 播的可靠和拥塞控制。
单播、 单播、广播与组播
单播与组播实现点对多点传输比较
组播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
数据分发
实时数据组播
游戏与仿真
应用层组播技术的研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组播的提出 应用层组播技术 应用层组播的优缺点 应用层组播的通信协议 单源应用层组播的拓扑结构 算法设计
第二节 应用层组播技术
第五节 单源应用层组播的拓扑结构
End End Rooter Rooter Source Rooter End
End Rooter End
应用层组播技术的研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组播的提出 应用层组播技术 应用层组播的优缺点 应用层组播的主要算法 单源应用层组播的拓扑结构 算法设计
应用层组播算法的评价方法
应用层组播算法的特点是它的设计针对某 种应用进行优化,对其评价没有统一的标 准。常用标准有: (1)带宽的使用:应用层组播会比IP组播消 )带宽的使用:应用层组播会比IP组播消 耗更多的带宽。 (2)延迟:可以用数据传输的时间,大规模 组播树时也可以用树的深度来反映延迟。 (3)可扩展性:只在大规模组播树算法时才 需考虑应用 Nhomakorabea组播的局限性
当然,应用层组播也有许多局限: 一、端系统对IP网络的了解有限,节点参与 一、端系统对IP网络的了解有限,节点参与 组网时,只能通过探测获得一些网络性能 参数,选取的逻辑链路难以优化; 二、主机不了解IP网络的拓扑结构,只能通 二、主机不了解IP网络的拓扑结构,只能通 过带宽和时延等参数,以启发式的方式建 立叠加网,逻辑链路不能较好地利用质量 较好的底层网络资源,叠加网的多条链路 可能经过同一条物理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