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聚氨酯材料论文
含氟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含氟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含氟水性聚氨酯已广泛应用在各种工业和消费品中,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复合材料。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含氟水性聚氨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因此,研究含氟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对于进一步发展氟类聚氨酯有着重要意义。
一、含氟水性聚氨酯的制备1.1成路线含氟水性聚氨酯可以通过不同的合成路线进行制备。
其中,最常用的制备方法是通过氟烷氯化反应将氟烷转化为氯氟烷,再将氯氟烷与氨基醇或醇醚反应制备出含氟水性聚氨酯。
1.2成反应条件由于氯氟烷反应活性较强,通常要在酸性环境中进行反应。
一般情况下,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钾或其他碱性物质,可以有效降低反应活性。
除此之外,反应温度也是影响合成效果的重要因素,一般在25℃~35℃范围内反应,反应温度过高会加速氯氟烷氰基反应及聚合反应,从而影响其最终性能。
二、含氟水性聚氨酯的性能2.1磨性含氟水性聚氨酯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这主要得益于其自身的结构,氟烷在反应中形成的三维网络结构,可以有效阻止污染物和水分子被压缩,从而提高耐磨性。
2.2腐蚀性含氟水性聚氨酯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可以防止腐蚀介质的侵蚀,特别是对抗各种有机酸、氢氧化物等有机溶剂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2.3渗性含氟水性聚氨酯表面呈现乳白质质感,粘着性较差,具有较好的抗渗性和抗湿性,因此,可用于制备一些水性产品,如涂料、滑油、清洁剂等。
三、总结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含氟水性聚氨酯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以及抗渗性等特性,在工业和消费品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继续研究含氟水性聚氨酯的制备过程,以及改善其性能,是未来研究人员需要继续努力的重点。
功能高分子

功能高分子题目:可控阳离子聚合技术合成含氟聚氨酯及其性能表征摘要本论文采用可控阳离子聚合技术制备含氟聚醚多元醇(FPO),并通过核磁氢谱及碳谱确定了其序列结构,调控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合成含氟聚氨(FPU)。
首先,以四氟丙醇(TEP)、环氧氯丙烷(ECH)为原料,在液态碱溶液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一步法合成了含氟环氧化合物,并考察了碱的种类与反应时间对含氟环氧化合物产率的影响:其次,将含氟环氧化合物与四氢呋喃聚合反应合成侧链含氟的聚醚多元醇,并利用Kelen-Tudos方法计算单体的竞聚率判断了两个单体的活性,以可控阳离子聚合技术为指导思想,讨论了亲核试剂和非极性溶剂对阳离子的稳定化作用,并讨论了聚醚多元醇理论分子质量和实际分子质量的关系;通过1H-NMR和13C-NMR分析推断了聚醚多元醇的链段结构,并计算了两单体在链段中的链节比,以改变投料比的方式来调控链段的连接方式,从而达到了控制其序列结构的目的。
最后,用以上合成的含氟聚醚多元醇为软段,二苯基二异氰酸酯(MDI)为硬段合成了含氟聚氨酯,并采用万能拉力试验机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含氟聚氨酯的粘附力及F含量进行了表征分析。
关键词:可控阳离子聚合;竞聚率:含氟环氧化合物:含氟聚醚多元醇;阳离子稳定性:含氟聚氨酯;粘附力;第一章绪论聚氨酯弹性体是一种性能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的特种材料,从分子结构上看,聚氨酯弹性体是一种大分子主链中含有较多氨基甲酸酯基团(一NHCoo一)或脲基基团(一NHCooNH一)的嵌段共聚物[1],从链段结构上看,聚氨酯弹性体是由玻璃化温度(Tg)低于室温的柔性链段(亦称软链段或软段)和Tg高于室温的刚性链段(亦称硬链段或硬段)嵌段而成的。
由于硬链段的极性强,相互间引力大,硬链段和软链段在热力学上具有自发分离的倾向,即不相容性,所以硬链段容易聚集在一起,形成许多微区(domain),分布于软段相中,这种现象叫微相分离.聚氨酯弹性体微相分离结构的特点首先反映在热转变的特点|:.所呈现的现象是硬段和软段嵌段结构会出现各自的玻璃化温度(Tg)或熔点(Tm),但是硬段相与软段相又有相互作用,造成Tg的改变。
含氟聚氨酯

1.1.1 含氟聚氨酯材料概述含氟聚氨酯[1‐11]是一类具有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1947 年已对其进行了首次报道,1958年第一篇专利出现,至今已经有近60年的历史。
聚氨酯(PU)材料因其独特的可自由调节的软硬段结构,在弹性体、纤维、涂料和黏接剂领域已有普遍的应用。
氟有强电负性、高C‐F键能(540KJ/mol)、除氢外最小的范德华半径以及氟对碳链的屏蔽保护作用,由于氟的引入在保持了聚氨酯优异的机械性能和两相微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又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PU的表面性能和整体性能,并赋予其卓越的耐候性、耐化学介质性、较高的使用温度、抗污染性、润滑性、低摩擦性和生物相容性,因而含氟聚氨酯在国防、军工、民用等领域如涂料工业、皮革装饰、纺织整理和医药等行业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并已引起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含氟聚氨酯是指主链结构上除含有‐CF2基团外,还含有众多氨基甲酸酯基团(软段和硬段均可)的含氟高聚物。
