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福州城市区发展方向初步规划
福州新区 风貌导则

福州新区风貌导则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近年来,福州新区风貌的建设备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作为福州这座繁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州新区的风貌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和发展。
为此,福州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风貌导则,旨在规范建筑风格、提升城市形象、保护环境和文化遗产,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空间。
福州新区风貌导则明确了建筑风格的要求。
新区的建筑风格应当注重现代与传统的融合,保留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同时能够反映现代时尚和科技的发展。
建筑外立面的材料、色彩和造型设计都需要经过专业审查,确保整体风貌的和谐统一。
福州新区风貌导则还规定了建筑高度、体量、密度等参数,以确保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和景观效果。
福州新区风貌导则强调了绿色环保的理念。
在建筑规划和设计中,必须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水资源利用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都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
新区内的绿化率、绿色公共空间、户外活动场所、自行车道等设施也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福州新区风貌导则还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
作为历史名城,福州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传统建筑风格。
在新区的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文物保护法和相关规定,对文化遗产进行认真保护和合理利用。
新建的建筑和公共空间也应当融入当地的文化元素,体现地域特色和历史渊源。
福州新区风貌导则还倡导了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见的听取。
城市风貌的建设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设计师、开发商、市民和专家共同参与。
福州市政府鼓励社会各界对风貌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形成共识,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福州新区风貌导则是一项重要的规划文件,对新区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只有在遵守导则的前提下,才能够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空间,让福州这座城市更加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福州新区风貌导则能够得到更好的贯彻实施,让福州成为更加美丽和宜居的城市。
福建省福安市总体规划文本

第七条城市规划区:城市规划区总面积约237平方公里,南至下白石白马门,包括湾坞半岛,北至福安旧城区溪东、白塔村,东西以赛江两侧山峦与平原交接处为边界。其中陆域面积16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45平方公里,滩涂面积30平方公里。老城区包括:城南办事处、城北办事处、阳头办事处、坂中乡、城阳乡和白塔村、溪东村、坑下村、湖口村、亭兜村、化蛟村、铁湖村。赛江组团和白马组团包括:赛岐镇、甘棠镇、下白石镇、湾坞乡、闽东赛岐经济开发区(罗江开发区)和狮子头村、廉首村、宅里村、下浦村、店前村、南安村、小留村、象环村、樟港村、加招村、青江村、溪里村、大留村、港岐村、后岐村、苏洋村、外塘村、甘坪村、港边村、南塘村、上长岐村、下长岐村、大盘村、小盘村、江兜村、下塘村、炉下村、下广村、徐江村、马头村、湾坞村、白马村、浮溪村、沙湾村、宝岭村、徐家塘村、六屿村、小梨村、门头村、大梨村、岐后村、深安村、上洋村、亨里村、白招村、塘楼村、半屿村、龙珠村、坪冈村、黄兰村、白沙村、下邳村、临江村、溪邳村等。
第四条规划原则
