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全切原位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的护理
膀胱全切肠代膀胱术的护理体会

膀胱全切肠代膀胱术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膀胱全切原位肠道代膀胱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行膀胱全切原位肠道代膀胱术17例患者术后护理。
结果通过精心的观察和护理,患者在术后恢复良好。
结论通过肠代膀胱手术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恢复快效果满意。
【关键词】膀胱全切肠代膀胱膀胱肿瘤晚期病人需要膀胱全切,应用肠代膀胱术,经过周密和细致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满意。
我总结17例肠代膀胱术后病人护理体会,现浅谈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7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平均59岁,平均住院24天。
由于治疗护理得当,出院随访无1例出现输尿管返流及尿失禁等并发症。
2 心理护理术前做好健康宣教,消除病人顾虑。
术后清醒病人非常关注自己的病情,如手术能否成功、肿瘤切除后肠代膀胱远期疗效等,护士在接触病人时需热情,耐心解除病人疑虑,鼓励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消除病人一切顾虑,与病人家属共同配合做好这一工作,使病人达到最佳术前心理状态。
3 术前准备3.1基础准备监测生命体征,完善各项检查及生化检查。
了解其它疾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等。
及时采取治疗,预防并发症。
做好宣教工作,禁烟酒,每日饮水2500毫升,指导病人进行咳嗽练习及深呼吸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介绍术后可能出现情况的处理方法。
3.2肠道准备术前3天少渣,无渣流食,给予肠道抑菌药物。
术前1天全流食。
术前晚口服液体石蜡及清洁灌肠。
术晨禁食水必要时胃肠减压。
3.3术前准备术区备皮,做麻药皮试,备血及止血药物。
做好卫生处置,术晨留置尿管,遵医嘱给予麻醉前给药。
4 术后早期护理4.1 观察给予吸氧及监测生命体征,绝对卧床休息,根据麻醉情况采取卧位,观察伤口敷料渗血及渗液情况,及时处理。
4.2 营养禁食水期间静脉补充热量及水分,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每日补液2500-3000毫升,同时应用抗生素。
合理安排补液顺序,观察腹部情况,酌情应用胃肠减压,如排气无腹胀可减少输液量,给予流食。
4.3 基础护理定期翻身按摩受压部位、扣背排痰,预防肺炎及褥疮。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前言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Radical Cystectomy with Ileal Conduit)是一种常见的膀胱癌手术方式,一般需要在手术后留置尿管和引流管,因此术后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手术的术后护理相关知识。
术后病情观察疼痛由于手术切口较大,疼痛是患者普遍面临的问题。
对于患者的疼痛,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并做好镇痛措施。
常用药物包括可待因、吗啡等。
呼吸手术后患者的呼吸可能会受到影响,如果患者出现氧饱和度下降、呼吸频率增快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引流术后需要在膀胱和肠道之间造口,留置尿管和引流管,用于排除尿液和肠液。
在管路留置期间,护理人员需要监测排液量、排液性质,及时发现排液异常。
外伤手术后的外伤包括手术伤口和留置管路的创口,需要对疮口进行妥善护理,避免感染。
护理措施翻身手术后需多次翻身,以避免出现压疮、肺炎等并发症。
在翻身过程中,患者需要有专人帮助,同时要做好相关防护措施,避免疼痛加重或创口出血等并发症。
营养手术后患者需要合理的营养补充,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饮食方面,可以进行高蛋白、低脂、低纤维的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如果出现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应及时调整饮食。
疼痛手术后的疼痛需要及时缓解,常用的方法包括镇痛药物、热敷、按摩等。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疼痛管理。
留置管道护理术后患者需要长期留置尿管和引流管,在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尿管护理:尿管出口周围需要进行清洁,注意避免尿管的牵拉和移位。
当尿液排出量下降或停止,建议及时进行尿管通畅操作,以保证排尿通畅。
2.引流管护理:定时更换引流袋,观察排液量和排液性质是否正常。
避免拉扯并及时发现管口渗漏现象。
对于留置引流管的患者,还需要注意预防肠梗阻和穿孔等并发症。
总结通过合理的术后护理,可以有效预防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并发症并提高治愈率。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全去带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围手术期的护理