此种含氟高聚物既具有聚氨酯弹性体通用特性:高强度、高弹性、高耐磨性、优良的低温性能和粘结性能;又具有含氟高聚物的耐热性、耐腐蚀性、耐化学品、耐溶剂、耐油、低污染等优良性能。
因此含氟聚氨酯新材料发展了氟塑料、氟橡胶和氟碳涂料的优异性能克服了其不足,是一种性能更优越、加工更容易、用途更广的三种氟碳聚合物的延伸产品。
1.1.2 含氟聚氨酯的合成目前制备氟化聚氨酯合成中,含氟链段的引入主要有由聚氨酯软段引入、由聚氨酯硬段引入以及由丙烯酸酯引入3种方法。
(1) 由软段引入含氟链段制备含氟聚氨酯由软段引入含氟链段的方法主要有通过全氟聚醚、半氟聚醚、全氟聚酯引入,或者通过以上含氟化合物和普通聚醚或聚酯的混合物同时作为软段引入。
其中由软段引入含氟链段制备含氟聚氨酯的关键是各种含氟聚醚(酯)二元醇的的合成。
Trombetta Tania[]12]等应用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的伯羟基封端的全氟聚醚低聚物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以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基团合成了氟化聚氨酯和聚脲,并获得了阴离子型水性分散体。
含氟聚氨酯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含氟聚氨酯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展望摘要:含氟聚氨酯综合了聚氨酯和含氟聚合物的优点,如具有极好的耐紫外线和核辐射性、柔韧性,优良耐磨性,低表面能,高抗张强度,高电阻率和高耐候性等性能。
因此,对含氟聚氨酯的研究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
本文主要介绍了含氟聚氨酯的应用领域,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含氟聚氨酯应用展望第一章简介聚氨酯(polyurethanes)主链含—NHCOO—重复结构单元的一类聚合物,英文缩写PU。
由异氰酸酯(单体)与羟基化合物聚合而成。
由于含强极性的氨基甲酸酯基,不溶于非极性基团,具有良好的耐油性、韧性、耐磨性、耐老化性和粘合性。
用不同原料可制得适应较宽温度范围(-50℃~150℃)的材料,包括弹性体、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
高温下不耐水解,亦不耐碱性介质。
含氟聚氨酯兼具有含氟聚合物和聚氨酯的优点自1958年Lovelace以非氟化异氰酸酯与氟化二醇反应首次合成含氟聚氨酯以来便立即引起各国科学家的广泛兴趣,现今含氟聚氨酯的研究已在国内外形成了研究热潮。
第二章含氟聚氨酯的应用含氟聚氨酯以其独有的性能,受到广泛的关注。
由于氟原子的引入,使其具备其它聚氨酯无与比拟的优异性能,成为聚氨酯家族中的重要一员。
氟原子半径小、电负性强、碳氟键键能高(高达485.6KJ/mol),因此赋予了聚氨酯材料极好的耐紫外线和核辐射性、柔韧性,优良耐磨性,低表面能,高抗张强度,高电阻率和高耐候性等性能。
这些高性能使聚氨酯材料的应用领域很广,既可作弹性体,又可作为粘接剂或涂料,其主要性能表现为超低表面能、化学稳定、防油防水及介电性质等。
2.1含氟聚氨酯在涂料方面的应用涂料工业发展的方向是开发高性能、低污染、低VOC的涂料品种。
目前对高耐久性的户外用涂料需求迫切,如高层建筑、飞机、航天器、跨海大桥等都需要涂料有10到20年的使用寿命,因此含氟聚氨酯涂料得到涂料界的高度重视。
美国21世纪涂料公司已将含氟聚氨酯类涂料产品系列化,该涂料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涂装,所形成的涂层对各种介质的透过性比普通氟聚合物涂料要低1个数量级,因此可防止水分和氧渗透到被涂覆底材上,此涂层经过20到25年的腐蚀后仍有保护性,可广泛用于石油储罐、海上油井设备、废物处理等装置方面。
可用于建材防水涂料的含氟聚氨酯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可用于建材防水涂料的含氟聚氨酯的研制及性能研究王红蕾;王政芳;刘伟区【摘要】以聚醚二元醇和异氰酸酯合成两端含异氰酸酯基的聚氨酯预聚物,将含氟醇与聚氨酯预聚物进行反应,得到端基含氟的聚氨酯,制备了一系列含氟聚氨酯涂料.对涂料的性能研究显示,聚合物对基材具有良好的附着力,且随着含氟量的增大,制备的含氟聚氨酯涂层对水及乙二醇的接触角数值逐渐增大,表面能和吸水率逐渐降低;聚合物体系均一,未发生相分离.表明通过化学方法将含氟链段引入聚氨酯结构,得到了稳定的含氟聚氨酯聚合物,且涂料的表面性能得到提高.该含氟聚氨酯在建材防水涂料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期刊名称】《广州化学》【年(卷),期】2016(041)004【总页数】5页(P33-37)【关键词】含氟聚氨酯;低表面能;热稳定性;建材防水涂料【作者】王红蕾;王政芳;刘伟区【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50;中国科学院纤维素化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5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50;中国科学院纤维素化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50;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50;中国科学院纤维素化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30.1建材防水材料是指用于建筑物中起着防漏、防潮,保护建筑物及其构件不受水侵蚀破坏的一类建筑材料[1-3]。
由于聚氨酯涂膜具有弹性且延伸性好、抗拉强度高、粘结性好、体积收缩小、伸缩性好等特点,因此作为建材防水涂料使用时可使防水层无接缝,对基层裂缝的变形有较强的适应性,施工维修方便、易于调节组分比例,可用于建筑物不同部位的防水堵漏。
氟原子具有很强的电负性,氟原子的电子云对C-C键有很强的屏蔽作用。