1.规划超前原则:体现预见性与超前性,解决未来城市发展中的战略性问题,发挥其对城市长远发展与整体发展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2.区域整体原则: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分析福安市的优势和劣势,确定其在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3.彰显特色原则: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通过规划和建设彰显城市特色、张扬城市个性。
第二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
4.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
福建省福安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说明书

本次城市规划区内各乡镇也编制了总体规划,见表2-2。
表2-2 城市规划区内各乡镇总体规划
年代
规划名称
规划要点
2000
《赛江新城总体规划(1999-2020)》
城市性质:闽东地区物资集散地,以商贸、临海工业、轻加工业和港口为主的滨海小城市。
人口规模:近期(2005年)5.0万人,远期(2020年)7.5万人。
(2)对电机制造业等支柱产业的发展趋势预测不足,导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缺乏拓展空间;
(3)对城市规划的实施、建设、管理等机制缺乏深入研究,导致城市建设不能统一规划管理;
(4)规划内容及深度已不能适应城市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和规划技术的发展。
(四)本次总体规划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1
沿海高速公路和即将建设的福温铁路相继从宁德、福安、霞浦、福鼎穿过,改变了福安老城区现有的地方交通枢纽区位条件,导致其交通地位急剧下降,原有交通优势逐渐丧失。
表2-1 福安历次城区总体规划
年代
规划名称
规划要点
实施评价
1985
《福安县韩阳镇总体规划》
城市性质;人口规模;规划区范围
确定了目前福安老城区的总体布局结构
1990
《福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性质;人口规模;规划区范围
此次规划未获通过和实施
1994
《福安市城区总体规划(1994-2005)》
见下文
见下文
布局结构:一市多区的布局形态,由城区、赛甘区、下白石区沿赛江呈带状分布。
2
该规划对老城区建设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阳头居住区、中兴路商业街等已建成,秦溪洋工业区初具规模。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外部宏观环境的改变,该规划也暴露出许多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福州市海岛保护和利用规划

福州市海岛保护和利⽤规划福州市海岛保护和利⽤规划(2013-2020年)⽂本(报批稿)福州市海洋与渔业局⼆〇⼀五年⼋⽉⽬录前⾔ (1)第⼀章总则 (2)⼀、规划⽬的 (2)⼆、规划编制的依据 (2)三、规划范围 (3)四、规划期限 (4)五、规划适⽤范围 (4)第⼆章福州市海岛保护和利⽤现状 (5)⼀、福州市海岛数量及分布特征 (5)⼆、福州市海岛⾃然概况 (6)三、福州市海岛资源概况 (8)四、有居海岛基本现状 (10)五、⽆居民海岛基本现状 (12)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标 (15)⼀、指导思想 (15)⼆、基本原则 (16)三、规划⽬标 (17)第四章有居民海岛保护和利⽤规划 (18)第五章⽆居民海岛保护和利⽤规划 (19)⼀、⽆居民海岛主导功能定位 (19)⼆、⽆居海岛保护和利⽤分区 (25)三、海岛规划⽚区划分和开发时序建议 (26)第六章规划实施和保障措施 (33)⼀、加强有居民海岛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 (33)⼆、完善海岛管理规章制度,对⽆居民海岛进⾏分类管理 (34)三、对历史遗留的各类权证关系的处理 (35)四、切实执⾏海岛保护规划制度,保障海岛开发利⽤的协调统⼀ (35)五、严格执⾏⽆居民海岛开发利⽤申请审批制度与使⽤⾦征收制度 (36)六、推进海岛建⽴低碳保护与利⽤模式,促进海岛可持续发展 (36)七、健全完善海岛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强化执法检查 (36)⼋、加强宣传教育,建⽴公众参与机制 (37)九、多渠道筹措资⾦,加⼤投资⼒度 (38)第七章附则 (38)前⾔海岛⾃然环境相对⽐较封闭,⽣态环境较脆弱,其⽣态系统⼀旦遭受破坏,将较难以恢复。
因此,必须加强对海岛保护与利⽤的综合管理,促进海岛资源的可持续利⽤。
2010年《海岛保护法》实施,提出对海岛实⾏科学规划、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永续利⽤的原则,并提出实⾏海岛保护规划制度。