c nie c a o t ugc lte t n a whl we h ud o d c ro e aie b w lpe aain c rfly i ae o o tp rt e ifcin o f n e b u s ria rame tMe n i d e, so l c n u tp e p rt o e rp rto aeul n c s fp so eai ne t . v v o
[ b tat A src ] 0bet e T u aie te ei eaie k y n rig p it o h l aocpc cs co oehrwt r ooi jci o smm r h pr p rt e us ons f te a rso i yt t v z o v n p e my tgte i ot tpe h h
b a d r c n e p te t . Beo e p r t n, we h u d ai n l c no e a i o s o l p t t e y o d c me tl a e a d e lh d c to o t e a i n s o e h n e t e r n a c r n h at e u ai n t h p t t e t n a c h i
1 6
现 代 临 床 护 理 ( o e Ciia N rn )0 11 ( ) M dm l cl us g 2 1 .0 8 n i
腹腔镜 下膀胱全切除一全去带 乙状结肠 原位新膀胱 围手术期 的护理
吕琼 芳 ,杜 合 英 ,刘 明 华 ,张 华 英
( 江 门 市 人 民 医 院 , 东 江 门 ,2 00; 山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 1 广 5 9 0 2中 3中 山大 学 公 共 卫 生 学 院 , 东 广 州 , 10 0 广 50 8 )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非药物治疗:如放松、冥想、冷敷等,以缓解术后疼痛。 患者及家属教育:介绍疼痛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疼痛的认识和应 对能力。
引流管护理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 状,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折叠、 压迫、扭曲
定期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 操作,预防感染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代膀胱术 的围手术期护理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术前准备 2 术中护理 3 术后护理 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5 康复指导
术前准备
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 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和安慰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了解 其焦虑、恐惧等情绪的原因
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和 安全性,增强其对手术的信
心
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患者 的心理护理,提供情感支持
肠道准备
术前3-5天开始进食半流质食物,并逐渐过渡到全流质食物 术前1天和手术当天早上进行清洁灌肠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肠道炎症等疾病 术前2周内禁止食用含有大量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肠瘘
定义:肠瘘是指肠管与其他器官或组织之间的异常通道,导致肠内容物外泄
原因:手术操作不当、术后感染、肠道炎症等
预防措施: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程,加强术后护理,控制感染
处理方法: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肠出血
原因:手术创伤、吻合口狭窄、回肠代膀胱黏膜坏死等 预防: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 处理:药物治疗、压迫止血、手术治疗等 注意事项:及时就医、遵循医生指导、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

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
方法:对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的患者实施全程系统化护理,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后的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出院指导及出院后随访等。
结果: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自理能力强。
结论: 心理护理与肠道准备是术前护理的关键;各种管道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是术后顺利恢复的重要保证。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近年来发病有增高的趋势[1]。
全膀胱切除术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首选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7月对22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进行了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标签:膀胱肿瘤; 全膀胱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护理2结果本组有2例患者术后出现尿瘘,通过牵拉气囊导尿管压迫瘘口,充分盆腔引流,加强营养,瘘口治愈。