含氟化合物结构中具有键能很大的C-F键(485.3 kJ/mol),在成膜过程中有向膜表面迁移富集的趋势,因此,含氟化合物具有优异的表面性能,如疏水耐油性、润滑性、耐溶剂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4-6]。
含氟聚氨酯材料论文

含氟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一)含氟聚氨酯材料是一类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
由于氟基团的引入,具有表面能低、化学性质稳定和憎水憎油等特性,含氟聚氨酯兼具有含氟聚合物和聚氨酯的优点,自从在1958年Lovelace以非氟化异氰酸酯与氟化二醇反应首次合成含氟聚氨酯以来便立即引起了高分子科研界的广泛兴趣,现如今含氟聚氨酯的研究已在国内外形成了研究热潮。
本文重点论述了含氟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方面的研究,并简要介绍含氟聚氨酯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含氟聚氨酯制备性能应用Synthesi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of fluorinated polyurethaneAbstractFluorinated polyurethane (FPU) is a species of novel macromolecule functional materials.Du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fluorinated groups,FPU has very low surface energy,excellent resisitance to chemicals,water and oil.Fluorinated polyurethane combines virtues of polyurethane and fluorinated polymers, such as excellentresistance to ultraviolet radiation and nuclear radiation and excellent flexility, good wearability, lower surface energy and high weatherability. Therefore, the study of fluorinated polyurethane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interest more and more in recent years. The synthesi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fluorinated polyurethane were reviewed.Key words:fluorinated polyurethane,synthesis,properties,application1.含氟聚氨酯的合成1.1 含氟聚氨酯的研究背景含氟聚氨酯(FPU)兼具有含氟化合物和聚氨酯的优点。
含氟聚氨酯大分子单体自组装薄膜的制备及摩擦性能

含氟聚氨酯大分子单体自组装薄膜的制备及摩擦性能靳奇峰;姜鹏波;祖艳华;宋爽;于世钧;蹇锡高【摘要】用已二酸和乙二醇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酯化和缩聚两步反应合成聚己二酸乙二醇酯(PEA),测所得聚酯二元醇的酸酯(Av)和羟值(Qv),得到合成聚氨酯大分子单体的原料.聚已二酸乙二醇酯(PEA)与等量的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100)反应,加入十三氟-1-辛醇封端,得到含氟聚氨酯大分子单体(FPUOH).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在玻璃基片表面制备含氟聚氨酯薄膜,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亲水性测试结果表明,自组装薄膜与水的接触角为76.8°,证明了自组装薄膜制备的成功.微摩擦测试结果表明,含氟聚氨酯大分子自组装薄膜修饰的基底具有很好的减摩润滑效果,当载荷为400 mN时,自组装薄膜的稳定摩擦系数达到0.09,适合作为轻载荷下的润滑防护保护膜.%Polyethylene glycol adipate (PEA) was obtained through a two step process of esterification and polycondensation. Fluorinated polyurethane prepolymer was synthesized using 2,4-toluylene dⅡ socyanate (TDI), PEA, fluoride monohydric alcohol (FPUOH). We use macromolecular self-assembly method to prepare fluorine-containing polyurethane films on glass panels. The structures and the self-assembly fluorocarbon films of the result polyme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T-IR and AMF et al. The hydrophilic experiment proved the success of self-assembled film preparation. The tribological experiment showed that self-assembled films have very low friction coefficient (about 0. 09) and good anti-wear properties under modest loads (400 mN). The improved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modified substrate were attributed to goodadherence of FPUOH self-assembled films on the substrate and synergy of FPUOH matrix.