2012年4⽉,《全国海岛保护规划(2011-2020年)》经国务院批准,该规划将海岛按特殊⽤途海岛、有居民海岛和适度利⽤⽆居民海岛进⾏分类保护;并确定海岛资源和⽣态调查评估、海岛典型⽣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保护、领海基点海岛保护、海岛⽣态修复、海岛淡⽔资源保护与利⽤、海岛可再⽣能源建设、边远海岛开发利⽤、海岛防灾减灾、海岛名称标志设置和海岛监视监测系统建设等10个海岛重点⼯程。
城市滨水活力区规划的研究——以福州大桥头片区城市设计为例

A sr c :C mb n d wi u h u B g Brd eTOP B o k d sg ,t ea tcel u c e h ic s in fo t em e n n fu b n s o e bt t o a ie t F z o i ig h l c e i n h ril a n h d t ed s u so r m h a ig o r a h r wa e i o r a a d t e man p a e t l y I i iil i c s e h ea in h p b t e r a h r t rv g r a e n h t r vg r a e n h i ln m n a i . t n ta l d s u s d t e r lt s i e we n u b n s o e wa e io r a a d t e t y o
北 移 至 鼓 台 内地 , 片 区 逐 渐 衰 落 , 现 在 已是 建 筑 破 败 、 本 至 建
[ 关键 词] 城 市设计
滨水
活力区
Re e r h o a s a c n plnni f u b n ho e wa e i o r a ng o r a s r tr v g ra e
—
—
Ta z u Bi i g ke Fu ho g Brd e TOP BLOCK sg s a x m pl de i n a n e a e
福 州 大 桥 头 片 区 主 要 指 由解 放 大 桥 联 系 的 闽江 北 岸 台江 码 头 区 和 闽 江南 岸 的 烟 台 山历 史 文 化 街 区 。本 区域 在 半 个 世 纪 前 是 福 州 对 外 联 系 的 重 要 码 头 及 外 国人 聚 居 地 , 以 说 是 可
从交通方式结构探讨福州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城市客 运方 式结 构形成 与演 变主要 取 决于人 们选 择 出行 方 式的 内在规律 及 交通政 策 、基础 设施 建设 水平 等
外 部环 境的 制约与 诱导 作用 。一个城 市 的客 运 交通结 构
3 福 州城市 交通 方式 结构选 择与 交通 可持续 发展
比例仍 然较 低 ,需要 对公 交企 业 、公 交 车辆 通行 权 等给
予支持 ,以推动 其进 一 步发展 。详 见表2 。
表 2 福 州 居 民 出行 方式 分 布
度 、 全度 等 指标 上 有很 大差 别 , 反 映 出各 种 交通 方 安 表1
式 的交通服 务 功能 、 本消 耗和 环境 影响 的差 别 。 成 各种 交通方 式担 当的角 色决定 了城 市 交通 的发 展方 向 。城 市交 通方 式 中的个 体 交通形 式灵 活 自 由 ,而 公共 交通 因运输 高效 、投 资 少和环 境影 响小 受 到多 数城 市的 倡 导 。交通 方式 结构 决定 了城 市交 通 的运行 效 率 :公共 交通 所 占比重 较高 ,相 应 的机 动 车 交 通量 就 相 对较 小 , 有利于 道路 系统 的畅 通 ;反之 则易 于造 成 交通拥 挤 。在 .
行 、自行 车 、摩 托车 、常规 公 交 、轨 道 交通 、出租 车 、 小 汽车 及其 他方 式 ( 表 1 ,不 同类 型的 交通 方式 有 不 见 ) 同 的特 点 和 适 用范 围 ,他 们 在 各 自优 势范 围 内发 挥 作 用 .同时 又共 同组合 构成 整个城 市 的交通 方式 结构 。 步行 交通 的范 围与经 济 、生活 、气候 、地 理条件 有 关 ,一般 限 制在 4 0 1 0 m的范 围 之 内 ;自行 车服 务 于 0- 00
浅析福州市金山生活区园林绿化规划建设

1 现代 居住 区绿 化设计 理念
1 . 1 绿 化 与 人 的 融 合
素, 在设计 中应 留其生长的空间 , 与建筑形象相互融 合 , 相互
衬托 。随着屋顶绿化 、 人户花园 、 架空层 内绿化 、 植物绿墙 的
城市居住小 区的绿化设计 , 首先是把人 的需要放 在第 一 位。应将“ 以人 为本” 的理念始终贯穿于居住 区绿化规划 、 设 计的全过程 中去[ 1 】 。在绿化设计中 , 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人 的
■建筑与装修
翘
2 0 1 3 生
浅析 福 州 市金 山 生 活 区 园林 绿 化 规划建设
郑 香 洪
( 福建汇景 园林景观设计工程有 限公 司, 福建 福 州 3 5 0 0 0 1 )
摘
要 在倡导绿 色、 低碳 、 环保的今 天 , 以往 简单 的绿地铺装 、 填充 、 覆盖 已远远满足不 了人们 对生活居 住环境
的高品质要 求。人们越 来越 向往生活小屋 能被绿 色环绕 , 使 生活 变得有活力, 有生机 。所以, 在设计居住 区绿化 中, 应
把 园林绿化设计融入到城 市居住 小区整体设 计中。 本文通过福州市江南水都和公园道 一号 两个楼盘 中绿化设计方案
对比, 阐述 了现 代 居 住 小 区绿化 设 计 对 人 们 生 活 的 影 响 。 关 键词 园林 绿化 ; 以人 为本 ; 融 合