术后3个月随访,静脉肾盂造影单侧肾积水1例,储尿囊尿道吻合口狭窄1例。
白天可控17例, 2例白天排尿不可控; 3例夜间偶有尿失禁。
患者均可进行蹲位可控性的自行排尿。
B超检查提示代膀胱最大容量300~400 m,l排尿次数稳定,白天1次/2~3. 5 h,夜间1次/4 h。
未出现不全性肠梗阻。
患者生活完全自理,能参加劳动和社交活动。
术后1年随访仍未见肿瘤复发转移,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
3护理3.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向病人适当解释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和效果,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适时指导患者看书、听音乐分散注意力,解除其焦虑、绝望心理。
必要时可请同房膀胱肿瘤术后病人与术前病人进行交流,增加病人的自信心。
②饮食护理增加热量,食用易消化营养丰富食品,以纠正贫血,改善全身营养状况,多饮水可稀释尿液,以免血块引起尿路堵塞。
③做好各种标本的收集及各种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④术前准备(1)肠道准备理想的肠道准备要求达到:术中结直肠内空虚、清洁、塌陷、无菌为其理想状态,且在肠道准备过程中不应影响机体的内稳态,不增加肿瘤转移的机会。
膀胱全切乙状结肠代膀胱术围手术期护理

膀胱全切乙状结肠代膀胱术围手术期护理摘要】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全切乙状结肠代膀胱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膀胱全切除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的护理要点。
结果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等诸多方面。
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膀胱全切乙状结肠代膀胱术的顺利恢复至关重要。
通过围手术期护理护理,可以预防和早期发现并发症,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膀胱全切乙状结肠代膀胱围手术期护理膀胱移行细胞癌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分为浅表性及浸润性两类。
浅表性肿瘤的治疗以经尿道肿瘤切除为主要手段,浸润性的肿瘤则要进行根治性的膀胱切除。
2006年2月~2010年6月我科收治多发性侵润性膀胱肿瘤患者18例,男16例,女2例,年龄49~78岁,平均58岁,行根治性膀胱全切乙状结肠代膀胱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生活自理。
现就我科近年来实施的膀胱全切乙状结肠代膀胱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谈几点体会,报告如下。
1 围手术期护理术前护理:①做好心理护理。
对于膀胱肿瘤,有些患者术前已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但尚有多数患者不知道自己的病情,这主要是患者亲属怕增加患者的精神压力或不配合治疗、拒绝手术,而有意识地向患者隐瞒病情,可以根据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而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方式。
作为护士,要掌握他们的病情,针对他们害怕疼痛,担心出现并发症、意外情况,肿瘤复发,以及社会、家庭等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并鼓励患者多提问题,帮助他们克服恐惧心理,稳定情绪,以便积极配合术后的各种治疗。
②肠道准备因手术是以乙状结肠代膀胱,故术前肠道准备尤为重要。
有效地清洁肠道,可以减少肠腔内居菌,防止术区受污染,减少肠吻合口瘘。
术前3天给予半流食,术前2天给予流质饮食,术前1天禁食,同时从术前3天起每晚给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口服灌肠。
术前晨给清洁洗肠后用2%的甲硝唑100ML保留灌肠。
③呼吸道准备:因患者手术后卧床时间长,易并发肺部感染,故瞩病人术前2周戒烟,并指导其做有效地咳嗽、排痰训练,每日做深呼吸运动4~5次,每次10分钟,以防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术前如有肺部感染,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乙状结肠新膀胱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的观察及护理[ ] 中华护理杂志 , 0 , ( ) 1 J. 2 13 1 :. 0 6 [ ] 王 晓航 , 6 丁小萍. 血干细胞 移植患者 的营养 支持 及护 理[ ] 造 J.
6 小
结
解 放 军 护 理 杂 志 ,0 7 2 ( A)2 2 . 2 0 ,4 9 :4— 6
由于 营养不 良可 以降低造血干细胞移植 后所采取的治疗 效果 , 故成为影 响造血 重建 和免疫重建 的关键 因素之 一。部 分患者移植早期存在严重 的 胃肠 功能紊乱 和消化 吸收障碍 , 单靠饮食营养无法满足机体 的需要 , 必要 时需给予 多种 营养
晓. 肾移 植术 后饮 食 的护理 [ ] 工企 医 J.
( 稿 日期 :0 9—1 收 20 2一O ) 1 ( 文编辑 本 王亚芹)
强体质使移植顺 利进行又节省 了医疗费用 , 提高生活质量 , 促 进早 日康复。
参 考 文 献
[ ] 童本德 , 1 熊金萍 , 陆琪红 , 造 血干细胞 移植 患者术后 三种 营 等.