【期刊名称】《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35)002【总页数】5页(P228-232)【关键词】大分子单体;自组装;薄膜;摩擦【作者】靳奇峰;姜鹏波;祖艳华;宋爽;于世钧;蹇锡高【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辽宁大连116029;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辽宁大连116029;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辽宁大连116029;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辽宁大连116029;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辽宁大连116029;大连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系,辽宁大连116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31.5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是由半导体集成电路发展延伸而来的,通过将微型传感器、执行器、信号处理器、控制电路等和电源集为一体,把电子功能与机械、光学等其它功能相结合成为一个综合集成系统.MEMS系统由于尺寸小,摩擦副的间隙常处于纳米级甚至零间隙,在运动过程中受尺寸效应的影响,表面黏着力、摩擦力及表面张力成为影响MEMS系统性能、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1-2].在元件表面制备有机润滑薄膜来解决MEMS的摩擦学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3].国内外关于有机硅烷、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硫醇等有机小分子自组装单层膜及多层膜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4],将反应性官能团置入聚合物分子链同样可以实现聚合物的自组装[5],由于活性官能团的存在并不影响聚合物的本体性质,因此利用此方法可以拓展聚合物自组装的范围.聚氨酯材料具有独特的可自由调节的软、硬段结构以及优良的耐磨性,高抗张强度,高耐候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6].以氟化一元醇作封端剂对聚氨酯预聚体进行封端,由于氟原子半径小、电负性强、碳氟键键能高(485.6kJ/mol),氟原子能较快的移至与空气接触的界面,从而降低了材料的表面能[7],起到润滑减摩的作用.笔者设计合成了含氟聚氨酯大分子单体,利用端基含有的活性反应基团,采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将含氟聚氨酯材料应用于自组装润滑薄膜,并研究了摩擦性能.1 实验部分1.1 试剂与仪器分析己二酸、乙二醇、磷酸N-甲基吡咯烷酮(NMP)、异丙醇、二正丁胺、甲苯、吡啶、丙酮,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100)(均为分析纯);十三氟-1-辛醇(质量分数为87%,工业级).红外分析利用涂膜法,采用美国Nicolet公司生产的FT—170SX型红外光谱仪.热失重分析利用Netzsch TG 209型热重分析仪,测定样品的5%热失重温度及残留率.在氮气环境下测试,升温速度为10℃/min.亲水性利用德国Dataphysis OCA—200型接触角测试仪测量水在聚合物薄膜表面的接触角.薄膜表面形貌分析采用美国DI公司生产的NSⅢa SPM型扫描探针显微镜观察聚合物自组装薄膜的表面形貌.摩擦磨损性能评价采用美国CERT公司生产的UMT—2型多功能微摩擦磨损实验机测试薄膜的摩擦性能.测试载荷为400mN,滑动速度为1.5mm/s,测试时间为3min,接触形式为球-块式点接触,对磨形式为往复滑动,行程为6mm..1.2 聚己二酸乙二醇酯(PEA)的制备将己二酸和乙二醇(摩尔比1∶1.3)加入到三口烧瓶中,通N2保护,升温至140℃,待物料全部熔融后加入催化剂磷酸(2~3滴),搅拌,保温1h.采用分阶段升温方式,当温度升至160℃时,保温2h,温度升至220℃时,保温3h,抽真空.取样测酸值,当酸值小于3mg(NaOH)/g时,停止反应,测羟值,计算分子量.产物冷却干燥后为白色蜡状固体,酸值为2.9mg(NaOH)/g,羟值为58.1mg(NaOH)/g,平均分子量约为1 300.1.3 含氟聚氨酯大分子单体(FPUOH)的制备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和恒压滴液漏斗的三口烧瓶中加入适量的PEA,用丙酮溶解,通N2保护,滴加等摩尔比的TDI丙酮溶液,在50℃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异氰酸根残留量,滴加等当量的十三氟-1-辛醇NMP溶液,升温至80℃,反应4h后,停止反应,用去离子水沉降除溶剂,在真空干燥箱中减压烘干,得褐色块状固体.合成反应式如Scheme 1所示.Scheme 1 Synthesis of FPUOH1.4 含氟聚氨酯大分子单体自组装薄膜的制备将玻璃基片置于丙酮中超声洗涤20min,然后置于Pirahan溶液(98%H2SO4∶30%H2O2=70∶30)中,在90℃下浸泡2h,得到表面羟基化的玻璃基片[8].将该玻璃基片插入到浓度为0.5g/mL的FPUOH丙酮溶液中[9],滴加1~2滴H2SO4为催化剂,在固定的成膜温度下经过一段时间反应后取出玻璃基片,将成膜后的玻璃基片用丙酮溶液超声洗涤除去物理吸附的聚合物,用高纯N2吹干,在70~80℃干燥30min成膜后,在100℃下热处理20min得到含氟聚氨酯自组装薄膜修饰的基片.2 结果与讨论2.1 PEA酸酯和羟值的测定酸酯Av的测定:取1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10mL丙酮溶解,以1%酚酞(2滴)为指示剂,用0.1mol/L的NaOH水溶液滴定至粉红色;同样的方法做空白试验.