植被 和四季碧绿 的草坪 , 基本 做到“ 每一寸土地都绿化 ” 。整 体绿化覆盖率在 6 0 %以上。
可利用 植物优美 的姿态 , 丰富 的色彩 , 沁馨 的芳香 以及华美 的芳名 , 结合建筑和小品 , 来创造 出居住环境 的意境 。
1 . 2 绿 化 与 物 的 融合
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

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闽委发[2004]15号)一、总纲(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生态安全,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1、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处理好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建设生态省的核心是发展,必须进一步树立发展为先、发展为大、发展为重的观念,坚持在保护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加强保护,既要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又要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科技水平、改善人民生活、优化生态环境、推进社会进步。
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强投资环境优势,努力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和谐,经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促进我省经济在统筹协调中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
2、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公众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行为对生态省建设的调节作用,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的机制体制创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广泛争取国内外的支持与合作,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形成一套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调控、监督和运行新机制。
3、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处理好近期、中期和长期的关系全面规划、分阶段推进,合理确定生态省建设的各阶段目标,使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生态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当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使生态省建设在近期内取得明显成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城市区发展方向有了初步规划:2020年形成“一区”“三轴”“八新城”空间布局结构。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公告内容显示,中心城区的重点发展方向为“东扩、南进”,采取“结构开放、轴向发展、核心多极、服务沿江、工业沿海、生态渗透”的空间发展策略。
这意味着,到2020年,福州三环内将全是中心区。
市域:福州市行政区范围,面积11968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包括福州市区、长乐市、连江县和闽侯县南部11个乡镇(白沙镇、甘蔗街道、荆溪镇、鸿尾乡、竹岐乡、上街镇、南屿镇、南通镇、祥谦镇、尚干镇、青口镇 ),以及永泰县葛岭镇、塘前乡,罗源县松山镇、碧里乡。
规划区面积479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包括福州市5区(晋安区除寿山、日溪、宦溪),以及闽侯的荆溪镇、南屿镇、南通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上街镇和连江县的琯头镇,面积为1443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兴起八个新城
规划中提到的“一区”指的是一个中心区(三环以内区域),主要功能是承担行政、文化、商贸服务等中心职能,强化八一七中轴线和闽江轴线两条公共设施服务带,以及北江滨商务中心、鳌峰洲金融街、会展岛等六个公建中心。