腹 腔 镜 下全 膀 胱 切除 原 位 乙状 结 肠 新膀 胱 术 围手术 期 的护 理
汪金 亮 史新 华
摘 要 目的 : 探讨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原位乙状结肠新膀胱术 围手术期 的护理措施。方法 : 回顾分析 3 5例腹腔镜下全膀 胱切 除原位 乙状结
肠新膀胱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 : 例手术均获成功 , 3 5 术后 1 例发生尿瘘 、 腹腔感染 , 例 切 口感染 , 1 经积 极换药及 对症 治疗 后治 愈。随
促进 肠 黏 膜 的修 复 , 适 当 添 加 营 养 素 。 食 欲 亢 进 的 患 者 应 可
[ ] 实 用 医 技 杂 志 ,0 7 1 1 ) 1 7 O . J. 2 0 ,4(3 :7 8一 1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d e)护理一、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患者血尿长期不愈又被确诊为膀胱癌,加上此手术术程长,难度大,且术后可有漏尿、尿失禁、肿瘤复发(de)可能,导致患者及家属出现焦虑、恐惧心理,因此,术前应向患者耐心做好解释、安慰工作,讲解手术(de)必要性及此手术较非可控尿流改道术(de)优点,并介绍同类患者术后良好(de)康复状态.术后患者可由原尿道自然排尿,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自我形象.通过解释使患者减轻或消除不良心理,以最佳(de)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2.术前检查.术前为患者全面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心、肝、肾功能,血糖以及尿培养等,改善全身状况,纠正电解质平衡紊乱;尿路感染者先控制尿路感染;糖尿病患者术前血糖控制在7~9mmol/L;贫血伴血小板减少患者,输血、药物治疗后血小板上升到96×109/L.术前一周戒烟酒,指导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3.饮食护理及肠道准备.术前1周开始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丰富(de)维生素、少渣饮食,适当给予输血及血浆等,以增强患者体质和对手术(de)耐受力,有利于清洁肠道和促进伤口愈合.术前3d开始口服抗炎药,如利福平、甲硝唑、氟哌酸等,以杀灭肠道细菌,防止术后感染.术前3d开始流质饮食并每晚给予肥皂水灌肠,术前1d晚给予蓖麻油30ml口服,术晨用生理盐水清洁灌肠10余次,直至无肠黏液洗出,术晨留置胃管.二、术后护理1 . 术后置患者于ICU监护,术后第二天经医生会诊病情相对稳定后转回病房.我们要准备好吸氧吸痰等急救物品,病室要保持清洁,定时消毒空气及地面.密切观察生命体征(de)变化及氧饱和度监测.由于此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渗血多,术后要足量补充抗生素、血液、电解质,每日确保液体准确输入,防止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关注病人血象检查,如Brt,生化,凝血检查各项指标.及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早发现心、脑血管意外和肺部并发症(de)发生.患者有糖尿病,在静脉营养期间应密切监测血糖情况,营养液均匀输入,加强观察有无低血糖表现(心慌出冷汗头晕面色苍白皮肤潮湿多汗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de)口渴加重,明显乏力恶心、呼吸频率增快,呼吸深大有类似烂苹果味(de)酮臭味表现有脱水征,如皮肤干燥,缺少弹性,眼球下陷.意识障碍早期表现为精神不振,头晕,继而烦躁不安或嗜睡,逐渐进入昏睡,各种反射由迟钝甚而消失,终至进入昏迷.)2 基础护理.该手术术后卧床时间长,患者身体虚弱,留置引流管多,常处于被动体位,因此应保持床单整洁协助患者翻身、床上擦浴,按摩受压部位,预防压疮.患者既往有长期吸烟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应定时予扣背,指导有效咳嗽咳痰,雾化吸入,防止肺部感染发生.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2次/d,防止口腔炎(de)发生.同时为了防止下肢静脉栓塞,应鼓励患者在床上经常做伸、屈腿运动,促进下肢血液循环.3 .