注:c为NaOH浓度;Vs为样品消耗的NaOH体积;V0为空白试验消耗的NaOH体积;M为样品的质量.羟值Qv的测定:酰化试剂由乙酸酐和吡啶混合而成,二者体积比为1∶35~1∶40为宜.取1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10mL酰化试剂,加直型冷凝管在115℃的油浴锅中加热回流1h,加5mL去离子水,再反应20min,冷却后加5mL丙酮冲洗.以1%酚酞(2滴)为指示剂,用0.5mol/L的NaOH乙醇溶液滴定至粉红色即可,另作空白试验.注:c为NaOH乙醇溶液的浓度;V0为空白试验消耗的NaOH乙醇溶液的体积;Vs为样品消耗的NaOH乙醇溶液的体积;M为样品的质量.分子量的计算:注:n=2,为平均官能度.2.2 红外图谱分析图1为利用涂膜法测得的PEA红外谱图.1 081cm-1处为酯基C-O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 736cm-1处为酯羰基的特征吸收峰,表明酯基的存在.3472cm-1处为-O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说明羟基的存在.由此表明聚己二酸乙二醇酯PEA已成功合成.图2为利用涂膜法制得的FPUOH红外谱图.3 464cm-1处为-OH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 735cm-1处为酯羰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604cm-1处为苯环C-C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3352cm-1处为N-H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1 538cm -1处为N-H的弯曲振动吸收峰,由此表明生成氨基甲酸酯基团.1 172cm-1和1 082cm-1处为C-F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其中1 082cm-1处吸收峰较图1中的吸收峰强度明显增加,是C-F键和酯基C-O键共同作用的结果,证明氟基团引入到聚氨酯结构中.图1 PEA红外谱图Fig.1 FT-IR spectra of PEA图2 FPUOH红外谱图Fig.2 FT-IR spectra of FPUOH图3 FPUOH的TG图Fig.3 TG diagram of FPUOH2.3 FPUOH热失重分析图3为FPUOH材料的热失重曲线.FPUOH的T5%热失重温度为245℃,在200℃之前,该聚合物只有少量失重,200℃之后,随着温度的升高,失重加剧,在285℃和414℃分别出现2次失重速度最大值,分别对应FPUOH的软段分解温度和硬段分解温度,到435℃失重基本平衡,失重率为92%.与有机小分子和聚烯烃类材料相比,FPUOH具有良好的热性能.2.4 自组装薄膜表征普通玻璃基片表面的水接触角大约为22°,如图4(a)所示.而经Pirahan溶液处理的玻璃基片具有超亲水性,表面水接触角低于4°.活化后的玻璃基片表面含有大量羟基,在H2SO4催化下,可与大分子单体FPUOH发生缩合反应形成共价键.大分子单体中的含氟基团因其表面能低,能较快地转移到与空气接触的界面,使FPUOH在基片表面形成一层分子刷结构的薄膜.经自组装薄膜修饰的玻璃基片表面水接触角为76.8°,如图4(b)所示.通过玻璃基片表面水接触角的变化,说明已成功在玻璃基底表面制备含氟聚氨酯自组装薄膜,氟基团的引入降低了表面能,可以使薄膜具有良好的润滑效果.图4(a)普通玻璃的水接触角Fig.4(a) The water contact angle of substrate图4(b) FPUOH的水接触角Fig.4(b) The water contact angle of FPUOH 2.5 薄膜表面形貌分析图5(a)为玻璃基片表面的原子力显微镜形貌.从图中可以看出经Pirahan溶液活化后的玻璃基片表面存在明显的划痕,由AFM测得表面粗糙度(Ra)为0.241nm.图5(b)为FPUOH自组装薄膜的原子力学显微镜形貌.从图中可以看出薄膜表面呈现“海岛”状结构分布,粗糙度明显增大,由AFM测得表面粗糙度(Ra)为1.823nm.根据玻璃基片与薄膜表面粗糙度的变化及表面形貌差异,说明在玻璃基片表面成功地制备含氟聚氨酯自组装薄膜.图5(a)玻璃基片的AFM形貌Fig.5(a) AFM images of substrate图5(b) FPUOH自组装薄膜的AFM形貌Fig.5(b) AFM images of FPUOH self-assembly thin films2.6 薄膜的摩擦学性能图6示出了在400mN载荷下FPUOH自组装薄膜同WC钢球对磨时摩擦系数随滑动时间的变化曲线.空白玻璃基片在1~2次往复摩擦后摩擦系数就迅速增大到0.8[10],而经过FPUOH自组装薄膜修饰后,在低载荷下玻璃基片的摩擦系数大幅度降低.这是由于玻璃基片表面形成聚合物自组装薄膜后,硅原子浓度降低,含氟基团分布在薄膜外层,对基体起到了覆盖作用,降低了基体的表面能,起到润滑减摩的作用.从图中可以看出,经FPUOH自组装薄膜修饰的玻璃基片具有良好的润滑效果,摩擦系数最低可达到0.09,大大降低了钢球与玻璃基片直接接触时的摩擦系数.表明含氟聚氨酯自组装薄膜具有较好的减摩润滑效果,可作为MEMS 表面润滑与防护涂层.图6 FPUOH自组装薄膜在额定载荷下摩擦系数随滑动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Fig.6Friction coefficient as a functions of sliding time under normal load3 结论本研究以聚己二酸乙二醇酯、甲苯-2,4-二异氰酸酯等为合成单体,以十三氟-1-辛醇为封端剂,通过分子设计制备出含氟聚氨酯大分子单体.红外光谱测试表明,含氟基团进入到聚氨酯主链中.水接触角数据和原子力显微镜测试结果说明,利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已成功在玻璃基片表面制备出含氟聚氨酯薄膜.微摩擦测试结果表明,含氟聚氨酯大分子自组装薄膜修饰的基底具有很好的减摩润滑效果,可望用于微机电系统表面润滑与防护涂层.参考文献:[1]BEERSCHWINGER U,MATHIESON D,REUBEN R L,et al.Study of wear on MEMS contact morphologies[J].