福州中心城区还将分成“三轴”发展,这“三轴”就是传统城市服务轴、城市东扩发展轴、城市南进发展轴三条轴线。
其中,“传统城市服务轴”指的是沿八一七路、五一-五四路一直延伸至南台岛的南北向传统轴线,承担商业服务、行政办公、文化体育等综合服务功能,未来跨越延伸至乌龙江沿岸。
“城市东扩发展轴”指承接传统城市服务轴向东部滨海延伸的区域发展轴、串联中心区、东部新城以及长乐新区、滨海新城,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区域服务产业轴。
“城市南进发展轴”指承接传统城市服务轴向南部延伸的发展轴,串联中心区、科学城新城,以科技研发、创意产业发展为主的区域科技发展轴。
根据规划,未来中心城区还将兴起“八个新城”,分别是东部新城、科学城、大学城、汽车城、马尾、新店、荆溪、亭江-琅岐,这八个新城分别培育新城中心。
同时,中心城区又将划分四个政策新区,其中包括“优化整合区(中心区)”、重点拓展区(东部新城、上街大学城、南屿-南通科学城、青口汽车城)、改造提升区(马尾新城、新店新城)、适度开发区(荆溪、亭江-琅岐两个新城)。
分市级和新城两级服务中心
规划形成“市级中心、新城中心”两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市级中心:以八一七路、五一-五四路南北轴线和闽江两岸东西轴线为核心,结合老城区历史风貌的保护,保持和发扬传统特色,形成与商务、旅游、休闲相结合的辐射全省的商贸服务中心。
新城中心:分别为东部新城中心、科学城中心、大学城中心、汽车城中心、新店新城中心、马尾新城中心、荆溪新城中心、亭江-琅岐新城中心。
塑造区域差别化交通发展模式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主要分对外交通体系和城市交通体系两部分。
其中,对外交通体系将以“T”字形区域为快速运输通道。
由沿海交通和内陆交通两条走廊组建而成。
而城市交通体系将规划形成与城市轴向发展相协调、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集约化运输导向型交通发展模式。
主要是要确立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主体地位,发展复合式、跨越式走廊内及跨江交通设施。
如,优先建设“鼓台-仓山-东部新城”交通设施。
分3个层次保护23处历史地段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范围与中心城区范围相同,从历史城区、历史地段和文物古迹3个层次对名城的历史文化资源、空间格局和风貌等进行严格保护,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并对传统文化提出保护措施。
规划划定23处历史地段,根据风貌与格局的完整性、保存文物及历史建筑的数量与规模、历史文化价值与影响等情况,分3个层次进行严格保护:一是历史文化街区。
共3处,分别为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二是历史文化风貌区。
共13处,分别为烟台山近代建筑风貌区和屏山、乌山、于山、西湖、冶山5处山水遗址风貌区以及马尾、闽安、洪塘、阳岐、林浦、螺洲、南屿7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三是历史建筑群。
共7处,分别为福建协和大学、大桥头台江讯、马厂街、公园路及跑马场、禅臣花园、泛船浦和晋安鼓岭等建筑群。
针对各历史地段的具体情况,规划进一步确定保护区划,明确保护的重点要素,提出保护整治的主要措施和道路红线调整建议等。
2014榕1213亿投361个重点项目编制新区发展规划
今年,福州在出行、生活、教育、卫生、就业、保障等方面将有哪些新动作?受市政府委托,市发改委5日以书面形式提请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查《关于福州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重点项目〗
安排361个市级重点项目
今年初步安排市级重点项目361个,年度计划投资约1213亿元,我市将从这些项目中精选出100个重大项目作为今年着重推进的项目,年度计划投资701.5亿元。
高速公路方面,推进京台线建闽高速公路福州段、长平高速公路、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等项目建设,加快长乐前塘至福清庄前高速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
铁路方面,推进合福铁路、福平铁路等项目建设,加快长乐松下港铁路支线等项目前期工作。
机场方面,推进机场扩能及机场二期项目填海造地工程各项前期工作。
能源方面,推进国电江阴二期、可门华电三期、福清中石油LNG接收站等项目前期工作。
〖基础设施〗
提升“两环”间
道路通行能力
完善中心城区路网,提升“两环”(二环路与三环路)间道路通行能力,加快中心城区与外围交通对接,完善过江通道,打通断头路,推动马尾大桥、金山大桥及南北立交拓宽改造,福湾路提升改造,福马路提升改造等项目建设。
完成地铁1号线沿线站点土建工程,动工建设地铁2号线。
加大城区内河截污和南台岛内河整治力度,加快实施内河生态补水工程。
对具备条件的各类桥梁、地下通道口、绿地等实施花化彩化。