各种引流管(de)护理 (1)留置引流导管有左侧盆腔引流管、右侧盆腔引流管、三腔气囊导尿管、膀胱冲洗引流管、与导尿管联在一起(de)左侧、右侧输尿管内各置入(de)双“J”内引流导管、胃肠减压管深静脉置管等.这些引流管要妥善固定,并保持引流通畅, 避免牵拉扭曲折折叠和脱管,这是手术后预防并发症(de)重要护理措施. (2)盆腔引流管是引流盆腔内伤口(de)渗液,促进伤口愈合,同时也可观察代膀胱有无漏尿,应每30~60min挤压1次,注意观察引流出液体(de)颜色、性质和量,并做好记录.一般手术当天引流量较多200~300ml,以后逐渐减少,若术后第4~5天以后,引流出液体量较多其颜色为浅粉色时考虑为新膀胱漏尿,此时要及时检查导尿管引流是否通畅,气囊导尿管(de)气囊有无破裂,尿管是否脱出,膀胱冲洗是否得当等.一侧盆腔引流管一般在术后4~5d拔除,另一侧可根据引流出(de)液体颜色、量,一般在术后1周左右拔除. (3)导尿管与双“J”内引流导管(de)护理.双“J”内引流管与留置导尿管(de)目(de),是充分引流尿液,减少代膀胱(de)压力,有利于吻合口愈合.放置双“J”内引流管也可降低感染(de)机会,此管与导尿管连在一起,若脱落后一般难以重插,并可引起严重(de)并发症,故要妥善固定,严密观察,及早发现异常.应向家属患者讲解尿管脱出可出现(de)严重后果,以取得配合. (4)膀胱冲洗(de)护理.由于代膀胱(de)回肠黏膜分泌黏液较多,可造成导尿管(de)堵塞而出现尿漏,也为了防止新膀胱感染等,手术当天开始进行膀胱冲洗,并每30min挤压导尿管1次,黏液多时随时挤压.冲洗时为了防止贮尿袋穿孔,应低流量(30~40滴/min)、低压(高出床平面40~50cm为宜)持续冲洗3~5d,以后根据病情可间断冲洗,冲洗液为用生理盐水或5%碳酸氢钠溶液,当导尿管引流不畅,肠黏液较多时可适当用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并从上往下挤压导尿管,也可劝患者更换体位或将尿管适度牵拉,以防尿管口贴住膀胱壁影响尿液排出,膀胱冲洗时间为2周左右.术后几天患者往往出现尿少,要严密观察尿量,及时发现并报告医师,以采取相应措施.用%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近尿道口端5cm尿管,2次/d. (5)持续胃肠减压.保持胃管引流通畅,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及肠管愈合.由于手术创伤大,患者年龄大,应注意应激性溃疡(de)发生,密切观察胃液颜色和量,并准确记录,如引流出呈咖啡色样液,报告医生配合做相应处理.待4~5d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后夹闭胃管1d,若无腹胀则拔除胃管.拔管1d后指导患者进流质、高营养饮食,饮食勿过冷过热,少量多餐,勿食产气食物,1周后改为半流质,2周后改为普食.要特别注意术后患者(de)饮食护理.4. 术后新膀胱排尿功能训练.根据每位患者(de)具体情况,一般术后3周在导尿管拔除前3d(此时新膀胱漏口已愈合),应夹闭尿管,定时放尿,每30min放尿1次,锻炼膀胱(de)反射功能,术后第28~30天拔除尿管后,因膀胱容量相对较小及尿道外括约肌处于松弛状态,致排尿次数多,可控性差,此时应:(1)鼓励患者做提肛肌运动和增加腹压训练.尽快恢复阴部神经(de)兴奋性,促进对尿道外括约肌(de)支配作用,从而提高代膀胱(de)自控力,减少尿失禁(de)发生,也可减少残余尿量.(2)教会患者排尿时尽量采取蹲位或半坐位,双手向下挤压下腹部,借助腹压进行排尿,向下轻压膀胱,起到刺激和压迫膀胱排尿(de)作用(用双手保护腹股沟区,避免斜疝发生),争取将尿液排尽.(3)患者术后夜间排尿可控性差,其原因可能是感觉缺如,以致夜间新膀胱过度充盈,新膀胱(de)压力超过尿道外括约肌(de)阻力,尿液便溢出.因此,患者傍晚后减少饮水量,采用闹表每3~4h排尿1次,最大限度防止尿液反流.尿失禁严重时指导患者使用假性导尿、密闭接尿器或一次性尿不湿等5 并发症(de)观察主要是与尿路重建有关(de)近期并发症:漏尿、尿失禁.漏尿包括贮尿囊漏尿,输尿管与新膀胱吻合处漏尿,新膀胱与尿道吻合口漏尿.术后严密观察耻骨后引流液颜色、量变化,如术后7d内引流液突然增加,颜色为淡黄色,患者腹痛明显增加,伴高热,常提示漏尿,及时报告医生积极对症处理. 尿失禁:与输出道功能不全和贮尿囊内高压有关,一般术后短时间内贮尿囊容量不多,常有暂时性尿失禁,约3-6个月后贮尿囊增大足够容量后尿失禁症状自然消失夜间出现尿失禁(de)患者,指导患者睡前尽量减少饮水量,夜间定时起床排尿,必要时男性患者用尿套,女性患者使用尿片,保持外阴干燥,防止会阴部尿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