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and Microengineering,1994,4(3):95-105.[2]MABOUDIAN,ROYA.Adhesion and friction issues associated with reliable operation of MEMS[J].MRS Bulletin,1998,23(6):47-51. [3]KOMVOPOULOS K.Surface engineering and microtribology to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J].Wear,1996,200(1-2):305-327.[4]谷国团,张治军,党鸿辛.含氟有机不黏性干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进展[J].摩擦学学报,2002,22(3):170-174.[5]TSAO M W,PFEIFER K H,RABOLT J F.Form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elf-assembled films of thiol-derivated poly (dimethylsiloxane)on gold[J].Macromolecules,1997,30(19):5913-5919.[6]AMEDURI B,BOUTEVIN B,KOSTOV G.Fluoroelastomers:synthesis,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J].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2001,26(1):105-187.[7]靳奇峰,李世清,陈瑞莲,等.新型多羟基含氟聚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4(3):347-350.[8]冯孝中,闫立军,张治红,等.DNA在氨基功能化偶氮苯自组装膜表面的固定[J].化学学报,2010,68(10):931-935.[9]SCHREIBER F.Structure and growth of self-assembling monolayer [J].Progress in Surface Science,2000,65(5-8):151-257.[10]靳奇峰,廖功雄,张欣涛,等.新型聚芳醚酮/SiO2杂化薄膜的制备和摩擦性能[J].材料研究学报,2008,22(1):26-30.。
聚氨酯毕业论文

聚氨酯毕业论文聚氨酯(Polyurethane,简称PU)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它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同时还具备可调控的结构和性能特点。
因此,聚氨酯的研究和应用一直是材料科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首先,聚氨酯在建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良好的耐候性和耐化学腐蚀性,聚氨酯被用作建筑材料的涂料、胶粘剂和密封材料。
例如,聚氨酯涂料可以用于室内墙面和地板的保护,提供美观和耐久的表面。
此外,聚氨酯胶粘剂也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的粘接,如木材、金属和塑料的粘接。
聚氨酯密封材料则可以用于建筑物的防水和隔热。
其次,聚氨酯在汽车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由于其优异的强度和耐磨性,聚氨酯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制造。
例如,聚氨酯泡沫被用作汽车座椅的填充材料,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
聚氨酯弹性体则被用作汽车悬挂系统的衬垫,提供良好的减震效果。
此外,聚氨酯涂层也被用于汽车外部的保护和美化,提高汽车的耐久性和外观质量。
聚氨酯还在航空航天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其轻质和高强度的特点,聚氨酯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器的结构材料中。
例如,聚氨酯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制造飞机的机身和翼面,提供较低的重量和较高的刚度。
聚氨酯也可以用于制造航天器的热控制材料,提供良好的隔热性能。
此外,聚氨酯泡沫还可以用于航天器的减震和隔音,提高航天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除了以上领域,聚氨酯还在许多其他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聚氨酯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制造中的填充材料,提供舒适的坐感和支撑力。
聚氨酯也可以用于制造运动鞋的中底,提供良好的缓冲和支撑效果。
此外,聚氨酯还可以用于制造衣物的涂层,提供防水和防风的功能。
总之,聚氨酯作为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在建筑、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提供了许多优异的性能和功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聚氨酯的研究和应用将会进一步深化,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氟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摘要含氟聚氨酯材料是一类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
由于氟基团的引入,具有表面能低、化学性质稳定和憎水憎油等特性,含氟聚氨酯兼具有含氟聚合物和聚氨酯的优点,自从在1958年Lovelace以非氟化异氰酸酯与氟化二醇反应首次合成含氟聚氨酯以来便立即引起了高分子科研界的广泛兴趣,现如今含氟聚氨酯的研究已在国内外形成了研究热潮。
本文重点论述了含氟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方面的研究,并简要介绍含氟聚氨酯材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含氟聚氨酯制备性能应用Synthesi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of fluorinated polyurethaneAbstractFluorinated polyurethane (FPU) is a species of novel macromolecule functional materials.Du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fluorinated groups,FPU has very low surface energy,excellent resisitance to chemicals,water and oil.Fluorinated polyurethane combines virtues of polyurethane and fluorinated polymers, such as excellentresistance to ultraviolet radiation and nuclear radiation and excellent flexility, good wearability, lower surface energy and high weatherability. Therefore, the study of fluorinated polyurethane has attracted considerable interest more and more in recent years. The synthesi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fluorinated polyurethane were reviewed.Key words:fluorinated polyurethane,synthesis,properties,application1.含氟聚氨酯的合成1.1 含氟聚氨酯的研究背景含氟聚氨酯(FPU)兼具有含氟化合物和聚氨酯的优点。
由于引入的氟原子半径小、电负性强、C-F键能高(可达540kJ/mol),是除氧之外具有最小范德华半径的原子,并且氟原子还对碳链具有屏蔽保护作用,因此能够赋予含氟聚氨酯材料优异的低表面能性、耐水性、耐油性、润滑性、耐热耐化学品性以及抗站污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1-2]。
到现在对于含氟聚氨酯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美国、俄罗斯等国利用含氟聚氨酯的特殊性质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
此外,、巴斯夫、杜邦等国际知名公司都相继在的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基金。
据目前研究表明含氟聚氨酯保持了聚氨酯有结构灵活性,通过自由调节中的软硬段比例可获得许多独特的结构,在涂料、弹性体、粘胶剂和纤维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现在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正是因为含氟聚氨酯这些独特的化学性质,使得其在材料领域越来越受重视,至今,粘合剂、泡沫塑料等产品已经应用了含氟聚氨酯材料。
并且,随着当前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保型材料的研究也变成了热门课题。
另外,含氟聚氨酯在涂料工含氣聚氣酯的合成及其纳米纤维化的超双疏性能研究级硕士论文业、皮革装饰、纺织整理和医药等行业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
1.2 含氟聚氨酯的合成根据聚氨酯的结构特征,可分别从多异氰酸酯、多元醇化合物、扩链剂以及封端剂处引入氟元素。
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共聚改性引入氟元素。
由于含氟异氰酸酯合成成本高,品种少,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含氟羟基组分作为反应中间体的合成路线。
1.2.1含氟异氰酸酯合成含氟异氰酸酯的合成成本较高,含氟单体来源有限、品种少,且反应性不好。
1967年,Hollander [4]等用含氟的异氰酸酯制备含氟聚氨酯,反应如下:用此种方法制备的含氟聚氨酯柔铺性差,且不易被溶解,难以在工业上广泛应用。
为了改善溶解性,Lim.C.H[5]采用对异氰酸酯进行氟修饰再合成含氟聚氨酯,然后用直接分散法合成了阴离子水性含氟聚氨酯分散体系。
1.2.2含氟多元醇化合物合成聚氨酯合成中所涉及的多元醇原料主要为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
Turri[6]等以含氟聚醚二醇(ZDOL)、二羟甲基丙酸(DMP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合成了含氟聚氨酯。
Kim[7]等以侧链含氟的聚醚二醇(末端带个羟基的侧链含氟的聚醚二醇,如图所示)为原料,对比了溶液聚合法和溶融聚合法制备的含氟聚氨酯的微观结构上的差异。
结果表明:溶液聚合法合成的含氟聚氨酯的含氟链段在其表面均勾分布,微观相分离不明显,而溶融聚合合成聚氨酯含氟链段分布不均匀,存在微观相分离,原因是相对于溶液聚合,熔融聚合体系粘度较大,易造成含氟链段中氟的扩散分布不均匀。
目前,大多使用PFPE 型(图中ZDOL)含氟聚醚二醇合成聚醚型含氟聚氨酯,葛震[8]等对其历史及应用状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Vanessa Durrieu[9]等采用预聚体混合法,使用不同的大分子多元醇的混合物为原料(丙烯酸大分子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和全氟聚醚多元醇)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反应制得含氟聚氨酯.由于全氟聚醚多元醇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含氟聚氨酯的柔软性明显提高。
Ming-Jie Zhu[10]利用环氧丁烷的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含有CF3CF2CH2—和(CF3)2CH—的聚醚二醇,分别与二异氰酸酯缩合得到氟化聚氨酯(FPU),测定结果表明,2 类含氟水性聚氨酯基本上达到了超疏水级别.使用含氟聚酯二醇合成含氟聚氨酯的案例鲜见报道,如使用聚(六氟五亚甲基己二酸酯)和聚(六氟五亚甲基丙二酸酯)与TDI 合成出聚酯型含氟聚氨酯(如图所示)[11]。
Tamareselvy[11]等报道了含氟邻苯二甲酸酐与丙二醇和丁二醇合成的含氟聚酯二醇与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进行反应制备出含氟聚氨酯,考察了耐酸碱性和阻燃性。
采用含氟聚酯二醇合成含氟聚氨酯的案例鲜见报道,如使用聚(六氟五亚甲基己二酸酯)和聚(六氟五亚甲基丙二酸酯)与TDI合成合成出聚酯型含氟聚氨酯(如图所示)。
1.2.3含氟扩链剂在扩链剂的主链上或侧链上引入氟元素,然后对聚氨酯预聚体进行扩链,最终将氟元素引入到聚氨酯中。
李维虎[12]首先利用甲醇,在二元醇扩链剂的侧链上引入不同含量的氟(如图所示),合成了水性含氟聚氨酯。
结果发现氟的引入能增强聚氨酯的耐油、耐水、耐化学品性。
并且扩链剂上氟链长短对材料表面性能有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氟链越长,聚氨酯表面性能越好,再增加氟链的长度,变化不明显。
徐文总[13]等以邻氯三氟甲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1,4-二(4-氨基-2-三氟甲基苯氧基)苯(BAFB)(如图所示),并以此二元胺为扩链剂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氟含量的聚氨酯弹性体(FPUE)。
利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射线光电子能谱、表面接触角仪等仪器,对和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1.2.4含氟封端剂通常,使用长C-F链的含氟原料会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短的C-F链又使合成的含氟聚氨酯表面性能不稳定。
氟化一元醇作为封端剂加入聚氨酯的合成原料中,由于其表面能低、分子量小,能很快移动到表面处,与异氰酸酯基团反应。
但由于作为封端剂引入,材料中氟的含量很低,对聚氨酯的改性效果不大。
Tang[14]等采用两步法合成了以氟醇封端的聚氨酯。
具体是将HDI与聚四氢呋喃(PTMO)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一个两端留有异氰酸酯基的预聚体,然后加入氟烷基醇(BA-L)进行封端,从而将氟元素引入聚氨酯中,具有低表面能、抗氧化、抗油污和抗热解等优点。
如下图所示:周维燕[15]选用甲基丙稀酸三氟乙酯作为短C-F链的原料,采用内乳化法制备出C=C封端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然后以其作为甲基丙稀酸三氟乙酯的大分子乳化剂,合成出含氟水性聚氨酯,其对环境危害性小。
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氟含量的增加,含氟水性聚氨酯的接触角逐渐增大,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其吸水率随着氟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其疏水性与长C-F链效果接近。
1.2.5共聚改性含氟丙稀酸酯是一类重要的聚氨酯改性原料。
陈建兵[16]等以甲基丙稀酸十二氟庚酯为原料通过乳液聚合的方法对水性聚氨酯改性(如图所示),制备出皮革顶层涂饰剂,测试结果表明:当链段中疏水性的氟含量(质量分数8%)与亲水性基团(-COOH质量分数为1.8%)达到平衡时,可得到稳定的乳液,乳液粒径适中,同时胶膜耐水性得到改善。
安秋凤[17]等以聚氨酯为介质,丙烯酸十二庚酯和丙稀酸羟丙酯为原料,在溶液中进行自由基聚合,通过溶液聚合相转化法制备阳离子氟代聚丙稀酸酯改性聚氨酯复合乳液,材料的疏水性得到显著提高。
2.含氟聚氨酯的性能氟的电负性很高,范德华半径很小,C-F键极短,相邻氟原子之间相互排斥,并使其包围在碳链周围,对碳链起保护作用,另外C-F键键能很高,所以氟碳化合物有较低的表面能和很好的稳定性。
含氟聚氨酯兼具氟与聚氨酯的优点,表现出优异的耐候性、耐腐蚀性、耐紫外线性、柔韧性、抗污染性和低摩擦性。
2.1乳液性能乳液性能的衡量指标有粒径、静置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汪江节[18]等对含氟聚氨酯分散体的粒径分布进行测定,发现随着含氟量的增加,粒径逐渐增大,这与氟的高疏水性有关,因为粒径与聚氨酯中亲水基团的含量有关,亲水基团增多,粒径则变小;并且若继续增大含氟量,乳液将不稳定。
2.2表面性能由于在含氟聚氨酯材料中,氟元素趋于表面迁移富集,使其具有很低的表面张力,从而表现出优异的耐水、耐污性。
对含氟聚氨酯乳胶膜进行水的接触角测试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氟含量的增加,接触角呈现上升趋势,并表现出良好的疏水性,但继续增加氟含量,接触角并未显著增加而是变化逐渐趋缓,这说明氟含量达到一定值后,含氟量的增加对乳胶膜接触角的影响逐渐减弱。
汪江节[19]通过DSC 测试表明,氟基团成功引入到水性聚氨酯中,直接改善了材料的表面性能,产生了类似纯粹氟碳类聚合物本身的低表面能,并保持了聚氨酯材料的优异性能。
2.3热学性能由于氟的电负性高,原子半径小,C—F 键键能大,很好地保护了碳链,另外氟元素本身良好的热稳定性,使得含氟水性聚氨酯的热稳定性得到较好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